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喜盈門在什麼地方拍的
這部片子在山東拍的外景。喜盈門這部電影當時是我們學校必看影片,看了必須寫觀後感。它的主要的作用是影響了很多青年擇偶標准。對青年人的世界觀形成起到很大的正能量作用。當時大家都在想找對象要象喜盈門里的xx。在八十年代初沒有幾部好片子,喜盈門是一部好片。
⑵ <<喜盈門>>這部老電影是什麼時候拍攝的
電影《喜盈門》是1981年出品的影片,至今仍是全國復映率最高的影片之一,特別在農村,24年久演不衰.
反映農村家庭生活,媳婦虐待老人,在群眾的非議和家庭老人的教育下,逐漸愧悔的故事。
榮獲百花獎、金雞獎、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等全國九項大獎
劇情簡介:
北方某山村,陳家大院內笑聲盈盈,親友們前來祝賀陳仁武與薛水蓮新婚之喜。大嫂王強英見新娘子穿的滌綸綢褲,要丈夫陳仁文也為她買一條。
偏巧這時龍剛進城回來,送給女友陳仁芳一條滌綸褲料。仁芳去找大嫂為她做褲子,強英認為褲料是婆婆為小姑子買的,於是就找到婆婆也要褲子。善良的婆婆沒法,要借錢為兒媳婦買褲料。這事給新媳婦水蓮知道了,她拿出自己綉花掙來的錢交給婆婆,為嫂子買了褲料。強英反認為婆婆是"屬牙膏的,不擠不出油"。仁芳看不慣強英這樣貪心,在強英指桑罵槐時,對她反唇相譏。
強英說全家都欺侮她,逼著仁文分家。分家時,強英又提出弟媳婦結婚時做了大衣櫥,分家也要婆婆為她做一個,水蓮為了不讓老人為難,讓出自己的大衣櫥給強英。家分了,強英卻不肯養活老人,氣得婆婆發病住了院。
這時,強英為了除去眼中釘,和呱呱鳥暗中商量,要在仁芳和龍剛公開戀愛關系前,為仁芳找個遠遠的婆家。呱呱鳥趁仁芳娘出院來探望的機會,花言巧語為仁芳說媒下聘,媽媽不知女兒早與龍剛相愛,收下了衣物。強英又把呱呱鳥為仁芳說媒的事告訴了龍剛,使得一對情侶產生了風波。
強英勉強答應贍養老爺爺。吃飯時,她帶著兒女小山、小花吃蝦米肉餡餃子,卻給爺爺吃窩頭。爺爺氣憤之下,訓斥了仁文並離開了仁文家。仁文羞愧交加,打了強英一巴掌,強英生氣地回娘家去了。強英娘不但不勸說女兒,還要等仁文來賠罪。仁文真的去了,他提出要與強英離婚。鄰居們都很同情老爺爺,指責強英不該虐待老人,強英有所震動。她趕回家中,向爺爺認錯,一家人和和睦睦開始了新的生活。
影片圍繞一個四世同堂的普通農民之家從合到分、再由分而合的過程,把家庭中幾代人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的道德情操予以充分的展現,從而集中突出了尊老愛幼、促進家庭和睦的主題,歌頌了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和敬老愛幼的倫理道德觀念。
該片富於鄉上氣息和喜劇色彩,體現了我國的民族傳統,符合廣大農民觀眾的欣賞習慣。它以強英為貫穿人物,把其他線索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影片起伏跌宕,豐盈多姿,它利用多種藝術因素,構成了影片的「年畫風格」,使之土中見美,雋永清新。在人物語言上,它突出了清新、濃郁、幽默、活潑的特點。音樂處理富於地方色彩,較好地體現了民族的情感,增強了影片的藝術表現力。
該片獲1982年第2屆中國電影盆雞獎榮譽獎、最佳音樂獎;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影片獎;獲1982年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片名:喜盈門
片種:故事片
出品地區:中國大陸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
主要演員
王書勤 (飾 王強英)
溫玉娟 (飾 薛水蓮)
王玉梅 (飾 媽媽)
於紹康 (飾 仁文爺爺)
張亮 (飾 陳仁文)
洪學敏 (飾 陳仁芳)
馬曉偉 (飾 陳仁武)
蔣俊燕 (飾 小花)
林駕雲 (飾 小山)
毛永明 (飾 龍剛)
吳雲芳 (飾 呱呱鳥)
孫景路 (飾 強英娘)
曹鐸 (飾 強英爹)
張復生 (飾 金田大叔)
雷仲謙 (飾 獸醫站長)
--------------------------------------------------------------------------------
導演: 趙煥章
副導演: 武文璞
