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的入選條件
金馬獎基本上沒有影片時間具體規定
只要是今年1月1日到12月31日上映或者拍攝完成的影片只要報名就可以參賽
它只有一個報名截止日期和一個大概范圍時間
因為金馬獎很包容所以入圍影片
我們會看到比如美國的《面子》澳大利亞的《意》新加坡的《我為財狂》等等早年入圍重要獎項
因為他只要有華語演員主演就行。不論投資之類問題的。
之前的金馬獎主席焦雄屏決定推行一個在華語電影界前所未有的新評選制度。新的改變主要分三個部分:1.擴大評審團人數至28人(初選評審21人、決選評審7人)。2.兩階段評審,再總合計分決定得獎名單。初選階段的21名委員共同票選最佳劇情片、最佳短片、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4個獎項;其餘單項各按評審委員的專業組別組成小評審團,經討論後決定入圍者。3.採取計分制,以10分為一個級距,各評審個別打分數,再交由會計師統計,最高分者獲勝。
金像獎:
和金馬獎相反有嚴格的要求的,這就是為什麼比如夏雨拿影帝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年完全沒有提名,陳沖《意》拿影後在金像獎也沒提名的原因。
提名獎(第一輪投票)中的最佳影片獎由所有電影從業人員投票選出,其他專業獎項由各電影專業團體分別選出,身兼數職的電影製作人員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但最佳影片獎只能投一次票;第二輪投票確定最終獲獎的名單。
金像獎的入圍作品仍然是按嚴格照「必須是香港電影」的規定來提名。也就是說必須在香港作首輪公開放映的「香港電影」才可參選當年的金像獎,且影片必須符合下列其中兩項條件———「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出品公司須有一間為香港合法注冊公司;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為香港華居民(工作項目即金像獎所設立的十七個獎項,如導演為香港居民,則不再重復計算)。」
❷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價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於在一片尊師重道、歌舞昇平、平淡無奇、催人淚下、莫名其妙的氣氛中,結束了。別奇怪,千萬別奇怪用了這么多完全不搭尬,甚至是完全意義不同的形容詞,沒錯,就是這么古怪,因為就是這么神奇的一屆金像獎。首先就是大熱當選,幾乎沒有錯失。
本屆金像獎雖然入圍各大獎項的影片有十餘部之多,但是基本上來說,比較有競爭力的電影就只有那麼幾部,在重要獎項上比較突出的,更是只有《十月圍城》和《歲月神偷》兩部片子而已,結果果不其然,兩部電影由於沒有太直接的廝殺,於是就各取所需,各自歡喜好咯。獲得十九項提名的《十月圍城》一舉拿下了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在內的八項大獎,很神氣吧?要是按中獎率來算,它又不算什麼了,提名六項的《歲月神偷》一手拿下了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在內的四項,百分比高達百分之六十幾。
至於少數從這兩部影片手中遺漏出去的獎項,也多半都是大熱的提名。比如最終獲得影後的惠英紅,其實早在第一屆金像獎時就已經是影後了,28年後再奪影後,多應景啊!並且她所主演的《心魔》一片雖然是小成本電影,受眾並不廣泛,但是在圈內已經廣受好評,金馬獎上已經拿了一個獎回來,這次連庄,也不出奇,只是可惜了吳君如沒能和任達華、李治廷一起成為金像獎歷史上的「金獎家庭」就是了。第二大特點就是終於拋棄了虛華與彷徨,回歸「香港」本色,回歸電影的本質。《十月圍城》和《歲月神偷》正是這樣的兩部影片。
《十月圍城》是集合了幾乎全香港最優秀的電影人才,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的演員,用一個最具有香港特色的類型片種,最電影本質的手法,來完成的一部電影。雖然或許其中並不一定能夠令所有的觀眾都非常滿意,但是那種堅持香港特色的本源,卻是最彌足珍貴的本質,也是未來香港電影還能繼續以其獨特的魅力存在於世界電影之林的最關鍵因素。
《歲月神偷》則更是如此了,香港地的故事,香港人的時代、香港人獨特的記憶,娓娓道來,就是這種已然被雕刻在膠片上的時光、情懷,讓這部影片具備了打動任何地域觀眾的能力。因為越是本土的,就越具有世界級的生命力
兩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香港電影,卻是異曲同工地達成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展現香港電影的本質,回歸 香港電影曾經具有的那種本色。
其三,香港力量終於獲得肯定,北望神州雖然必須,但是堅持香港特色,才是香港電影的出路。
雖然超級偶像李宇春、趙薇,還有一大堆內地過去入圍者的粉絲們恐怕都失望了,因為除了拚命打廣告的那家北京音響工程公司之外,本屆金像獎的最終獲獎者,基本上都是香港人。無論是影帝、影後,男配、女配,甚至服裝、造型,音樂、燈光。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太霸道,太強硬了一點,但是其實也不盡然。既然仔細看來,今年入圍金像獎的絕大多數影片都已經無法不與內地發生關系了,那為什麼在最後頒獎的時候,不能盡量地把獎都發給那些香港本地的工作人員呢?這好歹還只是一個香港電影的金像獎,而不是香港的,電影金像獎吧!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惠英紅站在台上泣不成聲,也可以看到謝霆鋒幾乎沒有做好准備,就披著一整副「紅毯」走上台去感謝他老婆——張柏芝。
