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芳華》火了一座小站,烈士陵園卻很寂寞,這些地方不能遺忘
在雲南蒙自,有一個碧色寨火車站,修建於1909年,屬於滇越鐵路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火車站之一。
碧色寨站離昆明北站291公里,離邊境河口站177公里。碧色寨站隸屬昆明鐵路局管轄,現為四等站,仍在使用。
過去說法「雲南十八怪」中有兩怪:火車沒有 汽車 快和鐵路不通國內通國外,這說的就是這段滇越鐵路。
但這個小站最近兩年突然火了起來,這是因為隨著電影《芳華》的上映,碧色寨站被更多的人知道了。
這個火車站曾作為《芳華》的外景地,拍攝了很多鏡頭,其中這場景、這把椅子現在還都在。
我到這里雖然不是假期,仍然有很多外地遊客前來,他們打著紅旗,穿著軍裝,把這里當成紅色 旅遊 之地。
對於綠軍裝的情懷,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人的最大心結,那時對軍人的崇拜都賦予在綠軍裝上,雖然現在看並不是誰穿起來都好看,但作為 旅遊 照,還是很多人都喜歡的。
所以租一套綠軍裝拍照,也是遊客到碧色寨站 旅遊 的標配了。
碧色寨站作為電影場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電影上映後,反響強烈,這里遊人如潮。
但很多人對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似乎了解的不太多,到這里更多的遊人是在展示自己的情懷,拍一張「軍人」 旅遊 紀念照,看自己究竟美不美,而對戰爭的殘酷,與犧牲戰士想的不多。
我接下來驅車幾十公里,來到了靠近中越邊境的屏邊縣,這里是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前沿,戰後有很多犧牲的幹部戰士安葬在這里。
屏邊烈士陵園在雲南屏邊苗族自治縣城郊,始建於1970年, 在1979年進行擴建。由水沖子和大龍樹兩個陵園組成,總佔地面積75畝。
屏邊烈士陵園共安葬烈士1046名,其中對越自衛還擊戰斗中犧牲的幹部戰士有988人。
這些鮮活的生命,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義不容辭的走上了戰場,他們的芳華定格在人生最燦爛的時刻。
他們是最值得尊敬、最值得我們崇拜的人。
但這里比起前面到過的碧色寨站,卻冷清的多了,我在兩個多小時停留中,並沒有看到有其他遊客或人員來祭拜,烈士陵園非常的寂靜,難道被遺忘了嗎?
或許我來的不是掃墓時候,這里的管理還是不錯,在一些特定日期還是有人來祭掃和拜謁的,後來在網上查到當年一起參戰的戰友掃墓和祭拜的文章,也知道了這里更多的情況。
比起喧鬧的碧色寨站,這里有些偏僻,交通也不太便利,但作為自駕游的旅行者,到了邊疆,有些地方是不能繞行和視而不見的,而最應該是到烈士陵園瞻仰和祭拜,對烈士的付出真心感恩和懷念,因為他們是為我們付出的生命。
一場電影可以火了一個景點,但那些付出生命的戰士,才是我們敬仰的真心英雄,我們不能遺忘!
『貳』 電影《芳華》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創作背景:文化大革命。
影片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部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年輕人在愛情萌發時經歷了殘酷戰爭的洗禮。「活雷鋒」劉峰(黃軒飾)由於一次觸摸事件被集體拋棄,從農村來的何小萍(苗苗飾),因「不良習氣」屢次遭到文工團女兵的歧視與排斥,蕭穗子(鍾楚曦飾)默默暗戀著文工團小號手。三人因命運巧合重逢在硝煙彌漫的戰場,昔日文工團的戰友林丁丁、郝淑雯、陳燦等人也在時代變革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運。
拓展資料:
故事的背景戰爭介紹:
在一次接受采訪時,馮導為大家做出了解答: 在影片中的那段戰爭是1979年的一場戰
爭,
而1979年打的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官方說法是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或者對越自衛還擊
保衛邊疆作戰,是中越兩國邊境發生戰爭後、中國和越南雙方兩國也發生了很多沖突。
現在人們提到中越之戰,都指的是狹義上的中越之戰,也就是從1979年2月17日-197
9年3月16日短短一個月內的中越雙方兩國大規模沖突。
『叄』 《芳華》講的是什麼戰爭
電影《芳華》是馮小剛執導的一部文藝劇,講述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生在中國文兵團里幾個年輕人之間的故事。當然了,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唱唱歌跳跳舞那麼簡單,其中還有很多的戰爭戲,而且據說電影中還有六分鍾的畫面專門拍攝了戰爭的鏡頭,畫面異常殘酷,也正是因為如此,有消息稱電影因為太暴力被撤檔,如今電影馬上就要和大家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創作背景吧!
