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攝影基礎知識,如何選擇快門速度
在我們學習攝影的過程中,選擇快門速度非常關鍵,如果選對了快門的速度,我們可以靈活的掌控照片的清晰度,以及自身想要的效果。對於我個人而言,在選擇快門時候,會考慮相機的焦距情況,根據焦距來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通常快門的速度會選擇分母比焦距更大的數值,例如相機的焦距是200㎜,我在選擇快門速度時候就會選擇使用1/250,當然了這樣一個選擇的大前提是我們的相機沒有防抖的功能。
當然了現在的很多相機都配備了自動選擇快門的功能,這也省去了很多初學者的煩惱。通過相機自動調整快門速度,基本可以將照片拍出來我們想要的結果;當我們想要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時候,可以嘗試自己來調節快門。一般來講相機上的「S」或者「Tv」,就是快門優先的意思,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拍攝需要從這里來調節快門速度。
㈡ 膠片攝影在各種情況下的快門速度和光圈值怎麼搭配
光圈和速度都是用來控制進入照相機光線多少的裝置,它們之間互相關聯,又相互約束。當光線一定的時候,光圈開大一級,速度就要提高一級,光圈縮小
一級,速度就要放慢一級。例如,用光圈11,速度1/60 秒,當光圈改用8
的時候,速度就要相應改用1/125 秒。如果將速度改用為1/30 秒時,那麼
光圈就要相應改用16。光圈與速度間的互為變用關系,可以用曝光組合來表
示:光圈8、速度1/125 秒;光圈11、速度1/60 秒;光圈16、速度1/30
秒⋯⋯任選其中一種曝光組合,對於一定的光線來說,照相機獲得的曝光量
是一樣的。按照不同拍攝需求選用曝光組合,是控制准確曝光的重要依據之
一。拍攝時是先確定快門速度還是先確定光圈系數?這是應該由被攝主體的
具體情況和攝影者的創作意圖來定。一般來說准確曝光僅是拍好照片的一個
方面,攝影者要想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意識,就應該靈活地掌握光圈和快門
速度的曝光組合。
光圈和速度有共同控制准確曝光的作用外,還各有自己的「專業分工」。
光圈可控制景深,速度能將動體在底片上「凝固」下來。根據拍攝要求,要
使膠片准確曝光,攝影者必須學會選擇適當的曝光組合。
倘若是拍攝運動物體,你要使照片清晰,首先要選擇能將運動物體捕捉
下來的快門速度,然後再配以相應的光圈;倘若要表現出景物一定的景深,
這就要先確定光圈的大小,然後再配以相應的快門速度。
選用曝光組合時,以下幾條可作參考:
①物體運動速度快,快門速度就要快,光圈也相應要大。
②欲使照片景深大,光圈需要小,快門速度可相應放慢些。
③運動物體的運動方向不同,快門速度也不一樣,從照相機前橫穿而過
的物體,選用快門速度一般要快,迎面向照相機或背向照相機運動的物體,
快門速度選用可以慢一些。
④拍攝運動物體,隨距離的變化,快門速度也要相應變化,距離越近,
快門速度越快。
⑤使用的照相機鏡頭,焦距長,快門速度選用應相應快。
⑥使用攝影附加鏡,如:濾色鏡、增距鏡等,要適當增加曝光。不同附
加鏡的使用,增加的曝光量也是不一樣的。
陽光由於季節、氣候、地球緯度的不同,它的明亮度也不一樣。
在溫熱帶地區,夏季陽光要比春秋季強兩倍,比冬季強3~4 倍。夏季晴
天,早上八九點與下午四五點,光線亮度大體相當。冬季上午9 點至下午3
點,其間光線亮度變化不大。早晨日出前後與黃昏日落前後,光亮強度比中
午弱10 倍。一天中,還有晴、多雲、陰雨的變化,光線強弱也在變。強烈日
光、薄雲晴天、多雲晴天、陰天,它們之間光線強烈的變化可這樣認識:多
雲晴天光線要比陰天強1 倍,薄雲晴天光線又比多雲晴天強1 倍⋯⋯如果使
用的快門速度一定,在陰天光圈為5.6 的話,多雲晴天就應改用8,薄雲晴
天就應改用11。如果使用光圈一定,在陰天使用的快門速度是1/30 秒,多
雲晴天就可以提高到1/60 秒,薄雲晴天提高到1/125 秒。天氣的變化是反復無常的,有時是很微妙的,以上這些變化關系,可以作為你在室外自然光
下,拍攝照片曝光的參考。
不同的被攝景物,反射光線的強弱也不同。明亮的景物和深暗色的景物,
在一定光線條件下,曝光不能一樣。一般明亮景物要比明亮景物增加一級曝
光,深暗色景物又要比一般明亮景物增加一級曝光。
什麼是明亮景物呢?諸如海濱、雪景、乳白色建築、穿淺色服裝的人等
