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夜晚場景應該怎麼拍

電影夜晚場景應該怎麼拍

發布時間:2022-09-11 23:19:19

① 電影拍攝中用固定鏡頭拍從晚上到白天是怎麼做到的

一般採用間隔拍攝法:比如每隔10分鍾或更長時間(根據所需要的效果)拍攝一小段的方法,通過後期煎切合成.

② 夜景拍攝如何設置曝光參數

你好
攝影技巧:不少攝影愛好者對如何拍攝夜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困惑,比如,怎麼拍出光軌、光圈用多大等等。那麼今天,bobo就給大家來詳細介紹一下夜景拍照技巧,趕緊收藏吧。

夜景攝影的准備工作

選擇合適的器材拍攝夜景

拍攝城市夜景時,通常為了獲得更大的景深,需要使用f/8、f/11 甚至更小的光圈。此時,為了獲得足夠的光線,常常需要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曝光時間一般可達十幾秒甚至更長的時間。

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任何微小的震動都有可能導致畫面模糊不清,因此,在拍攝時使用三腳架就成為一種必然。

如果專門購買一根快門線,就可以避免按下快門時所產生的震動,從而獲得清晰的畫面。

通過長時間曝光在畫面中形成好看的線條【焦距:23mm 光圈:f/14 快門速度:15s 感光度:ISO 400】

選擇最佳的時間拍攝夜景

夜景拍攝不一定非要在晚上進行,黃昏華燈初上之際,利用天空中的光線,配合長時間曝光與小光圈的使用,在較高的位置進行俯拍,能夠獲得場面宏大、遠景清晰、燈光絢麗的城市夜景照片。

在華燈初上時,藍色的夜幕使畫面看起來更加好看【焦距:19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8s 感光度:ISO 100】

夜景攝影的曝光技巧

拍攝城市夜景時,由於場景的明暗差異很大。因此,為了獲得更精確的測光數據,通常應該選擇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模式,然後選擇比畫面中最亮區域略弱一些的區域進行測光,以保證高光區域能夠得到足夠的曝光。

在必要的情況下,應該減少03~1 擋曝光補償,以使拍攝出來的照片能夠表現出深沉的夜色。

由於拍攝夜景時,曝光時間通常較長,因此一定要使用三腳架,必要的情況下還應該使用快門線或自拍功能,以在最大程度上確保畫面的清晰度。

使用較小的光圈,在保證景深的同時,還可使點狀光源形成光芒效果【焦距:8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2s感光度:ISO 1000】

為提高快門速度,可以提高感光度,但注意不要將其設置得太高,以免畫面出現噪點【焦距:75mm 光圈:f/4 快門速度:1/25s 感光度:ISO 3200】

實際上,拍攝夜景時即使設置較低的ISO 數值,在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也極易出現噪點而使畫面變得很粗糙,因此,拍攝時要秉著「寧欠勿曝」的原則盡量縮短曝光時間,然後在後期處理時再對曝光效果進行修正。

用盡可能低的感光度,有助於保證畫面的質量【焦距:24mm 光圈:f/4 快門速度:6s 感光度:ISO 200】

如果覺得最慢30s 的快門速度仍不能滿足拍攝要求,則可以調到B門模式。使用B門模式拍攝時,可以以任意長時間進行曝光,以滿足更長時間曝光以及個性化的拍攝需求。

使用B門拍攝時,通過長時間曝光可將車燈拍成流水狀【焦距:18mm 光圈:f/11 快門速度:45s 感光度:ISO 400】
拍出漂亮的藍調夜景

夜幕初降前後是夜景拍攝的最佳時機。在這段時間內,從太陽落山到天色完全變黑,天空會經歷一個由白轉為淺藍再變成深藍的過程,一般持續20 分鍾左右。

由於此時,天空有天光,地面又恰是華燈初上時,因而拍攝出來的照片中既有燦爛的燈光,又有能分辨出明顯的輪廓的地面建築、樹木,畫面顯得更豐富。

拍攝時若想將寶石藍的天空攝入畫面,就必須在太陽沉入地平線之前趕到拍攝現場,遵循先東後西的順序拍攝,這樣就能夠在天空在白、藍、黑三種顏色轉變的過程中拍出漂亮的夜景。

