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長征電影海報怎麼做

長征電影海報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9-05 01:18:28

Ⅰ 關於"紅軍長征"的幾個問題.

光陰荏苒,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迎來了勝利70周年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長征始終是電影電視劇創作的一個重要題材。許多影視作品從不同角度對長征給予藝術回眸和審視,歌頌紅軍取得的英雄業績,表現斗爭的殘酷和艱險,傳達紅軍將士的信念和情感,使這可歌可泣的壯舉在銀屏上永遠閃耀著激動人心的光輝。
1959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日子裡,根據話劇《萬水千山》改編的第一部長征題材彩色影片《萬水千山》上映。影片從紅軍某團某營的角度表現長征,飛奪瀘定橋、搶渡大渡河、突破天險臘子口等,首次以電影的方式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片中表現了紅軍指戰員翻越大雪山、跋涉沼澤地,與險山惡水搏鬥的無畏精神,教導員李有國犧牲前喊出:「讓革命騎著馬前進!」其景其情令人難忘。

60年代,戰史題材片《突破烏江》主要以紅軍某團為視角,藝術地表現了1934年底紅一方面軍突破國民黨軍隊烏江防線的戰斗過程。我軍在當地群眾支持下,小分隊乘夜渡江,接應後續部隊成功強渡,保證了大部隊挺進遵義計劃的順利執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紅軍的戰術和戰績。影片《金沙江畔》講述的是紅軍北上抗日途中到達金沙江畔,蔣介石的特派員與當地大土豪勾結,製造「紅軍」搶劫藏族大土司桑格女兒珠瑪的事件。紅軍堅持黨的民族政策,為了革命大目標,不惜犧牲,救出珠瑪,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通過藏區繼續北上。

這個時期,著重從個體角度表現紅軍的斗爭意志和紅軍精神並產生影響的影片也有幾部。影片《紅鷹》表現紅軍長征經過甘南藏族區白沙草原時,紅軍女醫生林華在突圍時負傷,她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牧民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國方針,組織起一支藏民游擊隊。影片《羌笛頌》中,紅軍女戰士董永貞負傷留在羌寨,發動當地群眾與敵人開展斗爭。她因傷犧牲後,羌族游擊隊長瞞住她犧牲的消息,仍然四處張貼署有她名字的標語,以她的名義繼續和敵人戰斗。

70年代末以來,長征題材影片數量不斷增加,題材領域有了新的開拓。影片《贛水蒼茫》表現了紅軍某團指戰員與王明錯誤路線的斗爭。影片《大渡河》細膩地展現了紅軍飛奪瀘定橋等戰斗過程。80年代初,八一廠拍攝的《四渡赤水》是繼《萬水千山》後又一部大型長征題材影片。影片遵循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以真實史料為依據,表現遵義會議召開後,重新掌握軍隊指揮權的毛澤東指揮紅軍出奇兵四渡赤水河、擺脫敵人戰略包圍的壯舉。影片通過再現這個革命戰爭史上的光輝範例,歌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勝利。

此後,長征影片的角度、風格、視點越來越多樣化。影片《金沙水拍》展現了長征途中毛澤東的情感空間,豐富了毛澤東作為軍事家、政治家、詩人、丈夫、姐夫等多重角色的豐富性格。影片《草地》中,三個方面軍的掉隊紅軍指戰員組織起來,互相鼓勵,走出險惡的草地,從一個小角度凸顯紅軍團結戰斗的革命意志。《馬蹄聲碎》以對紅軍戰士個體感情世界的渲染之筆,使歷史更多具象化,更多感悟性。跋涉途中,兩個人為尋找食物葬身江水,一人長眠在草地,倖存的5名女兵終於追上了紅軍大部隊。透過她們種種獨特的心理和行為,觀眾可以深深感受到堅強的人格意志力量。影片《彝海結盟》通過劉伯承率領紅軍先遣隊通過彝族地區時,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劉伯承與頭人小葉丹歃血為盟,將不懼犧牲的紅軍征程表現得更加真實、生動、感人。這些影片從紅軍的堅定步履中意味深長地表達著紅軍主動精神的勝利,顯現著一個極其寶貴的創作立場:人類永遠站在歷史的連接點上,每一代人都是歷史的承前繼後者,他們需要在記住歷史的同時傳承歷史的精神。

