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賣衣服的是哪幾條街
和平路:有大十字至電影院(恩源超市),大十字附近多數為品牌服飾,大會場到電影院主要是價格較低的,打折較凶的。
秀峰路:電影院到紀元小區,有幾家知名品牌服飾及精裝店。
凱勝步行街:各類品牌服飾
中南廣場:各類品牌服飾
2. 石河子有電影院么最好的是哪裡
石河子電影公司…石河子協和醫院斜對面…奧斯卡影城,在天宏商場四樓…
3. 我真的好想好想去電影院看電影啊
賈樟柯導演前不久發布了這張自己一人坐在電影院發呆的照片,被熱轉:
原來電影院已經從我們的生活里消失了大半年了。
盡管我們已經如常開工、通勤、下館子、逛街,但電影院仍然門戶深鎖。
電影對很多人來說,畢竟不是穿衣吃飯那樣的剛需。何況網路發達,幾乎可以找到任何資源,並不是所有人都在乎電影院。
但對於在乎的人來說,每一個風吹草動都讓人痛心。民間的電影院被低價出讓;往年雷打不動的北京電影節被搬到線上;關於上海電影節的坊間傳聞變了又變;電影行業的工作者們幾乎無一例外,都在面對降薪、失業甚至破產等等危機。
為什麼電影院是不可被取代的?是因為無論發生什麼事,這樣的一個空間,永遠可以容納充盈的情緒和復雜的情節。
我們收集了一些網友關於電影院的記憶,關於為什麼這個空間讓人無法割捨也無法忘記。
@榴槤兔:
初三畢業的時候,關系很好的幾個同學約著一起去看電影,其中有我暗戀了很久的男生。那麼熱的夏天,我很在意形象,回家去洗了澡,換了身衣服,然後才去的電影院。
還記得看的是《變形金剛2》,暗戀的男生和我坐在一起,我坐得筆直,一動不敢動。後來在電影院分別的時候,他突然湊到我耳邊說:「因為我已經看過一遍了,所以剛才也不知道是在看電影,還是在看人。」
我整個人當場激動得螺旋上天。坐在我們後排的好友後來偷偷告訴我,他全程一直在側臉看我,往我的方向湊,想要和我互動;而我,因為緊張,坐得板正。
後來我們算是在一起了一段時間(可能只有一個夏天?),夏日戀情無疾而終。現在過去好多年,當時電影院黑黑的環境里那種緊張和忐忑、他湊近我耳邊的那種曖昧、還有青春期漫長的暗戀與心動,現在想起來都很激動。
@甜鹽:
某年電影節,當時正好在失業,買了厚厚一沓票,一部一部地趕場,對幾家不同電影院之間的路線記得爛熟。電影院里總是安靜黢黑,和不同的人坐在一起但彼此之間互不打擾。
那樣一個空間里,生活被一個一個鏡頭和情節覆蓋。還記得看了一場《野梨樹》,失意的文青屢屢碰壁,回到自己的家鄉,和父親一起坐在雪地里。那個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完全不用考慮找工作、改簡歷、面試之類的問題, 我坐在電影院里,前所未有的平靜。
@小茉莉:
朋友是電影發燒友,去年上影節的時候專門飛來上海。白天我們一起或各自去看電影;晚上一起擠在我小小的床上,喝啤酒,聊當天看的電影。
朋友走前最後一晚,我們去看了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那是深夜檔,因為過於精彩,結束之後全場自覺地開始鼓掌。那一刻覺得特別感動, 大家是素不相識的人,但在影院這個不大的空間里,產生了一種劇烈的共振。 我的好友就在身邊,我們總是會產生類似的感動,這次也不例外。
