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院怎麼與網路競爭

電影院怎麼與網路競爭

發布時間:2022-09-28 08:06:37

① 網路電影會發展壯大到拯救國產電影嗎

作者| 黎學鵬、周迪

2017年,廣電總局對網路電影的監管進一步加強。6月1日,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網路電影等視聽節目要堅決反對不良風氣、抵制傳播不正確價值觀;6月22日,《二龍湖浩哥》系列、《我的室友是狐仙》《打狼之我命由己》、《簋街的鬼》等40多部熱門網路大電影因不符合政策規定而被下架;6月30日,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路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明確規定能拍什麼、不能拍什麼。

2017年,網路電影在發展過程中涌現了很多具有電影質感精品化網路電影。在影片類型上,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傭兵的戰爭》、《中華兵王》、《特種兵王2之使命抉擇》等戰爭軍事題材,以精良的製作、熱血沸騰的戰爭場面俘獲觀眾心靈;《尋龍契約》、《魔游紀》等奇幻類影片,帶給觀眾超現實的非凡體驗;8月11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的動漫電影《星游記之風暴法米拉》,又開創了首部網路付費動畫電影的先河,並以精良的製作、重新制定的人設,吸引了眾多新、老粉絲的加入,影片上線僅三天,在愛奇藝電影頻道和動漫頻道的累計播放量就輕松突破2000萬。

在網路電影變革調整的新發展期,投機倒把、妄圖通過網路電影掙快錢而輕視電影內容和品質本身的現象會被漸漸杜絕,精品化作品會不斷增多。對網路電影的認識將回歸正確,對網路電影市場的理解將回歸理性。

藝術創作需要符合一定規律,網路電影的精品化需要團隊的磨合和對內容進行深度開發,而這些都需要時間。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創作者和投資者都需要耐得住寂寞,懂得尊重藝術和藝術創作的規律。

進入2017年下半年後,隨著我們對市場變革的適應性不斷增強、對電影製作的專業性不斷提高和各視頻網站對網路電影市場的重新布局,相信網路電影市場在經歷過這一輪變革所帶來的「陣痛期」之後,一定會迎來更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局面。

面對新興的網路電影市場,我們確實要更有耐心,正確面對成長過程中所必然要經歷的挫折。調整思路,砥礪前行,再出發!

【轉載請聯系客服;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② 互聯網+電影院 電影院怎麼利用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

互聯網時代,就應該有互聯網時代應有的樣子,企業如果不涉足互聯網,將會失去大量的客戶。
轉型是大勢所趨,河南/黑蜘蛛互聯網公司以專業的角度出發,為傳統產業織網鋪路,打好轉型之戰,拓展網路渠道,拓展銷售平台。

