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雲圖的經典地方在多少分鍾
雲圖的經典地方在53分鍾。
《雲圖》是由沃卓斯基姐弟、湯姆·提克威爾執導,湯姆·漢克斯,哈利·貝瑞,雨果·維文等主演的一部科幻電影,於2013年1月3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貳』 電影雲圖有看懂的么
看過這個電影導演的其他片,比如黑客帝國、羅拉快跑,個人認為雲圖就是講的,人類的未來、生命的意義,這是一部終極奧義的片子,就像你看天上的雲,雲總是那麼變幻莫測,但是世間所有的事(不管空間還是時間)隱隱之間又有些聯系,如果你看懂了天上的雲,也就懂了這部片子。
『叄』 《雲圖》影評
雲圖》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製作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小說,由看似獨立卻彼此相互間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聯系的六個故事組成。以下是我整理的《雲圖》影評,歡迎閱讀收藏。
當看到六度空間縱橫,三大導演聯手,史上最難改編等等噱頭,這電影的故事性恐怕就要被排山倒海的背景知識淹沒了。
不過雲圖的故事如果被單獨分裂開來,也確實不太有值得探討的部分。只是它所探討的主題是不朽的,愛與自由,輪回與重生。這是人間最美好的四種事物,世代追尋,永不會停止。
斷裂敘述的開篇坦白說並沒有營造出應該有的懸念,甚至在開場的前幾十分鍾觀影疲累,需要一再告誡自己撐住就懂了。直到大毀滅之後的人們信仰lady sonmi,才彷彿有柯南的白光閃過後腦勺,所有的故事以完美的接縫被串聯,這些歷史上不斷的重復和上演,均是為了沖破桎梏,為了愛與自由。
電影敘事不乏把時間搗的爛碎,也不乏人物之間僅以微妙相關串聯,但是將兩者合並出來的雲圖,又把時間跨度拉伸至千年,地域廣度延展至宇宙,配合畫面時常出現的寬廣景色,整體便大氣磅礴起來。畢竟自由是個更為大氣磅礴和難以學論的主題,自然表達它的手法不能俗套。
而它所說的故事,火候並不足。
這是一部少有的沒有淚點的故事片。
老人們沖破老人院的詼諧故事,富商女婿被奴隸所救立志解放運動的勵志故事,人類在後文明時代尋找家園的故事,反烏托邦的克隆人題材,同性戀作曲家短暫的一生,記者冒險報道石油公司的陰謀。
每一個單獨的故事都具備獨立成一部電影的能力,但是因為要有一個主體性的匯總,這其中個體的故事性被弱化,而彼此幻象般的串聯被加強。目的在於呈現一種輪回,一種「關上一扇門,另一扇便打開」的信仰啟示。
故事之間用各種物象作為代號,讓你有種亂七八糟卻又可以理清的感覺,不存在所謂的看懂不看懂。只需要把每個故事單獨理解,你看到的會是相同的主題,每一個,都是沖破制度追尋真理與自由,每一個都有愛情在其中。然後把輪回的思想放進,它便是歷史性的橫貫,宇宙性的統一。
雲圖在故事上最大的勝利或許就是它把這些不起眼的點用復雜的方式串聯,當你自我串聯起來的時候,便可頓生一種爽感。就像悶熱夏天喝上一口蘇打。但是當氣嗝上來的時候,這種爽感也隨即消失。所以雲圖用了更多元素的手法來彌補故事上本質的斷裂和體弱。
而故事本身要傳達出來的思想,才是最讓人感動的部分。
這是全人類的夢想,連歷史一詞都顯得渺小。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說電影的手法,電影的表現方式,可是電影最初只是為了說故事,而說故事是為了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一些啟示。所以雲圖的目的是什麼?