從電影院出來以後,因為興奮也因為夜深,我們都覺得有點餓了,於是在通宵的路邊小店分食了一碗隨處可見的蘭州拉麵。夜晚的初夏,空氣里隱約有梔子一類的白花香氣。
至今都覺得那碗分食的拉麵在記憶里特別美味的樣子。
@Sai:
早幾年玩豆瓣,關注了一位叫作「起床,吃飯」的豆瓣er,人稱飯叔。飯叔喜歡在豆瓣分享他拍的很日常又取鏡很特別的照片,是平凡生活,但又總有一些能打動人的點,我很愛看。
後來飯叔說自己拍了一部紀錄片,關於他在貴州獨山縣的爹媽的生活,拿了first影展紀錄長片獎。我很驚訝原來他是個導演。再後來飯叔又說入圍金馬獎了,在金馬獎直播上看到飯叔,更驚訝了。這時才知道,飯叔叫陸慶屹,那部電影是《四個春天》。
那年我在廣西一個小城做項目,沒有大城市的各種電影資源,電影上映後找遍了全城,只有一個電影院排片。進去電影院的時候,全場只有兩個人。
那次讓我印象很深,一是在偏遠小城感受到了家,一是感受到電影離我們並不遠。 生活細節里就有一部精彩的電影誕生,電影人就在我們身邊。 而我只需要坐在電影院里就可以是在任何地方,到底身處哪所城市都不重要了,就是那種感覺,非常奇妙。
@薄荷莓莓:
每年的電影節對我來說都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會有一種「流動的盛宴」的感覺。因為會不斷在電影院遇到或親密、或不是太熟悉的朋友。但即使是不太熟悉的朋友,對於同一部電影的審美也會讓人產生短暫的知音感受。
我有一個朋友圈的點贊之交,是很欣賞的女生。有一次剛剛在上一個電影院打過招呼,下一場又在另一家電影院遇到。我們最終都沒有熟悉起來,但是那天因為這樣的事,感覺心情有一種很輕松的欣快。
還有互相轉票、換票的過程是一個我很期待的儀式,分別經歷過:認識新的朋友、發現和新朋友有許多共同好友、發現去年換過票的朋友今年坐在自己隔壁的位置…… 一些人際關繫上的小巧合,會產生一種「小世界」的安全感。
@Joe:
前兩年在香港念書,念的也是電影相關的學科,常常是晚上的課。還記得晚上九點半下課,我飛奔去地鐵站趕車去往西九龍的圓方,看一場歐容的《弗蘭茲》。電影結束以後我又去趕末班地鐵回到住處。
到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一點,我在深夜的茶餐廳吃夜宵,一路轉車、趕車的緊張情緒放鬆下來,腦海中還是電影的情節。吃完回家的路上我幾乎飄起來,感覺自己是在一個悠遊的夢里。
@Chris:
我們縣城以前只有一家影院,是上世紀的那種禮堂式影劇院,小城市生意不景氣,每周,這家影院都會安排一些脫衣舞表演。裝滿花花綠綠霓虹燈的戲院宣傳彩車每晚准時路過我家,我住在二樓定時拉開窗簾,窺探車上掛著那些印著身材火辣女郎的燈箱布。
因此從此電影在我心裡就是最具有吸引力和活力的東西, 但是一直很多年我跟隨學校一年兩次去到那家影院,都不算看到真正的電影,只是一些科教片,虛假的情感和廉價的感動。
直到有一天那家影院開發了盜版業務,DVD播放代替了劣質的幕布投射,大量打上粉紅色標簽的電影輪番點映,而我也在殘破不堪的座椅上顫抖著看完了《戲夢巴黎》。 那天我騎著單車在公路上飛馳,好像跑過整個盧浮宮的是我。
@yr:
有段時間,工作調整成周末上班,周一周二休息,所以常常早上醒來買張10點場的票,鑽進只有零星幾人的電影院里,度過兩個小時的觀影時光,一天以這樣的方式開始,感覺就像延續了夢境。
