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散文電影的影評怎麼寫

散文電影的影評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6-13 21:07:06

A. 「影評」怎麼寫;與具體的格式嗎

影評其實和情書一樣,把很簡單的三個字用極為復雜的方式表達出來。情書的核心就是三個字:我愛你。至於說你多麼美,有多麼吸引我,我沒了你
怎麼吃
不下飯,那全然是修飾,用來證明我確實愛你。影評的核心也是三個字:好看嗎?好看,為什麼好看。
不好看
,片子的缺點在哪裡
所以,影評是最好寫的。「贊!」,這是影評。「爛!」,這也是影評。影評的最基本功用就是表達觀眾的好惡,然後可能的話,再補充一些理由上去,證明你並非是簡單好惡。有沒有這種分析過程並不重要,態度表達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你的影評是要寫出來給人看的,那麼別人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是這部影片好看不好看?你的經驗,可以做為他的參考。
很多網友說「哎呀,影評很難寫啊!」這主要是指電影的分析部份。一般的觀眾看完了電影以後,很難說出導演是什麼風格,曾經執導過什麼片子,片子的主題來源於哪裡,其中有什麼人文精神。但是作為觀眾,有必要一定要去談這些東西么?那些東西只是作為一個注腳,去論證為什麼好,或者為什麼孬。要是覺得必須寫上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影評」,那就是把盤子里的蘿卜雕花當主菜對待了。
事實上,電影雜志上也好,報紙專欄也好,很多影評
雲里霧里
大侃一通,讓人心驚肉跳不已,面對作者的電影知識感覺毛孔痙攣。但是讀完幾千字以後,可能心頭卻是非常茫然:說那麼多,這片子究竟好看不好看啊?大家
看電影
,是因為好看而去看,不是為了電影知識去看,不是為了去受電影教育,不是為了去「引起深深的思索」。
影評按照文體分兩路走,一路是
說明文
---講講導演是誰,片子花了多少,用了什麼CGI,在哪裡取的景,內容精彩不精彩,出彩的地方在哪裡,不足地方是什麼。這種影評的好處是能迅速讓讀者對電影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透過資料判斷是否值得一看。
另一路是
抒情散文
---其實應該叫做影感,就是你看了片子有什麼感受。這種經驗對別人非常重要,因為這種體驗是可以供別人分享和回應的。每個人看完電影以後的感覺各不相同,而別人的感受是可以透過影評來感受和體驗的。同時,大家也會因此而相互交流,交換這種體驗。如此,人生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看電影》、《
新電影
》、《
環球銀幕
》上的影評都是不足作為借鑒的,因為他們收費。媒體上的影評可信度非常低下,往往為投資商所左右。在正式媒體的影評和普通網友的影評之間做選擇,我寧可選擇後者,因為他不收錢,他是誠實的,不會為票房而去造勢。在一篇5000字的專業影評和網友一個字的評語之間,我更看重後者,因為它直接而不加矯飾,不會把我最需要的信息掩藏在一堆修辭里艱於尋找。
言為心聲,修辭只是不得以而採取的修飾,引用文獻只是因為作者對自己不自信,所以要拉外援來助威。而對於我個人來說,趣味是影評的第一要務。看電影本來是為了放鬆娛樂,看了影評以後居然把喜劇都給看沉重了,那樣的人生是失敗中的失敗。
影評是世界上最好寫的文章,因為一個字也得,一萬個字也得。但是最關鍵的是你得拿起筆來寫。