是種信仰,玄乎一些,你若信命,生世輪回,愛人在不同的人世間不斷遇見和相守。這一世未完成的夢想,下一世可以繼續,總會在某一世完成一個達成。而與此隨行可被永世追求的便是自由,最真相的揭露,對生命的悲憫和救贖。
正如片中所說我們的文明已經將自由一詞濫用,這些標志性的中心語句以旁白的形式貫穿所有的故事,你在這樣的主題熏陶下便不得不感覺到一種渾厚的氣場。當所有故事圍繞一個這樣宏大的主題,雲圖就變的順理成章並讓人拍案叫絕。
久聞《雲圖》大名,卻一直沒有機會一探真身。這兩天有點按捺不住便在B站上看完了。總體的感受可以用「過眼雲煙」來形容。
很多人 說《雲圖》如何如何有內涵,如何如何厲害,我覺得有點被過分推崇了(也可能和最近沒好電影有關)。不過單就電影的剪輯和製作等方面來看,《雲圖》都是屌爆 了的:完美的剪輯和音樂的搭配,流暢中又帶有韻味的轉換,讓人不得不佩服,可以說過了一把文藝癮。但也因此整部電影在劇情的表達上沒有太大的驚喜,有一點 「為了華麗而華麗」的感覺。
六個故事的悲喜性質不同,相互交錯之中很難把最後高潮的感覺提上來,就好像憋了一股勁兒想要發泄卻揮在了 空氣上一樣。可能是因為我耳機聲音有點小的緣故,音樂沒有跟我很大的震撼(這貌似是主因?),搞得結尾該煽情的時候我沒提起興致來。對比《蝙蝠俠》那種一 瞬間能體會到身體中荷爾蒙打雞血的感覺,《雲圖》的故事相較的不溫不火,所有的戰斗場面都比較平淡,不過這樣的好處是比較真實。
《雲圖》的另一個賣點是自帶整形屬性的化妝,之前在網上也流傳有演員分飾角色的整理,搞得我看電影的時候劇情都快忘掉了,一直盯著看著應該是誰化妝的。幸好我不算眼殘,認識的基本都能判斷出來,結果就是人物關系都被我搞亂了,看得略顯凌亂。
很多人說《雲圖》看不懂,我覺得是他們把電影想得太深了。電影本身就可以有無數種解讀,過分的解讀是沒必要的`,有時候「不求甚解」反而能達到電影本身的娛樂 的目的。我覺得《雲圖》就沒有那麼深奧,主題很明確:人性的解放與自由,以及善有善報的理念。而沃卓斯基姐弟倆的惡趣味就是不把故事說清楚了,總喜歡留一 (yi)點(da)點(i)空間來讓觀眾思考,這一點在《雲圖》里還不算過分,在《駭客帝國》里那才叫發揚光大呢。拍片子是我們的事兒,怎麼理解是你自己的事兒。
現在的好電影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就是「高智商」、「多劇情線」、「看完後雲里霧里」。這就和《雲圖》里那些不求甚解的小土著一樣,人家說的啥一點都不懂,還 要裝的很懂的樣子,於是就覺得這個電影很厲害,這個故事很有深度,這個情節很有內涵等等。因為這樣才能顯得咱理解了,咱有涵養,所以有些導演 也就抓住了這樣一種心理,拍的比哲學名著還哲學名著。
其實「雖不明,但覺歷」是 個褒義詞,它說明了一種創作態度,即『我不把我的結局強加於你,你有你的願望,你有你的想法,那你就有你自己的結局』。這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人與人的想 法不一樣,人生不一樣,創作者要做的是給你一個指引,讓你找到你自己的答案。(這也就是我喜歡樂曲多於歌曲的原因,沒有了語言的限制,對於音樂的理解也就 更加自由)
其實這樣劇情留有空白是一種很高明的做法,中國水墨畫亦深諳此道。而在電影中玩這種手法我個人是很喜歡的,比如《少年派》在這一點上就 做得很好,點到為止。而諾蘭則就喜歡在這一點上犯賤,比如《盜夢空間》最後的陀螺,這不就是玩兒人么!對電影中的這種留白的解讀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留 白就是要每個人自己去想像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把你的哈姆雷特強加於別人可能就毀了別人的哈姆雷特,交流可以,但是認為自己的解讀才是絕對 正確的就屬於抬杠了。