也有在觀影過程中睡著了的時候(畢竟看的是早場電影嘛), 醒來看見熒幕上的畫面,發生在電影里的故事仍在繼續,真的有大夢初醒的感覺。
@松花雞:
單相思了十年的暗戀對象,有次無意聊到《你的名字》時,他一句「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這個題材,想想都可怕」,我果斷在深夜定下凌晨從廣州到杭州的機票,次日一早再乘高鐵回到浙江家鄉小城,想趕在他生日當天與他同看。
從在電影院見到從電梯里大步走出的他,到看完電影後整整緩沖了三天,還是做夢一樣。從他坐到我旁邊開始,我的身子就此僵住,什麼話也說不出,只能摩挲著票根強裝鎮定。看到電影里女主頭上的紅頭繩又瞄了一眼我的馬尾,「你好像可以扎個同款哎。」
溫柔得像是要融化我的一陣東風,我卻怎麼也掙不開這具僵殼,只有一雙眼沒堵住,汩汩地往外淌著淚。怕把他跟我說的這句話給忘了,學電影里的男女主把字記在了掌心。
我只和他隔了一個扶手,餘光里的他左手撐著下巴,整個人半明半昧。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怦然心動。
@趙小天:
只要燈一拉,暗處中驟然亮起的夢境,就能引領我跳進愛麗絲的兔子洞。不富裕的學生時代,小屏也能有滋有味。我愛看的老片、文藝片又常常無法在影院看到,故而有了「大屏=商業片」的刻板印象。
直到我第一次在影院大哭。那是一部小成本的影片:《狗十三》。忘了怎麼機緣巧合,約了朋友坐進影院。那次定晚了,只落了個側台的位置,觀賞體驗並不佳。但不重要了。 感謝黑暗的影院,我能夠痛痛快快放肆流淚。被觸動、被刺痛、被勾起自己以為早已忘懷、不芥蒂的記憶。 故事裡的女孩家庭背景和我非常相似,甚至奶奶家的飯桌都一模一樣(贊美此片布景),一下子就能把我勾回童年記憶。
電影剛開始時,我還輕松地咬著可樂吸管,小聲跟同伴嘀咕「哇,剛才鏡頭掃過的景是我家那個區耶」。但當熒幕上的父親一把拉過女兒呵斥時,身旁的一切都消失了。我也消失了。我的一部分附著在 13 歲的李玩身上,委屈、失望、悲傷,情緒流動在我和眼前這個小女孩之間。 那一瞬間,是我和她的,永恆瞬間。
@阿芋:
作為一個愛看電影的人(自認為還不夠格稱為「影迷」),我很多朋友都是網友轉化而來,成為網友的契機,也大概率是因為對於電影的相同喜好。我和網友奔現,幾乎從來都不是吃飯喝飲料,而是直接在電影院相見。
高考放榜考上了上海的大學,第一個念頭就是可以有更充分的電影資源了;念大學的四年是電影節的四年,沒有很多錢卻有很多時間,曾經連續早上五點起床打車去電影院搶票;後來去了香港發展,每年的影展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甚至我每去一個新的城市或國家旅遊,可以不看任何景點,但一定會去一次當地的電影院。有一次去韓國,完全聽不懂電影內容, 但坐在電影院里,就感覺離這個地方更近一些。
四月的時候,香港的戲院曾經復工過一段時間(現在因為疫情原因又關了)。復工的當天我和朋友約著去看了一部張國榮的電影。本來預想會不會需要排隊,結果到場了發現空空盪盪,整個廳內,包括我和朋友在內,一共八個人。
過去每年的四月我都可以見識到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見識過幾千個人在一個場子里看同一部老片,緬懷同一個偶像。但今年的四月,在這座最愛張國榮的城市,電影院里只有八個人在看他的電影, 那個時候真正感覺生活可能需要很久才能恢復正常。
