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資500人的電影院要多少資金多長時間回本
一個500人的電影院。也就是說電影院一共在4個廳左右。4個廳的話放映設備應該是在160萬左右,這個錢是省不得的。
但是其他的裝修是很有操作的空間的。大致算一下,總投資應該會在300-350萬左右,視地區而定。
回本的問題,就算一年平均下來的上座率僅僅是兩成左右,那兩年的時間內也足夠回本了。
B. 坡度怎麼計算
用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水平距離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離)x100%使用百分比表示時,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類推。
度數法:用度數來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離
所以α(坡度)=arc tan (高程差/水平距離)
(2)電影院起坡怎麼計算的擴展閱讀:
汽車爬坡能力的計量方法就是坡度。這個坡度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坡路的角度,而是坡路的高度和水平距離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比來表示,也有用小數來表示的。即
坡度=(坡路的高度/水平距離)*100%
比如某段道路坡度為30%,事實上就是在水平距離前進100米的情況下,垂直高度又上升30米,但是這段路的角度是16°42" ,而不是30°。而100%的坡度,坡路的角度是45°。
一般城市道路坡度不超過5%,超過10%就算比較大坡了;設計時速為120的高速,其坡度一般不能超過5%。雲南的「魔鬼公路」,其坡度超過了8%,所以事故頻發。我們看起來非常陡的地下停車場,它的設計坡度其實只是在15%左右,換算成角度約為8.6°。
C. 為什麼電影院的座位不整齊 十萬個為什麼
正規標準的座位空間數據,即每個影廳的前排與後排座位間隔不得低於1.2米,每行的座位與座位之間的距離,左扶手到右扶手為90厘米長。這是利於觀眾觀影伸展與舒適感的正常標准。
觀眾們也有常常在影院伸不開腿,單個座位過於擁擠的觀影體驗。王經理介紹,好的影廳有一套五星標准,而觀眾們感到拘束感的座位間距,多源於影院在設計座位時會盡量壓縮排與排之間的距離,以挪出更多的空間放置更多的座位。而這樣造成的效果可能是坐下來腿部剛好與前排座位接觸。當有觀眾起身如廁,把腿收縮起來也會讓不出位置,實在擁擠就得起身。「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觀眾寧可選擇靠邊座位的原因,體型稍胖的觀眾也會如此選擇。」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有部分影院的座位設置,行與行之間的座位並不對齊,而是交錯間隔設置。這種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前排座位不擋住後排觀眾的視線,採取錯開排列。即第二排的某一個座位視覺中點,在前一排兩個座位的正中間。從觀眾的消費心理來看,這種交錯的座位設置是最人性與視線最好的。
其實這種設計比較取巧,真正科學的排序是座位在行與行的台階高度上的設置,也就是『起坡』要大。行與行之間間隔度離得遠,前面人即使身高、頭抬得再高,一般都不會擋住視線。而普通影院的台階設置一般在行與行之間排得很密。」
一般起坡30厘米為基本水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17/11/739691_293438605.shtml
D. 電影院設計中的排座,起坡,銀幕高寬之類是在哪個階段確定
最好在施工前就確定好。
E. 建築設計中「坡度」是怎麼計算的
坡度的計算,是用坡段兩端的高差除以坡段的水平投影長度,即為坡度。
坡度值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如您說的「在圖紙上看到坡度是20%」。
至於用「0.05」這樣的小數值表示,與百分比的表示並不矛盾。它就是由百分比化來的,也可以說是百分比的另一表現形式,這正是用百分比表示坡度的方便之處,二者含義相同。
F. 電影院台階建築面積計算
上層計算全面積,看台板以下,按照建築面積計算規則,結構凈高大於2.1m的計算全面積,1.2-2.1m的計算一半面積,小於1.2m的不計算面積。
G. 電影院的建築要求
觀眾廳每座面積:甲等不宜小於0.80㎡,乙等不宜小於0.70㎡,丙等不應小於0.60㎡。
註:觀眾廳面積算至銀幕後的牆面。 電影是通過視覺作用為觀眾所接受。視覺是人們辨別外界物體明暗和顏色特性的感覺,視覺在對物體的空間屬性,如大小、遠近等的區分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觀看35毫米常規電影時,因為畫面的面積較小,視覺條件只要求看全畫面和看清畫面,對視覺的空間屬性是無法區分的。但是寬銀幕、70毫米寬膠片以及其他大視野電影則是利用其畫面寬、視野大的特點,使觀眾的視覺作用接近實際生活,能利用視覺的空間特性,來區分物體的遠近、位置、物體間的距離等,從而有助於使觀眾產生真實感和臨場感。
人的單眼固定注視正前方的目標時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稱為視野,而雙眼視野則較單眼視野為大。整個視野中中央視場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單眼對中央視場的水平視角為30°,雙眼為36°~40°,單眼和雙眼的垂直視角均為22°。中央視場的四周為邊緣視場,在水平方向可達180°,而在垂直方向可達75°。雖然觀看時的清楚程度從中央向邊緣逐漸降低。但正是由於這個邊緣視場使視覺在物體的空間屬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種不同品種電影對視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電影院視角的要求決定了觀眾對銀幕的距離,即視距。邊座觀眾的斜視角是根據觀看畫面時所產生的畸變的程度來決定的,以將畫面的畸變限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 第一排觀眾座位地面離銀幕畫面下緣的高度稱為設計視點。中國國家標准對35毫米電影系列的設計視點定為2±0.5米。但各品種的電影對視點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視野電影由於畫面高度很大,一般設計視點均較低。