總體來說,《雲圖》是一部不上不下的電影,它發揮了電影手法的極致,演員陣容非常華美,表演亦讓人拍手稱贊,卻在劇情上有所 欠缺,想法很多,但都秘而不宣,所以借讀起來很費勁兒,我的關鍵就是「大爺不陪你們玩兒了!」,那麼麻煩就不殘害腦細胞了,自己看懂多少算多少。不過這部 電影還是很值得二周目或N周目的,畢竟光理清人物關系很多人就需要糾結好幾遍。如果按照10分封頂的話,我給8分,減分項主要是相對薄弱的劇情把握以及有 點過分的文藝范兒。
PS:個人感覺如果結尾讓剪輯技能MAX的諾蘭來製作的話可能會更好,至少絕對會在一個最高的高潮中結束,來換取大家的掌聲。
『肆』 《雲圖》星美451的兩段和諧視頻在多少分鍾出現
第25分鍾和第2小時剛開始
『伍』 雲圖完整版到底有多長
這個172分鍾的是美國版的,星美的那段激情部分在裡面,而還有那個作曲家部分的「基情」戲在美國也被剪了,他們怎麼相識的也沒給觀眾呈現
『陸』 電影《雲圖》到底講的什麼,沒看懂,高手來說一下。
最前面看的真是雲圖的本意 雲里霧里 看到後面一半就越來越覺得是神片,後半部分的情節和節奏安排很不錯,也開始漸漸明白前面的鋪墊和要表達的東西,關於「自由」和「統治」一開始給你希望,然後把你拖入絕望,最後又把你帶入希望,然後又讓你迷惑, 六個故事 不是完全統一的節奏,是錯開的,六個故事相互襯托來帶動情節發展,我敢說,把任何一個故事的片段拿出來單獨看,都能拍成一部不錯的電影, 但是導演交錯的讓六個孤立發展,又神奇連貫了起來~~
六個故事都有相關的物品聯系,從時間順序上一層層的影響下去,「人的人的一生言行,影響永恆」,航海律師的日記的影響了作曲家,作曲家的同性愛情和其作品影響女記者,女記者打破政治商業陰謀的行為寫成書影響出版商老頭,出版商老頭最後拍的電影影響了星美,星美反抗復制人制度的事跡和號召短片影響了族人,「族人的反抗和尋找家園直接影響看電影的我們」!。「我們不僅是我們自己,無論前世今生,今生的對與錯,榮譽與恥辱都會帶給下一個生命」,影片最後的旁白台詞 非常經典, 對進化和輪回大討論。「這個世界是有它的規則,視圖打破規則的人必然滅亡」?,不管成功或則不成功,總要有勇氣去為打破而努力!
六個故事連起來,就是 人類從原始文明-現代文明-未來文明-再回到原始文明的整個循環過程,一個輪回,在這個輪回里,不同時間的人類世界的言行都影響了下一個世界.
『柒』 雲圖這部電影究竟是講什麼
說實話,這真是一部好電影,畫面大氣磅礴,節奏張弛有度,技巧純熟而不誇張,毫不搭尬的故事之間銜接良好,有好幾次從上一個故事的演員台詞溶接到下一個故事的畫面之間的那種不著痕跡,簡直像吞了一個蛋奶布丁一樣熨帖滑爽。演員們的奇葩造型撇開不談,基本上每個人在最像自己的那一個故事裡也都貢獻了很合適的演技。
但這註定不會是一部票房很好的電影,因為這太像一個智商320的屌逼用古拉丁文寫的一本充滿哲學暗喻的偵探小說了,它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羞辱普通人的閱讀習慣,因為反正屌逼也沒打算讓大家給他寫書評。
當然如果非要說這片子的硬傷我覺得最失敗的就是運作成了一部商業大片(但是以這片的投資不商業好像也沒法活吼╮(╯▽╰)╭)。作為商業電影它第一說教意味太濃,第二敘事技巧太吊詭,前兩個好歹還有成功先例,比如《黑客帝國》和《盜夢空間》——注意我要說但是了——但是,這兩部片子很聰明啊,我先給你帥哥美女戀愛搞基槍戰爆破視覺奇觀爽夠90分鍾啊,故事看不懂回家再去網路唄。但是《雲圖》就沒有,它的格局更像一部文藝電影,只不過拍片的時候恰好花了很多錢而已。我都能想像如果我邀請某非電影從業者閨蜜一起看這部電影的結局——作為一個看大偵探福爾摩斯這種恨不得五分鍾一個小高潮的雞血片都能睡著兩次哈喇子都流到我肩膀上除了勉強能認出兩個男主角其他人物統統不知道誰是誰的正常中國女性,看完片她一定會拿大鞋底子抽我耳光叫我賠她電影票錢,唯一能記住的估本計就是小本纖濃有度的腰背線條和辛酸苦逼的搞基史吧。
