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怎麼簡單描寫一部電影的情節

怎麼簡單描寫一部電影的情節

發布時間:2022-08-16 13:58:01

『壹』 描寫一個電影精彩片段300字

星期三傍晚,我在學校階梯教室看了一部電影《舉起手來》,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兩個兒童團員和游擊隊員們怎樣機智勇敢地和日本鬼子作斗爭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最精彩的一個片段是:兩個兒童團員在門里裝機關,這時一隊鬼子浩浩盪盪地來找金佛像了。一個笨似大狗熊的鬼子軍官來開門了,只見他的眼睛十足一副斗雞眼,走起路來像一隻大青蛙。他開門了!一打開門動了機關,只見一隻盛滿水的大水桶撞向日本鬼子,一剎那間,他像一個被彈出去的炮彈似的射出門外,他們見狀不敢入這個門了,就再繞過去另一個門。一個漢奸「吃一塹,長一智」,就去開門了。他小心翼翼地打開門,看見有一個水桶吊在上面,他拿開那個機關以為安全了,可是不是的,他動了另一個機關,大水桶向他使勁撞來,他機靈地躲開了,結果那個笨笨在後面的一個日本鬼子再次被撞出門外。那個不和他們一起的鬼子軍官走去喝了半瓶酒,兒童團員們見狀,小心翼翼地把瓶子和汽油瓶釣了上來把酒換成了汽油。哈!這下有他們好受了。游擊隊員們開始進攻了,那個鬼子軍官急著喝酒,結果整瓶汽油都喝下去了又吐了出來,兩個聰明的兒童團員拿著彈弓把炮仗射進了嘴裡,一下子炸開了。頓時,他的嘴噴起了火來,一個漢奸叫他向井裡來,他一下子跳了下去,漢奸說:「你拉住繩子,我拉你上來!」他使勁地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軍官拉了上來,誰知軍官噴了他一臉水,結果一鬆手他又掉下去了……

看了這一個精彩片段

『貳』 描寫一個電影的精彩片段

電影《舉起手來》精彩片段 星期三傍晚,我在學校階梯教室看了一部電影《舉起手來》,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兩個兒童團員和游擊隊員們怎樣機智勇敢地和日本鬼子作斗爭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最精彩的一個片段是:兩個兒童團員在門里裝機關,這時一隊鬼子浩浩盪盪地來找金佛像了。一個笨似大狗熊的鬼子軍官來開門了,只見他的眼睛十足一副斗雞眼,走起路來像一隻大青蛙。他開門了!一打開門動了機關,只見一隻盛滿水的大水桶向他撞來,一剎那間,他像一個被彈出去的炮彈似的射出門外。其他鬼子見狀不敢入這個門了,就再繞過去另一個門。一個漢奸「吃一塹,長一智」,就去開門了。他打開門,看見有一個水桶吊在上面,就挪開那個機關以為安全了,可是不是的,他又動了另一個機關,大水桶向他使勁撞來,他躲開了,結果那個笨笨在後面的一個日本鬼子再次被撞出門外。那個不和他們一起的鬼子軍官想去喝瓶里的酒,兒童團員們見狀,小心翼翼地把瓶子和汽油瓶釣了上來,把酒換成了汽油。哈!這下有他們好受了。游擊隊員們開始進攻了,那個鬼子軍官急著喝酒,結果整瓶汽油都喝下去了,然後又氣急敗壞地吐了出來,兩個聰明的兒童團員拿著彈弓把炮仗射進了他嘴裡,「嘭」火苗騰起來了,頓時,他的嘴像燃燒正旺的爐灶,他嚇得哇哇直叫,急得發瘋似的亂竄,一個漢奸叫他往井邊走,他走過去一下子跳到井裡。漢奸說:「你拉住繩子,我拉你上來!」他使勁地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軍官拉了上來,誰知軍官噴了他一臉水,結果漢奸一鬆手鬼子軍官又掉下去了。 看到鬼子們的狼狽樣,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兒童團員真聰明,他們在鬼子來的時候,神出鬼沒地伏擊鬼子,弄得他們暈頭轉向。中國人民是有智慧的,也是不輕易向日本鬼子屈服的。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團結一心,就能戰勝敵人,就能把侵略者趕出我們的領土

『叄』 求作文:一個電影的精彩片段描述(必須是電影)

