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電影《流感》的編劇是誰
剛在韓網네이버上查了 這部電影的導演金成洙就是編劇 這是他自編自導的作品 其他的還有幾個 我只能按照音譯來說 이영종 (李英中) 김성수 (金成洙)박희권 (朴熙權) 임영주 (林英州)김민범 (金民范) 정재호 (鄭載浩) 以上全是查找韓網資料後得到的 請及時採納
⑵ 如何評價韓國災難片《流感》
剛進入2020年的時候,本以為能過一個舒舒服服且平平安安的新年,誰成想一場突發的疫情打得我們措手不及。於是,乖乖宅在家裡反倒成了大部分人能夠為國家做出的最為突出的貢獻了。
本來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就是希望能夠在此特殊時期讓自己的精神好好放鬆一下,能學習到一些疫情相關的知識,多一些信心。可是,介於這樣的劇情,莞萱表示看完電影以後,更加心塞了。對於這種推薦的電影,實在不能昧良心打及格分。
⑶ 流感是獨播電影嗎
電影《流感》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電影。影片描述是變異的高致病性流感被來自東南亞的偷渡客攜帶到了韓國某城市,隨後便在這個城市蔓延。流感傳播的快速性,范圍的廣泛性令人恐懼,通過空氣的大規模傳播使得很多人致命。死亡人數的上升,感染規模的擴大,引發了韓國各界的混亂,一座城市頓時成了一座癱瘓的垂死之城。
電影《流感》海報
在致命流感病毒面前,人性和金錢一樣變得一文不值,被毀滅得一塌糊塗。到處都是打架、搶劫、焚燒,從空中俯視這個城市一片狼藉,每個人都在奔波疾走希望逃離這座魔鬼之城。對於這個國家的統治者而言,針對這場災難的人性抉擇難題便擺在了面前。是完全封鎖那座被感染的城市犧牲幾十萬條人命,拯救全國幾千萬人;還是打開封鎖線讓他們出來,引發全國人民的恐慌呢?
電影《流感》劇照
這樣一個虛擬在電影里的人性難題,無論最後選擇哪一個都會被人所詬病和指責。影片中的電視台也做過相應的調查,對於放棄那座城市而言,從最初的只有30%的民眾支持率到最後達到95%,這不是偶然的,人性黑暗的一面在此時凸顯,都想著人人為我,同時這也是人類面對滅頂之災時絕望、悲觀和無助的表現。
電影《流感》海報
在美國顧問和韓國總理冷峻無情、慘無人道的表現下,大韓民國總統的據理力爭是多麼的令觀眾感動,甚至是國家的英雄。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此時此刻,如果小女孩美日身上沒有抗體,全國上下也都找不到抗體,那麼針對這個完全抵抗不了的流感病毒,總統下令打開封鎖線是多麼的愚蠢,為了救一部分人卻要使一個國家遭受病毒的襲擊甚至毀滅一個世界。
電影《流感》劇照
不過電影畢竟是電影,故事中的小女孩美日給我們傳播了巨大的正能量,尤其是軍隊在封鎖線上用機槍掃射欲突破的群眾時,她的奔跑和呼叫讓群眾為之動容,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組成了一道道的人牆,保護小女孩和從對面奔跑來的母親,場面感動包括總統在內的很多人。
影片中病毒的災難實際上是一場人性和心靈的災難,在大范圍的致命流感傳播過程中,韓國各階層、各行業民眾的反應都是自私的,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自己。例如片中的那個作戰長官,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欺壓其他感染者,得知小女孩美日身上有抗體時,不擇一切手段要取得她身上的抗體,並煽動組織暴力隊伍,使隔離區出現騷亂,最後隔離區完全癱瘓,這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抗體。
電影《流感》劇照
除了在一些具體人物層面的刻畫,影片主要是通過重大場面的拍攝反應人性的黑暗,也給人很大的沖擊力。在折射人性黑暗心靈的同時,本片也贊頌了黑暗中的人性之光,不乏英雄主義的身影,這不同於突出的個人英雄主義,拯救國家與世界於水火之中的好萊塢式電影。在韓國的災難電影中,英雄的出現是自然的,是一步步淡入的,並不是天生的,他們是社會中的小人物,更多的都是為了救自己的親人或者朋友而站出來。
電影《流感》劇照
影片的基調是為了揭露災難下人性的醜陋,社會的昏暗,所以影片沒有去高度贊揚和宣傳平民英雄,僅僅只是以解決災難事件,平息民眾恐慌而結束整個影片的敘事。
《流感》是名副其實的災難電影,這不僅是病毒帶來的物理災難,更是社會各階層人在面對病毒災難時他們人性災難的大爆發,虛偽的面紗被撕開,要求自私的保護個人和要求平等的被對待構成了影片的內容核心。
電影只是虛擬的現實,雖然用了誇張的手法去渲染,但是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去想一下生活中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之後,你會怎麼做?大家會怎麼做?不得不說,這部韓式災難電影《流感》不啻為一部經典的藝術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的「現實」電影。
使用文獻:從「電車難題」到人性災難——以韓國災難電影《流感》為例(王一星)
特別聲明: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⑷ 韓國流感電影是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這部電影是真事改編的,是咱們中國2013年的H7N9流感改編的。
⑸ 韓國流感電影說的是真事嗎
