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源 > 朝聖之路電影哪裡看

朝聖之路電影哪裡看

發布時間:2022-12-20 04:28:59

Ⅰ 《岡仁波齊》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岡仁波齊》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岡仁波齊》觀後感1

何為信仰?是在生病難受的時候,祈求菩薩的保佑,是在廟會上香的日子,在未曾看過《岡仁波齊》之前,我從未想過信仰的力量會如此之大,讓我震撼,也讓我思考。

電影一開始,描述的是西藏小山村的鄉村生活,這里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喧囂,也沒有利益沖突,有的只是朴實無華的人情味和一幫虔誠的信徒,能去朝聖,是他們一輩子的願望。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沒有去過,那麼可能這一輩子你都去不了了,它不僅僅是克服各種險情的發生,更是對於自己身體的挑戰。但是如果你去了,我想他們在以後的日子更會一往無前,一直開心健康。

有信仰的人,不會去干壞事;

有信仰的人,但也會變得頑固。

為了能夠去朝聖,他們可以舍棄一切外在的東西,求家人幸福安康,更求眾生幸福。這也是我真正通過電影知道了朝聖在我國藏族地區又稱為磕長頭。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復前,該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不得不說,有信仰的人值得敬佩;不得不說,信仰的力量真偉大。這要是換做沒有信仰的人可能走一半或者一個周就不能繼續走了。

我想起了之前大傻子跟我說過用石頭搭一個塔,能把最上邊的石頭放下去不掉就可以許願,並且願望成真。大傻子,我跟你說這東西叫做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有機會我自己也嘗試搭一個,然後許一個大大的願望,希望大傻子永遠健康開心,嗯,我會幫你許願的。

在朝聖的路上,不可避免的就是各種險情的發生,有向下滑落的石子,有路面積水,更有可能發生車禍。但是當遇到各種險情的時候,他們選擇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難而上,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比朝聖更神聖的事情。

但是更讓我深有感觸的是中間穿過拉薩的時候,他們和遊人的對比,讓我對他們的敬佩之情達到了最高,那種不在乎世俗的眼光,那種沒有遊人的匆忙,試問現在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在五彩繽紛世界裡不迷失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心靜如水,我想應該很少很少吧!因為他們一生只做一件事――朝聖。

有信仰的人,令人敬佩。

《岡仁波齊》觀後感2

有信仰的人總是善良和體貼的,就算是隨行的拖拉機被一輛越野車給撞翻在路邊,他們想到的也是越野車上的人需要快點送到醫院救護,而他們自己能做的只能是迅速做出決定,拆掉撞壞的車頭靠人拉車繼續前行,這里沒有人抱怨,沒有人遲疑,如此朝聖之路,猶如佛經上講到的故事,一切的磨難都是上天的考驗,沒有這些逆境、磨難,無始劫以來積下的債怎麼還?所造的業如何消?當你經歷、當你跨越,你也就得道證悟了!

翻越米拉山5000多米的高峰,終於一路下山看到了遠處的布達拉宮,大家默默的集體站在那裡遙望施禮,內心的激盪無以名述,我作為觀眾久久不能平靜,一切的辛苦在那一刻是值得的,金光閃耀的布達拉宮是每一個西藏人心中的聖殿,他們在前行的路上,雖然岡仁波齊聖山還在遠方,但是至少到達拉薩讓他們堅信:每一天,無所畏懼,堅持心中的信念,善待每一個身邊的人,珍視所有的生命,甚至那隻馬路上緩緩爬行而過的蟲子,所有的善總會讓靈魂到達彼岸。

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需要歷時一年用腳行走、用身體丈量長達20xx多里的朝聖之路......,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是雪山腳下漸漸拉遠的隊伍,轉山尚未開始,經過拉薩完成補給和休養,去往聖山的道路還在前方,這樣的寓意似乎比拍完全程更有寓意,修行的道路不就是這樣嗎?

這是一部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實電影,生活中最真實的故事被用一年的隨拍搬上了屏幕,每一個人都是真名真人真角色,雖然我從小生長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卻並沒有那樣近距離的了解過藏民的朝聖之路,這一次,跟隨電影的鏡頭用一種全然浸入的視角看完了電影,內心升起對電影攝制組由衷的尊敬和感恩。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團結的基礎,如此的好電影實在是太難得了,我們從電影里只是看到沒有盡頭的大山、雨雪、米拉山頂上飄揚的經幡美麗而神聖,可是我卻很清楚走到那裡絕大多數人的身體反應之痛苦,五千多米的海拔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而攝制組卻在如此身體巨大的挑戰下完成了這部具有非常意義的電影的拍攝,如此對信仰的尊重、對藏民一路朝聖的真實再現難能可貴,如果你想要看這部電影,一定要去影院支持!

《岡仁波齊》觀後感3

信仰的極致,是一種心無旁騖的心靈極簡。虔誠的體現,不會有太多花哨的繁復。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純朴而持久的堅持。亦如我們會被匍匐前行風餐露宿,風雨無阻的朝聖人群所感動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與心的合一,路在腳下。如此的堅持,如此的鍥而不舍,如此無所畏懼……

然而,他們的內心卻少有狂妄的期許和不安於世俗的過分追逐。路在遠方,路亦在腳下。無論我們前行的目地的在哪裡,也無論前方的路途有多麼的遙不可及。信仰的堅定,會讓我們忘卻太多的設計與籌劃。只是,路在腳下,如此便去前行。

不開始,便永遠無法到達。開始,即忘記路途遙遠,只是用簡單的身心合一,去縮減與目的地的差距。風塵僕僕之中,我們或許窺見了生命的意義所在,不為此生,卻為來世。

真正的庄嚴,不在於過度的粉飾。在朝聖者的面龐前,或許更多是滿身泥濘或蓬頭垢面。但是那一雙雙堅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讓人莫名的感動和心生敬畏。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會體現在無私無我之中。虔誠之心與我們最大的觸動,也是那不為你我,卻為眾生的離苦得樂而不辭勞苦的前行之軀。