③ 互聯網電影院比普通的有什麼優勢

互聯網電影院的優勢在於方便,而且內容多,可選擇的空間大。這些都是普通電影院不具備的。

④ 為什麼電影院方了好幾年電影網上才有

一般來說,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電影上映3個月之後能夠在視頻網站找到在線播放的正版資源,這3個月被稱為「窗口期」。但近年來,電影院與視頻網站之間的「時差」一直在波動。2015年發行商光線傳媒與視頻網站360院線合作,讓電影版《沖上雲霄》上映15天就進入網路付費點播,售價5元。從3個月到15天,電影院到視頻網站的時差如何確定?
但是這種花5元就能在網站上看到新片的行業共識也一再被挑戰,今年黃子韜主演的《夏天19歲的肖像》和《提著心吊著膽》都是進電影院兩周就在優酷上線,前者售價10元,後者售價19.9元,比折扣電影票的最低價9.9元還高。從5元到19.9元,價格又由誰來定?
對比好萊塢,其實從去年12月開始,發行商和院線巨頭們就開始討論如何縮短院線到視頻點播之間的窗口期了,提出的方案從10天到45天不等。直到今年5月,視頻網站Netflix因為無視法國要求電影上映後36個月才能進入視頻網站的規定,遭到戛納電影節的抵制。
針對電影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線的窗口期和付費定價等問題,新京報獨家專訪了愛奇藝電影版權合作中心總經理宋佳、優酷電影負責人劉開珞、樂視全球版權運營中心高級總監劉冰婷、熙頤影業副總裁兼發行總監范雪錚。
國外現狀
傳統片方
可接受影院網路同步
但售價高
去年12月,美國部分大型院線開始嘗試縮短窗口期,他們考慮在電影上映後17天內讓影片進入視頻點播環節,但是點播費用高達50美元。一般電影上映3-6個月之後進入家庭娛樂體系的點播費用在6-10美元之間,電影票價普遍在10美元上下。這么一對比,同步院線的點播費簡直就是搶錢。不過一家人出行的成本遠不止電影票錢,所以視頻點播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此想法得到了彼得·傑克遜和J·J·艾布拉姆斯的支持,但克里斯托弗·諾蘭和索菲亞·科波拉後來都發聲:「希望觀眾進電影院。」
案例
今年3月在拉斯韋加斯舉辦的CinemaCon上,好萊塢六大製片、發行公司中的五家就窗口期問題進一步討論。華納仍然支持去年12月的方案;激進如環球,希望將窗口期縮短至10天,付費點播定價40美元;福斯傾向於45天窗口期和30美元付費點播的方案;索尼和派拉蒙沒有直接給出數字但強調了縮短窗口期的重要性。
唯獨迪士尼沒有參與其他五家的討論,CEO鮑勃·艾格硬氣地表示:「我們的電影完美地適用於院線消費。」這家擁有迪士尼影業、漫威影業、盧卡斯工作室和皮克斯工作室的好萊塢巨頭,在去年以破30億美元的總成績位列好萊塢六大票房榜首。
流媒體
《玉子》風波,Netflix遭抵制
雖然美國電影行業的巨頭們動了電影院和網路同步上映的念頭,但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戛納電影節卻與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鬧起了矛盾。此前,流媒體一直是窗口期體系的壓軸環節,在法國,院線到流媒體的窗口期長達36個月,但自從Netflix轉型做出品方之後,就不斷挑戰院線的優先權,這次主導的熱門影片《玉子》甚至計劃只在網路播出,壓根就不進院線。同為流媒體視頻發行方的Amazon就顯得溫和保守許多,他們購買和製作的電影會在電影院上映4-8周之後再提供線上版本,因此也沒有成為院線的攻擊對象。
案例
2015年Netflix花費1200萬美元購買的《無境之獸》因為嘗試進行網路同步院線而遭到帝皇、AMC、Carmike和Cinemark北美四大院線的聯合抵制。
2016年中美合拍、Netflix出品的《卧虎藏龍:青冥寶劍》同樣實行同步策略,結果北美400多家IMAX影院只有不到15家上映了這部電影。