而對於我來說,無論其他時候如何一切照常,只要還不能自由地進電影院看電影,生活就不算回到正軌啊。
如果要問,關於電影院,你還記得什麼?每個人可能都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好講。
對於愛電影的人來說,電影院和生活,從來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樣不可分割。 在電影院被關停的大半年裡,生活就是變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你有什麼關於電影院的故事想和我們分享嗎?留言告訴我們呀。
作 者 | 館 長
編 輯 | 麻 薯
設計、排版 | 譯 尹
圖片 | 來源於網路
Epoch意為「新時代、新紀元」,也有「歷史或生命中的一段時刻」的意思。不論這是最好還是最壞的時代,這都是一個有故事的時代。
4. 初二的周記
1星期一么,我只記得我那天從上午就盼著下午去看《東京審判》......淚奔,那個電影院啊,真是可惡,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本來打算坐車去,後來發現不知道坐哪路車能到那裡(我和我家丫頭都是路痴啦~),我們兩個又沒騎車,更不打算奢侈地打車去電影院,硬是半跑半走地趕了三十分鍾的路,走著去了電影院。啊啊,不要說什麼嬌氣之類的,你想想,身上背著一個超級大書包(現在才明白高中生的書包是很重的,書那麼多,老師又不讓把書放在教室里,沉死了),左手拿著校服外套,右手拎著水瓶,路面又不平整(據說那條路的地磚已經好久沒有修整了,坑窪不平,真是過分哪~),還要忍受竹子無休止的撒嬌轟炸和疑問炮擊......555,好歹我也在那裡上過兩年學(我的小學和我的高中離得很近撒),我怎麼會不知道那個電影院在哪裡,怎麼可以懷疑我咩!(竹子亂入:上次去王府井的時候到底是誰把我們帶到反方向去的?嗯?若若:竹竹,我錯了......)
關於電影么,我就不再多說了,那天寫過一篇雜雜的東西了——《東京審判》觀後雜記,總而言之,是一部適合全年齡觀看的優秀影片(老師語),這個全年齡么,其實也不應該是全年齡吧?畢竟像小千同學就是不適合看的~我不負責任地認為她去看日本那部以東條英機為主角的狗屁《榮譽》更合適。
這個,關於小千同學氣我的事情呢,我就不想再提了,畢竟大家同學一場,我也得給小千留點面子不是(小千亂入:給我面子?!那你還寫了那篇文!若若:陰笑ING......你活該!誰讓你敢在早自習的時候大聲說你看《東京審判》覺得超級無聊,還睡著了來者~小千:你,你,你還是說出來了!若若:哎呀呀 ~我沒說你真正讓我生氣的那句話就已經不錯了。小千:你還說!若若:當時敢說「中國人素質低下,什麼千年文明古國,胡說八道!我就是崇洋媚外又怎麼了?!我以後還准備出國呢,誰在中國待著誰準是大腦缺氧了」,現在你又要否認咩?小千:吐血而亡。若若:哼哼,要不是因為發誓上了高中就不再打人,我早就把你打吐血了)
於是說,請把上面那一大段括弧里內容無視,非常感謝(鞠躬ING)。
星期三的時候,一件關繫到我命運的事情,到來了——
我們居然換座位啦!
