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覺得記錄片《盲山》帶給我們怎樣一種思考
《盲山》里埋葬了一個「罪惡骯臟」的靈魂,全片充滿著陰冷的單調色彩。《盲山》上砍伐了一個「愚昧野蠻」的人心,全片充滿了溫暖的豐富色彩。但兩部影片釋放出來的光芒卻都是耀眼的墨黑色。
山谷里的聲音是很難傳出去的。那搓苞米的聲響在山巒間反復回應,變得越來越響亮越來越巨大。那是為了生存而播種繼而又收獲的結果,人們通過艱辛的勞動換來的就是那巨大的響聲。那響聲演奏出生存本能的贊歌,粉飾著生命原有的蒙昧。那聲音告訴那個來自「文明」世界的女孩:人就是這樣,一切都為了活著的,你也不例外。
山谷里的路悠長而崎嶇,很難找到盡頭。通向文明的捷徑並非那條人走出來的大路,而是一座最高的山上的小路。「看到馬路就好辦了」——殊不知那樣就又回到大路上了,又無法回到文明裡去了。作者同大多數人一樣,找不到出路,但他們知道那條大路絕不是正確的途徑。所以,他們講述的是一個近乎絕望的故事——「女人舉起了菜刀,向男人的頭上砍去」。
山谷里的社會是男權的,這和文明世界是相近的。白雪梅在進入山谷之前,她不曾意識到自身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她滿以為通過自身的努力可以改變一些窘境。可是,她進入山谷之後,她發現她錯了,她沒有權利支配自己的身體,她必將被物慾直接控制或間接控制。「你們大學校園里的生活是啥樣子的?」「沒啥子好說的」——她此刻並不懷念那段時光,她痛恨它,痛恨它欺騙了她。如此說來,「盲山」並不僅僅存在於「世外」,甚至整個「俗世」就是一座盲山。這不是悲觀,這只是樂觀的另一種表述。畢竟我們的勞動有了成效,使得我們中的一些人感到心滿意足了。
影片結束之後,我們或許要問:這些是為什麼?但終究不會得出什麼絕對正確的答案。但至少我知道,人為了生存付出了比我們預想的更為沉重的代價,我們這一原始動機——為了生存——不應該是恆古不變的真理,或許我們應該尋找更加自由的「原欲」。
Ⅱ 《盲山》拍得太過真實,網友直呼不忍心再看第二遍,究竟為什麼
陷入盲山後,女人就變成了洩慾和生娃的工具。在那個落後的小村莊里,有很多的青壯年,但是都缺媳婦兒,所以他們選擇了拐賣婦女,這在當地是默認的,沒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他們也不會在乎被拐賣的女孩原本有怎樣光明的未來和溫馨的家庭。他們沒有對於生命和人權的平等意識,在那群男人的眼裡,女人的作用只有兩個:洩慾和生育。
《盲山》讓人驚心動魄氣憤不已,甚至因為劇里的種種劇情不忍再看第二遍,裡面真實的絕望,無力的逃脫,甚至是看不見未來的黑暗,每一個都讓人很容易失去生的勇氣,殘忍又真實。
Ⅲ 如何看待電影《盲山》
出門在外不要隨意相信任何人,天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有也是陷阱,太可怕了,因為人販子的一己私慾,害得一個前途無量的大學生成殺人犯
Ⅳ 電影《盲山》海外版和國內版有區別嗎結局一樣嗎這部電影和盲井一樣被禁封了嗎
電影《盲山》海外版和國內版有區別,海外版多了幾處暴露鏡頭,最重要的是結局不一樣,國內版結局是女主角被警察營救出來,海外版結局警察被村民圍堵也無能為力,只能把女主留下,女主最後舉刀砍向丈夫,是個黑暗的結局。這部電影國內版並沒有明文被禁,但現在很難找到。
Ⅳ 《盲山》是一部怎樣的影視作品
新片在陝西秦嶺的一個村莊拍攝,除女主角黃璐為北京電影學院03級表演戲本科外,全部起用當地村民和非職業演員。因出演《盲井》,"傻根"王寶強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黃璐也因《盲山》中出色的表演而走紅國內外。
該片講述了一個女大學生被拐賣到關中農村,兩年裡不斷掙扎逃跑最終被公安機關解救的故事。李楊說,拐賣婦女這個話題並不新鮮,但他關注的是事件背後的人。2006年年初,李楊專程到成都金堂、中江,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采訪被解救的被拐婦女的生存狀態,並撰寫劇本。
李楊表示,以前在電視上看見一條新聞,一個女孩被拐賣到山村,為了逃出來而殺了她的"丈夫",最後被判處死刑,這個新聞令他感到很震撼。
為了拍攝《盲山》李楊甚至抵押了房子。
導演李楊日前喜聞佳訊,在剛剛結束的義大利羅馬亞洲電影節上,《盲山》為他奪得了最佳導演獎。
《盲山》有個角色叫鄭小蘭,在白雪梅寧死不從的時候,有天她抱了孩子來勸慰:"你看我也是給賣來的,還不是這樣了?先把身體保住才是,不然怎麼逃?"這個演鄭小蘭的,真就是四五年前從四川一個縣城給騙嫁到那村裡,才20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我們是拍攝時候才知道的。"李楊說,"她天天來劇組,我們後來就讓她演戲。她丈夫不願意,打她,她就威脅:你再打我就跟劇組走!丈夫沒敢再打,後來我告訴副導演讓這丈夫也來串個角色。反正是農閑,劇組一天管3頓飯,連她抱的孩子也給一份錢。"導演李楊表示,自己一直對婦女命運的題材比較感興趣,為拍攝這部影片也調查了大量關於被拐賣婦女的資料。而《盲山》這個片名也是欲與之前的《盲井》形成系列,隱喻人性的冷漠、自私:"這個名字有多重涵義,留給觀眾自己去定位吧。"李楊告訴記者,《盲山》的入選同樣出乎他的意料:"有個亞洲的選片人想看,我就給他寄去了粗剪版。過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回復,結果後來就得到通知說入選了。"對於最終評選的結果,李楊表示並不看重:"2006年是戛納電影節六十周年,作為一個電影節,它能夠歷經風雨、坎坷一直在堅持,我希望它能堅持以藝術品質為上,一路走下去。不過對於我的這部作品,還是順其自然吧,電影節不是《盲山》的最終目的。"
Ⅵ 如何評價盲山這部電影