如果,希望增強畫面的藍調效果,可以將白平衡模式設置為白熾燈模式,或者通過手調色溫的方式將色溫設置為較低的數值。

另外,有時夕陽西下時,西方天空會出現美麗的晚霞並與華燈、落日交相輝映,拍攝起來會獲得別樣的畫面效果。

傍晚拍攝夜景,將白平衡調至鎢絲燈模式,並利用小光圈配合三腳架的使用,以獲得大視角的藍色調畫面【焦距:18mm 光圈:f/22快門速度:7s 感光度:ISO 100】

傍晚,寶藍色的天空與閃亮的城市燈光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使城市夜景顯得更加迷人【焦距:28mm 光圈:f/13快門速度:30s 感光度:ISO 100】
運用燈光展現夜景建築的繁華與現代

利用動感車流打破夜景的安寧

結合建築記錄夜間動感的車流光跡,可打破夜景的安寧氣氛,是常見的建築攝影手法。只要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選擇較慢的快門速度(如20s)進行拍攝即可,最好使用快門線拍攝,注意如果曝光時間不夠長,畫面中可能會出現斷開的線條,導致畫面不夠美觀,要拍好這一題材,要注意以下拍攝要點。

■使用三腳架,以確保在曝光時間內,相機處於絕對穩定的狀態。
■選用鏡頭的廣角端或廣角鏡頭使視野更開闊。
■將曝光模式設置為快門優先曝光模式,以通過設置較低的快門速度來獲得較長的曝光時間。
■在能夠俯視車流的高點進行拍攝,如高樓的樓頂或立交橋上。
■汽車行進的道路最好具有一定的彎曲度,從而使車流形成的光線在畫面中具有曲線的美感。
■半按快門對被拍攝場景車流附近的靜止物體進行對焦,確認對焦正確後,可以切換為手動對焦狀態。
■將測光模式設置為矩陣測光模式。

利用不同顏色的燈光表現車流,在暗色背景的襯托下顯得非常突出【焦距:5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0s 感光度:ISO 800】

利用鳥瞰拍攝繁華的萬家燈火

在拍攝萬家燈火時,通常需要選擇制高點以俯視的角度鳥瞰拍攝,這樣可以將盡更多的景象納入畫面,使觀賞者產生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更有利於表現城市夜晚的繁華。

俯視拍攝建築群時,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可獲得更廣的視野【焦距:12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20s 感光度:ISO 800】

利用燈飾點綴表現夜景中的建築

城市夜景的建築少不了各種燈飾的點綴,城市的夜景也因建築燈飾的點綴而變得更加繁華。

使用小光圈可將點光源表現為星光的效果。光圈越小,星芒越細長、尖銳。燈光產生的星芒條數與鏡頭的光圈葉片數有關,因此使用不同的鏡頭拍攝時,有可能出現不同的星芒效果。

拍攝時要注意不可使用過小光圈,因為當所使用的光圈過小時,會由於光線的衍射效應,導致畫面的質量下降。

使用小光圈拍攝到的星芒效果,畫面有種童話般的感覺【焦距:12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70s 感光度:ISO 100】

繽紛煙花的拍攝技巧

拍攝煙花前的准備工作

在拍攝煙花之前需要准備充足的電池。因為在弱光下拍攝時,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還需要攜帶三腳架、快門線。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逆風和順風的位置拍攝,逆風時煙霧會向攝影師飄來而影響視線,順風時白色的煙霧會飄在煙花的後面成為其背景,影響煙花色彩的表現。

如果拍攝大場景的焰火,攝影師最好站在視野開闊的高處進行拍攝,並利用附近的建築物襯托煙花,這樣還可以避免拍攝到人頭。

選擇視野廣闊的地點拍攝大場景的煙花【焦距:22mm 光圈:f/10快門速度:7s 感光度:ISO 800】

選擇恰當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組合拍攝煙花

煙花從升起到消失一般需要5~6 秒,而最美麗的畫面往往出現在前2~3 秒,所以在拍攝時,應盡量將曝光時間控制在這個范圍之內。煙花綻放時,亮度會比之前的測光值要高,因此應適當地減小光圈值。

如果拍攝煙花時使用過小的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容易出現曝光不足的問題,合適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組合可以完美地展示煙花的絢麗【焦距:22mm 光圈:f/10快門速度:7.7s 感光度:ISO 800】

利用B門將幾朵煙花曝光在同一畫面中
如果想要拍攝一個完整的煙花,而又不能讓下一個煙花影響畫面的話,需要在煙花上升時打開快門,在下一個煙花出現而這個煙花消失前關閉快門。採用B門曝光模式,可以將不同時段綻放的煙花齊聚在同一畫面上。

