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字幕翻譯論文怎麼寫

電影字幕翻譯論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11-20 13:25:29

① 想寫電影字幕翻譯方向的畢業論文 但不知如何下手啊

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的,與其花人民幣,還不如自己寫,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通讀一遍,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參照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補充內容,實在不會,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② 關於電影翻譯的一些請教

我不是很懂,也就是從事過電影翻譯工作(民間的)!現在就我所知道的告訴你吧!

1、電影的版本不同所以字幕有所不同,這里所指的版本是發行地區版本(如Argentina:112 min / France:110 min / Japan:113 min,分別代表在阿根廷發布的112分鍾版本,法國發行110分鍾版本,日本113分鍾版本),所以時間長不同,字幕也不同!關於你問電影翻譯方面的法規,我不清楚,中國廣電總局應該有吧,我們國家進口的電影正規渠道引進也是廣電總局!

2、正規渠道的引進的外國電影,可以由「譯製片廠」進行口譯,也就是我們所講翻譯成普通話,國內比較出名的就是「上海譯製片廠」「長春譯製片廠」,關於字幕,一部電影沒出DVD前,都是沒字幕的,所以電影院看到的也算是翻譯的一種了。不知道什麼行業規定。

3、最權威的就是「上譯」,說實話這么多年來了,「上海譯製片廠」出的經典譯制影片太多太多,你看CCTV6就知道了! 關於涉及臟話的,他們一般都是根據影片的評級該過濾的過濾!中國國情所致,所以很多觸發法規的東西也會迴避!

好了,還有什麼問題嗎?

③ 寫字幕翻譯的論文,老師說要根據翻譯理論寫,哪位神告訴我哪個理論好寫,最好再解釋下什麼意思

咱兩寫的內容一樣。。 我也是寫字幕翻譯論文,我建議你寫 歸化和異化相關的理論。 歸化是迎合目標語的環境做的翻譯。 異化是按照源語言的環境對目標語做出的翻譯,前者對受眾目標要求低,後者就要求高

④ 畢業論文之電影字幕翻譯

英文的么?我覺得你的選題雖然新穎,但也因為新穎所以有難度。

首先第一部分introction 你可以寫一下你為什麼想寫這方面的論文 研究這個的現實意義 目前國內外關於字幕翻譯的研究...
第二部分 literature review(文獻綜述) 這部分你主要寫一寫翻譯理論就可以了
第三部分 我覺得你選一些電影的字幕翻譯 從某個角度分類 然後逐個分析
第四部分 從分析中得到的結論
第五部分 你的結論對學術、社會研究。。。之類的有什麼幫助 存在的問題 未來的研究可以借鑒的 等等

就你的專業而言,看一些翻譯理論的書來充實自己,起碼動筆前有思路。
更重要的是看學長們寫的優秀論文,尤其要找你想寫的方面的看。 這一步對你未來的寫作才是至關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有幫到你。

⑤ 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我想寫字幕翻譯,可行嗎求專業人士給出高見!!!

其實論文寫翻譯是最好寫的,我畢業的時候也寫的是港口航道專業術語翻譯技巧,同學中也有寫各種專業領域內的翻譯,比如什麼廣告語翻譯啊、網路用語翻譯啊

翻譯技巧,其實都差不多,不外乎哪幾種,音譯,意譯,音形結合,外來詞等等,這些資料無論網上還是圖書館都很多的,你找起來非常容易,你就闡述一下各種翻譯技巧,然後再舉一個那個領域內的例子,就可以。

字幕翻譯,也差不多,無非是要多強調一些前後劇情的銜接、注重口語化表達使其更容易理解、俗語諺語的翻譯等。

望採納,謝謝你!