湯姆·漢克斯的片,真的部部經典,《幸福終點站》其實以前已經看過了,剛好看到有人提供下載,就再看一次。

納沃斯基為了圓父親的夢想,希望獲取一個爵士樂手的簽名而來到紐約,不幸卻因為本國政變而成為沒有國家的公民,只能在機場內四處游盪。不過,納沃斯基卻很幸運,也很努力,在紐約機場的大廳里生存了9個月。在這九個月里,他幾乎得到了一切,差點包括一個女朋友艾米利亞。

不過故事的結局卻並不如想像的那樣完美,納沃斯基似乎已經做到了一切艾米利亞能感動的事情,不過,艾米利亞還是選擇了「命運(destiny)」,並沒有跟納沃斯基一起,而是與那個有老婆孩子的男人走了,他的印度清潔工朋友也被抓了,而跟他作對的機場官員卻依然升職了。

每個人都在等待,每個人等待的事情都不一樣,有人得到了,有人失去了,有人堅持了,有人放棄了。艾米利亞等了20年,最後獲得了不知道是不是幸福的選擇,納沃斯基的父親等待了40年,卻沒有等到心願了卻的那一天。等待不一定總是美麗的,等待是一門藝術。博弈的過程,就是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去等待你認為值多少的事情,有的人堅持等待,卻沒有結果,有的人放棄等待,獲得了更好的結果,這些或許可以說上天註定。不過,等待卻是一種犧牲的過程,人為什麼等待?是因為對方讓你覺得有了等待的機會與價值,而正是這種「覺得」,有時卻可能害了一個人,等待,有時候也是一種上當的過程。反過來講,當你都沒有想讓別人等待時,不妨斬釘截鐵一些,而不是編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個人在機場大廳生活了9個月,總歸還是有很好的學習的地方,我大概總結了下面幾點:

1、生存的能力,不懂英文,甚至連最基本的交流都不會,沒有錢甚至連免費餐券都丟了,還受到了各種白眼,但是納沃斯基首先想到的是生存,而不是在機場吵鬧。在九個月時間里,還要忍受那個BT的機場官員迪克遜的百般刁難。如果一個人,在美國這么一個地方,沒有錢,也不懂英文,經過九個月還能生存下來真是奇跡,普通人可能都變成了乞丐了。

2、樂觀的心態,什麼人有樂觀的心態?人品好的人,只有好人品的人才不會有那麼多小腸子,做人才能大度,納沃斯基人品是好的,沒有想過害人,首先想到的是解決問題,人品好也為他贏得了很多機會,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在無聊的時候,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了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獲得了生存的空間。在他被以朋友的工作來威脅必須走人時,他幾乎好不憂郁選擇了走人。

3、堅持,迪克遜通過各種手段「引誘」納沃斯基走出機場大門,甚至已經出了最後的殺手鐧,試圖把納沃斯基變成難民,不過,納沃斯基卻回了一句,我愛我的祖國,我怎麼會討厭自己的國家。甚至納沃斯基在受到美女的引誘出去吃義大利餐也沒有動搖。當然,你可以說納沃斯基比較傻,不知道原來可以這樣走,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他是一個堅持的人。

4、學習的能力,不懂英文,怎麼辦?通過機場的多語言小冊子,學習到英文,然後再進行一些溝通,進而提升自己的「眼睛」,在國外,看不懂就基本上屬於瞎子,如果聽不懂就屬於聾子,而不會說,就屬於啞巴,只能通過學習來擺脫其中的一種,才能有生存的空間。

5、人際關系處理。每個人,面對新的入侵者都會有戒心,所以當納沃斯基面對掃地的、送貨的等等對他的刁難時,並沒有進行硬碰硬,因為這肯定沒用,還會加重對方的不滿,納沃斯基至少人品是好的,他沒有想通過特殊的手段來做到什麼,而是通過一些事情,跟這些人交流,至少取消了「FBI」的帽子。在一個新的環境,處理人際關系還真是一門學問。

6、抓住機會,很多人都說,給我機會,我能怎麼樣,很多人也說,機會是自己爭取的,其實,我倒覺得,機會需要爭取,機會也需要別人給的,不過最重要的是能否抓住機會。為了吃飯,納沃斯基發現了收行李車可以賺錢,為了吃飯,他日復一日跑簽證,僅僅是為了幫那個西班牙人泡妞,不過,卻換得了吃飯的機會,為了吃飯,他做了裝修工人,不過,很明顯,機會有些是自己爭取的,有些是抓住了機會,因為他有能力。