等,都可作明亮景物看待;呈灰色的景物,可作一般明亮景物看待;樹陰下
的景物、深色建築物、穿深色或著深紅及墨綠服裝者,可作陰暗景物看待。
這種明亮與陰暗的表現,往往又不十分明顯,拍攝者在控制曝光時,要學會
抓住實際景物明暗的細微變化,區別對待。
逆光拍攝照片應比側光拍照增加1~2 級曝光,側光拍照又應比順光增加
1~2 級曝光。例如:順光拍照用1/125 秒、8 光圈;側光拍照,在光線條件
不變的情況下,就應改用1/60 秒、8 光圈,或1/125 秒、5.6 光圈;逆光
拍照應選用更慢的快門速度或更大的光圈。
拍攝者要掌握准確曝光,要考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當你手持照相
機,選擇曝光組合時,要冷靜地對上述諸因素進行綜合比較,優選出一組曝
光組合,切不可面對拍攝對象,由於某種原因激動不已,選擇曝光組合顧此
失彼,造成曝光的錯誤而後悔。
室內自然光攝影的曝光
室內自然光攝影,要掌握准確曝光比較難,室內自然光有通過門窗直接
射入室內的光、反射進室內的光,以及室內原有的各種光。室內自然光線下
拍照,怎樣才能曝光准確呢?這一節中,我們從影響室內自然光攝影的各種
因素、室內自然光源攝影的基本方法兩個方面來述說。
我們已介紹了室外影響准確曝光的各種因素,這對室內自然光攝影同樣
適用。然而影響室內自然光攝影的,還有它特有的一些因素,如:陽光對室
內直射和反射的影響,房屋的門窗多少、大小和開設方向的影響等等,在這
樣的環境中拍照,欲獲得成功,主要*拍攝者自己多拍、多試驗、多積累經
驗。如能使用側光表當參謀,准確曝光的把握大些。
在室內拍攝,由於光線受到限制,往往需要採用人造光照明,在這種情
況下,應當避免不同色溫的光源混合使用,室內自然光較暗,使用的光圈一
般較大,快門速度也較慢。因此,使用的攝影器材,可選擇口徑較大、有B
門裝置的照相機,感光片可選用ISO200/24°或ISO400/27°的快片,盡可能
配備三腳架和快門線。
室內自然光因受建設門窗多少、大小和開設方向等限制,因此在確定曝
光組合時,要充分觀察和考慮這些條件,還要注意室外天氣的影響。
室內自然光照明的另一個特點是,被攝對象受光面明亮,背面則陰暗,
這種明亮與陰暗的對比十分烈強。所以,如果在室內拍攝可移動的被攝對象
時,應設法將其調整到門窗附近處,以降低這種反差。在移動被攝對象中,
要特別注意不要使其一半處在直射光下,一半處在沒有直射光的地方,以免
造成半陰半陽的畫面,必要時可利用窗簾、白紙擋起直接射入室內的光,使
光線盡量柔和一些。
被攝對象顏色淺,它的亮度就要比顏色深的高,因此曝光可少些。不同的物質,其反光性能強弱大不一樣。反光能力強的,可減少曝光,反光能力
弱的,通常說「吃」光的,應增加曝光。攝影實踐中,拍攝者可以把淺色被
攝對象置於深色背景前拍攝,或把深色被攝對象放在淺色的背景前拍攝。這
樣能使一些受光微弱的被攝對象突出於畫面。利用室內一盞日光燈照明,將
被攝者置於深暗色背景前拍攝,可使人物突出。
利用室內自然光拍照,要注意光源的方向一般以採用側光或順光為好。
如逆光拍攝中景、特寫不宜選擇窗口為背景,因為光比反差太大,會使色溫
失去平衡;如一定要逆光拍攝,要充分考慮拍攝效果,是拍攝剪影效果的照
片?還是要求再現被攝對象的細節?如果是後者,拍攝者就要加用輔助光,
或用反光物,或增大3~4 級曝光。
人工光攝影的曝光
人工光攝影,是指室內攝影中使用人工光源照明,諸如用碘鎢燈、聚光
燈、普通燈光等。利用人工光源拍照,要能准確控制曝光,要考慮的因素是:
人工光源的亮度,這是由燈的多少、照明度大小以及被攝對象距離燈的遠近
等方面決定的。還有被攝對象反射光線的能力,周圍環境影響等諸因素。如
果是一定的燈距和光圈,100 瓦燈光照明,曝光需要1/30 秒的話,換用 200
瓦的燈光照明,曝光則只需要1/60 秒。這說明照明燈光流明度增加多少倍,
曝光時間則可相應減少多少倍。
被攝對象距離燈光的遠近,決定了曝光量的多少。要估計准確,可應用
平方反比定律計算。如果被攝對象距離燈光由原來的5 米改為1 米,被攝對
象所受的光就增強了25 倍,曝光量就應減少為原來的1/25。
使用人工光攝影,掌握准確曝光只是一個方面,它還有一個如何布光的
問題。在彩色攝影中,還有一個人工光的顏色問題,一般說來,人工光會給
日光型彩色片帶來色偏,如何避免,這將在彩色攝影一章里述說。
如何在使用人工光攝影中,掌握好准確曝光,以上僅是提示,具體還要
在實踐中體會,當有一定經驗積累時,准確掌握曝光也就不難了。
閃光燈
閃光燈是攝影者常用的一種人造光源。它便於攜帶,使用方便,不受晝
夜、空間的限制。
