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流感》
一場《流感》,將韓國這塊國土狹小,格局有限本所不善的災難題材,演繹的驚心動魄,而更為難得的是在並不遜於好萊塢災難片的節奏掌控中,電影一面將人性的丑惡,用自私與冷漠,讓人驚愕的在災變中以體現,也將人性善良的光輝,以耀眼的尊崇,而另一面凌厲尖銳的政治隱喻與諷刺,透過暴動與焚屍這些大場面的營造,又將災難並不單指於疾病,更直指於政治,直擊於人心。 ——夢里詩書
⑵ 韓國災難大片排行榜前十名都是什麼
韓國災難大片排行榜:《極限逃生》、《摩天樓》、《潘多拉》、《致命感冒》、《鐵甲蟲》、《海雲台》、《雪國列車》、《釜山行》、《漢江怪物》、《隧道》。
3、《潘多拉》是由朴正宇編導,金南佶、文正熙、金英愛、鄭進永等主演的災難電影,該片於2016年12月7日在韓國上映。該片圍繞核電泄漏話題展開,講述強震導致核電站出現裂縫,在放射性物質泄漏的危機下,核電站工作人員、居民和消防人員協力克服危機的故事。
⑶ 為什麼韓國的災難片電影拍得那麼好
在現在的電影行業中,導演們所拍攝的電影類型都是不一樣子的,有些人喜歡去拍攝一些災難性的電影,而有一些人喜歡去拍攝一些警匪片,不同的電影給所有的觀眾帶來的感受都是不一樣子的,而且每一個國家所擅長拍攝的電影都是不一樣子的,比如我們國家就比較擅長拍一些戰爭片,因為我們國家的軍魂力量比較強大。
韓國的人文文化這也就使得了他們在拍攝這些災難片的時候也是更加貼近於生活,因為他們國家本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他們的地殼活動決定了他們國家的性質是什麼樣子的,所以說韓國人利用自己的想像力再加上一些現實的因素,拍攝出來的災難片都是特別好的,並且韓國拍攝的一些其他影片也是特別不錯,就比如說釜山行,這樣的影片給我們觀影感受帶來的不一樣的變化。
⑷ 如何評價電影《流感》值得一看嗎
《流感》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驚悚電影,整部影片取材於生活,所以顯得格外真實。韓國敢拍、會拍、能拍,從來不忌諱自己國家的瘡痍和短處,驚悚犯罪題材的成熟度和話題尖銳性,非常值得一看。
不亞於好萊塢製作的全民災難片,流感的傳播過程、速度、恐懼感拍的酣暢淋漓,劇情扣人節奏緊快,小細節大場面全部到位,最後借政府的正確決策完成前面的諷刺和隱喻,也都恰到好處。
⑸ 韓國電影中有哪些不能錯過的佳作
我記得前段時間我還蠻喜歡看韓國的高分電影的,其中有幾部確實挺優秀的,下面分享給大家
《辯護人》
這個本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呈現了太多令人婆娑的感動,而敢於揭露官僚的丑惡,敢於將政府陽光無以直射的陰暗見諸於光影,這又使電影如韓國近年佳作迭出的每一部作品般,並不曾欠缺發人深省的深度,一條艱辛的回家之路,是不屈的毅力更是愛的偉岸。
⑹ 韓國電影《潘多拉》,為什麼韓國人比日本人懂得反思核
這點要在他們敢拍這樣的抨擊現實和政府的電影,比較熔爐和流感,或者釜山行,無疑不是在抨擊現實政府的缺點,這點在中國估計都過不了申,日本相對來說還好點,中國看電影純粹就是看而已
⑺ 怎麼評價韓國電影《流感》
由韓國明星張赫和秀愛主演的《流感》非常接地氣,這不像好萊塢的商業大片那樣玩弄特效,在末日地球的話題上打轉轉。那些遙遠的災難鮮少發生,但人類對自身疾病的擔憂可謂正中觀眾下懷。《流感》講述的就是禽流感引發的H5N1病毒,導致韓國盆塘鎮民眾大量感染,從而引發一場全民恐慌大戲的上演。
自然爆發或病毒傳染而引發的災難,其實很考量我們現實社會的體制。該片表現的韓國盆塘鎮民眾恐慌鬧事事件,多半由於當局沒有積極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而導致一些民眾生命受到威脅或遺棄。影片雖然是部災難片,但並沒有迴避韓國體制所存在的弊病,當局為了自我的利益,盲目的進行隔離和封鎖,才導致更多民眾的不滿。
⑻ 軍迷們如何評價韓國電影《鐵雨》
最近韓國可能集中性地爆發一些政治片,證明他們的市場需求真的是非常旺盛的,不知道怎麼評價他們對此類片子的熱情,但我卻看到的是韓國人對政治未來的焦慮,所以從這個方面入口談一談。