B. 怎樣寫影評

寫好影視評論的前提是細心觀賞。影視評論不同於書評,書可以反復地看,而影片卻一閃即逝,因此,在看電影時不能漫不經心,而要全神貫注,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畫面、音樂、對白、音響、表演等方面都要體察精微,並及時捕捉閃光的東西。這樣在寫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在影片中可評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評主題、評人物、評細節、評場面、評藝術特點、評電影語言的運用等;就多部影片來說,可綜合評論一系列影片,闡明某一時期電影藝術創作的傾向和特點;可綜合某一類影片(如驚險片、探索片等)進行評論;可綜合同一類問題(如古裝片的雷同化等)進行評論;另外,還可以進行電影專評,如評編劇、評導演、評演員、評攝影、評美工、評音樂等。 影評寫作可以有長有短,可著眼於一部影片的一個鏡頭,也可以著眼於一種電影現象。對於我們初中生來說,要對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評價比較困難,練習寫影評,可從評論一個人物形象、一個情節、一個場面入手,可對演員演技。拍攝技巧、導演意圖、影片風格、色彩、語言、音樂等進行單一的評析。隨著寫影評水平的提高,就可對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學生、教師、軍人等銀幕形象發表看法,也可以從縱向談某一階段電影的回顧或某一體裁電影的回顧,分析其得失;或從橫向談某一風格的電影,如西部電影、賀歲片、娛樂片等,或橫縱向結合,談一個導演的風格,如謝晉模式、張藝謀現象等到。初涉影評寫作不宜貪大求全,而應從一點一滴寫起,思考挖掘,連綴成篇。 (二)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 1、捕捉住感受點。 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如觀看了《泰坦尼克號》,不能只簡單地敘述這場愛情故事,而要從主人公生與死的考驗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細節,詮釋其深刻涵義。 所謂細節,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如《大轉折》中先後三次出現蔣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現都預示著國民黨軍隊下一次的失敗,通過三次背影的刻劃,將蔣介石政權日薄西山的局面富於象徵性地體現出來。 3、立意要新,開掘要深。 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63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例如 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4、要實事實是地分析評價。 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 "倘若論文,最好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情深深雨?》時,有一位同學冷靜地指出編導將熒屏中的軍閥(如萍、依萍的父親)形象拔高了?他遇見美麗的女子就搶來作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們像自己的初戀情人。 5、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 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欣賞優秀影片來解決。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影評離不開敘事。但切忌過多地敘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寫評價。當然,所評所析不得脫離影片孤立地進行。 設計好影評的標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它由正副標題構成。正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須簡明扼要,而又耐人尋味,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它是貫穿全文的主線;副題--點明評論對象,交待片名或評論角度,它是正題必要的補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歷史和時代的搏擊者--評銀幕上的共產黨員形象》,《悲劇在紅色中滲透——評電影<紅高梁>》《農村改革的多棱鏡——電視劇〈一村之長觀感〉》。 我們在寫影評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通過影評的寫作,不斷促進我們知識結何的完善,提高我們的頎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附:影評的批評——孫克沖 法國理論家托多洛夫曾寫過一本書《批評的批評》,收集了他的關於文學批評的批評文章,提出文學批評應該是門系統的科學,也就是說這是本關於文學批評的批評學著作。我在這里借用這種方式,把本文命名為影評的批評。顧名思義,這不是一篇針對電影的批評,而是針對電影評論的評論,是一次再評論。這里電影如何並不成為主要問題了,而是關於電影如何評論的評論。 同文學評論一樣,影評也是批評學的一部分。任何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今天批評學有它自己的方法,是一門科學。既然是科學,必然是理性的、知識的、系統的。影評的作用是什麼,影評是寫給誰看的。一般我們認為是寫給普通觀眾看的,影評具有給觀眾提供一定的信息功能。如同托多洛夫在《批評的批評》中所言「文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為此就不應該象作詩那樣去寫批評文章」一樣,影評也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除此之外,影評對觀眾還有借鑒功能,主要是為沒有看過某部影片的人提供批評以及解讀的信息,告訴觀眾某部影片是否值得一看,或者影片的得失在何處以及如何去觀看的方法。可能因為各位影評人的觀點不同,而引起不同的評論文章,這樣會很豐富的為觀眾提供關於該片的信息,讓觀眾去挑選。對於看過的觀眾,通過專業的影評可以讓他們了解該片的語境(製作背景、人員情況、時代環境等),還可以通過專業人員的影評讓觀眾更好的理解某部或某些影片。影評對電影創作有著直接的影響。導演和演員會受到專業影評的影響,從而改變著自己創作。 因為影評人的個人愛好和偏向,影評的方法和方向也常常不同。有才華的影評人總是很准確的把握住影片的核心問題,從而提出批評。批評不是否定,也包括肯定,當然一般情況下是肯定某些也否定某些。通常來說,影評是要客觀性的評論,為了把握住或接近客觀,語境的考察是非常需要的。評論史上曾有過「新批評」學派,這派評論人提倡用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其他門類的學科介入到批評學中來。「新批評」學派是有影響力的,它讓原來的批評脫離了文學自身內容的局限。影評也是如此。 由於受歷史原因影響,大陸的影評要麼是那種報道式的,要麼是輿論導向式的,很大程度上對觀眾並沒有起到真正影評的作用。報道式的影評主要是對現時放映的影片進行新聞式的報道,如票房如何、導演是誰、主要演員是誰、他們的私人情感什麼的、有什麼花絮以及再加上些讀後感。這類文章目前主要充斥在大量的傳統媒體上。輿論導向的文章現在少了,但它的影響非常巨大,如現在還常在許多文章中看到「活躍了市場」「豐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之類的話語詞彙。 隨著網路的發展,現在還出來一種新風格的「影評」。該類文章大量販賣個人情感,文章要先談最近自己心情如何如何,然後怎麼樣去看了一部電影、接著大誇或大貶一通該片,文風華麗、辭藻迷亂,總之是要把人看昏過去,最後還要再抒發一下自己感情(或寂寞、或無聊、或憤青、或性幻想)一番。一篇洋洋灑灑數千字的文章中很難看到那部電影的真實情況,如果還有人把故事敘述一下,那就值得慶幸了。這種散文很難稱的上是影評,充其量只是些個人無聊的文字。如果這篇文章只是一時表達了自己的情緒,還無所謂,大家無非是把它當作散文來看。但文章多了就讓人受不了了。其中有些文章就很過分,看後能夠讓人噴飯,上帝笑掉大牙,自我陶醉的感覺實在過於厲害,飄飄然不知所以然。本來影評是讓人清醒的,是給人知識的,是理性的分析,這些「影評」卻走向了它的對面。還好,大家都沒有把這類文字當真,不過出現多了就讓人忍受不了,只好見到它的作者就跑。 實際上,國內真正的影評還少的可憐。如果我們仔細看看國外的那些影評,確實給我們有醍醐的感覺。同樣一部電影,他們就怎麼看出了那些;同樣一篇影評,他們怎麼就寫的那麼深刻。一部真正好的影片是不需要吹捧的,自有影評人來說它好。一部影片如何,不是由幾篇影評報道來決定的,觀眾看後自會知道。所以,一篇影評就和一部電影一樣,是有它的對象的。如果網路上有人要看那類文章,就給他們看好了,但不要自稱影評。 這樣說可能有些嚴格。其實影評的寫法是非常之多的,風格也很多。好的影評人的影評就如他本人一樣是那樣容易分辨。無論怎樣,影評都是一門科學,是理性之物,不是肉體情感的泛濫。加拿大批評家弗賴在《頑強的結構》一書談到:「堪稱知識的知識是導向智慧的,因為沒有智慧的知識就是沒有生命的肉體「。較為溫和的說法是一些影評文章並不是理性創作的文章。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當前批評的品格問題。一方面是被批評者的,沒有成熟對待批評的心態,對於肯定就很歡喜,對於否定就很憤怒。這是一種很幼稚的心態,常常視批評者為敵人。嚴重的說是病態,它大大限制了批評的正常發展。另一方面是批評者的,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觀陳述,往往要麼捧要麼罵,很多是出於人際的原因。這種為了點點個人私慾,擾亂批評,混擾視聽的做法極端惡劣。影評人的品格問題目前在中國大陸較為嚴重,深深影響了中國大陸的影評創作,也影響了電影的創作。雖然我盡量不用道德來談論這一問題,這可能涉及不同的價值觀之爭。但中國大陸評論界的道德觀念已經嚴重喪失,缺乏客觀真實的評論,充斥著過於迎合、不負責任、人際關系的評論,撰此文以共勉。

