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畢業季微電影以什麼主題好
幼兒園一系列的生活以及孩子們的成長活動 更多的幼教知識你可以去中國幼兒教育網看看
㈡ 想要拍微電影,有哪些可以拍好的小技巧
電影有許多構成元素,微電影也是如此,想要拍出完美的電影,我們就要對環境,以及人物選擇,做到嚴格把控,這樣才能夠拍攝好的電影,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在台詞上面多下功夫,因為台詞傳遞電影的「感知」,所以顯得格外重要,當然還要加入一些背景音樂,這些都是拍好微電影的小技巧。
㈢ 大對微電影選材的靈感都是從何而來,拍的時候都需要怎麼去做
自己愛好並且不求質量的話,用DV照樣拍啊。至於你自己想拍什麼一定要清楚啊,劇本當然要有,還要寫分鏡頭劇本,並沒有想像中簡單的。一切的拍攝都要根據劇本來,什麼場景,什麼道具,什麼人物等等。拍完之後要剪輯。
㈣ 學校的畢業作業是拍微電影,我就演了個群眾,學校讓寫創作感想,根本不會寫,求幫忙。。
首先,微電影創作的前期的策劃,得確定主題,寫好劇本,由於我沒有參與到劇本寫作,所以,我這就沒有多少經驗可以提供分享。其次,由我們組內的寫劇本的人,將劇本按照分鏡頭腳本列印出來,從而便於我們中期的拍攝以及為了後期的剪輯更加有條理,盡量細化,將同場景的鏡頭分出來,不管是拍攝還是最終的剪輯都更加省時省力。然後,就是准備器材和確定拍攝人員,演員基本都是我們自己上,由導演來決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再者,進行拍攝,這是整部微電影製作比較重要的步驟,拍攝前,得做好拍攝日期安排和選擇好拍攝場地,才能保證拍攝過程中更加順暢。經過幾次拍攝心得,我們發現各種所需要的拍攝道具一定得面面俱到,缺一不可,對取景的地方進行踩點,不能臨時抱佛腳,那樣,只會耽誤或延遲拍攝的時間,一切要有計劃的進行。 根據分鏡頭腳本分場景來拍攝,而且每個場景我們小組都是拍了好幾遍,寧願苦點累點,這樣對後期剪輯選材取捨特別重要。最後,就是後期的剪輯製作,這也是我主要負責的任務。片子拍攝好後,要對已有的素材進行初剪、精剪、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製作,讓整個片子有順利而不凌亂,並能夠帶給大家帶來視聽結合的效果。再好的畫面,如果沒有聽覺上的效果,會遜色不少,且觀眾無法通過畫面直接了解這個片子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最後,我根據前期的腳本和後期導演的靈感剪輯,再加上後期特效,還製作了片頭和片尾,這樣為我們的微電影潤色了不少。
從電影藝術語言角度來說,要使各種語言要素組合成完整的電影藝術整體,就必須按一定的藝術表現規則進行運作,這就涉及到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電影藝術的一種最重要的語言手段,它是處理鏡頭、畫面、聲音、色彩等語素之間的組合關系,通過各種各樣的組接,達到敘事、抒情、表意的藝術效果,並產生獨特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的基本結構手段和敘述方式。可以這樣說,沒有蒙太奇就沒有電影藝術。
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譯音,原本是建築學上的用語,意為裝配、安裝,引申到電影藝術領域,指影片創作過程中的剪輯組合。電影創作同時也是一種物質生產,生產要講求成本,因此其情節場面的拍攝並不按劇情發展的次序,而是完全打亂的,最後要經過一道剪輯的程序,把打亂的東西重新組接起來。若要作全面准確的概括,它實際上包括了狹義和廣義的兩個方面的含義。狹義的蒙太奇是作為一種電影語言符號系統出現的,專指鏡頭畫面,聲音,色彩諸元素編排組合的手段。廣義的蒙太奇不僅僅指畫面、聲音及色彩間的組合方式