⑥ 影視字幕翻譯論文可以從哪些方面寫也就是論文提綱

論英語影片字幕的翻譯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的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大量入境影片的欣賞水平也日益增高。大量國外影片的引進,市場對外語片字幕翻譯的需求不斷增長。但是當前英語影片字幕翻譯的標准很不統一,這無疑會影響影片的質量,本文旨在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就如何翻譯英文字幕進行探討。
一、保持原片風格
英文電影字幕翻譯應達到的境界應該是盡可能地保持原片的風格,從而讓國內觀眾領略到英文原片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底蘊。近些年來,國人學習英語的熱情日益高漲,國人的英文水平也普遍提高,所以在影片的中文字幕當中保持原汁原味就顯得至關重要。如何達到保持原片風格的這種要求呢?
1. 准確理解原文,正確傳達語意。
中文字幕翻譯者必須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做到准確理解英文原文。譯者若遇到翻譯不通或不確定的地方應仔細查閱工具書,不應望文生義,否則會影響原文的真正含義。例如,sweet meat是英文中很常見的一個表達方式,意義為「密餞」,但在某部影片當中卻有人翻譯成了「甜肉」。英文中還有一些相似表達方式,諸如紅肉「red meat」,譯為牛羊肉;白肉「white meat」譯為雞肉。在電影《公主日記2》中,主人公在討論昆蟲時提到的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大衛.艾登堡」竟被翻譯成「福爾摩斯」。影片《鋼木蘭》有這樣一幕:謝爾比對媽媽不滿,她認為媽媽為自己的婚禮請了九個女儐相過於虛榮,就引用了爸爸引用過的一位詩人的話來諷刺她:An ounce of pretension is worth a pound ofmanure.然而譯者卻將其譯成「一份自命不凡能夠換得一份收獲」,不僅原來的諷刺意味完全消失,而且含義也與原文相距甚遠。它的原文意思是「一盎司虛榮能換得一磅大糞」,雖然粗俗,卻把詩人痛恨虛榮的心情表達得非常到位,直接翻譯更能體現原作的本意。
2. 學習原語所在的文化,做出恰當的翻譯。
翻譯人員還會經常遇到涉及文化背景的詞語,如果處理不當,就有可能讓觀眾感到不知其所雲。某部影片曾出現了這樣的字幕:「他犯了第七誡」這樣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的語句,中國觀眾恐怕很難讀懂其中的涵義,因為大多數人可能不了解西方基督教《聖經》里
「摩西十誡」中的第七誡為殺人,所以對白「He corne in Wted }e sevens corn in endam ent',可以翻譯戍『他犯了殺人罪」,這樣的字幕翻譯便一目瞭然了。類似這樣的情況有很多,有些譯者將「pulling my leg」翻譯成了「拖我的後腿」(應翻譯成『同我開玩笑』),還有,影片《木乃伊歸來》中有句台詞:"He wentoutwest",看似簡單,如果把這句譯為「他去了美國的大西部」,好象很准確,但如果看了影片之後,我們就會意識到片中被提及的人物已經死了,很顯然自相矛盾,但如果我們了解了這種表達方式正是英文中「某人去世」的委婉語之一的話,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可見,影片對白可能會出現大量涉及原語所在的歷史背景的內容,若不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就無法正確、合理地翻譯。
3.了解專有名詞,符合統一翻譯。
譯名翻譯要統一,按照慣例,人名、地名都是需要翻譯的,WTO,CIA,FBI大家都知道的縮寫,可以翻譯或是直接引用。譯名要按照約定俗成的標准,比如美國總統Kennedy,翻譯成「肯尼迪」,人家一看就知道是總統的名字,你非要翻成「克妮帝」,別人就不明自了。這些名稱的譯法可以參照辭典的標准,詞典上沒有的,可以用Google、網路等搜索引擎查找,通常網路上會有相關譯名。實在找不到的,可以自己按照音標翻譯,但要注意男女性別差異。所以,電影和電視劇的多人翻譯,需要一個完善的翻譯校對機制來進行規范。
一、譯文應以簡明易讀為基礎
電影是一種聲畫藝術,觀看一部帶有字幕的外國影片對於目的觀眾意味著進行一場劇烈的腦力活動,因為他們在解讀密集的畫面信急的同時還要分散注意去閱讀銀幕上面的文字。為使字幕達到簡潔易讀之目的,下面以影片《斷背山》為例,依抓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各種版本的字幕翻譯,探討影片翻譯中譯者應注意的幾點因素:
1.避免譯文出現「英語式的漢語」。由於中西方表達習慣的差異,翻譯時應盡量使譯文
符合口常漢語的說話習慣。如埃尼斯的妻子讓他給小阿爾瑪擦鼻子,埃尼斯回答到「If I had
three hands, I could.」譯文:要是我有三隻手,我就可以。顯然這種翻譯雖能達意,但書面味太濃。不如翻譯成「我簡自騰不開手。」再比如埃尼斯害怕妻子說出傑克和他的關系,因而舉起拳頭威脅道:「You do it and I will make you eat fucking floor。」譯文:你敢喊,我就讓你啃地板。此種翻譯讓人覺得埃尼斯是在講笑話,降低了威脅,警示的語氣。如果改成:你敢喊,我就把你打翻在地。這樣的譯文讀起來既簡單明了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2.譯文應避免「啰嗦」。
字幕翻譯不同於一般的書面翻譯。它是通過畫面,劇情和聲音等多重信息渠道的共同配合來傳情達意。有時翻譯得太「全」反而使字幕的作用喧賓奪主。比如傑克說自己的妻子:「Lureen's good at making hard deals in the machinelry business.』,根據劇情翻譯成:」蘿琳很會談生意。但如果翻譯成:』』蘿琳十分擅長做農業機械方面的生意,而且任何難題都難不了她。」則使譯文變得冗長拖沓。
3.譯文應降低「文化干擾」。
字幕翻譯應該削減文化隔閡對觀眾產生的理解障礙。例如影片中阿爾瑪對丈夫埃尼斯所說到`...it come general delivery.』中的"general delivery"不能按字面理解為:普通郵寄。因為general delivery是以前美國郵局在不清楚收件人地址的情況下郵寄信件的一種方法,只要信件上寫明收件人大概住在哪一帶,便可將信件郵出。為了降低文化干擾可以把整句翻譯為:不確定住址郵寄過來的。
三、結語
字幕給國內觀眾欣賞外語影片搭建了橋梁,字幕必須簡明易讀,這就需要對原文進行
提煉和再加工,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原作所蘊涵的藝術效果,使觀眾更好地融入劇情,享受電
影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孫建宗.世界優秀電影賞析[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2]王寧.文化研究語境下的翻譯研究[J].外語與翻譯,1998,(2):27-28

