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英語介紹威尼斯電影節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he world's 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o-called "" father of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n 6 August 1932 in Italian city of Venice establishes.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film art level. In 1934 after the second session held in early September each year to the end of August, a two-week held. 1943 ~ 1945 becaus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once close. War held in 1946 after recovery. 1932 to 1942, award for best feature films and documentaries, divided into short, Italy movies, foreign films, and best director, screenwriter, actors, actresses, photography, music awards. In addition, there are special award, ZongGeJiang, "Mussolini cup", "double festival cup", etc. 1946 to 1948, cancelled "Mussolini cup". Saint mark's 1949 to establish "golden" and "holy MaKeYin lion award", "st mark bronze lions award", etc. Film festival roughly as follows: first, the content of awards activities. Venice film festival, have set up many awards saint mark's "golden" and "holy MaKeYin lion prize," "saint mark bronze lions award", Italian film critics award, international film critics award, international Catholic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movie news association awards, documentary award, etc. Before the awards will form the review committee is authoritative, our veteran director xie jin, Chen kaige all once were judges. Chinese film since the 1980s appear in Venice the prize.
『貳』 威尼斯電影節英語怎麼講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叄』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基本介紹
義大利語: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
其他名稱: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時間:1932年
主辦單位:威尼斯藝術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20世紀60年代末,威尼斯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才恢復評獎。盡管如此,在此期間每年世界各國仍有很多優秀作品參展。
威尼斯電影節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電影節發掘了一大批新興的歐洲電影人。盡管它所選擇的電影未必是該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卻時時刻刻地在引領歐洲藝術電影的發展潮流。
威尼斯電影節是威尼斯雙年展的組成部分。
『肆』 首屆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哪一年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其他名稱: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時間: 1932年
威尼斯電影節標志主辦單位: 威尼斯藝術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伍』 威尼斯電影節具體有哪些獎項電影節的由來有何歷史
『陸』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它與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及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
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即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6)威尼斯電影節怎麼說擴展閱讀:
獎項設置
主競賽單元:「金獅獎」(整個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從1949年開始設立,用以獎勵每年最優秀的電影長片)、「銀獅獎」(非正規獎項,通常頒發給最佳導演或者最佳短片)、評審團大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新演員將等;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最佳短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
此外還設置了終身成就獎和「未來之獅」的獎項,前者用以獎勵世界范圍內為電影事業奉獻終身並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後者則為「最佳處女作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柒』 威尼斯電影節英文簡介
只找到中文的簡介 找人翻譯一下吧
簡介如下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捌』 威尼斯電影節的來歷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2年,但此後間隔1年,於1934年舉辦了第2屆.1943年-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辦.1969年-1978年,電影節雖仍在舉辦,但未評出正式大獎,其中1973年、1977年、1978年停辦。第34屆(1969年)取消評獎、第35屆(1973年)取消評獎。1973年,電影節更名為「義大利電影評論日」,1975年又改名為「雙年電影節」,1979年恢復正常舉辦,1980年恢復「金獅獎」。
威尼斯電影節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共有20多部影片參展,共設7個獎項,包括最受喜愛女演員獎、最受喜愛男演員獎、最佳原創故事獎、最佳導演獎、最感人電影獎、最有趣電影獎和最佳技術獎。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是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沒有固定的評委會。
從1934年開始,威尼斯電影節開始趨於穩定,並於每年的8月底9月初舉辦。但威尼斯電影節曾一度被義大利法西斯政府所控制,獎杯叫「墨索里尼杯」。也因此緣故,威尼斯電影節從1938年到1942年的評獎不為後人承認。
40年代的威尼斯可以說是在曲折中成長了起來。1943年到1945年,威尼斯電影節因戰爭而停辦。威尼斯電影節在1946年重新舉辦,也開始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法國著名導演讓·雷諾的《南方人》獲得「最佳影片獎」。1949年,「聖馬克金獅獎」正式設立,法國導演魯佐憑著《曼儂》一片捧走了第一個頒發給最佳影片的金獅獎。
50年代開始,威尼斯電影節開始向國際化發展,有日本和印度等國家的電影參展。1951年,黑澤明的《羅生門》奪得金獅獎,這是西方人第一次把焦點對准東方電影,,對黑澤明本人和亞洲電影都具有重大意義。
1961到1961年之間,威尼斯電影節已經成為了新興和優秀影片展示的平台,隨後,「金獅獎」的含金量也有所提高。然而到了60年代末,威尼斯影展又遇到了波折,因為政治因素及其他原因,使得原本影片獎賞制度遭到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盡管如此,每年世界各地仍然有很多優秀作品參展或是被邀請參加影展。
1971年和1972年的金獅獎分別頒發給了約翰·福特和卓別林。同時,1971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也第一次有了中國影片的出現。1974到1976年,在Giacomo Gambetti的倡導下,電影節開始尋找新的影片,出現了一些懷舊的題材和其他的新穎題材。1978年,電影節停辦一年。
8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又恢復了頒獎制度,並且其宗旨是成為「電影作家的影展」。參與評審的委員多是國際上深負重望的知名導演,這是威尼斯影展的一大特色,也是它與戛納影展、柏林影展,並稱歐洲三大影展的原因!
1991年,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參展威尼斯電影節,不過卻沒有捧得金獅。9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已經成熟,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導演匯聚與此參加影展。不過,由於電影製作主導思想的變化和世界電影商業化趨勢愈見明顯,威尼斯影節的質量有所下降,被商業化運作的戛納影節超越。
『玖』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它與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及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即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拾』 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用法語怎麼說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art cinématographique de Venise
威尼斯官方的義大利語名稱是:La 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