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驢得水》這部電影
嬉笑怒罵間用荒誕的喜劇色彩所醞釀的悲情,使《驢得水》既能逗人捧腹,更在針砭時弊的同時拷問已人性的盲點,固然電影在形式上有著過重的話劇痕跡,但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劇本夯實,耐人尋味懇切的黑色喜劇。
佳佳在話劇里去了美國。我們本來也想讓她去美國,但考證了一下,不可能。因為當時去美國,香港那條路已經去不了了。但是,佳佳又必須給她一個結局,因為佳佳是我們站立場的一個人物(劉露:是比較有希望的人物),所以其他人物,是開放性結局,讓你們去猜,但佳佳我們給她一個明確的結局。作為當時的年輕人,如果說要堅持底線、追求理想、民主和正義,代表我不妥協、我要抗爭,那就是去延安。
② 電影《驢得水》口碑和票房到底怎麼樣
影片《驢得水》講述的是在1942年民國時期高原地區的一個貧困鄉村小學發生的一系列荒唐搞笑的事。
老校長是一個甘願清貧,立志為農村基礎教育奉獻一生的人,也是在這部荒誕劇中為數不多的幾個正常人之一。老校長為了緩解一下學校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將一頭驢(驢得水)謊報為一位任課老師(呂得水)以換取額外的工資。正當老校長和眾老師為多得的經費感到竊喜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卻讓大家焦急不已:教育部派出特派員實地考察學校的教育情況。
為了不被發現虛報編制,老校長和老師們臨時決定讓一個來學校修鈴鐺的銅匠冒充英語老師(呂得水)。沒想到只跟張一曼老師連夜學了幾句英語的銅匠居然能以蒙語騙過特派員,為了讓迷信的銅匠去照相,深受性解放思想影響,追求自由的張一曼睡服了銅匠去照合影,同樣和趙一曼睡過的裴魁山(演員同名)。更讓人沒想的是,由於校長將呂得水老師吹的太神,居然招來了美國慈善家資助呂得水。校長知道瞞不過去了,只得向特派員坦白。但特派員也不是省油的燈,向校長和老師們坦白:美國慈善家資助的10萬法幣有7萬是教育部代徵收了的,所以沒有呂得水也得變一個呂得水出來。
另一個受害者就是校長,為了「大局」,被迫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尊嚴甚至出賣掉自己女兒的尊嚴。但他卻始終沒有自己的理想,在風波結束後,深受打擊的校長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老師們開會,為老師們打氣。這也讓老校長成為影片中最讓人敬佩的角色。
周鐵男也是一個不得不提的角色。他開始是一個鐵男,事事尋求用暴力解決問題,但被保衛美國慈善家的副官射了一槍擦破頭後,徹底屈服了暴力,從鐵男變成了一隻狗。他這個人物也是悲劇性的,卻也是必然性的。他這種人代表了對知識分子深刻的諷刺,從原始的拋棄暴力,到接受教育放棄暴力,再到崇拜暴力,最後屈服暴力。他為自己的軟弱無恥解釋是:就算自己不跪下來求饒,自己被打死了也改變不了大局,還不如屈服一下,等自己有了實力,再去找那些人的把柄報仇。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特派員的那個和周鐵男很像也很崇拜暴力脾氣火爆,狗仗人勢欺凌弱小的助理,周鐵男大起來,就是這個助理。
荒涎中見現實是本片的最大特點,諷刺知識分子的虛偽是本片的主要目的,無疑影片在這兩方面都展現的很好,這也正是影片優秀的體現。事實上,在我看到張一曼拿裴魁山的性無能開刷時,我就在想:如果本片不拿性這個話題大書特書,這部影片就不算是一部好影片。
③ 如何評價《驢得水》你覺得怎麼樣
《驢得水》是一部比較優秀的電影作品,這部電影給人引發了很強的深思,希望以後國家能夠拍更多這樣優秀的電影作品。
④ 《驢得水》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在大霧下去看《驢得水》,霧中影影綽綽中,充滿期待,期待笑中看出淚的感覺。看完心中無比沉重,笑了幾聲,雖然沒哭,但心中堵塞,好像大霧污染的殘留堵在肺中,心中感慨,好久沒看到這樣反思歷史,盤剝人性的好電影。