⑦ 有關英語電影字幕翻譯的文獻綜述範文 急啊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8月,第四期,93-98頁,電影字幕翻譯述評,作者楊洋,單位,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如果你沒有,留下email。

⑧ 求一篇關於電影翻譯的論文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能及時有效地吸引廣大觀眾。而對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潤,能使譯文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於觀眾。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採用直譯手法處之,會使觀眾難以認同。
關鍵詞:電影翻譯;文化意象;寓意;重構;修潤;轉換
中國的電影翻譯事業已走過了五十多年輝煌的歷程。在這半個世紀中,電影翻譯工作者給廣大觀眾奉獻出了許多優秀的譯製片,觀眾從這些優秀的譯製片中不僅領略、了解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感受到了語言給人帶來的無窮魅力。許多優秀譯製片中的精彩對白已成為中國觀眾爭相傳誦的佳句。如「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前蘇聯影片《列寧在一九一八》)曾鼓舞了幾代身處逆境中的中國觀眾。由此可見,電影作為大眾傳媒,其社會效應是無可估量的。然而,在學術領域內,由於受世俗偏見的影響,電影翻譯研究卻頗受冷落,翻譯研究人員似乎「完全把這一領域給忽略了。」[1](P99)為此,我國著名影視翻譯界學者錢紹昌教授撰文指出:「翻譯界對影視翻譯的重視遠不如文學翻譯。」而這「與影視翻譯的社會作用不相稱。這一現象亟應引起翻譯界的注意。」[2](P61)鑒於此,本文擬從語言的角度來探討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一、語言與文化意象
語言(Language)不僅是人類思想感情表達與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真切地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態地域、政治經濟、物質文化、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不同的語言決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方式。語言在有聲電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為聲畫同步的視聽藝術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擬現實,創造出酷似「真實」的藝術時空。如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簡愛》、《王子復仇記》、《葉塞尼亞》等優秀譯製片中那玲瓏別致、清晰明亮、頗具異國風情的語言,逼真、自然、隨意,充滿了生活氣息。因而這些精彩的對白、片段令人百聽不厭,久久不能忘懷,它們留給觀眾余韻不盡的美的享受。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了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想,人們只要一提到它們,彼此間立刻心領神會,很容易達到思想溝通。」[3](P184)物象(Physical image)與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義的載體,是形成意象的客觀事實;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語言文化環境中的引伸意義。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語境中,「以具體來表現抽象,以已知或易知來啟迪未知或難知。」[4](P137)如宋代大詩人蘇軾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賦」中用蜉蝣這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來比喻人生的短暫,人很渺小:「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5](P509)英語諺語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6](P1578)意為「駱駝負載過重時,再加上一根稻草也會把它壓死。」諺語中意象詞語the last straw 「最後一根稻草」,生動形象地寓意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無可忍的極點。」
二、重構文化意象
譯製片又稱翻譯片,顧名思義,一些國外優秀的影片必須通過翻譯方能為中國觀眾所接受。電影翻譯與其它文學作品翻譯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形象思維中高超的藝術意境。但電影翻譯又有區別於其它翻譯的特殊性,即其譯文要做到能見之於文,形之於聲,達之於觀眾。著名翻譯家Nida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義都直接或是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詞語意義最終也只能在其相應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幾乎很自然地體現在語言上的不相同。」[7](P28)
