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全方位的對一部影片進行分析
不知你是要詳細的講解還是要概述的。我這里有一份講解詳細的!也是曾經從別人那裡COPY 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主 題
正像其它藝術作品一樣,影片的主題是電影作品中的靈魂和精華,也是我們為之迷戀的「精神家園」。更是我們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後,力圖總結分析出來東西。
主題——是電影中內容的核心與內涵;
是電影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
電影作品中的內容與主題,滲透和體現創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體現著創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
電影的主題往往是多元化的、多側面的、多切入點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電影的主題是電影的動作和人物的內涵,是電影的情節和事件的外延。主題是編劇、導演的生活經驗和體會的暗示,藝術作品的主題轉化為形象時,是導演思想慾望的情緒宣洩。
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在看完電影以後所總結、歸納出來的「心得體會」、「社會意義」和「思想價值」。而是電影創作者的目標追求和靈魂凈化。
電影藝術的主題往往不是簡單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義的。需要我們整體的把握。
通常人們理解的影片主題應該包括如下兩個方面的層次:
1.影片的內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圖告訴我們什麼。這一點我們從影片的敘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號,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體現在充滿
視覺造型特點的銀幕效果上。
2.通過對電影的主題、立意及影片的整體視聽形象表達理解,我們感悟到了什麼。主題雖然是影片所表達的創作者對生活、對社會的認識、態度、情感和審美觀念,帶有明顯的個人主觀色彩和風格樣式,但不會是純主觀化的東西,一定是一種個人生活的感悟。
對於電影作品所表現出的主題,我們要全面的理解,切記不能片面化和簡單化。藝術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揚一種極有意義的思想,折射出豐富的思想內
涵,照耀和撫慰人們的心靈,從而提高和凈化人們的精神境界。
在我們分析、討論影片主題的時候,往往為了更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題,領會導演的創作意圖,應該查閱影片相關的文字資料,必須做如下十個方面的准備工作:
1)這部影片是改編自哪一部文學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主題思想,時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傳達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這部影片的導演曾經導演過什麼作品?他(她)一貫的創作風格是什麼?在這一部作品中,採用什麼樣的手段、方法、風格、樣式來完成影片敘事及主題表達?
3)這部影片屬於哪一類型的風格樣式?同一類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們之間各有什麼區別?
4)描述一下,在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節、場景、細節對影片主題的表達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確、生動、完整地表達出這種心理的和藝術的感覺?影片中哪一些東西令你激動的回味?
5)關於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眾傳媒的相關報道你知道多少?
6)從你個人的專業、性別、年齡、文化、修養、價值觀、道德觀出發,你是怎樣認識這部電影的?或者你認為這部影片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上?
7)在一個什麼樣的層面上,我們認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達的東西,理解導演所要表達的思想,我們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出發點?
8)我們在視覺生理上和審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對影片產生認同和共鳴?
9)影片中你認為最優秀的,最值得你學習的是什麼?影片中的風格樣式、敘事結構、造型風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讓你最感興趣的東西?
