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電影獎項
美國著名的獨立電影發行公司IFC
Films
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是美國電影界為獎勵小型獨立製片公司努力創作而設置,被譽為獨立電影界的奧斯卡獎。自1985年成立以來,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藝團體發展成為今天擁有五千名成員的財團法人屬性社團,幾乎囊括美國八大影業公司以外的全部獨立製片業者。
要想獲得獨立精神電影獎提名,必須具備原創性,要有發人深省的主題,獨立籌資的程度也在審度范圍內。獨立精神獎將於明年2月24日正式公布,比奧斯卡只早一天。因此,該獎項有「獨立奧斯卡」的美譽,很多影人都是先斬獲了獨立精神獎,才在奧斯卡上大有作為。李安的《卧虎藏龍》、《斷背山》就曾在該獎項上大有作為.
http://www.mtime.com/my/335587/blog/768254/
❷ 奧斯卡獎是怎麼來的
奧斯卡獎的來歷
說起奧斯卡獎, 就不能不先提到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這個機構成立於1927年, 致力於推動電影製造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高技術方面發展, 而為了表彰在這些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優秀人才, 將向他(她)們授予代表著電影業至高榮譽的Academy Awards(學院獎).
為此, 就必須先得創造一個能象徵電影成就的獎座. 當時, MGM(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藝術總監塞德里克•吉邦斯(Cedric Gibbons)負責設計了這個現在在全世界都知名的小雕像--一個手持寶劍站立在電影卷軸上的騎士! 而來自洛杉磯的雕塑家喬治•斯坦利(George Stanley)有幸的成為了這個小雕像的製作者.
該學會的第一次頒獎會於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羅斯福(Roosevelt)酒店舉行.
這個高13.5英寸(早斯為10.25英寸), 重11磅(早期為6.75磅)的小雕像起初是由青銅做成的. 二戰期間,由於資源匱乏, 改為用石膏製成. 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小金人是由錫、銨合金磨光後,敷10K金箔,經過精磨,外面再敷24K金箔,最外層塗上發光漆而製成的.
本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將這個獎的正式名稱叫做學院獎(Academy Awards), 但實際上世人對這個獎項的更多的認識卻是對它的另一種稱呼—奧斯卡獎(Oscars). 而對於為什麼會把學院獎稱之為奧斯卡獎, 至今也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
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 學會的一個名叫瑪格麗特•赫麗克(Margaret Herrick)的圖書館管理員兼執行董事的女士認為小雕像很像她那名為奧斯卡(Oscar)的叔叔, 所以, 她就以此來稱呼它. 之後, 學會內的人員都開始以奧斯卡來作為小雕像的昵稱.
在1934年的第六屆頒獎大會後, 好萊塢的專欄作家西德尼• 斯科爾斯基(Sidney Skolsky)在他那篇關於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文章中, 第一次公開使用了奧斯卡(Oscar)這個稱謂.
到了1939年, 學會也認可了奧斯卡(Oscar)這個名字, 並且開始正式的使用它. 從此, 奧斯卡這個名字就延續了下來, 自至今天.
因此, 我們現在通常所稱的奧斯卡獎(Oscars)實際上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頒發的象徵著電影業最高榮譽的學院獎(Academy Awards)的另一種習慣叫法而己.