『捌』 雲圖電影高清完整版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雲圖》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製作的劇情片,由沃卓斯基姐弟與湯姆·提克威聯合執導,湯姆·漢克斯、哈利·貝瑞、吉姆·布勞德本特、雨果·維文、吉姆·斯特吉斯、裴斗娜、本·衛肖、蘇珊·薩蘭登、休·格蘭特等好萊塢影星主演,2013年1月3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小說,由看似獨立卻彼此相互間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聯系的六個故事組成。
『玖』 三個篇章帶你讀懂電影《雲圖》,響徹你我身旁的六重奏
《雲圖》2013年上映,爭議比較大。我看過最牛逼的評論就是某人興致勃勃的帶女朋友去電影院觀摩了一次《雲圖》,當事人覺得片子很棒,看完後便和女友熱切討論該片,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女友再也沒有聯系過他.......
電影《雲圖》由湯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兩波人指導,改編自大衛·米切爾同名小說。對於這樣一個評論兩級分化的影片,影評已經被大家寫爛了,我也看過很多。
盡管製作組已經相當照顧到觀眾,但《雲圖》特定的全片非線性敘事結構和忠於原著小說的劇情信息量依然對第一次觀影的觀眾造成了理解上的不友善。
無論如何,《雲圖》絕對是一部值得玩味的電影,先不談它是否優秀,它在藝術層面上絕對表現出了巨大的野心。
和絕大多數觀眾一樣,第一次看完此片也是一頭霧水,但這也勾起了我的興趣。近五年來,我在不同的情景下將這部電影看了九遍,我在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供看過此片的朋友一起探討研讀、也給沒有看過此片的朋友以介紹。
我不會過多的提到劇情,相信大多數朋友都看過,也盡量不給沒看過的朋友劇透。
下面我將視角分成三個篇章來解構這部電影,下文中的截圖畫面都出自於171分鍾的無剪切版本,有條件的我會標注影片截圖時間,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故事層面上讀懂《雲圖》其實只需要完成兩個部分,第一是理解電影的敘事角度,第二是搞清楚六個故事中蘊含的聯系。
如果還需要進一步解析《雲圖》,那麼必須去發現影片中隱藏的細節與象徵場景。
接下來,我先引證一下電影的敘事角度。
我們之所以「暈」《雲圖》,主要是因為裡面有六個故事不斷的插敘,這真不是導演要裝逼,或者惡意要給你們開玩笑,是他不得不這樣處理。
但這種敘事不利於我們的記憶和歸總,下面我先畫一張主要的故事三要素結構圖,大家站在上帝視角先看一下。在下文中,我也將用字母來簡稱這六個故事。
看完這張圖以後,大家可能會有兩個疑問:
第一:既然標注了時間順時針旋轉,最後一個故事為什麼不是F而是S?
第二:S為什麼在平行五邊形的正中間?為什麼不按時間延續在E的後面而變成一個六邊形?
我的解釋如下:
第一:「末日後的106個冬季」和其他五個時間點不一樣,它游離於我們的認知時間之外,誰知道末日後的冬季是100年一次還是1000年?