以免觀眾的仰視角過大而感到不適。最低視點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視點的高低直接影響觀眾廳地面的坡度,視點高則觀眾廳地面的坡度升起較緩,若視點逐漸降低,則地面坡度隨之逐漸變陡,所以視點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視點低固然視覺條件好,又會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視點高雖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會使視覺條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視點高度決定之後,可以相鄰兩排觀眾視點的距離與視線超高值C所形成的兩個相似三角形計算出相鄰兩排的高差,這樣逐排計算直至得到最後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標高。視線超高值C是人眼到頭頂的平均統計值,C值一般採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銀幕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若中區前後排座位錯開排列,則C值可按每兩排12厘米計,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錯位後,後排觀眾從前面兩個觀眾頭部的空隙中來觀看畫面。但在大視野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其C值應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計,因大視野畫面很寬,已無法從前排觀眾兩個頭部的空隙中去觀看。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應小於0.48m,軟椅不應小於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75m,軟椅不應小於0.80m;長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90m,軟椅不應小於0.95m;台階式(散座、樓座)的座席排距應比上述值適當增大;靠後牆最後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兩側有縱走道且為最小排距時,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以後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個座席;
二、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
三、僅一側有縱走道時,上述座席數相應減半。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後牆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後牆之間不宜超過10排。
座席應按弧線或與弧線近似的折線布置(小型可按直線布置),或兩種方法混合布置。觀眾廳正中一排或1/2廳長處弧線的曲率半徑一般等於銀幕至最後一排的水平距離。
優質區的劃分辦法各異,但一般來說座位區的中心都是優質區。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這主要是使來自放映機的光線射到銀幕上以後反射到觀眾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的原理,使觀眾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來自銀幕的反射光。 觀眾廳走道除應按每百人0.6m分別計算寬度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的中縱走道凈寬不應小於1.0m,邊走道的凈寬不宜小於0.8m;橫走道的通行寬度不應小於1.2m;
二、長排法的邊走道不應小於1.2m。
觀眾廳坡地面最大坡度不應大於1:6。超過1:6時應採用台階式地面;走道坡度為1:10至1:6時,即應採用適當防滑措施,超過1:6時應採用踏步。
H. 開電影院要注意什麼前期投入很大嗎
1、注重市場調查、市場的分析預測。要仔細考察下品牌在當地同行業的生意狀況如何,在一個好盈利的市場背景下處於生意順景更能輕松致富。
2、盡力選擇自己熟悉的品牌,作為投資目標,要充分發揮好品牌的優勢,利用其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作為自身發展的一個有利條件。
3、選擇一個好的適合自己的品牌加盟,能給予自己強大持續支持的總部的營運模式就變得非常重要。好品牌與差品牌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往往體現在運營模式上,好的影院項目能讓你輕輕鬆鬆,順順利利賺錢,而不用過於勞心勞力。
前期投入:
首先,根據電影院的面積算出座位數
方法1:總平方數。不管是租賃的,還是建設時規劃的有影院,一般情況下,這里有個公式。總平方數除以3,一般情況下就是影城的標准座位數。舉例:1200平方的總面積,除以3等於400。那麼,這家影城的總座位數,在400左右(正負10%以內)。
公式:總面積 / 3 + ±10%
方法2 :總平方減去過道面積,規劃出大概影廳面積,除以1.4(平均每個座位影廳內的面積是1.4平方左右) 同上例,400座位乘以1.4,那麼,影廳面積就是560平方左右(正負10%以內)。剩下的就是公共區域,過道,和辦公室。
公式:( 總面積 - 過道面積 ) / 1.4 + ±10%
總座位數字乘以8000元(每個座位單個座位造價)就等於總投資額(不含消防和房租)。接上面的例子:400座位乘以8000等於 320萬(不含消防和房租)。
1、平均每個座位裝修費用在1200元/平方(標准配置,裝修好壞差異很大,我們算個平均值)那麼,上面的例子,1200平方乘以1200元/平方等於144萬左右。這里,設計圖紙,裝修費用,起坡費用,總和,一般標准在150萬左右。
2、標準的設備費用,一般為裝修費用的1.1-1.2之間(標准計算方式,不含任何花里胡哨的全景聲啊,巨幕啊,激光啊啥的)那麼,設備的總費用在165萬-170萬左右。正好,通過至少2種驗證方法,得到的數據一致,就是總投資在32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