『肆』 看一部電影作品寫一篇作文概括電影主要內容

,我看了《寶葫蘆的秘密》這部電影,看得我笑彎了腰,一則則有趣的故事也使我頗有感想。
電影講述了小學生王葆在一次釣魚中偶然釣到了寶葫蘆,他就「幸運」的成為了寶葫蘆的主人,此後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如他想要玩具,寶葫蘆就幫助他把所有玩具進入了他的家,結果他的家成了玩具的天堂,自己被困在房間里,所有的觀眾捧腹大笑,我也笑得喘不過氣來。可見,人不能太貪。還有一次,王葆要考試,心想考個第一名,寶葫蘆就幫他偷了一個叫蘇鳴鳳的人的答案,壞事總要見天,雖然答案是偷到了,可是名字、字跡都還是蘇鳴鳳的。由於這樣,他漸漸脫離了群體,最後,劉老師找他長談了一次,他頓時醒悟,發奮圖強,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重新成為同學們的好朋友。
電影雖然有趣,引人發笑,卻不失深刻寓意。他告訴了我,做事必須老老實實,投機取巧的心態是成功的絆腳石。只有努力不懈,自強不息,才能成功。俗話說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一條鐵規則。很多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但很多人卻都沒有實現,是因為他們沒有進行讓夢想變成現實的努力,老是坐在那裡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得東西,天上掉下的餡餅往往隱藏著對人不利的東西。
原來這部電影有那麼多的大道理啊!

『伍』 影評怎麼寫可以拿部電影舉例嗎

評論過程通過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和影片在構思、結構、技術、人物等方面最為閃亮之處擺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近一步論證。

電影評論的可評之處,可以就其導演的獨特構思、聲音畫面、蘊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時代意義、影視音樂、電影內容、電影燈光照明、電影的拍攝技巧、電影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輯技巧、道具的作用、轉場流暢度等都可以進行評論。

例:《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

而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



(5)怎麼簡單描寫一部電影的情節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內容是多樣的。有著重評論影片的題材、主題、人物或它的社會意義,也有專門論述不同片種、樣式或影片的藝術風格、造型表現手段和電影語言的運用的;有對某一時期、某一流派的電影創作進行專題評論的,也有為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等電影藝術家撰寫評論的。

既有在報刊上對當時上映的影片或某種創作問題寫專欄評論的,也有對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進行評論的。由於讀者和觀眾的欣賞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電影專業工作者研究用的專題論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觀眾欣賞水平的影評文章。

『陸』 怎樣能簡單描述電影情節

忽略細節,描述大概,而且網路都有電影的簡單描述,可以參考

『柒』 誰告訴我,介紹一部電影作文 該怎麼寫,是寫觀後感還是寫什麼

你說的應該是「影評」
我下面給你影評的寫法
再給你一片範例
希望對你有用~
望採納


電影評論的可評之處,可以就其導演的獨特構思、聲音畫面、蘊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時代意義、影視音樂、電影內容、電影燈光照明、電影的拍攝技巧、電影中
的角色等都可以進行評論,評論過程通過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和影片在構思、結構、技術、人物等方面最為閃亮之處擺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近一步論證。要點要寫好一片影評,首先應當認真觀看電影,並記錄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鏡頭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為亮點以及最新穎之處。一篇影評能否吸引人就在其於有沒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寫出別人一般想不到的內容,可以用兩個字總結「新」「奇」。步驟題目
題目是任何寫作中的第一閃光點,影評也不例外。一個好的影評題目,關鍵在於他能否用於傳遞作者想要在影評中表達的信息。在看完電影後寫影評時,首先要找
一個好的切入點,當然,這個切入點就要從題目開始入手了。影評的題目注重創新、新穎,起到讓別人一看見題目就像讀下去的作用。此外,影評題目越短越
好,6-7個字為宜。開端閱高考語文作文的老師們都有一個習慣閱卷方法,即題目-開頭-(中間)-結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間部分寫的再好,但開頭卻弄得很差勁,這樣閱卷老師對這位考生的中間內容最多就會大體瀏覽一遍,有的甚至連看都不看,因此,開端無疑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在影評的開頭,可以開門見山地一上來就介紹你所要寫的影片最為亮點之處,或直接寫影片的高潮結局,從而引起讀者的興趣;還可以運用「詩經六藝」中「興」
的手法,也就是說,由你想表達的內容聯想到了什麼其他東西可以代表你的如內容;也可以先插入一電影名家的名言,例如巴贊、愛森斯坦等,這樣能為你的影評錦
上添花。中間這一部分是影評的核心內容。其實寫影評就是寫一篇議論文,因此我們在寫影評時應注意多分析、少敘述,以你想要表達的內容為中心,擺出論據,層層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題,也就是說,你在影評中分析的內容,都必須要圍繞你的中心。結尾我們完成了影評的最主要內容之後不能就此結束,還應當有一個響亮的結尾。在結尾我們首先應該先對影評的主要內容進行一下總結,然後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想,表達一下自己對整個影片的理解;還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讓影評有一個好的收尾。