當然了,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戰爭劇,最重點的劇情還是放在文藝上的,馮導的電影向來是比較具有藝術沖擊性,這一部《芳華》依舊是延續了以往的風格,畫面中不僅僅處處透漏著濃厚的年代感,就連很多角色的一些神態和動作也都盡量向那個時代靠齊,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目前電影馬上就要上映,我們還是繼續期待吧。
『肆』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影片,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很好很讓人有感觸。《芳華》是用電影藝術反映了導演和編劇的那一段親身經歷,我想這是最主要的,怎麼看這部電影,自有每個人的感受和見解。
很多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軍人看過芳華這部電影之後都落淚了,久久不能平靜!小剛導演的電影沒有之前電影的娛樂性、票房號召力。未來五十年之後再看馮的電影你會發現它是可以穿越時間經得起歷史的考驗!這就是芳華。
馮小剛的軍人題材的電影,盡管有很多人不接受其中的一些片斷和事列!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 都會覺得比較貼近現實!現在的人也許覺得不可能,但它們還真就發生過!馮小剛只是大膽把他講出來而已!不過軍人的情感表達得非常到位和感人!希望馮小剛還有軍人題材的電影出現!
『伍』 電影《芳華》1979年哪來什麼戰爭呀!我87生的,8年前還打過仗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二十世紀九十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陸』 芳華的戰爭是什麼戰爭 影片結局彩蛋又讓觀眾看不明白了
在電影《芳華》中有一段關於戰爭的戲份,早在之前的時候就有爆料稱拍攝這場戰爭的戲斥巨資,讓觀眾感到好奇的是影片中戰爭是什麼戰爭?從影片的視覺效果上來看,幾分鍾的鏡頭卻讓觀眾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
劉峰
用簡單的話說,那場戰爭我們是和越南人打的,也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想當年我國和越南可是很好的關系,但是在最後卻反目,迎來了那場戰爭。這場戰爭雖然繼續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對兩個國家的人來說都帶來的沉重的災難。
小說中男主劉峰因為觸摸事件被下放,之後經歷了那場戰爭,在戰爭中,劉峰失去了一隻胳膊。戰爭結束了,劉峰的生活並沒有因此好起來,後來就生病死掉了。而在劉峰去世的時候,到場的人只有在文工團的幾個好友。
芳華劇照
但是在電影結尾中,劉峰的結局不是這樣的。劉峰死沒死,觀眾不知道,這開放式的結局也獲得了觀眾的認可,沒看到劉峰死就是好的事情,不管什麼時候去世的,就讓他活著的樣子永遠留在觀眾的心中。
有人透露,其實關於影片最後的結局是拍攝好的,不過在電影播出的時候,馮小剛並沒有選擇用之前拍攝的結局。馮小剛對文工團情有獨鍾,對西紅柿情有獨鍾。在《芳華》中那段吃西紅柿的片段讓觀眾看到了有很多的感觸,估計西紅柿又會火一陣子。
芳華劇照
因為吃西紅柿那一段和劇情之間的關系,差點被剪輯掉,還好最後留下。留下的原因則是因為肖惠子吃西紅柿非常的清新和自然。本影片中文工團和西紅柿都有了,這下馮小剛該滿意了。
『柒』 電影芳華是在哪拍的 電影芳華雲南取景地介紹
電影芳華是在哪拍的 電影芳華雲南取景地介紹
電影的畫面一幕幕席捲而來,讓你驚喜、感嘆卻又唏噓,不難發現電影在雲南的取景地,一個是香格里拉,一個便是蒙自。蒙自是雲南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首府。自古以來,這里就是雲南歷史名城,尤其在清末民初,這里成為雲南第一個海關,建立了雲南近代工商業文明。
碧色寨火車站是我國最早的火車站之一,是當時雲南鐵路交通的樞紐,有「小香港」之稱。建築規模宏大,保存完好,風格獨具特色,在中鐵史上罕見,是研究中國鐵路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雲南十八怪,火車未通國內,先通國外''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