❸ 電影節的獎項是怎麼評選出來的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
❹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哪一年
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電影界的重要獎項。與台灣電影金馬獎和大陸電影金雞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
金像獎創辦於1982年,首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由《香港電影雙周刊》舉辦的,之後每年一屆。金像獎主要表揚對中國電影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由創辦到今天金像獎見證了香港電影過去的繁榮、曾經的低落和最近的調整。
頒發的獎項主要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新演員等等。
200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於2006年4月8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5屆舉行。
[編輯]
歷年主要獎項
註:人名後括弧內的數字,表示這人獲得同一獎項的次數
屆 年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最佳編劇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員
25 2006年 黑社會 杜琪峰(3)
(黑社會) 游乃海(2)、葉天成(2)
(黑社會) 梁家輝(3)
(黑社會) 周迅
(如果.愛) 黃秋生(2)
(頭文字D) 毛舜筠
(早熟) 周傑倫
(頭文字D)
24 2005年 功夫 爾冬升(2)
(旺角黑夜) 爾冬升(2)
(旺角黑夜) 梁朝偉(5)
(2046) 章子怡
(2046) 元華
(功夫) 白靈
(三更之餃子) 田原
(蝴蝶)
23 2004年 大隻佬 杜琪峰(2)
(PTU) 韋家輝、游乃海(1)、
歐健兒、葉天成(1)
(大隻佬) 劉德華(2)
(大隻佬) 張柏芝
(忘不了) 梁家輝
(大丈夫) 何超儀
(豪情) 安志傑
(少年阿虎)
22 2003年 無間道 劉偉強、麥兆輝
(無間道) 麥兆輝、庄文強
(無間道) 梁朝偉(4)
(無間道) 李心潔
(見鬼) 黃秋生(1)
(無間道) 劉若英
(雙瞳) 原麗淇
(三更之回家)
21 2002年 少林足球 周星馳
(少林足球) 岸西(2)
(男人四十) 周星馳
(少林足球) 張艾嘉(2)
(地久天長) 黃一飛
(少林足球) 林嘉欣
(男人四十) 林嘉欣
(男人四十)
20 2001年 卧虎藏龍 李安
(卧虎藏龍) 陳果
(榴連飄飄) 梁朝偉(3)
(花樣年華) 張曼玉(5)
(花樣年華) 吳鎮宇
(公元2000) 鄭佩佩
(卧虎藏龍) 秦海璐
(榴連飄飄)
19 2000年 千言萬語 杜琪峰(1)
(槍火) 張艾嘉、關皓月
(心動) 劉德華(1)
(暗戰) 羅蘭
(爆裂刑警) 狄龍
(流星語) 吳家麗
(流星語) 張柏芝
(星願)
18 1999年 野獸刑警 陳嘉上、林超賢
(野獸刑警) 陳慶嘉、陳嘉上(2)
(野獸刑警) 黃秋生(2)
(野獸刑警) 吳君如
(古惑仔情義篇
之洪興十三妹) 譚耀文
(野獸刑警) 舒淇(2)
(古惑仔情義篇
之洪興十三妹) 謝霆鋒
(新古惑仔
之少年激斗篇)
17 1998年 香港製造 陳果
(香港製造) 杜國威(2)
(南海十三郎) 梁朝偉(2)
(春光乍泄) 張曼玉(4)
(宋家皇朝) 姜文
(宋家皇朝) 梅艷芳(2)
(半生緣) 李燦森
(香港製造)
16 1997年 甜蜜蜜 陳可辛
(甜蜜蜜) 岸西(1)
(甜蜜蜜) 鄭則士(2)
(三個受傷的警察) 張曼玉(3)
(甜蜜蜜) 曾志偉
(甜蜜蜜) 舒淇(1)
(色情男女) 舒淇
(色情男女)
15 1996年 女人四十 許鞍華(2)
(女人四十) 陳文強(2)
(女人四十) 喬宏
(女人四十) 蕭芳芳(2)
(女人四十) 羅家英
(女人四十) 莫文蔚
(墮落天使) 巫啟賢
(慈雲山十三太保)
14 1995年 重慶森林 王家衛(2)