10)對於這部影片除了大多數公眾的意見以外,你有什麼不不的意見和看法?你認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這十個問題,基本上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們觀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們所感受。感悟到的東西。要反復地、深入地分析這種理解和感受,解釋出對主題的認識、感受、理解的原因。
主題不搞清楚,分析就無法透徹。
關於影片主題的分析就形式而言,文章閱讀、段落拉片。同學間討論和分析寫作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二 結 構
影片分析中對影片結構的分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們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學經常會忽略分析影片結構,甚至,根本不去關注。其實,電影的結構是電影的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
結構——是影片的組織排列的方式和敘事組合的構造。
影片的結構,框架,就是電影的風格。
導演根據影片的主題、內容、人物塑造的需要,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將各諸要素合理、有機、完整地組成一個視聽整體,達到藝術上的統一。
影片的結構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統工程,我們認定的電影的結構分析應該包括:
二.劇作結構分析:
劇作的分析主要是對電影的情節設置,情節的組織進行系統的分析。
從電影的創作規律研究表明:戲劇性結構的電影無非是無數件有因果關系、有內在聯系的事件,有機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終構成一種結局。
縱觀世界各國故事片電影的樣式,電影的敘事結構、電影 的劇作結構及故事的結局基本是四種存在模式:
A、情理之中,預料之中;
B、情理之外,預料之中;
C、情理之中,預料之外;
D、情理之外,預料之外。
但無論哪樣的一種結局,都會充滿了「因果關系」「偶然關系」「必然關系」和「戲劇關系」的味道,都會有一種人為主觀的因素。
非戲劇性結構的電影,在表面構成上,會更為隨意,更為自然和偶然的,許許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機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後形成上,無非是形成兩種模式「n個體無意識形成集體的有意識。2)整體有意識形成風格的有意識」。
現代電影的劇作結構,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變異性,重點表現在劇作的合情與合理的處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從大多數的影片的構成上分析,合情比
合理更為重要。
2.情節結構分析:
情節的分析主要是對電影的情節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體分析。
傳統的電影情節,往往是順序型的,線型的排列關系,現代電影的情節則更為復雜,更為混淆。但電影的情節和細節是影片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影的敘事情節,在總體上構成影片的框架;電影的細節與元素構成影片的內容;電影情節的推動,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著重依賴於人物的動作和細節的設置。
電影情節的編排,往往是依據於人物的心理線索和發展。以往的「戲劇式」電影敘事,對於精巧的外部情節的設計和設置是十分依賴的。
現代電影中,對於敘事中的細節越來越重視,用細節的動作和細節的場面積累來推動情節。這種電影的特點是:重視細節的強調,重視細節的重復,形成影片內在的結構,注重細
節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對人物的塑造和對情節的幫助。
總體來講,影片的結構是導演風格和主題思想表達的最重要的手段。經分析發現,電影的敘事結構、劇作結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影片最終結構的選擇與確定,一定是有
利於影片的主題,有利於人物的塑造,有利於風格的體現,有利於敘事的多樣化。
三 人 物
電影中的人物,是電影創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過來講,人物的塑造,是電影導演創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對文學的理解是「文學是人學」「風格即人」。同其它的藝術形式相比較,電影的創作也是緊緊地圍繞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展開的。
可以這樣認為:電影中的人物是敘事的核心,是矛盾沖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礎。