電影導演主創都來自話劇,所以話劇感十足,雖然沒看這部優秀的開心麻花的話劇,但在電影中感受,還是有很多感觸,再這之前的印象好像就是小時候看著名的話劇電影《茶館》,一個十年,再一個十年,電影也需要字幕幫忙交代,就像我看《驢得水》,前面看到一個1942年,後面看到一個去延安的交代,導演在這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規避,也是知識分子的聰明,回想電影人心感觸,讓我穿越千年,想起了高中語文學過的課文:三國演義的一章《楊修之死》。
楊修作為最經典聰明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死在曹操刀下,其實看三國演義的人知道,楊修任丞相府倉曹屬主簿(算錢管賬)。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這么聰明的人,怎麼算不出曹操要殺他之心?我舉手問語文老師這個問題,老師沉吟很久說:『在中國,最聰明的人是手握刀把子的人「,一語道破天機,再回到電影,從楊修到一曼,從孫恆海校長到周鐵男東北漢子,從孫佳到銅匠,一群知識分子的塑造,終究擺不脫被玩弄股掌的命運,雖然是電影宣貫道理,但再回想這官本位的中國社會,從古到今,只能是像老外羅斯一聲嘆息:」太瘋狂「
還是回到電影,電影中,最聰明的人應該是特派員,這是一位當官的知識分子,他洞悉了幾位鄉村老師的一切動機,但為了私慾,導演了後半部的悲劇;最傻的是孫校長,他用貌似單純偉大的理想犧牲原則親人,傻到無可救葯;最軟弱的人是鐵男,從犯傻充楞到在強權下毫無骨氣,還大言不慚;最可憐之人是一曼,因為自己遠離都市就能隨心所欲,享受自由,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殺人;最可恨的是銅匠,從一個最初質朴淳樸變得貪婪可恨,原因卻是有了點知識和尊嚴後,知道權利和位置的重要,上位之後,比其他人更可惡可恨更可悲,就是因為他知道:知識會讓暴力更加肆虐,代表人性美麗的花一旦有了吸引的價值只有被摧殘命運。
孫佳臨走的時候一句「過去的就讓他過去了,就只會更糟。」剛一聽沒聽明白,走出影院才感覺脊背發涼。電影延續話劇密集的情節沖突,話劇表演形式,但主題過渡直接進入我們熟悉的歷史,一曼被剪了「陰陽頭」,孫校長喊著理想口號,裴魁山整個變為利益組織的走狗,被悄然轉念的周鐵男,說話語氣也有了我們熟悉的模樣。歷史一直就在身邊,悲劇從未終結。
開心麻花團隊拍攝的電影《驢得水》,將這人間喜劇展現得淋漓盡致。人間便是驢,美好就是水,驢的生活如此不堪,得到水,就是被宰殺的命運,電影中的幾聲槍響,一聲比一聲嚇人,情節反轉,從笑到哭,「講個笑話,你可別哭」,八字電影宣言,道破玄機,人間悲喜莫名,荒唐至極。
電影也不是滿分,完全照搬舞台劇台詞,人物站位都是舞台式的桌腳佔位,過於教化戲劇,誇張催淚表演。人物性格設置也稍微簡單粗暴了,目的性太強,但,真的,好久沒有看到這樣讓人思索的悲喜劇。
回來一個人走在大霧彌漫的北京街頭,滿腦子都是一曼在蒜瓣花里柔光的鏡頭,耳中是她清唱的歌曲,眼中是任素汐的微笑的樣子,如此可愛深入人心又痛徹心扉的電影女主角,我會記憶很久!
午夜,燈光在霧中氤氳,讓人辨不清方向,突然想到殺楊修的曹操也是知識分子,《驢得水》電影中的特派員去哪裡一定都會生活的很好,他從大兵手下救一曼是良心發現?他為什麼不殺銅匠?他也是有一顆虛偽善良不夠殘忍的知識分子的心,想到這里,突然悲從心起,一顆看電影沒有掉落的眼淚奪眶而出,劃過臉龐,冰涼。
⑤ 怎麼評價電影《驢得水》
「驢得水」原本是一頭驢的名字,可是校長為了多拿一份工資,就編出了「驢得水老師」,繼而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
孫佳佳,校長的女兒,是這部劇中唯一清醒的人,看了他們幾個大人的丑態,最後離開這所學校去了延安發展。最後那一盒跳跳球,她大概也了解到鐵男對她的心意了吧。
這部劇真的演的挺有意思的,給人的感受很深,很好看。
⑥ 《驢得水》電影的三觀怎麼樣
我覺得這部電影比較毀三觀。具體表現知識分子極度虛偽,農民完全就是一群刁民,官員腐敗到極點,唯一一個觀眾會覺得坦盪的女主,性開放——即表現略淫盪。
當然,不是說這樣的情況社會上沒有,這些現象社會上都有,但是,一部影片裡面全是這么一些東西,那就有問題了,我認為的電影雖然不用太過於宣揚什麼,但至少不是這么多負能量的東西拼湊在一起的,所以說很多人覺得驢得水這部電影拍得不錯,我卻覺得這是嘩眾取寵的原因。
這樣的刻意湊出來,我總覺得這部片子想表達的是其他人都渣,就女主正常的一種錯覺,並且這個女主在極力的宣揚一種性開放的觀念,美其名曰向XXX接軌,但是任何一個地方的接軌不是以出軌為前提的好嗎?
