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佰真實事件結局是什麼
雖然謝晉元被追贈為少將,但「八百戰士」的命運還沒有結束,在日本對英美等國宣戰的時候,這里的租界也被日軍統治,這些戰士自然也就落到了日軍的手裡,由於日軍對這些戰士的憤恨,在接管這里後,對他們是各種折磨,還把他們分開看管。
但是」八百戰士「也依舊沒有放棄,他們還是團結一心,認真操練。最終他們被日本人送到了各種地方去做苦力。直到日本戰敗後,他們才得以重新回到上海,並去祭拜謝晉元,此時,他們只有100餘人了。
(1)電影八佰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八佰》是真實事件,電影取材於1937年在上海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電影最後以撤退到租界結束,但在真實的歷史里,「八佰」壯士後來的命運十分悲慘。這場戰役的爆發,是國軍為了可以擾亂日軍的作戰計劃,從而主動發起的一場戰爭。
雖然在人數上,遠遠勝過了日軍,但是由於武器裝備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而不得不選擇撤離戰場,為了其他部隊的順利撤離,於是國軍的第88師被留下來拖住日軍。
② 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
《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只是後來沒有剪到正片里,考慮到了電影的節奏等問題。
王千源飾演的羊拐,以及余皓磊那一撥人組成了狙擊敢死隊,其實原本是有最後的戰斗場面的,預測是在這波戰爭中犧牲了,但電影將這一段給刪除了,所以羊拐那一撥人的結局就變成了「下落不明」。
(2)電影八佰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姜武飾演的老鐵也沒死,坐在樓上的防空炮那裡,細心的觀眾應該都還記得,很多人都是看到姜武最後揮大刀唱了幾句京劇就沒了,其實是有一個坐在防空炮上的鏡頭的,張譯穿著記者的衣服被端午給放了,據說好像是披著納粹旗過了河,來到了租界。
唐藝昕飾演的護旗手楊慧敏也活著,後來在租界出現了。有網友表示:「其實留白也不錯,就這樣斷在那兒吧,況且大家不都知道結果嗎?英雄不死,祖國無殤。」
《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③ 八佰壯士最後結局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包圍了「孤軍營」,拘禁了全體官兵,分別送往各地做苦工。其中70名壯士被抽調到南京孝陵衛做工,最早有8人成功逃脫,後在新四軍的幫助下回到安全區,參加了中國遠征軍,遠赴滇緬。1943年初,這70名壯士中又有28人勝利出逃,部分人在茅山參加了當地的新四軍游擊隊。
另有100多名壯士被派往安徽裕溪口裝卸煤炭,日本人不把他們當人看,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每天都從事著超極限的體力勞動,一旦生大病,就會被日本人活埋。1942年底,在得知附近有新四軍活動的消息後,秘密籌劃逃跑。
他們趁日軍不備,打死看守,搶奪了一挺輕機槍和一支步槍集體越獄。參與者有30多人,勝利出逃者29人,要求歸隊,繼續抗日,但遭拒絕,之後大多數人返回家鄉。
(3)電影八佰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日本戰敗後,八百壯士獲得自由,其後,他們返回上海,來到了謝晉元的墓前。只是此時他們只剩下100餘人了。這中間還包括36名赴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壯士,他們在經歷了三年多的海外苦役後,於1946年3月回到上海。
隨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住在了吳淞路466號一幢小三層樓房裡,工作生活都沒有著落。有資料顯示,國軍當時動員他們歸隊,「承諾哪怕是普通小兵,都給安排排長職務,但這些士兵沒有一個答應如此的『優待政策』。
後來,在謝晉元團長遺孀凌維誠的關心下,回到上海的800壯士買過「孤軍牌」毛巾、香皂等,還曾想開辟一條公交線路,但都沒有成功,大多數人在碼頭從事搬運工作,以勞力維持生活。
一些有個人特長的,經凌維誠推薦,找到了較為穩定和體面的工作,如會開車的被推薦到了一些單位做了司機。此後,壯士們在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默默不語,一些人甚至隱姓埋名。
④ 八佰最後結局
真實的《八佰》,後來的撤退是沒有傷亡的。這些將士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向英租界撤退,也得到了日軍的許可。