對於電影的基本要求,我們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場景中,事件中,動作中,對話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體的演員),而是鮮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電影中的常規情況是,觀眾對於電影中的人物(其實是對演員)感興趣,對於電影中的故事感興趣,對於電影的主題感興趣,才會全方位的對電影給予關注。
我們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會的人。
電影中的「人物」,是電影敘事中、戲劇結構中的「符號」和「虛構」的人,是由演員(職業的、非職業的)扮演的銀幕形象。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人物——演員,演員——角色,這兩者交替的認同。
我們在分析電影時,對人物的分析應該把握住如下問題:
1.分析N物在影片中擔當的角色:
我們理解的電影中的人物,往往是電影中演員扮演的「人物」十演員自身形象的綜合感覺。人物有時候是一個具體的概念,有的時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電影中的人物是敘事的主體;是電影情節中的主要情節的發動者和承擔者;有的時候,電影中的一些人物對情節並沒有特別大的幫助,僅僅是一種「象徵」,是一種「符號」。
我們的心理意識和思想意識無法超越的是,我們很難將某一個「演員」的形象,從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離出來,往往是三種思維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員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員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現方式:
電影中的人物表現,不僅僅是影片的整體敘事及情節,也不在於其出現場影的多少,對白台詞的多少,鏡頭數量的多少,而在於具體表演、表現的方式。大體有如下四種方式:
1)人物外形表現: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徵和重要的視覺信息。
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更為重視其服裝,發型,化裝的處理。例如:美國早期默片時代的經典人物卓別林,其外表很有特點,在電影中的視覺外形形象極為鮮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敘事,還要有鮮明的特徵。
2)人物景別表現:
某一個人物在電影的表現中,有時更多的是用某一種特定的鏡頭景別處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鏡頭的景別,著得對人物進行心理、情緒、表現的描寫,即使是某一個人物用
多種景別處理畫面,或者是眾多的人物分別用不同的景別加以表現,也是要對人物進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畫。 例如:《我的父親母親》中,「母親」年輕時的敘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採用近景、特寫和全景、遠景的交替應用,「母親」年老時的敘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採用全景的鏡頭來完成,影片的總體風格基本是這樣一種規律的處理。
3)人物形體表現:
電影敘事和場景中人物的形體方式處理,大多數是經過導演和演員精心設計的。因為,人物的形體處理的方式和狀態,不光是為了敘事,為了場景,更多的是為了人物形象的塑
造,甚至是為推動影片的情節。
例如:影片《我的父親母親》中,彩色回憶時空段落中,年輕的「母親」,人物的形體永遠是處在運動之中,處在站立和跑動之中;而黑白現實時空段落中,年老的「母親」,則恰恰是相反的處理,大部分形體表現處理成為靜止的形態和坐姿狀態。
4)人物位置表現:
影片攝影畫面構圖中的人物位置,無論是在影片風格,畫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在具體畫面處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畫面上是居中處理;有的人物在畫面上是
居邊處理;有的人物位置乾脆是不規則的卡頭卡腳處理。
例如:影片《黃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體風格是居中處理。影片《一個和八個》的人物位置的整體風格是居邊處理。這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使得影片畫面構圖中的人物位置有一種鮮明的造型效果。其實,這都是一種影片敘事、手段、風格的外延。
從影片的宏觀上分析人物的表現方式,在影片的創作過程中,一定是導演十分重視的技巧與元素。通過這種細致和量化的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影片的風格、畫面、效果、技
巧、結構和導演方法。
3.分析N物動作的表現技巧:
影片中決定人物動作的重要因素是環境、事件和規定要求。