按下快門後,用不反光的黑卡紙擋住鏡頭,每當有合適的煙花出現時,就移開黑卡紙讓相機曝光2~4 秒,多次以後(移開幾次的時間需要計算好,不能超出正確曝光所需的時間),關閉快門就可以得到多重煙花同時綻放的照片。

各種煙花被記錄在同一張照片上【焦距:16mm 光圈:f/4 快門速度:4s 感光度:ISO 800】

星軌的拍攝技巧

面對滿天的繁星,如果使用極低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隨著地球自轉運動的進行,星星會呈現為漂亮的弧形軌跡。如果時間夠長的話,會演變為一個個圓圈,彷彿一個巨型的漩渦籠罩著大地,獲得正常觀看狀態下無法見到的視覺效果,使畫面充滿了神奇色彩。

若想記錄下漫天的星軌景象,首先要了解關於星軌攝影各方面的准備。

拍攝星軌的對焦技巧

在對焦時,星光比較微弱,因而可能很難對焦,此時建議使用手動對焦的方式,至於能否准確對焦,則需要反復擰動對焦環進行查看和驗證了。如果只有細微誤差,通過設置較小的光圈並使用廣角端進行拍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迴避這個問題。

拍攝星軌時,將地面景物也納入畫面中可豐富畫面元素【焦距:17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2145s感光度:ISO 800】

兩種拍攝星軌的方法及其各自的優劣

通常來說,星軌有兩種拍攝方法,分別為前期拍攝法與後期堆棧合成法。

前期拍攝法是指通過長時間曝光前期拍攝,即拍攝時用B門進行攝影,拍攝時通常要曝光半小時甚至幾個小時;

後期堆棧合成法是指使用延時攝影的手法進行拍攝,拍攝時通過設置定時快門線,使相機在長達幾小時的時間內,每隔1秒或幾秒拍攝一張照片,完成拍攝後,在Photoshop 中利用堆棧技術,將這些照片合成為一張星軌跡照片,二者各有其優劣。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用哪一種拍攝手法,為了保證畫面的清晰度與銳度,一個穩定性優良的三腳架是必備的。如果風比較大的話,還需要在三腳架上懸掛一些有重量的東西,以防止三腳架不夠穩固,同時也可使用一些能擋風的工具為相機擋風。

利用延時攝影的手法進行拍攝,並後期合成奇幻的星軌,這樣的拍攝方式得到的畫面會比較精細 (連續拍攝200張合成得到)【焦距:14mm 光圈:f/6.3快門速度:1/2600s感光度:ISO 800】

皓月當空美景的拍攝技巧

合適的曝光得到層次細膩的月亮

拍攝月亮有一條通用的法則,即拍攝滿月用f/11 光圈,拍攝弦月用f/8 光圈,拍攝新月則用f/5.6 光圈。雖然在黑夜中,其實月亮要比我們想像的亮,拍攝月亮最忌諱曝光過度,曝光過度會使月亮成為一個白圈。因此,拍攝月亮時通常需要減少1~2 擋曝光補償。

適當地減少曝光補償可以使月亮的細節更豐富【焦距:34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90s 感光度:ISO 200】

適當的快門速度得到清晰的月亮畫面

由於月亮是在不斷運動的,如果使用過慢的快門速度,即使是將相機放在三腳架上,拍攝出來的畫面也是模糊的。因此在拍攝時,可根據拍攝現場的光線環境來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快門速度盡量不要超過1 秒。

選擇合適的曝光時間以保證月亮清晰成像【焦距:17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10s 感光度:ISO 100】

通過焦段控制月亮在畫面中的大小

拍攝月亮時,變焦倍數越大,拍到的月亮就越大。用標准鏡頭拍攝時,月亮在畫面中的直徑大概只有0.5mm,但當使用長焦鏡頭的400mm 焦段拍攝時,月亮在畫面中的直徑可達4mm。使用長焦鏡頭再配合增距鏡,可以使月亮充滿畫面。
望採納祝你好運

③ 夜晚如何拍出大片

夜晚拍出大片的方法如下:

1、確定夜晚光線種類。晚上會遇到各種燈光情況,無論是日光燈還是冷色調的光,這些可能引起的色溫差異的燈光,就攝影師來說,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電影拍攝的早期,即使是大師級人士也發現,要用彩色抵消這些照明條件具有挑戰性,因為很難正確曝光儀表。在當今的數字世界中,我們也發現,晚上拍照,高感光度下所產生的噪點也是挑戰。

