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眾電影》封面題字是郭沫若題寫的嗎
沒錯。
創刊號「大眾電影」四個美術字是編輯部邀請上海文藝處電影室副主任池寧設計書寫的,現在的封面題字是1963年以後才由郭沫若書寫。《大眾電影》創刊號標價1500元(舊幣),印刷1萬冊。創刊號一面世,非常受讀者的喜愛,一搶而空。沒有購到刊物的人紛紛來信,或直接「打上門來」,要求購買。編輯部不得不連續多次再版加印,這才勉強應付過去。據說,《大眾電影》創刊號第一版現在存世已經不多,最多不過100冊,成為收藏家的極品,每本交易價上千元。
2. 1951年帶創刊號的大眾電影值多少錢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名牌雜志《大眾電影》,自1950年6月問世以來,名貫海內外,風靡半世紀,如今已出版六百餘期,總發行量已有三億多冊。
現在,一股《大眾電影》收藏熱正在悄然興起。一大批專事此項收藏的藏家正在四處尋覓「文革」前出版的306期《大眾電影》。問他們緣何特別鍾情於「文革」前的《大眾電影》,他們說「文革」前那些《大眾電影》歷經數十年風風雨雨,燒撕損耗,目前存世的已寥寥無幾。物以稀為貴,現在這些老牌雜志每一期都成了劫後餘生、大難不死的珍稀版本,都具有極高的升值空間和收藏價值。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950年至1954年那93本最早期的《大眾電影》更是難見其倩影芳蹤。所以,那幾年的《大眾電影》便成了藏家競相追棒的「金娃娃」、「寶疙瘩」。鑒於此,藏家已系統地將其前五年的雜志劃成了三大系列,美其名曰:
一、十三極。特指1950年1至13期的13本極品雜志。因《大眾電影》在此年創刊,每期發行量只有三四萬冊,目前存世量每期不會超過50至100冊,所以,它的「極品」價值便顯現出來了。目前,1950年的《大眾電影》每本交易價為150元至200元,而舊書市場則根本看不到它的蹤影,連號稱亞洲最大的潘家園舊書市場,幾年來也未見1950年的《大眾電影》露面。而作為該刊龍頭的《大眾電影》創刊號,更是難覓其蹤,千金難買。
二、三十二珍。特指1951年至1952年的32本珍品雜志。此兩年的《大眾電影》雖然發行量略有上升,但雜志存世量亦極小(保守估計存世量每本不超過二三百冊)。所以,它的市場價位與1950年的《大眾電影》不相上下,每本也在一二百元左右,而且往往是有價無貨。
三、四十八精。特指1953年至1954年出版的整兩年的48期精品雜志。這兩年的《大眾電影》盡管發行量已有明顯上升,然而現在每期的存世量也不會超過四五百冊。所以,在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尋覓這四五百冊精品雜志,確實難上加難。故業內藏家封其為「精品」亦不為過。這兩年的《大眾電影》每期價格都在50元至100元之間徘徊。
由此可見,專事此項收藏的玩家「業內冊封」1950年至1954年的《大眾電影》為「極品」、「珍品」、「藏品」,確實恰如其分,也為早期《大眾電影》的收藏奠定了一塊厚重的基石。我們有理由確信:《大眾電影》作為新中國創刊時間最早、最具群眾性、觀賞性、娛樂性、增值性、收藏性的老牌名牌雜志,一定會在收藏界掀起陣陣旋風。因為它不但得到了國人的厚愛和追棒,連海外一些藏家也對它情有獨鍾甚至一見鍾情。《大眾電影》將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3. 哪裡有賣80年代的《大眾電影》過刊
找路邊地攤,有人專門收購這個.
4. 66年第七期《大眾電影》雜志到哪裡購買
書店或者官網。
1.《大眾電影》雜志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電影雜志,創辦於1950 年6 月,單期947 萬冊印量的世界紀錄保持至今。2014 年《大眾電影》雜志攜手萬達集團全新改版,坐擁萬達旗下129 家影院、78 家IMAX、46 家五星級酒店等獨特的高端渠道,發行伊始即成為全國印量最大的電影雜志。
2.秉承「電影點亮生活」的宗旨和有料、有趣、有品的編輯風格,《大眾電影》以普及電影文化、推動電影發展、引領電影生活為使命,建立起涵蓋平面媒體、網路媒體、市場調研、行業咨詢、電影推廣及會務在內的系列產品和服務,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傳媒品牌。
5. 80年和82年的整套《大眾電影》雜志,有收藏價值嗎
雜志一般沒有收藏升值價值
想用它來賺錢就沒必要了
要是興趣是看這本雜志
就好好留著 挺有意義
6. 八、九十年代的《大眾電影》雜志有收藏價值嗎
單本的沒什麼價值,成套的挺高好像收藏價格還挺高,尤其80年代初的,那時發行量有限,好多一個單位才有一本,爭相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