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隧道》韓國豆腐渣工程
與《釜山行》類似,《隧道》也是作為一部在災難面前展現人性丑惡和真善美的韓國電影。一旦涉及純粹的人禍,韓國災難電影多會注入社會批判。監管部門玩忽職守、各路媒體消費悲情、政府人員現身做秀,雖然以這樣的設置去還卑微個體生命尊嚴的立意儼然已成「套路」,但仍讓觀眾為之動容、起敬。
《隧道》主要講述了男主李正洙在回家途中經過隧道時隧道突然塌方男主為了逃生而孤軍奮戰的故事。整部電影在情感和對社會暗黑的呈現上有著人工的刻意,尤其在黑化政府上具有很強的諷刺意義。建成通車一個月能發生坍塌的「豆腐渣」隧道,電視台為了獲得收視率不顧主人公的生命安全進行電視直播,領導人出現總是先拍照,記者爭先恐後的拍照以及派無人機阻礙救援行動,因隧道設計圖的錯誤導致救援行動錯誤延遲了救援時機·····等等,整部電影有著相當多可笑的畫面,極大地諷刺了整個社會機制。
而也正是社會機制的「缺陷」,進一步烘托出人性的真善美。救援隊長金大慶從一開始就時刻擔心主人公的安危,通過電話耐心安撫鼓舞主人公並教導他如何生存下來,親自進入隧道進行探察差點捨命,到最後即使所有人放棄了主人公仍然堅持希望堅持救援。作為貫穿了整個救援行動的人物,金大慶的刻畫雖然有點可笑但依然非常可贊。特別是影片最後把主人公救出來後因沒有跟領導合照而無法上救援飛機時,金大慶面對記者勇敢而有力地喊出自己的心聲:「都給我滾吧,你們這些混蛋」。李正洙豎起大拇指表示極大的贊同,這一結尾不僅極大地諷刺了政府的無能、媒體的無良以及各個社會機制,更是嘲諷了那些無視生命尊嚴的作為和態度。
而在被困於隧道廢墟里自己的生命也面對嚴峻考驗的情況下,主人公李正洙也是展現自己人性的一面。在廢墟里發現了同為倖存者的女子美娜,缺乏水的情況下,李正洙猶豫了一下還是分享了水給她,手機剩不多電的情況下,也是讓美娜與她母親通上了最後一次的電話。最後發現美娜早已身受重傷並死去,李正洙流下了悲痛的眼淚。他痛恨的不是水被浪費於一個死人身上,而是自己已經無法實現他與美娜的承諾。還有主人公與小狗的相處。雖然小狗偷吃了李正洙留給女兒的蛋糕使他非常生氣,但後來並沒有嫌棄小狗,而是與它融洽相處,也是正是有小狗的陪伴,使李正洙在生命的挑戰道路上沒有那麼寂寞。最後在廢墟再次坍塌時小狗對著李正洙爬進去的洞吠叫,也是側面烘託了李正洙對待小狗的溫和。李正洙作為整部電影的主角演技十足,使得整部電影更加飽滿生動。
當然整部電影也不乏溫情的場面。李正洙給女兒買蛋糕,與老婆的多次通話,在廢墟中美娜與母親的通話,李正洙與美娜通過唯一的廣播台聽古典音樂······這些畫面使整部電影有血有肉,也是展現了在災難面前的溫情和面對災難的樂觀精神。
還有一個事件也是值得反思的。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救援行動失敗了,人心惶惶時,依然堅持進行救援行動。而在這時,救援行動的場工頭在救援工作中意外殉職,這是值得可敬的,但偏偏演化成譴責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救仍未救出的李正洙一人,加上媒體的無良炒作,加大了救援行動的終止速度。這也是一個社會道德問題。當一個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援他人而最後犧牲了自己時,這應該是值得敬佩,值得贊揚的,而不是從另一個角度去譴責被救者。生命有危險,誰又不想活著。