第二:牧羊人扎克里的故事,其實才是《雲圖》的中心和歸總。
第三:《雲圖》表面上是一部由六重故事插敘構成的電影,其實它並不是。
在做全面解釋前,我補充很重要的一點,其實上圖的ABCDES六個時間點也並不能涵蓋電影出現的所有時間段,影片中其實全部存在有7個時間場景,第七個時間是導演沒有給我們標注的。
那就是老年牧羊人扎克里後來跟隨女先知前往地外星球的那個場景,他坐在篝火邊給我們講故事的那個時間點,沒錯,就是影片的開頭和結尾。
雲圖到底用什麼角度去敘事的?
這個問題恰恰隱藏在第七個時間段,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老年扎克里藏匿了本片最重要的一個秘密,為什麼大家沒有看懂敘事邏輯,是因為觀眾第一次把後面六個故事看完就根本想不到前面去了。
老扎克里開篇的幾句台詞看似廢話連篇,其實反過來想我們就能明白它的意義,我給大家貼一段影片剛開始老扎克里的台詞:
這段台詞接下來的鏡頭就是故事A中的律師遇見了那個覬覦他財產的黑心醫生。其實黑心醫生就是故事A中的表面老喬治(惡魔),而故事A中的內在老喬治是當時的奴隸制度和男權社會。
後來的律師主人公在商船上救濟了一名渴望自由的黑奴,爾後在黑心醫生的毒害下被黑奴救了命。他返回美國後告訴自己不能再昧著良心參與奴隸貿易,他決定帶上了妻子去東部參加當時看似不可能成功的廢奴運動。
A故事的最後對白非常精彩,堅持反對女婿和女兒的出走的老丈人理智的告訴他們:
律師和女兒的台詞如下:
A故事的最終結局電影沒有交待,但是我們都知道,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南方奴隸主失敗;1920年8月,美國婦女獲得選舉權,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世界各地的人們也一直在爭取著族群解放和女性權利。
《雲圖》ABCDES故事中是直接存在關聯的,通過了物品和話語(後面我會講到),而人物上的關聯只有基佬物理學家的青年和老年同時出現在臨近的故事B和C中。
只有在故事S中,扎克里的夢境直接出現了其他故事的碎片畫面,就像他說的一樣,這都是他的祖先,「千萬種聲音匯聚在一起.......與老喬治四目相對」。
其實每一個故事都有它對應的老喬治,我理解成無論人類歷史怎樣演變、科技怎麼樣更迭,人性的惡都會不斷的輪回。
而故事S中的老喬治是扎克里自己,後來扎克里戰勝了自我,和先知們一起逃往地外星球,所以故事S正是整幅《雲圖》的中心點和敘述的出發點。
讓我們再回到影片開頭老年扎克里的台詞,影片開始於這個場景,也結束於這個場景。
敘事角度很簡單,其實整個《雲圖》只是身處地外星球的老扎克里在與我們講述人類祖先的故事。
他講的是人類的歷史:不斷的反抗與顛覆、善良與邪惡的輪回交織、閃耀著光芒的雲圖六重奏。
《雲圖》向觀眾敘述了六個在時間、風格、事件上有著極大差異的故事,每一個都自成一體且非常精彩。那麼這六個故事到底有什麼樣的內在關聯?電影到底給出了我們何種信息?
