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解讀李安的《色戒》
看過的人,總以為自己看懂了;沒看過的人,也總以為自己沒看過就已經懂了。
他們不約而同的將這部影片打上「情色」的標簽,在導演李安設下的「歧途」中越走越遠……深信不疑自己看到的就是電影要表達的,那我只能說:還差著遠呢。
⑵ 湯唯回應《色戒》,稱當時很緊張為了拍好其他的什麼也不想,你怎麼看
我認為湯唯在這部電影中犧牲很大,但是能夠和梁朝偉配合完成這部戲,可以看出她是非常敬業又想拍好這個角色的,所以作為觀眾的我們不應該對於她施加壓力。
⑶ 為什麼拍完色戒後,湯唯被封殺,梁朝偉卻沒有你怎麼看
說封殺,就是給你個色戒被禁的信號。其次梁朝偉李安你說封殺也沒用,不會對他們有任何影響呀,該拍戲依然會拍。
封殺,就是沒有任何消息。當年張惠妹被封殺之後你們聽到一點關於他的消息了么?沒有。想問他怎麼了,問的是這人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沒有任何關於這個人的消息才叫封殺。你們再回頭想想湯唯當時的封殺,只是這人沒露面了他哪去了?然後消息是,他被封殺了!劃重點:如果真是官方封殺,你們得不到任何他被封殺了的消息。
你們見過真正的封殺嗎?張惠妹,當年如日中天,說聲封殺立刻連影子都沒了,電視節目、文藝演出、各種媒體上從此查無此人,根本沒有你上躥下跳賣慘的機會。湯唯這種天天在報紙雜志哭訴自己被封殺的反正我沒見過。
⑷ 《色戒》看完之後覺得怎麼樣
《色戒》中王佳芝放了易默成,乘上插著五彩風車的人力車,身邊的一切是那樣一如平常,可王佳芝的心裡,是有輕松,有喜悅的……終於,按自己的意願,放了老易。值不值得?不去想了,反正,是不想看易默成死在槍口下。豁出命去,報答知己。
父親,成立了新的家庭,不能負擔自己去英國的旅費;愛過的男人,鄺裕民,為了不褻瀆自己報國的理想,讓愛自己的女孩子為暗殺貢獻貞操,冒著生命危險,為自己的理想獻祭;上級,要王佳芝為黨、為人民、為國家完全聽命。誰關心過,一個孤獨的女孩子,她要人愛護、要人關心?老易的鴿子蛋,打動了王佳芝,讓她把家國之恨終於拋之腦後,把身家性命也放在了老易一念之間。一個缺乏愛與關心的女孩子,她要的不過是這鴿子蛋代表的一份心意。國家、人民、理想……一切是那麼遙遠,與我何干?身邊這個切切實實的男人,他愛我!他給我從沒有人給過也給不起的鴿子蛋。鴿子蛋值錢,不如他的一句話分量重:「我對鑽石不感興趣,我只喜歡看它戴在你手上。」知己?談不上,恰同學少年,鄺裕民才是知己。愛情?肉體上的關系先於愛情,基於暗殺的色誘,是愛情也不純粹。對鄺裕民才是愛情吧,可那愛情給了自己什麼?失去貞操,灰撲撲地活下去,漸漸地萎靡了,平庸了,怎麼對的起自己的青春?三年了,人生若只如初見。話劇社的日子裡,王佳芝的眼神是多麼清澈。到王佳芝從珠寶店裡出來坐上人力車,她已經不是從前的王佳芝。從少年到青年,從慷慨激昂到放棄理想……采礦場里,王佳芝終於見到同學們,還是大好青年,六條性命,為了一個漢奸,就這么葬送了。王佳芝悔不悔?她放了他,他卻殺掉她。男人和女人,畢竟是不同的動物。女人不悔,男人不放,都是註定,改變不了。遇到了,就按自己的心意去做,為什麼不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去做呢?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性命。把人放到框框里,一切按框框來,那還是人了嗎?美國大片里總看到拒絕執行屠殺命令的前線飛行員,其實和王佳芝都是一樣的,雖然前者是基於人道,後者是出於一己之私,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各自有自己的選擇。
王佳芝愛不愛國?怎麼能說不愛?為了刺殺漢奸,失去一個女孩子最寶貴的東西,幾乎沒有猶豫。她是敢作敢當的熱血青年。就這一點,問自己能做到嗎?在老辣的特務面前瞞天過海,那一份干練沉著,有幾個人做得到?我喜歡王佳芝,雖然最後她放掉老易的行為已跡同漢奸。那個時代,個人價值在復雜的政治環境里,是多麼容易被扭曲。汪精衛,剛出道時就是「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刺客,和王佳芝、鄺裕民是一路人,後來卻成了親日政府的頭腦。張愛玲,背負漢奸老婆的罪名,政治上卻並不親日。王佳芝有沒有張愛玲的影子?與張愛玲同時在上海出名的一個叫關露的女作家,頗有才華,思想進步。後來受中共委派與李士群聯絡,使延安得到了李士群的幫助,為黨為國立下汗馬功勞,在世人眼裡卻背上漢奸罵名。為不受李士群懷疑,不連累家人,關露忍痛與親人故舊都疏遠了。後來關露回到延安,又因那段歷史受到黨組織的懷疑和調查,未婚夫因而與關露分手,陳關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凄涼終老。關露算對得起國家對得起黨的,可她對不對得起自己呢?個人和集體,個人和國家,是為大家放棄小家,為國家放棄個人就對了嗎?如果這個選擇放在你我的身上,不知你我作何選擇?