很多時候,我們嚮往一種寧靜,嚮往一種純粹,嚮往一種莫名的感動。往往尋找之時,卻無最好與最真的契合。然而,當五體投地,叩首前行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時,莫名的感動,不由的叩啟我們內心中,封藏已久的觸動與共鳴。這就是內心純善的契合。

每一步,每一叩首,每一句誦經,只為眾生的祈願與安康。所以,我們被震撼,這是一份人人心中本該有的最本真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被過度的心與心外的裝飾所迷惑,亂了自我,也亂了內心。

每個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純粹與極致的信仰與虔誠底蘊。那份極簡的純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縛之後的無私無我。所以,在眼觀純朴信仰與不褪色虔誠的情景時,我們的感動也是最純粹的純善復甦,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心撞擊。

其實,修行路上,沒有太多的信誓旦旦。如果總是口號大於行動,那麼,路,永遠在遠方。但是,回想那三步一叩首,只為眾生的祈願與祝福而前行時,純朴的形象卻波及著我們尋覓已久,卻又似曾相識的內心共鳴。

當我們把信仰落實於當下時,人人心中的至真虔誠,都會自然而然的讓我們的身與心合一。那一份感動與純粹屬於我們每一個大家,只要讓路在腳下,立即前行,最終的殊勝,是人人心中有聖地。然而,那卻是不為你我,是為眾生的無私與大愛!

讓路在腳下,即刻前行,只為眾生的苦與樂……

《岡仁波齊》觀後感4

好多次看見這個名字不過都沒有選擇進去觀看,今天一個人在家想要一看究竟。電影真的特別真實,沒有漂亮的演員,沒有華麗的服裝,甚至沒有太多語言。

很抱歉我沒有記住人物的名字,只記得他們一行15人,有年邁的爺爺,有懷孕的媳婦,有9歲的女童,患有先天殘疾的屠夫,他們所有人共同的心願去神山,磕長頭,贖罪,祈福。信仰面前是一樣的。

當他們製作朝聖的工具和所穿衣服還有準備食物時,我感覺就像東北的過年。我完全沒有想到會走那麼久。一出門就開始磕長頭,晚上搭帳篷生火,念經文。一直看著他們磕頭,我的心不平靜了,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本來生活的很苦了為什麼還要更苦呢。當我看到孕婦生孩子的時候,那鮮活的生命降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信仰的虔誠要體現在行動上。哪怕生孩子也不能退縮,尤其是帶著小生命一同前往。我說出我當時的想法大家別笑我,我居然想剛生完孩子不用坐月子嗎?後來大喇嘛給孩子我明白了朝聖正好迎接新的生命,讓孩子在拖拉機里安靜生長。

旅途中遇見困難大家相互關愛,同樣朝聖的人相互幫助。一群人心無旁騖的為追求眾生平安而付出辛苦。共同追求平安喜樂的目標。

在他們身上讓我看到了信仰的魅力,擁有大愛,並去愛別人。車子被撞翻到路邊,來不及看自己的傷勢,聽到對方車里有需要幫助的人,立刻讓人離開。而一行人更加艱難的上路了,途中爺爺的離開了,我在想這應該是他要來朝聖的最終心願,最後他被葬在了朝聖的路上。

電影里一路上無盡的雪山,讓人神往的美景,讓人陶醉的聖地。用腳行走20xx公里,一邊走一邊磕頭,鞋子不知道穿壞了多少雙。當鏡頭推到他們在拉薩腳下依舊磕頭,我想旅遊的人們大概也和我一樣的心情看待他們吧。電影最後一片白茫茫,幾個微小的人影,繼續行走著。我的心不僅有些震撼,重新對信仰有的新的理解,也有了新的感悟。看到小女孩臉上那堅定的表情,不僅讓我感動,追求極簡心,純凈修行,心無旁騖,唯有眾生喜悅平安是他們今生的追求。

一場修行,渡人渡己。

《岡仁波齊》觀後感5

電影講述了 十一位普通藏民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他們歷時一年,從芒康小鎮一路向著西邊,經過拉薩再到岡仁波齊,用磕長頭的最虔誠姿勢走完了2500公里的朝聖之路。

這十一位朝聖者,都是家庭貧困的藏民,去朝聖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帶叔叔了卻心願的,有因做了屠夫想贖罪的,也有因家庭變故而去求福的,他們中有飽經滄桑已經72歲的老人楊培,有成熟穩重的48歲掌舵人尼瑪扎堆,有23歲懷孕半年的次仁曲珍,還有天真可愛才滿9歲的小女孩扎西措姆,他們有著不同的目的和個體差異,但卻懷著一致的虔誠與毅力。一路上,他們經歷著各種各樣的艱辛和考驗,惡劣的天氣、簡陋的食宿、磕長頭的艱辛、半路生下孩子、猝不及防的車禍、歷經千辛萬苦到了拉薩卻發現沒了去岡仁波齊的盤纏、到了岡仁波齊腳下楊培在睡夢中離世……

這些艱辛和意外,任何一個都可能讓我們這些藏區以外的人們輕易就放棄進藏的努力,但是他們卻沒有,面對艱難與困苦,他們坦然相對;面對災難和意外,他們絕不退縮,當我們這些乘坐飛機、火車和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進藏的人還在不停地抱怨進藏的辛苦時,他們卻用最堅定的身影一步一步磕著長頭完成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朝聖之旅。

影片中有幾個情節讓我非常感動:他們一路省吃儉用卻還熱情地招呼路上相遇的朝聖者,將所剩不多的食品分給他人;當他們被一個好心老人留宿時,他們主動幫老人干農活來回報老人;當裝載 便留在拉薩打零工,等賺夠了去岡仁波齊的費用再出發。