我們如果嘗試著把每一個故事的主題抽離出來進行整合就會得到下面這張圖,我們不難看出些許端倪。
事實上,雲圖的六個故事享有相同的核心意涵,盡管主人公相處的時代大相徑庭,但善與惡的交鋒在每一個故事中不斷地上演,這也是故事S中「老喬治」與「扎克里」的不斷沖撞的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1849年的故事A中,人類奴役同類的拙劣行徑在265年後的新首爾星美故事中依然上演,奴隸黑人和奴役克隆人,人類的歷史好像又回到了原點,甚至後來引發了電影中沒有描述具體起因的「末世」。
對於「末世」的描述,電影中只有S故事裡女先知簡單的一句:
可見,在《雲圖》的世界觀中,「老喬治」這個來自人心的惡魔並不會因為時代更迭而消失,真正能夠消滅老喬治的,只有人類自己,而在故事的輪回中真正做到消滅老喬治而並改變世界的,只有扎克里。
要理解《雲圖》六重奏的故事聯系,我們先來看一下E故事中克隆人星美451對人類發表的啟示錄,這篇啟示錄引發了反政府革命,在S故事中星美的形象更是被山穀人當做耶穌一樣崇拜(雖然山穀人的一切都回到了原點,並錯誤理解了星美):
我在前面提到,《雲圖》的故事中呈現的直接關聯是根據時間相近的兩兩相關。故事A中的律師在航海回舊金山的途中寫下了《太平洋日記》,描述了自己的苦難與對愛人的思念,這本日記被故事B中的基佬作曲家拿到了損毀了一半的日記閱讀。
故事B中的作曲家寫給戀人的信後來在故事C中已是老年的物理學家(作曲家的戀人)被殺害後,女記者路易莎拿到了信閱讀。
影片中還有一個場景是女記者路易莎在唱片店裡聽到故事B中的作曲家寫作的《雲圖六重奏》,唱片店的店員說這份唱片全美可能只有幾幅孤本,可她卻堅定的對店員說:
故事C中女記者路易莎的黑人小孩鄰居很喜歡讀故事書,小孩後來將路易莎的事跡寫作成了《半衰期》,這一書籍被故事D中的老編輯卡文迪許在火車上閱讀。
故事D中的卡文迪許將自己逃離「震蛋屋」的經歷編寫成了《卡文迪許受難記》,後來被拍成電影。這一影片在故事E中被星美451看到。
E故事中的克隆人星美後來的啟示錄成為了S故事中牧羊人扎克里等人的《聖經》。她在山谷中被當做耶穌一樣膜拜,可人們不知道崇拜是為了什麼。
接下來我畫一張圖直觀得介紹《雲圖》六重奏故事的直接聯系構成。
就像星美451說的一樣,「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屬於我們自己,從生到死,我們與他人息息相關」。在《雲圖》六重奏的故事中,每一位主人公身上散發出的微弱光芒都通過機緣巧合傳遞給了後世,最終成為了老年扎克里心中的那副屬於人類的光輝雲圖。
浩瀚的星空之所以無垠,必定是因為閃爍在夜空中的無數星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雲圖的一部分,你的每一個不經意的善舉,都有可能改變世界。
影片的結尾,身處外星的人類後代小女孩問扎克里爺爺。
拍攝《雲圖》時,湯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把影片分為了兩撥人來導演拍攝,這兩個團隊互不幹擾,號稱除了演員之外不共用任何資源。
由於雲圖的六個故事本身就風格不一,我想導演這樣的處理是沒有給影片造成突兀的,也會還能加分。
《雲圖》的主要演員有湯姆·漢克斯 、哈利·貝瑞、雨果·維文、吉姆·布勞德本特、吉姆·斯特吉斯 、裴斗娜、凱斯·大衛 、本·威士肖 、詹姆斯·達西,前面幾位都是耳熟能詳的大神了。 (周迅跑龍套就不提了........)
這九位神仙演員在電影固定的拍攝檔期內扮演了四十七個有台詞的角色,相當於平均每位演員扮演六個角色,部分演員甚至出演了跨越性別、人種的角色,部分角色還是戲份很多的主角。
這個技法有可能是導演想讓這個故事本身的「輪回」感更強,而這對演員的功力和服化團隊的技術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不要忘了《雲圖》的故事時間跨度實在是太大,而這些人又都是專業演員,在同一個檔期內很有可能還有其他的作品也在拍攝,完成不同角色之間的轉換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很難想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也許是我有點臉盲,我直到看第二次的時候才發現有點奇怪,第三次才完全發現其實這裡面那麼多角色都是那幾個演員在演........這幫人玩的真嗨.......