範例:
《辛德勒的名單》影評
《辛德勒名單》 觀後感

本片通過一位二戰中波蘭經商人辛格勒靠自己力量努力下救猶太人的故事來反應出二戰德國人的殘酷及民族主義影響下的反人道主義罪惡行徑,《辛德勒的名單》影
評。導演斯皮爾伯格 本人也是一位猶太人,從他的親身經歷上更能公正客觀並真實的演繹出猶太人在種族滅絕政策下的迷茫和無助。
在敘事手法上,本片主要運用了對比和對稱的手法,前後相呼
應,並通過前後對比譏諷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性戰勝獸性的過程。全片大部分運用了黑白膠片,以此反映當時的黑暗,更有一種紀實的感覺,開始與結束時的蠟燭
相呼相應,那是人性之
光,注視著希望,給人一種幸福終將來臨的感覺。同時又讓人想到二戰中遇難的所有人。像是一種祭奠,卻彷彿只有他們才話在光鮮燦爛的生活之中。通過對色彩的
運用,導演演繹出非凡的兩 個世界。其實每個人都
同時時存活在這兩個世界之中罷了。導演對光影的運用也十分到位,在明與暗、黑與白之間為觀者詮釋了
一組又一組的特色場面。暗光線下辛格勒的憂郁毫無保留的體
現出來,明亮的光線刺穿陰影,一次次為猶太人帶來希望。在這明與暗、黑與白的相交更迭下,顯出猶太人對命運的無助,再一次次放逐,一次次救贖中,希望與失
望並肩,不知何處是歸 路,何時是歸期。
辛格勒的登場通過一組特寫鏡頭,交代了他的身份。簡潔大方的西裝,說明他是個中產階級,一塌紙幣表明他是為錢而來,納粹黨徽說明他是納粹黨員。鏡頭中的兩
次出現一個穿鮮 紅連衣裙的少女,看似只是過客,卻反映了辛格勒對自己無能的責備和時代下個體的卑微無助。
在德國軍隊沖入城市抓捕猶太人的場面中,充分的反映出面對危
難時人們的不同選擇。被抓而又不順從的被捉到街角,隨意一槍,殺人不眨眼,人對自己命運沒有掌握權,而人對他人的靈魂沒有了敬畏感,渾濁了的世界叫世人不
敢相信,卻不得不承認,
這就是事實。人們慌張的去找藏身之處,卻總也不安全,但這一幕足以說明:活著,是人最基本的追求,絕望永遠不會出現。而無處藏身的婦人逃到街頭,被小士兵
發現卻意外的得到幫助,反
映了在黑暗中也有沒有被污染的純潔的愛心,彷彿有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但又讓人感嘆他終將被同化的事實。在兵臨城下的危亡之時彈起的優美樂曲與戰爭的
殘酷格格不入,沒有一名軍
人為之震撼,他們是失去了對美的感悟的一群狼!這般凶惡撕破了美,在血口之下,旋律停止了。演奏者看似向命運抗爭,與時代格格不入,實則是一種逃避,他將
自己關在了自己虛構的 世界裡,忘卻了痛苦,而這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捌』 如何寫故事情節