並且,這部片子裡面,女主被報復剪了頭發,然後……她瘋了!請注意重點,是頭發!然後各種秀可憐(是編劇里設定她可憐)。拜託~~~女主角自己作,放盪亂睡男人,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睡男人,跟熟人約炮,用諷刺挖苦的話刺傷睡過得男人,然後人家的報復就是把頭發剪了,有問題嗎?
總之,我對這部電影無感,這樣的三觀不知道是怎麼被捧得這么高的。
⑦ 電影驢得水好看嗎,驢得水看著怎麼樣
我看了以後感覺是「借國諷共」或者說是「借古諷今」雖然民國也不能說是古時候,但我就有這樣的感覺,只是我的感覺啊!
⑧ 如何評價電影《驢得水》
每部影視著作都有它的意義,大家是怎麼評價《驢得水》
《驢得水》和商業電影的共同點是都追求「好看」,追求讓大眾看懂、看過癮。而我們並非通過堆砌明星或追求大場面來達到好看的目的,而是通過不一般的精彩故事和不一般的鮮活表演。
我們能把蒜皮當雪花,我們也能為活命當狗爬,我們能張嘴是理想,閉嘴是日娘,我們也能前腳踏進金錢的坑,後腳邁入正直的門,作品源於生活,也會放大生活,我們很難因為作品去改變品性
但我們至少可以對照作品完善人格多數時候,我們都一樣,用最渺小的私念去支撐最偉大的理,想。
⑨ 《驢得水》是怎樣一部電影
提取碼:sy55
《驢得水》是由周申、劉露編劇導演,任素汐、大力、劉帥良等主演的喜劇電影,於2016年10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周申、劉露的同名話劇作品,講述了民國時期一所偏遠學校中,教師們將一頭驢虛報成老師冒領薪水而引發的故事。2017年12月2日第十四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上,電影《驢得水》當選最受大學生歡迎的電影。
一群「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村開辦了一所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都自得其樂,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員要來突擊檢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寧,因為學校有一位「驢得水老師」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擔心醜事即將敗露的時候,一個神奇天才的出現拯救了大家,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⑩ 驢得水的電影好看不,講的是什麼
借驢諷今
文/夢里詩書
嬉笑怒罵間用荒誕的喜劇色彩所醞釀的悲情,使《驢得水》既能逗人捧腹,更在針砭時弊的同時拷問已人性的盲點,固然電影在形式上有著過重的話劇痕跡,但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劇本夯實,耐人尋味懇切的黑色喜劇。
電影伊始將時代背景定位於民國一個偏遠山村的學校中,校長和三個老師共同合謀了用一頭拉水的驢虛構了老師「呂得水」。以此向教育局多領取一份薪水,但怎料教育局特派員來校視察,於是一場用目不識丁的銅匠冒充呂老師的荒誕事由此展開,而為了圓謊而繼續編制的謊言,既成為了電影推動劇情的動力,也為其悲劇性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隨著這一謊言的持續發酵,這個在特定環境中對知識分子的顛覆和教育腐敗的抨擊,通過本就並不牢靠的教師與銅匠的同盟關系,使故事變的越發幽默且賦有深度,看似道貌岸然者的愚昧,為了實現所謂夢想的不擇手段,最終令電影中每個人本自美好的預期被逐個打破,人性也在貪婪面前徹底淪喪了底線,其丑惡淋漓盡致的展現,構築了電影極為出色的內在縱深。
談及這部作品,不可不提的人物便是任素汐飾演的女老師張一曼,她在電影中既擔負了諸多的「有料」笑點,也成功塑造了了電影最為矛盾的一個人物形象,張一曼看似放盪的背後,卻有著一顆純真之心,但也正是這樣的一份純真,讓她成為了這場用喜劇粉飾的悲劇中最為悲情的人物,這實則甚令我感覺電影中的張一曼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瑪蓮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則是前者憑借於美貌,而後者則是幽默與性格的使然。
如同一場話劇般的表現形式,其實並不是電影的缺陷,這正如《狗鎮》這般另類的作品一樣都為人拍案叫絕,《驢得水》的問題其實是在於並沒有處理好將話劇演變為電影的過程,在電影時長過半後,很明顯的能令人感覺到劇情開始了強硬的大幅跳躍,以此引發的人物轉變突兀,使人性經不起細致的推敲,最終命題的著點也變的稍顯生硬。
無論如何,這部電影或許存在著微瑕,可仍舊瑕不掩瑜,魯迅曾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而借驢諷今的《驢得水》顯然正深諳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