同時今年亞視所辦的頒獎禮,確實比無線要來得正式而隆重,無論是其間串場節目的編排,或者是主持人鄭丹瑞對於整個場面的控制、調度,都顯得有條不紊。最多隻是稍微顯得沉悶了一點,嚴肅有餘,活潑不足吧。另外亞視的氣度也很明顯比無線大得多,不但沒有限制惠英紅小姐在台上感謝TVB高層、監制等,還給了無線高層樂易玲不少的特寫,足見其誠意。只是氣度雖大,但是整場秀還是顯得太沉悶了,希望亞視在來年還有機會做得更好一點了!
❸ 金像獎是怎麼個評法
評審方法第一輪評選(一) 由「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及「第一輪一百人評審團」投票選出所有獎項的提名名單,票份各占第一輪總積分的百份之五十(50%)。在各獎項中得票最高的首五名可獲進入第二輪評選。(二) 「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是指符合金像獎選民資格(注七)及已向本會正式登記者。(三) 「第一輪一百人評審團」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業內人士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 (注八)。(四) 每個獎項提名以不超過五個為原則,若有兩名候選者分數相同而名列第五位,則可增加至六個提名名額;若有超過兩名候選者分數相同而名列第五位,則提名名額只有四個。(五) 若有演員在同一部電影中,同時獲提名主角及配角,則按得票較高的項目為其提名獎項。(六) 如在提名名單內發現有不符合資格候選者,其提名資格會被取消,空缺由下一位得分最高者補上。(七)「第一輪一百人評審團」不能以金像獎選民身份在第一輪中投票,亦不可重迭為「第二輪五十人專業評審」,但可於第二輪以屬會會員身份投票。第二輪評選(一) 由「第二輪五十人專業評審團」、金像獎屬會及有關電影組別的會員選出得獎者(二) 「第二輪五十人專業評審團」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工作者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 (注七),評審可於第一輪投票時以金像獎選民身份投票,但不能以屬會會員身份於第二輪投票。「第二輪五十人專業評審團」占第二輪投票積分50%。(三) 金像獎屬會及有關電影組別的會員,可於第二輪中投選其所屬專業獎項 (占積分25%)及其它獎項(占積分25%),屬會會員可以用多於一個會藉投票,但每獎項只可投選一次,詳情請看下列附表:屬會名稱 專業獎項 其它獎項香港電影導演會 最佳導演新晉導演最佳視覺效果 25% 25%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 最佳編劇 25% 25%香港演藝人協會 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員 25% 25%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 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 25% 25%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 最佳動作設計 25% 25%香港電影美術學會 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視覺效果 25% 25% 5b"香港電影剪輯協會 最佳剪接最佳視覺效果 25% 25%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25% 25%香港電影製作行政人員協會 0% 25%香港電影燈光協會 0% 25%{ 以上九個屬會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以一人一票方式投票 最佳電影 (總積分50%)8q }最佳音響效果 (總積分50%)最佳亞洲電影 (總積分50%)(四) 如有任何屬會會員榮獲提名某個獎項,其於該獎項的投票權會自動被取消。若有任何第二輪專業評審榮獲提名,則會由第一輪同類別評審中再抽選人選代替其評審職位。(五) 每個獎項得分最高的為得獎者,若在同一獎項中有兩名候選者同時得最高分數,該兩名候選者可一起獲得該獎項;若超過兩名候選者同時獲得最高分數,則會由第二輪五十人專業評審團再在同分的候選者中投票,以選出得獎者。
❹ 金馬獎和金像獎入圍有什麼標准
金像獎只針對香港電影,尤其是近年來香港電影的式微,所以這幾年金像獎也只能選擇「老生常談」了。
金馬獎含金量更加的高一些,它針對的是整個華語電影圈,所以影響力也更加的強,內地,香港和台灣本土電影都有機會獲獎。
金馬獎是台灣的,雖然多少是為了鼓勵台灣本土電影,但是更多還是為了鼓勵華語電影。報名參賽金馬獎的電影是不分地區和國籍的任何華語電影。
而報名參賽金像獎是香港的,因此更多是為了鼓勵香港本土電影,但是只要電影符合三個報名要求中的其中兩個便可以報名參賽。
最佳亞洲電影,例如《色,戒》雖然有香港資金的注入,但是導演李安是台灣籍,而且其電影團隊中的香港人不足8個,只能報名最佳亞洲電影。
❺ 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被評為「華語電影三大獎」,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在電影界中,金雞獎、金像獎和金馬獎被評為“華語電影三大獎項”,大家應該就了解這三張項獎在電影界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那麼電影界中,這三項獎有何區別呢?
