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邵氏電影為什麼在80年代停產了
那時邵氏不能獨大,票房也不能第一,而是有商業頭腦的邵逸夫看重的電視tvb發展,也已蒸蒸日上所以停產
② 邵氏為什麼停產了
因為邵氏公司當時的最大合作方鬧獨立,拉了一幫人出去,成立了嘉禾公司,專搶他的生意,邵氏只好改向電視進軍了。
邵氏電影公司全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
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
家族企業
邵氏兄弟是寧波人,一門四傑,大哥仁傑、二哥仁櫪、三哥仁枚,第四、第五是姊妹早已出嫁,邵逸夫最小,叫仁楞。由於做電影生意要出名,父親不同意。於是另起外號,大哥醉翁、二哥邨人,三哥山客,最小的就起名叫逸夫。
邵氏兄弟天生具有經商的精明頭腦,比較知名的事情是邵醉翁力捧陳玉梅的逸事,由於當時「天一」台柱胡蝶被「明星」挖走,邵醉翁發現陳玉梅樸素隨和,便以巨資捧她成為中國電影皇後,陳玉梅成了他的夫人,其他電影公司也永遠不能將她挖走了。
所謂長兄如父,邵醉翁集邵老大、總經理、導演於一身,其長袖善舞的精明為兄弟們樹立了榜樣,也為將來可持續發展奠定深厚基礎。
③ 邵氏兄弟電影為什麼現在會落寞
不是倒閉了
是在80年代末開始停止了影片的製作
到90年代末基本就沒有影片了
因為拍電影出品量很大了,但是已經沒有以前那麼賺錢了
直到現在,內地市場大大放開了
邵氏又殺回電影業了
但,估計回復輝煌還要很多時日
再在整個香港電影都在低谷期
不過,低估過後應該是市場的崛起啊
④ 邵氏電影曾是無數人的青春回憶,為什麼現在不拍電影了呢
邵氏電影曾是無數人的青春回憶,邵氏電影公司憑著精良的製作俘獲眾多影迷芳心,旗下的李翰祥、胡金銓、張徹、楚原四位導演加上劉家良這位武術指導,當年帶來了諸多經典的影片,深受大眾的喜愛。邵氏出品,必屬精品,憑著超強的口碑,邵氏電影在娛樂圈佔據一席之地,然而現在已經見不到邵氏電影了,邵氏電影公司為什麼不拍電影了?
邵氏電影公司為什麼不拍電影了?行業的發展,加上邵氏重心轉移,加上眾多撐起一片天的演員離去,對邵氏造成很大的影響。本該順應潮流發展,但邵氏固執不前,因此邵氏走向破滅。八十年代,邵氏電影公司正式停產,此後再也見不到邵氏出品的影片了。
⑤ 邵氏電影為什麼在80年代停產了
80年代邵氏在與一些新崛起的電影公司的競爭中,逐漸失勢,後來就完全側重於電視業了。
那些新崛起的電影公司中很多都是「揸fit人」(比如向氏兄弟)控制的,你懂的。
⑥ 邵氏電影公司為什麼要關閉
電視劇得到很大發展,搶走了一大批觀眾
⑦ 邵氏電影為什麼在80年代停產了
這是因為邵氏公司當時的最大合作都鬧獨立,拉了一幫人出去,成立了嘉禾公司,專搶他的生意。沒辦法,邵氏只好改向電視進軍了。香港的TVB就是邵氏創立的。
⑧ 邵氏電影獨霸市場近30年,為何如今突然沒落
我發現邵氏電影獨霸市場近30年,但是如今卻突然落寞了,我覺得是有幾點原因。
首先邵氏電影屬於邵氏集團,可能內部的斗爭也影響到了電影的發展。而且邵氏電影很多東西都過於套路化,之前香港並沒有出現類似的公司和他競爭。
而且最重要的還是邵逸夫的老去吧,畢竟上市集團是以邵逸夫為主導的,由於邵逸夫年紀越大,可能決斷和以前相比也沒有那麼正確了,可以說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導致了邵氏電影的沒落,可以說也是時代的悲劇。
⑨ 《邵氏》電影為什麼沒有了
邵氏電影公司在1960到1980年帶是輝煌一時的香港電影大公司。公司當時的掌舵人就是邵逸夫1985年之後,邵逸夫的精力主要投入到TVB電視台之上,邵氏電影宣布正式停產,即便邵氏電影在停產了的20多年之後,依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邵氏的影響是深遠的,就好像是一個強盛一時的王朝,就算是分崩離析了。
《邵氏》電影
邵氏的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1937年改名為南洋影片公司,1950年又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邵逸夫是在1957年開始接管製片工作的。1958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任總裁,同時在九龍的清水彎購買土地,准備興建邵氏影城60年代初到70年代後期,是邵氏公司最為風光的時期,邵氏的經典作品基本都是出自哪個階段。
1985年邵氏公司宣布停產,「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宣傳語,從此退出了觀眾的視野邵氏在50年代後期開始走向輝煌,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是電懋公司,兩家公司甚至同一時間拍出同樣題材的影片上映,造成了惡性競爭在 1964年3月5日,電懋和邵氏兩家電影公司簽訂了不在搶拍的協議,使今後的電影工業走上良性競爭的道路。
⑩ 邵氏電影是怎麼回事,現在還有嗎
沒有了,邵氏電影已經於2011年11月28日結束了。
全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
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
90年代末期,本身已擁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寶三間電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權的衛星電視(STAR TV,即如今的「星空傳媒集團」)曾多次出價洽購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以壯大其中文片庫的實力,但邵氏拒絕。
(10)劭氏電影怎麼倒閉了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並將之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但是進入50年代後期,由於電懋的成立,香港電影業競爭越發激烈,「邵氏父子」的小成本製作策略已無力招架新挑戰。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縮電影製作的業務,轉而大量收購戲院及從事地產業。
1957年邵逸夫從南洋來到香港,那年他已年屆五十,因不滿二哥作為,想接掌製片業務,以穩定片源,兄弟倆最終決定在業務上分道揚鑣。
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標識與兄長的「邵氏父子」的不同。自此,「邵氏父子」只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邵氏兄弟」則主管製片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