有人說:「小說是寫的,故事是編的」,的確,故事是靠編出來的,動筆寫之前,首先必須編好一個故事。
那什麼是故事呢?拿我們故事家通俗的語言來說,「故事就是事故」、「故事是故意弄點事出來」、故事是「一件事、三二個人、轉幾個彎」。
故事寫作講究要有個好的故事核,也許還會有人問「什麼故事核呢?」故事核是故事中的核心情節或細節,是整個故事的閃光所在。舉例來說:前些年,河南文友金一在《故事會》發了篇小故事,叫做《太陽從西面升起》,故事講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畫了一幅畫,參加全省少兒美術比賽,那畫畫得很好,但最終卻因犯了個常識上的錯誤,小姑娘因把初升的太陽畫到了西邊而落選。老師不解地去問小姑娘,你怎麼會將太陽畫到西邊的呢?小姑娘哭著說:我就是要讓太陽從西邊升起……,原來,她爸爸和媽媽吵架了,爸爸出走了,臨走時說,要我重回這個家,除非讓太陽從西邊升起。所以小姑娘就天天盼望西天出太陽了……。在這個故事中,太陽畫到了西邊的細節便是整個故事的故事核。沒這個故事核,整個故事也就不成立了。
寫故事對語言的要求與其它文學樣式不同。故事要用敘述的語言,比較接近口語的通俗性文字。初學者可嘗試用「講」的辦法來適應故事的語言。比如說:形容早晨天剛亮,文學作者會寫成「東方剛剛露出一絲晨曦」,可你想一下,誰平時說話時會這么說?要用平時說話的語氣,那馬上就會變成「天剛剛有了點亮光」或「天剛亮」了。這便是故事語言了。還有,不少初學者寫故事時對話極多,這是故事的大忌。這時也該想想你平時和別人講故事時是怎麼講的?你如果老是「張三說」「李四說」的,有人聽你講才怪。只要你懂得和掌握了用講述的語氣來寫故事,那麼你寫出來的東西起碼在敘述方式上過關了。
故事的標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講究有故事性,有一種吸引力和沖擊力。比如上面舉例的《太陽從西面升起》,人們一聽題目,便迫切希望知道內容。而一些平庸的標題往往會使人不屑一顧。
在故事的題材上,講究的是一個「新」字,要寫新鮮的東西,「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與眾不同的東西往往容易成功。

主要的課題,是一種創作思維的問題。

因為創作當中都遇到一個思路問題,一個思維方式問題,一個作品怎麼考慮,寫小說與報道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基本問題,不能不講。我是從大家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可以比較說明的問題,我們想法盡量來說明一下。

第一個問題,就是小說的思路的分析。

尤其是初學者常問的,小說從哪開始。回答不一致,因人而異。有的大作家說從人物入手,這類說的是有了人物情節故事自然就出來;有一類說沒有情節你寫什麼?主張從情節入手;又有一類說從典型場面開始,還有說從思想開始,從主題開始,另一種反對的說這是主題先行,凡是這樣寫是不會成功的。

那麼小說到底怎麼寫?我們分析一下,分解之後會發現每個因素都是情感符號的片斷,一個大的作品總是各方面都可能有的,不能規定必須從什麼開始,但是我們可以確認確實有不同的思路。我們前輩的著名作家曾經是有過類似的運用的。

