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偉大祖國打call:談談《厲害了,我的國》裡面的那些國之重器
3月2日,由央視和中影股份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在全國甫一上映,就引發了一場觀影熱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厲害了,我的國》裡面都有哪些國之重器!
1、中國天眼: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 射電望遠鏡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 貴州省 黔南 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 天文學家 南仁東 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與世界現有最大口徑100米望遠鏡相比,其觀測能力提高了10倍,並且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2.藍鯨2號: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台
「藍鯨2號」是型長117米,型寬92.7米,型高118米,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的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是擔負可燃冰試采重任的「藍鯨1號」的姊妹船,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座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被稱為「流動的國土」、「海上巨無霸」。該平台由中集來福士完成全部的詳細設計、施工設計、建造和調試,雙塔雙鑽結構,配備DP3動力定位系統,適用於全球深海作業。中集來福士秉承「堅守精益,持續改善」的文化理念,使「藍鯨2號」在「藍鯨1號」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改善優化。
3.C919: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
C919中型客機,全稱 COMAC 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准,具有 自主知識產權 的干線 民用飛機 ,於2008年開始研製。C是 China 的首字母,也是中國商飛英文縮寫 COMAC 的首字母,第一個「9」的寓意是天長地久,「19」代表的是中國首型中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
4. 港珠澳大橋:世界最長、最大、最重的大型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東亞建設中的 跨海大橋 ,連接香港大嶼山、 澳門半島 和廣東省珠海市,全長為49.968公里,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1983年,香港的建築師 胡應湘 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橋想法;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順利合龍。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段的連接工作順利完成。
在《厲害了,我的國》里還有「復興號」動車組、「天宮二號」、「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等國之重器,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等一系列工程,展現了中國近幾年來飛速的進步與發展,也點亮了國人內心的自豪。閑暇時可邀好友一起走進電影院看看《厲害了,我的國》,一起為大國雄姿點贊,為偉大祖國打call!
Ⅱ 貴州深山裡的「大鍋蓋」,有30個足球場大小,不能手機拍照
貴州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許多美麗的自然風景,這次來到黔南州自駕,發現除了山水景觀以外還有一處科普性很強的天眼景區,它是一座人工打造的 科技 站點,也同時是對遊客開放的 旅遊 景區。說到天眼,我首先想到的是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7》里有個天眼系統,那叫一個厲害!不過電影是虛構的。而在貴州大山裡的這個「天眼」卻是真實存在的,它是一處依靠天然喀斯特地貌窪坑打造的出來的實物。
天眼景區位於黔南州的平塘縣,從省會貴陽自駕過來約有180公里,一路上都是高速公路,還算比較好開。說到現在, 天眼到底是什麼? 它實際上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有500米口徑,30個標准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簡稱FAST,今年初剛剛投入運行。直觀地看就像是一口「大鍋蓋」鑲嵌在群山之間。來到天眼景區發現這里是一處超適合天文愛好者以及親子研學。參觀天眼景區要提前預約,不過現在淡季嘛到達景區後預約也還是有名額的。
天眼景區的基礎票票價是140元/人,還有深度體驗的進階票,兩三百元不等。周邊有個天文小鎮,可以吃飯、住宿,淡季房價100元/晚左右。我購買的就是140元的基礎票,費用包含了中國天眼、擺渡車費、天文體驗館和天象影院。實際上天眼參觀是免費的,但你想不買票直接過去是不行的,因為必須要坐擺渡車,擺渡車是要錢的還和天文館一起賣票。讓我想到了著名小品《不差錢》:蘇格蘭打鹵面,面要錢鹵子不要錢!「那先來碗鹵子……」
買完票先在天文體驗館里,通過聲電光影惡補了許多小時候欠下的天文知識以及感受了人類對天空的敬畏和 探索 ,天象影院里播放的影片大約15分鍾,內容是依次介紹太陽系的九大行星(這不算劇透吧?可以說)。然後再乘擺渡車實地觀看天眼!
真羨慕現在的孩子可以有這樣完善並且有視覺感官的場館可以學習,比我小時候乾巴巴地看書本上的文字和黑白圖片要有吸引力的多了。
接下來就是真正地去看一看「大鍋蓋」本蓋了,不過不好意思,沒有實拍圖。情況是這個樣子的,為了避免干擾,對天眼的運行造成影響。每個人都要在乘車前寄存所有的電子物品,包括相機、手機,甚至是 汽車 鑰匙等一切有電池的東西,如果私自夾帶,會被處以高額的罰款。
所以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天眼是不可以拍照的。我是提前做了攻略,在某寶買了一台純機械膠卷相機去拍照。當然天眼處也可以租賃這種純機械的膠卷相機,100元一台,膠卷50元一卷。普通遊客建議觀景台付費拍照即可,25元/張,用的是膠卷相機廣角鏡頭可以拍下全景。照片可沖印發實物可發電子,沖印不是立等可取,還需要另外付郵費郵寄。截至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拍攝的膠卷還沒來及去沖印,所以就用展館里天眼微縮模型的圖給大家看下吧,眼睛看到實體震撼無比。其實網上也有很多天眼的實拍圖,因為在投入運行之前,這里甚至可以航拍。
對了,天眼景區結束營業的時間較早,最後一班從展館發往天眼的巴士是16:30,最後一場影片是16:00,看完正好去乘車,無縫銜接。國之重器,令人自豪!自駕過來可以直接導航「天眼」或者「FAST」.一路上人少車少,風景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