(重慶森林) 杜國威(1)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梁朝偉(1)
(重慶森林) 袁詠儀(2)
(金枝玉葉) 陳小春
(晚9朝5) 羅冠蘭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劉雅麗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3 1994年 新不了情 爾冬升(1)
(新不了情) 爾冬升(1)
(新不了情) 黃秋生(1)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飽) 袁詠儀(1)
(新不了情) 秦沛(2)
(新不了情) 馮寶寶(2)
(新不了情)) 吳興國
(誘僧)
12 1993年 籠民 張之亮
(籠民) 黃仁逵、吳滄洲、張之亮(2)
(籠民) 梁家輝(2)
(92黑玫瑰對黑玫瑰) 張曼玉(2)
(阮玲玉) 廖啟智
(籠民) 馮寶寶(1)(92黑玫瑰對黑玫瑰) 袁詠儀
(亞飛與亞基)
11 1992年 跛豪 徐克
(黃飛鴻) 麥當雄、蕭若元
(跛豪) 曾志偉
(雙城故事) 葉童(2)
(婚姻勿語) 關海山
(五億探長雷洛傳) 葉德嫻(2)
(與龍共舞) 梁琤
(黑貓)
10 1991年 阿飛正傳 王家衛(1)
(阿飛正傳) 陳文強(1)
(廟街皇後) 張國榮
(阿飛正傳) 鄭裕玲
(表姐,你好嘢!) 吳孟達
(天若有情) 劉玉翠
(廟街皇後) 劉玉翠
(廟街皇後)
9 1990年 飛越黃昏 吳宇森
(喋血雙雄) 張之亮(1)、陳錦昌
(飛越黃昏) 周潤發(3)
(阿郎的故事) 張曼玉(1)
(不脫襪的人) 梁朝偉(2)
(殺手蝴蝶夢) 葉童
(飛越黃昏) 江華
(但願人長久)
8 1989年 胭脂扣 關錦鵬
(胭脂扣) 聶宏風、邵國華、陳嘉上(1)、葉廣儉
(三人世界) 洪金寶(2)
(七小福) 梅艷芳
(胭脂扣) 張學友
(旺角卡門) 李麗蕊
(學校風雲) 吳大維
(今夜星光燦爛)
7 1988年 秋天的童話 林嶺東
(龍虎風雲) 羅啟銳(秋天的童話) 周潤發(2)
(龍虎風雲) 蕭芳芳(1)
(不是冤家不聚頭) 梁朝偉(1)
(人民英雄) 金燕玲(2)
(人民英雄) 林國斌
(省港旗兵續集)
6 1987年 英雄本色 方育平(3)
(美國心) 黎傑、邱戴安平(2)(地下情) 周潤發(1)
(英雄本色) 張艾嘉(1)
(最愛) 秦沛(1)
(癲佬正傳) 金燕玲(1)
(地下情) 利玉娟
(美國心)
5 1986年 警察故事 張婉婷
(非法移民) 陸劍明、鄧榮
(錯點鴛鴦) 鄭則士(1)
(何必有我) 王小鳳
(錯點鴛鴦) 孟海
(皇家師姐) 葉德嫻(1)
(花街時代) 陳婉麗
(女人風情話)
4 1985年 似水流年 嚴浩
(似水流年) 孔良
(似水流年) 李修賢
(公僕) 斯琴高娃
(似水流年) 沈威
(省港旗兵) 梅艷芳(1)
(緣份) 顧美華
(似水流年)
3 1984年 半邊人 方育平(2)
(半邊人) 張堅庭(2)
(表錯七日情) 梁家輝(1)
(垂簾聽政) 葉童(1)
(表錯七日情) -- -- 鄭裕玲
(花城)
2 1983年 投奔怒海 許鞍華(1)(投奔怒海) 戴安平(1)
(投奔怒海) 麥嘉(最佳拍擋)
洪金寶(1)(提防小手) 林碧琪
(靚妹仔) -- -- 馬斯晨
(投奔怒海)
1 1982年 父子情 方育平(1)
(父子情) 張堅庭(1)
(胡越的故事) 許冠文
(摩登保鏢) 惠英紅
(長輩) -- -- --
[編輯]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
2005年,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邀請香港一百零一位電影工作者投票,選出歷史上一百部最佳華語電影。
排名 年份 國家及地區 電影 導演
1 1948年 中國 小城之春 費穆
2 1986年 香港 英雄本色 吳宇森
3 1990年 香港 阿飛正傳 王家衛
4 1984年 中國內地 黃土地 陳凱歌
5 1989年 台灣 悲情城市 侯孝賢
6 1984年 香港 省港旗兵 麥當雄
7 1957年 台灣 龍門客棧 胡金銓
8 1982年 香港 投奔怒海 許鞍華
9 1971年 台灣 俠女 胡金銓
10 2000年 台灣/香港 卧虎藏龍 李安
11 1937年 中國 馬路天使 袁枚之
12 1991年 台灣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