似乎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擋他們朝聖的步伐,三步一磕的艱辛、餐風宿露的窘迫,讓他們一行人看起來格外的凄涼、憔悴和骯臟,但他們卻有著最堅定的信仰以及最干凈的靈魂,藏區之外的人們或許很難理解和認同藏民們的這種信仰,甚至有不少人質疑他們用一年時間徒步2500公里去朝聖的意義何在?也許在凡人眼裡,與其耗盡一年時間辛苦朝聖不如去努力賺錢——在他們看來,後者更現實也更迫切。

通過《岡仁波齊》這部紀錄片的展現,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我知道藏民們的信仰有多堅定,但我並不知道這種堅定還能以如此淡定從容的姿勢來展現。

感謝那些朝聖的背影,是他們的平靜和堅定,才讓那片神奇的雪域高原身處浮躁喧鬧的花花世界包圍之中,卻依然得以保存住最湛藍的天空、最清澈的湖水以及最堅定的信仰和最純潔的靈魂。

《岡仁波齊》觀後感6

張楊導演新作《岡仁波齊》已於近日在全國公映,這部長117分鍾的電影,只講了一個簡單到朴實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個普通的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翻山越嶺2500公里去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此行歷經生、歷經死、歷經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災難、變故、內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看似平靜至極,實則波瀾壯闊。上映首日,就有人說這是一部「今天不看,明天就看不到」的電影,可它卻在包括《變形金剛5》、《異形:契約》、《新木乃伊》、《神奇女俠》等眾多好萊塢大片前後夾擊下野蠻生長,突出重圍。

三日票房破600萬 七日票房破20xx萬 上座率持續高

6月20日,《岡仁波齊》在上映首日以1.6%的排片量開畫,彼時多部好萊塢大片正在熱映,占據了超過60%的排片,《岡仁波齊》卻以21%的超高上座率高居榜首,並於上映第三日(6月22日)票房突破六百萬。6月23日,面臨《變形金剛5》上映的巨大排片壓力,《岡仁波齊》排片量銳減至0.9%, 但依然沒有阻擋觀眾的觀影熱情,平均上坐率高達26%。在隨後周末兩天,《岡仁波齊》排片分別升至1.2%和1.9%,上座率更飆升達到43.8%及41.4%。

與低排片率伴隨的是影片超高的上座率及口碑,來自大眾和影院對影片的支持聲越來越多,終於在觀眾和影院的共同努力下,《岡仁波齊》在上映第七天(6月26日)排片達到3%以上,票房突破20xx萬。

與此同時,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岡仁波齊》的討論熱度也在不斷增加,數據顯示,自6月20日影片上映以來,微信指數已突破350萬次,甚至超過正在上映的《異形:契約》。

這樣一部在眾人眼中只屬於小眾的影片,自公映以來日均排片不到2%,但是憑借一路飆升的上座率和口碑逐漸逆襲。行業人士一致認為這是近年來的罕見案例,尤其對於一部看起來不討好的藝術電影來說。

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講,千萬票房不值一提,但是對於往往會被市場冷落的藝術電影,這樣的成績,讓大家看到了國內電影市場的轉變,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夠給觀眾帶來更豐富的選擇。這些成績也讓大眾看到,我們的市場一直在低估自己的觀眾,藝術電影的觀眾遠非小眾。

《岡仁波齊》觀後感7

有信仰的人一直善良和體貼的,即使是隨行的拖拉機被一輛越野車給撞翻在路邊,他們想到的也是越野車上的人需要快點送到醫院救護,而他們自己能做的只能是飛速做出決定,拆掉撞壞的車頭靠人拉車繼續前行,這里無人抱怨,無人遲疑,這樣朝聖的道路,猶如佛經上講到的故事,所有的磨難都是上天的考驗,沒這部分逆境、磨難,無始劫以來積下的債如何還?所造的業怎麼樣消?當你經歷、當你跨越,你也就得道證悟了!

翻越米拉山5000多米的高峰,終於一路下山看到了遠處的布達拉宮,大夥默默的集體站在那裡遙望施禮,內心的激盪無以名述,我作為觀眾久久不可以平靜,所有的辛苦在那一刻是值得的,金光閃耀的布達拉宮是每個西藏人心中的聖殿,他們在前行的路上,雖然岡仁波齊聖山還在遠方,但至少到達拉薩讓他們堅信:每一天,無所畏懼,堅持心中的信念,善待每個身邊的人,珍視所有些生命,甚至那隻馬路上緩緩爬行而過的'蟲子,所有些善總會讓靈魂到達彼岸。

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需要歷時一年用腳行走、用身體丈量長達20xx多里的朝聖的道路……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是雪山腳下日漸拉遠的隊伍,轉山尚未開始,經過拉薩完成補給和休養,去往聖山的道路還在前方,如此的含義好像比拍完全程更有含義,修行的道路不就是如此嗎?

這是一部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實電影,日常最真實的故事被用一年的隨拍搬上了屏幕,每個人都是真名真人真角色,雖然我從小成長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卻並沒那樣近距離的認知過藏民的朝聖的道路,這一次,跟隨電影的鏡頭用一種全然浸入的視角看完了電影,內心升起對電影攝制組由衷的尊敬和感恩。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團結的基礎,這樣的好電影實在是太難得了,大家從電影里只不過看到沒盡頭的大山、雨雪、米拉山頂上飄揚的經幡漂亮而神聖,可是我卻非常了解走到那裡絕大部分人的身體反應之痛苦,五千多米的海拔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而攝制組卻在這樣身體巨大的挑戰下完成了這部具備很意義的電影的拍攝,這樣對信仰的尊重、對藏民一路朝聖的真實再現難能可貴,假如你想要看這部電影,必須要去影院支持!

