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怎麼拍八十年代電影

怎麼拍八十年代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17 20:04:09

⑴ 最近想做個片子,回顧下從80年代到現在的一些電視劇,該用什麼視頻編輯軟體

建議用premiere,畢竟是專業級的,雖然我用的也不多,但是並不是象人們說的那樣難,只要用過相類似的軟體,用一下還是很容易的,畢竟它的功能要強的多,以後我們要對影片進行修改的時候,可以的選擇更多,也更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⑵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1、《好事多磨》

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龔雪、郭凱敏主演。在這部電影中,兩位主要演員的表演很本色很真實很生活,非常成功。影片上映以後,票房是當時全國第三位,龔雪也因此紅透了半邊天,收到很多觀眾來信。


⑶ 80年代電影具體怎麼做宣傳

1、海報。那時的電影海報大多數是手繪,張貼於影院門口。
2、雜志。最有名的數《大眾電影》,國民的電影知識多半來自於它。
3、電台。在電視還不普及的年代,聽收音機是最重要的娛樂方式和信息來源。那時候還有專門的節目播放電影錄音,也就是從頭到尾完整地「聽」一部電影。
4、口耳相傳。口碑是最重要的。
那時候還沒有很商業化,票房的概念還沒流行。電影製作和發行都集中在國有製片廠和電影院手裡,所以導演和製片不用太操心這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娛樂產品稀缺,所以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會受到足夠關注,有很多的人去看,還不止看一遍,所以那個年代的「經典」也就很多——看的人多,就成了經典。

⑷ 八十年代的電影特效是怎麼製作的

在上世紀電腦方興未艾的時候,大概是70年以後,到80年之間的時候,電影特效的組成部分非常復雜,有以下幾個方式是比較主流的
1、在拍攝好的電影膠片上製作,這個成本很高昂,因為需要很多拷貝來製作。比如像同場景下的同一個人出現進行復數動作,就需要將演員單獨拍攝一段動作後從膠片上一格一格的摳下來,配合背景進行二次曝光。另外,像激光神馬的也是這個道理
這種無需純色背景,而像星球大戰中的激光製作很簡單的。舉例說下,比如說兩組膠片,A是舉槍射擊,B是熒光燈管的全畫面拍攝,比如紅色、藍色、綠色這種。那麼在A拍攝完成後,順著槍口方向和煙火爆破效果之間,逐幀刻出一條漸進的鏤空線條,將剪裁好的B貼在A下面進行二次拍攝
然後我們就可以得到一段帶著激光飛舞的A片段,即C了。而之後,將C與其他片段組合,拷貝後,就可以拿到電影院去放映了。
2、模型的製作使用,這個同上面,很早在黑白電影時就有過了,最出名的模型莫過於星球大戰,但單價成本最高昂的卻是鐵達尼號……
3、SGI圖形工作站,這種東西效果類似於現在的電腦,不過很明顯那會電腦沒那麼發達,所以說對於完整視頻的處理根本無法想像,所以被稱之為圖形工作站,因為處理製作時都是單幀進行的。
====================
至於一樓所說的純色背景,這個在拍攝膠片時確實被電影人認識到了,但並不是必然肯定是藍色的,在最早時期,使用白色背景的更多,然後經歷了拍什麼背底的片段,用什麼顏色的背景;青色、藍色、綠色這樣一個階段
到現在為止,仍然會有因為背景需要而改變純色幕布的情況出現
====================
嗯,值得一說的是終結者2的那個液態機器人,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上述三種方法都使用到了。
特效師先將機器人T-1000(後稱T1K)的扮演者製作出一個完整比例的模型,芭比娃娃那麼大的。然後將其擺放成不同動作進行逐幀拍攝(單幅畫面),然後將其放入圖形工作站上進行身上的效果處理(比如創口、比如透明液態化等等)
最後,將這段視頻進行摳像,再輸出、沖洗成膠片和原始拍攝素材進行二次曝光製作成成品。
(打字不易,知道這些東西也不易,所以說,採納答案吧)