下面我把這種動作思路分為幾個,一為場面,二為認識,三為細節,四為人物,五為情緒,六為情節,七為題材,八為情境,九為心理。

我想我們大概可以把這九種思路作為我們常用的思路,至少會因此而獲得你自己的信心。這是我們頭一部分所講的意義。

先講從場面出發。

一個場面成為小說想像的基礎,好像不太實際,但屠格涅夫寫《阿霞》,就是從場面開始。是他坐一個小船時看到一個窗口有一老婦,一位少女,突然激發了他的想像,就因此而寫出了這部有名的作品。那麼我們大家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這種類似的經歷?如果有就是有意義的。福格納看到一個小姑娘趴在牆頭偷看她奶奶的葬禮,一邊看一邊對搖她在下面的弟弟講怎麼樣怎麼樣,這樣一個場面使他後來寫出了著名的《喧囂與騷動》,這也是值得我們研究的。這樣的場面實際已經揭示了當時的一定的人物和人際關系,通過方方面面地聯想與分析,這種固定的場景是比較鮮明和易於把握的。我們想人物可能會比較容易變幻,想情節也可能轉變,而一個場面是非常直觀的,富於色彩的,這就可以不斷地激發作者的想像與構思。像福格納看到小女孩看葬禮,他認為這是非常富有象徵意味的,這就是生活,是思想深度,是我們與大作家的差距。福格納說,寫小說無非是圍繞這樣一種特定場面羅致情節,敘述……如何,作家就是要在這樣的場面里用可信的程度來創作可信的作品。福格納的小說大多數是這樣通過場面來想像完成的。還有史蒂文斯寫《金銀島》,寫強盜與正義者之間在島上搶奪財寶的故事。他就是有一次在海灘上和孩子玩,孩子要求講故事,他就現編,拿紙畫,邊講邊畫,越畫越細致,人物越來越多,後來就畫了許多張圖,他相信這些圖是真的,故事是真的,後來就寫成功了。這種方法很好,一個場面可以讓你有一種固定的形象,可以給你保持一種鮮明的形象思維,從場面出發,可以保持一種原始的調子和符號。像這個作品,它就有很具體的圖案,布局等等,寫起來非常生動。從一個場面出發,往往引起對自己過去一種生命體驗的回憶,這是以自己過去的經歷為基礎的,但它往往需要有一個場面刺激所引起的情感想像,我們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就不要放過,寫出作品就可以寫不幹的作品。像馬爾克斯寫《枯枝敗葉》時,就是因為看到一個在碼頭焦急地看著大海苦苦等待的形象,才引伸出了這個作品。就是這個場面給他提供了形象的思維。後面寫的《百年孤獨》,也是考慮很久以後,由他有一天想起小時候外祖父帶他去一個倉庫里看冰,見到這種神奇的叫冰的東西,他把手摸上去,當時一摸他感覺很神秘,冰是這樣的啊,這簡直就像魔鬼手裡的一個法寶一樣。他這樣的體會被想起時,他覺得這個小說可以寫了。就是因為他把整個作品的調子規定下來了,既現實又魔幻的調子。這些都證明了這種思路的重要。我們要對場面加以改造,但不要放過這種場面。

其次是從認識出發。

從考慮小說構思開始,是奔主題、思想意義的。這就是要研究小說的思想本質,是一種具體地認識了本質的思維方式。比如說,托爾斯泰寫一個俄國地主的故事,就是因為他在高加索對地主與農民之間的關系作了很長時間的觀察與思考。他的創作思路大量留在他的筆記里,他有很多東西都是從認識出發,從本質把一些事搞清楚。托馬斯·曼寫《遠山的磨礪》,看一些理論書,談話交換意見,養成了自己對死與病的很深刻的見解,這樣再開始寫小說。作家在初期時,對作品形成了初步理解,寫作就是把這些思想變成形象核心,再從形象核心裡生發出作品的文本。我們的學員里也有人在寫部隊生活當中提拔幹部時一些不正之風,比如說要寫這樣一個小說,某幹部工作好不走關系提不上去,某幹部工作不好走關系就提上去……這樣的現象對於托爾斯泰這類作家來說,他不會馬上就寫,而是會深入去琢磨,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什麼,人會在其中怎麼想,在事中如何改變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想得很深入了,才去寫這個題材。經過這樣的認識以後,往往能把這樣的題材寫得更加深入。這是我們從大作家那裡得來的啟示。托爾斯泰寫《安娜·卡列尼娜》是通過對家庭長期的研究開始的。他開始關注的並不是具體的某個人,他研究家庭,作了大量研究,之後,他遇上了作品主人翁原形的例子,才開始寫。這說明有的作家從構思小說來說,是有理性滲入的,帶有明顯的理性的思考。這種理性的思考當然要結合形象,但我們有的學員不能研究透徹同一個題材背後具體的本質,效果就寫不出來。寫一個題材的意義是什麼,怎樣寫出別人沒寫出的意思。要像大作家一樣對生活的認識更深一點,不是題材有意思就拿來寫,不能一下理解題材的價值,就必須稍微加以理解和認識之後才動手寫。還有一點,就是說甚至有的作品完全是主題先行的。當然文革後批江青的主題先行,如果主題沒有生活基礎是不行的,如果主題錯了也是不行的。比如說詹姆斯聽到人家說,你就盡情地享受人生吧!他從這個思想出發,寫出了著名的《使節》。還有很多作家都堅持認為自己是主題先行者,認為寫作品是為了表達一個主題。確實存在這樣一種寫小說的思路,人家是成功的,也是大家。先有一個主題,其他故事也好人物也好都是圍繞主題的,如果有生活積累,有正確的好主題,都是可以寫出好作品的。反過來說,我們這樣去寫也不必懷疑自己。