C. 影評怎麼寫可以拿部電影舉例嗎

評論過程通過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和影片在構思、結構、技術、人物等方面最為閃亮之處擺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近一步論證。

電影評論的可評之處,可以就其導演的獨特構思、聲音畫面、蘊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時代意義、影視音樂、電影內容、電影燈光照明、電影的拍攝技巧、電影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輯技巧、道具的作用、轉場流暢度等都可以進行評論。

例:《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

而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



(3)散文電影的影評怎麼寫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內容是多樣的。有著重評論影片的題材、主題、人物或它的社會意義,也有專門論述不同片種、樣式或影片的藝術風格、造型表現手段和電影語言的運用的;有對某一時期、某一流派的電影創作進行專題評論的,也有為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等電影藝術家撰寫評論的。

既有在報刊上對當時上映的影片或某種創作問題寫專欄評論的,也有對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進行評論的。由於讀者和觀眾的欣賞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電影專業工作者研究用的專題論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觀眾欣賞水平的影評文章。

D. 如何寫一個電影的影評

寫書評前要讀書,寫影評前得要電影。咱們看電影不能光看個熱鬧,還得看看門道,准備工作做好才能寫出優秀的影評。

怎麼看電影?
人人都愛看電影,可並不是人人都會看電影。

想要寫好影評,第一遍看電影之前,我們需要為自己想一些預設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非常基礎,譬如,

影片的片名和故事內容有什麼聯系?

為什麼電影如此開場?

為什麼又如此結束?

帶著問題去觀影,同時記錄下電影中打動你的地方和看電影時產生的疑惑,看看能不能在第一遍的時候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想要寫好影評,一部電影不能只看一遍,因為只看一遍是不可能捕獲電影所有細節的。我們需要反復地觀看,兩遍,三遍,甚至更多遍。

而且在第二次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可以開始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譬如,

電影的敘事是如何構建的?

故事是按照什麼順序來講述的?

劇中的角色是否很真實?從那些方面表現出來的?

第二三遍甚至更多遍的時候,要做盡可能詳細的筆記,不僅僅是影片中的人物和內容,一些攝影形式,角度,燈光等也要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後續的影評寫作材料。

請記住:重復是理解電影的基礎。

2. 確定主題

好了,現在電影看了幾遍了,筆記也記了好幾頁,接下來該做什麼?

我們在回顧自己筆記的時候,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確定電影的主題,想一想這部電影到底在說什麼。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閱讀文章時總結的中心思想,啟示意義等,而是電影中用來幫助人們理解電影情節的諸多概念。舉例說明:

誰是主角?

電影傳遞的故事為什麼不是連貫的?

角色本身和其他人的關系意味著什麼?

我們在回顧電影和整理筆記的同時,從這些信息中整理出一些關於電影的主題,這些就是我們接下來寫影評的基礎。

寫影評必然會涉及到一些專業術語和和技術層面的內容,電影與其他藝術的聯系,電影的場面調度,電影的剪輯,電影中的聲音,這四大方面是我們入手寫影評的專業角度,當我們確立好主題後,就可以考慮從這些方面展開影評的寫作。

3.如何寫影評?