80年代以來也拍攝了許多長征題材作品。例如,《遵義會議》就富有啟示性地詳述了革命轉折關口的遵義會議的歷史過程;《大渡橋橫鐵索寒》表現紅軍渡過金沙江,最終沖破蔣介石的十萬大軍圍追堵截的整個戰略行動過程;《長征歲月》講述長征途中幾名掉隊的紅軍官兵,在追趕大部隊中靈魂升華的奮進歷程。《太陽女神》通過紅軍女戰士金子追趕部隊的故事情節鏈,寓意著人民對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不會停止。《草地之光》首次表現劉少奇同志在長征中擔任紅軍籌糧委員會主任時為紅軍籌糧的過程,表現了紅軍將士的樂觀精神、犧牲精神和大局意識。《血戰萬源》表現紅四方面軍粉碎十萬川軍對川陝根據地的六路圍攻,將處於內外雙重困難中的總指揮徐向前的軍事才能和道德情操給予了生動的展現。

世紀之初出現的史詩性長篇電視連續劇《長征》是長征題材電視劇最重要的收獲。從該劇中不僅能看到更為真實的戰爭場面,感受到紅軍將士艱難無比的跋涉和巨大犧牲,更能看到黨是怎樣一步步戰勝錯誤路線,確立毛澤東正確路線的。電視連續劇《長征》與電影《長征》相得益彰,共同構成較之以往規模最大表現最為完整的銀屏長征奇觀。這兩部沒有粉飾的長征題材影視片,達到了藝術性、感召力和感染力的融匯統一。影視片中的長征能夠得到如此表現,既緣於影像技術的飛速發展,也緣於歷史的進步以及創作者的歷史責任感。它們共同傳遞著一個信息:長征屬於歷史,長征精神將永遠輝耀著現實和未來。

長征題材影視作品擁有眾多觀眾,這里除了歷史內涵選擇的因素,還在於其深刻的思想內涵、人性內涵和文化內涵的選擇。生活中的長征已成往事,但藝術領域的長征任重道遠。

□相關鏈接

正在拍攝中的長征題材影視片

《雄關漫道》:20集電視劇,八一廠和貴州省委宣傳部合拍,描述了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歷程,是中宣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重點劇目。

《我的長征》:電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以一位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普通人的視點展示長征。

《烏蒙磅礴》:30集電視劇,雲南影視產業和雲南銘鼎影視文化公司共同拍攝,描述了1935年2月中央紅軍在雲南昭通扎西的一段歷史。

《不能忘卻的長征》:八一廠軍教片部拍攝的長徵文獻紀錄片。

《中國工農紅軍》:12集文獻紀錄片,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製作,全景式展現中國工農紅軍1927年至1937年為民族解放浴血奮戰的悲壯歷史。

《偉大長征》:12集文獻紀錄片,中央檔案館和國家檔案局聯合拍攝,全景式展現了紅軍長征的歷史。

《長征,不朽的魂》:5集專題片,中央電視台拍攝,在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中,展示了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壯闊圖景。(宋軍峰、王友存)

Ⅱ 長征電影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1934年10月,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中央紅軍從江西於都出發,猶如一條紅色鐵流,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二萬五千里。直到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劇情介紹——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悲壯的失敗中出發,面臨著大批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大自然的艱難險阻、以及內部錯誤思想和軍事路線的干擾。但就是在這樣的特殊環境和時刻,中國共產黨和她領導的紅軍,卻勇敢地正視並糾正了自身的錯誤,重新選擇、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和新的領導核心。以頑強的戰斗和大無畏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個軍事上的奇跡,終於突破重圍,贏得了「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勝利,並由此踏上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道路。

(2)長征電影海報怎麼做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1、毛澤東 演員唐國強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21年參與中共一大,1927年發動秋收起義,並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5年遵義會議後,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核心。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到達陝西延安吳起鎮。紅軍勝利完成長征。

2、蔣介石 演員陳道明

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1908年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1927年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雙十二事變後開始聯共抗日,1943年參加開羅會議。抗戰後,發動全面內戰,淮海戰役後,宣布「下野」,之後,飛往台灣。1975年,逝世。

3、彭德懷 演員姚居德

十大元帥之一,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建立湘贛革命根據地。時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軍團長。抗戰時期,發動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與賀龍一起打敗胡宗南,收復延安,後進軍西北,打敗馬鴻逵與馬步芳,又和平解放新疆,朝鮮戰爭時期,率領志願軍打敗聯合國軍。