也指從劇作構思到作品完成過程中,藝術家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因此,蒙太奇在藝術家的刻意經營下,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結構和體系。
蒙太奇是把電影語言元素進行組合編排的一種規則和修辭方法。當聲音和色彩作為電影的構成元素進入電影以後,蒙太奇增加了對聲音、色彩諸元素的組合編排,說明它是一個不斷發展豐富的藝術范疇。蒙太奇不僅指鏡頭畫面的組接方式,也指從劇作構思到作品完成過程中,創作者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
作為貫穿電影創作始終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首先是因為蒙太奇符合人的視覺感受的規律。影片中兩個鏡頭的並立,同樣能使觀眾產生一種聯想。再次,蒙太奇符合藝術對生活進行概括的需要。任何藝術都不可能對生活原封不動的照搬,須進行必要的選擇,提煉和加工,通過強調和省略,達到高度概括的目的。在電影創作中,將事件發展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過程刪除,也是一種視覺的節省。由於蒙太奇,使電影時間得以實現「非連續的連續」,和空間的「有限中的無限」,為電影的表現內容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為電影提供了巨大的想像自由。所以,蒙太奇是一個不斷發展豐富著的藝術范疇。
蒙太奇藝術手法在電影表現作用中的功用 蒙太奇創造電影的時空
蒙太奇不但可以把漫長的時間濃縮在幾個鏡頭中,也可以把生活中一瞬間的事強大,放大,把時間延長。蒙太奇能夠逼真的創造空間。電影藝術的空間構成,除了通過攝影機再現生活的場景外,還能將零散拍攝的個別場景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場面。 電影藝術的時空創造由此可見一斑,它在群眾眼裡是實現時空的真實再現,從而保證了觀眾對劇情的理解。
蒙太奇創造電影的運動 沒有台詞的運用,單是這些單獨來看毫無意義的畫面組合在一起,卻產生了一種連續的運動感,但觀眾准確無誤的接受整個劇情發展的脈絡. 例如著名表演藝術家卓別林的《流浪漢》中,通過河邊游泳者衣服的丟失以及最後流浪漢穿著不合體衣服走在火車站的一幕,沒有很多修飾和解釋語言的使用,人們也能一目瞭然。
蒙太奇創造電影的含義
蒙太奇除了創造時空,運動,從而保證了敘事的連續性外,還可以通過鏡頭的組接,使原來潛藏在各個鏡頭里含義。例如日本電影《遠山的呼喚》中,農場主民子和雇傭工人的對話的鏡頭,通過一些穿插鏡頭的使用,例如民子向暖瓶中倒開水的幾個鏡頭的剪切,已經把最後民子挽留不成的結局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蒙太奇創造電影的節奏
蒙太奇的使用使得電影具有了速度感和節奏感,使得原本正常表現速度的電影由於蒙太奇的使用而變得有了速度和節奏。鏡頭切換速度快,則會讓整個電影的節奏比較快,從而充滿了緊張感,而慢鏡頭的切換則會使整個電影的速度變的有些緩慢和沉重。 電影的概念同蒙太奇的概念是緊密相連的。一般來說,景近、短鏡頭的組接能夠差生影片的快節奏和緊張感,而景遠、長鏡頭的組接則使影片的節奏緩慢、舒展,具有抒情的效果。
蒙太奇可以激發觀眾的對比、聯想、積極參與電影藝術的再創作活動 電影通過蒙太奇的組接,常常能使觀眾在鏡頭所傳達的原有的信息基礎上,進行多種多樣的對比、聯想,在原有信息存儲量的基礎上在觀眾自己的腦海中產生出新的想法,從而達到電影原有主題的進一步深化,以達到電影教育人和感化人的主觀目的
了解了電影中蒙太奇手法,對後期的剪輯也非常有幫助。從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在剪輯上往往要經過初剪、復剪、精剪乃至綜合剪等幾個步驟。初剪是根據分鏡頭劇本,把人物的動作、對話、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鏡頭組接起來;復剪是在初剪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正;精剪是經過對畫面反復推敲後,結合蒙太奇結構進行的更為細致的剪輯 ;綜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場景都拍攝完畢,各片段都經過精剪之後對整體結構和節奏的調整。在整個剪輯