作為導演,對於人物動作的簡單表現和復雜表現,在影片的敘事風格上會產生不同結果。那麼,核心的問題就是導演採用什麼樣的鏡頭技巧來反映和表現這些人物的動作。這時敘事中的人物動作成為了內容,鏡頭處理表現技巧成為了形式。
我們在分析影片的人物動作時,討論人物動作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動作方式,僅僅是我們分析人物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同時我們要分析影片的鏡頭中和段落中採用什麼樣的具體鏡頭技巧(方法),來表現此時此地的人物動作。
導演在實際創作和拍攝處理上,可以是用不同的鏡頭技現(方法),拍攝和表達不同的人物動作,也可以是用相對固定(一樣)的鏡頭技巧(方法),表達同一的動作和不同的動作。如果是採用後者的處理方式,就會產生影片人物動作鏡頭技巧(方法)處理上的特殊風格。
例如:導演陳凱歌拍攝的影片《黃土地》,大量地採用靜止(靜態)的鏡頭完成畫面的表達,採用極為有限的搖鏡頭表現部分的人物動作和運動,表現場景的空間;導演徐克拍攝的影片《新龍門客棧》大多數是採用誇張、變形的鏡頭畫面形式表現各種人物的近景和動作;導演吳宇森拍攝的大部分分影片,大量地在敘事鏡頭和動作鏡頭中採用高速攝影(慢動作)的鏡頭技巧,來表達影片中人物的動作的異化,具有一種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飄逸與超然感覺,有一種影片「暴力」美學的特徵。
4.分析場景中、鏡頭中人物的光線形式:
按電影的常規分析,場景中、鏡頭中人物的光線的形式應該有其相對的設計性、獨立性、形象性、鮮明性。
人物光線的形式,除了受到場景、空間、環境、光源的位置、方向、性質的影響外,還要受到影片的主題、內容、風格、樣式、敘事、情節和導演處理的制約。
有的時候,為了達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賦予影片中某一個人物以一種特定的光線形式。只要這個人物一出現,這種專門設計的光線的效果就存在。
例如:導演張藝謀的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陳老爺這個人物的光線形式,就是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定性,完全是逆光、剪影、半剪影的處理。使人物的形象刻畫十分鮮明,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在影片的敘事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的時候,為了達到影片敘事情節的表達,在影片中賦予某一個人物以一種特定的光線效果,這個人物走到哪裡,這種光線效果就帶到哪裡。美國影片《現代啟示錄》中,威拉上尉歷盡艱難,深人到叢林中去尋找庫茨上校,在影片的結尾的場景中,叢林中庫茨上校的居住地的光線效果,則完全是主觀化的處理,人物只有逆光的處理,很神秘,很形式。
有的時候,攝影光線的處理完全是為了影片全片的風格,使某個或者某幾個人物,採用一種特定的光線效果形式。
例如:導演關錦鵬拍攝的影片《阮玲玉》中,現代時空(演員扮演的段落)的人物處理,假定性的人物送光、輪廓光十分鮮明,很有現代感和唯美性,超越了早期資料影片的審美氛
圍,在光線的形式上,形成了兩個不同時空的交替。
四 場 景
場景——是影片敘事的基本載體和影片特定的空間環境。
場景——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
現代電影的場景,可以是現實空間環境,也可以是非現實空間環境,但是,這兩種場景的存在,都要求要體現和反映劇本中規定的情境。
通常的,影片中場景存在的方式和種類,大體上可以劃分成如下六種:
1) 內景——在攝影棚內,專門為影片的拍攝搭制的人工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有限,拍攝的環境完全要布置,光線的處理可以比較細膩,拍攝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觀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廣闊,往往要選擇局部進行拍攝,或者是對局部進行加工才能拍攝,由於受自然光線的限制,光線的處理要選擇光線
的時機。
3)實景——人類居住和活動的自然建築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存在,往往不是為了影片的拍攝。這種場景空間十分真實,具有生活的氣息,但是,有明顯的建築結構關系,拍攝起來也受一定的限制。
4)場地外景一為了影片的拍攝,按一定的比例,專門在選定的自然環境中人工搭制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攝要求。但是對總體美術設計的要求比較高,也會受到自然光線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於配合特技拍攝的小比例人工場景。這種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與實際的自然場景拍攝在一起,美術設計的透視、比例十分的重要。
6)計算機模擬景——利用計算機(數字)技術創造的虛擬現實的場景環境。
現代電影中,電影場景的構成有如下的幾種特點:
1) 影片的銀幕空間是由多種類型的場景以不同的順序和方式組成的。
2) 同一場景內,可以開展和表現一場戲,也可以開展、表現多場戲。