2、設備的准備。想要在夜晚派出大片,保持LED燈和鏡頭隨時可以使用,不要拖延和浪費時間在考慮用什麼鏡頭,如何構圖上。人眼的另一個奇妙之處是它很快就會適應這些惡劣的弱光條件,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將能夠看到很多東西。

3、選好主題和構圖。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針對某一拍攝對象拍攝照片的多少,都可以說明你的攝影類型。把拍攝對象合理的納入鏡頭中,可以讓你的構圖技術更上一層樓。夜晚惡劣的照明條件可能難以適應,但是人們應該相信白天拍攝的任何東西也可以在夜晚拍攝,必須適應許多照明條件才能使其變得更加有趣。

4、焦點的把握。焦點的把握最困難的是當你已經在正確的框架內瞄準了正確的主體時,獲得正確的焦點和正確的構圖。這種自動對焦功能非常豐富,有十多個點可以捕捉正確的位置,但是在惡劣照明條件下可能無濟於事。人們還必須學習手動對焦的技巧。嘗試更高的ISO,更多的手持式曝光測試,完美地對焦,然後繼續拍照。

5、調整好光圈。眾所周知,最大的光圈可以提供更多的光線,更高的快門速度,從而減少照片模糊,並獲得正常的照片。當計劃長時間曝光或者拍攝延時照片時,請相應地調整好光圈參數。

6、調整好動態范圍。不同於白天的自然光,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光源,可以根據不同光源產生不同的戲劇場景。什麼是動態范圍呢,它是場景中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之間的差異。僅在月光下拍攝可能不會有很大的動態感,與日光相比它微弱,因此長時間曝光才會產生微妙的陰影,使其具有一定的動態感。

④ 在黑暗的場景下怎麼進行拍照

在黑暗的房間內拍攝非常困難,特別是對於新手攝影師而言。這里有一些技巧,可幫助在黑暗的地方拍攝時獲得出色的照片。當然,拍攝的地點和類型彼此非常不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拍攝的內容。對於不同類型的拍攝和所需的照片質量,將需要不同的技術。讓我們談談在暗室中拍攝的基本原理。

在後期處理中消除噪點,例如在Lightroom中,可以將色噪滑塊移至50的標記之外,而在高噪點時,將其移至不超過30的光雜訊,必須非常小心地做,以使圖像不會變成可塑性。在Photoshop中,有一個濾鏡可以幫助消除噪點。還有許多Photoshop插件,可以在其中消除圖片中的一些噪點。

7.焦點

通常,相機不會在黑暗中對焦。可以切換到手動對焦模式,通過以與主要被攝體相同的距離拍攝被攝體進行測試。在黑暗中自動對焦可能會丟失。

8.後期處理

因此,必須在編輯器中編輯白平衡和ISO,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RAW格式拍攝,便於後期處理。

⑤ 夜晚怎麼拍出完美的人像照片

夜晚怎麼拍出完美的人像照片?

1、不同焦距鏡頭拍出不同效果的夜景,2、突出夜景攝影的主體,3、夜景攝影的曝光,4、夜景色彩還原。

面對不同的場景和拍攝距離,需要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來拍攝。夜景人像需要根據拍攝意圖和拍攝距離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焦距85-100毫米中長焦距鏡頭稱為人像鏡頭,非常適合人像拍攝。這種焦距鏡頭拍攝人像的效果更加自然真實,它既不會像廣角鏡頭那樣造成面部變形,也不會像長焦距鏡頭那樣造成壓縮。拍攝夜間肖像時,通常使用廣角鏡頭。

對於許多朋友來說,夜景的色彩是很難控制的,在不同的光線環境下,夜景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比如室內白熾燈、節能燈和雨條所拍攝的照片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在公共場所路燈下的道路上,另一種橙色會出現。