13 1976年 香港 半斤八兩 許冠文
14 1999年 香港 槍火 杜琪峰
15 1967年 香港 獨臂刀 張徹
16 1972年 香港 精武門 羅維
17 1994年 中國內地 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
18 1953年 香港 危樓春曉 李鐵
19 1995年 香港 西遊記 劉鎮偉
20 1970年 香港 董夫人 唐書璇
21 1994年 香港 胭脂扣 關錦鵬
22 1994年 香港 重慶森林 王家衛
23 1984年 香港 似水流年 嚴浩
24 1985年 台灣 童年往事 侯孝賢
25 1987年 中國內地 紅高粱 張藝謀
26 1981年 香港 父子情 方育平
27 1947年 中國 一江春水向東流 蔡楚生
28 1996年 香港 甜蜜蜜 陳可辛
29 1934年 中國 神女 吳永剛
30 1935年 中國 大路 孫瑜
31 1979年 香港 瘋劫 許鞍華
32 2002年 香港 無間道 劉偉強、麥兆輝
33 1978年 香港 醉拳 袁和平
34 1979年 香港 蝶變 徐克
35 1994年 香港 東邪西毒 王家衛
36 1997年 香港 香港製造 陳果
37 1948年 中國 清宮秘史 朱石麟
38 1963年 香港 梁山伯與祝英台 李翰祥
39 1967年 香港 英雄本色 龍剛
40 1983年 香港 新蜀山劍俠 徐克
41 1986年 台灣 恐怖份子 楊德昌
42 1989年 香港 喋血雙雄 吳宇森
43 1991年 香港 黃飛鴻 徐克
44 1992年 香港 阮玲玉 關錦鵬
45 1992年 中國內地 秋菊打官司 張藝謀
46 1950年 中國內地 我這一輩子 石揮
47 1959年 香港 江山美人 李翰祥
48 1969年 台灣 冬暖 李翰祥
49 1987年 香港 秋天的童話 張婉婷
50 1987年 香港 倩女幽魂 程小東
51 1959年 香港 紫釵記 李鐵
52 1960年 香港 人海孤鴻 李晨風
53 1965年 中國內地 舞台姐妹 謝晉
54 1987年 香港 龍虎風雲 林嶺東
55 1993年 香港/中國內地 霸王別姬 陳凱歌
56 2000年 台灣 一一 楊德昌
57 1955年 香港 寒夜 李晨風
58 1967年 台灣 破曉時分 宋存壽
59 1979年 台灣 空山靈雨 胡金銓
60 1985年 香港 警察故事 成龍
61 1993年 香港 新不了情 爾冬升
62 2000年 台灣 喜宴 李安
63 2000年 內地 站台 賈樟柯
64 1960年 香港 野玫瑰之戀 王天林
65 1960年 香港 可憐天下父母心 楚原
66 1983年 香港 難兄難弟 秦劍
67 1983年 香港 第一類型危險 徐克
68 1983年 香港 半邊人 方育平
69 2000年 香港 榴連飄飄 陳
70 1933年 中國 小玩意 孫瑜
71 1949年 中國 哀樂中年 桑孤
72 1973年 香港 七十二家房客 楚原
73 1986年 香港 烈火青春 譚家明
74 1986年 台灣 戀戀風塵 侯孝賢
75 1992年 香港 92 黑玫瑰對黑玫瑰 劉鎮偉
76 2002年 香港 少林足球 周星馳
77 1937年 中國 夜半歌聲 馬徐維邦
78 1974年 香港 夜半歌聲 唐書璇
79 1980年 香港 撞到正 許鞍華
80 1985年 台灣 青梅竹馬 楊德昌
81 1993年 中國 藍風箏 田壯壯
82 1948年 中國 太太萬歲 桑孤
83 1957年 香港 曼波女郎 易文
84 1959年 香港 豪門夜宴 李晨風、李鐵、吳回、羅志雄
85 1972年 台灣 秋決 李行
86 1986年 中國 芙蓉鎮 謝晉
87 1989年 香港 賭神 王晶
88 1989年 香港 旺角卡門 王家衛
89 1997年 香港 春光乍泄 王家衛
90 2000年 香港 花樣年華 王家衛
91 1948年 中國 萬家燈火 沈浮
92 1953年 香港 中秋月 朱石麟
93 1955年 香港 父母心 秦劍
94 1959年 中國 林則徐 鄭君里、岑范
95 1962年 中國 紅樓夢 岑范
96 1983年 香港 打擂台 黃志強
97 1984年 香港 上海之夜 徐克
98 1984年 香港 五郎八卦棍 劉家良
99 1985年 中國 黑炮事件 黃建新
100 1992年 台灣 青少年哪叱 蔡明亮
101 1993年 台灣 戲夢人生 侯孝賢
102 1995年 香港 女人四十 許鞍華