Ⅲ 觀看電影長征觀後感不少於500字

觀影《長征》有感 今天的黨課上,我們觀看了《長征》這部電影。隨著鏡頭再次經歷當年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偉大歷程時,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長征》是描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行程的艱難險阻,記述了在戰爭時代的種種艱辛困苦,我深深地體會到生命的價值,生活的意義。 長征途中,紅軍在險境中打了許多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勝仗,其中有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等。當看到張國燾拒絕北上抗日,還將參謀長曾中生殺害時,我和旁邊的同學都十分氣憤!當影片放映到飛奪瀘定橋時,我被電影那震撼人心的畫面所感染。國民黨在紅軍到達前,已經將所有的木板拆下,只剩下十幾根鐵鏈橫在大渡河上,形勢十分險惡。戰斗剛打響,紅軍所有的武器一起向對岸開火,軍號聲、槍聲震撼山谷,二十二位突擊勇士手持沖鋒槍、手槍或輕機槍,背掛馬刀,腰纏十幾顆手榴彈,趴在鐵索上匍匐前進。他們不顧下面洶涌的大渡河水和對面敵軍密集的槍彈,向橋對面奮勇前進。國民黨為了阻止紅軍前進,在橋口放起了熊熊大火,想把紅軍擋在橋上。緊急關頭,有一位戰士中彈跌入大渡河中,但其他戰士仍然不怕犧牲,勇猛地向瀘定城挺進。經過了幾個小時的戰斗,紅軍快速佔領了瀘定城,在橋面上架起了木板,為紅軍脫離險境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長征的勝利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不僅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而且是革命的宣言書、宣傳隊和播種機,使得中國革命形成了燎原之勢,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如果沒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怎能有今天的幸福和平。長征精神,就是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想,今天我們在這里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總結長征革命歷史經驗,繼承和發揚長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我們需要學習、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時期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定信念、敢為人先、艱苦奮斗、依靠群眾、重於求實、善於團結的精神發揚光大。 我們要始終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更好地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堅定報國之志,揚起理想的風帆;學習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面對、百折不撓,要學會在失敗與挫折中磨練自己堅強的意志。我們要把長征精神發揚光大,腳踏實地,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甘於奉獻,奮發圖強,開拓進取。

Ⅳ 紅軍長征電影有哪些

還是有很多的,畢竟那個時代是紅軍歷史上重要的轉型時期。為了紀念那一段歷史,國內拍攝了不少的電影來作為紀念。

《長征》

在渡過了赤水河之後,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金沙江這個天險了。而大渡河又是最為緊要的一環。在這條河上有一座鐵索橋,橋的另一邊就是重機槍把守的要塞。說是橋,不過是十幾根鐵鏈相連接而已,而用於走路的木板早已被清除一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險要的地勢,才有了後面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威名。

