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拍好影片後怎麼賣是不是拿著作品去電視台、電影院審完片才能賣
需要國家電影局審批的 肯定不是拍完就能賣 而且拍片方必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規「法人」
Ⅱ 電影發行方是怎麼樣將數字電影傳送給各個電影院的呢
拷貝帶!一般來說發行商會發一份拷貝給電影院,電影下線的時候會收回拷貝!
我們所說的數字電影,最終還是會變成膠片,因為有個技術叫磁轉膠。。。
電影拍完了一半都把母帶通過膠轉磁變成數碼格式的,剪輯好之後又轉成膠片。。數字電影少了膠轉磁那個步驟。
Ⅲ 怎樣把自己拍的影片放到電影院播放賺錢
首先你對自己拍的電影的質量是否自信,你可以先給身邊的一部分人看,如果他們都覺得好看,你才可以去說服電影院,如果他們看完認為就一般,那就最好別去碰壁,先在家磨刀,等拍出好的片子,再一鳴驚人。
如果你認為你片子的質量足以去電影院播放賺錢,可以聯系國內最大的兩家電影公司:華誼兄弟、中影集團,他們跟全國各地數萬家電影院線都有合作,你可以選擇直接賣掉電影版權(包括影視著作權等所有權),也可以選擇分紅,一般版權所有者可以分得票房的百分之六十,但是也看什麼人,如果是成龍、劉德華拍的,就肯定分得多,你沒什麼名氣能分到百分之二十就不錯了(已經很多了,娛樂業的利潤很高)。
我也在找電影人搭檔,如果你有意跟我合作,可以加馬化騰一3一一7八0二八1詳聊。
Ⅳ 電影拍出來怎麼發行呢要走哪些流程我們暫時還不是影視公司,如果不行是不是注冊影視公司就可以
一是以市場運作為主的發行。主要分為兩種情況:進入城市院線發行;小城市及農村市場發行。前者以《英雄》為突出代表,而《曖春》則在後一種情況中較有代表性。
二是胡亂發行。這類電影雖然進入發行環節,但是缺乏市場運作,所以發行也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意義,有的甚至是票房收入都不抵發行宣傳費。其中一種情況是拍攝者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發行以及資金回收的問題,片子拍完後,發行方只好硬著頭皮去發,院線還不一定能排上片。這是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而在好萊塢,發行放映商不看好的題材,製片商無論如何是不肯投產的。另一種情況是影片的發行是一些根本不懂發行的人在做,其操作既沒有經驗也不符合市場規律,所以結果往往也是發行得一塌糊塗。
三是依賴政府或是各類團體組織的發行,即通過行政命令等一些非市場渠道進行發行。這樣的發行模式在前些年尤其顯得突出,特別是一些主旋律色彩濃郁的電影,發行方往往會採取這種簡單易行的方式進行發行,行政指令、紅頭文件、團體訂票等等,曾經一度起到不小的作用。隨著電影產業化進程的開 啟,政府幹預的力度逐漸減少,這種發 行模式也逐漸難以為繼。
四是有的國產片根本沒有經歷發行環節,即所謂的「零拷貝」。其中一種情況是,製片方拍攝電影之前對於電影的 發行銷售根本沒有概念,拍攝資金籌集到了之後便將電影給拍了,拍完才意識到還有一個發行的問題,還有資金回收的問題,但這種情況下所產生的電影往往由於質量低劣或者是缺乏宣傳發行費,根本不具備進入影院發行的條件;還有一種情況是製片方對於影院發行沒抱希望,而將影片資金回收寄希望於電影頻道的收購和音像版權,由此採取低成本策略;還有一種是所謂的「主旋律電影」,拍攝者往往具有嚴重的迎合傾向,根本不考慮市場情況,影片拍攝的結果是「政府是投資主體,領導是基本觀眾,評獎是奮斗目標,倉庫是直接歸宿」。
在目前國產電影的發行操作中,後三種情況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而第一種情況則是屈指可數。
國際上傳統的電影發行方式,就是製片方帶著電影去參加國際上大大小小的電影節,舉辦針對電影發行人員的招待酒會、派對。
政策上,我國《電影管理條例》規定:發行、放映電影片,必須持有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根據本條的規定,凡是要發行、放映的電影片,必須持有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目前的作法是將《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印製在電影拷貝的片頭上。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曾經在1993年和1996年下發通知,對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發放辦法加以規范。規定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領取手續,只有拷貝審查通過,一切手續齊全的影片才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含畫面)。
網路的出現與廣泛運用,為電影的發行又提供了一個新的便捷的渠道,製片商和發行商紛紛利用網路進行宣傳、交易、配送、放映和結算.電影的發行方式越來越呈現出網路化的趨勢.
