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教學怎麼寫

電影教學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12-15 12:38:37

A. 如何教好電影課,並使其更有趣

我是個學生,從我的角度,我覺得我心目中有趣的電影課,首先是要在課堂上看到我想看的電影.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學生一旦在上課開始的時候看到自己感興趣的電影從而產生了對這次課的興趣,那麼教好這堂課已經成功了一半了.換句話說你首先要了解學生對什麼樣的電影感興趣,千萬不要把你認為學生會感興趣的電影直接拿到課堂上去播放,重要的是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再者,從我們學生的角度,絕對不喜歡老師在電影播放的過程中暫停電影而講話,這樣會使我們很有抵觸情緒,你講的再多再精彩,學生聽不進去也是很自然的事.從老師的角度,這種情況就可以把電影減成幾個片段,在電影開始播放的時候給學生們說好是按片段播放,中間你要講解一些知識.這樣的話學生就不會有抵觸的情緒,自然上課的效果會好很多.最後,要使課堂更加生動,老師可以在電影播放完以後組織學生表演裡面一些片段,可以同時播放電影片段,關掉對話,只開背景音樂,這樣會更有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仍然可以講解一些電影知識.雖然這個建議可能對電影課本身沒太多實際意義,但是可以增加學生對這堂課的喜愛程度,自然對以後的教學很有幫助.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應該對你有所幫助.內容可能不太詳細,不足的地方你可以提出,再把你的教學方式說給我聽聽,這樣對症下葯會更有針對性.

B. 簡述採用電影教學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影視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
教學目標就是教學預期達到的教學效果,是對教學活動提出的概括性的、總體性的要求,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最終落腳點。因此,所有的課堂教學資源都應當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開發和利用,以期使學生在知識、技能、研究方法、情感態度以及社會價值觀等方面獲得全面協調發展。影視教學資源雖然具有娛樂性、生動性等特點,但是它的使用必須符合教育學的教學目標,不能為了刻意追求課堂愉悅的氛圍而牽強附會、隨意播放。
(二)影視教學要注重與語言講解相結合
影視教學是通過呈現直觀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情境來開展的教學方式,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形成感性認識並加深對教材中教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播放影視作品前或播放後應當進行適當的語言講解,這將有助於引起學生積極思維並促使學生對相應的教育問題和教育情境進行審視。但是,由於每一部影視作品本身都是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其具有內在的連續性和邏輯性,因此教師在影視播放的過程中最好不要頻繁地停頓或講解,以免打斷學生的思路進而引起學生的反感,最終造成影視教學效果的不佳。
(三)影視教學需要進行相關的實踐研究探索
影視教學法是多媒體設備在大學課堂中逐漸普及後產生的一種較新的方法,它並沒有較為成熟的理論和實踐模式,因此為了更好地使用這種方法,師范院校教育學公共課教研室應當對它進行專門的實踐研究探索。具體而言,教育學公共課教研室應當加強影視資源的開發與共享,共同探索不同章節內容與相應影視作品間的聯系。此外,教研室還應當組織教師們就開展影視教學的方式、方法等開展討論和摸索,通過組織教師進行影視教學的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改進教師的影視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師的影視教學能力和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必要時教研室也可以組織教師以研究團隊的形式申報和開展教育學公共課影視教學實踐探索的課題研究,從而使影視教學的實踐探索走上科學化、應用化的軌道。
(四)影視教學法要有計劃、有限度地使用
影視教學雖然具有引起學生的興趣、融洽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互動、激起敬業精神等優點,但不能過於頻繁地播放電影,要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和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等有計劃、有限度地使用。對於學生容易理解的內容或非教學重點內容應避免使用,以免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一般而言,影視教學所佔用的時間不應超過「教育學」總課時的20%,即按照一個學期 48課時計算,每學期播放影視作品的次數應控制在3到4次,時間上不超過10個課時,如果超過了這個上限就會有喧賓奪主、沖淡教育主題的危險。
總之,將影視教學法應用於教育學教學是一次課堂教學的革新嘗試,為教育學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可能途徑,有助於改變教育學教學的尷尬處境,使其實現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化和多元化。通過教師和學生對影視作品中所呈現的教育社會情境和問題的模擬、體悟、分析和討論,可以使師范生們獲得分析教育現象、理解教育事實以及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此過程中,也可以使學生的邏輯思維、社會情感、價值觀念和職業理想等得到升華和提高。