2017年5月,《玉子》在戛納電影節上顆粒無收,還出現重大放映失誤引來噓聲一片。戛納電影節官方隨後出台了一條全新的規定:從2018年開始,只有在法國影院放映過的影片才有資格進入金棕櫚主競賽單元。6月的好萊塢製片人峰會上,Netflix內容總監泰德·薩蘭多斯強調:「我們不是反影院,但我們非常抵制窗口期。」隨後,該片又因為想同步而在導演奉俊昊的家鄉韓國遭到三大院線的聯合抵制,院線方面稱根據韓國電影市場的慣例,一部電影至少要上映三周後才可以通過IPTV等方式在網上公布。
《玉子》引發戛納電影節出台新規:只有在法國影院放映過的影片才有資格進入金棕櫚主競賽單元。隨後,該片又因為想在韓國同步上映,而遭到三大院線的聯合抵制。
國內情況
海外片
《天才少女》開畫20天網站即上線
愛奇藝電影版權合作中心總經理宋佳說:「愛奇藝的內容來源有一座金字塔:第一層是采購的大體量電影和電視劇;第二層是自製的內容;第三層是用戶上傳的自製內容,有免費也有付費。」海內外版權采購的影片屬於金字塔頂層的內容,目前「平均每部影片上映35天就能在愛奇藝上線」,這個數據在國內視頻網站中也實屬少見。
宋佳系統地解釋了海外電影新媒體版權的不同操作模式:首先要按照龍標分為院線片和非院線片,這兩個大分類下面又以發行商細分為好萊塢六大公司(華納兄弟、派拉蒙、索尼哥倫比亞、環球、20世紀福斯、迪士尼)出品的電影和其他海外電影。
●國內院線上映「六大」電影
國內進口片發行方中影及華夏出於票房考慮規定要3個月後進口片才能進入新媒體播放。現在國內的視頻網站都在努力縮短這個窗口期,譬如之前《X戰警:天啟》和《金剛狼3》都實現了上映60天後在愛奇藝獨家上線。「窗口期越短,發行方就希望我們用更多的資源推廣,這些電影上線後有些可以用券觀看,有些必須付費。」
●國內院線上映「非六大」電影
批片因為很少和國外同步,一般會跟著DVD的發售周期走,這時候國內視頻網站的窗口期就取決於院線何時上映。例如一部影片7月在海外上映,當地的窗口期一般是半年,那就是1月可以進新媒體平台。但是國內的報批審查流程可能導致這部影片12月份才進國內院線,那麼從國內院線到國內新媒體平台的窗口期就是1個月。
●國內未上映海外電影
至於沒在國內上院線的電影,窗口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報批審查的時間。「一般代理公司會報音像出版,但如果我們希望買的新片能盡快上線,或者是合作的海外發行公司無法報審,愛奇藝就會親自上陣,比如《索爾之子》、《海街日記》和《龍蝦》(這三部影片現在都是獨家付費點播,費用5元)。好萊塢六大的片子很少做獨家,報審也是他們自己負責,但福斯的非院線片一直都是我們報審。」5月初,愛奇藝上線了福斯出品的《天才少女》,此時距離北美開畫不過20天,可謂海外電影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線窗口期的奇跡。
國產片
時間爭議
影片超前點映遭院線聯合抵制
樂視集團上游有樂視影業負責投資、製作和發行,下游有樂視視頻負責新媒體版權,還有樂視超級電視、樂視手機提供硬體支持。也正因如此,樂視成為國內第一家挑戰院線優先權的公司。
2015年劉青雲主演的《消失的兇手》原定於11月26日晚20:30在樂視超級電視上做超前點映(院線上映時間為11月27日),卻因為各大院線聯名抵制,甚至以「取消該片的所有排場」或「暫緩排映此片」相威脅,最終樂視影業還是放棄了「這次互聯網生態營銷的嘗試」。這部影片在國內票房不足8000萬,至截稿前,在樂視視頻上線後觀看人次約1794萬,在樂視視頻平台內橫向比較,獨播的《盜墓筆記》觀看人次達1.9億(已下架),全網同步的《爵跡》觀看人次為5185萬,同為劉青雲主演的《危城》觀看人次約1784萬(但《危城》的國內票房超過1.6億)。
價格博弈
點播費超票價避免影響票房
流媒體上線後的付費形式一般分為單片付費和包月服務。為了培養國內用戶的消費習慣,視頻網站首推會員包月服務。最早做付費會員的愛奇藝在去年6月就實現會員數量突破2000萬,其廣告和用戶付費的收入比例目前基本上呈現1:1,可見用戶消費習慣已逐漸養成。好萊塢六大規定新媒體上線必須先進單片付費的環節,而現在視頻網站上的單片售價從5元、10元到19.9元不等,也是國內視頻網站在摸索和嘗試。一般窗口期越短,售價越貴。
案例
《提著心吊著膽》5月12日院線上映,5月25日就在優酷上線。優酷電影負責人劉開珞透露:「《提著心吊著膽》是我們和電影頻道、星宏影視、娛躍影業一起投資的影片,在投資初期就做了一些版權的拆分。電影頻道拿了電視的版權,我們拿了互聯網的版權,院線的收益是大家共享的。影片在優酷上線時單片售價19.9元,會員半價;兩周之後進入會員免費,單點5元,或者使用觀影券;兩個月後(7月24日)進入免費。」