過程中,既要保證鏡頭與鏡頭之間敘事的自然、流暢、連貫,又要突出鏡頭的內在表現,即達到敘事與表現雙重功能的統一。
剪輯是一項既繁重又細致的工作。一部故事影片往往少則幾百個、多則上千個鏡頭。畫面部分有內景、外景,有實景和搭制的景。同一景中的內容通常都是集中拍攝的,剪輯時要按照內容的順序重新編排;影片中的重要鏡頭因表演或技術上的原因,往往要反復拍攝數次,需要剪輯時要進行選擇。大部分的鏡頭都拍得較長,須從中尋找最為理想的剪接點;有些要作長短鏡頭交叉出現的畫面,連續拍在了幾條膠片上,需要在剪輯時分切成很多的鏡頭,再按照最有效的鏡頭順序排列起來。聲音部分有先期、同期、後期 3種錄音方法,對這3種錄音方法所錄下的聲帶,要以不同的工藝和方式進行處理。先期錄音大都是完整的唱段和樂段,須嚴格按照音樂的旋律和唱詞與畫面組合;同期錄音的聲帶多半是「對形」的對白和音響效果,通常都和相應的畫面同時剪輯;後期錄音的內容有「對形」的對白、內心獨白及旁白,有背景氣氛音樂,有「畫面」和「畫外」的音響效果等等,一般都在畫面剪定的基礎上錄音,這就要求剪輯時預先考慮到聲畫結合和聲音所能構成的一系列藝術效果。在影片沒有最後剪輯定稿之前,須妥善、有條理地保存所剪下的畫面和各種聲帶,以便需要延長時再粘接上去。
從鏡頭到場景、到段落、到完成片的組接,往往要經過初剪、復剪、精剪以至綜合剪等步驟。初剪一般是根據分鏡頭劇本、人物的形體動作、對話、反應等將鏡頭連接起來;復剪是在初剪的基礎上進行修正;精剪更為細致、准確,對畫面反復推敲;綜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場景的鏡頭都齊全、每個場景已基本剪好後,在對整個影片的結構和節奏做整體考慮的基礎上進行的調整和增減。有些片斷孤立地看是可行的,但與前後場景連接起來看,會感到太緊湊或太鬆弛,這就需要通過剪輯加以調節。這一關繫到影片總體結構和節奏的調節工作,通常是導演和剪輯師共同研究決定的。 剪輯既要保證鏡頭與鏡頭組成的動作事態外觀的自然、連貫、流暢,又要突出鏡頭並列賦予動作事態內在含義的表現性效果。敘事與表現雙重功能的辯證統一,是剪輯藝術技巧運用於電影創作的總則。為要實現上述雙重功能,需要掌握傳統的剪輯技法和創造性的剪輯藝術技巧。
鏡頭的轉換習慣用「切換」,但場面段落的轉換,一般用「漸隱、漸現」表現上一個場面段落的結束和下一個場面段落的開始;用「化」來表現一段省略掉的時間過程,劃分兩個不完整場面的段落;用「劃」來表現地點、場合、事件的變換,劃分兩個以上的不完整場面的段落;以上是利用洗印或攝影方法製作在膠片上的「光學技巧」。此外,還可以用很多方法來劃分段落,例如仍用切換方式,只是在前段落轉換時沿用最有代表性的人或景物鏡頭做為下段落的開頭。傳統的剪輯技法,遵循的是生活的邏輯,但又不是自然主義地再現生活中的一切過程。緊湊剪輯、省略剪輯也說明了鏡頭間動作純粹自然的連貫並非總是必要的,壓縮或延伸真正的時間,讓有意義的動作事件全部表現,把自然動作減少到最低限度,是連貫流暢剪輯技法的一條重要補充原則。
綜上所述,經過這次實踐拍攝,對我們的實踐知識增強了很多。對以後的,拍攝學習很有幫助。
㈤ 拍攝幼兒園一日老師的工作微電影
進行拍攝幼兒園一日中,老師的工作,相關的微電影,可以從老師教導孩子們的課程以及關注孩子們的食宿問題等等。 都是需要老師照顧的面面俱到的。
㈥ 拍攝一部微電影該需要那些步驟(越詳細越好)
1 前期准備:劇本,演員,導演,器材(最低標准:燈光器材,攝影機,數碼相機。)。
2 根據劇本選分場景,與各個場景負責人恰好好拍攝事宜,就可以布景拍攝。
3 按照劇本拍攝內容,不按照時間線拍,同一場景的戲同一天拍完,以節約成本。
4 後期製作(如果自己不會就尋一個靠譜的人或公司製作。)
純手打,望採納!