整片集溫情、悲傷、幽默、感動、諷刺於一身,也是一部有著許多值得思考的電影。災難無情,人間真情。在災難面前,我們如何去做好一切救援工作,如何去安撫被困者、受傷者及家屬,如何集大家的力量去實施救援······等等,這些在電影中都有充分地反映出來。還有我們也要學會去如何在災難中自救、生存以及幫助他人。這些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② 不可撤銷隧道怎麼拍的
《不可撤銷》這部影片由紀實性的長鏡頭進行倒敘構成,。將電影拓展成四維,長時間的隧道內的暴力鏡頭,給觀眾帶來了很大的視覺沖擊,讓人又怕又想看。
《不可撤銷》是由加斯帕·諾執導,莫妮卡·貝魯奇、文森特·卡索、艾爾伯特·杜邦迪主演的犯罪片,於2002年5月22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愛里克斯在回家路途的地下通道里,遭到陌生男子強奸後 ,愛里克斯的男友馬庫斯為她報復而大開殺戒的故事 。這部試圖從視覺和心理上令觀眾震撼的影片從頭到尾洋溢著一種極端憤世嫉俗的情緒,和典型的無政府主義宣洩沖動。
③ 隧道韓國電影(取材於韓國三大未解懸案之一)
1986年到1991年年間,韓國京畿道華城市太安鎮一帶,一共有10名女性一次被害,殺人犯始終未被緝拿歸案,最終成為未解決的連環殺人案件。
以上就是韓國著名的華城連環殺人案,被譽為韓國史上三大未解懸案之一。
或許是想要抓住群眾的獵奇心理,該案件出現在了多部影視作品中。它們有的直接以案件作為參照原型,有的暗暗影射。
其中,最為出名恐怕就是2003年被搬上銀幕的電影《殺人回憶》,《殺人回憶》曾被《看電影》雜志列為100部韓國最好電影排行榜第一。
案件也被拍攝成電視劇——2014年播出的《岬童夷》,「岬童夷」是當時嫌疑犯的綽號。
今天,小楚給大家安利一部電視劇,也跟該起案件有關,它就是2017年上映的——
《隧道》
如果說《殺人回憶》和《岬童夷》是寫實派的,那麼《隧道》就是「抽象派」的,不過此「抽象」非彼此抽象,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它的題材。
有人說,《隧道》是《信號》+《殺人回憶》+《岬童夷》的集合。
那麼,看過韓劇的都知道,《信號》是一部講黑洞、講時空的犯罪韓劇,帶有科幻色彩。
《隧道》亦是如此,它是一部關於穿越30年時空的穿越科幻犯罪劇。
《隧道》的主角是生活在 1986年的重案組警察朴光浩 ,穿越時空的主角就是他。
沒錯,他就是瑪麗蘇劇《繼承者們》裡面李敏鎬的霸道總裁哥哥......
光浩為什麼會穿越呢?這就不得不說一條隧道了,這也是本劇起名《隧道》的原因。
在捉拿兇手的過程中,光浩追著兇手跑進了一條隧道,但他不慎被兇手打到腦袋。
等他走出隧道的時候,他就莫名其妙地來到了2016年。
當然,這只是光浩穿越時空的淺層原因,我們接著來說深層原因。
為了減少拖沓,編劇給光浩身邊人的設定非常簡單,出現在他身邊的不是同事就是罪犯,還有他唯一的家人——妻子妍淑。
為了盡快切入主題和劇情的設置,光浩第一集就和他的妻子妍淑相親、拍拖以及結婚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在與妍淑成家的這個過程中,光浩接連碰上一系列女子被殺的案件。
經過法醫的調查,這些女子的死法接近一致,都是被人勒死的,女子死之前都經過激烈的掙扎,但因為雙手被兇手綁著無法逃脫。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受害者的腳上都有一些類似紋身的黑色圓點,隨著案件發生次數順序,黑點也隨之增加。
在光浩穿越之前,他管轄的華城區域內,一共發生了五起案件。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第五起案件的受害者腳上標記的是六個黑色的圓點。
那麼,是否還有第五個受害者沒有被發現?