3) 一場戲可以在一組場景或多組場景中展開。
4) 影片中的場景的視覺效果,參與影片的敘事和造型,從而推動影片情節的發展。
5) 場景的變化越來越趨向於多元化。
6) 影片的構成上,場景交替變化、交替運用越來越頻繁。
7)刀特技合成,虛擬現實的場景的出現和使用越來越廣泛。
8)影片中的場景在視覺造型和視覺風格上越來越影響和決定影片的風格。
電影場景,首先是一個空間的關系,它規定和制約影片某一個段落的人物、敘事、動作對話的構成與處理。場景是一個宏觀的概念,也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概念,例如:操場(街道、河邊、廚房、衛生間、車內。影片中的場景,可以有地域的限制,也可以沒有地域的限制。一幢郊區的別墅,嚴格的意義應該是一個場景,但是,在具體的拍攝中,室內的戲和室外的戲,我們在拍攝和表述上往往又分為兩個不同的場景。
電影場景其次有一個時間的關系,它規定和制約這個場景所表達的敘事、動作的時間關系。正如我們經常講的:就影片敘事而言,換鏡頭就是隔時間;換場景就是換時間Z換場景就是換空間。
通過拉片和影片的分析我們發現,電影中場景的選擇、利用、排列、構成,會影響到以下幾個問題:
1)場景決定影片的風格:場景的選擇和具體的運用,在宏觀上就決定了影片的敘事風格和造型風格。我們常常講:外景利於影片的氣氛。內景利於影片的光線運用;實景利於
影片的空間表達。外景出意境,內景出戲,實景出調度。
2)場景影響影片的空間感覺:電影中外景的出,現,無論場次的長短、多少,都會在影片中形成一種整體的空間規模。感覺和效果。而在內景的拍攝中,我們會有一種與之相反的感覺,顯得影片空間變化較多,但不完整。
3)場景制約人物形象的塑造:電影中外景的應用,使得人物的表達更為有環境依據,使人物在敘事上更有可信程度,更有利於人物形象的塑造。內景的應用,優化了攝影的造型
元素,在視覺上更有利於人物的塑造,更主要的是有利於人物的「戲」的表現。
4)場景關系影片的影調構成:由於影片中場景的有意 識、無意識的變化,影片中的地調關系會有很大的變化,可以構成影片的不同場景的不同的初調效果。
5)場是決定一段敘事情節的完整:電影中的一個場景可以清晰、明確地完成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敘事情節,也可以僅僅是表達敘事情節的一個小小的部分。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我們也要關注場景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一場戲,是一個表述性的語言,是一個實際增節的稱呼,更是一個獨立的事件的表達方式。實際增況往往是;一場戲有可能在一個場景中完成,也有可能在幾個場景中完成。
由於電廠中場景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求我們在選擇場景的時候要特別地道憧和准確。
根據我們對現代電影的分析,電影中的場景構成方式越來越靈活,場景的數量越來越豐富,這樣,有利於影片的敘事,有利於影片的人物塑造,有利於影片的風格表達。因此,電影場景的運用規律是我們要進行細化分析的東西。
五 景 別
電影的景別,是一個電影鏡頭和畫面的視黨形式的表述語言。表面上是一個造型元素,實際上是一個教事的手段。
景別最最根本的含義,是表達畫面所包括的范圍。電影景別的劃分大體上有如下的幾種形式;l)大遠景,2)遠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對近景,8)特寫,9)大特寫。
電影中的景別,是影片視覺效果、導演語言風格的外在形式之—。決定影片風格,決定敘事風格,決定視黨風格,決定導演風格。
我們在分析影片的過程中,對於影片的是別的把握重點是在於全片,而不在於具體的某一個鏡頭。分析的重點在如下幾個方面:
1.影片全片的敘事過程中,以什麼樣的鏡頭畫面景別為主?在影片中是一種什麼樣的主導趨勢?對影片的風格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2.場景中重要的人物對話鏡頭是以什麼樣的鏡頭景別為主?鏡頭景別變化之間有什麼樣的規律和特點?對於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和敘事的推動有什麼樣的幫助?
3.電影場景中的內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外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這兩種景別交織在一起是一種什麼樣的效果?特別是要分析景別分別在外景和內景當中對於人物、敘事、對
話、動作的表現和表達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4.每一個場景的開始的鏡頭和結束的鏡頭的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鏡頭剪接中景別的變化有什麼樣的規律?
5.全片中,鏡頭畫面的景別的變化幅度是什麼?對影片的節奏有什麼樣的影響?景別的這種變化對影片的敘事有什麼樣的幫助?
6.分析在動作的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鏡頭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和形式?
7.景別的運用以及最終畫面完成的效果對於影片的風格有什麼樣的作用?
8.不同的景別運用,對於畫面的構圖有什麼樣的影響和幫助?