Ⅳ 《長征》電影最受感動的場面要短!60字以上90字以下

啊,復制黏貼的,將就著用一下吧,長點的自己刪減一點縮寫下就行了。
1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戰地女傑:賀子珍的身體里嵌入17塊彈片
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說,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
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3、一袋干糧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4、「紅軍草鞋」作坊的故事
「打雙草鞋送紅軍,表我幹人一片心。親人穿起翻山嶺,長征北上打敵人」;「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穿草鞋幹革命,夜提燈籠訪貧農……」
1934年10月,紅軍從於都開始了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在於都結集的10天時間里,於都人民夜以繼日趕制出10萬多雙草鞋。夜渡於都河走上長征路的時候,每個紅軍戰士的行囊中都有兩雙草鞋。
今年75歲的老人叫陳羅壽,家住於都縣羅坳鎮步前村。步前村當年是紅五軍團的結集駐扎地。這個村當時有七八十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會打草鞋。陳羅壽的父親陳善模和母親孫道秀都是村裡打草鞋的高手。陳善模1932年參加紅軍,1934年10月從家鄉渡河走上了長征路。陳善模參加長征不久就因負傷回到了家鄉,第二年便去世了。為了生計,陳羅壽小小年紀就跟母親學會了打草鞋。解放後,陳羅壽還一直靠打草鞋來貼補家用。
令陳羅壽感到些許欣慰的是,隨著紅色旅遊熱潮的興起,每逢節假日,他和他的「紅軍草鞋」作坊慢慢吸引了不少城裡人的眼球。他們或成群結隊,或一家老小,或帶著親朋好友,來到這里觀看這個獨特製作草鞋的過程,感受老區民間手工藝文化的源源流長,同時,也增加了對長征歷史的了解。
5、懷念小吳
老紅軍肖彬永遠忘不了他的小通訊員吳玉民。
長征的時候,肖彬在紅二方面軍6師18團9連當指導員。澤章壩遭遇戰中,他負了重傷。過草地的時候,上級給了他一匹馬,並安排連里的小通訊員吳玉民照顧他。
小吳這年剛剛16歲,個子不高,黑黑的,長得挺結實。別看小吳年齡小,可是很會照顧人。每到宿營地,他都先找到一塊乾燥或者背風的地方,把自己那床補丁摞補丁的破被鋪在地上,扶肖指導員歇下後,馬上支起小鋁鍋燒開水,給指導員洗傷、消毒,然後拿出半小瓶兒紅汞(這是當時他們部隊唯一的葯品)為指導員換葯。
部隊一天一天朝前走,肖彬和小吳的糧食袋越來越輕了。傷勢好一些,肖指導員開始硬撐著幫小吳打些下手,到了宿營地,小吳揀柴火燒上飯,然後肖指導員看著火,小吳就去放馬。
這幾天,小吳不用肖指導員燒火了,放馬走的時候,他總是帶上小鍋,說是可以邊放馬邊燒飯,兩不耽擱。每回,他都是很晚才回來,把小鍋里熱騰騰的飯盛給指導員吃。指導員一讓他吃,他就笑著拍拍肚子說:「看,鼓鼓的,早吃飽啦!」
可是,指導員總是覺得小吳好象越來越瘦弱了。
這天傍晚,小吳安頓好指導員,又去放馬了。
肖指導員悄悄跟上了他。但由於腿上有傷,他只有慢慢地爬,被遠遠地落在了後頭。當他在一處小樹林追上小吳時,小吳正端著鍋,一口一口地吃著什麼。
「小吳!」肖指導員輕輕喚了一聲。
小吳吃了一驚,一看是指導員,急忙把小鍋藏在了身後,稚氣地笑著問:「指導員,你怎麼來啦?」
肖指導員沒有回答,仍然向前爬著。小吳趕緊起身扶他。指導員順手端起了小鍋。小吳急忙用手去捂,指導員用命令的口氣說:「把手拿開!」
小吳只好拿開了手。
肖指導員湊著火光向鍋里一看:天啊,這能叫飯嗎?一鍋黑乎乎的草根樹葉,即使是飢腸轆轆的時候,見了它也就「飽」了,而這位只有16歲的小鬼,為了照顧戰友,自己竟用它來充飢……肖指導員的眼睛模糊了,這時,他的耳邊斷斷續續傳來小吳低低的哀求聲:「指導員,你別生氣,你批評我什麼,我都接受……」
肖指導員能批評小吳什麼呢?他放下小鍋,一把將小吳緊緊地抱在懷里……
6、血信
1935年,紅三軍團長征來到婁山關。蔣介石集中了幾個師的兵力,妄圖把紅軍消滅在婁山關下。
雙方血戰最激烈的時候,彭軍團長和其他首長來到前線指揮所。中央機關就要過來了,如果不拿下婁山關,紅軍大部隊就有被圍殲的可能。彭軍團長十分焦急,一邊在指揮所里來回踱著,一邊低聲念叨:「派出的偵察員怎麼還不回來?」跟隨首長來前沿的軍團宣傳隊長鍾明彪也為首長擔心,兩眼緊緊地盯著前面的山峰。
突然,鍾隊長發現從敵人陣地背後的山腳下跑過來一個人,個子小小的,穿著一身破舊的老百姓衣服。他一手捂著肚子,一邊跌跌撞撞地貓著腰往這邊跑,一邊往山上招手。鍾隊長見狀,沖出掩體,快速跑去接應。跑近一看,呀,這不是半年前入伍的小戰士劉志林嗎?此刻,小劉的衣服已被鮮血染紅了,腸子都流了出來。見到鍾隊長,他再也支持不住,右手兜住腸子,一頭栽倒在鍾隊長的懷里,嘴裡卻吃力地喊著:「快,快去報告彭總,10團一部沖上婁山關主峰,又被敵人給撲壓下來了,快派部隊增援!」
「給你包紮一下吧!」
「不要管我,我是共產黨員,你快去報告呀!」說著,小劉使勁推開了鍾隊長。
軍情緊急,鍾隊長只好輕輕放下小劉,飛速跑回指揮所向彭軍團長作了匯報。
彭軍團長立即命令幹部團增援,一鼓作氣拿下了婁山關。
鍾隊長發了瘋似地跑下山,去救小劉。在婁山關的山路上,他看到一條由一滴滴鮮血滴成的血路。沿著這條血路,他在一棵大樹下找到了已經犧牲了的紅軍小戰士劉志林。後面的同志們也趕到了。大家抹去臉上的淚水,掩埋了小劉的遺體,悲痛萬分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Ⅵ 紅軍長征的背景

