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的影評效果怎麼樣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由七位導演各執一環、按年代事件串接,雖風格各異但共成一色,十分特別。與前幾個故事或昂揚或細膩或幽默不同,由陳凱歌執導、第六個亮相的《白晝流星》則大氣、溫暖。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故事,各有千秋,寧浩很靈,徐崢最有趣,陳凱歌最大氣電影感最強,可惜拿了個最不好的本子,葛大爺最穩,他有一種往鏡頭前一站,就代表了故事本身的氣質。
那種把任何故事娓娓道來的功力真的牛,自然而不落俗什麼人物都能演。
這部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評分也是最高的。
Ⅱ 如何評價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獻禮片,劇情樸素又感人至深。
這部電影從時代大潮中選取了七則歷史大事件,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普通人用鮮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見證祖國發展70年來7個「中國第一」的歷史瞬間。
「你為啥哭啊?」——「咱家的天線太爛了!」。
Ⅲ 關於愛國電影的影評
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觀後感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國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Ⅳ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呢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中華民族一直在走向復興崛起的道路上,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堅韌不拔,努力拚搏奮斗的精神,一代一代的都傳承下來了。
Ⅳ 《我和我的祖國》作為國慶檔電影,有什麼亮點
我和我的祖國》從題材到導演再到演員都是亮點,無論是作為電影還是紀錄...很受歡迎
Ⅵ 中國電影迎來「開門紅」,你對國產電影如何評價
雖然中國的電影票房市場取得了新的提高,但是中國的電影市場還並不能夠成為世界第一的電影市場。因為從國際電影市場的角度來看美國電影市場的規模以及質量要比中國電影世上更加的龐大而且成熟。不過我們也看到中國的電影市場也在不斷的縮小與美國電影市場的差距,因此我們也相信有一天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一定會實現對於美國電影市場規模的超越。不過從目前的電影市場規模來看,中國電影市場只能夠屈居亞軍。而我們也應該要清楚的認識到中國電影市場和美國電影市場存在著以下幾點差距。
美國電影是讓通過這些年不斷的摸索以及發展逐漸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體系及理論觀念,而中國的電影市場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還處在支離破碎的發展當中。而且中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形成自己的完整體系,這也使得中國電影市場的特性並沒有完全的展露出來。
Ⅶ 愛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獲得金雞獎,這部電影都體現了什麼愛國情懷
這個新聞我也看到了,我和我的祖國榮獲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關於這部電影體現了什麼樣的愛國情懷?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答。
一、關於這部電影獲獎的新聞。
在最新一屆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中,我和我的祖國榮獲金雞獎的評委會特別獎,這樣的一個獎項是實至名歸。這部電影在剛上映的時候,我就和身邊的人去看了,看完之後熱血沸騰,感受到了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沒有關系,但是卻有息息相關的這種感情,這部電影是由7位導演共同拍攝的,其中有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一部電影裡面,能看到幾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Ⅷ 推薦一個愛國主題影片推薦給大家,寫三條以上推薦理由,給好評
你好,愛國片我推薦《建國大業》,理由如下——
1、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再現新中國創立時的時代;
2、演員和導演陣容強大:導演: 韓三平 黃建新 ;演員: 唐國強 張國立 許晴 劉勁 陳坤 王伍福 王學圻 ;
3、整個電影比較尊重事實,對北洋軍閥評價客觀,充分肯定陳獨秀等人的歷史貢獻;
4、《建國大業》以四十年代抗戰勝利直至建國前夕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
Ⅸ 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何以讓人感動淚目
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讓人感動淚目的原因:因為此片以建國後的七個重大事件為主線,每一個電影導演具體指導一部分,詮釋了新中國的成立七十年來平民百姓與偉大的祖國中間歷經。七位電影導演取樣七個里程碑式的精彩的瞬間,以1949年9月30日共和國成立前一天的小故事問題的《前夜》,由管虎導演,黃勃、王千源出演。以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發生爆炸成功的故事問題的《相遇》,由張一白導演,張譯、任素汐出演。以1984年8月8日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錦標賽三連冠故事問題的《奪冠》,由徐錚導演,他、馬伊俐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