這些接連發生的案件中,令光浩受觸動最大的是一名叫「徐熙秀」女子受害的案件。
案件發生趕到現場不久之後,是光浩親自走到不遠處的居民樓下,告訴抱著孩子等待徐熙秀的丈夫他妻子遇害的消息的。
因為調查經驗的限制,這幾起案件都沒有被並案調查。因為兇手的狡猾,調查也沒有任何突破。
徐熙秀的丈夫每天都抱著孩子在警察局等候案件的進展,希望警察盡快捉到殺人兇手,但是每一天都是失望而歸。
某天,光浩到水亭里堤壩進行調查,發現了一個行為舉止怪異的高中生。
附近居民猜測,可能是那個高中生把全村的狗都帶走殺死了。
為了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光浩到了男高中生家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在男高中生家旁邊的草坪埋了一堆狗的屍體。
於是,男高中生被抓進了警察局審訊。但是,光浩沒問出什麼,男高中生卻說了一堆混賬話,讓光浩十分氣憤。
最後,因為充分的不在場證據,男高中生被當場保釋。
光浩不肯放棄,他又去了徐熙秀案發現場的附近找尋線索,結果發現隧道口出有一個人在做一些怪異的動作,奇怪的舉動就像在勒死一個人。
他就是兇手!光浩拔腿就跑去抓他。
結果,就如小楚上述所寫,光浩通過隧道來到了2016年,也就是30年之後。
莫名奇妙地來到了30年之後,編劇也沒有過多渲染光浩對於未來世界的驚奇,只是在後來一系列破案過程凸顯出光浩與這個如今這個世界的差異。
整部劇的重點一直都放在抓人破案上,對於其之外的任何東西編劇都選擇一筆帶過。這種方式不會觀眾感覺非常突兀,反而會讓人感覺節奏很快很刺激。
至於光浩怎麼解決他在2016年的身份問題,那就不得不說一個完美的恰巧。
光浩穿過隧道之後憑著感覺回到了30年前的警察局的原址,結果那裡也新建了一個警察局。
剛好這個警察局的重案組要調來一個也叫光浩的警察,重案組的同事就以為他就是新調來的光浩。
因為正主光浩也沒有來報道,陰差陽錯之下,光浩就借用正主的身份在2016留下來了,包括他的工作以及住址等等。
既然能從隧道來到2016,或許也能從2016年回到1986年?於是光浩回到了隧道口外面,也是他就算跑斷了腿,也沒有回到過去。
或許有什麼樣的契機?光浩猜想到。這的確是的,這個我們後來再說。
在光浩借用原主身份的這段時間,重案組也發生了兩起案件。
光浩發現這兩起案件的犯罪手法跟30年前他負責的多起女子被殺案的犯罪手法非常相同。
另外,他逐漸地發現,現在重案組的隊長就是30年他所在重案組里的同事,現在相看兩相厭的同事就是徐熙秀的兒子,當年那個男高中生也成為了兩起被害案件的嫌疑人......
經過特意的調查,他還發現,他的妻子妍淑給他生了一個女兒,但妍淑在20多年前就因為車禍去世了,而他的女兒現在不知所蹤......
這一切事情都逐漸地在光浩的腦子里形成了一個輪廓,或許,他出現在2016年原因就是抓獲30年前那個連環女子被殺案的兇手?這樣他才能改變妻子以及女兒的命運軌跡?
而事實,正是如此,這就是光浩穿越30年時空的深層原因。
《隧道》如果僅僅是以光浩找到兇手並回到30年前這件事作為本劇的全部內容,那就顯得太過於單調,很容易讓觀眾乏味。
但其實,編劇在緊緊地把握這條主線之之外,還加入很多條副線,也就是很多小案件。
然而怎麼在講其他故事的同時把握主線呢?編劇就讓每個案件的嫌疑人或者被害者都與主線有一定的關系。
例如某地發生了一起女子碎屍案,被碎屍的腳部發現其有五個黑色的小圓點。
就這樣,無論發生案件,都是在為30年前的女子連環被殺案找線索、找證人以及破案,這樣做不僅劇情更加波瀾起伏、還能充分調動觀眾的興趣,編劇實在是高明。
對於「誰是兇手」這件事,《隧道》也沒有遵循最後一刻才現身的常用手法,而是打破常規,劇情差不多過一半就浮出了水面,但是這只是觀眾知道,光浩等警察不知道。
這就形成一個有趣的現象,觀眾在不知道兇手時,著急,在知道兇手之後,也著急。小楚從自身情況來講,認為這或許就是一部劇能成功的原因,它無形的在觀眾進行互動。因為,它的劇情足夠懸疑,足夠吸引人,能抓住觀眾的眼球。
因為劇集過多的問題,小楚就不過多展開了。喜歡穿越題材的、喜歡犯罪題材的,那就不容錯過《隧道》了!