㈦ 因為要創造一個微電影,想以人小鬼大這個成語展開,現在想徵集有哪些幼兒園中都有哪些人小鬼大的案例。
以下轉自網路文庫,僅供參考。
案例分析:人小鬼大的丫頭
青青,大家一見到你,就能牢牢把你記住,因為你有特別能說的嘴,厲害著呢!可是你也有害羞的時候,記得上次電視台來采訪,臭美的你特意穿上媽媽買的新裙子,記者朋友說找個口語表達比較好的女孩子吧!我連忙就想到了你,你也欣然答應,可是當扛著大大攝像機的叔叔面對著你的時候,你卻把頭埋的低低地,說話起來也開始結結巴巴,儼然變了個樣。記者阿姨搬了張椅子坐下慢慢地教你怎麼說,你睜大眼睛告訴她,「你不知道么,那個照相機太大了,對著我拍,我就害怕。」阿姨鼓勵你,你一邊說一邊還偷偷瞄幾眼攝像機,幾句簡單的對白,讓抗著攝像機的叔叔累了半天,不過當新聞中播放此片段時,你又是那麼的驕傲。還拉著小朋友一起看,這回又自豪起來了。
能說會道惹人笑的故事還多著呢!中午散步時,遇到中一班的陸老師,一會又遇到中二班的陸老師,隨即青青就發表感慨,「這世界上有好多陸老師啊!」於是就圍繞這個「陸」開始文字游戲了。「那麼多陸老師,你們的陸都是一樣的陸么?」開始我還沒聽懂,一會我就明白了,「就像你一樣,你姓楊,也有很多人姓楊一樣的啊?你的爸爸姓楊,你的親戚很多也姓楊。」她連連點頭,「對,我認識很多人都姓楊的。」一會嘉琪把小臉湊過來了,「那是和喜羊羊的羊一樣的羊么?」「不對,那是動物的羊,我可不做動物的。」「我告訴你,我的青,是青草的青,這是媽媽告訴我的。」「是青青草原的青吧!」「你瞎說。我是青草的青,不是草原上的青。」說完青青開始和嘉琪慪氣了。
這學期開始,小傢伙中午的睡覺習慣明顯變差了,喜歡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和自己說話,蒙在被子里唱唱小曲,值班時總能聽見細小的從她被窩那發出的聲音。這不,又是周二,輪到我值班,我也是吃一塹長一智了,等孩子睡下後,直接搬了張小椅子坐在青青的小床旁邊,她眯著小眼,趴著睡,一會又側睡,一會又伸腿睡,最後還是手裡抓著一根橡皮筋玩著玩著才睡著,看來你是真累了,其實老師這么看著也很累的哦!
