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電影特別是戰爭片
在日本上映的中國戰爭片根本就沒有多少部。會去看的人就不會漠視,只有少數右翼才覺得中國電影歪曲了歷史。一般的日本人看中國電影,最喜歡看香港動作片,對於戰爭片,因為不了解所以沒有體會。
順便說一句,最近在日本上映的赤壁,宣傳的很大,但在日本人普遍市民看來,拍的太愛情,缺乏歷史劇的感覺。
『貳』 如何看待電影院拒絕放映日本影片等「愛國」行為
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大和國。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19世紀50年代中期,黑船事件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進行明治維新,建立日本帝國,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二戰戰敗後,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
日本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八國集團成員。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日本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世界典範,其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至今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日本傳統文化。
『叄』 怎麼看待日本影片《永遠的零》
《永遠的0》是由山崎貴執導,岡田准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馬,濱田岳岡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日本戰爭劇情片。該片中時空在太平洋戰爭與現代社會間交替,主要講述了有志青年佐伯健太郎對祖父生前戰友進行探訪追憶,以及探尋戰死的祖父宮部久藏的過去的經歷的故事。該影片於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5年在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
『肆』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的發展
日本電影起步萌芽時間歷程(1896年~1918年)1896年愛迪生發明的「電影鏡」傳入日本,而真正的電影是從1897年由稻勝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後引進了愛迪生的「維太放映機」和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開始的,其時,小西六兵衛也購入攝影機。在這一兩年間輸入了放映機和影片,並在全國巡迴放映,稱為活動照相,並沿用這一名稱至1918年。
1899年日本本土攝制影片,以紀實短片為主。《閃電強盜》將當時社會上流傳廣泛的新聞話題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最早迎合時尚的故事片。橫山運平遂成為日本第一個電影演員。
1903年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東京淺草的電氣館。最早的製片廠是1908年由吉澤商行在東京目黑創建的。《本能寺會戰》(1908年,牧野省三執導)為日本第一部由解說員站在銀幕旁用舞台腔敘述劇情的無聲影片。牧野省三因此被稱為「日本電影之父」,但這類影片只是連環畫式的電影。
1912年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簡稱日活公司)成立,拍攝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舊劇」電影。松之助原是巡迴演出的歌舞伎演員,1909年被牧野省三發現,他的第一部作品《棋盤忠信》問世後,使他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武打演員,有「寶貝阿松」之稱。1914年,天然色活動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活)成立,最初以攝制彩色電影為目的,但因僅有兩種顏色,只能改拍普通的黑白電影,並且仍以拍攝「舊劇」影片與日活相抗衡。當時日活的向島製片廠已在拍攝現代題材的「新派劇」。
在日本電影黑暗的二十世紀40年代,青年導演黑澤明以處女作《姿三四郎》(1941年),木下惠介以處女作《熱鬧的碼頭》(1943年),沖破種種不利條件脫穎而出。
『伍』 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拍攝的抗日影片他們怎麼看待歷史
經常有人說抵制某某電影,如有人說要抵制《功夫熊貓》,因為它有關中國的武術,而出廠國是美國。
可實際上,應該抵制一些垃圾抗日片,如《舉起手來》。他們將鬼子說成將近傻子,這意味著什麼?中國會是連傻子都敢侵犯的國家嗎!
至於日本人怎麼看待那些演員,其實大家心中都有數。要是有中國人在日本拍攝所謂的「大東亞共和圈」你們會怎麼看待他?
『陸』 日本人怎樣看待中國抗日電影的
正視歷史
日本有很多人都是正視過去的
那些親中派什麼的
歷史是改不了了
向前看 心理好點就行了
日本民眾的話。。。。只有想看的沒准能看到吧
我感覺不會在電視上播的
『柒』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何者》
該片是一部精準描寫當下年輕人心態的群像劇。對日本部分年輕人的生存狀態進行有力的挖掘寫實,甚至可以說揭掉了他們的假面,從而引起了部分觀眾的不滿。而另一部分給出了高分評價的觀眾,從評論中可看出他們既接受影片所表達內容,又能正視自我。(搜狐娛樂、新浪娛樂評)
該片並沒有像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電視劇《前程錦綉》那樣,質疑為大企業服務終身的職場文化。相反地,《何者》多少肯定了這個求職的過程,進而通過這個過程探討片中五個人不同的人生取態。整部電影的視點其實是集中在拓人身上,從他的視點去看其他四人以至自己在人生轉變階段中的掙扎,以至不同人生態度的碰撞 。導演巧妙地利用拓人的劇場人身份,把各場戲劇演出的片段逐漸滲入片中,於是,這部電影由最初看似社會寫實取態的青春電影,慢慢演變成描寫心理寫實、更為風格化的作品 。(大公網評)
『捌』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大概是什麼水平
個人意見,拋開國仇家恨不談,日本電影,領先亞洲的水準,其中不乏一些好片可以和奧斯卡獲獎影片競爭。
也許那些所謂的特效大片不如國外,但是日本的電影勝在劇情。
可以說如果給世界家庭感情電影排名,十名裡面有四名是日本的影片,不是開玩笑的,不談之前老派導演,就是是枝裕和拍的幾部情感片,很少有人能做到那種平凡之中不乏溫馨情感,也不會讓人覺得有視覺疲憊的效果。
更不用談日本還有個黑澤明,就這個名字可以說力壓眾強。
『玖』 怎麼看日本電影
踩拉我 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