⑥ 夜間攝影的技巧

數碼攝影是充滿了創造和靈感的藝術,而且數碼相機本身具有的特色操作性使得我們有一些不同於傳統相機的拍攝技巧,例如在微距攝影方面,數碼相機相對傳統相機來說具有很大的優勢,而在夜景拍攝方面,數碼相機就顯得稍微困難一些。今天我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數碼相機進行夜景拍攝的一些技巧。
提示:准確的曝光控制是數碼相機進行夜景攝影的關鍵。 利用場景模式拍攝夜景 目前許多中高檔數碼相機都提供P(自動)、A(光圈優先)、S(快門優先)、M(手動)曝光的拍攝模式,此外大多數的數碼相機都提供了場景拍攝模式,最常見的模式就是夜景模式和微距模式兩種,還有一些數碼相機提供了更細致豐富的場景模式,甚至可以獲得傍晚、深夜拍攝模式等功能。通過這類夜景模式一般情況下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對於大多數的數碼相機新手來說,採取這個方式進行夜景拍攝是最簡單可行又具有保障的方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數碼相機在夜景模式下不能同步進行閃光操作。 電腦合成二次曝光 由於夜景拍攝的時候,環境光線弱,反差大,而數碼相機採用的是電子感光元件(就是我們常說的CCD),由於技術上的限製造成所得到的信息容易受到噪音的影響,暗部的細節表現力較弱,而一般數碼相機不能夠像傳統相機那樣進行二次曝光操作,這是傳統相機在進行夜景拍攝時候的常用技巧,不過我們可以通過電腦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先確定所攝影像的文件尺寸和格式以及相機上的各項設定,明確構圖,然後在夜晚來臨前光線情況還比較好的時候拍攝一張照片;保持原定焦距不變,在華燈初上時,再設定數碼相機上的曝光值,一定要注意切勿變動鏡頭的焦距和更改影像的文件尺寸格式,然後再進行拍攝得到另外一張照片;將兩張照片輸入電腦,用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或者PhotoImpact之類的軟體)進行後期合成處理,如此一來,可以簡潔方便的獲得高質量的夜景影像。 如此方法也可以炮製精美的人物夜景照片出來。 夜景拍攝的對焦問題 目前還是採用固定對焦模式的數碼相機已經很少,基本都是200萬以下的產品,其他許多數碼相機都已採用了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相結合的對焦模式。每一種對焦模式都有相應的特色和適用對象,比如數值調節式手動對焦和對焦環式手動對焦。數值調節式手動對焦通過LCD顯示屏中的距離數值調節來達到准確對焦,這種對焦方式操作麻煩,對距離判斷要求較高,但對於拍攝夜景此類題材,卻能發揮效用。 一般來說,非單反或者非准單反的數碼相機在自動對焦的精確度和速度上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由於普通數碼相機對焦感應器對於低反差和低亮度的景物難以准確對焦,所以在進行夜景拍攝對焦時,盡量將對焦點對准明亮的景物上,對准焦後再鎖定焦距進行構圖。 白平衡的意外收獲 與傳統相機拍攝不同的是,數碼相機不是通過附加濾色鏡來達到白平衡效果,它只是通過內置程序對整幅圖像的色彩進行調節。一般的數碼相機都有幾種白平衡模式可供選擇,更有些數碼相機還提供白平衡數值調節(色溫調節),更高檔一些的數碼相機甚至還有自定義白平衡功能,這些都為攝影者提供了更寬廣的創作空間。 進行夜景攝影時,如果不採用白平衡調節,裝飾建築物及景物的泛光燈所產生的光波,在感光元件上呈現比肉眼所見更為艷麗的色光(由於人眼能自動校正色彩平衡),而傍晚時分的天空在感光元件上表現出更為驚奇亮麗的色彩。如果採用自動白平衡調節,反而喪失了景物艷麗的色彩,照片層次平淡無味。追求特殊效果的讀者可以試一試不同的白平衡拍攝的效果,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數碼相機的夜景拍攝技巧需要大量實踐才能夠熟練掌握,根據自己相機的功能和特色,各位讀者在拍攝實踐中還可以摸索出很多有趣的地方,發揮自己的創作靈感,夜晚的美麗才能夠展現出來。 注意事項 一般數碼相機不配備鏡頭遮光罩,因此在靠近光源進行攝影時,務必小心光斑的產生。可以用簡單的物件進行遮擋。 拍攝時,應選取LCD(液晶顯示屏)進行取景。考慮到耗電問題,折衷的方法是使用光學取景器進行取景,使用LCD進行構圖確認。在黑暗環境下進行拍攝時,顯示屏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應該選用光學取景器取景。 外出拍攝時,應帶足電池和活動存儲器。不拍攝時應LCD顯示屏。 一定要帶上三腳架,手持拍攝會大大影響最終影像的素質,採用自拍功能或者遙控拍攝降低抖動帶來的影響 LCD顯示屏所顯示的效果不是最終的照片效果,一般要比實際照片明亮得多,要在電腦上進行准確觀察判斷。