⑸ 80幾年代的彩色電影電視劇是怎麼製作的,當時好像還沒有普及電腦,怎麼剪輯的呢

用錄像機一段一段的翻錄剪輯

⑹ 7080年代的電影一般在哪些地方拍攝

7080年代的電影一般在很多地方拍攝,有的是在大山裡面有,有的是在農村。比較那個時候條件比較艱苦。

⑺ 八十年代電影

《原鄉人》、《自豪吧,母親》、《好事多磨》、《法庭內外》、《第二次握手》、《真是煩死人》、《燕歸來》、《鐵甲008》、《神女峰的迷霧》、《珊瑚島上的死光》、《苗苗》、《廬山戀》、《藍色檔案》、《今夜星光燦爛》、《春眠不覺曉》、《巴山夜雨》、《復仇者的懺悔》、《眾手澆開幸福》、《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年輕的朋友》、《動員令》、《沙鷗》、《啼笑皆非》、《月亮灣的笑聲》、《冤家路寬》、《皆大歡喜》、《人到中年》、《拼搏》、《漩渦里的歌》、《小城春秋》........

這個網站有中國電影百年,從1890年到2008年的電影名單都有,很全的,http://www.lanfanqie.com/years.asp

⑻ 8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電影都是在哪裡取外景的

多數都是在香港本地取景,八十年代古裝武俠片很多是室內搭建的布景,像83版射鵰那些很多都是室內布景。
也有些電影去國外取景,日本、美國、歐洲等,比如成龍的福星高照、龍兄虎弟、飛鷹計劃、殺手壕等
八十年代中期合拍片時代很多港片來大陸取景,比如: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
九十年代後期一些電影開始來大陸取景,比如超級警察等