電影看完了,筆記也做好了,主題也確定了,終於要到了正式開寫的時刻了,蒂莫西·J·科里根在書中介紹了六種分析電影的方法和寫影評時應該注意的寫作方法。

六種分析電影的方法
歷史方法:這是影視批評里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寫作時,可以依據它們在電影史中的地位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考慮清楚歷史背景是不是能夠幫我們解釋了電影中的敘事或者技術技巧,或者哪部分歷史適用於我們的寫作等問題。

民族電影:除了歷史方法,從民族和文化的特點來進行影評的寫作,也是常用的影評角度。一部電影,必然有它的文化環境,把電影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們不熟悉的文化進行學習,有助於幫助我們了解和理解影片反映的社會環境。

類型:根據形式和內容的模式對電影進行分類,這種類型的區分是檢視一部電影如何組織故事和觀眾期待的有效方式,譬如我們常說的科幻片,歌舞片,西部片等,就是按照這種方式進行的分類。

作者論:作者批評是現在被廣泛接受的電影批評方法,它是將影片和影片的導演或者主角相關聯,因為每個導演或者演員都有自己強烈的風格,他們或她們的電影都有著自己相似的特點,這種方式的影片創作是把主演或者導演、編劇等主創人員當作「作者」來進行分析的,因此被叫做「作者論」。

形式主義的種類:討論一部電影的風格和結構,以及電影是通過什麼方式組織起來的分析方法,就是形式主義的種類,這種方法分析的重點是關於電影的模式的,譬如電影如何開始和結尾,鏡頭如何切換,剪輯如何變化,通過對這些手法的分析來討論對電影的作用。

意識形態:這是從價值觀的角度出發來討論電影的立場,一部電影必然有它想要傳遞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意味著什麼,暗示著些什麼,這些價值觀刺激到了觀眾的哪些神經?在採用這種方法進行電影分析的時候,一定不能將自己局限在電影內容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意識形態的分析與人物和情節,攝影機和人物的關系聯系起來。

2.恰當的文字表述

我們在寫影評的時候,為什麼總是不自覺得將影評寫成了觀後感?

因為每一個觀影者對電影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許在影評寫作過程中不自覺就講這些感情帶了出來,吐槽或者喜愛模式一開啟,立馬就收不住車了,最終一篇主題精彩的影評可能就淪為平庸的流水賬。

影評寫作時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你的個人情緒表露在文章當中,因為這會讓你的文章非常沒有說服力,一旦在文章中表現出這種態度,會很快被讀者識破,讀者馬上就會認為影評作者抱有太多的偏見,不能夠客觀地進行評價。我們需要盡可能不帶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分析和描述電影所呈現給我們的一切,而不是我們看了電影以後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和寫其他文章一樣,影評的寫作也要簡潔而生動,特別是結構一定要清晰,主題鮮明。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和拓展我們的主題和想法,豐富文章的內容。

最後,修改和完善我們的文章,檢驗是否符合邏輯,論點和論據是否充分,一篇精彩的影評就此完成。

電影是生活中特別美好的事,我們在黑暗中把自己交給一個未知的世界,它用兩個小時讓我們體驗一遍從來沒經歷過的人生,我們從電影中汲取力量,盡情歡笑,肆意流淚。我們需要,也應該用多種方式來享受它,包括享受思考,闡釋和書寫觀影經驗的樂趣。

E. 找一篇電視散文的影評的範文

《慕尼黑》的主題其實很簡單,就是復仇的困惑。從古至今,無論是西方文化還是東方文化,復仇都是一個傳統的主題。而且是天經地義的。熟悉中國武俠小說的人就知道,復仇是受傳統道德倫理認同的,有仇不報非君子,以牙還牙,殺人償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血債要用血來償,諸如此類的成語、諺語,不僅記錄在我們的詞典中,也傳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里。不論在文藝作品還是現實生活中,復仇者曾經都是與英雄劃上等號的。至於對「復仇」這一主題出現困惑,以及對某種不擇手段的「正義」表現出懷疑,並將傳統的英雄形象放置到一個哈姆雷特似的境地,是近些年才有的一種新的「現代觀念」。如果說,我們在對待希特勒的態度上曾經是毫無爭議的一邊倒,那麼,從有巴以沖突開始,特別是「9·11」之後,我們在對待正義與非正義的態度上,就不再是那麼簡單,那麼「統一」了。《慕尼黑》想要表達的,或者說,想要引起人們思索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困惑。

困惑懸而不決,必然就是困境。歷時數十年的巴以沖突,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困境。而誰都知道,期望一部電影能夠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是根本不現實的。但是,作出努力卻是必要的。當殺手以及不是殺手的人在殺人以及觀看殺人的時候,心中產生困惑與痛苦,而不是快意恩仇,影片就已經完成了它的現實任務。讓人欣慰的是,就在《慕尼黑》公映並進入奧斯卡的提名名單之際,一部主要由巴勒斯坦藝術家拍攝的電影《天堂此時》也出現在了提名名單中。這部電影講的是兩個巴勒斯坦青年充當「人彈」的故事,也是表達對「復仇」的困惑。這一「巧合」的現象似乎有理由讓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相對樂觀的結論:困惑的人越多,抵達解決困境的目標就越近。

