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打漁殺家的具體情節
《打漁殺家》也是京劇中著名的劇目。這個戲本是《慶頂珠》中的兩折,又名《討漁稅》。似取《水滸後傳》中李俊事改編而成。為京劇優秀劇目之一。 [編輯本段]其他劇種 漢劇、蒲劇、山東梆子均有此劇目,川劇有《打漁招親》,豫劇、晉劇有《蕭恩打漁》,河北梆子、同州梆子有《慶頂珠》,結尾有「蕭恩自刎」情節,湘劇、徽劇、滇劇都有此劇目。 [編輯本段]劇情梗概 原劇講梁山老英雄阮小七易名蕭恩獲得一顆寶珠,頂在頭上入水,可以避水開路。後來成為蕭恩的女兒蕭桂英與花榮之子花逢春訂親的信物。蕭恩與眾兄弟分手後,帶女兒在江邊打魚為生。遇故人李俊攜友倪榮來訪,同飲舟中。因天旱水淺,打不上魚,欠下了鄉宦丁士燮的漁稅,丁自燮遣丁郎催討漁稅,李、倪斥之。得罪了丁府。丁府派教師爺率家丁鎖拿蕭恩,蕭恩忍無可忍,將眾人打得落花流水。而後蕭恩又上衙門,狀告漁霸丁士燮,但丁府與官衙勾結,縣官呂子秋反將蕭恩杖責四十,且逼其過江至丁處賠禮。蕭恩憤恨之下大發英雄神威,帶著女兒黑夜過江,以獻寶珠為名,夜入丁府,殺了漁霸全家。
⑵ 名劇《打漁殺家》在古城鎮管庄村為何被禁演
然而在沾化縣古城鎮的管庄村《打漁殺家》卻被禁止演出,那麼此劇為什麼在管庄村被禁止演出呢?這里邊到底有什麼隱情呢?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走訪了一些老人,對此情做了一些了解。 據老人講劇中所描寫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此劇描寫了水滸英雄受朝廷招安,奉命去征討方臘,最後死的死、隱的隱,一敗塗地。阮小七得以生還,不願做官,晚年隱居,改名蕭恩與女兒桂英隱居臨近招安縣(沾化宋代時名稱)鉤盤河河下捕魚為業,阮氏父女二人一葉扁舟,煙蓑雨笠,悠然自適。一日恰逢故友李俊引友人倪榮來訪,同在船頭敘話。這時當地土豪丁自燮差家丁丁郎來討魚稅,被李、倪兩人申斥回去。丁自燮不甘,差護院教師來蕭家催討,又被蕭恩打走。蕭恩為了搶作原告,先到官衙去告狀,但在官紳勾結之下,反被責打四十大板,縣官呂子秋並逼他連夜過江向丁家賠罪。蕭恩忍無可忍,黑夜和桂英以獻慶頂珠為名,到了丁家,殺死丁自燮全家之後遠走他鄉。 劇中的縣官呂子秋和土豪丁自燮確有其人,丁自燮就是古城管庄人,蕭恩父女所打漁的河就是秦口河上游古鉤盤河,宋代此河流涇沾化古城北關村和白廟(現古城鎮白家廟村)之間,而蕭恩就住在白廟,即河的北岸,靠打魚為生。管庄土豪丁自燮在河的南岸。因管庄村絕大多數是丁的後人,此劇在管庄村被禁演也就不足為奇了。
⑶ 打漁殺家說的是什麼意思
《打漁殺家》是京劇常演劇目之一,漢劇等劇種亦有演出。此劇一名《慶頂珠》,又名《討漁稅》,故事源自《水滸後傳》的部分章節。 劇情是:宋,梁山好漢肖恩起義失敗,歸隱江湖,與女兒桂英相依為命,以打漁為生。
土豪丁自燮派惡奴打手催討漁稅,強行勒索。肖恩怒將惡奴打跑,並到衙門告狀。縣官呂子秋與土豪勾結,反誣肖恩抗稅不交,杖責四十大板,並令其連夜過江向丁自燮賠禮請罪。肖恩不忍,殺丁全家。
上海京劇院曾有《全本慶頂珠》演出,主演是遲世恭等。 河北梆子傳統劇目《打漁殺家》又名《殺江》,以蕭恩夜入丁府殺其全家後自刎收尾。
(3)打漁殺家電影網上怎麼沒有擴展閱讀:
京劇的影響深遠:
1919—1935年梅蘭芳的海外京劇演出消除了當時西方對中國戲劇甚至中國人的偏見,促進了中國京劇在海外的傳播,增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國京劇這一東方藝術瑰寶在世界戲劇舞台上大放光彩。
新中國成立後,京劇的對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組織的,京劇成為國家的文化使者。
中國派遣京劇團赴世界各地訪問演出,其中梅蘭芳先後於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蘇聯訪問,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為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贏得了巨大榮譽。
他的高超表演不僅讓世界對中國的「國粹」京劇刮目相看,還對日本、歐美的戲劇及電影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萊希特在他們的創作中,都汲取了梅蘭芳表演藝術的精華。
