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部影片在取得什麼後才能上映
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公映許可證的取得,依據《電影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相關條款包括: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未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的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1)潮汕電影爸我一定行在哪裡拍擴展閱讀:
影片初審材料:
1、數字電影送高清數位元組目帶(HDCAM)一套;膠片電影送混錄雙片一套(或BETA 帶);
2、《國產影片審查報批表》一式三份,須加蓋第一出品單位的公章;
3、《主創人員登記表》一份;
4、影片片名英文譯名的報告,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5、影片如需變更片名,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6、影片如需增加、變更出品單位的,須提前申報,並經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7、影片聘請境外主創人員,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
8、影片完成台本的電子文檔(附光碟);
9、交回該片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回執單》或《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
❷ 方言賀歲喜劇《帶你去見我媽》會火嗎
我覺得有可能會火。《帶你去見我媽》是由首部潮語院線電影《爸,我一定行的》團隊再度聯手打造。《爸,我一定行的》在2018年一炮打響,以朴實真摯的父子情,打動了許多人,在海內外潮汕人乃至華人群體中引起轟動,成為全球潮汕人的年度文化事件。影片《帶你去見我媽》仍由原班人馬操刀,謝澤鵬監制,藍鴻春導演,鄭潤奇主演。潮汕本土音樂人--「玩具船長」再次加盟,鼎力打造電影原聲。在《爸,我一定行的》中那句直擊人心的「老爸,你食未」,時至今日依然真摯動人,潮汕元素也延續至《帶你去見我媽》這部電影的音樂創作中。全片20餘首音樂,均為出生於南澳的音樂人原創,其中的插曲,也都是用潮汕方言演唱。濃郁的鄉音,讓觀眾在感受一個故事的同時,也能聽到潮汕方言演繹出來的動人旋律。
該片從取材、劇作到表演、視聽語言等等,全方位延續了「潮汕本土化」的創作路線,在潮汕風情的烘托下,樹立出一個典型的潮汕母親形象,講述了一個平淡而又暖入肺腑的家庭故事。
據了解,該片全片80%的取景來自廣東潮汕本土,其中包括汕頭南澳縣、金平區、澄海區、潮南區,南澳島則是最主要的拍攝地點。幾乎所有演員和班底都是土生土長的素人,超過70%的對白為潮汕方言。
影片中記錄了潮汕民間祭神的繁盛景象、市井的小鎮市集、怡人的自然風貌、當地戲曲潮劇……濃郁的潮汕人文底蘊,展現了風味十足的南方生活圖景。
❸ 《帶你去見我媽》盧珊是哪裡人
潮汕人。
《帶你去見我媽》講述了一個潮汕媽媽從反對兒子跟「外省女孩」相戀到最後為愛改變自己的故事。影片80%在潮汕本土實地取景拍攝,70%的對白為潮汕方言,細膩地刻畫了一個執著又柔軟的潮汕母親,也展現了一個極具生活質感的現代潮汕鄉村。
《帶你去見我媽》是導演藍鴻春繼潮汕方言電影《爸,我一定行的》之後沉澱三年的續作,主演鄭潤奇也兩次參與編劇並出演兩部片中的「兒子」。在《帶你去見我媽》廣州首映禮上,不少觀眾贊美影片接地氣,對此導演藍鴻春表示:我們是一個素人電影。
詳細介紹:
在《帶你去見我媽》中,潮汕元素的呈現進一步細化,除了潮劇、民居、食物(牛肉丸、麻葉),還有過年走親戚送禮相互推搡乃至到男主角手機殼下的老爺符,潮汕元素更加細致入微地呈現於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之中,使得諸多本土觀眾看了直呼「好真實」。
這種「寫實性」的呈現能夠讓演員更好地融入表演之中。畢竟,影片中的許多演員都是沒有過往表演經驗的素人。藍鴻春曾在一個短視頻中說過,不少群眾演員都是在當地臨時招募來的。
❹ 潮汕電影|爸,我一定行的
如果你的微信好友里有那麼幾個熱愛家鄉的潮汕人,那麼前陣子肯定看過他們集體轉發的一篇推文,主要內容是:俺們大潮汕要出潮汕話電影了!