㈧ 微電影《幼兒園》的鏡頭運用有什麼特點
截圖 時間點 我可以幫你分析·· 如果是常規鏡頭就算了·
㈨ 拍微電影一般需要多少工作人員怎麼分配
1.編導人員 它包括編稿人、導演和顧問等。一般來說,導演是專職的電教專業人員,而編稿和顧問則是兼職的,他們是在該學科有專長並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是臨時受聘來工作的。
2.製作人員 這些都是電教館(中心)內的電教專職人員,包括有攝像、錄像、美工、燈光、編輯、錄音、解說等人員。他們在電視教材製作上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專長,在導演統一指揮下,分別負責具體的製作工作。大的製作部門,一項工作需要幾個人,小的部門,則可由一人兼任幾項工作,甚至由導演去兼任攝像、編輯等工作。
3.管理與技術人員 管理工作有兩類.一類是製片管理工作,相當於拍攝電影或電視劇時的製片主任的工作。他管理演員和攝制組的一切後勤事務性工作。這項工作可以設專人去做,也可由教材製作部門負責人或導演兼任。另一類是設備管理工作。編制電視教材要使用價格昂貴的設備,這些設備必須妥善管理。通常是將設備集中起來由專職人員管理;部分常用的設備,如攝像機,可由使用者包干管理與維護。為了加強設備技術保證和及時做好設備檢修工作,還應設專職或兼職的維修技術人員。
上述三部分人員均應在電視教材製作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
二、電視教材編導的任務與要求
(一)編導的任務
顧名思義「編導」是要擔任編與導兩方面的工作。「編」即編寫電視教材的稿本,「導」即根據稿本按電視製作的規律,指導錄制工作的全過程。「編」與「導」這兩項工作可以同時由一人去承擔,承擔這兩方面工作的人,稱為「編導」。大多數情況是編與導兩項工作由
兩人以上去承擔。承擔「編」的人稱為「編稿」,他的主要任務是:(1)確定電視教材選題;(2)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編寫出電視教材的文字稿本;(3)協助導演指揮電視教材錄制工作。承擔「導」的人,稱為「導演」。他的主要任務是:(1)協助編稿選定電視教材課
題;(2)根據電視教材文字稿本寫出適合錄制要求的分鏡頭稿本;(3)指導錄制工作全過程,直到最後編制完成電視教材。
編與導這兩項工作既有分工,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要相互配合,才能保證編制電視教材的質量。比如,在確定選題時,編稿人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難點重點、哪些內容不易用口頭講清而需要用電視手段去表達等等,應該有更多發言權。導演在選題時,對這些選題內容能否發揮電視手段長處,則更有發言權。兩者相互配合進行電視教材的選題,將需要與可能結合起來,可以獲得理想效果。又如,編稿在第一次編寫文字稿本時,導演可以在寫作方法上予以指導;導演在寫分鏡頭稿本時,要徵求編稿的意見;在指揮錄制工作時,編稿人往往要起科學顧問的作用,才能保證教材的科學性與教學性。總之,編導的工作是一項有機聯系的整體工作,由於任務涉及的范圍廣、技術要求高,往往難以做到一個人既具有「編」的學識水平,又具有「導」技術與藝術水平,所以,才將編與導的工作由兩人以上去承擔。但分工後仍須密切配合,才能互相協調做好工作。
(二)編導人員的素質要求
編導人員的工作是一種教材編制工作,與文字教材編寫或教師在課堂上講好一節課比較,電視教材編制過程要復雜得多,難度也大得多。所以,要編制出一部好的電視教材,是一項教學研究工作,又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同時也是科學,教學與藝術結合的產物。在這些工作中,起關鍵性、指導性作用的是編導人員的工作。因此,對編導人員有較高的業務素質要求。
1.編稿的業務素質要求
(1)學科專業知識。編稿應該在某課題(課程)的學科專業方面具有較淵博的知識。既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又要掌握學科的最新發展成就,還要了解該學科在國民經濟生產部門的應用狀況,以及與該課題有關的知識。這樣可以確保電視教材的科學性。
(2)教育科學知識和教學經驗。編稿應該掌握教育學、心理學 的基本知識,並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懂得用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去指導稿本編寫;要認真學習,掌握課程的教學大綱,使稿本內容符合大綱的要求;要了解教學對象,使稿本的選材能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這樣,才能保證電視教材的教學性,符合教學的規律。