第三種,從細節出發。

一般來講,這個細節是作品中一種富有強力度的情感符號,作者在生活中偶爾接觸到這個細節,就圍繞細節展開想像,這樣的思路也是存在的。

比如說普希金的《黑桃皇後》,就是一個老伯爵夫人的孩子打牌,老打老輸,去跟老伯爵要錢,伯爵給他三張牌,結果一打就贏。他認為這個細節很有魔力,就寫成了作品。還有《桃花扇》,就是扇面上的血像桃花的細節。還有《海鷗》,也是一個人把死海鷗扔出來威脅別人的細節。還有《木工》,是老僕人從此後再也不看主人的狗一眼,通過這一眼的細節寫出了地主與奴隸的關系。還有《白毛女》,一個躲進山裡沒吃鹽的女人白了毛發,就是一個最為重要的細節。《沂蒙頌》就是一個農村婦女解開衣襟給一個口渴的傷兵餵奶的細節,這個細節是全劇的基礎,決定了全劇的分量。《幸福的黃手絹》也是生活中能看到的。所謂細節是非常有含量的一個點,這個點上人物感情人物關系都會有很突出的表現,這就是細節被發現之後的價值。你很有可能通過一個生活中非常有感情含量非常有藝術質量的細節,就一舉成功。

第四種,是從人物出發。

這種容易理解,寫的理論文章也最多。這種論點的意思就是要先有人,把人寫出來,像砣螺一轉,就動起來。人物是考慮的出發點,有幾個階段,第一是考察人物,主人公的意義,由此產生主題;二是設定不同關系的人物,展現主人公性格的機會;三是把所有人物連接起來,安排情節和動機;四是任所有設定好的人物自身線索自己去走。這是很多作家都比較贊賞的一種思路。有的作家就是從人物出發,任何情節都不考慮。像李准寫《李雙雙》,就非常典型,最早寫李雙雙是為了讓李雙雙成為一個大辦食堂大辦公社的典型,想寫一個新型農村婦女的形象,就讓她辦食堂,小說寫出來很生動。後來改電影,辦食堂在農村不適應,成了不對的事情,就把李雙雙辦食堂改成了計工分。有一點立得住,就是李雙雙這個人物寫得活,情節即使變了,價值仍在。有的作品在考慮時的確是先考慮人物,一般把一個人物寫生動寫活,成功的可靠性更大點。茅盾就是這么寫,他主張別的不管,先有人物,主人公有了以後,再看他與周圍其他還有什麼人物可以擱進來,再看他們之間的關系,這就形成了情節,再從情節中展示各自的命運,這是很典型的一種寫小說的思路, 這樣寫沒什麼問題。比如我給大家講課,寫我時,就要寫幾個學員,還不夠,又寫王祥等老師,還不夠,就把我兒子老婆寫進去了。我在你們面前是一副嘴臉,但在某人面前又是一副嘴臉,回家裡跟老婆、孩子又是一副嘴臉,這就是表現我這個人的幾個側面。一個人跟第二個人接觸是一個嘴臉,跟幾個人接觸都有不同的嘴臉,你就要設定他跟不同的人接觸,就能表現他豐富的性格,寫活這個人。茅盾就常在作品中對他寫的人物進行一些刻意的安排,他從不想情節。這種辦法比較正宗,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首肯。但這種以人物為中心的創作慢慢少起來了,換成了一種觀念,即一個小說或文學都不是以人物為中心,而是以人為中心。人物與人有什麼區別呢?即只要是人,在裡面起主導作用就行了。而人物必須具有豐富的性格特徵,從外到內都有特色的人,要有外貌、性格、方方面面等。現在不太主張這樣,只要寫一個人,甚至名字都沒有也可以,外貌怎樣不寫也可以。從頭讀到尾,一個人長怎麼樣你不一定想得出來。這是我們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人與人有區別,不一定要像劉再復說的性格組合那種,反過來也可以。

第五種是從情緒出發。

這是指一種比較縹渺和朦朧的情緒,是一種情緒籠罩著,就想表達這種情緒。比如說《鐵流》。作家是寫一個紅軍部隊撤退的血與火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產生於很早的時候,連十月革命都沒發生時,作家從高加索一個山脈上看到一個非常雄渾的壯美的場面,那種情緒激勵了他一定要寫一個小說寫出這種情緒。當時他就怎麼都想寫,想不清寫什麼內容,就擱著。後來他想寫山間的農民,後來又想寫一群沿著濱海大道跑的農民,直到後來聽說十月革命後紅軍的行動,非常精采,經過調查,就把希望寫的這種情緒的主題調查了出來。這是一種寫法,像《雷雨》也是,就是要表達一種像夏天一樣火熱的情緒。