9.分析景別的應用對於環境的氣氛,空間的表達,場景有什麼樣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別對人物形象和人物動作的表達。我們看到的影片,有的時候,賦予某一個人物以一個特定的景別,在有些情況下,不同的景別對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敘
事內容、不同的情緒要求、不同的動作表達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分析電影的景別對影片的節奏所起的作用。
因為字數太多,我就分成兩次回答了
② 一份優秀的數據分析報告怎麼寫
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框架
跟蓋房子一樣,好的分析肯定是有基礎有層次,有基礎堅實,並且層次明了才能讓閱讀者一目瞭然,架構清晰、主次分明才能讓別人容易讀懂,這樣才讓人有讀下去的慾望。
第二,每個分析都有結論,而且結論一定要明確
如果沒有明確的結論那分析就不叫分析了,也失去了他本身的意義,因為你本來就是要去尋找或者印證一個結論才會去做分析的,所以千萬不要忘本舍果。
第三,分析結論不要太多,要精確
如果可以的話一個分析一個最重要的結論就好了,很多時候分析就是發現問題,如果一個一個分析能發現一個重大問題,就達到目的了,不要事事求多,寧要仙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精簡的結論也容易讓閱者接受,減少重要閱者的閱讀心理門檻,如果別人看到問題太多, 結論太繁,不讀下去,一百個結論也等於0。
第四,分析結論一定要基於緊密嚴禁的數據分析推導過程
不要有猜測性的結論,太主觀的東西會沒有說服力,如果一個結論連你自己都沒有肯定的把握就不要拿出來誤導別人了。
第五,好的分析要有很強的可讀性
這里是指易讀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寫東西你總會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來寫,你自己覺得很明白,那是因為整個分析過程是你做的,別人不 一定如此了解,要知道閱者往往只會花10分鍾以內的時間來閱讀,所以要考慮你的分析閱讀者是誰,必須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寫分析郵件。
第六,數據分析報告盡量圖表化
這其實是第四點的補充,用圖表代替大量堆砌的數字會有助於人們更形象更直觀地看清楚問題和結論,當然,圖表也不要太多,過多的圖表一樣會讓人無所適從。
③ 一份優秀完整的數據分析報告怎麼寫
【導讀】如何寫好一份數據分析報告?我們需要清楚寫一份好的數據分析報告的重要性,很簡單,因為分析報告的輸出是你整個分析過程的成果,是評定一個產品、一個運營事件的定性結論,很可能是產品決策的參考依據。
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框架
跟蓋房子一樣,好的分析肯定是有基礎有層次,有基礎堅實,並且層次明了才能讓閱讀者一目瞭然,架構清晰、主次分明才能讓別人容易讀懂,這樣才讓人有讀下去的慾望。
第二,每個分析都有結論,而且結論一定要明確
如果沒有明確的結論那分析就不叫分析了,也失去了他本身的意義,因為你本來就是要去尋找或者印證一個結論才會去做分析的,所以千萬不要忘本舍果。
第三,分析結論不要太多,要精確
如果可以的話一個分析一個最重要的結論就好了,很多時候分析就是發現問題,如果一個一個分析能發現一個重大問題,就達到目的了,不要事事求多,寧要仙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精簡的結論也容易讓閱者接受,減少重要閱者的閱讀心理門檻,如果別人看到問題太多,
結論太繁,不讀下去,一百個結論也等於0。
第四,分析結論一定要基於緊密嚴禁的數據分析推導過程
不要有猜測性的結論,太主觀的東西會沒有說服力,如果一個結論連你自己都沒有肯定的把握就不要拿出來誤導別人了。
第五,好的分析要有很強的可讀性
這里是指易讀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寫東西你總會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來寫,你自己覺得很明白,那是因為整個分析過程是你做的,別人不
一定如此了解,要知道閱者往往只會花10分鍾以內的時間來閱讀,所以要考慮你的分析閱讀者是誰,必須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寫分析郵件。
第六,數據分析報告盡量圖表化
這其實是第四點的補充,用圖表代替大量堆砌的數字會有助於人們更形象更直觀地看清楚問題和結論,當然,圖表也不要太多,過多的圖表一樣會讓人無所適從;