劉開珞表示定價19.9元其實是為了減少對院線票房的影響,「現在電影票還有9.9元甚至更低的,網路單點的價格在院線底價之上。優酷想在不影響院線成績的前提之下,看看網路到底有多大的空間」。接下來是新一輪的價格調試,比如10元、9.9元、14.9元,直到找到一個合理的定價——「對票房沒有很大的影響,又能從網路用戶中帶來更大的收益,用戶也能接受的價格。比如一部電影在院線賣50元,網路上賣5元,那肯定會影響市場健康發展;但是如果網路賣30元,用戶就會在院線50元的視聽享受和視頻點播的便捷中做取捨,最終目標是讓兩個市場實現互補而不是競爭」。
版權關系
平台之間
90%電影都是視頻網站版權共享
愛奇藝與福斯、獅門等影視公司有獨家合作的協議,優酷去年與博納簽了十多部影片的年單,但其實大多數影片的版權都是非獨家,上線時間都是在與片方簽合同時商定好的,此為「全網首播」。獨家或者非獨家,視頻網站與發行商之間的版權合約大多是簽5~10年。
●版權分銷
「80%-90%的電影版權都是多家視頻網站共享,聯合推廣。」劉開珞指出,「我們從片方購買了獨家版權,是否分銷給其他平台就變成我們的權益了。」每個視頻網站都有不少購買獨家版權再分銷到全網的案例,優酷近期上線的案例包括:阿里影業出品的《一條狗的使命》,熙頤影業出品的《血戰鋼鋸嶺》。
樂視影業出品的《長城》則由樂視視頻購得獨家版權再分銷出去。「票房過10億的大片很少獨播,電影不像電視劇,這是市場的選擇。」《盜墓筆記》就是票房過10億但仍由樂視獨播的特例之一,樂視全球版權運營中心高級總監劉冰婷表示也不排除以後分銷的可能,「由於樂視影業投資的影片體量一般都較大,只有在競價相同的情況下,樂視影業才會優先考慮樂視視頻。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都是背靠背,無論發行方將版權賣給誰,最終都會分銷到全網,因此競爭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價格了。」
●資源互換
除了付費點播和會員費,視頻網站的另一種版權盈利方式是通過「以片換片」間接實現的,但宋佳表示:「置換不是每次都平等,也可以協商賒賬。」版權置換目前以票房為基準,一部票房15億的影片可以換一部票房10億和一部票房5億的影片,如果對方平台暫時只能提供兩部票房5億的影片,那麼就算賒賬5億,可以後期再找一部5億的影片補上。
平台與發行商
90%版權方只想盡快結清費用
「現在國內市場整體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大多是一錘子買賣。海外發行商則非常注重版權,努力在不同的版權階段實現利益最大化。愛奇藝和他們多為長期合作,我們每個月都要給海外發行商提供數據,不一定與收益掛鉤,但對海外發行商很重要,他們想知道這些影片的表現。」片方、發行方急於變現是國內電影和版權產業不成熟的體現之一,好萊塢六大掌握的版權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不斷收費,就連老片翻拍的決策也與版權收入脫不了關系。
案例
在全球最大IP《星球大戰》的重啟之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上映之前,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高盛甚至預測該片的收益(包括但不限於票房)可能會達到80億美元。
但目前國內無論是獨播還是共享,所有院線電影的版權交易都是買斷,沒有分賬或保底分成的模式。宋佳解釋道:「即使《指甲刀人魔》、《美好的意外》此類小體量的影片在線上的表現可能比院線更好,但仍然是買斷協議。90%的原因都是片方、發行方不想做,一方面他們不知道應該分多少,另一方面各家公司考慮到財務問題,都想盡快結清費用然後去做下一個項目。」
反倒是網路大電影和網劇的版權合同以分賬為主,部分質量過硬的內容可拿到保底分成的合同。從用戶端看,愛奇藝上所有的網路大電影都屬於付費模式,此外網劇付費的優質內容也越來越多。
■ 名詞解釋
窗口期