1.閃光燈的一般性能及其光線特點
自從1887 年德國蓋迪克和米索,首創燃燒鎂粉用於攝影照明至今已有
100 年了。閃光燈隨現代科技的發展,日臻完善,其種類也愈來愈多,不管
是哪一種閃光燈,從它的外型看,大體有電源和閃光兩個部分。電源部分由
電池、變壓器、電容器組成;閃光部分包括閃光管和固定的反光罩、燈柄、
開關等部件。
目前閃光燈的閃光管可多次閃光,故又稱萬次閃光燈。早期的閃光燈,
又大又重。後經不斷改進,變得越來越輕便,並且還增加了光敏感測裝置、
專用色片等,功能也逐漸多了起來。有的可自動控制閃光燈的發光量,任意
調節輸出的發光量,有的閃光燈可調整它發出的光束角度,適應廣角鏡頭、
標准鏡頭和中長焦鏡頭的不同用光需要。一般閃光燈是以標准鏡頭拍照的,用光需要設計的,它發出的光束角度為50 度。閃光燈的持續時間因燈而異,
有的明滅時間可短到1/5000 秒,有的可長到1/120 秒,基本能滿足鏡中快
門各級速度的需要。使用集成電路和藍硅晶體管組成的光敏控制電路閃光
燈,還能根據拍攝距離的變化和被攝對象反光能力的強弱,控制閃光燈的發
光量。距離近,反光能力強,閃光燈明滅時間就短;距離遠,反光能力弱,
閃光燈的明滅時間就長。總之,萬次閃光燈具有光亮,適應性強,用途廣,
速度高,經濟方便的特點,為現在很多攝影者普遍採用。
閃光燈的光線特點是:
①光線亮度高;
②方向受拍攝者控制;
③光線顏色與日光相近。
http://www.topcfc.com/bbs/dispbbs.asp?boardid=34&replyid=242&id=242&page=1&skin=0&Star=1
這里很全
㈢ 快門時間和感光度都會影響亮度,那應該是怎麼選才好,快門小感光度大還是選快門大感光度小
快門用快和慢比較確切一點。
攝影有個倒易率,就是曝光三要素的搭配,只要曝光量不變,三者可以隨意搭配,快門快了,光圈放大,快門慢了,光圈收小,ISO用法也是同理。
ISO的使用原則是,盡量用低點,這樣噪點少,萬不得已提高ISO。
光圈使用原則是大光圈,能虛化背景,小光圈可以得到大景深。
快門快,可以凝結動體,快門慢,可以拍拉絲水流,霧狀水流等等。
㈣ 攝影時怎麼選擇快門的速度
昨天和大家聊了光圈,今天再說說攝影中的另一個重要參數--------快門。,快門是相機上的一個裝置,控制曝光時間,在攝影中說到快門,也叫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用時間表示,比如1/60秒,1/30秒,1/2秒,1秒,30秒等,在相機上,要直接調整快門速度,應該相機設置為快門優先模式(TV檔),通過相機撥盤調整快門速度。如何設置快門速度一般來說,手持拍攝時,快門速度要在1/50秒以上,這樣才能保證拍攝照片不模糊,拍攝高速運動對象,要用到高速快門,較高的快門速度可以凝固瞬間。如下圖,用高速快門可以清晰拍攝到摩托車手加速瞬間
㈤ 拍攝人像照怎麼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
當在第一次了解人像攝影時,可能注意不到快門速度,在本文中,將解釋快門速度在人像攝影中如何設置正確的快門速度。如果你是手持相機,最佳人像的快門速度應至少為
1/200 秒或三腳架上的 1/15 秒,通常使用 1/200
秒,因為大多數閃光燈的同步速度。但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在拍攝對象可以完全靜止(不是兒童肖像)的情況下,快門速度可能並不那麼重要。
當然,如果你以 1/100 和 1/600
之間的快門速度拍攝照片,這樣的速度可以讓人們凍結物體的運動並提高清晰度。因此,如果你對拍攝清晰的全家福圖像感興趣,請避免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
㈥ 相機帶有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一般選哪個呢
因人、環境而已;
1,專業人士,基本用機械快門,很少用電子快門,非專業人士,基本用電子快門;
2,機械快門就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並控制光線進入時間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范圍越大越好。秒數低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某款相機就強調快門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輕松抓住急速移動的目標。不過當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車水馬龍,快門時間就要拉長,常見照片中絲絹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門才能拍出來;