關於一份優秀完整的數據分析報告怎麼寫,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大數據工程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④ 如何做一份完整的數據分析報告
了解整理數據來源或者採集數據;
理解數據、處理數據;用工具Excel、資料庫等對數據進行處理。
掌握數據整理、可視化和報表製作:數據整理,是將原始數據轉換成方便實用的格式,Excel在協同工作上並不是一個好工具,報表FineReport比較推薦。項目部署的Tableau、FineBI、Qlikview一類BI工具,有沒有好好培訓學習,這些便捷的工具都能淡化數據分析時一些重復性操作,把精力更多留於分析。
⑤ 如何做好一份數據分析的報告
數據分析工作的後期是需要進行數據分析報告的撰寫的,而數據分析工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在進行撰寫數據分析的時候首先需要知道自己報告的類別,確定一下自己寫的數據分析報告是解釋性分析還是探索研究報告。其實不管是什麼報告,都是需要一定的流程和結構的,那麼如何做好一份數據分析報告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給大家說一下數據分析報告的結構,一般來說,數據分析報告由標題、目錄,前言、正題、分析結論組成。
先說一下標題,標題是一份報告的文眼,是全篇報告的精華,我們在求學期間寫作文就是如此,沒有一個好的標題就不能夠讓人們有閱讀的慾望。。好的標題讓讀者能毫無偏差地理解這篇分析報告的主要目的,有時可以直接在標題中加入部分或者關鍵性結論達到直達文意的效果。對於標題的技巧有三點,分別是直接在標題中放上報告的結論、提出分析報告的研究問題、中規中矩地寫上研究的主題。
其次說說數據分析報告的目錄。目錄就是提現數據分析報告的整體架構。目錄的意義大家都知道,可以快速查找自己需要的內容。
然後說說前言,前言的要求就是要寫出做這次分析報告的目的和背景、略微闡述現狀或者存在的問題 、通過這次分析需要解決什麼問題、運用了什麼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和模型、給出總結性的結論或者效果、給出數據來源。
接著說說正文,正文的要求就是邏輯性強、架構清晰、結論明確等等。現實狀況的給出和論證一定要嚴謹合理,邏輯性強。分析報告的架構體現了分析師的分析思路的框架,一定要顯而易見,符合常識。思路最好不要出現跳躍的地方,以免出現閱讀障礙,令讀者不知所雲。一步一步得出結論,給出觀點。數據的結論一定是要從數據中得出來,要嚴謹的切合數據分析的主題,最好一個分析模塊只給出一個最直接最和主題關聯的分析結論。一個特徵當然可以從多個角度提取出多個觀點和結論,但是一定要選擇和主題相關性最強的那個,不然大量的低相關信息會很容易打亂讀者的思路。
最後說說分析結論,數據報告的分析結論就是文章的精華,是需要好好重視的。一般需要給出合理的建議。
綜上所述,想必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以後已經知道了數據分析報告是怎麼寫了的吧。大家在進行撰寫書寫報告的時候一定要列好名單,然後按照步驟來寫,這樣才能夠寫出一個條理明確的報告,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⑥ 如何做出一份優質的數據分析報告
大家都知道,數據分析用來發現並解決問題,最後都需要把數據展示出來,把結果最終呈現給大家,只有大家都認同,決策才會得到順利的執行。那麼怎麼做出優質的數據分析報告呢?做好一份優質的數據分析報告需要確定報告框架、數據源的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可視化展示這幾點就足夠了。
一份優質的數據分析報告,需要注意四個地方,分別是易讀性、邏輯性、嚴謹、突出重點。
1.易讀性:優質的報告必須要通俗易懂。
2.邏輯性:報告中要具有邏輯性,問題分析和解決的邏輯。
3.嚴謹:在細節處理方面一定要仔細。
4.突出重點:結合企業內部環境突出重點。
一、確定報告框架
先確定分析報告的主體架構,只有清晰的架構,才能規劃好整個報告的主題,結構才能讓閱讀者一目瞭然。同時要找准論點、論據,這樣能夠體現出強大的邏輯性。
二、數據源的獲取
數據源是數據分析的基礎,很多分析報告在進行數據的挖掘收集時,缺乏科學依據性,邏輯性差,保證正確全面的數據源很重要。
三、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的目的:從大量的、雜亂無章的數據中抽取出對解決問題有價值、有意義的數據。將多餘重復的數據篩選清除,將缺失數據補充完整,將錯誤數據糾正或刪除。
四、數據分析
