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錄百納拍過哪些優秀影視劇
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中央企業中國華錄集團所屬從事影視策劃、投資製作、發行及演藝經紀的上市公司。公司是業內領先的精品劇製作機構
大型央企投資設立,北京首家影視A股上市公司。華錄百納成立於2002年,是中央企業中國華錄集團在北京投資設立的影視文化企業。中國華錄集團專業從事數字音視頻領域技術研究、軟硬體應用開發和信息文化產業,是中央企業中唯一主業涵蓋文化產業的大型企業集團。2012年2月9日,華錄百納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注冊地在北京的首家A股上市影視公司,也是迄今為止(2013年2月)北京市唯一一家A股影視上市公司。
Ⅱ 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2年,是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中央企業中國華錄集團所屬專業從事影視策劃、投資製作、發行及演藝經紀的影視企業。
法定代表人:方剛
成立時間:2002-06-19
注冊資本:81246.117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12003897657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高科技園區西井路3號3號樓5365房間
Ⅲ 網上報道《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製作成本需要4個億!我怎麼也看不出她需要4個億拍攝!都是不用搭景!
成本不光是拍攝成本呀,還有宣傳成本等等。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40億元,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5名。
超乎預期的票房成績使得各家出品方從中收獲豐厚的票房收入,很巧的是,這些出品方不少都是上市公司,而這些公司按證監會要求公布了他們從《你好,李煥英》中獲取的這筆收入。
其中,截至2月17日,《你好,李煥英》票房達27.25億元時。華誼兄弟從中獲得的營業收入約為860萬到1031萬元,北京文化源於該片的營業收入約為6000萬到6500萬元。
截至2月18日,影片票房約為31.68億元時,華錄百納參股公司北京精彩時間獲取的營業收入約為9000萬到1億元。除此以外,華錄百納還透露,公司從中獲得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200萬到1300萬元。
依據這些營收和凈利潤數據,作為保底發行方的貓眼和儒意,是否能夠享有多數票房收入,成為今年春節檔的大贏家呢?
結論是《你好,李煥英》的製作加宣發成本在3.08億元到4.92億元之間。不感興趣後面計算過程的也可以不用看了。
3到5億元製作與宣發成本
由於華錄百納既公布了營業收入,也公布了凈利潤,我們便可從中大致推算出影片的成本。
從華錄百納對北京精彩時間的持股比例為46%,及華錄百納公告所示公司目前從影片中獲取的凈利潤為1200萬元到1300萬元,可推算,截至2月18日,北京精彩時間從《你好,李煥英》中獲得的凈利潤區間(數據1)為:2608萬元-2826萬元。
與此同時,北京精彩時間獲取的營業收入(數據2)為9000萬到1億元。
由營業收入減去凈利潤可得,北京精彩時間投入《你好,李煥英》中的營業成本(數據3)約為6174萬元-7392萬元。由於該公司不僅屬於影片出品方,還是影片宣發方之一,可推測這個營業成本應該同時包括影片製作成本和宣發成本。
此外,北京精彩時間佔有的該片投資份額(數據4)應該在15%到20%之間。
那麼就很簡單了,成本和份額佔比都知道,那麼《你好,李煥英》的製作加宣發成本在3.08億元到4.92億元之間。
保底方VS出品方,誰才是大贏家
那麼在這次保底中,究竟是片方獲得的分賬比例高,還是保底發行方獲得的分賬比例更高呢?這就得細說了。
此前媒體報道過,2017年《戰狼2》中,北京文化和影聯傳媒為其保底的票房收入為8億元。上映前,兩家保底公司支付保底費用約2.2億元(其中北京文化1.4億元,影聯7759.42萬元),占保底票房收入的27.5%。而後的分賬,則按保底方與片方約定的比例進行。(註:後文中提及的所有分賬比例都是減去專項基金、稅費、院線與影院分賬和宣發費用後的分賬比例)
從上表統計的分賬比例看,《戰狼2》的保底發行中,保底發行方要求的分賬比並不高,出品方仍舊是票房收入的最大受益者。
針對不同影片,片方和保底發行方的分賬比例其實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在《西遊·降魔篇》中華誼兄弟就獲得了高達70%的分賬比例。
從北京文化、華誼兄弟和華錄百納公布的公司從《你好,李煥英》票房收入中獲得的營收來看,該片使用的應該也是階梯式的保底分賬比例,即票房收入在不同區間時,片方的分賬比例隨之變化。
那麼《你好,李煥英》中,片方的分賬比例到底是高還是低呢?