C. 小學生怎樣寫電影觀後感教學設計

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D. 如何寫電影院教學反思

導語:《電影院》一課為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乘法中第三節課。本節課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課堂教學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切入點,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驗到應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成功和快樂。

如何寫電影院教學反思

《電影院》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乘法》的最後一課時,是在前面已經學習了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以及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是學生學會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計算方法,主要是筆算方法。我主要從一下幾方面來進行教學的:

1、重視利用學生的知識遷移,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管是估算還是計算,都是充分利用學生前面已經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方法,通過比較,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想一想”“算一算”等系列活動來促進知識的遷移,形成基本的計算能力。在學生進行交流演算法的活動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而且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不怕浪費時間,特別在兩學生交流演算法時,胡代國因為害羞不敢開口說話,而計算是正確的,我鼓勵該生不用怕,自己怎麼想的就怎麼說,錯了也沒關系,並讓全班學生給與掌聲鼓勵他,雖然在說的時候吞吞吐吐的,還使勁看我,但是我還是沒有著急,而是再次鼓勵他說完,沒關系,最後他說完了,而且說得也很棒,我也不忘了再次鼓勵他,下一次一定可以做的更好的;而在李志明進行交流時,他三次走下去又走上來,把自己的說完,他全算對了,在說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緊張而忘記了,還沒等大家來得及反應的時候他沖下去了,又還沒等我再找學生幫忙時,他又沖上來了,三上三下,呵呵,不過,我並沒有怕浪費時間,而是給了他展示的機會。我想在這堂課中這兩個地方更多的是體現了把主動權還給了學生。

2、加強學生估算的意識,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

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和演算法,讓每個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進行估算和計算。

3、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從情景的引入就重視數學與生活的實際聯系。從電影院中的座位來引入今天的新課,而且在進行到解決問題的練習中,也不忘了將枯燥、單一的應用題轉化為學生身邊熟知的、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引導學生搜集圖中有價值的信息,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上完本節課後,我還有許多地方還需改進:

1、在學生獨立計算並小組交流後,我可以讓同桌的兩個同學一起上台來匯報,一個學生匯報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書寫,也就避免了我來寫學生匯報的,而另一個合作者就沒有展示的機會,也可以把主動權徹底的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在從估算過渡到計算時,過度還要再自然些。

3、涉及到的一些口頭語和毫無思考價值的問題不用再提,比如“對不對?”“夠不夠?”等等的'問題,還要加強語言的精煉和准確。

4、一些細節的問題還要注意,比如,板書在“進位”兩字打上重點符號,板書的算式答案未寫完,出示豎式計算方法時讓學生來講,用投影和幻燈片再熟練些等等。

5、抓住學生問題的機制不夠,不能對學生出現的突發問題有效的處理,應多追問學生“為什麼”。而且在對今天的知識與昨天的知識進行比較後應進行一個小結,特別時學生在回答“今天你學到了什麼”,何佳毅說“學到了進位的乘法豎式”,應接下來再追問“應注意什麼?”

6、對學生的表揚和激勵性的語言還不夠,非常的缺乏,也導致一部分學生積極性不夠高。

如何寫電影院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目標: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及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關於知識目標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上節課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演算法,以及對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演算法。

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識的遷移作用,放手讓學生嘗試,在交流中,通過比較,溝通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強化進位,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演算法。關於能力目標一是關注學生提煉數學信息和提出數學信息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出示情境後,我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尋找數學信息,在此基礎上提出數學問題並列式,引導學生探究演算法。二是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在列式後,引導學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導估算方法,培養學生估算能力;在練習中,要求學生先估再算,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

但在第一環節的練習中要求學生先估一估再計算。班級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做到先估再計算,而是直接進行豎式計算。因此將班級學生的估算成為習慣還需進一步培養。三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掌握演算法後,我安排了學生進行練習。班級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在90%左右。通過練習反饋出學生錯題主要是因為抄錯數、計算馬虎、計算速度較慢等。主要原因是計算習慣和能力兩方面。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進行這兩方面能力的培養。關於情感目標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平等的交流空間,在交流各自估算策略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品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體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如何寫電影院教學反思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自覺學習、學得好。就要盡可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盡量展示生活中的情景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求知慾。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先出示電影院售票處的情景圖,然後讓他們幫忙解決問題。很自然地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了新知識上了。