⑷ 《打漁殺家》這部戲的可看之處在於什麼地方
這個戲可看之處還有豐富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跌宕。蕭恩決心殺人,但又顧慮女兒的人生,不能牽連影響心愛的女兒。女兒年輕、天真,與老父相依為命,留戀平靜的生活。種種矛盾中,情感、心理的交叉,演繹出豐富的戲劇情節,藉助聲情並茂的唱段,動人心弦。這個戲不但蕭恩父女的戲好看,丑角——丁府的教師爺的戲也非常好看。戲中有許多大量的矛盾滑稽又荒唐可笑的念白,生動地表現了教師爺欺軟怕硬、狐假虎威的狗腿子形象。在京劇的丑角形象中,這是一個著名的獨放異彩的」活寶」。在這個反抗壓迫的沉重題材中,教師爺被戲弄成為一種調劑。
⑸ 《打魚殺家》是什麼內容
《打漁殺家》是京劇常演劇目之一,漢劇等劇種亦有演出。此劇一名《慶頂珠》,又名《討漁稅》,故事源自《水滸後傳》的部分章節。
劇情是:宋,梁山好漢肖恩起義失敗,歸隱江湖,與女兒桂英相依為命,以打漁為生。土豪丁自燮派惡奴打手催討漁稅,強行勒索。肖恩怒將惡奴打跑,並到衙門告狀。縣官呂子秋與土豪勾結,反誣肖恩抗稅不交,杖責四十大板,並令其連夜過江向丁自燮賠禮請罪。肖恩不忍,殺丁全家。
上海京劇院曾有《全本慶頂珠》演出,主演是遲世恭等。
河北梆子傳統劇目《打漁殺家》又名《殺江》,以蕭恩夜入丁府殺其全家後自刎收尾。蕭恩由凈生扮演。滄州地區河北梆子劇團徐海雲擅演此劇。
⑹ 電影打漁殺家是什麼意思
簡介: 電影《打漁殺家》講述的是由一真飾演的蕭恩(阮小七)招安後隱跡江湖,與女兒桂英相依為命以打魚為生,但卻不料心愛的女兒被當地土豪看上並想占為己有,除此之外,天旱水淺,打不上魚,又鄉宦丁士燮催繳漁稅。正當小七愁悶之時,昔日友人李俊、倪榮來訪並得知此事,於是與蕭恩聯手不為強權帶領漁民與土豪鬥智斗勇的故事。
⑺ 打漁殺家說的是什麼故事呢。
打漁殺家》是京劇常演劇目之一,漢劇等劇種亦有演出。此劇一名《慶頂珠》,又名《討漁稅》,故事源自《水滸後傳》的部分章節。 劇情是:宋,梁山好漢肖恩起義失敗,歸隱江湖,與女兒桂英相依為命,以打漁為生。土豪丁自燮派惡奴打手催討漁稅,強行勒索。肖恩怒將惡奴打跑,並到衙門告狀。縣官呂子秋與土豪勾結,反誣肖恩抗稅不交,杖責四十大板,並令其連夜過江向丁自燮賠禮請罪。肖恩不忍,殺丁全家。 上海京劇院曾有《全本慶頂珠》演出,主演是遲世恭等。 河北梆子傳統劇目《打漁殺家》又名《殺江》,以蕭恩夜入丁府殺其全家後自刎收尾。蕭恩由凈生扮演。滄州地區河北梆子劇團徐海雲擅演此劇。
⑻ 打漁殺家講得什麼故事
原劇講梁山老英雄蕭恩獲得一顆寶珠,頂在頭上入水,可以避水開路。後來成為蕭恩的女兒蕭桂英與花榮之子花逢春訂親的信物。蕭恩與眾兄弟分手後,帶女兒在江邊打魚為生。因天旱水淺,打不上魚,欠下了鄉宦丁子燮的漁稅,得罪了丁府。丁府派教師爺率家丁鎖拿蕭恩,蕭恩忍無可忍,將眾人打得落花流水。但丁府與官衙勾結,拘捕蕭恩並杖責四十。蕭恩憤恨之下大發英雄神威,帶著女兒以獻寶珠為名,夜入丁府,殺了漁霸全家。全劇由「得寶」、「慶珠」、「比武」、「珠聘」、「打魚」、「惡討」、「屈責」、「獻珠」、「殺家」、「投親」、「劫牢」、「珠圓」等折組成。「打魚」和「殺家」兩折一直上演不衰,幾乎所有有名的老生和花旦都會演這兩折。後來這兩折戲並成了一折,就叫《打漁殺家》了。
⑼ 《打漁殺家》有什麼情節
《打漁殺家》的故事相當簡單,情節的發展卻很細致、豐富,矛盾沖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在事件的偶然性建立在內在邏輯的必然性上,反映的社會生活相當真實,人物的性格也非常鮮明。梁山聚義隊伍因朝廷招安而瓦解了,但人民百姓與統治者的矛盾並沒有解決。許多梁山好漢情願流落江湖不受招安。蕭恩父女和他們的好友倪榮、李俊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受漁霸欺壓,忍得一時一事,一旦欺壓太甚,必然「官逼英雄反」。蕭恩一直是克制忍讓的,待到官府打了他一頓不說,還限令他連夜過江去給丁府賠禮,精神上懲罰侮辱老英雄,蕭恩終於火山爆發,再次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這個戲深刻揭示了階級矛盾。
《打漁殺家》劇照,言菊朋飾蕭恩,言慧珠飾蕭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