Ⅳ 電影做好了怎麼拿到電影院放
一樓的哥們很有才。
樓主提的問題提得很好。是這樣的,電影拍好後,是要交到發行公司去發行的。這個發行,包括國內、國外、還有DVD版權發行、電影周邊產品的發行(比如玩偶公仔、道具、演員服裝)。這些都是電影公司和發行公司談好後由他們來做的。其中國內發行和國外發行的,就是在電影院放映,發行公司會和院線簽訂合約,而有些大公司自己就有院線,比如華誼兄弟。(院線就是電影放映行業一種具有壟斷性的經營體制。經營者為發展和保護其經營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區,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建立放映網路,藉以壟斷某國或某一電影製片公司新版影片的公映。說白了就是某公司開了很多家電影院)
在給到院線去的時候,就有一個評估,評估這部影片大概賺多少錢,從而決定收入分成,比如票房三七開、二八開。當然有些小城市影院會隱瞞一些票房收益,以抽取更多利潤,所以有時候發行方和製片方會考慮和這些影院不談分成,直接談好一個數,不管你電影院賣多少票,我都只拿一個固定的數。中國的電影產業制度還不完善,以後,逐漸的這些都要走向規范化,才有利於電影形成一個工業體系。
Ⅵ 拍好電影,怎麼賣
通過廣電總局審批後上院線,一般導演拍還後不用愁賣的,自有出品人去跑這層關系!如果是你自己拍的搞笑視頻或其他的可以找下優酷,他們要這種專門拍視頻的人!
Ⅶ 自己拍攝的獨立電影怎樣賣出去
除非您的視頻非常的好,是那種一發必火的微電影,不然很難得到視頻網站的認可,差一點的,可能可以在視頻網站推廣,但是推廣位置往往都不是很好。最終還是看您的內容是否吸引眼球。
至於盈利,我們假設您的視頻得到了視頻網站的認可,那也不可能視頻網站直接給你錢,畢竟你的是微電影,不是院線電影,除了視頻網站你很難找到推廣的渠道,也就是很難找到賺錢的渠道。
按照目前一般微電影的盈利渠道,有這么幾種:
一:通過加入視頻網站的分成協議,當您的視頻播放達到一定的量,就可以按照播放量來得到視頻網站給你的分成。這個是小錢。
二:通過微電影插入廣告,但是鑒於你是剛開始接觸這一塊,沒有名氣,那廣告也是非常難的,幾乎沒有人會在你的微電影中投入廣告。除非你的內容吸引人,並且能出連續劇,如此一來慢慢提升電影影響力,這樣才可能有人找到你合作廣告。這樣一個大前提是你的視頻播放量巨大。
你可以多關注視頻網站一些微電影、網路劇,多關注它整個系統的運營。你就會知道他們是怎麼盈利,從中得到經驗。盈利比較大的推薦《萬萬沒想到》,學生拍攝的推薦 《這不是大學》。
Ⅷ 一部影視劇製作出來後如何打入市場
簡單講就是宣傳炒作,沒看一部電影從開始拍就到處炒了么
電影和電視劇步驟是不一樣的,電影一般拍出來先上院線,然後出DVD,再過段時間賣給電視台,註:能上院線的電影起碼投資過千萬,不然不可能的,幾百萬的小製作也就發發碟算了。電視劇拍出來主要就是在電視上播放了,賣給各電視台。裡面賺錢的路數太多。
賣不掉就虧,據說90%的影視作品都是虧。在中國,有人說拍電影電視就是洗錢的,動轍幾千萬上億的投資,錢漂白就是賺了。
Ⅸ 電影院是怎麼拿到片源的呢
電影院和製片方談,經製片方同意後,簽署版權協議,製片方是通過衛星將片源進行傳送到影院的。
而每個電影院都有所屬院系,而電影總局回報密鑰分配給各大院線,然後再分配給下屬的電影院,然後工作人員找到自己的電影院所對應的密鑰就行了,而密鑰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都是一個月,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部電影的檔期也都是一個月。而在這段時間內電影是可以無限播放的,而如果這段時間一過還想播放,就得延長密鑰了。
商業電影院一定要加入一個院線公司,院線負責為你提供片源,放映收入要和院線公司進行分成的,影院一般可以拿到票房收入50%左右(有保底分賬的形式)。
Ⅹ 電影拍完了,是通過什麼方式在電影院上映的哪方要給哪方錢
是由投拍的電影公司,將拷貝買給各個電影院線。然後,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