1.結論明確精簡:結論要根據數據說話,力求結論做到嚴謹、專業。每個分析都有結論,而且結論—定要明確,分析結論不要太多要精,—個分析對應—個最重要的結論就好了,分析就是發現問題,只要發現重大的問題就達到目的了。
2.嚴謹的推導過程:分析結論—定要基於嚴謹的數據分析推理過程,不能有猜測性的結論,這是因為主觀的東西會沒有說服力。
3.有實際應用性:數據分析報告要客觀公正,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既然在了解產品並在了解的基礎上做了深入的分析,才可能比別人都更清楚地發現了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那麼在這個基礎之上根據自己的知識,做出的建議和結論,就能夠讓整個過程都十分的有意義。
五.可視化展示
分析數據的時候盡量要用數據說話,選用生動的圖表等來展示報告的分析結果,才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示結論。從而能得到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結論。
通過上面提到的內容,想必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以後已經知道了怎麼做好一份優質的數據分析報告呢?一般來說就需要注意文章的易讀性、邏輯性、嚴謹、突出重點。同時還需要做好確定報告框架、數據源的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可視化展示這幾點,只有注意好上面提到的內容,相信大家能夠做好一份優質的 數據分析報告。
⑦ 分析電影數據的用哪個分析方法好
有啊 ,比如最簡單的一個比方,《青春期》。這電影爛的不能在爛,但是用了一些觀眾數據很輕松對了 不知道多少錢,反正是賺了不少 幾千萬那樣子吧
⑧ 如何撰寫一份優秀的數據分析報告
1、分析框架=剝洋蔥+拆分
作為一個分析師,報告是重要的輸出,就好比我們是產品經理的話,那這份分析報告就是你的產品,所以無論是從廣度和深度來講,你都要體現出你的思維來,這樣廣深結合,才能贏得別人認可和信任。
2、每頁核心指標展示的邏輯——公式思維
當我們做好數據分析後,如何在一頁PPT展示自己的分析變的更加重要,許多分析師在這塊不知所措,有時候是用戶趨勢圖,有時候又是行業規模圖,其實背後的分析邏輯可能很清晰,但你所展示的方式和布局老讓別人覺得還是思路混亂。
一頁PPT要描述一個核心,而這個核心驗證的數據分析過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公式思維,這樣你呈現出來的指標才能和此頁的主題相呼相應,即使有人現場挑戰你,你也會對答如流。
3、指標對比的合理性——業務思維
常看到一些報告,無論什麼產品、什麼業務,都是幾大指標,注冊用戶數、活躍用戶數、首次購、重復購,復購率、客單價等等,可笑的不是指標本身,而是拿業務不同的2個指標來對比,說自己多優秀!
關於如何撰寫一份優秀的數據分析報告的內容,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大數據工程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⑨ 如何寫好數據分析報告
1、進度性:由於日常數據通報主要反映計劃的執行情況,因此必須把計劃執行的進度與時間的進展結合起來分析,觀察比較兩者是否一致,從而判斷計劃完成的好壞。為此,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計算,通過一些絕對數和相對數據指標來突出進度。
2、規范性:日常數據通報基本上成了數據分析部門的例行報告,定時向決策者提供。所以這種分析報告就形成了比較規范的結構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幾個基本部分:反映計劃執行的基本情況、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總結計劃執行中的成績和經驗,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措施和建議。這種分析報告的標題也比較規范,一般變化不大,有時為了保持連續性,標題只變動一下時間,如《XX月XX日業務發展通報》
3、時效性:由日常數據通報和性質和任務決定,它是時效性最強的一種分析報告。只有及時提供業務發展過程中的各種信息,才能幫助決策者掌握企業經驗的主動權,否則將會喪失良機,貽誤工作。對大多數公司而言,這些報告主要通過微軟Office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系列軟體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