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逃出生天的大廈火災是真實還是虛擬的
是虛擬的。影片耗資美金近1000萬元,以3D形式呈現火災險情及營救場面。
這是五十年最酷熱的一天,阿強(古天樂 飾)離開消防隊,白手起家發展消防警報系統事業。這天,本是公司資產值沖破十億的慶功會,可惜,突如其來的「閃燃」,在全無預警下,爆發特大火災。
原本一場興高采烈的派對,頃刻變成恐慌大逃亡,隨後煙囪效應,引發各層連環起火,爆發困獸式火災,阿強跟一班災民無處可逃,卻驚見嫂子思樂同處險地,他要設法保護這位親人。阿強展開漫長抗火逃生之旅,而不久,整個地板下陷,整棟大廈進入徹底漆黑。
阿強發現電梯槽積水,兩兄弟決定潛入水底打開最底層的門,讓大量水流沖掉大堂的大火,讓眾人逃生,電梯快要下墜,眾人同心合力,以找來巨大鐵櫃為兩人阻擋。最後的大爆炸,天花下塌,地面大堂爆出大團濃煙。
(1)火災的電影怎麼拍擴展閱讀:
拍攝場景
影片從2012年12月25日起在廣州取外景拍攝,主要戲份是一眾主演逃出火災現場之後的情節,亦即影片的結尾,同時這也是該片最大場景的拍攝,除了演員之外更有真正消防員參演。火災內景在泰國攝影棚內完成拍攝。
拍攝其中的一天,天氣狀況不良,最低氣溫只有11度,時有零星小雨,但《逃出生天》拍攝現場三位主演廣州街頭演戲的舉動也引來不少路人圍觀,且秩序很好。加上眾多的攝影器材、道具、扮演救護人員和消防隊員的上百群眾演員、10多台消防車、救護車,大量人馬擠滿了整條街道。
有消防車支起53米高的雲梯升到高空,也有消防車不時向地面噴水霧,模擬救災現場的樣子,警鈴一響,消防員從四面八方湧入,但在現場並無發現煙火痕跡,片方表示火災特效將在後期製作時用電腦模擬。
B. 《烈火雄心》火災場面的火是真還是假的他們是怎樣拍攝的
火肯定是有的,不過沒有畫面上那麼猛烈,應該後期有特效製作。
C. 一部電影,講火災的,劉青雲和古天樂主演的,是一棟大廈著火了。叫什麼來著
一部電影,講火災的,劉青雲和古天樂主演的叫做《逃出生天》。
電影《逃出生天》是由以拍攝驚悚片見長的彭氏兄弟執導,古天樂、劉青雲、李心潔以及陳思誠等兩岸三地的演技實力派影星領銜主演。
《逃出生天》架構清楚,情感真摯,特效表現結合驚悚片的節奏感,一波三折,令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古、劉二人構成的「雙男主模式」中,弟弟一角始終是一個變數。
他也是消防員出身,卻因心結而離職從商,當他身陷火海面對前來營救的哥哥時,這心態顯得微妙,這是戲劇張力所在。
(3)火災的電影怎麼拍擴展閱讀:
《逃出生天》有不少主旋律的情節。只是導演彭順彭發兄弟在操作上,沒有強行插入硬宣傳,沒有極力宣揚個人英雄主義或是公共職能部門的努力,著力刻畫災難面前的眾生相,避免《逃出生天》成為「救災片」。
《逃出生天》3D拍攝,特效營造氣勢。雖然是港片班底打造,但故事發生地不是在香港而是廣州,救火隊員的身份也是廣州的武警消防員,影片定位也調整到觀眾更加喜歡的災難片類型。
而且本片沒有《十萬火急》那麼多的對救火隊員群像塑造以及生活和情感的描繪,而是在影片開頭簡單地將角色關系介紹清楚之後,就迅速進入了災難情節。
D. 救火英雄的影片製作
《救火英雄》於2012年12月12日開始拍攝、於2013年2月8日殺青。
導演郭子健做了很長時間的資料搜集,每個角色都有真實的人物原型。任達華的角色就是以香港的一位「超級消防員」作為原型,拍攝之前任達華曾和他相處了一段時間。謝霆鋒這個角色主要是來自的郭子健現實中的消防員朋友,是個30多歲的消防員,他年紀輕輕已經做到了蠻高的位置。
影片中的大部分道具都是真實的,20磅的消防設備,每人拿一個,余文樂第一次拿的時候手就受傷了,任達華他們背著的呼吸器也很重,另外,影片中幾乎所有的危險動作,謝霆鋒、余文樂完全親自上陣。
影片使用了大量真實的場景,而是真正搭建了發電廠的場景。影片的特校資金投入佔了整體投資的一半有餘,而時間上整整做了11個月,為了打造逼真的火災爆炸現場,一支200人的後期製作團隊,完成2000多個特效鏡頭。 東方早報:《救火英雄》看似一部災難片,實則是一部講述「濃煙」哲學的「混搭」影片,創新了港片災難片類型。《救火英雄》延續了港片一貫的影像風格,場景特效不乏烈火涌動、爆炸等驚險鏡頭。角色性格上比較立體,最後謝霆鋒以英雄悲劇收場,慢鏡頭抒情頗感人。
網易:震撼炫酷的特效、驚心動魄的劇情,「濃煙」哲學的視角,跳脫了傳統消防片的格局。
影評人:沒有烈火只有濃煙;不是陳詞濫調,首次還原真實救火;並非胡編濫造,以真人真事為藍本;沒有謳歌主旋律,是給消防員的情箋;沒有胡亂煽情,硬漢只流血不流淚;沒有勾心鬥角,友情於沉默中爆發;沒有道德審判,誰不被現實嘲弄?