『玖』 怎樣寫一段介紹一部電影的片段

給你一個範本吧

《最後判決》

今天我們來看一部2003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最後判決》,《最後判決》全片主題嚴肅、大氣,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劇中劉青雲、曾志偉等演員的演繹同屬一流,在劇情帶動的同時 把性格、矛盾 刻畫得淋漓盡致,主題副線均衡發展,相互交織,對神父的性罪惡問題 與觀眾一起作出了深刻的討論,在當年香港電影節的作品中是主題最嚴肅的一部。

趙崇基是最近備受重視的導演,每部戲都拍得非常認真,嚴謹,對劇情節奏等都有不錯的把握。他拍攝的《三個受傷的警察》備受好評,最近更是獲得了金像獎提名。應該說《最後判決》,總的構思是非常不錯的。但如果要找毛病,也不是沒有,有專家評論說,影片編劇沒有經過深入生活,沒有認真地收集資料,因此片中關於天主教和法律方面有許多細節失真,使得原本宏大的主題失去依託,只有煸情,顯得有些空疏粗糙。

『拾』 200分急寫出5部你超級喜歡看的電影並簡單地寫劇情

愛情片NO.1:《情書》(一部很乾凈純粹的電影,一部電影時間有限,去反映很寬泛的題材有些不切實際,導演充分展現了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智慧。

整個故事簡單樸素,而且我一直堅信愛情是很形而上的東西——形而上這個詞我也不太明白,反正應該有點柏拉圖的味道,這個片子也完全摒棄一些世俗的偏見,純粹的表現了純真無邪的愛情,通過一張張雪一樣純白的畫面,讓兩個藤井樹初戀的情愫之花靜靜綻放在我們眼前)

懸疑片NO.1:《記憶碎片》(推薦這部片子有兩個理由,一個是他的敘事手法;另一個是他的結局。

這個片子的剪輯手法是在高明,有正敘,有倒敘,這個倒敘還不是一般的倒敘,是一段一段不停的倒敘,最高明的是,這兩條敘事情節到最後歸於同一點——影片的結局,全片的高潮,讓人看到最後才算是淋漓盡致;然後說說結局。

很多人覺得這個結局很讓人郁悶,不符合這個人物前面所表現的人生態度,但我認為這個結局才是導演的高明之處,直接在那些人物中弄出個兇手確實可以使懸疑的味道大大增加,但這片子也就緊限於懸疑了,這個結局有點類似莊子夢蝶,是記憶造就了我們還是我們創造了記憶?!~~)

喜劇片NO.1:《國產007》(這個類型很難選啊,有點想選《我的野蠻女友》和那些黑色幽默的片子,但我感覺還是周星星的片子在我腦海中的份量大點,這個片子內涵什麼的就不說了,喜劇片嘛看著舒服好笑就是成功,套用句俗話:微笑是上帝給人們最好的禮物)

動作片NO.1:《拳霸》(動作片看的少啊,感覺這個片子比中國的看著舒服——可能是中國的看多了..,他的動作簡單,迅速,致命,故事十分老套,但那些武戲足以彌補一切!~)

恐怖片——(我看的恐怖片實在是太少了,而且還很濫,經典的都沒看過,主要是膽小啊,見不得血腥、恐怖的場面,記得以前看OFFICE有鬼,已經算是很嚇人的了,所以這個還是不寫,免得大家笑話)

更多選擇請參考:
http://www.mtime.com/group/filmov/discussion/98488/

閱讀全文

與怎麼簡單描寫一部電影的情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倚天屠龍記電影張敏版免費 瀏覽:34
男人第二春好看電影網站 瀏覽:525
內地好看的抗日電影排名 瀏覽:214
美女被男主強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34
在哪裡看免費電影 瀏覽:574
房屋之景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
棋魂大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35
有哪部動漫片好看的電影 瀏覽:211
電影親別怕有多少點擊 瀏覽:100
深度恐懼電影免費看 瀏覽:74
2015騰訊視頻好看的電影 瀏覽:453
日本哪些電影是法醫解剖死人的 瀏覽:559
舒淇拍的電影怎麼看啊 瀏覽:227
中央六台電影十八點半演什麼節目 瀏覽:779
桃谷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211
1個g可以下多少部電影 瀏覽:245
關於好看少女的動漫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08
印度電影怎麼拍 瀏覽:994
為什麼有數據就是看電影還卡 瀏覽:581
最好的我們電影免費天狼影院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