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海神號》的事情是真實的嗎
不是真實的,是翻拍自1972年經典電影《海神號歷險記》。
新版《海神號》相較於72年版的《海神號歷險記》無疑具有更為刺激的視覺效果。當年的《海神號遇難記》以在大銀幕上真實呈現出遊輪沉入海底後的翻覆場景而著稱。
而新版《海神號》展現的則不僅是示範性的沉船,它採用大量計算機特技,製造出沉船、漏水、火災、爆炸等災難性大場面,將災難的全過程一一呈現。
為求盡早鎖定觀眾情緒,《海神號》開場後10分鍾後即進入緊張的翻船情節,並減少不必要的對白,以實際行動抓人眼球
《海神號歷險記》劇情:
聖誕前夜,一艘豪華的遠洋游輪載著歡樂的遊客們緩慢地航行在北大西洋"平靜"的海面上。在船上巨大而豪華的禮堂大廳里,一場奢華的新年酒會正在進行著。達官顯貴、社會名流們正在觥籌交錯中享受著燈火輝煌氣氛,一些人更是陶醉於絢爛的舞池中肆意狂歡。
當巨輪上的人們在茫茫的大洋之上盡情的歡歌笑語時,深不可測的洋底卻發生了劇烈的地殼運動,從而引發了一場空前的海嘯,先前略顯平靜的海面上陡然掀起一道洶涌的巨浪。高聳的巨浪如野獸般在海上咆哮,並迅速從側面撲向毫無准備的"海神號"。
瞬間,"海神"號被高達90英尺的巨浪壓倒,底朝天傾覆在海面之上。無數乘客在毫無預兆的磨難中丟了性命,一些僥幸沒有被巨浪奪去性命的人一時間驚惶失措、亂作一團。
"冷靜"的船長一聲令下:倖存的乘客不得亂跑,在原地等待求援。話音剛落,這位船長竟然轉身離開,獨自逃命去了。
2. 海神號巨浪哪裡來的
大西洋底的地殼發生劇烈震動,繼而掀起足以摧毀萬物的滔天巨浪。
《海神號》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Virtual Studios、Radiant Proctions等公司共同出資,於2005年拍攝的一部翻拍電影。
影片以輪船遭遇巨浪沉沒的事件為背景,描述了約翰·迪蘭、羅伯特·萊姆希、克里斯汀等人合力在迷宮般的船艙中尋找求生的通道的感人故事。
影片評價
新版《海神號》相較於72年版的《海神號歷險記》無疑具有更為刺激的視覺效果。
當年的《海神號遇難記》以在大銀幕上真實呈現出遊輪沉入海底後的翻覆場景而著稱,而新版《海神號》展現的則不僅是示範性的沉船,它採用大量計算機特技,製造出沉船、漏水、火災、爆炸等災難性大場面,將災難的全過程一一呈現。
為求盡早鎖定觀眾情緒,《海神號》開場後10分鍾後即進入緊張的翻船情節,並減少不必要的對白,以實際行動抓人眼球(時光網評)。
3. 海神號哪一年拍的
《海神號》,美國電影,導演為沃爾夫岡·彼德森。於2006年上映,是一部災難片。
主演: 喬什·盧卡斯,庫爾特·拉塞爾,傑茜達·芭瑞特
4. 海神號的介紹
《海神號》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Virtual Studios、Radiant Proctions等公司共同出資,於2005年拍攝的一部翻拍電影,由沃爾夫岡·彼德森擔任導演,Mark Protosevich、Paul Gallico擔任編劇。好萊塢演員喬什·盧卡斯、庫爾特·拉塞爾、傑茜達·芭瑞特主演1。影片以輪船遭遇巨浪沉沒的事件為背景,描述了約翰·迪蘭、羅伯特·萊姆希、克里斯汀等人合力在迷宮般的船艙中尋找求生的通道的感人故事1。
5. 海神號和泰坦尼克是怎麼拍出來的
大量的後期製作。。。通過虛擬模型製作動作和劇情
6. 《海神號》講述的是真實事件嗎
不是真實的,是翻拍自1972年經典電影《海神號歷險記》。
新版《海神號》相較於72年版的《海神號歷險記》無疑具有更為刺激的視覺效果。當年的《海神號遇難記》以在大銀幕上真實呈現出遊輪沉入海底後的翻覆場景而著稱。
而新版《海神號》展現的則不僅是示範性的沉船,它採用大量計算機特技,製造出沉船、漏水、火災、爆炸等災難性大場面,將災難的全過程一一呈現。為求盡早鎖定觀眾情緒,《海神號》開場後10分鍾後即進入緊張的翻船情節,並減少不必要的對白,以實際行動抓人眼球。
《海神號》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Virtual Studios等公司共同出資,於2005年拍攝的一部翻拍電影,由沃爾夫岡·彼德森擔任導演,Paul Gallico擔任編劇。好萊塢演員喬什·盧卡斯、庫爾特·拉塞爾、傑茜達·芭瑞特主演。
影片以輪船遭遇巨浪沉沒的事件為背景,描述了約翰·迪蘭、羅伯特·萊姆希、克里斯汀等人合力在迷宮般的船艙中尋找求生的通道的感人故事。
如今好萊塢的電影特效技術日新月異,用電腦合成這些災難場面絕非難事,何況導演沃爾夫岡有過兩次成功的經驗助陣。電影除了展示波瀾壯闊的畫面外,片中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情感發展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探討也都成為電影的看點。
7. 拍電影時那麼多宏偉的場面怎麼拍出來的……
場景是可以租的,也可以用電腦做。
只要有錢,再大的製作都可以做出來。
8. 電影海神號裡面的翻船場景是怎麼拍出來的
模型+電腦特技
沃爾夫岡為這個著名翻船場景選擇的拍攝場地,是華納兄弟公司位於加州的伯班克工作室,主角們在這里歷經了海底逃亡的重重危機。在巨大的蓄水池中採用高壓水槍的傳統方式,表現出海水將舷窗壓爆的驚險瞬間。在導演的嚴格要求下,六位主演大多數危險橋段都需親身上陣,拍攝中經常出現演員掛彩事件。為了達到堪稱完美的視覺效果,沃爾夫岡不僅在拍攝過程中精益求精,還說服華納公司,將影片一並製作成IMAX的格式,使之成為暑期檔惟一一部真人IMAX影片。
的確,電腦特效技術的迅猛發展,直接導致好萊塢電影的工業化生產提速,為了讓創意跟上拍片的速度,大導們紛紛扎進電影公司的片庫,把腦筋動在經典老片上。依靠先進的電腦特效,好萊塢的名導們自認有能力讓老電影煥發不一樣的光彩。去年,斯皮爾伯格的《世界大戰》和彼得·傑克遜的《金剛》就為此樹立了好榜樣。在兩部大師大作以及票房佳績的刺激下,2006年好萊塢依舊縱容翻拍片大行其道。而堅毅的德國人卻不完全這樣的觀點:沃爾夫岡不認為自己要像彼得·傑克遜拍《金剛》那樣照搬原作,他的翻拍不過是代用創意,劇情和角色都經過了重新的設置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