只是日軍在得知四行倉庫不滿800人就造成他們200多人的陣亡,感覺面上無光。日本人的心眼很小,咽不下這口氣,遂無恥要求英方:當謝晉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後必須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否則,這支部隊退到哪裡,日本皇軍將追擊到哪裡。
而且租界當局屈服了,當謝晉元率部隊撤退到英租界之後,槍械被全部解除,同時,他們都被送到了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進行隔離。隔離區是租借當局用來收容難民的地方,到處是垃圾堆、污水溝,高高低低,環境非常惡劣。這支被解除武裝的部隊就在這個地方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孤軍營」生活。
(4)電影八佰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該電影的真實原型故事以及結局都成為了一大焦點,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出自於淞滬會戰。
是一部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阻擊日軍的故事。
真實原型就是淞滬會戰末期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慘烈,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的是30萬日軍。
當時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五十幾萬大軍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隊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護的,而負責掩護的隊伍就是88師262旅524團一營。
⑤ 八佰的最後結局是什麼
1、《八佰》的結局是八百壯士順利完成任務。他們為了能夠堅守住最後的防線,奮起反擊。體現了戰爭畫面的悲壯和慘烈。他們用自己不屈的精神點燃了觀眾的血性。
2、電影《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八佰》的結局是八百壯士順利完成任務。《八佰》展示了保衛戰最悲慘的一幕,他們跟敵人對峙到了第三天,此時敵人看前線的作戰並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為了尋找突破口,敵人用上了鋼板,讓步兵在其掩護下達到倉庫底層,但這時候,有一位年輕的敢死隊員發現了,他直接在自己身上掛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⑥ 八佰電影團長怎麼死的
《八佰》的結局,謝晉元服從軍令,領著戰士們從四行倉庫向對岸的租界撤退。
在日軍密集的槍聲里,一條短短的橋危機四伏,充滿死亡的氣息。
1940年3月,汪偽政權成立,汪精衛為日本效力,多次想拉攏謝晉元都被拒絕,
懷恨在心。繼而收買了謝晉元部下的四名士兵,
於1941年4月24日凌晨的早操時間刺殺了謝晉元。
⑦ 《八佰》謝晉元怎麼去世的
《八佰》謝晉元被行刺身亡。
1941年4月24日,謝晉元被汪偽政府唆使的四名軍中叛徒行刺身亡。槍林彈雨中,謝晉元將鮮艷的紅旗插上了樓頂,他知道此番舉動對日軍來說,是挑釁,是示威,也是折辱,日軍肯定會瘋狂進攻,但他還是決定這么做,因為升起的不是旗幟,是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決心,也是喚醒民眾的希望。
影片中,日本指揮官和謝晉元有場單獨的會面。謝晉元和他的鐵血軍團,成為日軍最難啃的硬骨頭,讓日本人氣急敗壞,但他也承認,謝晉元是優秀的對手,值得敬畏與尊重。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⑧ 管虎新上映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事件是什麼
《八佰》改編自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八百壯士」誓死抵抗日軍的故事。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企圖在三個月之內佔領全中國,他們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就將目標轉移到上海。