F. 如何寫影評

1.什麼是電影評論
電影評論就是觀眾在觀看完電影以後的所感所想。相對於專業人員來說,電影評論也可以寫成復雜詳細的電影分析。影片分析的最終目的即在於使人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後,能更加欣賞它。相對於此,電影評論就可以寬松很多,評論者只要找出可欣賞點,在自己可理解范圍內進行評論即可。
在網路發達D版電影猖獗(我堅決支持這種猖獗)的今天,使我們有機會可以看到各國各時期的電影。我們的視野因為電影加倍開闊,我想這是一個幸福的時期。然而這種便利實在是太容易得到了,一些東西隨之混亂起來。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對電影的理解也就變得差異很大。
首先我們要決定將要寫成的評論是寫給誰看的。根據假想讀者的不同,我們可以把評論分成是專業評論和非專業評論。在我的理解中,所謂專業評論是指能對電影製作者產生直接影響的評論,它可能包括場面調度的批評、攝影手法的批評、影片剪輯的批評、敘事結構的批評、表演的批評、主題象徵意義的批評等等的評論。這種專業評論在網路上很少見,因為專業的評論需要藉助一些輔助的評論工具,這些評論工具並不被非專業人員所熟悉,這樣就使專業評論只能在某些小范圍內產生影響。這些工具包括美學、結構主義、符號學、精神分析理論等等。根據切入的角度不同所選用的工具也不相同。
以下本文所講的「評論」若沒有特加說明主要是指「非專業評論」。
2.電影評論如何寫
一般來說,當你看完一部電影,想寫點東西表達一下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想或者領悟,這都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你可以寫一篇跟自己心情有關的日記,也可以寫一篇根據電影某個情節所引起的感性散文,或者還可以寫一篇根據電影所描述的社會現象進行批判性的文章。基本上寫出任何東西都是值得鼓勵的。
2.1,寫影評前的准備工作
在寫一篇影評之前,我的建議是:
1,選一部自己喜歡的影片。在評論前,評論者首先是觀眾,自己喜歡最重要。同時建議要多看電影,但自己不喜歡的電影不要勉強看。
2,所選擇電影要多看幾遍。要尊重電影。
3,盡量多的掌握一些電影評論分析的工具,盡量多的了解此部電影相關資料。
4,搜集一下這部影片曾有哪些評論,以免重蹈前人說法。
5,要勇於懷疑。
2.2,觀感與通過觀感進行對電影的初步分析
在觀看完影片以後,你的直接觀感就是對這部影片的最初評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事實上,對電影的最初分析已經在觀看影片時完成。當觀眾看電影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向影片提出問題,「情節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演員所說的台詞是否符合在影片中的身份?」在電影進行中的每時每刻觀眾都會對影片的「真實性」產生懷疑,觀眾會試圖從電影本身的解釋中找到「合理」的邏輯性,也會時刻根據以往的個人經驗來審視著畫面的可能性。觀看好看的電影時我們會說,「是這樣啊」或者「哦,原來還可以這樣啊」 。我們不喜歡的電影往往是那種看著很虛假的「不真實」的電影,這種電影就像是背叛的情人所講的蹩腳謊言。當然,如何愉悅觀眾是電影製作人所要關心的,作為評論者來說,不但要找出電影好看(合理)的地方,還要試圖分析為什麼。
2.3 電影評論的基本構成
影評通常包含的幾個部分:電影簡介,評論正文,引文出處。
電影簡介
電影簡介可以分為電影的基本簡介與服務於評論正文的擴展簡介。
基本簡介通常包括電影的原名,電影的中文譯名(別名),導演,主要演員,類型,片長,上映時間,國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這部電影的海報。這里除了電影名稱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寫項目。根據評論的需要,我們還可以加入劇情簡介。劇情簡介是對電影的再敘述,由於評論者對於電影理解的局限,再敘述時應盡量避免加入有嚴重主觀傾向性的解讀。建議劇情簡介不要超過200字。
擴展簡介通常包括對電影製作人員的更詳細的介紹,影片產生背景的介紹,影片所描述的社會背景介紹,影片所獲得的獎項等等。擴展簡介作為評論的資料性工具要有選擇的引述。擴展簡介如果沒有對評論產生直接影響,建議果斷的舍棄,或者可放置於評論正文之後。
評論正文
①從觀感輕松切入評論
我們注意到,觀感往往產生於電影中最能讓觀眾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對觀感的分析也就成為對這部電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點。我們只要問一下自己,這部電影哪裡最吸引人,然後根據以往的經驗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為什麼吸引人,評論就產生了。
觀感作為最初對電影的評定,勢必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會因為評論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不必刻意減少這種差異,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差異,才使得評論更加開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為影評的目的是發揮綜合能力欣賞作品,同時將作品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提供給別人,所以開放式的評論也就不必排斥專業分析工具。我們也不能誇大專業分析工具的功能,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影片分析方法並不存在。
觀感是電影對觀眾的影響結果,它意味著觀眾從電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麼。對觀眾來說,觀感從來就沒有對錯之分。作為評論者,要相信自己的觀感,不要被導演的名氣或電影所獲得過的獎項等非電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電影本身的東西只能印證觀感,而不能產生觀感。
②列舉部分常見的評論切入點
1通過主題解讀評論:例如,你可以通過《不準掉頭》來解讀「倒霉」,可以通過《躲閃》來解讀「少年的愛情」,可以通過《著魔》來解讀「瘋狂」。觀感可以讓你對某些電影歸結出一個主題詞語,然後品味分析一下,電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讓你對這個主題詞有了更好的理解。一個電影是如何變成一個詞語的詮釋例證的?
2相似主題聯想評論:《兩支大煙槍》《尼古丁》。
3通過形式對比評論:例如,作為警匪片的《獵豹行動》對以往戰爭片形式上的借鑒,是否可以理解為一種拍攝警匪片的新方法。與之對比的對象可選擇《黑鷹計劃》。