編劇: 辛顯令
攝影: 彭恩禮、程世余
特技攝影: 蒲維仲、宋旭光
製片: 李全根
錄音: 謝國傑
剪輯: 陳仁金
美工: 趙宜軒
作曲: 楊紹櫚
演奏: 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 姚笛
合唱: 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
服裝: 金吉泰
道具: 劉培德
化裝: 糜子德、朱佩珍
照明: 金漢江
特技設計: 董蕾
背景設計: 張義華
動畫設計: 詹仁佐
擬音: 牟國卿
⑶ 難忘81年喜劇電影《喜盈門》,輕松明快百看不厭,演員導演今昔照
【千部經典老電影巡禮(92)——《喜盈門》】
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批農村題材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上映,如《喜盈門》《鄉情》《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陳奐生上城》《都市裡的村莊》《牧馬人》《春歸紅樓》《咱們的牛百歲》等,這一時期的電影所呈現出的積極、樂觀、進取的浪漫主義精神令人懷念。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趙煥章連續拍出的「農村三部曲」——《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咱們的退伍兵》,更是轟動一時。在業界,人們親切地稱他為中國鄉土電影的「掌門人」。
1981年上映的《喜盈門》則是其中的扛鼎之作。作為一部喜劇影片,《喜盈門》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講述了山東農村一個四世同堂大家庭所發生的各種復雜矛盾並最終一家人言歸於好的故事。該片被稱為「中國農村電影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王書勤飾演的王強英是陳家長子陳仁文的媳婦,她雖勤勞能幹,但由於從小被父母溺愛,並且受母親不良家教的影響,養成了爭強好勝、百般算計的性格,私心極重,她逼著仁文分了家,爺爺跟老大家過,婆婆跟老二家過。當然最後,在大家的幫助下,最終和家人重歸於好。
王書勤的其他代表作有《陳奐生上城》《當代人》《瓜熟蒂落》《啼笑皆非》《護花奇緣》《神醫喜來樂傳奇》等。如今王書勤已77歲,早已退休,生活中,她就是一個熱情潑辣,做事干凈利落的人。
溫玉娟飾演的薛水蓮是陳家老二陳仁武的媳婦,與嫂子不同,她性格溫和、善良孝順、富有人情味,有「中國第一賢媳」的美譽。
溫玉娟第一次走上大銀幕,就是參拍《喜盈門》。電影上映後,溫玉娟也廣為人知。其他代表作還有《咱們的退伍兵》《你在想什麼》《永遠是春天》《笑傲蒼穹》《一代廉吏於成龍》《幸福生活》《女人的天空》等。如今,在一些公益活動中,人們常能看到已經63歲的溫玉娟美麗優雅的身影。
王玉梅飾演仁文、仁武媽媽,她孝順公公,善待兒媳,賢惠善良。聽說強英要分家,不但不贍養老人,而且還算計老人後,氣得住了院。
王玉梅飾演了許多經典母親角色,如《高山下的花環》中的梁大娘、《喜盈門》中的仁文媽媽、《平鷹墳》中的胡大娘、《山菊花》中的母親等。因此,她被譽為「東方母親」。如今,王玉梅已88歲,正在安度晚年。
於紹康飾演的爺爺正直善良,為了家人和睦,含垢忍辱,但當強英誠懇認錯後,老人家不計較受過的虐待,還勸仁文原諒妻子。
於紹康演過許多角色,如《小兵張嘎》中的區隊長、《小二黑結婚》中的村長、《婚禮》中的盛永昌、《海霞》中的特務劉阿太、《烈火中永生》中的國民黨西南長官公署秘書長、《夕照街》中的鄭萬全等。不過,令人遺憾的是,1994年5月3日,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紹康因癌症不幸去世,享年69歲。
張亮飾演的長子陳仁文老實巴交,正因為老實,所以才使得私心嚴重的媳婦強英無法無天。善心的仁文管不了她,下決心要和她離婚……
張亮的電影代表作主要有《上甘嶺》《喜盈門》《林家鋪子》《青春之歌》《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革命家庭》等。如今87歲的張亮早已不拍電影,但他依然關心電影,關心年輕演員。