本身對於電影並沒什麼興趣,也不是熱愛家鄉的人,但出於好奇和期待,我一直等著這部電影上映。好奇和期待的點在於:去看電影的會不會都是潮汕人、電影院里會不會全程充滿「死爸仔」「嘩撲」「物伊」之類的潮汕話……可以說,這種歡樂的氛圍才是最吸引我的。
買了上映首日首場的票,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地,我包了整個場。
電影起名《爸,我一定行的》,簡單粗暴又勵志。
很可惜,獨自坐在空盪盪的影院里,並沒有感受到事先預想的歡樂,反而有點尬,一是潮汕話也有不同口音,我是揭陽音,電影是汕頭音,親切中帶點陌生;二是故事內核太簡單,一個不愛讀書的高中生如何逃課如何氣他爸,主題沒有很出彩。唯一成功的是,它讓我產生了沖動——想打人的沖動。
先拋開故事不講,羅列一下影片里的潮汕元素。
首先得提的毋庸置疑是潮汕話,這門號稱最難學的方言讓潮汕人為之驕傲,也成了潮汕人在外漂泊時能夠「相認」的暗號。很印象深刻的片段是校長的潮普腔發言,正是這個片段讓我在之前看了朋友圈瘋轉的預告推文後,對電影有了一點小期待(本來沒有的)。
拍攝的地點在汕頭,同屬潮汕,揭汕在建築、風俗上倒是沒有太大差別。所以觀影過程里,有些場景讓我產生了在家的錯覺,同樣的三合院、四合院建築群,鏡頭拉遠,是一排排烏黑房頂,這種方方正正的房屋輪廓,是我這一輩以及我的祖輩們不可磨滅的記憶。(下一輩估計比較少人知道了)
主角外號369,這串數字在潮汕話里是帶貶義的,意思是傻、笨,我家那邊經常用369來罵人,大概是說那個人有毛病,想瘋就瘋。在粵語情景劇《72家房客》里,同樣有編號369的警察,作為反面人物存在。而其他人物的名字,自然也有潮汕感覺。據說演員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其中有一個滑頭大叔,是著名的小品演員,曾承包了無數潮汕人的童年。
除了這些,一些潮汕習俗也有所體現,中秋拜「月娘」、拜老爺等。
如果這部電影能夠有高分評價,那麼大概要歸功於以上這些潮汕元素,讓潮汕人(特別是汕頭)擁有了一次在電影院集體狂歡的機會。除此之外,沒有太大亮點。
回到故事本身,我給出的評價是三星半,內容平淡,沒有太多的矛盾沖突,前半段有些地方為了搞笑用力過猛,最後為了宣揚潮汕人的團結和愛拼多出來的彩蛋部分太不真實,潮汕情懷加持多給半星。
如果要我說從中獲得什麼心得之類,估計是沒有了。能說的就是見過很多父母跟兒女,像369跟父親一樣,因為不善表達而漸生隔閡;也見過不少如369一樣讓父母操碎心的孩子,少年輟學,最後碌碌無為埋沒天才。不過我想,營銷號應該可以拿兩點寫不少催淚的東西了,學不來學不來。
電影最後有一部分是導演和主演在討論電影內容,他們自己說的:不太行。很客觀的評價。
宣傳鋪天蓋地,噱頭造得很足,可惜只是一部看過即忘的下飯片,不過還是要給我潮汕打個call,希望以後有更多更好的本土電影出來。作為古時的南蠻之地,現在的重男輕女代表地區,外界對潮汕的認知一直停留在很表面的層次,知道牛肉,知道膠己人,卻搞不清潮汕跟汕頭跟潮州有什麼區別,嗯,作為揭陽人的我還經常被排除在潮汕之外,如果能有更好的潮汕電影,我還是願意貢獻一下票房,強行發揚一下潮汕文化的。
最後,包場挺爽的,就是蚊子多了點。
❺ 吾心歸處是吾鄉:爸,我一定行的
《爸,我一定行的》是藍鴻春執導,鄭潤奇擔任編劇和主演的勵志溫情喜劇電影。這是一部潮人自編自導自演的院線電影,電影營造了一個真實的潮汕,六成以上的拍攝場景都來自潮汕金灶鎮。
該片講述了369(鄭潤奇 飾)是父親李錦龍(鄭鵬生 飾)拉扯大的,狗哥高二時因無心向學、沉迷網路游戲被勒令退學,輟學後仍無心拼搏,讓父親十分操心。後來狗哥去深圳看望女孩小敏,誤打誤撞參加了一場網紅選秀比賽而一炮而紅。而父親對他做網紅十分生氣,專門跑到深圳去勸阻,父子倆產生了強烈沖突!