本文主筆 | 楚楚
④ 隧道電影米娜的扮演者是誰
電影《隧道》米娜的扮演者是南志鉉
演員簡介:
中文名:南志鉉
外文名:남지현;Nam Ji Hyun
別名:NJ
國籍:韓國
民族:朝鮮族
星座:處女座
出生地:韓國仁川
出生日期:1995年9月17日
職業:演員
畢業院校:仁川初恩高中
代表作品:
天使之眼、說你愛我、善德女王、聖誕節會下雪嗎、巨人
主要成就:
2006年SBS演技大賞童星賞
2008年MBC演技大賞童星賞
2009年SBS演技大賞童星賞
2012年KBS演技大賞青少年演技賞
影片講述了一個男人在回家的途中,被困在塌方的隧道中為了逃生而孤軍奮戰的故事。
⑤ 郭良隧道在哪
郭良隧道
距離河南省輝縣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處,海拔1700米的高高懸崖上,有一個以其獨特的山勢,峰巒疊嶂,山清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長,質朴的石舍,淳樸的山民,有石磨石碾石頭牆,石桌石凳石頭炕,渾石到頂的農家莊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順勢地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以其特有的魅力,招來了大批中外遊客,也受到了影視廠家、藝術家們的厚愛。它就是太行明珠———郭亮。
郭亮村位於郭亮崖之上。過去人們上山下山,走的是百丈懸崖上僅可容一人過的絕壁小路,被稱為「天梯」。這 「天梯」是村民通往山下沙窯鄉的惟一道路。直到山民打通了令人嘆為觀止的郭亮洞,才逐漸漸廢棄了這條「天梯」。以前,郭亮村的牛、羊、豬等牲畜大多是在小犢子時就由村民從「天梯」抱上來的,喂大後若想賣給外村,還得繞上30多里的山路才能轉下山。平時從「天梯」將山貨背到山外,換取一些緊俏的日用生活品。
為使郭亮的鄉親們不再貧困,為讓身後的子孫不再行走險峻的天梯,1971年的秋天,在村黨支部書記申明信的提議下,村民申新福、王懷堂、申福貴用繩子測高度、距離,用土法繪圖,到縣里請教專家徵求意見。1972年村裡人自發賣掉山羊、山葯,集資購買鋼錘、鋼銼;在無電力、無機械的惡劣條件下,由村中十三名壯勞力組成的鑿洞突擊隊頂著風雪,腰系著麻繩,懸於峭壁之上握緊鐵釺,舞起鐵錘,在紅岩絕壁上鑿出一排排炮眼。十三條青年漢子聚在天梯下舉拳面壁,發誓要鑿穿絕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1972年3月9日,郭亮洞開工,由於郭亮村海拔高,耕地少,無霜期較短,一年只能種一季農作物,全年糧食收成不過8萬余斤,而這區區8萬斤糧食卻是全村幾百口人的全部口糧。在這種狀況下,13名突擊隊員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費,玉米粥、玉米餅、窩頭野菜便是他們的一日三餐。就這樣每人每天也只有兩斤玉米的配額。
1975年年底,工程進入了最艱苦的階段,郭亮人已經賣光了山羊,砍光了樹木,吃光了糧食,再也摳不出一分錢。這時候,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動了,早上5點鍾起床,爬5公里山路去挖魚鱗坑,挖了一冬一春,掙到工錢3100多元。支部書記把錢拿到村裡後,100多口人圍著他,讓他趕快到城裡去買鋼材、雷管、導火線、炸葯。郭亮絕壁平均高度105米,從絕壁中間炸開工作面,需要系繩子凌空作業,沒有錢買繩子,就解下牛拉犁的繩套,一段段接起來,從崖頭把人放下來。就是這樣,參加打隧道的壯士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和熱血讓天塹變成了通途。
郭亮人沒有用任何機械,歷時5年,硬是在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去了2.6萬立方米石方,打禿鋼釺12噸,打爛了8磅重的鐵錘4000個,當時上至70歲的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娃娃都輪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塊用手搬,小石塊用筐抬,用籃子挎,人人肩頭成繭,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難的關頭,輝縣教育局100多名教職員工,在局長原永同志的帶領下和郭亮人一塊施工,加快了工程進度,被人稱為「絕壁長廊」的郭亮洞終於在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車了。為此 ,王懷堂等村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絕壁中鑿出一條高5米、寬4米,全長1250餘米的石洞——郭亮洞,幾乎是個現代愚公移山的故事。每個穿行在郭亮洞的人,都不能不驚嘆這個壯舉。村前有石碑記載著這一歷史事跡。