漢語、英語分屬兩大不同的語系。漢語是象形文字而英語是一種字母文字。要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語際間進行成功切換,這對電影翻譯工作者來說不是件易事。但研究表明老一代電影翻譯工作者不僅給觀眾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優秀譯製片,同時也給電影翻譯研究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80年代初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英國電影Red Shoes播放時被譯成「紅舞鞋」,覺得也無可厚非。此片主要講述了英國一名芭蕾舞女演員面對愛情與事業而不能作出正確抉擇,最終走向斷崖的凄惋的故事。盡管「紅舞鞋」正確無誤地譯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緊扣劇情,但直譯的平鋪直敘,沒有更深的寓意。觀眾如果光看片名,確實難以激起任何聯想的波瀾。80年代後期,在一次外國優秀影片巡迴展的大幅廣告上Red Shoes這部英國影片片名被譯成了「紅菱艷」,細細品味「紅菱艷」這一譯文,譯者把那雙纖巧的紅舞鞋比作了中國觀眾婦孺皆知的紅菱。它寓意紅菱雖生長於濁水污泥,卻嬌艷迷人,特別是那兩只彎彎的紅菱角,猶如中國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雖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淚,有的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因此「紅菱艷」這一片名隱含穿著如紅菱般舞鞋的舞女艷麗卻薄命。
譯者把這一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紅菱」注入其翻譯中,從而成功地重構了一幅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悉、能會意、肯接受的嶄新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重構(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這一巧奪天工的翻譯手法在電影翻譯中隨處可見。如美國電影Waterloo Bridge這一片名原意為「滑鐵盧橋」。眾所周知,1817年英國在泰晤士河上出資建造了滑鐵盧橋,以此來紀念威靈頓公爵指揮英國軍隊打敗拿破崙而取得的滑鐵盧戰役的勝利。如果依據英文直譯成「滑鐵盧橋」,乍一看,觀眾定會認為這是部與拿破崙打仗有關的戰爭片或介紹與該橋建築有關的紀錄片。但看過此片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片。
影片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輕漂亮的女演員瑪拉在滑鐵盧橋上結識了青年軍官羅依,並成了戀人。而後,瑪拉獲悉羅依戰死疆場,痛不欲生,為了生存淪落為妓。當羅依奇跡般地出現時,她無法面對現實,為了愛情和名譽,她再次來到與羅依初戀的地方,喪生在車輪滾滾的滑鐵盧大橋上。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中,有著許多與之相仿的神話傳說。如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陝西省藍田縣一年一度的「藍橋相會」等。而「藍橋相會」的傳說與Waterloo Bridge故事情節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譯者把原名「滑鐵盧橋」譯成了「魂斷藍橋」,這樣做不僅避開了中國觀眾由於地城文化差異、歷史背景知識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藍橋」這一隱含中國文化的意象能使觀眾一看到片名即刻領悟到這是部關於愛情的電影。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的意義在於它能及時有效地達到使譯文與觀眾勾通,使觀眾心領神會的效果,由此來吸引廣大的影迷,創造譯製片票房紀錄的新高。仔細認真研究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這樣的翻譯手法會不時令人拍案稱奇。
三、文化意象的修潤
由於中外觀眾知識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電影翻譯工作者應盡可能地幫助觀眾去理解那些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地域文化、宗教習俗等有著密切相關的語言現象。電影翻譯中如果對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潤(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處理,就事論事直譯,會造成這一文化意象的缺損,文化涵義支離破碎。英國電影《魂斷藍橋》[8]一開始,有這樣一段畫外音: Announceer』s Voice: At 11:15 this morning, the Prime Ministeer, 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廣播員的聲音: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 應該指出此例忠實地譯出了原文的字面層意義。但對「唐寧街10號」這一隱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補充說明的話,相信絕大多數中國普通觀眾會茫然不知其所雲。其一、觀眾不知道這個「唐寧街10號」在什麼地方?其二、他們更不知道廣播員在這里特地提及這個地名有何特別的寓意?為了使電影譯文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之於廣大觀眾。譯者宜對上述譯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補修潤,如:
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府邸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
通過增補「英國首相府邸」,觀眾這才真正認識到了「唐寧街10號」的「廬山真面目」。至此,「唐寧街10號」所隱含的意象立體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觀眾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寧街10號」的全部文化內涵。又如:
Peter: Oh, this? Well, 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 Yes, 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 Prying eyeeees annoy me. 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 Err, maybe not aaas thick aas 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 I just show you my heart』s in the right place, I』ll give you my best pair of pajamas. Do you mind joining the Israelites?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耶利哥城牆,比不上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牆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此例選自英國電影《一夜風流》[9]。這段對白譯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在這段譯文中出現了「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三個與《聖經》歷史故事有關的詞語。眾所周知,東方盛行佛教,尤其是在中國,中國觀眾對佛教還可略知一二,而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宗教歷史文化就知之甚少了。因而在影片切換的瞬間讓中國觀眾把上述三者的關系聯系起來是件難事,他們會搞不懂這「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直譯用於上述譯文中不僅令中國觀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同時也失去了電影翻譯的真正意義。
為使中國觀眾明白這三個詞語間的關系,使原文中所涉及的那些特殊文化意象豐滿起來,譯者應在電影翻譯過程中對這段文字作如下潤色: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像《聖經》中的耶利哥城牆,雖比不上《聖經》里以色列人的軍長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牆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由於對「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些出自《聖經》故事的詞語增補了必要的文化涵義修潤詞後,觀眾不僅了解了這些「典故」的出處,同時在上下語境中也弄明白了最後一個詞語「以色列人」的特定意指。修潤增強了語言文字在語境中的透明度;增強了文化意象在觀眾認識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轉換
語言學家認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觀現象,不同的民族語言會給它「刷上不同的顏色」。緣於此,文化意象的錯位(Nonequivalence of Culture Image)會具體表現為作為喻體的文化意象上的差異。換言之,在一種文化傳統中一個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種文化里卻成了反面寓意的醜陋文化意象。如英國電影《呼嘯山莊》[10]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Isabella: It』s a brother』s ty,dear Edgaar, to introce his siste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貝拉:這是一個哥哥的義務,親愛的埃得加,你總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風的年輕詩人吧。埃得加:哦,你該不是想嫁一個龍騎兵吧?
依莎貝拉:是的,還長著火紅的大鬍子。
在上述翻譯中「dragon」是一個關鍵詞。在英語語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釋。每當提及此詞,西方人的思想意識中立刻會呈現出一隻面目猙獰的魔鬼正張牙舞爪地撲向人間,由此不難看出「dragon」在西方語言文化中隱含貶義。而在中國文化中「龍」字象徵著「高貴,至高無上」等意,昔日中國人稱皇帝為「真龍天子」。因此與「龍」字相關的詞語絕大多數具有崇敬之意。如中國人稱自己為「龍的傳人」;祈盼著自己的子女將來有出息為「望子成龍」等。「dragon」在東西方語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絕然相反的。簡言之,它們的物象雖同,但寓意卻完全相異。由此可見用「龍騎兵」來硬譯「dragon」一詞顯然不妥當。因為當中國觀眾在觀賞影片時忽爾聽到「龍騎兵」這一詞語,他們肯定即刻會聯想到「他」可能是個「皇家騎兵」。但依莎貝拉的回答卻又使觀眾對影片的闡釋如墜雲霧。觀眾不禁要問:這個堂堂正正的「皇家騎兵」怎麼會是「長著火紅的大鬍子」呢?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只有那些三頭六臂的怪物才有一張可怕的綠眉毛、紅鬍子嘴臉。如此生搬硬套不僅不能處理好東西方語言文化中意象錯位這一棘手問題,同時也不能傳神地譯出這段對白的真實含義,反而給上下文語義的貫通設置了語言障礙。因此,例中埃得加與依莎貝拉的最後一段對話不妨翻譯如下: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哦,你該不是想嫁給一個野蠻人吧?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是的,還長著火紅的大鬍子。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電影翻譯中許多英語詞語若直接硬譯,會令廣大中國觀眾無法接受與認同。此外,電影翻譯文本受電影畫面切換時間的限制,不能像翻譯文學作品那樣,可以在一些晦澀難懂之處作些注釋,所以對白譯文一定要讓觀眾一聽、一看即能明了。譯者應立足於本國觀眾,從觀眾領略欣賞譯製片的藝術角度出發,選用本民族語言中與原片藝術最相似、最貼近的、為本國觀眾所熟悉的、易於接受的詞語和文化意象來進行電影翻譯。