4典型例證:例如,可以通過木偶片《美國戰隊》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國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討論:從茂瑙的《吸血僵屍》到《驚情400年》《刀鋒戰士》《吸血情聖》等這一系列以「吸血鬼」為主題的電影從內容到形式上有哪些變化。又比如說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櫥櫃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異形》系列或《黃飛鴻》系列等等。
6倫理討論:例如可以通過《老男孩》與《發情日記》來比較東西方倫理差別,《關於我們的愛情》來討論母女關系。
7了解型電影:例如,從《夢想阿根廷》與《官方說法》中可以對「軍權政府」有個初步認識。也可以在《戲夢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氣息。
8結合他人的評論對電影的再評論。
9對某些導演或演員的偏愛也可以讓我們集中討論一下他們的特色。例如我比較喜歡的安德烈?佐羅斯基、蓋?瑞奇、伊莎貝爾?阿佳妮、夏洛特?甘寶等,他(她)們導演或主演的電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們要小心的是通過「作者論」[注釋]來分析電影,這種分析方法使用不當就會變成是評論者的一廂情願。在某些不嚴謹的評論者那裡,影片被詮釋的面目全非,之後就可能是評論者對導演的非理性評論。本來單純地影片分析,變成了一個批鬥導演的檄文或是對某個「偉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證書。批評電影與批評導演當然是兩回事,批評導演更像是一種私人恩怨。
然而我們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論」是一個很容易入手且簡單易行的電影分析的切入點。所以在評論的時候要多關注的是電影而不是關注導演,更不要試圖證明自己比那個導演還要了不起。
10對電影影象的評論,如從電影敘事、景框構圖、電影剪輯等做切入點。如對電影《羅拉快跑》進行分析評論。
電影評論當然不只局限於採取以上這些方式作為切入點。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的觀感,並且不片面濫用自己的感覺,其實一切可以使你產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作為切入點。
③選擇一種自己所熟悉的評論工具。評論工具的范圍其實非常廣泛,復雜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專業工具,簡單的如個人的觀感。特定工具的好處是可以把某些問題分析得更具體,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應用上,戴錦華對《玫瑰的名字》的精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當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說的。那些特定的工具並非如我們想像中的難以掌握,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用符號學來分析一下《夢幻格林》,這將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④在分析與欣賞電影中間把握平衡。我們要警惕過度的分析對電影的欣賞性是有害的。有時候觀眾並不想變得那麼「明察秋毫」,做一回快樂的「傻子」也許就是觀看影片的初衷。蓋?瑞奇導演的《偷拐搶騙》我已經看過了7次卻一直捨不得分析它,因為害怕分析過後觀看的樂趣就沒有了。當然我們也可以抱著樂觀的態度,分析以後會發現新的樂趣,但這畢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我認為好的評論同時也應該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還要保留原來電影的觀賞性。
⑤筆法。評論者的筆法與評論選擇的切入點密切相關,不同的切入點決定不同的筆法。如通過觀感來敘述影片帶來的感官審美影響,則很有必要藉助大量修辭的運用;如果探討影片的流派等歷史性內容,則對經典理論的引用和同時期其他作品的類比必不可少。寫評論時要把觀點寫6rdquo;的這一立場。電影評論並不會因為提到了一些大師的名字而變得更加精彩。
⑥個人風格。影評的個人風格需要逐漸形成,如同對於電影的口味一樣,評論的側重點與切入方式在不斷書寫影評中會逐漸形成風格,從而成為個人影評的某種標志。
⑦豐富你的影評。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採用直觀的圖象,作為對評論的支持與補充,適當截取影片的畫格會使你的評論更直觀。除非是在評論影片剪輯的時候,製作表格或者圖解對評論者來說太費力氣。
⑧給自己的評論起一個吸引眼球的標題。
引文出處在評論正文之後要列出評論中所引的文字出處,這是對原作者辛勤勞動的尊重,同時也方便讀者查閱相關資料。
3 在電影評論中應該避免出現的情況。
1,要避免評論者的生活(經驗)過多的干預評論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後,你說你學會了怎麼做叉燒飯。寫評論的目的不是讓讀者關注評論人,而應該強調所要評論的電影。吃了油條喝了豆漿去看電影,同餓著肚子去看電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樣,但電影是一樣的。
2,要避免在沒有敘述原因的情況下給出評論結果。例如:永遠也不要說哪部電影是最好的電影,哪部電影是最偉大的電影。在我看來,即使看了很多電影也不要給電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給電影定位。
3,要避免東拉西扯,主題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個問題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體描述10個還未解決的問題。不要隔靴搔癢,甚至是滿世界找靴子。例如:評論《神話》的戰爭場面差,不能說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鬥士》,而應該明確指出它具體差在哪裡。是場面調度問題還是畫面構圖問題?是剪輯問題還是電腦特技問題?
4,要避免對演員導演等影片生產者私生活的關注。只有影片的宣傳人員或者八卦雜志才有需要關注那些問題。
5,要避免死撐面子硬評論,滿眼都是某個電影的不足。應該放鬆心情,如果有部電影實在是差,那我們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費心評論。評論是要把影片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捨本逐末的評論方式與悲觀的分析角度實在讓人惋惜。
6,要避免一些對電影本身沒有意義的評論。電影評論不同於電影商業宣傳,評論要排除干擾。在選擇切入點上要迴避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個人文學科對電影的探究,盡量從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論述。
7,要避免評論者主觀地對影片做過度詮釋。不要對自己假想中的錯覺揮動雙拳,使讀者莫名其妙。