按照此前情況,保底發行方向片方支付的保底費用通常占保底票房收入的25%到30%之間,取中位數即27.5%來看。
《你好,李煥英》所有片方在影片上映前收獲的保底費用大約為15*27.5%=4.125億元。
在此前提下,再讓我們來看看當《你好,李煥英》票房為31.68億元時,可供片方和發行方分享收益的部分有多少呢?
眾所周知,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中,需要向專資辦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以及向稅務部門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這部分屬於「不可分賬票房」。
扣除「不可分賬票房」後,《你好,李煥英》可分的票房約為29億元。
這些可分賬票房中的1%,需要由院線交給「中影數字」作為發行代理費,剩餘部分的57%分給電影院和院線,43%分給片方和發行方。
如此算來,片方和發行方實際能分得的收入僅有:
29*(1-1%)*43%≈12.37億元
按照上述保底費用比例的假設,在2月18日影片票房達31.68億元時,片方和發行方可分配的12.37億元票房收入中,最多隻有12.37-4.125-1.5=6.745億元可供片方和保底方共同分賬,其中扣除的1.5億元為保守估計的影片宣發費用。
如果此次貓眼和儒意兩家保底方如果支付的保底費用比例為27.5%,那麼很可能《你好,李煥英》中,保底發行方貓眼和儒意在超過15億的票房中,享受更高的階梯比例,也就是超過了27.5%。
那麼保底方將享有影片票房收入中的算式為6.745*x%=y(億元)。其中他們的利潤為y-4.125=z(億元)
片方截止到2月18日,一共可分得的票房收入為6.745*(1-x)%+4.125=k(億元)。
其中x大於27.5%。
因為我們不知道是否《李煥英》會如《戰狼2》一樣再做倒階梯式的分賬比例(也就是當票房超過一定的值,反而獎勵出品方),所以目前根據現有情況已無法計算。
但毫無疑問,奔著50億去的《李煥英》,養肥的肯定不只北京文化,而是包括貓眼在內的保底方、發行方和華錄百納這樣的出品方。
Ⅳ 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的公司性質
大型央企投資設立,北京首家影視A股上市公司。華錄百納成立於2002年,是中央企業中國華錄集團在北京投資設立的影視文化企業。中國華錄集團專業從事數字音視頻領域技術研究、軟硬體應用開發和信息文化產業,是中央企業中唯一主業涵蓋文化產業的大型企業集團。2012年2月9日,華錄百納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注冊地在北京的首家A股上市影視公司,也是迄今為止(2013年2月)北京市唯一一家A股影視上市公司。
Ⅳ 《深夜食堂》投資方華錄百納為什麼想要轉型
2016年華錄的年報數據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的股東的凈利潤有41.33%增長。其中影視收入的主要來源於《深夜食堂》等電視劇的發行。反觀華錄百納的體育業務,投入不小卻收益甚微。2015年華錄百納設立華錄體育,並在之後定增21.9億的定增方案中准備拿出5億投入體育板塊運營。根據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華錄百納在體育項目上投入逾1.23億元,卻僅獲得了90.5萬元的微薄收益。
Ⅵ 涉足電影業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1、華誼兄弟(300027)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2、華策影視(300133)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5年10月,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是一家致力於製作、發行影視產品的文化創意企業。2010年10月26日,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
3、光線傳媒(300251)
除電視劇業務外,公司與衛視仍在積極合作大型電視節目,2013年或將有較多新節目上線,將顯著改善目前主營業務躊躇不前的局面,應是公司過去保守的經營風格遭遇瓶頸後的突破。
4、時代出版(600551)
2008年9月18日,經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核准,安徽出版集團以其所持有的出版、印刷等文化傳媒類資產,認購科大創新定向發行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在全國率先以出版業務整體上市。上市公司更名為「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出版主營業務凈資產收益率最高、極具成長潛力和投資價值的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
5、華錄百納(300291)
創立於2002年,致力於打造以電視劇、電影、綜藝三大內容版塊為核心的IP聯運體系、新文創運營鏈平台。是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中央企業中國華錄集團所屬專業從事影視策劃、投資製作、發行及演藝經紀的影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