感謝道尊~贊美佛祖~你們太偉大了~終於讓我離開了那個偏僻的,什麼也看不見的小角落,從靠窗戶的位置移到了靠門的位置~這下我上數學課就應該能看到全部的板書了啊~
然而請注意,上面寫的是應該,實際上呢?我非常負責任的說,原來我還能看到二分之一的板書,現在我連四分之一都看不見!所有的筆記都得抄欣欣的(贊美欣欣~ 我有你這么個同桌真是好啊!黨和人民都會感謝你的!)。啊,還有,新的同桌是女生(這是肯定的),終於擺脫小邊了(若若:死人!不要再讓我看見你!小邊:可是下個禮拜......不是還要換座位的嗎?若若:不要啊!!)。坐在我左後方的是小丁同學,雖然小丁同學的名字很不錯,但是他老媽怎麼就沒個創意啥的,好不容易姓丁,幹嘛不叫丁兆蘭呢?好歹也混個丁小俠的名聲么~(表問我為什麼說起小丁就會想到丁兆蘭,沒辦法,誰讓我看七俠五義看到走火入魔,進了縱橫道之後又看了貝阿提絲,這不是我的錯啊......)咳咳,小丁同學是個好同學,真的是很可愛的說~雖然學習不錯,但是經常出現小馬虎行為(小丁亂入:你這句話怎麼那麼別扭啊。若若:對於連我的名字都叫不順的傢伙,我有必要客氣嗎?!小丁:李......那個......那個,那個什麼來著...... 我錯了......再告訴我一遍你的名字好伐?若若:你去死吧!)。
另外有一件很可愛的事情,那就是小丁的隔壁就是我們的男班長大人~記他記得這么深並非因為我對他有心,而是因為他的名字實在是太可愛了——政協(音相同而已)。咩咩,班長大人以後絕對是從政的料啊
星期三的事情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當當~選修課~!~!~!我期待已久的選修課正式登場(雖然現在還在報名階段),當我激動地拿到報名表的那一刻(順便說一句啊,那個報名表很厲害的說,還分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我郁悶,又讓我想起中考了),當我拿到它的那一瞬間!我的心啊!那真是——拔涼拔涼的,碎了一地啊(老師語:拿掃帚掃起來掃起來,碎了這么一地多不衛生,待會兒值日生來了是要扣分的!若若:淚奔......小的明白了......)看看看看,我嚮往已久的美術選修是沒有di~我等候多時的詩社是胡說di~我翹首以盼的法文選修是虛幻di~就連那親親的音樂賞析的任課老師都是那個戴著眼鏡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看起來第一眼以為是白領階級而並非可親老師的暴躁姑奶奶(喘口氣喝點水)——褚老師是也!就在這幾重打擊之下,我秉持著「決不選修理科」的理念,和阿竹討論了半天,最後定下了「世界文化遺產鑒賞」「英美概況(英語)」和「紅樓漫談」這三個(我本來想報京劇的,但是......但是......555,阿竹不幹......硬是把我的表給改了)。
星期四是平和的一天,除了下午遠在深圳的胡同學發來的慰問簡訊讓我的腦子差點爆炸以外,一切都是安好的。
另:如果胡同學有幸看到此周記,那個,那句我一直說不出口的話,現在就通過這個親親的blog告訴你好了——
我知道你對我是真心的,但是我真的是沒有這種心思的,對不起,請你放棄吧!
星期五~也就是今天(昨天?)~我們上計算機課的時候分組來者,要做一個網站,定的主題是關於美術類的,我很不幸地被選為組長(淚奔......)
還有,今天上語文課的時候,真的事太郁悶了,李老師啊,你真是讓我失望啊!上次回答問題的時候是從最靠窗戶那組開始回答(也就是說我第一個回答),這次呢?您說咱換個方向,這次從最靠門這組開始朗誦(也就是說第一個朗誦的人還是我),您怎麼可以這么過分呢?!555,虧您還是我的偶像......
呃,絮絮叨叨的說了好多......發現在凌晨時分特別容易回憶起一些點滴的小事情......爬下去睡覺了,明天(今天?)還要寫交給老師的周記呢~(李老師語:這不叫周記,說周記多俗啊,這叫隨筆。若若:......還不是都一樣......)