3,電子快門,相機進入數碼時代以來,很多傳統的概念被打破,很多名詞與原理要有新的解釋。例如,過去攝影教科書上說,相機快門有設計為使用齒輪彈簧的,還有是運用電磁手段的,前者叫「機械快門」,而後者叫「電磁式快門」或者「電子快門」。
4,電子快門,它實際上並沒有「門」,而是利用了CCD感光系統不通電不工作的原理,在CCD不通電的情況下,盡管像場窗口仍然「大敞開」,但是並不能產生圖像。如果在按下快門鈕時,使用電子時間電路,使CCD只工作「一個指定的時間長短」,就也能獲得像有快門「瞬間打開」一樣的效果。所以電子快門數碼相機在按下快門時是「無聲」的。不過為了滿足影友的「心理需求」,有的相機可以設定一個「電子發聲」:模擬出一個「咔嚓」聲來讓你「過過癮」。顯然,電子快門結構簡單,成本也要低得多。所以,袖珍卡片數碼相機和其它中、低檔數碼相機基本上都是採用電子快門,而高級家用數碼機和所有的數碼單反相機,都毫無例外地採用機械快門。
㈦ 攝影中如何選擇快門時間控制影像清晰度
這個要看你拍什麼題材。
拍風光,可以用慢速快門,有三腳架的話,還可以拍慢門;
拍人物,街拍,一般1/125以上;
拍運動人物,物體快門1/500以上。
謹記安全快門要領,基本不會糊片。
任何事情,沒有絕對,運動人物 也可以用慢門追隨拍攝,拍風光,也可以高速快門。
不講教條主義,靈活運用,發揮創意。
㈧ 在攝影中如何正確使用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決定了圖像的質量和氛圍,快門速度在凍結或模糊運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怎麼如何使用快速快門速度?
總結
快門速度決定了在圖像中捕捉運動的方式,較快的快門速度會凍結運動,而較慢的快門會產生運動模糊。觀察不同快門速度的效果,並找出在特定場合適合你的風格。
㈨ 用照相機如何拍攝電影畫面
如果想用照相機拍攝下電影某一個畫面,關鍵是如何選擇照相機的快門速度。
電影膠片並不是連續的,一般每秒鍾放映24張畫面,由於人的視覺暫留,才不會感覺有中斷。因此,在用照相機拍攝電影畫面時,必須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一般選擇1/50秒(或1/60秒)。在這一瞬間,電影只放1~2個畫面,能夠被比較清晰地拍攝下來。
若選擇1/1200秒,1/500秒,就有可能正好攝取了畫面經過半格的位置,得不到完整的畫面。如果選擇1秒、2秒,必然把許多畫面的內容重疊起來,造成畫面模糊不清。
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實踐一下。
㈩ 選擇快門速度時,應重點考慮的兩個因素,你知道嗎
快門速度的拍攝設置,結合ISO和光圈,可以使攝影師能夠對照片和曝光三角形進行最佳創意控制。
快門速度攝影設置控制圖像中的兩個重要因素:
在本文中,您將了解快門速度如何工作以及最佳快門速度設置,以便在任何拍攝環境下產生正確的曝光。
問題一:快門速度與曝光時間是什麼關系?
為了創建圖像,光線通過鏡頭光圈,曝光於相機感測器。相機感測器收集並記錄關於被拍攝場景的光信息,該信息作為數字圖像文件存儲在存儲卡上。
快門速度決定了相機感測器從場景曝光的時間長度,進而影響感測器收集的光信息量。
將相機快門視為相機機身內部覆蓋相機感測器的門:
按“快門按鈕”拍攝圖像時,快門打開,感測器曝光,持續時間由快門速度設置表示。在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數碼單反相機具有物理快門,無反相機沒有。除此之外,快門速度對兩者都以相同的方式工作。
快門速度控制曝光時間。例如,快門速度為2秒,將圖像感測器曝光2秒鍾。這被稱為2秒曝光時間。攝影師選擇控制曝光時間的快門速度,在此期間感測器曝光。一旦曝光時間過去,快門關閉,感測器不再曝光,從而停止捕獲有關場景的信息。
問題二:什麼是快門引起的運動模糊?
最適合日出和日落,模糊移動物體,低場景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