《岡仁波齊》觀後感8

張楊導演新作《岡仁波齊》已於近日在全國公映,這部長117分鍾的電影,只講了一個簡單到朴實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個普通的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翻山越嶺2500公里去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此行歷經生、歷經死、歷經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災難、變故、內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看似平靜至極,實則波瀾壯闊。上映首日,就有人說這是一部「今天不看,明天就看不到」的電影,可它卻在包括《變形金剛5》、《異形:契約》、《新木乃伊》、《神奇女俠》等眾多好萊塢大片前後夾擊下野蠻生長,突出重圍。

三日票房破600萬七日票房破20xx萬上座率持續高

6月20日,《岡仁波齊》在上映首日以1。6%的排片量開畫,彼時多部好萊塢大片正在熱映,占據了超過60%的排片,《岡仁波齊》卻以21%的超高上座率高居榜首,並於上映第三日(6月22日)票房突破六百萬。6月23日,面臨《變形金剛5》上映的巨大排片壓力,《岡仁波齊》排片量銳減至0。9%,但依然沒有阻擋觀眾的觀影熱情,平均上坐率高達26%。在隨後周末兩天,《岡仁波齊》排片分別升至1。2%和1。9%,上座率更飆升達到43。8%及41。4%。

與低排片率伴隨的是影片超高的上座率及口碑,來自大眾和影院對影片的支持聲越來越多,終於在觀眾和影院的共同努力下,《岡仁波齊》在上映第七天(6月26日)排片達到3%以上,票房突破20xx萬。

與此同時,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岡仁波齊》的討論熱度也在不斷增加,數據顯示,自6月20日影片上映以來,微信指數已突破350萬次,甚至超過正在上映的《異形:契約》。

這樣一部在眾人眼中只屬於小眾的影片,自公映以來日均排片不到2%,但是憑借一路飆升的上座率和口碑逐漸逆襲。行業人士一致認為這是近年來的罕見案例,尤其對於一部看起來不討好的藝術電影來說。

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講,千萬票房不值一提,但是對於往往會被市場冷落的藝術電影,這樣的成績,讓大家看到了國內電影市場的轉變,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夠給觀眾帶來更豐富的選擇。這些成績也讓大眾看到,我們的市場一直在低估自己的觀眾,藝術電影的觀眾遠非小眾。

《岡仁波齊》觀後感9

位於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的岡仁波齊山,又叫須彌山,是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雲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因此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人踏上這條求福之路。電影《岡仁波齊》就是張揚導演用鏡頭講述的一個關於朝聖的故事。

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當他在家庭聚會時說出這個決定時大家平靜接受的態度和聞訊趕來要求同往的村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此時影片剛剛開始,作為觀眾的我還在努力捋清關系的狀態中,影片中的人們不管是青壯年還是婦孺就給我一種強烈的信號——我要去!且不說此去路途艱難,就是這些「朝聖者」讓大家看了都不禁說一聲:懸乎!他們中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長達20xx多公里的朝聖之路……

一輛拖拉機充當腳力用來運裝備和物資,沒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儀式,鏡頭就突然切換成男女老少匍匐在地,磕起長頭,朝聖之路就這樣開始了。而未來20xx多公里的每一步路,他們都要這樣走過,幾步一叩首,五體投地,沒有人監督,但每一個人動作之規范之賣力是難以想像的,只為求得神明的護佑,甚至途中拖拉機壞了男人們不得不用人力拉車,走到幾百米的遠處,再折返回去,重新回到原地繼續磕頭,一步都不敷衍。楊培老人在某個清晨再也沒有醒來,大家也僅僅是請來喇嘛,把他葬在神山的懷抱,繼續趕路,沒有痛哭,只有祝福。

他們在風霜里叩首,他們在泥濘中跋涉,他們對路上每一個遇見的人微笑,他們完美的詮釋了信念和理想。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一定標準的生活方式,只要你心中有信仰並為之努力奮斗,你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此時,倉央嘉措的《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久久回盪在我腦海,我知道,藏人對待人生的態度不是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能完全詮釋出來的,在面對異族獵奇目光的窺探中,他們面帶微笑,心向陽光,一步一步邁向自己心中的聖地!

Ⅱ 我想知道美國電影《朝聖之路》里所有的插曲……都好喜歡呀

如果是《the way》的話,就是這個。
39分鍾:James Taylor《country road》;
51分鍾,美國信樂團《新俚語》;
80分鍾,已故英倫歌手尼克—德雷克《粉月亮》;
92分鍾,美國歌手阿蘭妮絲-莫里賽特《thank you》;

Ⅲ 電影《岡仁波齊》主要講了什麼

近日,一個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過的電影,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上映——電影《岡仁波齊》,一部關於「朝聖之路」的電影。

Ⅳ 《岡仁波齊》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岡仁波齊》觀後感,歡迎閱讀。

《岡仁波齊》觀後感一

星期天閑來無事,在麥購網上購買了三張電影票,一家三口便匆匆趕去看晚上的一場影片《岡仁波齊》。

影院並不大,寬敞的皮沙發坐著還蠻舒服,但不久影院工作人員就過來說:「對不起,就正好8號廳的空調壞了,觀眾可以隨意去其他廳觀看其他影片,但看《岡仁波齊》就得頂著大汗看,看修行的片子就得修行著看。」我是真心佩服這位老兄的口才,寧是把觀眾即將面臨的情緒大爆發轉變成了滿廳鬨堂大笑。於是燈光暗下,台上和台下都開始了修行人生。

生活是平庸的,生命是平凡的,而當我們平凡的生命開始追問起我們是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有什麼意義的時候,我們就擁有了一種東西——信仰

普達村的村民扎堆因父親去世,決定帶叔叔去朝拜大昭寺和岡仁波齊峰。消息傳開,村民紛紛有加入者,其中有屠夫一家三口,有孕婦夫妻倆,有蓋房子不順的小伙還有一個十八歲的少年。