(3)電視教材編制的知識。編稿要懂得一些電視教材編制過程的常識,具備一定藝術修養與寫作能力,較好地掌握文字稿本編寫的技巧。這樣,才能寫出有較高水平的符合編制要求的文字稿本。
綜合上述條件,編稿應由在學科業務上有一定專長的、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只要他們再去學習一些編制電視教材的知識與技巧,就能勝任編稿的工作。
2.導演的業務素質要求
(1)掌握影視藝術的理論與技巧。電視教材是借用電視手法來去現教學內容的。因此,電視教材導演必須熟練掌握電影、電視藝術的編導與製作的理論知識與技巧。比如,畫面構圖的知識電視攝像鏡頭運動的技巧,電影蒙太奇的理論,鏡頭組接的原則與技巧,攝像用光、編輯、錄音的技術、音響、音樂的運用技巧等。導演應該掌握影視理論與技術,如同文字教材的編著者要掌握最基本的寫作方法與技巧一樣重要。在文字寫作上,詞不達意、語法不通、文筆不流暢,自然寫不出好的文字教材。同樣,在電視手法表現上沒有掌握好影視的基本理論與技巧,也不能編制出影視語言、語法、技巧皆佳的電視教材。
(2)熟練掌握電視製作設備系統的功能和使用的方法。電視教材從寫分鏡頭稿本到指揮錄制工作全過程,都要求導演熟練掌握製作設備系統的全部功能和具體使用的技巧。特別是目前設備更新的周期很快,不斷出現新型號的攝像機、特技機和編輯系統等,導演要善於運用這些設備的最新功能,編制出運用了新技術的有時代感的電視教材。例如現在電視製作部門已廣泛使用電腦字幕/圖形創作設備系統,若導演不了解這一系統的功能,在寫分
鏡頭稿本時仍然沿用老一套的字幕和動畫,在錄制時將新設備放在一邊不敢動用,這樣的導演當然是不稱職的了。
(3)應具有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掌握基本的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導演沒有這些經驗與知識,就難以編導出有教學特點的符合教學要求的電視教材。而往往會編製成一個不倫不類的藝術欣賞片。不少事實在明,缺乏教學經驗的編導,他們主持拍攝的電視教材,往往由於不符合科學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根本無法在教學上運用。
(4)應具有比較廣泛的學科專業知識。導演應該在有一門學科專長的基礎上,對鄰近學科專業知識有較廣泛的了解。原因有兩方面:其一,導演接受的課題往往不能只限於某一學科,而是要兼顧鄰近的學科課題;其二,導演某一學科課題時,其教學內容往往與鄰近學科密切聯系,要借用鄰近學科的知識,或為鄰近學科打下基礎,等等。當然,要求導演對所有學科專業知識都了解是不可能的,但在接受某一學科課題的任務後,應有能力去鑽研這些知識,否則,也是難以勝任導演工作的。
綜合上述條件,導演的素質要求應著重於影視藝術的理論與技巧以及製作技術,同時也應懂得教學與學科專業知識。所以,導演應由電教專業專門培養或進行在職培訓,學習上述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技巧。
三、電視教材製作人員的職責
(一)電視教材製作部負責人
電視教材製作部要有專職成兼職的人員負責,他的主要職責是:
1、根據各學科提出編制電視教材的要求,制訂全年編制電視教材的計劃,包括與外單位協作製作的計劃。另外,還應向電教機構領導部門提出購買有關音像教材的建議,因為,他與有關音像教材製作出版發行部門的聯系較多,掌握的信息也多些。
2、在整個電視教材編制過程中,要兼任製作的總監督。其工作包括有:審查稿本,檢查製作過程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最後審查完成的電視教材,提交上一級領導部門審查通過。對優秀的電視教材推薦公開發行或推薦給有關部門給予獎勵。
3、作好製作部門工作人員的調度安排工作,特別是在幾個編導的編制任務同時進行時,要將設備、場地、各類工作人員的調度做到有周密的安排。
4、搞好經濟核算。對每項製作任務要做好經濟預算,並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批准撥給。在製作期間要掌握經費的計劃使用,對每項製作任務要指導進行成本核算,製片完成後,要與管理部門按有關規定確定稿酬。
5、檢查督促做好設備的管理與定期維修、保養等工作。
(二)製作人員的職責與要求
1、攝像
(1) 熟悉攝像機的性能,掌握攝像機的各項操作技術,如:色溫、白平衡、鏡頭光圈、聚焦的調整操作。
