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覺得《悟空傳》這部劇怎麼樣
個人感覺還是有待提高!
說實話,我是為了看我的男神才看的《悟空傳》!但是導演告訴我們的故事,似乎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兒,沒有看到中二和熱血,除了片尾結束字幕的強行點題外,你根本不能再任何地方發現所謂的主題。你真正感受最深的應該是狗血的校園愛情劇。這部電影叫做《悟空傳》其實是極度不合適的,如果把電影名改成《匆匆那年古裝版》的話,也許口碑還能更是一層樓。至少主題鮮明,電影中,孫悟空、阿紫,楊戩之間狗血的三角關系,天蓬與阿月愛情中註定的悲情女主設定。這些韓劇和青春校園劇裡面已經演了幾百遍的狗血故事,被活生生的搬進了一部名為《悟空傳》的奇幻片里,這就等同於在糊弄觀眾了。
《悟空傳》本可以更好,作為一部有小說為基礎的IP電影,拍成這樣的確是對不起觀眾的,導演看似什麼都想說,什麼都想表達,其實什麼都沒有表達好。但如果拋開小說,拋開什麼主題,什麼思想,此片作為平時娛樂消遣確實也是值得買票的。因為,從特效方面來講,此片確實是目前華語片之最。而且即使《悟空傳》不成功,但其他電影也不見得就一定比《悟空傳》好,比如《變形金剛5》,比如其他各種國產電影。
當然我不是故意在貶低或者是抹黑《悟空傳》,我想說的只是:國產奇幻片要走的道路還很長,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都要更長。在觀眾口味越來越挑剔的情況下,電影人拍電影是要加倍用心的,希望國產電影的路越走越好。
⑵ 如何評價《悟空傳》這部電影
《悟空傳》完美地證明了這部小說不適合改成電影去年某些時候,朋友告訴我,《悟空傳》拍成電影了,我當時問了一句「是今何在的《悟空傳》嗎?」今何在的《悟空傳》能不能拍成電影,或者說,拍成電影還能不能打動人,這個問題我是考慮過的,答案是不能,因此,我一直以為電影《悟空傳》只是恰好重名而已,直到我在編劇一欄看到了今何在的名字,以及片頭那句「由今何在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抱著被打臉的心態,我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結束的時候,我長舒一口氣,臉還在,我的論點依然是,《悟空傳》不適合拍成電影,而這部電影,成了我最有力的論據。
先說電影。如果你沒打算講好這個故事,就請你不要到處打著它的旗號招搖撞騙。看完之後,陪我同去的老弟問我「這是《悟空傳》嗎?跟小說有一毛錢關系嗎?」這話不假,如果真的硬要說有一毛錢關系的話,大概是,主要角色沿用了小說的設定,但還是砍掉了小白龍、玄奘等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戲份,(想到這里,我不禁有點擔心,他們不是打算拍續集的時候用吧?),而且人物關系還作了一些改動。除此之外,就跟原著完全不一樣了,這完全是一個新的故事,原著黨被忽悠進來還看了一個完全不相關的故事,您能體會其中的絕望心情嗎,如果改編的好也就忍了,我們也不是不接受新鮮事物,關鍵是這改編不僅沒有原著風骨,連個故事都沒講明白,好的,我在電影院一共打了6次呵欠,旁邊的觀眾看了5次手機上的時間。就舉一個例子,阿月和天蓬的故事,看過原著的是知道他們倆感情發展的前因後果的,但是電影給改了,阿月和天蓬在人間因為抓妖雲而重聚,小說里是沒有這種情節的,原著黨懵了;電影改就改唄,那你在你的邏輯下把因果講出來啊,很可惜,並沒有介紹,好,非原著黨也懵了。