一行人終於走上朝聖路了,一架拖拉機載著眾人的生活用品和帳篷慢慢跟在朝拜者後面,眾人七八步三扣一匍匐就這樣開始了丈量土地的朝聖路。上路時是剛剛過完藏歷新年,大山依舊在荒涼沉睡中,朝聖的十來個人從國道318的3075處一步步邁向心中的聖地,十八歲的少年走在隊伍前面,身體也最為矯健,以至於看不出他有什麼殘疾,他扣板的聲音也如他的生命一樣清脆悅耳,五體投地時也帶著滑板的聲響,這聲音在我聽來是朝聖路上敲擊出的最動聽的音符,前面的扣板響起後面的此起彼伏,沒有多餘的廢話只有虔誠的膜拜;後面的婦孺則顯得力量微弱些,常常讓人擔心小女孩能否堅持下來和那孕婦腹中的胎兒是否經得起這撲地的顛簸,同樣作為女人的我心一直都是揪著的。而最終這個嬰兒降生在朝聖路上,她沒有電影里的哭天喊地,但是那種撕裂的痛我是經歷過的,我敬佩著這女人的隱忍和堅強。生產後的她只做短暫休息,然後就開始了把孩子放在拖拉機上,她跟在隊伍後面繼續磕長頭,孩子哭了就上車餵奶的朝聖帶孩路。

我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答案,但是,只要我們的靈魂在路上,它會一千次的追問又將一千次的堅持下去。

日復一日的朝聖路,從海拔3000多米走到了海拔5000米,從冬的荒原走到了春的繁茂,永不停歇的腳步,永不言棄的團隊使他們親如一家。朝聖路,是一支簡約而單調的歌,在這條路上,人的軀體如一個卑微的皮囊,經受著泥侵灰濛,經受著風吹雨淋;而靈魂卻在一日日的朝聖中不斷升華,它似乎總想從肉體中脫離出來,它在日日的打磨中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在一次下雨天山體滑坡落石中大家都跑去掩護落石集中的地方的人,石頭砸傷了幾個人。蓋房子的漢子說:「你們都知道我家去年蓋房子死了倆人,還欠了20萬債務,我現在又被砸傷腿,我爺爺一輩子沒做過壞事,我爸爸也沒做過壞事,我也沒做過壞事,為什麼我們家會這樣?」一群人默默無語,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朴實的陪伴,他們說:「沒關系,我們等兩天,等你腿好了再走。」

看到這里,你會看到人類最朴實的信仰和最朴實的語言。大家聚在帳篷里念經是給彼此最大的信心和安慰,念經聲劃破夜空,無數次地抵達閃爍的星空,在這個神秘的高原上繚繞,那些聲音飄上高空時你便有了神聖的感覺,因為它深沉、蒼涼,和菜市場上討價還價的嘈雜截然不同,我第一次看見聲音從人的頭頂出來,以光的形式穿透夜空……

信仰不需要監督,它是開在我心頭的金蓮花。為了找到你,我願意跋山涉水、風雨無阻。

日月輪回,斗轉星移,他們從春又走到了夏,走過雲霧繚繞的山脊,走過綠野吐新的草地,巍峨的山峰也為之動容,從嚴肅冷峻的荒原絕壁也轉變為一碧千傾的人間仙境。唯一不變的是一顆虔誠的心,哪怕遇到這樣的水窪,也阻擋不了他們匍匐丈量的朝拜之路。看到這里,那前仆後繼爬在泥水中的場面著實震撼人心,我深深感到了信仰的力量,人一旦有了信仰,是不需要任何人的監督的,他絕不會偷懶一步或者悄悄走捷近。

生命中充滿了無常,當我們無法改變結局時,不如積極地接納它。

路上發生了汽車和拖拉機相撞事件,這些人了解到車上的人由於高原缺氧司機著急著往山下送才開快車導致事故後,這群人沒有憤怒,他們平靜地接受了現實,放走了汽車司機。由於車頭被撞壞,一群人只好抬著車身一步步走向百里之外的大昭寺,在接近米拉山口時,上坡的路艱難而曲折,他們用那天生吐字如經的歌喉吟唱著:「我一步一步朝山上走,雪花一點一點往山下落,在我與雪花約定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們都擁有同一個母親啊,卻有著不同的命運啊,命好的當了喇嘛,命不好我去了遠方啊……」歌聲一遍一遍重復著,藏文里的尾音和蒙文有很多相似的迴旋,帶著一份淡淡的蒼涼,一份淡淡的憂傷回盪在山谷,回盪在飄揚的經幡里,回盪在我的心裡……

死亡不過是身體回饋給萬物的一個輪回,它讓我們懂得,在所有的生命鏈條中我們也只不過是很平凡的一環,當一切塵歸塵土歸土以後,那個叫做靈魂的東西需要有個安放的地方。

他們終於到達了日思夜想的大昭寺,短暫的停留後又踏上去岡仁波齊的路程,岡仁波齊如一座豐碑矗立在眼前,而那個早晨楊培爺爺卻再也沒有醒來。

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死亡這么美麗,就如費列羅在《生命的禮贊》中說的那樣:「你從塵土中來,必將歸於塵土。」他死在了他嚮往的天堂,他似乎到達了靈魂的歸所,即使法師已經准備好肢解他的屍體,即使禿鷲已經迫不及待地在天上盤旋,可是我和那些朝聖者一樣,沒有恐懼,只有安慰。因為誰的靈魂不是在路上?死亡只是貢獻出了一具肉體,在神聖的岡仁波齊面前,一切都顯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

影院的燈亮了,我才發現堅持看完的人有三分之一,而我也早已熱的衣服貼在背上 ,只是我自己全然不覺。這場沒有預定劇情,沒有大牌演員,只是一路磕頭的電影到底有什麼魅力吸引著我呢?