⑼ 電影教學

你好,豪,我今天第一次上網路知道回答問題,就看到你的帖子,真是巧了。我專業是營銷管理和電影製作。過去幾年曾是電影從業人士,做過短片導演,編劇,製片助理,跟過幾次電影劇組。這幾年轉戰金融界,打算將來有了資本後再重返電影界。現在我來認真仔細回答你所有問題
1、喜劇屬於電影類型片的一種,鏡頭多少和類型片沒太大關系,和電影劇情構架有很大關系。有的導演喜歡用長鏡頭,比如侯孝賢,一部電影每個鏡頭都長達數分鍾,那麼鏡頭總數就比較少。而有的導演喜歡快速剪輯,那麼鏡頭總數就會很多,比如《諜影重重3》,獲得美國奧斯卡最佳剪輯,有很多快切鏡頭,有的鏡頭之間甚至只隔1秒不到。
2、看得出閣下似乎對香港的黃金年代還情有獨鍾,但那已經是過去式,現在的電影製作,投資理念講究和國際化接軌。所以只要你不違反廣電總局的規定,別說林正英的僵屍片,就算三JI片你也可以拍。(只不過可能拍完了沒有院線肯放映,或是影片遭廣電總局封殺,錢就打水漂了)
3、拍電影,如果是長片的話(一個半小時以上),一般需要組建龐大的劇組,導演,製片人,監制,這3類職務是核心力量,決策團隊。其次是編劇,主演,攝影師,剪輯師,燈光師,錄音師,服裝師,美術指導(拍動作電影還需要專門的動作指導),每個職務按照需要配備一定的助理人員。最後需要大量的群眾演員。以上說的是前期需要的人員。後期的話,主要是剪輯師,音效師,配音。有了一些片花和預告,就可以提前進入宣傳和發行階段了,宣傳和發行也是很重要的環節,需要請專業人士來做。可以去電影公司聘請,或者自由的電影人來擔當,但一定要專門,有門路,有經驗。
4、古裝戲一般去影視城租賃場地片,這個製片助理,製片主任要去搞定場地和道具。裡面也有服裝租賃,服裝師會預算出大致價格,製片會做預算統計。電影製作,很多環節都需要用到錢,你得心裡有數,可以請人專門做這方面的監督工作,別讓他們坑了你的錢。
5、第五個問題有點復雜,我的觀念恐怕和你不大一樣。我平時抽空還在研究電影市場,投資,票房等相關事務。我認為,現在拍80年代香港風格,恐怕沒有市場,觀眾很難接受。因為時代變了,年輕人口味變了。我們不能一味懷舊,應該緊跟市場潮流。我也曾經是香港電影迷,看警匪片,武打片長大,但現在要投資拍攝電影,首先得尊重市場,讓觀眾接受。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你得努力拍電影賺錢,至少得收回成本。
6、一部電影的成敗關鍵是質量,請明星可以增加票房號召力,但明星的片酬也比普通演員高得多。所以,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馮小剛的集結號,裡面沒有一個明星,全是新人,但票房奇好,投資人賺錢了,新人演員也走紅了。一般來說,低成本的電影,請不起明星也沒關系,咱們把劇情搞好,控制好製作成本,沒准就是一匹票房黑馬。
7、發行的工作我沒接觸過,以前主要從事電影前期工作,拍短片時既做前期又做後期,身兼數職。但據我所知,所有的影片製作完畢後,都要送到專門的部門去審核,就是廣電總局。發行商可以去業內打聽,或者網上公開招募,發行也是賺錢的環節,需要請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做。
8、製片人會綜合考慮所有成本,然後交給發行商去做,發行商再和院線去打交道,通過談判,大致了解能夠在哪些院線放映,大概每天能排多少場。偷票,漏票的事,製片方可以請一個監督團隊專門去各地影院盯票房,防止他們造假。最終製片方和院線的票房分成大致是34%:66%。但裡面有很多學問,分寸要掌握好,有的地方鎮上,縣里的小影院,經不起這么折騰,人家影院要是賺不到錢,也要倒閉的。
9,任何影片都可以做全世界發行,但前提是質量好,有外國片商肯買。所以需要請到有經驗,有本事的發行商吧。馮小剛的電影在國內很火,但外國片商購買的不多,因為他們覺得外國觀眾肯定不喜歡這類影片,要是購買了在外國電影院放映,肯定要虧本的。說白了,院線放映是最終端,是最殘酷的地方。有的人喜歡吃饅頭,但有的人只喜歡吃麵包。所以想要全世界通吃,那就得花心思和精力來研究怎樣製作出能讓全世界觀眾都滿意的作品。目前在外國發行較好的中國電影多數都是動作片,歷史大片,投資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找明星拍戲容易的很,直接聯系公司的經紀人,只要明星的檔期沒問題,就可以接下你的活兒。
10、最後一個問題,是我經常在思考的。也是將來東山再起的抉擇所在。很多老闆直接投資電影虧錢了,有的煤老闆投資成立電影公司,結果拍的片子也不賺錢。去年,80%的電影依然虧錢。只有讓子彈飛,非誠勿擾2,人在囧途,等少數幾部電影賺錢了。拍電影是否賺錢,和高成本,低成本沒太大關系,和投資回報比有很大關系。當年寧浩《瘋狂的石頭》,劉德華是投資人之人,總投資才300萬,最終票房收獲3000萬,這個投資回報比就很高。陳可辛,陳德森的《十月圍城》,投資超過1億,最終票房雖然有2.9億,但還是不賺錢。雖然這部電影是非常好看的,但投資人沒賺到什麼錢,這是事實。
所以,我覺得,拍電影可以不用急著開公司,不用急著拍大片。我們可以先從小型的電影工作室做起,從低成本,高質量的影片開始,慢慢摸透規律,逐漸走向成熟。從投資的角度來講,越不了解,風險越大。理解多了,看得透徹了,風險就小了。500萬的投資也不小了,我有很多好的題材和項目策劃,可以一起探討和合作。如果掌控的好,就算只有100萬的投資,也可以拍出高質量的一流電影。
很多細節問題不是很方便在這里討論,能否約個時間,通過郵件,扣扣等詳談?

閱讀全文

與怎麼拍八十年代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看周星馳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最搞笑喜劇電影免費 瀏覽:483
組織行為學經典電影有哪些 瀏覽:745
劉蓓好看的電影 瀏覽:493
你做過最大的決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22
迅雷會員登錄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34
電影好看的推薦女孩子喜歡看的 瀏覽:409
美國電影被困荒島免費看 瀏覽:945
小孩的校長是什麼電影 瀏覽:918
好看倫理電影西瓜影音先鋒 瀏覽:159
惡魔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419
好看的深刻的電影最近 瀏覽:545
電影兌換券怎麼得到 瀏覽:712
布拉德皮特狙擊手電筒影有哪些 瀏覽:865
電影院投影的字幕尺寸一般多少 瀏覽:145
豆瓣好看的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605
聖賢名人好看電影 瀏覽:630
喪屍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668
他寧願在家看電視也不去看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938
午夜電影合集1000免費觀看集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