洪學敏飾演的陳家小女兒仁芳性格爽朗,伶牙俐齒,她看不慣大嫂的私心,時常與大嫂對著干。與村裡會計龍剛真誠相愛,她的敢愛敢恨給許多年輕人樹立了榜樣。
洪學敏的電影代表作有《南海風雲》《獵字99號》《愛情啊,你姓什麼》《天雲山傳奇》《喜盈門》《海之戀》《甜女》等,當年,她被譽為「金牌女配角」。如今64歲的洪學敏早已息影,成為了一名商界女強人。
馬曉偉飾演的陳家老二陳仁武憨厚朴實,但又有些魯莽,在大家庭里不斷發生的糾紛面前,他也是左右為難。
馬曉偉的代表作主要有《海之戀》《喜盈門》《燕歸來》《煩惱的喜事》《開槍,為他送行》《青春萬歲》《快樂的單身漢》《解放》《解放大西南》等。如今61歲的馬曉偉依然在影視圈耕耘,近兩年參演過《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武當一劍》《跨過鴨綠江》《一代洪商》等。
毛永明飾演的龍剛是村裡的會計,電影中,龍剛和仁芳真誠相愛。不過,強英險些拆散了這對小情侶。
毛永明主演、參演過許多喜劇電影,如《喜盈門》《他倆和她倆》《兒子孫子和種子》《小小得月樓》《姑娘今年二十八》《婚禮變奏曲》《風流局長》《多情的帽子》《阿福哥的桃花運》等。如今68歲的毛永明常居美國,早已息影。讓人難以相信的是,他現在已經成了一位典型的肥胖大叔。
其他演員,蔣俊燕飾演小花,林駕雲飾演小山,吳雲芳飾演呱呱鳥,孫景璐飾演強英娘,曹鐸飾演強英爹,張復生飾演金田大叔,雷仲謙飾演獸醫站長等。不過,除去於紹康去世以外,強英爹、娘飾演者曹鐸、孫景路也都已去世。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能給人美的藝術享受,而且還能給人崇高的思想教育,《喜盈門》就是這樣一部寓教育於 娛樂 之中的好電影。雖然電影中的情節、沖突,都是人們慣常熟悉的家務瑣事,然而,創作者卻深刻地描繪了電影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並且始終牽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
正如已經92歲的老導演趙煥章曾經說過的:「一個劇本、一部影片,必須具有個性,才能生動、豐滿,被人喜愛。否則就會平庸、蒼白,流於概念化,甚至雷同。」
電影《喜盈門》輕松明快,生活氣息濃郁,包含著許多喜劇因素,百看不厭,耐人尋味。該片曾獲得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榮譽獎等獎項,可謂當之無愧。
⑷ 老電影<<喜盈門>>中的景色很美,不知在哪拍的
背景為葡萄基地,所以拍攝地點選在山東青島附近的盛產葡萄的大澤山。
⑸ 喜盈門電影小演員多大了
六十歲左右。
《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以北方農村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矛盾為主要內容的故事片,現今已有四十幾年了,當時小演員也就是十來歲,現在應該六十歲左右。
《喜盈門》是一個很朴實的片子,裡面演的很真實,和現在影片不一樣,有很強的帶入感。
⑹ 找老電影【喜盈門】,能下載的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zqc53372026&category_id=33&cid=
迅雷blog上的資源 能下 速度還不錯 沒有病毒
你按網址點進去 第二個資源就是你要的《喜盈門》
⑺ 喜盈門完整版電影
[喜盈門]_hd.mp4
⑻ 喜盈門是什麼年代
《喜盈門》電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故事影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中國北方農民家庭中,大兒媳總是計較小家庭的得失,百般算計,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她終於改正錯誤,一家人重歸於好的故事。電影講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事情,農村剛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兩年左右,同時期還有同名電視劇《喜盈門》,是中國早期長篇的電視劇。
⑼ <<喜盈門>>電影拍攝地點