紅軍長征是在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危機、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情況下發生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

1932年,日軍向上海發動進攻,製造了「一二八」事變,進一步加快侵華步伐。1933年春,日軍相繼攻佔山海關、熱河,並侵佔長城以北沿線部分地區,鋒芒直指平津。

但蔣介石卻逆歷史潮流而動,頑固以「攘外必先安內」作為處理內外關系的基本國策,一再對日妥協,不斷調集重兵「圍剿」蘇區和紅軍。

在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形勢下,蔣介石集團「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遭到國人不滿和輿論譴責,甚至遭到了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實力派的反對。

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大旗,不斷發表宣言,強烈譴責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對日宣戰,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日;

在日本加緊侵華,全國抗日救亡運動興起的時候,高舉著抗日旗幟的中國共產黨,本應根據國內階級關系劇烈變動的新情況,進一步制定出正確的戰略策略,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推動以抗日戰爭為中心的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

然而,在黨內取得統治地位的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者,卻在革命的生死關頭犯了「左」傾錯誤,使黨和紅軍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

王明「左」傾錯誤推行的惡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的第四次反「圍剿」和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贛、閩浙贛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相繼失敗,紅軍遭受慘重損失。

部隊的建設受到嚴重破壞,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被迫實行戰略轉移。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失敗,改變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大格局,影響了其他蘇區,使長征由局部演變為全局性的戰略轉移。

兩大危機,考驗著瀕臨絕境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以謀生存、圖發展為主旨的長征隨之在中華大地上展開。

(6)長征電影海報怎麼做擴展閱讀:

長征起因:

長征的起因就是中央根據地在先後打敗國民黨4次反圍剿斗爭後,第五次失敗,為了保住革命火種,保存實力,被迫撤退,開始長征。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長征中關鍵轉折點是毛澤東提出向國民黨部隊實力較弱的貴州轉移,隨後大事件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三人軍事小組,扭轉了國際共產主義的教條軍事指揮,把長徵引向了勝利的方向。

還有著名的四渡赤水,為了擺脫消滅國民黨的主力部隊,被列為世界經典軍事教科書的四渡赤水的勝利,使得中央紅軍主力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主力軍隊的圍追堵截,奠定了長征勝利的基礎。

紅軍在遵義進行整修,傷員較多,當地老百姓熱心擁軍,在董公寺,老百姓拿出董酒為戰士消炎,療傷,活血化瘀。因為董酒為高度純糧固態釀造的白酒,百草入曲具有一定的葯酒特性,效果奇佳,深為紅軍戰士認可。

Ⅶ 電影《長征》主要講的是什麼故事情節

電影長征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在逆境中戰略轉移,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過程,刻畫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挽狂瀾於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揚了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3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因為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領導導致和中國國民黨正面戰斗時損失慘重,迫不得已開始向陝甘寧邊區大撤退,在貴州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帶領中國工農紅軍歷經千辛萬苦重重阻礙的長征最終抵達目的地。

(7)長征電影海報怎麼做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毛澤東 演員唐國強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21年參與中共一大,1927年發動秋收起義,並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5年遵義會議後,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核心。

2、周恩來 演員劉勁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在巴黎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鄧小平是成員之一),領導南昌起義。在十年內戰時期緊緊站在毛澤東一邊。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毛澤東一起運籌帷幄。建國後,在外交方面做出重大貢獻,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朱德 演員王伍福