二、抓住進位這個重點

這一課是在前面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因此,這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認識、理解當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時候該怎麼辦這個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我採用讓學生獨立思考、四人小組討論匯報並板演演算法等手段來理解、深化這個知識點。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E. 電影教學

你好,豪,我今天第一次上網路知道回答問題,就看到你的帖子,真是巧了。我專業是營銷管理和電影製作。過去幾年曾是電影從業人士,做過短片導演,編劇,製片助理,跟過幾次電影劇組。這幾年轉戰金融界,打算將來有了資本後再重返電影界。現在我來認真仔細回答你所有問題
1、喜劇屬於電影類型片的一種,鏡頭多少和類型片沒太大關系,和電影劇情構架有很大關系。有的導演喜歡用長鏡頭,比如侯孝賢,一部電影每個鏡頭都長達數分鍾,那麼鏡頭總數就比較少。而有的導演喜歡快速剪輯,那麼鏡頭總數就會很多,比如《諜影重重3》,獲得美國奧斯卡最佳剪輯,有很多快切鏡頭,有的鏡頭之間甚至只隔1秒不到。
2、看得出閣下似乎對香港的黃金年代還情有獨鍾,但那已經是過去式,現在的電影製作,投資理念講究和國際化接軌。所以只要你不違反廣電總局的規定,別說林正英的僵屍片,就算三級片你也可以拍。(只不過可能拍完了沒有院線肯放映,或是影片遭廣電總局封殺,錢就打水漂了)
3、拍電影,如果是長片的話(一個半小時以上),一般需要組建龐大的劇組,導演,製片人,監制,這3類職務是核心力量,決策團隊。其次是編劇,主演,攝影師,剪輯師,燈光師,錄音師,服裝師,美術指導(拍動作電影還需要專門的動作指導),每個職務按照需要配備一定的助理人員。最後需要大量的群眾演員。以上說的是前期需要的人員。後期的話,主要是剪輯師,音效師,配音。有了一些片花和預告,就可以提前進入宣傳和發行階段了,宣傳和發行也是很重要的環節,需要請專業人士來做。可以去電影公司聘請,或者自由的電影人來擔當,但一定要專門,有門路,有經驗。
4、古裝戲一般去影視城租賃場地片,這個製片助理,製片主任要去搞定場地和道具。裡面也有服裝租賃,服裝師會預算出大致價格,製片會做預算統計。電影製作,很多環節都需要用到錢,你得心裡有數,可以請人專門做這方面的監督工作,別讓他們坑了你的錢。
5、第五個問題有點復雜,我的觀念恐怕和你不大一樣。我平時抽空還在研究電影市場,投資,票房等相關事務。我認為,現在拍80年代香港風格,恐怕沒有市場,觀眾很難接受。因為時代變了,年輕人口味變了。我們不能一味懷舊,應該緊跟市場潮流。我也曾經是香港電影迷,看警匪片,武打片長大,但現在要投資拍攝電影,首先得尊重市場,讓觀眾接受。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你得努力拍電影賺錢,至少得收回成本。
6、一部電影的成敗關鍵是質量,請明星可以增加票房號召力,但明星的片酬也比普通演員高得多。所以,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馮小剛的集結號,裡面沒有一個明星,全是新人,但票房奇好,投資人賺錢了,新人演員也走紅了。一般來說,低成本的電影,請不起明星也沒關系,咱們把劇情搞好,控制好製作成本,沒准就是一匹票房黑馬。
7、發行的工作我沒接觸過,以前主要從事電影前期工作,拍短片時既做前期又做後期,身兼數職。但據我所知,所有的影片製作完畢後,都要送到專門的部門去審核,就是廣電總局。發行商可以去業內打聽,或者網上公開招募,發行也是賺錢的環節,需要請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做。
8、製片人會綜合考慮所有成本,然後交給發行商去做,發行商再和院線去打交道,通過談判,大致了解能夠在哪些院線放映,大概每天能排多少場。偷票,漏票的事,製片方可以請一個監督團隊專門去各地影院盯票房,防止他們造假。最終製片方和院線的票房分成大致是34%:66%。但裡面有很多學問,分寸要掌握好,有的地方鎮上,縣里的小影院,經不起這么折騰,人家影院要是賺不到錢,也要倒閉的。
9,任何影片都可以做全世界發行,但前提是質量好,有外國片商肯買。所以需要請到有經驗,有本事的發行商吧。馮小剛的電影在國內很火,但外國片商購買的不多,因為他們覺得外國觀眾肯定不喜歡這類影片,要是購買了在外國電影院放映,肯定要虧本的。說白了,院線放映是最終端,是最殘酷的地方。有的人喜歡吃饅頭,但有的人只喜歡吃麵包。所以想要全世界通吃,那就得花心思和精力來研究怎樣製作出能讓全世界觀眾都滿意的作品。目前在外國發行較好的中國電影多數都是動作片,歷史大片,投資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找明星拍戲容易的很,直接聯系公司的經紀人,只要明星的檔期沒問題,就可以接下你的活兒。
10、最後一個問題,是我經常在思考的。也是將來東山再起的抉擇所在。很多老闆直接投資電影虧錢了,有的煤老闆投資成立電影公司,結果拍的片子也不賺錢。去年,80%的電影依然虧錢。只有讓子彈飛,非誠勿擾2,人在囧途,等少數幾部電影賺錢了。拍電影是否賺錢,和高成本,低成本沒太大關系,和投資回報比有很大關系。當年寧浩《瘋狂的石頭》,劉德華是投資人之人,總投資才300萬,最終票房收獲3000萬,這個投資回報比就很高。陳可辛,陳德森的《十月圍城》,投資超過1億,最終票房雖然有2.9億,但還是不賺錢。雖然這部電影是非常好看的,但投資人沒賺到什麼錢,這是事實。
所以,我覺得,拍電影可以不用急著開公司,不用急著拍大片。我們可以先從小型的電影工作室做起,從低成本,高質量的影片開始,慢慢摸透規律,逐漸走向成熟。從投資的角度來講,越不了解,風險越大。理解多了,看得透徹了,風險就小了。500萬的投資也不小了,我有很多好的題材和項目策劃,可以一起探討和合作。如果掌控的好,就算只有100萬的投資,也可以拍出高質量的一流電影。
很多細節問題不是很方便在這里討論,能否約個時間,通過郵件,扣扣等詳談?

