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一部電影介紹武術指導:誰誰誰 動作指導誰誰誰 武術指導跟動作指導有什麼區別嗎
有區別的。動作指導一般指的是武戲中人物打鬥動作的設計和根據演員的修改以及現場督導演出效果。武術指導是動作指導的一種,不過更加專業,是專門指導武打片中的武戲的動作督導。我們經常看的美國大片也有打鬥翻滾等等動作這就是動作指導最終設計由演員演出出來的效果,但是不一定是武術效果。
簡單地講,動作指導包含了武術指導,武術指導是動作指導中的一類。另外個別文戲中也有動作指導,但是由於一般這個工作都交給導演負責了,所以大多數情況里實際文戲中是不需要特別增設動作指導的。
2. 動作指導與武術指導有什麼區別
動作指導是設計武打場面的,你看葉問裡面那麼多打鬥場面,哪個人站哪兒,主角在哪兒,配角怎麼出招,先打誰後跟誰,攝像機在什麼位置,怎麼移動都是精心設計後,才能一氣呵成的。
而武術指導葉准,是因為葉問這片子是專講詠春的,需要詠春的專家來教會甄子丹怎麼動作,怎麼用詠春的招式出拳出腿。這就是武術指導的作用了。
簡單說,在動作片里,動作指導設計整個打鬥場面,而武術指導設計局部打鬥細節。不過很多片子里,動作指導同時也就是武術指導。一個人幹了兩樣事情。
3. 武術指導是怎麼設計動作的
會大致的做一下描述,但是不會一字一板很精細仔細的做完給演員來看,但是一般也要看比如是普通小演員武術指導可能就大概說一下,靠你自己的領悟與發揮,。。如果是遇到大牌明星之類的就會非常認真的演練演示出來。 拍戲如要聘請武術指導可以找我們館的邵華 武術 老師。。是全國著名的武術格鬥教師和影視武術指導哦!!!
4. 中國的武術對於電視電影中的動作設計上都有哪些貢獻
1、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意識覺醒。
2、民族文化精神的宣揚。
3、注重招式、攻防策略、搏擊技巧、格鬥手法等等。
4、注重意境,使得拳術和技巧成為具有美感的表演。
武術指導又叫動作指導(actiondirector)或武術設計(fightchoreographer),相當於武俠片、動作片中的「編舞」,由於其職業具有相當高的專業性和獨立性,所以是功夫片中實現導演意圖的靈魂人物。
此外,動作設計還經歷過武術指導、武打設計、動作指導等不同稱謂。隨著動作電影逐步進入國際市場,並產生影響,動作設計又該生發出何種外文稱謂呢?
Martial arts director的直觀理解就是,研究戰爭藝術的導演。Martial應該還有"武打""武術""格鬥"等延伸意思。這個詞恰到好處的提到了藝術Arts,提到了導演Director,更能突出武術的人文價值,以及動作設計作為一門職業所應有的重要地位,故而這個翻譯也容易被中國影人接受。
在歐美電影人眼中,他們似乎更樂於接受另外的理解。有一種關於動作設計的稱謂是Stunt Coordinator,恰巧證明了這一點。於是,動作設計又有了新一層的涵義--特技動作的協調人。可以明顯感受到:在好萊塢看來,武術動作加入電影,只是噱頭而已,且僅僅是噱頭。
5. 什麼樣的武打動作設計能體現出一個武術指導的功底
武打設計的動作如果是非常的流暢而且非常的嫻熟,我感覺這是一個武術指導的功底,而且是武術指導的功勞。我覺得一個演員讓武術指導指揮的非常的完美,把動作發揮的淋漓盡致,這就是武術指導的功底。
6. 武打電影裡面演員用的武術是不是設計好的
那肯定是的,一般武術指導先設計好招式,然後演員事先套招熟練後才開拍的;當然也不排除有少數有功底的演員臨場發揮一下,不過那種情況一般很少的,因為容易發生意外讓演員受傷。
7. 電影里的武打鏡頭是怎麼演的
慢動作,他們拍攝時採用升格拍攝,而放映出來是用的普通速度放的,如果鏡頭放慢,就會顯示出很大的力量,通常一分鍾的普通速度是三十六格,如果降格拍攝用普通速度放,出來的效果就會比一般速度快,如果升格的話就會慢一點,當然,在打鬥是往往是半真半假,需要給特寫時就會真打然後升格放映來達到真實感的目的,如果不用特寫就會利用鏡頭切換,錯位打,或假打等。
8. 什麼樣的武打動作設計能體現出一個武術指導的功底呢
由於不同的武指有不同的風格,又分屬不同的流派,所以衡量他們功底的標准並不統一。像香港的武指大致可以分成兩派,一個是以袁和平,劉家良和洪金寶等人為代表的寫實派,一個是以程小東為代表的寫意派,另外,就是董瑋、元彬和唐佳這樣的可寫意又可寫實的綜合派。
說了那麼多,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一個優秀的武術指導不一定是全方位的,但他有時必須要比導演更懂如何去拍電影,他必須知道每場打戲在鏡頭前怎麼樣拍才能讓人賞心悅目,知道如何做到「粗中有細,細中有粗」,即使不用現有的科技手段,僅採用最簡陋的土辦法,依然能夠拍出讓人擊節贊嘆的武打場面,這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武指」。那個時代很多的武術指導,都是在片場實打實用血與汗磨礪出來的,他們擁有的本領,是如今過分依賴cg技術的年輕武指們不一定具備的。
希望你能對筆者的答案感到滿意!
9. 什麼樣的武打動作設計能體現出一個武術指導的功底
可以大概的說一下袁和平和劉家良的風格。他們兩個剛剛可以代表兩個電影武打動作設計的兩個完全不同的風格:一個寫意,一個寫實。所以當年徐克導演導黃飛鴻的時候起初請的是劉,而當徐克提出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動作構想的時候被劉完全的拒絕,他說那種天馬行空的打法會被洪拳弟子笑掉大牙的。徐克只能把動作指導換成袁,而最後之後所設計出來的那些動作也是寫意的動作設計(確確實實天馬行空一般)的教科書般的典範。雖然不切實際,但是袁設計出來那些黃飛鴻的動作確實讓觀眾看的暢快淋漓。而且如果你平時留意看袁的大多數動作影片,那些動作往往是一般人是不藉助其他輔助工具的情況下是做不出來的,有些甚至是完全不會在現實世界裡打的出來的。但是,藝術就是藝術,繪畫不也有及其不似真品的印象派么。而劉就完全不同了,不管是之前劉在邵氏裡面指揮的那些電影,還是後面的《醉猴》和《醉拳2》,裡面的動作都是硬橋硬馬,拳拳入肉,而且給人的感覺就是那麼的真實有力,當一些觀眾實在難以接受那「不切實際」的吊威亞在空中飛舞的動作時,劉的作品絕對是不二選擇。最後說一下,很多的動作指導的最終效果和武打演員也是有關系的,袁和李就是天作之合,而劉和早期的劉家輝也是配合的相當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