晚安~萬福瑪麗亞~
2往事不斷地在我的記憶中流淌著,其中有一件事就像一個美麗的、充滿父愛的浪花,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它是那樣平凡,卻又那樣使我難以忘懷。
那是在上四年級的時候。當夜幕即將降臨時,我顧不得再回家放書包,坐上公共汽車就急急匆匆地向游泳館跑去。到了那裡,趕忙換上泳裝,便一頭扎進了冰冷的池水中。
游泳館里的打水聲,教練的喊叫聲混成一片,似乎已經掩蓋住房外風狂雨驟、瓢潑般的響聲。心嚮往之外面的氣溫已從十幾度降到了幾度,但我們雖然看不見身上的汗珠,也會感到身上火燒般的熱。
一個小時過去了,大雨似乎關不覺得累,依然堅強不屈地下著。我們一個個都 躲進了附近的車棚。雖然是夏天,但也能感到風刺骨的冷。我拿出浴巾緊緊地裹在身上,靜靜地等著雨停止它的怒吼。
斷斷續續地有幾個家長接走他們的孩子。
雨打濕了我的衣服,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車棚里,做出尋求幫助的眼神,但四周卻一個人也沒有。
向遠處望去,隱隱約約看到一個人費力地騎著自行車,身披著一個雨衣,手還拿著一大包東西。影子近了、更近了,是一個熟悉的身影。我馬上意識到是爸爸。便向那個四處張望,到處尋找我的爸爸一邊用力揮手,一邊大喊:「在這兒!在這兒!」爸爸尋歡作樂聽見了,用更快地速度向我這里騎來。
爸爸下了車,忙把那包東西拿來,打開一看,裡面竟是一件雨衣和衣服!爸爸把那件披在我的身上。我仔細地打量著爸爸:頭發已經被淋地緊緊帖在腦袋上,衣服也濕透了。此時的爸爸似乎雙雙老了幾歲。
後來才知道,爸爸因為緞帶我找衣服而耽誤了時間,又為了方便找到我,冒著大雨騎自行車一路難舍艱難趕來。
狂風暴雨變成了雨簾,雨安全簾又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天終於晴了。彷彿不忍心再下了,我知道它被這偉大的父愛感動了。
簡評:寫這篇文章時,我真想哭。向爸爸讀的過程中,洶涌的淚水就想奪眶而出,但又強忍住了。記得這事兒過後,爸爸生病了,是因為我而發了高燒,而我卻從沒有緞帶爸爸送過一次傘,蓋過一次被。爸爸聽過我讀後,說出了這樣一句話:「這個事情你還記得?」聽了這句話,我很是驚訝,但驚訝過後又是一陣沉思:通過爸爸的表現來看,我覺得自己對家長的關心實在太少,只認為家長照顧我們是應該的。從今以後,我要多用行動來表現:我是愛他們的。
喜歡陽光,因為太陽把溫暖奉獻給每一個人。不論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幼,它都毫不吝嗇的給予著關懷的熱量。喜歡春天,因為它驅趕寒冷,付出生機。不論冬天的腳步多麼的堅定,它都能毫不退縮的用愛的能量彌漫大地。
是的,他們用愛的力量化解一切憂傷,一切阻礙。他們喜歡給予關懷,那是一種執著的愛,一種固執的美。它的本質就是傳播愛的芬芳,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愛,因為共同享受著愛。
3一如往常,我開始改周記,突然映入眼簾的是一篇書寫不工整、篇幅短小的周記,這是誰的?居然這樣寫周記!翻到封面,不禁愕然,竟是班裡成績優秀的她。不會看錯吧?沒錯,就是她。頓時,一陣怒火竄上心頭。優秀的她怎能如此敷衍了事呢?不能容忍。適逢課代表抱日記,我對他說:「去把她叫來。」可是足足等了一下午,也未見她的蹤影。於是我更生氣,心目中的好學生怎麽會是這樣的呢?