淞滬會戰就此爆發,只是在會戰中,中方節節潰敗,已無力再與日方斡旋便需要西撤以保存實力。留下來一個加強營掩護大部隊西撤,這個加強營便是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浴血奮戰的「八百壯士」。
留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謝晉元團長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他們要正面對抗的卻是五千到三萬的日軍。數十倍的兵力懸殊,讓這一場戰斗變成有去無回的困獸之斗,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對決如同蚍蜉撼樹,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在「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感召下,造就了一個又一個視死如歸的場面。
影評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
《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
⑨ 八佰壯士的真實結局
八佰壯士的真實結局
八百勇士在四行倉庫孤軍奮戰4天4夜,大大的鼓舞了上海市民的抗戰信心,中國軍人也藉此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決死衛國的無畏精神。不過無論是平時接觸的史料,亦或是電影《八佰》中,都沒有對「八百勇士」進入租界後的處境有過介紹,可能是因為這群英雄們死的實在是太憋屈了。
謝晉元所率領的八百孤軍,在完成阻擊任務後,於1937年10月31日晚,接到命令退出四行倉庫,撤入位於西藏路東側的公共租界。此時的八百孤軍,由原來的420人減員至377人,在撤退過程中又有部分傷亡,並且允許受傷士兵就醫治療,撤入公共租界的英雄共355人。
進入公共租界之前,謝晉元接到的命令是進入租界後「由租界當局准備車輛,通過公共租界至滬西歸隊」。但進入租界後,英軍便違背了承諾,將謝晉元等關至中國銀行倉庫地下室,並於11月1日凌晨要求收繳孤軍槍械,剛剛從戰場出來的勇士們群情激奮,言武器乃軍人第二生命,寧可重返四行倉庫戰斗至死也絕不繳槍。
租界的工作人員便謊稱只是代為保管,當面點明數量並開具收據,待車隊駛出租界後,如數奉還,絕非繳械。加之此時的四行倉庫已經被日軍佔領,如果真的強攻回去必定傷亡慘重,謝晉元權衡再三之後決定相信租界當局,命令士兵繳械登車。
然而等待英雄們的並不是按照約定被送出租界歸隊,而是被關入了租界的「孤軍營」。開始的孤軍營只是一片空地,連一幢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只是被鐵絲網和全副武裝的士兵的圈了起來,直到一年後,租界才為他們修了四幢房子,作為他們的宿舍。在淞滬戰場拚死浴血的勇士們,就在這里,度過了被囚禁的四年,直到四年後,手無寸鐵的他們成為了日本的俘虜。
1940年3月,汪偽政府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便開始著手拉攏早已經被上海人民視為英雄的謝晉元和他手下的孤軍勇士們。但謝晉元不為所動,屢次怒斥前來勸降的汪偽政府人員。汪偽政府見勸降謝晉元無望,便起了殺心。
1941年4月24日早,勇士們正在孤軍營中進行早操,謝晉元也來到操場一同訓練。這時被收買的叛徒郝精誠等四人向謝晉元跑來,不明情況的謝晉元以為他們有什麼事情匯報,便走向他們。四人走到謝晉元近前,突然掏出准備好的匕首,猛擊謝晉元頭部,後雖被部下救出,但由於傷勢過重,於當日下午六時去世。
民族英雄謝晉元,就這樣死在了他深信不疑的部下手中,死在了漢奸走狗手中。4月25日,在孤軍營大禮堂內,勇士們為謝晉元舉行了哀悼儀式;5月8日,謝晉元被追贈為陸軍步兵少將。
謝晉元遇刺不久後,日本便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進而佔領上海租界,勇士們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被日軍俘虜。汪偽政府看到了機會,便以到南京拜祭中山陵為借口,將倖存的333名孤軍勇士接往南京,威逼他們投降。孤軍英雄們不為所動,使汪偽政府惱羞成怒,將孤軍全部關入由日軍看守的老虎橋集中營。
在老虎橋集中營,孤軍勇士們受到了日軍的非人虐待,大量孤軍勇士被虐待致死。不過隨著戰事吃緊,日軍人力不足,不得不將孤軍勇士們分批押送到不同地點做苦力,這給了孤軍勇士們逃出魔窟的機會。
1942年8月,在南京東郊孝陵衛做苦工的萬連卿等8人成功逃出,在新四軍的幫助下被送往安全區;1943年2月,同樣是孝陵衛,又有28人逃出,其中一部分參加了新四軍游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