回家的路上,我不斷地問自己。在華燈初上的城市裡,在川流不息的車燈里,在濃妝艷抹的人群里,我們誰可以說自己的日子過得平靜而安詳?我們不是在羨慕著別人越住越大的房子,就是焦慮著自己越來越渺茫的未來。為了那些利益人們殫精竭慮,我們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靈魂卻總在夜深人靜時考問我們的良知。我們在笑話別人的同時自己卻成為了別人的笑資,我們需要一個安定的東西住進身體,讓我們的心不在彷徨和迷茫,讓我們的靈魂不再遭受桎梏和囹圄。

心中有塊聖地,不讓思想蒙塵,卻待靈魂生香,這就是朝拜的力量。

《岡仁波齊》像一座金字塔坐落在人跡罕至的高原上,海拔六千多米,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世界的中心」,梵文中是「濕婆的天堂」,是佛教里傳說中的須彌山,它常年覆蓋的雪如水晶般冰雕玉器,那邊緣整齊的山型如蓮花般讓人心生敬畏,它是我們心中的聖地,你每次看到它內心都湧起無限敬仰,那份憧憬可跨越關山,化作無數道佛光穿越萬水千山。人可以沒有宗教信仰,但絕不能沒有精神信仰,否則就如周國平先生所說我們的靈魂找不到居所,被罷黜在外,而靈魂卻一直有著「王室血統」,總有一些高貴的靈魂為回復它的王位而努力著——而我,願作它的追隨者。

《岡仁波齊》觀後感二

看完《岡仁波齊》久久內心不能平復,電影里每一個磕長頭的場景,都熱淚盈眶。雙手合十舉過頭頂、停留喉間、安放胸口,然後匍匐下跪,五體投地,合掌起身……一遍一遍周而復始的單調動作,在前往聖山——岡仁波齊的路上,以春夏秋冬為背景,以生老病死為伴奏,以救贖為信念。我想這就是人生最平淡卻也是最震撼的節奏!就此,寫下一段感想,一段關於活著與死亡之間的感受。

西藏、宗教、信仰、朝聖……看似神秘的概念,《岡仁波齊》通過11個普通的藏民,一段平凡的朝拜聖山經歷,如細水般緩緩道出。從電影畫面的角度也許它不夠華麗,從故事情節的角度也許它不具備太多沖突,但正是這般貼近真實,才能激盪起內心深處的漣漪。電影的朝聖之路告一段落,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依然在朝著前路前行,而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一個因果的輪回……

電影開始於一個西藏的小村莊——芒康,故事開始於芒康的一戶普通人家。家中的長者帶著遺憾去世,為了替他完成遺願——去朝拜岡仁波齊,這個家庭傾盡一切,宰殺牛羊,變賣籌資,安排一家老小,准備踏上一條漫漫長路,然而這條路上會發生什麼,完全不知……

現實中,人生許多階段也許都會遇到需要歸零的時刻,初出茅廬的迷茫、人生巔峰的失衡、萬念俱灰的`絕望。那時,前進與徘徊,不知難倒了多少人,因為心路的前方是什麼,你我都沒有答案。就像准備朝聖的藏族家庭,傾其全部為的並不是最終的到達,而是為了那一路的懺悔與救贖。芒康村莊上聞訊而來的村民,紛紛申請加入朝聖的隊伍,他們有沾滿動物之血的屠夫,有懷孕待產的婦人,有身處不幸的中年,有不諳世事的女童,還有年邁的老人……為了同一個信念,他們臨時組隊。

就像漫漫人生路中每時每刻遇到的朋友,也許各自的目的不同,年齡不等,身份各異,也正因如此,才會讓心路更加多彩。沒有誰生來孤獨,父母、朋友、師長、愛人……我們扮演著生命中每個時刻的角色,同時,更多的角色配合著我們演繹自己的生命,沒有誰是單純的生和單純的死,因果交織的業力牽引著我們前行。

朝聖之路,註定坎坷,含淚的告別只是開始。沿著318國道11個人開始三步一磕的虔誠之行。重復的動作在不重復的風景、過客、晝夜之間反復。第一件不尋常的事,便是新生命的降臨,那個被聖山賜福的孩子降生在朝聖之路上。而後經歷短暫的喜悅後,母親加入到磕長頭的隊伍,一切重新歸於腳下。此後,屠夫為一隻路過的螞蟻讓路,孩子帶病堅持磕頭,老人每晚帶領大家念經,路上遭遇車禍,他們選擇原諒司機……因為撞壞了拖拉機,所以男人們拖著行李車行進幾百里,再折回遠處磕頭。遇到泥濘和水潭,他們磕著長頭過去,羊皮護具已經破敗不堪,水打濕了他們的身體,曬干頭發和衣服,他們又重新向著前方出發,直到一個清晨,隊伍里的長者楊培老人長眠於山腳下。因為楊培老人的心願,隊伍成行,而他的離開並不預示著隊伍的終結。他們為老人堆起了瑪尼堆,請了喇嘛做法事,而後又以瑪尼堆為起點開始了長頭的叩拜,幾百公里外便是拉薩的布達拉宮……

一路上,經歷生老病死,就像人生的縮影。生命的誕生象徵希望,讓人喜悅,成長的過程有痛苦陪伴,而死亡的寂靜,又有些許惶恐。心路之上,每一段情緒的誕生,每一個身影的出現與離開,都會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出發的目的以及最終的結果,在前行的過程中變得不那麼重要,唯有每一步前行的軌跡,清晰的留在身後。

如果人出生和死亡的時刻已命中註定,那麼中間所走的每一步都值得我們細細斟酌。人生沒有回頭路,但有很多分叉口,每個路口,我們都要調整步調和步幅。正如影片中,路邊村莊長者的提醒:不能帶紅繩磕頭、小孩磕頭不能走太多步……一路走來,總有那麼一個人、一件事,提醒了沉淪的步伐,重新整裝出發。

電影最後,朝聖的藏民們順利抵達拉薩,他們的錢花光了,頭發長長了,十萬遍的長頭快磕完了。他們在拉薩打了兩個月的工,和發廊女孩約定從聖山回來後再相見,之後,重新朝著岡仁波齊出發……

《岡仁波齊》以木板在雪中滑行的聲音來告訴我們電影告一段落,朝聖之路還在繼續……似乎結束但又沒有告別。超乎人們以往對結局的認知,在最需要感情升華的結尾,一切又歸於平靜。而這更符合人生之路的設定,因為對於人生最大的落幕「死亡」而言,有時也來的猝不及防。即使死亡過後,依然需要尋找下一個輪回的起點……