總之,一方面,大量的故事情節需要知道前因後果才能充分被吸收,但是電影改的面目全非,看過小說的人接受無力;另一方面,佔到全部內容超過90%的改編部分,邏輯無法自恰,故事生硬,沒看過小說的觀眾要麼雲里霧里,要麼直接將其斥為爛片。可能我少見多怪,但在我有限的觀影生涯中,確實沒見過改編如此巨大,幾乎相當於兩個故事的小說改編電影,然後它竟然還以原著的名義做宣傳。《悟空傳》小說的成功幾乎不可復制,《悟空傳》是今何在當年在金庸客棧的時候寫的網路小說,最初是連載的形式,後來又在新浪網發表,網路連載創作,在當時非常盛行的一個原因就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溝通反饋非常及時,而且地位更加平等。不同於傳統的出版物,作者和一些優秀的有才華的讀者之間,王不見王,網路連載的文學創作,作者和讀者之間往往可以有更好的互動,甚至,由此可以引發讀者的再創作。
⑶ 悟空傳這個電影是不是近年來拍的最爛的
不是的,我看著特效還不錯,劇情也不至於太爛,對比一下封神傳奇吧。。
⑷ 對於電影版的《悟空傳》應該如何進行評價
還是不錯的,只是商業化色彩濃了一些。
有時間可以看一下原著,有很多有意思的點,電影沒拍出來,也不太好拍出來。
⑸ 如何評價《悟空傳》
悟空傳這一部電影其實還是挺好看,我看了三四遍,裡面的特效做的特別的好。這一部電影還講述了非常多的道理,每一個道理都值得我們去深思,就比如為了愛情,不惜沖上南天門。
⑹ 如何評價電影《悟空傳》
《悟空傳》表面上寫的是西遊,其實寫的是你我的人生。今何在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解讀經典,說透浮世的悲與喜,引起了諸多共鳴。這么多年來,偶然看到#悟空傳# 的消息,回憶像旋轉木馬,在腦海里轉不停。不由想起當年看書時那種熱血沸騰的心情。人生如此,拿酒來。
你曾像孫悟空,背負著親人們的希望,充滿著壓力的活著。忍辱負重,就像那一文不值的弼馬溫,被各種人所嘲笑。你焦慮,你煩悶。只有愛人,以及手中金箍棒,才能讓人心安。面對命運不公,你奮起反抗,想打破世間那些條條框框。化身那齊天大聖孫悟空,若天壓你,劈開那天,若地拘你,踏碎那地。有著最熱血的夢想,有著最燃燒的行動,挑戰那些強權,挑戰那些潛規則,挑戰那丑惡的成人世界。
你曾像唐僧,能力不凡,擅長洞察人性的弱點,有著改變世界的偉大夢想:「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卻被如來這樣老謀深算的長者算計,舍棄了功德和多年修為,為了那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大餅,堅持前行,一直不放棄。
你曾像豬八戒,多年如一日,守護著愛人,痴心絕對。沖冠一怒,只為紅顏。歲月是把殺豬刀,從英俊不凡的天蓬,變成了醜陋一隻豬。年華逝去,卻始終不改那顆赤子之心。面對種種不得已,各種不公平,心知肚明卻忍受痛苦,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多麼痛的領悟。人生太多風雨,辛酸都被當做笑話講出來。
更多人卻像沙僧,究其一生,只為彌補曾經犯過的那個小過錯。忙了一輩子,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庸庸碌碌,彷彷徨徨。惘惘然然,迷迷茫茫。阿諛奉承權貴,在心裡放冷槍,午夜驚醒還會慌張。膽小而謹慎,虛榮而客套。活了大半生,努力了半輩子,卻敵不過命運,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師徒四人組,像極了如今這個社會。