走在郭亮洞內,你會發現外側鑿有35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天窗。天窗是為了便於清排施工中的石渣,如今已經成為通風透光的觀景台。憑台而望,指尖可以觸摸到峽谷的深邃,那一刻,除了感嘆,你還能做些什麼呢?!不少來郭亮參觀的外國遊客,都為絕壁上的隧道感到震驚,日本裕田影視公司在此攝制專題片,驚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其實,對比距此不遠的紅旗渠我們不難發現:郭亮洞也應是那時時代精神的產物。
當人們置身於洞中,感受著這座山的脈搏,聆聽著這座洞的心跳,閉上眼睛去呼吸,似乎胸中煩悶與積慮都可以一掃而光,是呀,面對這樣的造物,一切都變得渺小。
⑥ 求電影 隧道
有的,私聊
⑦ 人人都叫好的韓國電影《隧道》到底怎麼樣值得一看嗎
最近韓國的幾部電影被炒得很熱:喪屍片《釜山行》確實比較驚艷,韓國人居然能把西方那一套模仿得這么像模像樣,並且還有所創新(喪屍行動敏捷,奔跑速度跟正常人類比肩),覺得不過癮的又翻出《釜山行》的所謂前傳《首爾站》,又炒了一遍,如今還有個災難片《隧道》評價也頗高。
《釜山行》和《首爾站》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也都有共同的缺陷:節奏不行,尤其是《首爾站》,眼看著吃人不眨眼的喪屍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向自己奔來,主角們先原地擺出個驚恐的表情,停頓一個節拍,然後才轉身跑,仗著自己是主角不容易死也不用這么任性吧。這種剪輯和銜接,觀眾不僅看著捉急,恨不得跳起來跑,關鍵還非常跳戲啊。感覺他們都不是那麼怕喪屍,逃命也不太拼,讓人揪心的緊迫感和焦慮感少了很多。
男主遭遇災難回過神來的反應出奇地淡定,這可是差點就死掉了啊,九死一生啊,在這種情況下都不怎麼慌張,打開車燈,然後慢條斯理找出手機打電話報警,心理素質強大到暴,佩服!接下來,男主想都不想就把救命用的礦泉水一口氣喝了大半瓶,這絕壁是故意的,Come on,你不知道這是隧道坍塌,是一座大山壓在頭頂上啊?你平時不看新聞,不知道挖隧道救人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嗎?喝口水壓壓驚也不是這么喝的。
⑧ 《拆彈專家》是在真正的紅磡隧道里拍攝的嗎
演員姜皓文透露,《拆彈專家》沒有在真正的紅磡隧道拍攝,觀眾在電影里看到的所有相關鏡頭,都是在「假紅隧」里拍的。作為香港的交通命脈,紅磡隧道不可能封路給電影拍攝,劇組便在香港郊區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在香港郊區搭建出一條「假紅隧」。這條「假紅隧」長度為真紅磡隧道的三分之一,幾乎可以以假亂真。這條「假紅隧」造價不菲,僅僅是搭建的費用已經耗資1000多萬港元,還有土地租金、隧道里的車輛等等。不過,這條「假紅隧」在電影拍攝完成後就被拆掉了……
邱禮濤透露,劇本還沒成型時就決定要搭這樣一條1:1還原的隧道。雖然CG特效是一個更高效的方法,但邱禮濤表示,綠幕太扼殺想像力:「如果是在廠里拍,到處都是綠布景,這種環境會影響演員的演出,我的想像力也會消失。所以,我從開始就堅持要搭出一條『紅磡隧道』。你看《指環王》的彼得·傑克遜,他也是個不願意過分依靠特效的人,他還是要搭很多東西、做很多模型。」
在隧道這種狹長的環境拍戲,布局相當困難。因此,除了1:1的「假紅隧」,劇組還有一條縮小版的紅磡隧道模型,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就藉助模型研究車輛擺位、槍戰走位等等。邱禮濤說:「人質的逃跑方向、劉德華和姜武的槍戰戲、哪輛車要擺在哪……都要提前想好。」
⑨ 請問還有沒有關於隧道的電影
樓主試試韓國電影《摩天樓》2012 如果不是,試試史泰龍的《龍出生天》又名《十萬火急》1996
2012年的聖誕前夜,韓國首爾市中心的120層摩天大樓Tower Sky內,中國餐廳女強人經理允熙(孫藝珍 飾)、性格內斂的大樓物業隊長兼單身爸爸李泰浩(金相慶 飾)、張揚跋扈傲慢無禮的貴婦人、位居人上的會長、丟三落四的馬虎小廚師……不同職業和身份的人按照各自的軌道行進,他們或彼此交錯,或毫無干係,殊不知一場災難即將降臨他們的頭上。夜幕降臨,正當人們沉浸在人工降雪所營造的浪漫、幸福氛圍時,意外突然發生。造雪專用的直升機受強氣流影響失控撞上大廈,隨即引發混亂和難以遏制的大火。
剛剛還如天國般美好,奢侈華美的大廈瞬間變成殘酷的人間煉獄……
⑩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隧道》
我認為韓國電影隧道拍的是十分好的,韓國電影它的畫質拍出來是十分精良的,並且他的這部電影里找的演員也是找的那種演技十分好的並不是只有顏值沒有演技的那種演員,所以我們一定要支持那些畫質精良,演員演技棒的這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