⑦ 怎樣拍攝夜晚場景,有什麼方法

黑夜模糊攝影,
實質是一種低調攝影,用黑色隱沒,省略細節,而呈現出一種模糊美。黑色自然而巧妙地掩隱了雜亂景物、破損建築、單調的電桿,取而代之的是璀璨的燈光、五光十色的車燈、閃爍的漁火、熊熊的火焰、落英繽紛的煙火、粼粼的波光……

下面是夜景曝光量的參考數。(ISO 100)

工地燈火(20一30米) 2一8秒 f/ 8

彩燈、霓虹燈(15-30米) 1一6秒 f/ 8

月亮 1一4秒 f/5.6

水的反光 5一10秒 f/5.6

焰花 B門 f/11

夜景拍攝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用大型三腳架牢固照相機,用快門線防止手的抖動。可用鏡頭蓋的遮擋來控制曝光時間長短,曝光次數及局部曝光。

②宜選用ISO 100-400的感光片。感光度越大,寬容度也越大。

③可加用光芒鏡、虹鏡、星女座鏡來取得光芒四射,五彩繽紛的效果。用日光型彩色片拍夜景燈光,畫面呈黃、紅色調,氣氛更加濃郁。這是因為日光型彩色片要求的光源色溫為5400
K,而夜間燈光的色溫只有2700 K至3400K。

④拍攝大場景,可根據中景光亮來計算曝光量,對前景作局部遮擋。這祥既可防止前景燈光曝光過度,又可保證中景和後景得到充分曝光。拍攝雨天夜景和雪地夜景時要略小於乾燥氣候條件下的曝光量。

夜間攝影宜用小光圈,才能獲得較大的景深范圍。但光圈太小又會引致曝光時間太長。

⑤、夜景攝影要善於利用水面倒影,霧天的光環、光暈來豐富畫面。利用慢速快門將車燈、船燈拍成一條條綵線。

⑥拍攝星星及月亮,曝光時間太長,星星會變成一些弧線,月亮會拖一條暈光帶。用長焦鏡頭可誇張月亮的大小。

⑧ 微電影夜景拍攝技巧

微電影夜景拍攝技巧

在微電影拍攝當中,實景中拍攝夜景有三種處理方法:夜晚拍夜景、黃昏拍夜景和白天拍夜景。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微電影夜景拍攝技巧,歡迎參考~

微電影夜景拍攝技巧

夜晚拍夜景

採用的是偏自然光效的拍法,因為實景空間的.限制,擺燈困難,不允許使用較多的燈光器材,因此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高感光度膠片、低照度。在充分利用環境光源現有光的基礎上,進行少量的人工光處理。

在人工光處理上,需要加強環境現有光源的強度,我們可以將60W的燈泡換成300W—500W,將一般油燈燈芯加粗,或使用「多燈芯」燈具,有時則用小的電光源代替油燈燈芯。總之加大光源強度,以便直接利用光源光線做環境和人物的主光。

其次,還可以利用人工光照明攝影機附近牆面,模仿環境反射光做環境和人物的副光使用。這種方法既方便,又省器材,實用而且光效真實。

黃昏拍夜景

在拍攝過程中一般有兩種情況:如果室外景物空間較小如院落、房屋、牆門、樹木、花壇等,可以用燈光照明,在夜晚拍攝。但是當室外空間廣闊如遠山、原野、城市、遠景等,則無法用燈光照明,必須採用黃昏時刻利用天空餘暉照明景物進行拍攝。實景黃昏拍夜景與外景黃昏拍夜景相似,先布置好室內夜景光效,然後等待天空散射光暗到一定程度,進行搶拍。

實景中需要白天拍夜景

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通過門窗看到室外景物的鏡頭較多,這在一個黃昏時間難以拍完;二是當夜景鏡頭較多時,一個晚間也無法完成或者晚間無拍攝條件(如房間主人晚間要睡眠,不同意拍攝等)時必須在白天拍攝。

在實踐操作中,前一種情況拍攝相較難度較大,因為要降低室外靜物的亮度使其達到夜景拍攝的需求。其方法是利用大張灰色濾光片,將門窗蒙罩,擋暗室外景物亮度。而室內按夜晚拍夜景布光法布光即可。後者相較於前者比較簡單,只要把門窗全部遮擋掉,不透光線即可。

;