全書中最熱血的是堅持與反抗。金蟬子堅持理想,反抗如來,與其辯論。哪怕墜入輪回,也要捍衛真理。天蓬堅持愛情,反抗玉帝,只為扶起愛人阿月。春風再美都比不過她的笑,哪怕變成豬,也不願遺忘佳人。漫長的五百年之後,說過的承諾是否還算數?會不會越過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小白龍堅持守護唐僧,反抗逼婚,為愛痴狂。曾今的小鯉魚,被小禿頭所救,從此動心。不願嫁去天庭,去當享受榮華富貴的妃子。寧願化作馬,不遠萬里去取經。陪君醉笑三千場,不述離殤。孫悟空堅持自由,反抗強權。作為妖王之王,入地府銷死籍,上天宮盜蟠桃。打敗十萬天兵天將,完勝天庭諸多神仙。他一直有反骨,叛逆漫天神佛,只為保護自己在乎的人。大鬧天宮,只為尋求公道二字。與世界為敵,與諸神作對。哪怕用盡身體最後一絲力氣,也不會放棄。如果成長就是屈服和平庸,那還不如繼續叛逆。悟空的那些反抗,是我們對自由的殷切嚮往。
得知《悟空傳》將要改成電影的時候,對此其實有懷疑,害怕經典會被毀掉。害怕片方只想著撈錢,而不尊重原著。害怕特效不夠精細,還原不了你我心中的龐大西遊世界。害怕電影情節不夠有趣,讓人味同嚼蠟。害怕選擇的演員不適合,毀了整部電影的氛圍。西遊題材這幾年都被拍爛了,誰知道會拍出個什麼鬼?直到最近看到了《悟空傳》預告片,才稍微放下心來。
彭於晏在預告片大喊出來:「從今以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這個名字!老子的名字叫作:孫!悟!空!」有些中二,但讓人熱血沸騰。這特么就是曾經豪情萬丈的青春。《寒戰》裡面的陰險狡詐的反派,《湄公河行動》桀驁不馴的卧底,演技一直在線。對他的表現還是有些期待的,手執金箍棒,確實像那個狂拽酷炫屌的孫悟空。
翻了翻其他主創陣容,倪妮是紫霞,比較欣賞的年輕女演員。好吧她關鍵是美,紫霞如果不美,還演個屁啊 ?二郎神是余文樂,與悟空亦敵亦友,相愛相殺。歐豪出演有情有義的天蓬。今何在親自擔任電影版的編劇,猴子這么多年沒怎麼變過,有些熱血,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導演則是郭子健,他的電影作品極具個人風格。《野·良犬》拿過金像獎新晉導演。《打擂台》獲得金像獎最佳電影。而他與周星馳合作,作為聯合導演的《西遊降魔篇》,血腥暴力爽到極點。身為暗黑系的擁躉者,愛這部電影愛的不行。貌似重口,實則黑色幽默,刻畫出詭異恐怖的妖魔西遊世界。有過珠玉在前,這次的《悟空傳》,期待能再一次看到不一樣的西遊世界。 還有黃建新做監制,這可是做過《投名狀》、《智取威虎山》項目的電影行業老司機。主創陣容還算靠譜,期待值稍微提上幾分。
我們都曾是那隻渴望自由的猴子,卻不得不戴上命運的金箍。
⑺ 你怎麼評價《悟空傳》
這么說吧,從小我就崇拜孫悟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當成男神吧。小時候我經常看西遊記,看孫悟空上天入地,看孫悟空勇斗妖魔,我崇拜他的七十二變化,羨慕他一萬二千里的筋斗雲,也幻想過遇到一位菩提祖師,學那長生不老的本領。他是英雄,我仰望他。後來看了悟空傳,看到方寸山那隻小猴子的無奈和掙扎,看到他反問自己為什麼總逃不脫泥濘的取經之路和冰冷的天宮。原來英雄也並是無所不能。原來長生不老就意味著要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所關心的,說喜歡的逐漸逝去,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我更喜歡悟空了,他有辦不到的,可他寧願死去也不想成為虛無的佛。這本書我是初三的時候看的,當時學校補課,父母先回了老家,我一個人待這邊,每天中午選出一段看看,然後睡午覺,起床後接著補課,算是陪我度過了一個人在家的日子吧。這本書算不上世界名著,或許幾十年後就會被歷史的洪流毫不留情的淹沒,但在時間的巨輪面前,普普通通的我也只不過是毫不起眼的一小點。這本書給普通的我不少的唏噓和感慨。
⑻ 如何評價《悟空傳》這部電影
我覺得《悟空傳》這部電影很好看!《悟空傳》表面上寫的是西遊,其實寫的是你我的人生。《悟空傳》這部電影是一部由郭子健執導,彭於晏、倪妮、余文樂等主演的奇幻、劇情、動作類型的電影,在2017年7月13日在中國上映,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歡。