聽著朴樹為《岡仁波齊》特別發布的《No Fear In My Heart》,我的觀影感想到此暫停了,凌亂的文字記錄了小小的一點感想。感恩能在自己歸零,准備開始自己第一段朝聖之路之際,看到這樣一部片子。始終堅信因果輪回,世事無常,身為滄海一粟的我們,走在自己的心路上,時刻提醒自己腳下的每一步都要踏實堅定,迷茫時不輕易退縮,犯錯後勇敢駐足,摔倒了繼續前進……享受身邊出現和消失的一切,因為這就是你我心路上獨一無二的輪回,也是最值得你我繼續前行的原動力。

Ⅳ 電影兒子死後父親循著登山路線找記憶電影叫什麼

朝聖之路 The Way (2010)
主演: 馬丁·辛 / 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 / 黛博拉·卡拉·安格 / 約里克·范·韋傑寧根 / 詹姆斯·內斯比特
劇情簡介 · · · · · ·
美國醫生湯姆(馬丁·辛 Martin Sheen 飾)在兒子丹尼爾(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 Emilio Estevez 飾)不幸在法國遇#難之後,動身前往法國取回兒子的遺#體#和#遺#物。丹尼爾死#在了比利牛斯山,在去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朝#聖之路上,他遇到了暴風雨,然後就這么平靜地離開了人世。這條通往教#堂的路,又被叫做「聖雅各之路」(Way of St. James)。
最初,湯姆的目的只是取回丹尼爾的遺#體,但是在到達了法國之後,湯姆卻決定要重新將丹尼爾已經走過的和沒有走完的路重新走一遍,以更好地體會兒子的生活、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在重走聖雅各之路的過程中,湯姆遇見了三個從不同國家來到這里的「徒步旅行者」,他們都在尋找著生命力更大的意義,並希望通過徒步重新在世俗的世界裡得到心靈的慰#藉。

Ⅵ 岡仁波齊電影的詳細劇情介紹

《岡仁波齊》跟商業大片是完全不同的電影類型,一部電影早晚都會見到需要見到它的觀眾,需要看緣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岡仁波齊電影介紹,供大家參考!
岡仁波齊電影的介紹
作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愛情麻辣燙》《洗澡》《飛越老人院》……張楊的電影作品帶給觀眾不少感動與思索。近年來,熱鬧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卻再難覓得張楊的身影。這兩年,他把精力投注在電影《岡仁波齊》上,6月20日該片將在全國上映。今(14)日,電影在重慶點映,張楊現身聊起了心路歷程。
岡仁波齊電影:5年後的回歸之作
2012年《飛越老人院》後,張楊幾乎消失在公眾視線。5年後回歸,他帶來一部用紀錄片手法拍攝的劇情片。對於張楊來說,拍攝這個 故事 並不是一時興起,「以前的好多生活跟旅行、野外、西藏就有關聯。我一直有個西藏情節,覺得早晚有一天會去拍這部片子,這個想法已經在我腦海里生長了十幾年。」

有了想法,找誰來演是個問題。對於角色,張楊也早有設想,幸運的是,在芒康縣普拉村,11個普通的村民願意跟劇組一起踏上這場冒險之旅。「村民都很質朴,我們之間需要的是了解和磨合,建立彼此的信任,否則拍攝無從談起。」

沒有程式化的劇本,全程拍攝一隊毫無表演 經驗 的普通村民,在張楊看來也是全新的嘗試,「這群業余演員從表演角度上看,沒有任何問題。他們不需要更多地去表演,而是需要自然地生活,呈現一種寫實的感覺。」

就這樣,2014年張楊帶著拍攝團隊在高原上呆了一年,「一邊走一邊拍,觀察的同時再從中提煉,路上會發生什麼也都未知,這種即興的拍攝,也打開了全新的創作方式。」
岡仁波齊電影的背後故事
談起這幾年的「淡出」,張楊表示,對於自己到底想要拍什麼,思考了很長時間,希望放慢節奏,盡量拍自己喜歡的東西。

5年裡拒絕了不少商業片拍攝的邀請,張楊直言,「我拍的電影內容和題材比較嚴肅,而現在的商業電影太娛樂了,這不是我想要去做的電影。目前,正在雲南拍攝新的電影,仍然是即興記錄的方式,從真實生活里汲取素材。」

作為一部文藝片,《岡仁波齊》上映檔期前後有《異形:契約》和《變形金剛5》兩部商業大片,票房前景不容樂觀。對此,張楊顯得很淡然,他無所謂票房好壞與否,「其實這部電影2015年就做完了,但一直都沒有上映,在這兩年中我也不著急。其實它在哪個檔期上都可以,跟商業大片是完全不同的電影類型,一部電影早晚都會見到需要見到它的觀眾,需要看緣分。」

第六代中堅導演張楊醞釀26年的新作《岡仁波齊》將於6月20日在全國公映:藏歷馬年,是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本片講述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個普通的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磕頭2500公里去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此行歷經生、歷經死、歷經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災難、變故、內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看似波瀾壯闊,實則平靜至極。本片之前在歐美十餘國電影節展映,反響巨大。

6月14日,《岡仁波齊》路演第五站來到重慶,在觀音橋方所書店舉辦了映後沙龍活動。活動一開始,張楊導演就欣喜的表示,近幾年國內觀眾對於藝術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方所書店舉辦的多次藝術電影活動中,到場的90後年輕觀眾越來越多,是一個可喜的現象。隨後,導演張楊與《岡仁波齊》紀錄片導演馮章順及物理學博士、青年製片人__峰圍繞「大美盡頭有神山」這一話題,暢談對於藝術電影的種種心得與體會。現場觀眾里有不少電影從業者,在現場提問中熱情高漲,張楊也用自己多年的經驗為現場觀眾解惑。