在影片中,有潮汕特色建築「下山虎」,有市井味濃郁的潮汕市集,有「不管做什麼事,膽要大心要小」的潮汕拼搏精神,有「拜老爺」、「拜月娘」的祠堂文化,有「咔英歌」的本土地域文化特徵,有強烈潮汕特色的潮汕美食,有潮汕人情風貌最原汁原味的表達,還有生猛的潮汕日常俗語。潮汕方言的加成,讓這部電影傳遞出來的情感更加感人肺腑與催人淚下。
影片由地道的潮汕人演出最真實的潮汕風貌、潮汕美景和潮汕文化,帶有潮汕人的故事和潮汕人的傳統文化!一對傳統潮汕父子從沖突對立到互相支持和解的故事,父子間感情上的矛盾羈絆,始終伴隨著兒子的成長及創業歷程。淳樸的方言拉近了演員和觀眾的距離,讓人覺得他們就是我們身邊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電影的主題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對父子關系的一次深入探索:狗哥為代表的年輕人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而父親李錦龍這一輩人則務實,希望自己的孩子腳踏實地。在兩種價值觀的沖突下,如何彌合這種代溝,就成了兩代人所共同面對的難題。
「爸,我一定行的」其實是很多年輕人想對父輩說的一句埋藏在內心的口號!用動人的鄉情和親情深深敲擊著背井離鄉的遊子們心頭的那根弦,這是對在外奮鬥打拚的潮汕年輕人的一種精神慰藉和力量源泉!
❻ 《帶你去見我媽》籌備多年何時和大家見面
還記得,《爸,我一定行的》在2018年上映的時候,有了潮汕人的大力支持,有了這么多人的認可和認可,這讓製作團隊很是受寵若驚。在決定拍攝下一部影片時,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比前一部要大得多。
從2018年年底《帶你去見我媽》開始,到2020年的七月份,劇本修改了十幾遍,一直到現在都沒能完成。
與其它影片不同,我們在尋找演員的同時,也在修改劇本。狗哥是男一號,而他的母親和他的女友,則是等了大半年次才找到。
經過一年多的尋找,他們終於湊齊了四代人,從外婆到外甥女,都是潮汕人。
演員和劇本都敲定了,接下來就是尋找地點了。最終,以南澳雲澳鎮和深澳鎮為主題,於2020年夏季拍攝。
製作一部影片並不困難,但製作一部好影片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拍電影,尤其是潮汕土語片,就象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學不好就會摔倒,只要站起來,勇敢地向前走就行了。
不久之後,《帶你去見我媽》將會在影院與觀眾們相聚,期待著能夠為觀眾帶來歡樂與感動。
❼ 你認為第一部用潮汕方言的電影《爸,我一定行的》怎麼樣
了人物的尬聊式對白不夠自然之外,影片背景的潮汕特色算是體現得非常好了——就地取材,原汁原味,但和拍攝條件無關,和技術性更無關。 潮汕語言+潮汕取景,足以勾起千千萬萬離開家鄉的潮汕人的鄉愁,那些似曾相識的生活經歷,更是會激起人青春年少的美好回憶。然而,一部電影的成功,能夠完全依靠觀眾給自己加戲嗎?尤其是,鮮明的地域文化標簽?
❽ 《爸,我一定行的》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爸,我一定行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WrL5de9FJidDKkOqaYLtUw
提取碼: 7gyg
《爸,我一定行的》
導演: 藍鴻春
編劇: 鄭潤奇、藍鴻春
主演: 鄭潤奇、鄭鵬生、張詠嫻、李樹浩、林俊鑫、陳錦標、周素琴、鄭輝松、張翼就、陳昱曦、蘇細珍
類型: 劇情、喜劇、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潮汕方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8-08-24(中國大陸)
片長: 100分鍾
又名: Proud of Me
369(鄭潤奇 飾)是父親李錦龍(鄭鵬生 飾)拉扯大的,父親最大的願望,是369能考上大學,將來有個像樣的生計,但369的成績總是全校倒數前十。高二那年,369逃課被退學了,父親的願望泡湯,只能各種托關系,讓兒子去學個一技之長,望他出社會能夠獨立。然而, 369做一樣厭一樣,混了七八年一事無成,被鄉里人唱衰。最終,369決定逃離鄉里,逃離每天被流言蜚語的日子,跑到深圳,做起了網路主播。父子倆的關系,在369一次次違背父親的願望中,走向了決裂。
❾ 你怎麼看待潮汕方言電影《爸,我一定行的》
除了潮語潮鄉外並無稱道之處,故事結構情節平淡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