韓國電影流感是韓國電影史上第一部以「流感病毒」為主題的電影,由張赫、秀愛、車仁表等主演,韓國電影流感於2013年8月14日韓國上映,中國大概在10月份左右才能在網上看到電影流感。
⑹ 一部揭示人性的電影《流感》,是天災還是人禍
《流感》算是韓國災難電影裡面比較值得觀看的。本片在敘事手法上來看屬於韓式電影典型的特有風格,從平民的角度出發再上升到社會和國家的層面,並集中描述電影中人物的情感和立場的變化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以及國家和社會的關注。
對於很多打著「人性丑惡」的標簽詬病影片價值觀以及劇情邏輯的評論,五娃的理解則是人性的復雜可以去嘗試理解但是萬不可妄下定論。比如女主保護孩子的私心,男主對女主和孩子的保護以及政治家對地區和感染人員的決定,即使這些做法讓人不敢苟同但從理性旁觀者否認角度來看都是真實合理而可以理解的。
⑺ 流感的幕後花絮
● 該片是韓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流感病毒」為題材的電影。
● 該片是金成洙導演繼《英語完全征服手冊》後10年所創作的回歸之作。
● 該片起初計劃是讓趙寅成與張赫聯袂擔綱主演,但趙寅成為了義挺好兄弟朴光賢導演的作品《權法》而與製作方在檔期上無法吻合,因此最終片方敲定了由張赫擔任主演。
● 該片是秀愛首次出演災難影片的女一號。
● 秀愛在接到邀請時一直猶豫著,因為金導演是個在電影界出了名「恐怖、厭惡、凶」的導演,這一點讓秀愛很是害怕,後來是在和導演見面和認真研究劇本後才確定出演的。
● 該片是朴敏夏的出道處女作。
● 在影片拍攝前張赫頻繁造訪消防署,接受專業消防員的救助知識課程。
● 拍攝期間因為秀愛出演的是醫護人員,經常要帶著口罩,對此她覺得這個「裝備」實在太難發揮,主要是在混亂的環境內很難說清台詞。
● 秀愛作為未結婚的女演員在劇中很難表現出母愛的一面,劇中的母愛情節是秀愛回想到與父母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滴故事後揣摩出的。
● 該片原定由CJ E&M負責發行,但因為CJ的《雪國列車》和《流感》上映時間差不到兩周,所以為了能更好的宣發《流感》,CJ不再擔任該片發行公司,而改為I Love Cinema公司自主發行。在影片上映前兩周作出更換發行公司的決定,這在韓國電影界也是非常罕見的事。
⑻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什麼
韓國著名災難電影《流感》上映於2013年,在2020初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這部電影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片中那個美國駐軍代表的話即使放在在現在也非常適合。
4、美軍地位焦慮
片中政客財閥是一大反派,美軍代表則是另一個大反派。美軍指揮了韓國政府的一切工作,甚至敢於不經過韓國政府同意就下令向民眾射擊以及轟炸盆塘。
而美軍代表也在韓國總統面前頤指氣使,儼然一副太上皇的面孔。這種描寫當然有些誇張,但也正體現了韓國民眾對駐韓美軍的厭惡態度和 內心焦慮。
5、炮彈襲擊焦慮
《流感》中有個突兀的情節,美軍代表居然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盆塘市民,這劇情明顯有點兒誇張了。
筆者看的電影版本中將戰斗轟炸機攜帶的導彈翻譯成炮彈,將轟炸翻譯成炮擊。不知道韓語原文是不是就是炮彈和炮擊。但筆者認為,炮彈比炸彈和導彈合適。
這里的炮彈應該是代指首爾附近金城川一帶的大炮,首爾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鄰國的幾千門大炮射程之內,一旦出事,首爾半個小時內就會變成瓦礫堆。這種時刻被當成「人質」的現實也一直是韓國人尤其是首爾居民的焦慮來源之一。
6、倒霉總統焦慮
有些網友戲稱,韓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流感》中的韓國總統則不光展現了危險,還展現了尷尬。
在指揮防治疫情關鍵時刻,以韓國總理為代表的財閥政客居然將韓國總統給架空了,而在美軍代表面前,韓國總統更是毫無話語權。
直到影片結尾,韓國總統才正面硬剛了財閥政客和美軍代表,其下令防空導演擊落美軍轟炸機一幕很燃。
但影片最後韓國總統血紅的眼睛也預示了,這又是一個將來會倒霉的總統,因為他同時得罪了財閥和美軍。總統的尷尬,也是民間精英們的焦慮。
綜上,正是由於存在這種無處不在的焦慮,因此韓國電影普遍在反映現實問題上比較用力,片中各種極端躁動的戲份也比較多,這是一種文化的折射。《流感》的評分沒有超過8分,也和這些由於焦慮而有些誇張的劇情有關。
當然,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我國觀眾來說,只看電影本身,韓國電影還是優點多多,值得我國的電影人學習。
此外,《流感》雖然只是把傳染病當成一個故事的載體,不論是發病、傳染、防疫和治療各個階段敘述的都比較簡單粗暴。但我們依然能從電影的緊張和恐怖的氣氛中感受到傳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這部充滿了韓國式焦慮的《流感》,很多中國觀眾都會有一個感想,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負責任有實力的大國。
⑼ 電影流感。
流感的電影是韓國拍的,裡面好像有河正宇還有馬東錫,挺好看的,電影裡面的總統也是挺好的,沒有直接把那些人給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