F. 電影論文怎麼寫

古代文學作為漢語言文學的主幹課程,從先秦到近代上下幾千年,內容量非常大。在教學上主要從文學史和作品選兩方面進行。學生們常常為文學史龐大的理論體系,繁多的文學常識,以及不可勝數的作家作品感到力不從心,消化困難。在教學上,也會明顯感到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文學鑒賞能力也亟待提高。隨著多媒體引入課堂,影視賞析成為了教學的一個有效的輔助手段。
一、增強對歷史文化的理解
文學作品並不像空中樓閣般能憑空出現,除了和作者本人的生平遭際、性格氣質相關聯外,也深受時代的影響。而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迭,與今天時間跨度很大。作為95後的大學生們如果對當時的歷史文化、政治軍事、經濟思想等諸方面一無所知的話,根本談不上對作品的正確理解。而影視賞析能為學生提供更為逼真生動的歷史情境。
如講到明初文學,涉及到詩文三大家:宋濂、劉基、高啟。宋濂作為開國文臣之首,曾為太子師,但晚年,孫子被朱元璋殺掉,他也險遭殺戮,在流放的途中抑鬱而終。劉基詩文俱佳,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俗語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而後期,他在朱元璋的手下鬱郁不得志,最終死因成謎,有說是胡惟庸下毒,有說是朱元璋授意。至於高啟,"天才高逸,實據明一代詩人之上".39歲時,被朱元璋借故腰斬,其詩兼各家之長,但"殞折太速,未能熔鑄變化,自成一家".[1] 綜上,三家命運系於一人---朱元璋。明初詩文三大家的人生命運,是當時文人際遇的縮影。在朱元璋的高壓統治下,也難怪明前期文壇蕭條。
如果在課堂上,僅僅對上述內容作文字講述,學生們未必能深刻體會當時殘酷高壓的政治氛圍。因此,播放了由胡軍、劇雪主演的連續劇《朱元璋》中的一個小片段"劉基之死",12分鍾的播放時間,同學們領略了朱元璋的跋扈刻薄、殘忍專橫,胡惟庸的刁鑽陰狠、狂妄無賴,以及晚年劉基的憔悴無奈、絕望焦灼。課堂上同學們受劇情的感染,對劉伯溫的遭際唏噓不已,憤慨同情。與此同時,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這只是文人的一個代表,當時的政治氛圍如此,也就不難理解明初文苑的荒蕪了。再進一步作對比,由劉威、林芳兵主演的《唐明皇》中有李白的片段,李白醉酒入宮,力士脫靴、玄宗調羹、貴妃捧硯。同學們為李白的狂放不羈,高力士的無奈狼狽,玄宗的禮賢下士,楊貴妃的殷勤活潑所感染,笑聲不斷。那麼,將唐玄宗與朱元璋相比較,同學們能深刻理解到一個時代政治氛圍對文學的巨大影響。
二、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力
根據大綱的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文學鑒賞力是應著力培養的。鑒賞力是理論水平、審美能力和文學創作力相結合的綜合能力。古典詩詞除文字之美還有音樂美、意境美。在課堂上單純的文字講解難免乏味,並且詩詞意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影視賞析將精美的畫面、悠揚的音樂,動聽的歌聲相融合,能使詩詞意境得以醞釀升華。如賞析明代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2]