福星盈門我自己程鈺澤會去的,拍戲掌握之中。這種戲肯定會夏天小姐綁架戲非常重要。
⑽ 有哪些影視劇與山東息息相關
有很多,比如《任長霞》、《闖關東》、《尼羅河》、《環球紀行》、《鐵道游擊隊》、《紅高梁》、《濟南戰役》、《地道戰》……等o
從小就喜歡看電影,我村有駐軍部隊,每周定期上演三次露天電影,父親領著我們一次不落地去看,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寒冬臘月,只要有電影,那是必看。
最愛看的是戰斗片,到現在還是每晚都看。所以與山東息息相關的影視劇,當然也是我最關心的了。
一、有關戰斗影視劇。
《沂蒙》、《沂蒙頌》、《英雄孟良崮》、《血戰孟良崮》、《孟良崮戰役》、《紅日》、《濟南戰役》、《紅高粱》、《大決戰~淮海戰役》、《紅嫂》、《大秧歌》、《大染坊》、《青島往事》、《漁島怒潮》、《南征北戰》、《地雷戰
二、還有一下影視也都是很著名的。
《孔繁森》、《孔子》、《牟家莊園》、《水滸傳》《武松》《高山下的花環》《闖關東》《新燕子李三》《馬向陽下鄉記》、《八仙過海》《琅琊榜》
一、《闖關東》拍攝地:山東章丘朱家裕。導演:張新建、孔笙。主演:李幼斌、薩日娜、小宋佳、朱亞文、牛莉、劉向京。
二、《紅高粱》拍攝地:山東濰坊高密市。導演:鄭小龍。主演:周迅、朱亞文、黃軒、秦海璐、於榮光、宋佳倫、徐光宇、解惠清、曹征、韓童生。
三、《馬向陽下鄉記》拍攝地:山東淄川湧泉村,導演:張永新。主演:吳秀波、王雅捷、李洪濤、梁愛琪、來喜、姜寒。
四、《大秧歌》拍攝地:山東海陽。導演:郭靖宇、柏杉。主演:楊志剛、楊紫、王奎榮、劉芊含、王繪春、趙錦燾、寧文彤、牛北壬、寇家瑞、趙恆煊、劉之冰、宣璐、江濤、肖茵、賈宏偉。
五、《大染坊》拍攝地:山東淄博周村古商城。導演:王文佳。主演:侯勇、羅剛、劉奕君、劉岷、薩日娜、孫莉。
六、《八仙過海》拍攝地:山東蓬萊仙島。導演:羅富。主演:郭普安、康華、郭羨妮、施羽、吳岱融。
七、《甘十九妹》拍攝地:山東濟南千佛山萬佛洞。導演:王文傑。主演:張子健、楊潞、顏丙燕。
八、《鐵道游擊隊》拍攝地點:山東省棗庄市。導演:王新民。主演:趙恆煊、劉長純、史蘭芽、程前。
九、《意外的戀愛時光》拍攝地點:山東濟南大明湖,趵突泉,曲水亭街。導演:黎志。主演:房祖名、郭采潔、李菲兒、於莎莎。
十、《新燕子李三》拍攝地點:山東無錫影視城。導演:王新民。主演:陳龍、六小齡童、劉峰超、李彩樺、房鹿、何家勁。
影片《喜盈門》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趙煥章導演是山東人,根據山東作家辛顯令《喜盈門》劇本,並在山東農村拍攝完成的喜劇故事片,可以說完全是山東味的故事片,於1981年攝制完成至今已經整整40年。
電影拍攝完成後,導演先在山東農村放映,一邊放映一邊徵求群眾意見,再回廠進行修改,正式在全國放映時,至少有5億人次的觀眾,這個數字在當時的電影市場完全是不敢想像的,故事的內容讓人看了開頭不捨得離開,故事情節十分真實可信,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與好評。
作家辛顯令自己就是山東人,根據自身深厚的農村生活經歷,在影片中融入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劇中人物刻畫朴實,著墨個性鮮明、豐滿,似乎每個人都是主角,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角度從農村實際生活出發,細節真實,敢於觸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多少年來,電影讓觀眾久久不能忘記,憶起自己在家鄉的童年時光,是七八十年代的人內心深刻的記憶。
故事影片講述某山村陳家老二陳仁武與薛水蓮 正 舉行婚禮,一眾親朋好友鄉里鄉親鬧著新房,笑聲盈盈,喜氣洋洋,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新婚剛剛過,大家庭里就鬧起了糾紛,大嫂強英是一個喜歡貪小便宜,吃不了一點虧的女人,見新娘子水蓮穿著一條滌綸綢褲子,要求丈夫仁文也給她做一條。
有一天,小姑子仁芳的男友龍剛送給仁芳一塊滌綸褲料,強英不知底細,誤以為婆婆給水蓮和仁芳都買了布料,責怪婆婆 太 偏心。
婆婆不想家裡鬧出糾紛,讓人笑話,只得借錢為兒媳都買褲料,水蓮得知後,便告訴婆婆自己不要褲料,反而拿出自己綉花賺的錢,以婆婆的名給嫂子強英買了褲料。