自從胖小夥子有了核這個手段, 這個地區實際上都陷入了一種未明的焦慮中。這個片子真的是非常直觀地展示了韓國人的這種焦慮。胖小夥子現在到底面臨怎樣的局面,其實各個國家現在都是茫然的,這就是現在焦慮的根源。
萬一他自己搞不定內部,出現了不可預知的情況,整個地區馬上就是一片廢墟。整個片子確實是一個腦洞,但是這個是我們認為的腦洞,卻是韓國人日常的思維吧。
韓國電影創作環境真是自由,精彩的戰爭推演,結合了真實的歷史現實和當下國際關系的政治博弈,中間穿插當事國人民對事態的看法和態度。
倆男主把韓朝本是同根生演的動人心魄。鐵友的女兒最終得到了一個哲宇用鐵友名義送的CD機,這里包含了兩位男主的心靈相通,包含了鐵友韓國之行中對現實的新的認識和沒有對女兒說出的話,非常扎心,動人。
對兩位男主家庭的展現也讓人物更基於現實,他們不光是政治身份,還有另一面就是作為普通人,一個老公,一個父親的形象。這里涉及到政治和人性的對抗。中間朝鮮叛變者說了一句「一號也不過是拿核武器來鞏固統治」之類的話,很現實,直指政治的本性。
⑼ 怎麼評價韓國電影《流感》
影片本身還是很精緻的,情節還是很完整到,前面能拋到出去,後面能接到住,除了主角光環太過於強大外,其餘到算是該有到都有。
⑽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什麼
韓國著名災難電影《流感》上映於2013年,在2020初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這部電影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片中那個美國駐軍代表的話即使放在在現在也非常適合。
4、美軍地位焦慮
片中政客財閥是一大反派,美軍代表則是另一個大反派。美軍指揮了韓國政府的一切工作,甚至敢於不經過韓國政府同意就下令向民眾射擊以及轟炸盆塘。
而美軍代表也在韓國總統面前頤指氣使,儼然一副太上皇的面孔。這種描寫當然有些誇張,但也正體現了韓國民眾對駐韓美軍的厭惡態度和 內心焦慮。
5、炮彈襲擊焦慮
《流感》中有個突兀的情節,美軍代表居然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盆塘市民,這劇情明顯有點兒誇張了。
筆者看的電影版本中將戰斗轟炸機攜帶的導彈翻譯成炮彈,將轟炸翻譯成炮擊。不知道韓語原文是不是就是炮彈和炮擊。但筆者認為,炮彈比炸彈和導彈合適。
這里的炮彈應該是代指首爾附近金城川一帶的大炮,首爾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鄰國的幾千門大炮射程之內,一旦出事,首爾半個小時內就會變成瓦礫堆。這種時刻被當成「人質」的現實也一直是韓國人尤其是首爾居民的焦慮來源之一。
6、倒霉總統焦慮
有些網友戲稱,韓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流感》中的韓國總統則不光展現了危險,還展現了尷尬。
在指揮防治疫情關鍵時刻,以韓國總理為代表的財閥政客居然將韓國總統給架空了,而在美軍代表面前,韓國總統更是毫無話語權。
直到影片結尾,韓國總統才正面硬剛了財閥政客和美軍代表,其下令防空導演擊落美軍轟炸機一幕很燃。
但影片最後韓國總統血紅的眼睛也預示了,這又是一個將來會倒霉的總統,因為他同時得罪了財閥和美軍。總統的尷尬,也是民間精英們的焦慮。
綜上,正是由於存在這種無處不在的焦慮,因此韓國電影普遍在反映現實問題上比較用力,片中各種極端躁動的戲份也比較多,這是一種文化的折射。《流感》的評分沒有超過8分,也和這些由於焦慮而有些誇張的劇情有關。
當然,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我國觀眾來說,只看電影本身,韓國電影還是優點多多,值得我國的電影人學習。
此外,《流感》雖然只是把傳染病當成一個故事的載體,不論是發病、傳染、防疫和治療各個階段敘述的都比較簡單粗暴。但我們依然能從電影的緊張和恐怖的氣氛中感受到傳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這部充滿了韓國式焦慮的《流感》,很多中國觀眾都會有一個感想,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負責任有實力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