G. 如何寫好電影電視劇影評

一、影評基本要點

  1. 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

寫影評一定要寫自己真實的想法,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只有自己的感受和切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與眾不同的感受。

2.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

很多同學寫影評時總是過度的描述電影本身,而非自己的評論。切記。影評寫作要突出自己的分析評價。當然,分析評論也要在也不能脫離電影。

3.注意文章體裁,不要讀後感

影評分析的格式與讀後感的文章體裁不同,影評是文藝評論,屬於議論文范疇;讀後感一般屬於抒情文范疇。前者重點在議,理論色彩濃;後者的重點在感,抒情色彩濃。所以寫影評的時候要注意文章體裁。

4.影評側重點

影評的側重點是影視作品的的藝術形式。要求緊扣影視的創作特色,分析其表達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為內容服務的。

二、影評框架

框架一:

第一部分:誇贊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意義。

第二部分:詳細說明這部電影有哪些突破。

第三部分:對於導演意圖進行解讀。

第四部分:評論電影鏡頭的特點、分析鏡頭表現方式有哪些獨特之處。

第五部分:電影中所處的歷史時代對自己有哪些啟發後者新的發現。

第六部分:總結全文的整體思想。

框架二:

第一部分:直接點題,要評論這部電影的音樂。

第二部分:音樂在這部電影和其他電影中的表現有什麼不同。

第三部分:評論音樂在推動故事情節和渲染情景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評論音樂和其他視聽元素如色彩、蒙太奇方面的配合。

第五部分:整體評價音樂的作用,總結自己的觀點。

框架三:

第一部分:大體介紹一下電影的劇情。表達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部分:從導演的意圖出發評論電影的主題、導演要表達的思想。

第三部分:評論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情節對於解釋主題有什麼樣的幫助或者作用。

第四部分:分析視聽語言,從攝影的角度評論電影畫面。

第五部分:做最後的總結。

框架四:

第一部分:看完電影以後引起自己的一些思考,並帶來一連串的疑問。

第二部分:討論電影中最重要的道具或者線索,說說這個道具或者線索的特殊意義在哪裡。

第三部分:電影對現實社會的啟示。

第四部分:電影的剪輯風格或者拍攝方式的特點。

第五部分:最後解開自己的疑團,並指出導演的一些不足。

閱讀全文

與電影教學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書生是什麼電影 瀏覽:62
如果有人約你看電影表示什麼 瀏覽:57
電影西遊記女兒國什麼時候拍的 瀏覽:844
南瓜電影怎麼找粵語電影 瀏覽:142
電影鐵道飛虎好看嗎 瀏覽:942
你打算什麼時候去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939
像大開眼界的電影有多少 瀏覽:211
一部好的電影要多少宣發費用 瀏覽:460
捉迷藏電影主題曲粵語歌曲是什麼 瀏覽:469
滿城惠友電影院兒童怎麼買票 瀏覽:142
如何評價電影關原之戰 瀏覽:921
美國新世界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585
死亡塔剪輯了哪些電影 瀏覽:42
講一個劇院有怪獸是什麼電影 瀏覽:163
小丑這部電影好看么 瀏覽:677
如何看待電影圈跨界的現象 瀏覽:768
戰狼2電影免費完整觀看 瀏覽:295
偵探類的電視電影有哪些 瀏覽:123
如何能找到網路的小電影 瀏覽:77
如何把電影投到牆上看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