說到這部劇《悟空傳》,天蓬與阿月的愛情故事,重建愛情是俗,是平庸也好我覺得合情合理。還有就是我認為彭於晏還是比較適合來演叛逆的悟空,這也是為這部劇增加了很多色彩。也是的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評。孫悟空的服裝是以正色為主,也是更能凸顯這個角色的叛逆。《悟空傳》之所以為悟空傳,就是以悟空這個角色來驅動整部電影,而且這部劇的特效做得很不錯。
⑼ 悟空傳評價如何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這個對話可謂是對今何在的小說《悟空傳》最形象的一個總結。「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和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前者更激烈,後者更凄涼。也正是這種對比,今何在的《悟空傳》被稱為具有反抗精神的「成人童話」,受到年輕人的極致追捧。電影《悟空傳》算是這個頂級IP的影視改編。
⑽ 《悟空傳》究竟值不值得一看
本片根據今何在同名小說改編,今何在也參與了影片編劇工作。
彭於晏最後的「齊天大聖」造型,在片場化妝完成需要8小時。
余文樂為了飾演楊戩,花了11個月的時間訓練身材。
悟空傳最突出的特點,在於對《西遊記》的顛覆性想像,可這份想像沒能貫徹始終。
我們對任何一部和《西遊記》有關的電影,都有一個終極期待,即想像力。
無論是故事內在的延展,還是呈現方式上的拓新。
所以,大話西遊令人尊敬,並熱愛到現在。
作為一部因為大話西遊而引發的想像,悟空傳好就好在它的想像力上,但可惜也可惜在想像力上。
解構,是當代人對於《西遊記》的解讀方式,也是現代創作者對《西遊記》想像力的主要呈現手段。
而[悟空傳]的解構式想像,有令人震驚之處。
它第一個顛覆了的,就是《西遊記》里最難改變的人物:孫悟空。
現在才發覺,原來中國人對孫悟空的熱愛,超過了中國文學史上任何一個人物形象。
但孫悟空的形象,在多數人心中是固化的。
後來版本再怎麼重構,也還是那個機智勇敢、神通廣大的猴王。
[悟空傳]則在[大話西遊]的母體上,再次做出重大改變——孫悟空在人間失去神力,成為一個凡「猴」少年。
我們熱愛孫悟空,因為他處於一個少年與成年的臨界點上。《西遊記》這一路,說的是成長。
只不過這次,讓他長大的不是五行山和緊箍咒,而是他以凡人身份,在人間的歷練。
此時,[悟空傳]對於《西遊記》原著人物關系富有想像力的重構,體現了出來。
我們能看到孫悟空像凡人一樣戰斗,也像凡人一樣戀愛。
他舉不動金箍棒,只能靠一門破爛土炮來降妖。
他跟古靈精怪的阿紫成為歡喜冤家,跟後半世的生死兄弟天蓬、卷簾亦敵亦友、並肩作戰。
他經歷了凡人的情感糾葛、喜怒哀樂之後,才成為那個被各種符號包裹了的孫悟空。
這些,都是以往很多西遊改編電影不敢做,沒做成的。
在那些故事裡,孫悟空是猴,是聖,是佛,唯獨不是人。
對於內容的重塑,帶來的必然是形式的現代化改造。
在這里,[悟空傳]在工業製作上的想像力,體現了出來。
比如道具的設置上。片中眾人的武器,不僅有新意,而且與人物的性格氣質掛鉤。
歐豪飾演的天蓬,孤絕冷傲,肅殺利落,當然不能再用豬八戒笨重的九齒釘耙。
於是,片中天蓬的「九齒迴旋刀」,懸空飛轉出刀奪命,仙氣與殺氣並存,成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道具之一。
大反派上聖天尊的武器,是無數銅塊組接而成的銅牆鐵壁,暗合了人物如機械般殘酷冷漠、麻木不仁的衛道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