強英得到了新褲料,嘗到了甜頭,覺得不鬧就會吃虧,處處變得強勢,甚至蠻不講理,對仁芳指桑罵槐,反被仁芳反唇相譏。
強英那肯罷休,越鬧越凶,逼著仁文分家,大家雖然都很難過,但無奈之下,一家人只能答應分家。婆婆跟老二家過,爺爺跟老大家過,家事煩憂,強英過分,婆婆被氣得暈倒住了院。
強英對小姑子十分不滿,心生一計,與多嘴的鄰居「呱呱鳥」串通一氣,給仁芳做媒,讓仁芳遠嫁他鄉,企圖拔掉眼中釘。
仁芳對做媒之事一無所知,但龍剛又被強英挑撥,險些拆散了仁芳和龍剛這對情侶。
強英在家包著餃子,躲著給孩子和老公仁文吃著餃子,爺爺正好搶場回來,強英慌然中藏起了餃子,卻給爺爺端上了窩窩頭。
平日里重孫子孫女對老爺爺十分地親近,重孫女小花便把媽媽藏起來的餃子,端出來給爺爺吃,頓時強英手足無措。
爺爺氣得渾身發抖,氣憤異常,倒不是為了多吃幾個餃子,當著孩子做如此勾當,確實讓人傷心。
外面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爺爺跌跌撞撞抱起被子走在風雨里,仁文覺得無地自容,忍無可忍,打了強英一巴掌,這還了得,強英一氣之下回了娘家。
強英的親娘也不好惹,數落女婿種種不是,慫恿女兒把孩子送到丈夫仁文的單位,不回婆家,繼續吵鬧,口口聲聲要離婚。
水蓮不計前嫌,挑起兩個家庭的重擔,給強英夜做加工活,幫著強英喂豬,婆婆幫著帶著孩子。
強英的人雖然住在娘家,但心還在孩子身上,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半夜坐著噩夢,豬死了,孩子遠離了,自己掉入萬丈深淵。
強英經過反思,覺得自己確實不妥,因思念孩子深夜趕回家,看到自己養的豬被喂得飽飽,兩個孩子親熱地圍在婆婆身邊,水蓮還在幫她趕制耽擱了的加工活,頓時羞愧萬分。
為了有力佐證,我引述: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與山東有關的影視劇創作佔全國「半壁江山」
2019年11月5日,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九屆年會暨第十二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辦,來自全國近200所高校的5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山東師范大學千佛山校區,圍繞「新中國新時代:影視的歷程與圖景」的主題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中國影視劇沒有山東,就很難成就中國影視劇的巨大成就。對山東師范大學在影視學方面的教學水平、科研水準以及相關實踐給予了高度評價。
胡智鋒對山東在中國影視劇領域做出的成績與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胡智鋒說,山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的一張名片,這是山東基本的 歷史 和人文特點。同時,我們也看到山東在影視劇方面不論是人才來源還是影視生產、傳播實力、綜合能力,它都在整個中國影視劇體系中扮演著獨一無二的角色。換句話說,沒有山東影視劇的提供、沒有山東人才的提供,中國的影視劇將會遜色很多。
特別是在人才的培養、輸送方面,胡智鋒稱,山東對於中國影視劇生產和傳播做出了巨大的人才供給。中國影視劇的那些最有影響力的編導演和核心製作人,可以說半數都是山東人士。由山東或者說跟山東有關的影視劇創作,也包括具有山東風格、山東特色的魯劇,可以說在中國影視劇巨大的體量中占據了半壁江山。而山東師范大學的戲劇與影視學作為山東省第一個廣播電視藝術學、戲劇影視學碩士點,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做出了卓越貢獻。
山東影視傳媒集團,簡稱山影,是老牌影視製作公司,2012年經過轉企改制,重新掛牌成立,主攻電視劇方向。
2002年 《大染坊》 豆瓣評分:8.8
2007年 《闖關東》 豆瓣評分:8.8
2009年 《生死線》 豆瓣評分:9.0
2012年 《溫州一家人》 豆瓣評分:7.8
2013年 《到愛的距離》 豆瓣評分:7.2
2014年 《父母愛情》 豆瓣評分:8.7
2014年 《馬向陽下鄉記》 豆瓣評分:8.1
2014年 《戰長沙》 豆瓣評分:9.2