103 1999年 中國 一個都不能少 張藝謀
❺ 世界最早電影獎
世界性電影節是威尼斯電影節 從1932年開始舉辦
奧斯卡電影最早是美國國內大獎1929年開始舉辦 1927年1月4日,第一個關於成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的念頭在好萊塢巨頭-米高梅公司總經理梅椰的頭腦里萌發了。這得到了眾多電影界權威人士的熱烈響應。同年3月,首屆領導機構產生。主席由道格拉斯范朋克擔任,副主席由弗萊德擔任。奧斯卡是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 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
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主要項目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中國最早的電影獎是百花獎 1962年中國舉辦第一屆百花獎評選
❻ 中國電視1983年創辦了什麼獎
金鷹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
中國大陸電視劇三大獎(白玉蘭、飛天和金鷹)和中國三大電影獎(金雞、百花和華表)。
中國大陸電視劇三大獎分別是:白玉蘭獎、飛天獎、金鷹獎。金鷹獎偏向湖南台播的電視劇;白玉蘭獎偏向於東方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飛天獎則比較喜歡頒給愛國、抗日類的影視作品。
拿這三大獎項的大滿貫演員
男演員:張國立、陳寶國、王志文 、張嘉譯、孫紅雷
女演員:薩日娜、蔣雯麗、 殷桃、 孫儷
以上就是關於中國的三大電視劇獎和三大電影獎,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❼ 什麼是奧斯卡都在每年的什麼時候舉辦怎麼創立的
「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1927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80多年來一直享有盛譽。它不僅反映美國電影藝術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❽ 中國電影電視有哪些獎項
電影領域: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中國歷史最長、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志《大眾電影》根據當年中國國產電影發行放映情況,提出候選名單、刊發選票、組織讀者、觀眾投票的評獎活動。1963年舉辦了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百花獎與金雞獎隔年評選一次。
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提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百花獎自創辦以來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目前百花獎的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
❾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評選出來的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由電影界各門類專家學者組成評委會進行評選。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倡導「學術、民主、爭鳴」精神,本著「六親不認,只認作品;八面來風自己掌舵;不抱成見從善如流;充分協商顧全大局」的三十二字方針,對參評影片及創作人員認真進行評選,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與「百花獎」一起統稱為「中國電影雙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