⑨ 微電影和小型大電影拍攝時怎麼布光

首先先明確一個事情,你所說的微電影和小型大電影所潛在的台詞是不是
1.
投資少,劇組沒什麼錢,
2.
劇組人員少,分工明確但是編制不健全,場務可能還要打板舉挑桿。
如果是這樣,那首先遵循兩個原則,省時省力,其次才是效果,沒辦法,在這兩項之後才是效果。也就是說在布光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利用好自然光,既陽光,硬了拉窗簾,控制光比,補光反光板,反差不明顯,拉黑旗
2、將生活中的燈光植入到場景中,比如晚上主燈打不到的地方,可以放台台燈啊,甚至電腦屏幕啊,都可以
3、有些夜戲可以改到白天拍,然後做成夜晚的效果,不難很簡單的
4、其他遵循人像補光和場景布光的一般原則。

⑩ 夜間攝影有什麼技巧阿

你想尋找攝影機會嗎?除了那些能產生迷人影像的白天之外,你可能偶爾會聽說一些攝影師利用日落的余輝或日出前的霞光拍攝--大約有30分鍾的時間,可有多少時候你聽到關於攝影師利用另外9到10個小時去拍攝神奇的室外夜景呢?這真是個遺憾,缺乏想像力將是從事攝影師工作最致命的弱點。

對於夜景攝影,每一次拍攝都需要周密的策劃,因為通常直到底片沖洗出來之後,我們才會看到拍攝結果,所以我們不得不事先構思要拍攝的照片,然後設計一種達到這個目的的拍攝方案。想一想,要是我們把相機快門打開10個鍾頭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假如給前景足夠的照明,而使天空中的余輝保留原有的光線效果,眼前的景象又會怎樣呢?

器材

一付結實的三腳架是首要的。我使用曼富圖三腳架,另外把一個勘探用的三腳架修改了一下做攝影用。快門線也是必須的,而且別忘了帶閃光燈,我認為那種小型神光牌閃光燈很棒,它使用兩節5號電池(與我的相機和電子閃光燈里用的一樣),放在口袋裡或攝影包里很方便。此外,還有一件隨時會用得上的東西是筆記本,可以用它記錄你所經歷的一切。

磁性指南針很有用,因為假如你想拍到星星繞著北極或南極運行的整個軌跡,指南針會便於你在天黑之前設計好你的照片。

我用聚光燈或電子閃光燈照明被攝體,至於選擇哪一種,則根據被攝體的體積大小來決定。

我的大多數夜景照片是用廣角鏡頭拍攝的--35毫米相機配24毫米鏡頭,6×6厘米畫幅相機配40毫米鏡頭,偶爾,我也會用35毫米相機配50毫米鏡頭,6×6厘米畫幅相機配80毫米或150毫米鏡頭。

膠片

膠片的選擇隨個人的喜好而定,短時間曝光使用通常用的膠片就可以了,對於長時間曝光,也許可以試著用一些其它類型的膠片。

我所有的夜景照片都是使用日光型反轉片拍攝的,對於這種膠片來說,使用電子閃光燈可以達到很好的色彩還原,而使用聚光燈會有一些偏黃,對於我的許多拍攝主體來說,這不是個問題--石頭不會在意這種偏色。不過,有時我也在聚光燈前加一塊淺藍色的明膠片。這樣可以使閃光更接近於白光,不過會損失約1/3級的光量。不妨一試

余輝:太陽剛落山的時候,夕陽余輝看上去並不怎麼壯觀,但是它的美麗與輝煌會逐漸展現出來。隨後它會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此時拍的照片幾乎沒有陰影(天空的大部分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燈箱),並且顯現出一種暖色調(因為天空此時通常是桔紅色的)。 也許一個不算太長的望遠鏡頭此時會很有用。這樣,可以把更多的燦爛余輝納入鏡頭,同時可以使黑色的天空少一些。前景中的物體可以拍成剪影或用人造光照亮。如果你決定照亮前景,那麼動作一定要快,這樣背景中的余輝才不會曝光過度。以上這些建議同樣適於拍攝落日。

照亮前景: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照亮前景,不妨試一下二次曝光。把相機放在一個結實的三腳架上,第一次按照夕陽正確曝光,當晚上天足夠黑之後,打開相機定時曝光,同時用聚光燈照亮主體直到足夠為止。兩次曝光之間,在進行第二次曝光時,當你把快門速度調到B門時,一定要小心,不要移動相機。

月光:月亮從圓到缺的每一刻你都可以很容易地拍到照片。滿月照亮大地之時,我使用ISO 100的膠片、f/4、15-60分鍾曝光。(此時月亮是作為主要光源,而不是構圖的一部分)。 注意相機的放置方向,月亮有可能在曝光過程中移到相機前方,這樣極不利於拍攝,所以需要使用遮光罩。如果月光直接射入鏡頭,將會造成光斑。