好久沒有看電影了,昨天偶然看了電影《盲山》,今天又看了第二次。看完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情緒一直亢奮。心中似乎有千斤巨石壓著。
電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重慶三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被人販子以找工作的名義,販賣到陝西農村。開始悲催的命運。
至於最終幫助雪梅寄出求救信的失學小孩兒李青山,雖然顯出一絲小孩兒的善良,但在這些人的麻木不仁里顯得微不足道,他幫助雪梅,也並不顯得給這重重盲山帶來多少光明,而只像是劇本里一個情節安排而已。而且這個安排,稍嫌刻意。最終雪梅逃走了,但是走得很狼狽,因為即使是警察來了,拿出槍,也沒辦法擋住上百村民們的圍攻。黃德貴兇悍地讓警察拿槍抵著自己,然後叫囂「朝這打,朝這打。」
Ⅶ 盲山的結局
白雪梅在警察的幫助下,她終於逃出了這個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那裡。
22歲的女大學生白雪梅(黃璐飾)找工作的時候認識了熱情大方的姑娘胡曉曉。她在工作和金錢的誘惑下和胡曉曉一起坐車去山區采購中草葯。經過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一個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後,發現胡曉曉和她的老闆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經被家裡人賣給40歲農民黃德貴做老婆了。到這時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販子的當了。
導演李楊表示,自己一直對婦女命運的題材比較感興趣,為拍攝這部影片也調查了大量關於被拐賣婦女的資料。而《盲山》這個片名也是欲與之前的《盲井》形成系列,隱喻人性的冷漠、自私:「這個名字有多重涵義,留給觀眾自己去定位吧。」
李楊告訴記者,《盲山》的入選同樣出乎他的意料:「有個亞洲的選片人想看,我就給他寄去了粗剪版。過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回復,結果後來就得到通知說入選了。」
Ⅷ 《盲山》為什麼在中國被禁
一、《盲山》具有沉重和無力感,讓觀影者十分壓抑。
在影片的最後,黃德貴的母親說「我不活了」這樣一句無恥的話來和警察耍橫,讓影片最後更加的具有沉重和無力感。
二、《盲山》過於真實反應封建社會的農村,刺痛人們的內心,與現在的主流文化背道而馳。
這部電影確實是很現實,影片裡面的這些人是愚昧無知的人,不知法不懂法,但是現代的很多人知法懂法,卻偏偏還要去做違法的事情,比如拐賣兒童和傳銷等等之類的。
《盲山》女大學生被拐賣到山區的故事
其實這部電影有兩個不同版本的結局,內地上映的版本結局是女大學生白雪梅為黃德貴生了一個男孩,白雪梅在初中學生李青山的幫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聯系。由於村民的阻撓,白雪梅和父親沒能順利逃走,但是在警察的幫助下,白雪梅留下了孩子,終於逃出了這個山村。
但是在海外上映的版本中,最終結局是白雪梅親手打死了黃德貴。這個結局雖然沒有國內版本的圓滿,但是好像更符合現實。
Ⅸ 盲山的影片評價
「李楊再一次展示了他是一位製造銀幕張力的電影大師。」
'Li Yang demonstrates once again that he is a master of cinematic tension..'
——英國《國際銀幕》雜志
「 強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爆發出來。。。李楊這部極其出色的電影蘊涵著巨大的沖擊力和感人的戲劇張力。。。它將會吸引大批觀眾。」
'Massive applause broke out .... Li Yang's extraordinary film... enormous political impact as well as being a moving drama. ... should attract audiences far and wide.'
——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
「經久不息的掌聲和贊美聲從觀眾席中爆發出來。」
'...thunderclap of applause and cheers from the audience.'
——美國《時代周刊》
Ⅹ 偽娘被拐賣到山區,怎樣評價盲山
先不論是誰被拐賣,總之這樣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實質性犯罪,電影《盲山》便是講述了一個女大學生被拐賣至山區,多年後被解救出來的故事。其實在中國,拐賣人口已經不是常事,尤其是現今的將天真女大學生騙到窮困山區後,強制她嫁給村裡的找不到老婆的單身漢,為他生兒育女,淪為生育工具,喪失人權,這樣的事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女大學生們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尤其在接觸社會上的人和事時,更要提高警惕。
這部影片將女學生的無助和孤立無援描寫的淋漓盡致,但最後她逃出了村子的結局也是很令人欣慰,但我們要知道,現實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女學生的生命就這樣被糟踐,意志被摧毀,她們已不再是一個人,而是村民的傀儡,這是多麼可悲又封建愚昧的老舊思想,在當今社會,這種思想是很危險的,我們最好提防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