我喜歡湯唯。《色.戒》里的湯唯,光芒四射,不可掩藏。即使一生只演一個王佳芝,也是值得的。一個人一輩子,有幾個這樣的機會去留下一部優秀的作品呢?相信,湯唯未來的路雖不平坦,卻一定是不平凡的,她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
歡張愛玲,喜歡湯唯,喜歡李安,喜歡《色.戒》。
⑸ 如何評價李安導演的電影《色戒》
《色戒》註定是一部飽受爭議的電影,這不僅源於大尺度的誤區,更在於易先生這一漢奸人物的形象塑造,但李安在這部電影所要做的,卻並不是局限於某一個人物的是非對錯,更不僅是單對愛情多麼刻骨銘心的彰顯。
而是在抗日的大時代背景下,用充分的細節展開,以一場所有人都深陷其中的民族悲劇,將戰爭面前人性的矛盾掙扎如此真實的呈現而出,這使李安電影化的改編遠比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更加賦有內在深度。
基本信息
《色戒》改編自作家張愛玲的同名短篇小說,以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並准備下手時,卻發現自己已動真情,於是通風報信讓易先生逃過一劫,易先生卻決定將他們趕盡殺絕的故事。
⑹ 《色戒》帶給你什麼感觸
看完色戒,感覺胸口悶悶的。說不出來是什麼感覺。
故事的開始是雄心壯志的戰士,以及喧嘩熱鬧的女學生們。王佳芝迷茫地看著身旁的男女熱烈非凡,電石火花之間看見了鄺裕民,在一堆男學生中他便顯得那樣清逸,少年皓齒明眸,目光如炬。
再次相見的時候他是熱血澎湃的少年,有熊熊的愛國之心,他力邀她一齊上演話劇為救國募捐,為抗戰募捐是他雄心壯志的小試牛刀。與其說是愛國,或者說是處於對話劇的好奇,毋寧說是她加入話劇社全權只是因為他。在台下焦慮得愁眉緊蹙的時候只消他說一句上台就好了,她便真的如釋重負。在演出好評如潮之後,她投去的目光卻是望向他。相視而笑之間,她覺得,那一刻,我也為了他的夢而加油呀。
全劇中王佳芝最單純最幸福的一幕大概是在公車上,她是super princess,眾男生追逐她吸過的香煙,她站在車頭被雨打著,望著遠方,又看看追逐打鬧的同伴,單純的日子純真又溫馨。喜歡的男生也因為自己出色的演出過來搭話,兩個人就挨在欄桿上,一切都剛剛好。兩個人靜默無語,但眼神里傳遞出來的情意明眼人一看就能懂。
但是事情要是那麼單純也就不會是故事了。
初生牛犢不怕虎,凌雲壯志的少年也躍躍欲試想在暑假大施拳腳,先殺個敵人試試。
王佳芝本是個淡漠的人,對一切都不感興趣,朋友們都滿懷期待地加入了,喜歡的人又目光如炬地盯著自己,那就加入吧,能離他近一點。跟他在一起的話,做什麼又有何所謂呢。
於是,為了他,她可以喬裝打扮成為麥太太,可以每天巧言令色陪著一群豺狼虎豹打牌說笑。又為了他,用色誘接近像狐狸一樣陰險狡詐的易先生。最後還是為了他,犧牲了肉相。
但王佳芝終究是愛錯了人,鄺裕民敢說但不敢做。明明是喜歡,但要把喜歡的人的第一次拱手讓人。明明是喜歡,卻甘心讓她進入獅子洞做誘餌。明明是喜歡,但還一而再再而三讓她投入他人的懷抱。
鄺裕民的喜歡來得未免也太膚淺無力,喜歡敵不上他的凌雲壯志他的家國情懷,喜歡敵不上他清高的書生形象所以他不願主動爭取他的第一次。
最後鄺裕民也只是,偶爾舔舐一下傷口,再自我感動一番。我為了祖國獻祭了我的愛情。
之所以想要講鄺裕民是覺得他的形象一下子就擊中了我的內心。
其實每個女生年少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喜歡上過鄺裕民這樣的形象,壯志凌雲,又不帶絲許的煙火氣息。對方神秘,又憂郁,還富有正義感。自然而然地會被這樣的對象吸引,又覺得愛情是支持對方。為了爭取與對方多相處的機會,便更是會被對方影響去加入對方。
鄺裕民的形象換個時代背景大概就是。