窗口期其實是一個舶來的概念,指的是在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之中,電影在不同平台上播放的時間。而在不同平台的播放,出品方都會收取不同的版權費,這一層層的版權費是好萊塢電影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院線:
3-6個月,
只能在電影院看到。
家庭娛樂:
6個月後,
藍光DVD開始銷售。
電子下載:
6個月後,
網上付費下載電影。
視頻點播:
6個月後,電視網付費點播。
付費電視:1年後。
公共電視:2年後。

⑤ 院線電影與網路付費電影差別大嗎

一、是電影的題材內容審查標准不同。
眾所周知,院線電影有著嚴格的審查標准,根據國家《電影管理條例》中的規定了,禁止性內容,對部分題材也有具體的限制,包括電影中「不能穿越」、「建國後動物不得成精」、「鬼片只能是人心作怪」「不得出現暴力場景」等要求。而網路大電影在題材和內容上則寬松很多,一些玄幻、穿越、神魔鬼怪類題材都可以嘗試。

其次電影項目審查不同。院線電影的審查主要是「劇本(梗概)備案+兩階段審查」,審查通過的電影即可獲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片頭(龍標)」和「電影片公映許可證」,順利上達院線。對於網路電影而言審查沒有這么嚴格,不需要獲得龍標即可在各大網路平台上映

二、網路大電影的投資周期周期遠遠低於院線電影
相信很多朋友都應該知道,院線電影的籌備、拍攝周期都比較長,一般而言院線電影自籌拍到上映的時間大概在2-4年左右,更有甚者達到十餘年時間才能上映,比如我們熟悉的由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自拍攝到上映周期已經達到了3-4年時間,而對於網路電影來說,周期相對較短一般在幾個月到一年左右時間

三、電影的分賬模式不同。
院線電影收益包括院線票房,網路版權,海外版權,廣告,電視台版權等等一系列收益,而網路電影的收益包括內容分成、營銷分成、廣告分成三大類。(點擊觀看的時間達到各個視頻平台規定的有效播放時間即為有效點擊。 以愛奇藝為例,觀看6分鍾以上算一次有效點擊。)
1、內容合作分成模式:根據影片質量將影片分為A、B、C、D、E五個等級,其中獨家合作:A類:2.5元/有效付費點播,B類:2.0元/有效付費點播,C類:2.0元/有效付費點播;非獨家合作:D類:1.5元/有效付費點播,E類:0.5元/有效付費點播。
2、營銷合作分成模式:營銷合作的申請僅針對A、B級,營銷分成單價為0.5元/有效付費點播和1.0元/有效付費點播兩種。
3、廣告分成模式:在影片付費期結束轉成免費播放後,合作方依然可以通過廣告分成得到收益。廣告分成金額,合作方可以在自己的影片轉免後,在愛奇藝網路大電影合作平台隨時進行查詢。
四、投資成本不同
在投入資本方面,網路大電影無疑規模要小很多,一般小幾百萬就可以承包整個拍攝和宣發;院線電影則上不封頂,千萬投入都是正常的。
此外,院線電影的排片、上線時間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網路大電影拍好後可以更快和視頻網站確定上線時間,因此回報周期也短。

⑥ 在大學城開家電影院怎麼樣原來有一家了,再開一家應該怎樣競爭呢

亮點要不同。大學城可以開點映吧。
因為開電影院很復雜。
首先你要加入院線(全國45家左右),才能拿到有版權的片源。不可以盜版。
其次你要購買電影局專資辦認可的鼎新電影院售票管理系統(4個廳以下6000元,以上20000元),這樣才能把票房數據上傳給國家。不可以弄假票房。
然後才是裝修、熒幕、音響等各種設備。

⑦ 網路營銷對電影院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網上可以促進電影院的宣傳,下單,可以進行O2O模式的網路營銷。

⑧ 全球電影「提速上網」,院線與網路渠道如何讓共贏成為現實

院線與網路渠道,他們兩個合作是今後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現在我們如果看電影的話,一般來說都是通過一些社交網路平台,通過前期的宣傳吸引這些廣大的影迷們來看。最後可以在網上直接買一些電影票。而且現在也開始有陸陸續續一些電影開始選擇是在網路上首播了。在四月份的時候有韓庚和張鈞甯他們主演的。我們永不言棄這個電影本來就是在愛奇藝這個app上開始首播的。