2014年 《北平無戰事》 豆瓣評分:8.8
2015年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豆瓣評分:8.4
2015 《偽裝者》 豆瓣暫無評分
2015 《他來了請閉眼》 豆瓣暫無評分
《琅琊榜》被著名影評人李星文撰文《IP這么弄,有搞頭》,文章稱:「看到50集,可以肯定:《琅琊榜》是我今年看過的最好的國產劇。
推薦一部你可以自豪的電影 《血戰台兒庄》 ,雖然很有年代感了,但在上個世紀,是為數不多的好電影。
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台兒庄戰役,戰役起止於1938年3月16日到4月15日,中國軍隊在以山東棗庄台兒庄為中心的魯南區域與侵華日軍展開的驚天動地的大血戰,國共聯合抗日,民眾群起支援,最終取得震驚世界的台兒庄大捷,也是中國軍隊全面抗戰後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勝戰。
這部電影是在比較中立的立場上去拍攝的,其中還有一些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
電影的編劇起初是兩個年輕人——田軍利和費林軍,後來1985年陳郭德用了3000元買走了劇本,後來又從八一電影製品廠借來了楊光遠出任導演准備拍攝。
而劇本最初的設定主要寫的是張自忠,對於當時的環境來說,寫張自忠比較好過審,最後經過陳郭德提議,修改為現在的李宗仁,而且經過了前後17次的修改後,終才投拍。
1986年6月,李宗仁唯一的兒子,得知有這部電影的時候,馬上從美國飛回祖國探親。而後來的蔣經國看到此片後也感慨連連。
次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處專門針對影片發行指示,全國發行並且放映,一部電影,驚動中央高層,可見當時它的分量非同小可。
在當時的環境下,這部電影的出現,也會有一些特殊的時代意義,但從電影本身來說,也是經典的抗戰題材電影,回顧戰爭,緬懷革命先烈,同時我們也會更珍惜和平。
只知道一些比較著名的和山東有關的影視劇。
1.《紅高粱》
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是以山東籍作家莫言的小說改編的,當然就是和山東有關系,莫言的小說一直在寫高密,這就是他的創作之根了。高密的紅高粱,高密的抗日戰爭歲月,高密人的風土人情,一切都是發生在這片古老的齊魯大地之上。
2.《老農民》
記得以前看《老農民》,和老媽一起追的劇,怎麼說,剛開始以為是鄉村愛情之類的,後來發現,這部劇真不簡單,不但不簡單,而且十分的大膽。從農民的角度講述了中國當代農村幾十年的變遷。太好看了,尤其是陳寶國的演繹很到位。
這個劇的大意,我在豆瓣上為諸君找了一下,因為時間久遠,我記不清人名:
3.《闖關東》
不知道這個算不算,我就看了幾集。這里都是山東人,為了活命,從山東逃難到東北。現在還有很多東北人的老家在山東呢。也是講述山東人父輩的故事吧。
和山東有關的影視劇太多了,反應出千百年來山東濃厚的文化氛圍和 歷史 積淀。如《地道戰》《地雷戰》《闖關東》《東方朔》《鐵道游擊隊》《紅高粱》《水滸傳》《青島往事》《父母愛情》,從《林海雪原》到《花兒與遠方》,再到最近的《碧海雄心》,山東衛視選出來的劇不僅是「主旋律」的,而且加上了時代的印跡。當然還有很多比如《濟南戰役》還有與台兒庄戰役有關的電視劇有《鐵血台兒庄》等。
《老農民》和《闖關東》。
《三進三城》、《他來了請閉眼》、
《水滸傳》丶《血戰台兒庄》丶《鐵道游擊隊》丶《紅日》丶《南征北戰》《溫州一家人》、《沂蒙》、《紅高粱》、《沂蒙頌》、《小兵張嘎》、《英雄孟良崮》、《血戰孟良崮》、《孟良崮戰役》、《紅日》、《濟南戰役》、《紅高粱》、《大決戰~淮海戰役》、《父母愛情》、《紅嫂》、《闖關東》、《大秧歌》、《大染坊》、《生死線》、《青島往事》、《漁島怒潮》、《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到愛的距離》、《馬向陽下鄉記》、《南征北戰》、《地雷戰》《孔繁森》、《孔子》、《牟家莊園》、《水滸傳》《武松》《高山下的花環》《闖關東》《新燕子李三》《馬向陽下鄉記》、《八仙過海》《琅琊榜》《蒲松齡》《李清照》、《大染坊》、《戰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