一個壯志凌雲的少年,長相清秀,目光如炬,一心想要打拚一番自己的事業。剛好身邊有一個跟自己情投意合的女生小A,小A還剛好長得楚楚動人,帶出去更是談生意的成功率倍增
⑺ 你怎麼評價《色戒》
這里邊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心已經向著男人,讓他快跑放他一馬,為什麼男人會忍心殺了女人
⑻ 《色戒》的成功,並非單純因為激情戲,我們應該看懂什麼
首先讓我來了解一下色戒這部電影的背景,色戒是改編張愛玲的同名短篇小說,由華人導演李安拍攝,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主演有梁朝偉,湯唯,王力宏,錢嘉樂,陳沖,庹宗華,於2007年上映,根據相關影視是將這部影片類型定義為劇情類電影。
第三在創作優勢上,因為在2007年,這年諜戰片類型的比較少色戒這部電影是有小說改編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加上觀眾對於諜戰片的喜愛程度提高,在市場上為色戒這部電影保證了市場基礎加上是李安導演執導這部影片時是將這部電影定為商業片類型,在這些創作優勢上色戒這部電影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總的來說色戒這部電影除了激情戲之外我們應該看到它的閃光點,鮮明的主題,雙線敘事,給予觀眾視覺上的沖擊,演員的認真,劇本的完整等等一切閃光點,都一個是我們要看懂的,看懂一部好的作品是要擁有哪些條件,看懂一部作品帶你了解特殊時代,特殊背景下的愛國情懷。
⑼ 《色戒》到底表達了什麼含義求解答。
《色戒》是少數以前衛手法探討女性心理及情慾的作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識青年,化身刺客,企圖用美人計,刺殺汪精衛陣營中一位高級特務,雙方在政治、權謀、性之間爾虞我詐的故事。
這部小說深得張愛玲的喜愛,她雖然在1950年就完成書稿,但是卻經過近30年不斷修改,直到1978年才將這篇小說和其他兩個小故事《相見歡》、《浮花浪蕊》結集成《惘然記》出版。
張愛玲在卷首語寫道:「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⑽ "色戒「這部電影里主要講的是什麼故事
《色戒》的故事講述的是嶺南大學的女學生王佳芝和幾個男女同學有志報國,自發組織起來,做業余特工,任務是又王佳芝去接近汪精衛身邊的紅人、易先生的太太,然後誘惑易先生,再伺機把他除掉。
而實際上片中女主角王佳芝的原型就是23歲的傷害名媛鄭蘋如,男主角的原型則是日偽特務頭子丁默邨。
(10)色戒這部電影怎麼看擴展閱讀:
電影背景
鄭蘋如生於1918年,中日混血,父親是早年追隨孫中山的國民黨元老,母親則是父親留學日結識到的日本名門閨秀。當年上海第一大畫報《良友》畫報還將鄭蘋如作為封面女郎。
傷害淪陷後,鄭蘋如秘密加入了中統,利用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混跡於日本人員當中,獲取情報。她利用自己的身份,進入到了侵華日軍中上層交際圈,1938年8月和12月初,鄭蘋如兩次獲得了近日將有異動的情報,成為預報汪精衛叛國的第一人。
《色戒》被拍攝成為電影之後,因更著力於二人的情感糾葛而遭人詬病,而在歷史上,丁默邨和鄭蘋如的相識相交則更具有戲劇性。
1939年,由於鄭蘋如准確預報汪精衛的投遞叛國而受到重用並奉命誘殺丁默邨。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丁默邨早年就加入了共產黨,後叛變加入國民黨,最後又以軍統處長的身份投靠了汪精衛,成為汪特務組織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