現在網路時代的發展,很多都是開始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電影也是如此,電影它也是一種消費方式。

⑨ 你對當前網路院線的發展怎麼看會不會取代傳統電影院

不會,網路院線只是方便,適合一些比較宅,平時比較忙的人,畢竟不能滿足人們去電影院帶來的那種放鬆享受的感覺

⑩ 院線電影和網路電影究竟有什麼區別

  經常有人問我院線電影和網路電影都是電影,但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甚至一些導演製片人有一個好的劇本項目,也會專門提出有關疑問,到底應該拍院線電影還是網路電影會好一點。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大家對於院線和網大了解不夠,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本質區別,才會產生這些疑問。

現在說的網路電影其實是指以互聯網為首發平台的電影,有電影製作的水準,具備完整的結構和容量,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院線電影,大家應該更加熟悉,通俗的講就是大家去電影院看到電影,都是院線電影。原意是經營者(影城經理)通過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在某地區或者某個城市甚至全國發放秘鑰拷貝物料,進行放映。壟斷某個影片的公映,從而獲得巨額經濟利益的一種經營體制。

  在這里我要普及一些知識點,雖然不知道但又比較關注影視行業的寶寶們,可以拿小本本記下來呦。每一部作品在拍攝前,影視團隊的負責人都要去拿著劇本項目,去當地的廣電局申請拍攝許可證,拍攝完成樣片出來之後,要去國家廣電總局報審。網路電影申請到龍標之後就可以跟合作平台通知可以擇日上映,而院線電影龍標申請到之後要進入終審階段,終審涉及到5.1立體聲製作等,拿到公映許可證才能在電影院上映。所以從這兒來看,網大製作相對簡單,申報流程比院線少,因此製作周期就會縮短。

  院線電影和網路電影第二個也是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的收益渠道不一樣。網路電影是當代快消產品的產物,滿足了人們不用出門,直接上網在各大視頻客戶端或網站觀看的需求。網大的收益,主要來自於版權的買斷和點擊收入(有效點擊次數×有效點擊單價),以前是六分鍾以上才算有效點擊,現在只要是付費用戶的點擊都算一次「標准付費播放」。

  院線的主要受益來自電影院排片上映後的票房,以及電影頻道(央六)、各大網站版權售賣和海外版權售賣,當然還可能有其他院線(全國48條院線包括大學生、農村、武警總政等等)的收益。院線電影也可以下映之後,跟視頻客戶端合作,繼續播放來獲取收益。現在電影發行又出現一種全新的院網聯動的模式,即院線和網路同時上映的電影,帶來額外受益的同時,風險也是有的。

   綜上區別,院線電影一般項目規模龐大,巨額投資而且周期很長,從建組籌備到完成拍攝再到成片上映常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打磨。而網路電影相比較而言,製作成本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在院線算是小製作了,製作周期也比較短。網路電影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快消品產物,為電影製作和發行又增加了另一種可能。對於剛起步的年輕、新秀導演來說,可以從網大小試牛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閱讀全文

與電影院怎麼與網路競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ailymotion怎麼搜索電影 瀏覽:766
西瓜影音如何搜電影 瀏覽:732
殺皇帝電影有哪些 瀏覽:988
人死後有什麼電影 瀏覽:250
今年的抗疫電影有哪些 瀏覽:38
天國王朝電影多少人大戰 瀏覽:279
用什麼軟體最好電影不用付錢 瀏覽:821
怎麼把手機的電影上傳到電腦 瀏覽:19
什麼戰爭片最好看電影 瀏覽:339
山林里住著變種是什麼電影 瀏覽:259
男主穿越好多次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766
神話電影蛇精免費 瀏覽:73
黑暗騎士裡面的小丑演了多少電影 瀏覽:412
愛情公寓電影看著怎麼樣 瀏覽:214
最好看的動畫電影2017 瀏覽:113
我去看了場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92
金農給知府寫詩什麼電影 瀏覽:83
有多少電影是兩個版本的 瀏覽:884
漫威電影怎麼入門 瀏覽:533
宮崎駿動漫好看的動漫電影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