2、三種獎項的門檻不一樣。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內地電影界最權威和最專業的電影獎。自從2015年金雞獎全新開放之後,凡是在大陸取得龍標的華語電影都可以參加金雞獎評選,不再具有地域保護。
香港電影金像獎並不接受所有的華語片參加競選,競選基本要求是一部華語片裡面的香港電影人至少要達到六位才可參加,以符合港片元素的資格,這些條件是為了保護香港本土電影發展設立的門檻。
金馬獎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堪稱是華語電影中最具權威的獎項。
從這些年來幾項獎發展來看,金馬獎雖曾是最具有權威性的獎項,但最近幾年熱門大片,也就是那些具有主旋律的電影很少報名參加,而冷門且有質感的電影卻被經常被提名,所以金雞獎和金馬獎如今的影響力更大一些。
❻ 香港金像獎影片以什麼條件入圍
影片參選資格
香港電影金像獎從1982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凡在香港作首輪公開放映的香港電影 (見注釋一),均可自動參選,但必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一) 於本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上映;
(二) 必須是公開售票,以及在一星期內放映不少於五場; (三) 影片長度必須是六十分鍾或以上;
(四) 以三十五毫米菲林放映或數碼放映;
注釋一:影片必須符合下列其中兩項條件,方合資格為香港電影:
1、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
2、出品公司須有一間為香港合法注冊公司;
3、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為香港居民,以十六個獎項計算: 監制、編劇、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新演員、攝影、 動作設計、美術指導、服裝造型、剪接、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 影歌曲、音響效果及視覺效果。
每個工作項目只計算一位香港工作人員; 若「原創電影歌曲」的作曲、填詞及主唱多於一位為香港工作人員,亦只會計算其中一位。
各個獎項參選的資格
❼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獎項評審
凡於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香港作首輪公開售票放映,連續七天內放映不少於五場的兩岸華語電影(不包括香港電影),影片長度六十分鍾或以上,並以35毫米菲林放映或數碼放映,均會自動參選第三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競逐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項。
參選電影的語言及出品地區必須符合以下兩項條件: 該片使用的語言二分之一以上為華語(華人地區所使用之主要語言或方言,但不包括配音),影片若無對白則以原片中的字幕對白是否中文為准則。 出品公司必須有一間為內地或台灣合法注冊公司,並須以出品身份記名於該片的片頭或片尾字幕中。 第一輪
1.由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及第一輪一百人專業評審團投票選出所有獎項的提名名單,票份各占第一輪總積分的百份之五十(50%)。在各獎項中得票最高的首五名可獲進入第二輪評選。
2.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是指符合金像獎選民資格及已向本會正式登記者。
3.第一輪一百人專業評審團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業內人士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 。
4.每個獎項提名以不超過五個為原則,若有兩名候選者分數相同而名列第五位,則可增加至六個提名名額;若有超過兩名候選者分數相同而名列第五位,則提名名額只有四個。
5.若有演員在同一部電影中,同時獲提名主角及配角,則按得票較高的項目為其提名獎項。
6.如在提名名單內發現有不符合資格的候選者,其提名資格會被取消,空缺由下一位得分最高者補上。
7.第一輪一百人專業評審團不能以金像獎選民身份在第一輪中投票,亦不可重疊為「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但可於第二輪以屬會會員身份投票。
第二輪
1.由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及金像獎十三個屬會會員,聯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選出得獎者。
2.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工作者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 (注九),評審可於第一輪投票時以金像獎選民身份投票,但不能以屬會會員身份於第二輪投票。「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占第二輪投票積分55%。
3.金像獎十三個屬會會員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可於第二輪中投選其專業獎項(占積分25%)及其他獎項(占積分20%),所有會員可以用多於一個會藉投票,但每個獎項只能投選一次,詳情請看下列附表: 金像獎屬會專業獎項投票比重其他獎項投票比重香港電影導演會最佳導演新晉導演最佳視覺效果25%25%25%20%20%20%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最佳編劇25%20%香港演藝人協會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員25%25%25%20%20%20%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25%25%20%20%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最佳動作設計25%20%香港電影美術學會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視覺效果25%25%25%20%20%20%香港電影剪輯協會最佳剪接最佳視覺效果25%25%20%20%香港電影後期專業人員協會最佳音響效果25%20%香港電影製作行政人員協會0%20%香港電影燈光協會0%20%香港影業協會0%20%香港戲院商會0%20%香港電影商協會0%20%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25%25%20%20%最佳電影及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投票計算方法:由金像獎13個屬會會員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 以一人一票方式投票最佳電影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總積分45%)(總積分45%)4.