《雲圖》獲獎最多的項目必定是在剪輯上,剪輯團隊控制了六個故事平行的開篇、發展、高潮、結局。可以想像,影片前期的文學劇本改編和分鏡頭劇本編寫是一場浩大的工程。
影片中,不同故事中的人物獨白都串聯在了其他故事中,《雲圖》多次採用聲畫錯位,讓六個故事的關聯顯得更加緊密,且並沒有給敘事帶來違和感。
我個人認為,《雲圖》在電影製作水準上已經達到了奧斯卡的門檻。但有可能是影片中的無神論價值觀和若隱若現的東方古典哲學觀讓西方評論界不太買賬,這部影片在西方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雲圖》在風格上最大的可取之處在於它沒有英雄主義色彩,相比美國隊長拯救世界,《雲圖》是一部屬於平凡人物的溫暖史詩。
下面我每一個故事做一些簡單的介紹,大家會發現《雲圖》中的人物全部與他人聯結在一起,他們或是受到幫助或是引發改變又或者以悲劇收場,這些故事本身就具有反英雄主義的一面。
故事A中的律師猶因·亞當被黑心醫生古斯百般折磨,謀財害命。在太平洋遠航途中他搭救了從奴隸庄園逃跑的黑奴奧圖阿,最後被這位地位低賤的黑奴從醫生手中所救,回到美國舊金山與妻子團聚。
故事B中的同性戀作曲家費羅比舍被父親剝奪繼承權、被社會歧視、被老作曲家威脅壓榨嘲笑,在完成《雲圖六重奏》後為了愛與尊嚴選擇了自殺。(這個基佬故事逢看必哭,特別是蘇格蘭紀念塔上這一段ㄒoㄒ)
女記者路易莎·雷繼承父業做了記者,一直做小報消息的她無意中接觸到了一樁驚天陰謀。試圖幫助路易莎爆料的老年物理學家和核能公司員工都被暗殺,記者也陷入了追殺。路易莎最後在老人的侄女和父親友人幫助下曝光了一樁巨大的石油財團陰謀,路易莎最後對父親舉起了酒杯。
老編輯卡文迪許是片中典型的市井小人,他蹉跎一生,對愛情缺乏勇氣對事業缺乏上進。在黑社會的逼債下求助於自己的富人弟弟,不料因為其和弟媳婦有染,懷恨在心的弟弟將卡文迪許騙入偽裝成療養院的監獄。爾後他夥同「療養院」的一群被兒女遺棄的老人逃出升天,找回自己的初戀,寫作《拉文迪許受難記》。
在基因工業發達的未來,人類分成了純種人和克隆人,克隆人被當做奴隸使用。克隆人星美451被反抗軍張海柱喚醒,她發現克隆人的「極樂歸宿」其實就是殺死和回收,這一切都是騙局。覺醒後的星美前往衛星發射站向所有地外殖民地廣播她的話語,造成了一場革命,但反抗計劃隨後失敗,星美被當局政府處死。
在末世後的106個冬季,世上僅存的人類回歸了原始狀態,山谷中生活著信奉星美的溫馴愚笨的牧羊人和科納食人族。牧羊人扎克里被「老喬治」纏身,他目睹了妹夫和侄兒在森林中被食人族殺死,「老喬治」慫恿扎克里躲起來,苟且偷生。
在擁有末世前科技的女先知梅洛內到來後,「老喬治」又慫恿扎克里殺死女先知,後來扎克里得知先知們的家園也正在毀滅,他抵禦住了「老喬治」的誘騙,帶領先知穿越食人族領地找到地球上最後一個發射台向外星殖民地發出了求救信號。
在回程的路上牧羊人的村莊被食人族毀滅,女先知救了扎克里,扎克里最後和先知人一起離開了地球。
影片細節:藍寶石
象徵元素:貪婪與邪惡
正如第一篇章中我所主張的,故事S是《雲圖》的中心,影片中許多象徵元素最後都歸總在了故事S當中。
在故事A中,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黑心醫生古斯,在看到律師亞當馬甲上的藍寶石紐扣時頓時心生貪欲。後來,古斯在用毒葯把亞當毒害至昏迷後迫不及待得取下藍寶石紐扣放入自己的口袋。
在故事B中,也是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旅館門房,在看到作曲家身上穿的馬甲後,同樣貪婪的據為己有。
在故事S中,還是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牧羊人扎克里,開場便從地上拿起了藍寶石放進自己的口袋,在S的幾個場景中都出現了他和藍寶石,後來扎克里把藍寶石做成項鏈戴在脖子上。