(2) 能熟練並穩定操作攝像機的鏡頭運動,如:推、拉、搖、移、跟……等的運動要穩、要准、要快慢自如。
(3) 熟練掌握畫面構圖、攝像布光等攝影技術。
(4)攝像要熟悉稿本,攝像時要按稿本的要求,在編導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2、錄像
(1)熟悉攝像機。、錄像機與錄像控制台等設備的工作性能與操作方法。
(2)錄制時,在編導指導下操作錄像機、特技信號發生器和控制台的有關設備,按稿本要求,與攝像密切配合錄下合乎質量要求的電視圖像信號,並做好場記。
(3)協助設備維修工程師做好攝、錄像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
3、美工
(1)在編導指導下,熟悉分鏡頭稿本,按分鏡頭稿本要求繪制所需的字幕卡、圖表與圖畫,並能按稿本要求創造性地設計出一些電視動畫以及片頭、片尾等。
(2) 要熟悉錄制過程,特別是電視的攝、錄與編輯過程,使得美工的工作能符合攝錄的要求。
(3) 搞好錄制內景的設計、搭置與繪景等工作。
4、燈光
(1)照明是一項看來容易,其實很難的技術工作。燈光人員要掌握燈光照明的常識及燈光布置,熟悉在不同環境下各種效果的燈光照明設計方法。
(2)在錄制時,要按稿本要求搞好燈光的調整與控制操作。
(3)在平時,要搞好燈具的管理與維護工作。
5、編輯
(1)編輯工作一般可由錄像人員兼任。從設備管理與維護出發,製作任務多的單位也可設專人負責。編輯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電子編輯機的工作性能與操作方法。
(2)懂得鏡頭組接的理論與技巧,在編導指導下,能按分鏡頭稿本做好錄像素材的後期編輯工作。
6、錄音
(1)熟悉音響設備的性能、操作使用與管理維護工作。
(2) 錄制時,在編導指導下,負責同期錄音和後期配音的全部 音響工作。
(3)要具備一定音樂修養,對一些音響、音樂要求較高的教學片,能做一些音響的設計、製作與處理的技術性工作。
7、解說
(1) 電視教材大多數是在後期錄音時配解說詞。解說人員可由教師兼任,也可以由專職人員或者聘請合適人員擔任。解說人員應做到普通話准確,語調宏亮清晰,還應有一定文化修養,使解說能更加感人動聽。
(2)在配音錄制前,解說人員要熟悉解說詞,做到朗讀流暢、准確無誤,還要對照稿本反復觀看已編輯完成的電視畫面,熟悉畫面內容,了解段落結構和節奏變化,從而決定解說的起始、抑揚頓挫和快慢節奏,特別有些要對畫中人口型的解說,更要反復推敲與練習。
(3)在配音錄制時,解說人員要在編導指揮下,與錄音人員密切配合,做好解說詞的配音工作。
(三)管理人員的職責與要求
管理人員包括電視教材製作管理人員,設備管理人員和設備維修工程師等,他們的職責與要求如下:
1、製片管理
製片管理相當於電視劇的製片人,在電視教材製作中可以由製作部負責人或編導兼任,對於大型的教材製作任務也可設專人負責,他的工作職責與要求是:
(1)製作計劃管理。在接受課題任務後,擬定拍攝、錄制的工作計劃。
(2) 製作人員管理。選定攝錄制的工作人員,並在整個錄制過程中進行工作安排與管理。
(3) 製作經費管理。進行製作經費預算、申報、安排、使用與結算等工作。
(4) 協助編導進行有關製作中的一切事務性工作。
2、設備管理
電視教材製作需要大量高檔的攝錄制設備,必須加強日常的管理與維護工作,一般設專職人員管理或者由設備維修人員兼任。他們的職責與要求是:
(1)做好製作部門設備的登記與檔案管理,並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
(2)負責設備的借出與歸還工作,外景拍攝後交還的一切設備要進行檢查與維護。
(3)提出設備購買補充與維修的意見與建議
3、設備維修
設備維修人員的職責與要求是:
(1) 要精通各類製作設備的工作原理與維修技術。
(2)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修,保證設備正常使用。
(3) 按製作要求創造性研製一些有特殊教學功能的輔助配套設備,以增加製作設備系統的功能。
(4) 制訂各類設備的操作規程,指導各崗位工作人員正確使用設備。
上述是製作人員與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與職責,作為導演,必須熟悉與了解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與要求,這樣才能在整個編制工作過程中協調各部門的工作,保證電視教材的編制質量。
㈩ 幼兒園的畢業季微電影以什麼主題拍攝
既然是畢業季那肯定以回顧總結為內容,畢業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