若有任何第二輪專業評審榮獲提名,包括入圍「最佳電影」及「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出品人(包括聯合出品人等)、監制(包括聯合監制、執行監制等)、發行范疇者,則會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另行邀請同界別的電影工作者代替其評審職位。
5.每個獎項得分最高的為得獎者,若在同一獎項中有兩名候選者同時得最高分數,該兩名候選者可一起獲得該獎項;若超過兩名候選者同時獲得最高分數,則會由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再在同分的候選者中投票,以選出得獎者。
❽ 什麼是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與金雞獎、金馬獎由數十位專業評審組成的評審團,集中看片投票決定獲獎者的評審制度不同,香港電影金像獎採取的是與奧斯卡金像獎類似的多輪、多人、多層面的電影評審制度,由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等13個金像獎屬會會員組成的"金像獎選民",和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業內人士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的"專業評審團",經過兩輪投票選出最終得獎者,是由電影人全面主導和參與的電影獎項。
❾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主辦的電影類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評選,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多個獎項。第四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定於2022年7月17日在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九展)匯星舉行。
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經審慎討論後,決議順延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至2022年舉行,同時2020年及2021年年度符合香港電影金像獎參選資格的電影,將於2022年首季合並進行投票及頒獎儀式。
發展歷程
2020年9月28日,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宣布,原定2021年舉行的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延後一年至2022年舉行。同時,2020年及2021年年度符合香港電影金像獎參選資格的電影,將於2022年首季合並進行投票及頒獎儀式。
原定2022年4月17日舉行的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受疫情影響延期,頒獎禮計劃於2022年6月舉辦。2022年3月24日消息,第四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定於7月17日在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九展)匯星舉行。
❿ 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 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 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時下年輕一代多喜愛歐美大片,而對於他們的父輩們而言,香港電影就是開啟電影世界的一扇大門,是不可磨滅的青春回憶。那麼就讓 電影節 為你介紹,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以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為宗旨的香港電影金像獎。
創立於1982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是中國香港地區以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其設立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獎項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的20世紀80年代初,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蓬勃發展之時,這一電影獎的設立,主要是為鼓勵香港電影人所主辦,鼓舞香港電影人的創作精神,從而讓香港電影能夠涌現更多佳片。
香港電影金像獎並不接受所有的華語片參加競選,競選基本要求是一部華語片裡面的香港電影人至少要達到6位才可參加,以符合港片元素的資格,設置這些條件是為了保護香港本土電影發展設立的門檻。
香港電影金像獎採取與奧斯卡金像獎類似的多輪、多人、多層面的電影評審制度,由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等13個金像獎屬會會員組成的「金像獎選民」,和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業內人士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的「專業評審團」,經過兩輪投票選出最終得獎者,是由電影人全面主導和參與的電影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 台灣 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