最後,在扎克里與先知並肩與食人族作戰的場景中,扎克里被食人族勒住脖子,險些斷氣,藍寶石項鏈在這個時候斷裂,救了扎克里一命,扎克里反身營救了女先知。
影片細節:牧羊人信仰星美
象徵元素:人類的信仰
在S故事中,星美變成了山谷牧羊人的神靈。回歸原始生活狀態的牧羊人沒有從星美身上繼承反抗和覺醒的意志,而是開始了盲目崇拜。
千百年來,人類有過許多信仰。宗教、偶像、金錢,到底是什麼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在這個象徵元素中,《雲圖》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人類應該信仰自己。
女先知在告訴扎克里星美只不過是一介凡人且渡過了苦難的一生時,扎克里受到「老喬治」的鼓動,說女先知褻瀆了他的信仰,要求扎克里殺掉女先知。
在山谷村莊被食人魔屠殺後,扎克里在森林中被食人魔襲擊,就在扎克里原先藏匿看著妹夫和侄兒死去的石頭後面,女先知出現了,她用武器打死了食人魔。
盡管這個情景看上去導演安排的很刻意,但還是出現了關於信仰象徵的答案,食人魔全部被擊潰以後,女先知對扎克里感嘆了一句:
而扎克里對著女先知說:
影片細節:彗星形狀的疤痕
象徵元素:因果輪回與反叛精神
在整個《雲圖》故事中,ABCDES六個主要人物身上出現的統一形狀彗星疤痕是唯一貫穿全片的視角線索,只要大家認真看,很快就可以發現,影片中甚至還有台詞為這個細節做了提醒。
首先,關於星美的彗星,有人說那是項圈的疤痕。我特地考證了一番,在影片中曾經出現過一個場景,是星美451去看和她一樣的克隆人被處死,處死前取下項圈的鏡頭導演給了特寫,那個克隆人就沒有這個疤痕,所以星美的彗星是實錘,不得再議。∩_∩
ABCDE這五個故事中的彗星都是按照時間順序出現的,而S故事中的扎克里不一樣。按理來說扎克里是影片中第一個出現的人,可他的彗星在影片最後才出現,就在老年扎克里光禿的後腦勺上。
彗星劃過夜空,轉瞬即逝,如煙花一般燦爛而又孤寂,電影中的角色就像彗星一樣,用自己的生命點亮了絢爛的雲圖。
我們都知道彗星若干年就要回歸一次,本身就象徵著一種輪回。彗星的出現意味著主人公們打破陳規、追求自由的精神輪回,他們做出的決定各有不一,但本質卻驚人的相似。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和第一個鏡頭幾乎一模一樣,鏡頭上搖對准了宇宙星雲,但是和開頭不一樣,結尾處有一顆明顯的彗星劃過。
《雲圖》是一首人性交織的六重奏,在觸及人類歷史進程時,它採用了一種反進步史觀。我們不禁自問,是什麼樣的東西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亦或者是更糟糕?
當那首優秀的電影配樂《Cloud Atlas End Title》影片的終曲響起,由孤寂的鋼琴獨奏開始,猶如在宇宙形成之初的漫長黑夜等待。
回首浩瀚宇宙中我們人類的渺小歷史,它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它從來不就是一首由真善美構成的華彩樂章:
堅持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尼古拉·哥白尼被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
堅持人類是從低等生物進化而來的查爾斯·達爾文被時代唾棄、備受教會迫害;
堅持人人生而平等的馬丁·路德·金被槍殺在汽車旅館;
堅持廢除種族隔離的納爾遜·曼德拉在監獄中被剝奪自由27年;
也許在遙遠的未來人類發現了地外文明時才會明白,不斷的推翻自我與打破陳規是人類的種群特質,但至少在現在抬頭仰望著漫天星斗,我們會因為彼此的存在而並不孤單。
《雲圖》的故事並不高深莫測,它就時常響徹在我們的身邊,也許就在此時,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