你可以買本影評範文書 或者去網上搜搜別人的 看多了也就會了 多寫寫

G. 怎樣寫影評,

影評其實和情書一樣,把很簡單的三個字用極為復雜的方式表達出來。情書的核心就是三個字:我愛你。至於說你多麼美,有多麼吸引我,我沒了你怎麼吃不下飯,那全然是修飾,用來證明我確實愛你。影評的核心也是三個字:好看嗎?好看,為什麼好看。不好看,片子的缺點在哪裡?
所以,影評是最好寫的。「贊!」,這是影評。「爛!」,這也是影評。影評的最基本功用就是表達觀眾的好惡,然後可能的話,再補充一些理由上去,證明你並非是簡單好惡。有沒有這種分析過程並不重要,態度表達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你的影評是要寫出來給人看的,那麼別人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是這部影片好看不好看?你的經驗,可以做為他的參考。
很多網友說「哎呀,影評很難寫啊!」這主要是指電影的分析部份。一般的觀眾看完了電影以後,很難說出導演是什麼風格,曾經執導過什麼片子,片子的主題來源於哪裡,其中有什麼人文精神。但是作為觀眾,有必要一定要去談這些東西么?那些東西只是作為一個注腳,去論證為什麼好,或者為什麼孬。要是覺得必須寫上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影評」,那就是把盤子里的蘿卜雕花當主菜對待了。
事實上,電影雜志上也好,報紙專欄也好,很多影評雲里霧里大侃一通,讓人心驚肉跳不已,面對作者的電影知識感覺毛孔痙攣。但是讀完幾千字以後,可能心頭卻是非常茫然:說那麼多,這片子究竟好看不好看啊?大家看電影,是因為好看而去看,不是為了電影知識去看,不是為了去受電影教育,不是為了去「引起深深的思索」。
影評按照文體分兩路走,一路是說明文---講講導演是誰,片子花了多少,用了什麼CGI,在哪裡取的景,內容精彩不精彩,出彩的地方在哪裡,不足地方是什麼。這種影評的好處是能迅速讓讀者對電影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透過資料判斷是否值得一看。
另一路是抒情散文---其實應該叫做影感,就是你看了片子有什麼感受。這種經驗對別人非常重要,因為這種體驗是可以供別人分享和回應的。每個人看完電影以後的感覺各不相同,而別人的感受是可以透過影評來感受和體驗的。同時,大家也會因此而相互交流,交換這種體驗。如此,人生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看電影》、《新電影》、《環球銀幕》上的影評都是不足作為借鑒的,因為他們收費。媒體上的影評可信度非常低下,往往為投資商所左右。在正式媒體的影評和普通網友的影評之間做選擇,我寧可選擇後者,因為他不收錢,他是誠實的,不會為票房而去造勢。在一篇5000字的專業影評和網友一個字的評語之間,我更看重後者,因為它直接而不加矯飾,不會把我最需要的信息掩藏在一堆修辭里艱於尋找。
言為心聲,修辭只是不得以而採取的修飾,引用文獻只是因為作者對自己不自信,所以要拉外援來助威。而對於我個人來說,趣味是影評的第一要務。看電影本來是為了放鬆娛樂,看了影評以後居然把喜劇都給看沉重了,那樣的人生是失敗中的失敗。
影評是世界上最好寫的文章,因為一個字也得,一萬個字也得。但是最關鍵的是你得拿起筆來寫。