娛樂評論人扒皮王:看片名以為《救火英雄》只是一部強調英雄主義的主旋律電影,實則是懸疑中還夾帶著幾分驚悚,細膩展現了人心與人性。劇情緊湊,演員表現出彩,尤其是結尾處謝霆鋒點煙的鏡頭更是帥到爆。在特效與場面都不俗的情況下竟沒轉成3D,真是業界良心。 東方早報:《救火英雄》中旁白太多,和港式江湖片的獨白很像,核心邏輯都是人和世界的關系、一個人的命運、當人遭遇命運時的感觸,角色也像話癆,說教味太重,多次重復令人反感。《救火英雄》前半部分的情節鋪敘有點拖沓,故事指向後面大災難的目的痕跡明顯,讓人覺得過於刻意,手法也略顯老派,有著一些舊時港片的套路。
網友:《救火英雄》中旁白莫名其妙,文藝腔十足,不停冒出來的慢鏡頭和詠嘆調,看得人糾結。全片背景音樂和獨白一直拖後腿,前半場都很緊湊,後面有點視覺疲勞,劇情一直循環。劇本略有瑕疵,內容壓縮在一天內擁擠了點,很多點不能放大有些遺憾。
E. 電影里關於火災洪水淹沒人是怎樣拍的
在室內表演,然後把背景用電腦改成火災洪水什麼的……
現在都這樣……
F. 電影中房間內大火的場景是如何拍攝的
特寫鏡頭一般都是真實場景,而大規模的火幾乎都是特效做出來的。
G. 有一些拍災難的電影 就像《2012》、《唐山大地震》。這些地震、海嘯、火災特效是怎麼做出來的
都是假的 演員裝作看見那些東西 然後再用maya啊 3dMAX啊什麼的做那些假東西 然後再通過後期軟體AE或nuke啊等軟體合在一起 就比如說夜魔俠吧 你看見他在各個高樓大廈上蹦來跳去的 其實就是在一塊地上 後面的樓都是用圖片擺上去的 其他的特效也是一樣的 但是有些東西還是要實際搭建的 只是搭建的工程很小 模擬一下而已 2012里地震的時候 就是搭建了一小塊場地然後用千斤頂頂起來 讓它劇烈搖晃模擬地震 剩下的就可以和電腦製作的素材合起來 不過小朋友不想學這行就不要弄的太明白 因為這就像魔術 知道了秘密就沒那麼驚喜感嘆和吃驚了 為自己保留一份神秘吧 ~~~想要知道的更詳細就看大片後的花絮吧 有些會介紹的
H. 現在電影里的那種人身上著火的鏡頭怎麼拍的
影片中往往會出現整個人身上都著火、或是身體某個部分著火的鏡頭,火是真的,只是人的身上都做了很充分的保護。除了穿防火衣外,向火上撒鹽也可以降低燃燒表面的溫度。另外,根據效果的不同,可以在火焰中加入不同的物質來改變效果:需要火中有煙霧時,要多加膠粉;不需要煙霧效果時,就要向火中加入矽粉。
著火鏡頭一般只持續幾秒鍾,所以一旦導演喊停,四面八方都會有手持滅火桶的工作人員撲上去滅火
舉例:
在拍攝《喜劇之王》時,羅禮賢擔任特效執導。其中有一個誇張的鏡頭是———周星馳在莫文蔚主演的影片中擔任一個小角色,他的手臂被炸後一直燃燒著。羅禮賢在周星馳的手上纏了厚厚的防火布,採取了各種措施,確保周星馳的手在燃燒時萬無一失,可是周星馳還是不敢讓別人點火,羅禮賢最先「以身試法」,自己將手「燒著」給他看,證明沒事,周星馳最後才將這個鏡頭完成。
I. 請推薦一些國外拍的關於火災或火災撲救的電影,務必是國外拍的,謝謝
雲梯49
外文名:Ladder 49
其它譯名:烈火雄心
出品時間:2004年9月20日
出品公司:博偉電影公司
導演:傑克·拉塞爾 JayRussell
類型:劇情,驚悚,動作
主演:喬奎因·菲尼克斯,約翰·特拉沃爾塔,賈辛妲·貝瑞特
片長:132分鍾
J. 杜琪峰的電影《十萬火急》。90年拍攝的,據說沒有用電腦特技,但是那麼真實的火災場面怎麼拍的
真燒,替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