月光,加上閃光燈或聚光燈,同樣也能被用來控制前景與背景之間的反差。如果你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物體,並且曝光正確,底片的背景(僅被月光照亮)密度將隨著曝光時間的長短而變化。

月光也可以作為光源,在某些情況下,人們不會懷疑照片是在晚上拍的。月光是太陽照在月球表面上的反光,它與正午時的光線顏色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區別細小。

人們常看到後來加上一輪明月的風景照,你也可以加上不止一個月亮來闡明月亮是怎樣升起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用多次曝光技術拍攝畫面的基本組成部分或前景。它可以是一塊崖石,要使它曝光不足,大約使用比日落時低一擋的光圈。天黑之後,把相機裝在三腳架上,給畫面再加上月亮。注意仔細確定好月亮的位置,這樣不致於使月亮落在某一前景細節上端。要把多個月亮納入一張底片,曝光必須至少要以2 1/4分鍾為間隔,否則月亮會重疊在一起。我發現5-6分鍾是最佳的曝光間隔。滿月之時,我用f/8、1/125秒(ISO 100)拍攝,每6分鍾為影像加一個月亮。

星跡:我拍的另一種夜景照片是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然後打開快門曝光10小時,這意味著天空不是漆黑一片,而是在照片空白處布滿星星的軌跡。 這么長時間的曝光只能在新月的時候嘗試,以避免曝光過度,同時使天空和星星的軌跡保持很好的反差。光圈設定在f/5.6-f/2.8之間效果最好,前景的照明則根據選擇的光圈來計算。

用光技巧

對於樹、小石頭這類被攝體,用電子閃光燈照明很有效,而照亮大的被攝體則需要12伏、100W的手持照明設備,靠一個攜帶型、完全密封的摩托車用電池供電,這樣,閃光可以逐漸照亮被攝體,整個過程可以自行掌握,從1分鍾到1小時都可以。

使用電子閃光燈時,我不是把閃光燈裝在相機上,因為這樣太黑了,我圍繞著被攝物體採用1到2次閃光,從不同角度勾勒出被攝體的輪廓。通常把被攝體的一面作為重要部分,運用較多的光照明。這樣拍出的被攝體具有立體感,而不會因為從相機位置打閃光而造成的平淡效果。

當你進行閃光時,你可以藏在樹、岩石或其它物體後面。這是確保你的身影不會出現在鏡頭之中的最可靠的辦法。要在白天支好相機,找出你想要照亮的被攝體的位置,用石塊、棍子或其它明顯的東西作標記,並確定在每一位置需要打光的次數。

一般情況下,閃光燈的指數都是根據室內條件設計的,在室外並不準確。在戶外,我通常把光圈開大1 1/2級,彌補因為沒有牆壁、天花板的反光造成的損失,而且像石頭建築物這樣的被攝體通常光線都比較暗。

當你想在晚上給樹打閃光時,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必須在幾乎沒有風的晚上才可以用閃光燈,否則樹葉和樹枝位置在每一次閃光中都會略有變動。為了完全照亮整個

樹冠,還需要一些額外的閃光,以一棵小樹為例:從左邊對准樹干閃光(焦距設在50毫米),對准樹冠閃光2次(焦距設在85毫米),從右邊對准樹干閃光2次(50毫米),對准樹冠閃光3次(85毫米)
......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夜晚場景應該怎麼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三學生免費電影 瀏覽:537
分離四肢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57
手機愛奇藝里的電影如何存進u盤 瀏覽:168
現代戰爭火力對決是什麼電影 瀏覽:628
有哪些最值得看的外國電影 瀏覽:703
2015年吳京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80
好看的國產電影古代 瀏覽:698
好看的2016動漫電影 瀏覽:793
北京電影學院所有專業學費多少 瀏覽:101
有哪些黃的外國電影排行榜 瀏覽:577
2002電影無主之城有哪些歌曲 瀏覽:509
電影如何設計腳本 瀏覽:414
百度雲盤上如何下電影網站 瀏覽:948
異形系列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150
十二歲孩子看什麼電影 瀏覽:441
村委會免費放電影 瀏覽:141
看視頻怎麼查電影名 瀏覽:830
啥啥的游戲電影好看 瀏覽:125
印度電影娶了12個老婆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183
休斯頓電影節什麼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