H. 影評要怎麼寫

影評其實和情書一樣,把很簡單的三個字用極為復雜的方式表達出來。情書的核心就是三個字:我愛你。至於說你多麼美,有多麼吸引我,我沒了你怎麼吃不下飯,那全然是修飾,用來證明我確實愛你。影評的核心也是三個字:好看嗎?好看,為什麼好看。不好看,片子的缺點在哪裡?
所以,影評是最好寫的。「贊!」,這是影評。「爛!」,這也是影評。影評的最基本功用就是表達觀眾的好惡,然後可能的話,再補充一些理由上去,證明你並非是簡單好惡。有沒有這種分析過程並不重要,態度表達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你的影評是要寫出來給人看的,那麼別人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是這部影片好看不好看?你的經驗,可以做為他的參考。
很多網友說「哎呀,影評很難寫啊!」這主要是指電影的分析部份。一般的觀眾看完了電影以後,很難說出導演是什麼風格,曾經執導過什麼片子,片子的主題來源於哪裡,其中有什麼人文精神。但是作為觀眾,有必要一定要去談這些東西么?那些東西只是作為一個注腳,去論證為什麼好,或者為什麼孬。要是覺得必須寫上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影評」,那就是把盤子里的蘿卜雕花當主菜對待了。
事實上,電影雜志上也好,供閥垛合艹骨訛攤番揩報紙專欄也好,很多影評雲里霧里大侃一通,讓人心驚肉跳不已,面對作者的電影知識感覺毛孔痙攣。但是讀完幾千字以後,可能心頭卻是非常茫然:說那麼多,這片子究竟好看不好看啊?大家看電影,是因為好看而去看,不是為了電影知識去看,不是為了去受電影教育,不是為了去「引起深深的思索」。
影評按照文體分兩路走,一路是說明文---講講導演是誰,片子花了多少,用了什麼CGI,在哪裡取的景,內容精彩不精彩,出彩的地方在哪裡,不足地方是什麼。這種影評的好處是能迅速讓讀者對電影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透過資料判斷是否值得一看。
另一路是抒情散文---其實應該叫做影感,就是你看了片子有什麼感受。這種經驗對別人非常重要,因為這種體驗是可以供別人分享和回應的。每個人看完電影以後的感覺各不相同,而別人的感受是可以透過影評來感受和體驗的。同時,大家也會因此而相互交流,交換這種體驗。如此,人生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看電影》、《新電影》、《環球銀幕》上的影評都是不足作為借鑒的,因為他們收費。媒體上的影評可信度非常低下,往往為投資商所左右。在正式媒體的影評和普通網友的影評之間做選擇,我寧可選擇後者,因為他不收錢,他是誠實的,不會為票房而去造勢。在一篇5000字的專業影評和網友一個字的評語之間,我更看重後者,因為它直接而不加矯飾,不會把我最需要的信息掩藏在一堆修辭里艱於尋找。
言為心聲,修辭只是不得以而採取的修飾,引用文獻只是因為作者對自己不自信,所以要拉外援來助威。而對於我個人來說,趣味是影評的第一要務。看電影本來是為了放鬆娛樂,看了影評以後居然把喜劇都給看沉重了,那樣的人生是失敗中的失敗。
影評是世界上最好寫的文章,因為一個字也得,一萬個字也得。但是最關鍵的是你得拿起筆來寫。
參考資料:www.douban.com/group/topic/1025605/

I. 如何寫好電影電視劇影評

一、影評基本要點

  1. 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

寫影評一定要寫自己真實的想法,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只有自己的感受和切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與眾不同的感受。

2.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

很多同學寫影評時總是過度的描述電影本身,而非自己的評論。切記。影評寫作要突出自己的分析評價。當然,分析評論也要在也不能脫離電影。

3.注意文章體裁,不要讀後感

影評分析的格式與讀後感的文章體裁不同,影評是文藝評論,屬於議論文范疇;讀後感一般屬於抒情文范疇。前者重點在議,理論色彩濃;後者的重點在感,抒情色彩濃。所以寫影評的時候要注意文章體裁。

4.影評側重點

影評的側重點是影視作品的的藝術形式。要求緊扣影視的創作特色,分析其表達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為內容服務的。

二、影評框架

框架一:

第一部分:誇贊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意義。

第二部分:詳細說明這部電影有哪些突破。

第三部分:對於導演意圖進行解讀。

第四部分:評論電影鏡頭的特點、分析鏡頭表現方式有哪些獨特之處。

第五部分:電影中所處的歷史時代對自己有哪些啟發後者新的發現。

第六部分:總結全文的整體思想。

框架二:

第一部分:直接點題,要評論這部電影的音樂。

第二部分:音樂在這部電影和其他電影中的表現有什麼不同。

第三部分:評論音樂在推動故事情節和渲染情景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評論音樂和其他視聽元素如色彩、蒙太奇方面的配合。

第五部分:整體評價音樂的作用,總結自己的觀點。

框架三:

第一部分:大體介紹一下電影的劇情。表達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部分:從導演的意圖出發評論電影的主題、導演要表達的思想。

第三部分:評論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情節對於解釋主題有什麼樣的幫助或者作用。

第四部分:分析視聽語言,從攝影的角度評論電影畫面。

第五部分:做最後的總結。

框架四:

第一部分:看完電影以後引起自己的一些思考,並帶來一連串的疑問。

第二部分:討論電影中最重要的道具或者線索,說說這個道具或者線索的特殊意義在哪裡。

第三部分:電影對現實社會的啟示。

第四部分:電影的剪輯風格或者拍攝方式的特點。

第五部分:最後解開自己的疑團,並指出導演的一些不足。

J. 電影影評怎麼寫啊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10)散文電影的影評怎麼寫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散文電影的影評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鬼新娘電影 瀏覽:278
用方言重新配音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3
電影免費觀看人肉叉燒包 瀏覽:123
好看的密室電影大逃 瀏覽:496
如何從美術角度去看電影 瀏覽:949
有變性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63
怎麼找到一部電影的全部台詞 瀏覽:111
電影擺渡人免費觀看 瀏覽:988
哪些電影裡面有鋼鐵俠 瀏覽:114
如何用微信低價看電影 瀏覽:896
穿越和日本人吃泡麵是什麼電影 瀏覽:414
好看的三點都露的電影 瀏覽:128
2014好看的國產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754
知道番號怎麼用下載電影 瀏覽:211
社群怎麼推廣電影 瀏覽:502
電影吾土吾民結局如何 瀏覽:659
微光里比較好看的電影 瀏覽:299
80年代放映的外國機器人電影有哪些 瀏覽:890
哪些電影作改編成書 瀏覽:579
定州電影院什麼時候營業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