第二天,恰逢語文早讀。走進班裡,環視一周,只見她把周記遞給我,還有一封信。於是我什麼也沒說。終於等到下課,迫不及待地回到辦公室,打開信,頓時明白了。原來由於父母之間的矛盾,令她傷心不已,已經不能讓她心無旁騖地學習。為了應付差事,她寫下了昨天的周記。在信中,她要求老師原諒她,並讓我為她目前所處的境況出主意,因為它已手足無措。我心裡一陣愧疚,於是翻開她的周記,昨天的那篇周記已被她撕掉,代之以一篇書寫工整、內容豐富的周記。欣喜之餘,又不免感到遺憾:她為什麼要撕掉呢?因為在那篇周記的後面,我寫了批語「學習是一件持之以恆的事,不能有絲毫懈怠和敷衍」。課間我問她,她說:「我把那頁周記撕掉,製作成書簽了,這樣它會時時鞭策我。」我一時無語。
每當上課時,我會感覺到一雙更加專注的眼睛;每當改周記時,能感受到一顆更誠摯的心。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瞬間被拉近了。
不經意間,班裡另外一個女孩的周記又吸引了我的注意(她性格內向,寡言少語,學習努力但不見成效),她的這篇周記,更像一篇真情告白,如一條緩緩流淌的河水,向河兩岸的風景傾訴著什麼?因為她是家中的長女,父母對她寄予著很高的期望。但是,盡管她很努力,可是在班裡的成績依舊很差,內心感到焦慮,無助、無奈。因此,老師勸她留級,甚至請來了她的父親,可為了她那點可憐的自尊,她不願意留。於是她寫著,即便老師放棄了她,她也決不氣餒,並要以此為警策,盡力而為,直到老師對她刮目相看。看到這里我在想,作為一個正在努力,而且已經很努力的學生,她既然做到了問心無愧,我們還要苛求她什麼呢?面對老師的態度,她沒有怨恨,而是深深地自責,並准備忍「辱」負重。我該怎樣安慰她呢?顯然,任何安慰都顯得蒼白無力。於是在她的周記後面,我這樣寫著:「文筆特別細膩,尤其擅長抒寫豐富的內心情感,而且非常真摯。希望你能發揮這方面的特長。」我不知道她看到這個留言時作何感受?但我知道,她會更努力的,因為她是一顆被蚌殼包裹著的等待被發現的珍珠。
批改著一篇又一篇學生們的發自內心的周記,我突然發現當語文老師真是我的幸運:因為我可以觸摸到學生們最真實的心,可以聆聽到學生們內心的呼喚,可以感受到學生們最真實的情感世界.
周記,向我打開了一扇門,一扇走進學生心靈的門。
5. 想知道: 菏澤市 單縣電影院 在哪
單縣電影院在三台東面,不過現在沒經營。烈士陵園旁邊有一個3D影院
6. 襄樊電影院有幾個分別在哪
襄樊的電影院只有兩個
一個是長虹路武商百貨樓上的天河影院
一個是廣場象仔旁邊的樊城電影院
7. 貴州畢節市有電影院在什麼地方
南關橋和大橫街的交界處,過了畢節大酒店就看到了烏蒙影城在那裡!環境也不錯,不過就是在裡面的消費蠻高的。門票價格好像沒超過30元。
南關橋往威寧路一小點,在一心堂葯店上面有個很老的了!那個3塊錢1個人。經常放一些3級騙這些東西。
8. 塘下電影院開了沒呀,具體地址在哪
早就開了,塘下時代廣場2樓,億嘉國際廣場,也就是塘下蘇寧那裡!希望樓主採納!
9. 電影票在哪裡訂
打開美團軟體,在電影選項下打開購票選項。選擇並打開電影院,選擇位置,確定支付即可完成訂購。
工具/原料:OPPOReno5、ColorOS11.1、美團11.13.207
1、點擊電影演出
在美團首頁,點擊電影演出。
10. 電影院該怎麼找幾號廳,檢票員在哪,去了幾次自己還是很懵逼,該怎麼找
進入電影院之後可以尋找指路標,影廳的分布會有箭頭指示,而且按照指示的方向尋找能夠看到各個影廳外面牆壁上標注的廳號,實在還是找不到就詢問工作人員或者其他消費者。
檢票員一般在影廳的入口處,有時候有部分影廳太多的影院會在某幾個影廳的方向設置一個檢票入口,幾個廳號的觀影觀眾都在那裡檢票,反正只要往影廳方向走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