十大元帥之一,與周恩來等人一同領導南昌起義,後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建立紅四軍。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毛澤東一起運籌帷幄。

Ⅷ 求《長征》電影下載地址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pdajx002675&category_id=51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123456789mzl&category_id=33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blog088&category_id=50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123456789mzl&category_id=33
用迅雷下載

Ⅸ 電影《長征》梗概

電影《長征》梗概
要短,100字左右
我有更好答案

如最佳答案內容有誤,請提交正確答案...
提交
最佳答案
《長征》
廣西電影製片廠1996年出品
編劇:王朝柱、黎汝清、翟俊傑
導演:翟俊傑
主演:唐國強、劉勁
故事梗概::
1934年秋,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被迫撤出江西根據地,突圍北上抗日。湘江一戰,八萬六千紅軍銳減為三萬餘人。李德、博古等人不顧蔣介石眾兵設伏,把希望寄託在和紅二、六軍團的湘西會師上,中央紅軍危在旦夕。
危難時刻,已被錯誤路線剝奪軍權的毛澤東審時度勢,在王稼祥、張聞天、周恩來等人的支持下,力挽狂瀾,經通道轉兵,黎平會議,終於促成遵義會議的召開,初步清算了「左」傾冒險主義軍事路線,毛澤東重新回到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
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中央紅軍再越婁山關,再占遵義城,取得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接著又指揮紅軍四渡赤水河,巧奪金沙江,飛越大渡河,終於擺脫了蔣介石軍隊的圍追堵截。翻越大雪山後,紅一方面軍與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北上到達西康阿壩地區後,張國燾恃兵自重,公然分裂紅軍。面對危局,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果斷率紅軍先遣隊繼續北上,使紅軍再一次擺脫困境。
1936年10月10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三大主力部隊在甘肅東部會師,完成了歷時兩年的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熱心網友 推薦於:2017-12-16
896
243
分享
查看更多回答(8)
周圍人還關注
紹興安昌古鎮
宮斗游戲
紹興老台門客棧
墊鼻子假體圖片
冰雪奇緣奶茶店加盟
濕疣前兆圖片
女孩白斑初期圖
整形雙眼皮圖片

網路知道
十分鍾內有問必答
立即下載
相關問題
電影《長征》的梗概 189
電影《長征》梗概 164
《長征》電影簡介 2
長征電影主要內容 627
關於《長征》電影簡介,大約20字. 104
電影《我的長征》的主要內容 340
《長征》電影簡介 267
更多相關問題
為您推薦

關於「長征」的更多知識
紅軍長征過草地的一些感人故事! 3633
紅軍長征過草地的資料 1017
紅軍長征過草地故事 505
長征故事梗概!速度,200字 203
《我的長征》故事梗概 175
相關搜索
《長征》電影主要內容 電影長征演員表 電影長征簡介 長征電影簡介
相關行家
周洋china
電影學生
已幫助
28157325人
已回答
29791人
被點贊
24238人
oprahlnn
電影學生
已幫助
23566人
已回答
910人
被點贊
1048人
向Ta求助

十分鍾內有問必答
立即下載
名字余娜的知道 退出 反饋 申訴
電腦版 ©2017 Bai
京ICP證030173號-1 京網文【2013】0934-983號

閱讀全文

與長征電影海報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雙人座位怎麼抱 瀏覽:559
好看的阻擊電影 瀏覽:26
又一個演女人在茶室什麼電影 瀏覽:454
關於抗日的少兒電影有哪些 瀏覽:559
2019年6月上映的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449
像殺戮都市3D電影有哪些 瀏覽:148
色戒電影還有什麼內似的好看電影 瀏覽:490
瑞典電影側重什麼 瀏覽:54
沁水電影院怎麼訂票 瀏覽:52
哪吒復活大電影免費 瀏覽:909
宮崎駿電影在線看高清免費 瀏覽:175
怪獸什麼電影好看 瀏覽:782
電影仇什麼 瀏覽:955
愛奇藝多久可看上映的電影 瀏覽:558
寶來飆蘭博基尼是什麼電影 瀏覽:72
電影院眼鏡是免費 瀏覽:429
沈默什麼電影 瀏覽:105
有關民國時期的電影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610
如何忘記電影西瓜 瀏覽:162
神秘電影線免費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