⑨ 我論文題目是從目的論視角分析某電影的字幕翻譯,但我寫案例分析是從翻譯策略方向寫的,老師說要提及目的

覺得可以寫一些中國特色的東西,不限於把外文翻譯成中文,可以把中國的電影翻譯成外文,比如一些經典的老電影什麼的,貌似現在還沒有英文翻譯,比如英雄兒女等。

⑩ 關於畢業論文的選題目的。我的論文是(淺談英語電影字幕翻譯)。

涉及到文化的論文,題目都有點大,要濃縮到點上,比如,稱謂中的(他)就是博士論文,A,從某個文本看某某的方面,B, 基於什麼理論分析什麼文本,C,現在比較好找的資料為目的論,功能語言學,語碼轉換上來分析一個文本。這樣的論文框架比較清晰,容易套用,換湯換葯的問題了。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希望對你有啟發。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閱讀全文

與電影字幕翻譯論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驗電影有什麼片 瀏覽:717
小馬寶莉大電影片頭曲叫什麼 瀏覽:131
印度電影怎麼那麼多歌舞 瀏覽:128
好看災難電影百度雲 瀏覽:706
青春期的有部叫什麼電影 瀏覽:495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782
51好看神馬電影網 瀏覽:766
斯嘉麗大尺度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52
漫威有哪些電影有英文的 瀏覽:139
有什麼男男動漫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103
vr怎麼直接看電腦里的電影 瀏覽:677
可以看好看電影的app有哪些 瀏覽:875
電影中哪些未知生物 瀏覽:674
電影票房最少是多少 瀏覽:383
求好看古裝推理偵探電影電視劇 瀏覽:313
免費搞笑電影騰訊 瀏覽:999
免費的動漫電影 瀏覽:609
有時間一起去看電影嗎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966
旅遊性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5
小q電影如何拍攝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