一路走來一路歌,帶著旅行的心態拍攝一部電影

在拍攝《岡仁波齊》的時候,張楊帶著團隊在西藏呆了一年,深入藏區一年多,日日夜夜待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為了一個理想的鏡頭,長時間的等待,這些都是在拍攝過程中經歷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像突如其來的大暴雨,極端的低溫天氣,懸崖和難走的藏區道路,也都是電影拍攝一年多來,經常會經歷的事情。

導演張楊和紀錄片導演馮章順回憶起這段歷程都表示,最重要的是要將這一年拍攝當成一次「旅行」,享受在高原上生活的一年,享受這個拍攝的過程。

張揚說,其實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旅行的心態,在這一年不要總是帶著工作的狀態,如果這樣就會感到非常勞累,重要的是享受,享受這次「旅行」。張楊說,拍攝《岡仁波齊》時,劇組的工作並沒有嚴密的規劃,不像常規劇組那樣起早貪黑、緊鑼密鼓。有時候沒想好拍什麼,或者碰到下雨天,大家就不用工作。電影只是路上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體會旅行的樂趣,享受路上的生活方式,「當然高原上是艱苦的,你要面對寒冷、空氣稀薄、高原反應等各種問題,但當你把它當作一場旅行,當成一種生活的時候,所有的困難都微不足道了,反而你特別願意想方設法把它變得更有意思」。

歷經三百多個日夜,將朝聖凝固成一部長片

「近600小時的高清素材,真實記錄這條朝聖路上的困惑與追求,有些人為了救贖,有些人卻是為了逃離,還有一些人為了父母,更多人卻是為了眾生。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但至少若干年後,我們仍然可以從這部影片里看到一個民族,還這樣生活著,或生活過……」在《岡仁波齊》三百多個日夜的拍攝中,紀錄片導演馮章順從他的角度忠實地記錄下了那一年行走在高原上的這支朝聖隊伍和這隊電影人,並將這一年的歷程凝固成一部長達四個小時的紀錄片。

對於這四個小時的電影時長,馮章順本人也有一些猶豫,張楊卻認為,應該堅持這樣的決定,「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可能難以想像,但對於真正想拍電影或做電影的人,也許這個片子是特別好的教材,我和順子(馮章順)說,更重要的是咱們過十年以後再看這個東西,那時候才能感受到其中最有意義的部分。」

拉長的拍攝旅程,有著反復試錯的驚喜和趣味

在當天的映後沙龍上,有很多電影從業者來到現場,有觀眾對於《岡仁波齊》的製作非常感興趣,並向張楊導演及現場嘉賓提出了關於電影製作方面的問題。

有觀眾問到張楊導演在拍攝《岡仁波齊》的過程中,對電影有了那些新的認識。張楊表示,以往自己的電影多是會准備好劇本再進行拍攝,但是《岡仁波齊》並沒有劇本,有的只是最初對角色的設想和對大致劇情走向的規劃,電影中最終呈現的情節均來自在朝聖路上的所見所聞,並最終加工成影像呈現在大銀幕上,「《岡仁波齊》完全打破了我們以往最倚仗的劇本,究竟我們沒有劇本,能不能拍電影呢,我覺得可以拍,當然代價就是你必須把時間拉長,你可以在這期間反復試錯,而這種反復嘗試和試錯的過程,也讓拍攝的過程變得更有趣」 。

張楊也表示,自己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徹底愛上了這樣拍攝的方式,「真實的感質是我非常喜歡的,雖然我以前的電影也在努力靠近真實,但你自己心裡知道會有一些設計的內容,有一些橋段和一些技巧性的東西,但是在《岡仁波齊》這部電影中,我反而覺得這些東西可以全都不要,這種更簡單,更單純的創作方式,是我現在比較喜歡的」。

在等數目的去與歸中達成新的平衡

在沙龍現場有觀眾表示對電影中朝聖路上孕婦生產的情節印象深刻,想知道這一情節是否是真實發生的。張楊介紹說,這一場景完全是真實的,而變成如今這樣的呈現也有一些機緣巧合。

原來在最初張楊的設想中,早就設定好朝聖路上的一死一生,電影中老人的「死」應該先發生,而後才有「生」的出現,但是在實際中卻遇到了問題。在劇組遇到孕婦時,孕婦並不清楚自己的懷孕時間,誤以為懷孕四五個月,實際上路之後卻發現已經懷孕八月有餘,而這個朝聖隊伍中原本也就設定好的新生命,也就愈發不可控制的突然降臨,形成了現在電影中的先「生」後「死」。

張楊表示,電影中的所有情節均來自劇組對真實生活的觀察,在朝聖途中突然降臨新生的情況並不少見,「有些朝聖隊伍一走可能就走一年兩年,這種突然多了一個人的情況很正常,可能這是一個家庭一起朝聖,上路兩三個月之後就懷孕了,之後孩子在途中降生,也就顯得再正常不過」。

電影中老人去世的情節,也同樣源自現實生活。張楊表示,在和老人商量這場去世的戲時,老人非常痛快就答應了,完全超出了劇組的想像,「我跟老爺子說要拍去世,他說可以,因為他知道他在做一個什麼樣的東西,這種在路上突然的去世也很正常,雖然這些是早就形成的設想,但實際上還是源於真實的生活」 。

《岡仁波齊》能否為藝術片市場破冰

電影《岡仁波齊》曾入圍多倫多電影節「當代世界電影」單元,並獲得第 7 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評委會特別表彰。2016年,《岡仁波齊》在西雅圖電影節UP=TOWN影院放映時,觀眾足足給了五分鍾的掌聲。這部影片曾陸續在釜山國際電影節、荷蘭鹿特丹、瑞典哥德堡、瑞士日內瓦、英國奇切斯特等多個海外國際電影節進行過展映,受到過諸多海外媒體的贊譽。

《好萊塢報道》曾發文力挺,表達了這部影片對海外影迷的影響:「影片《岡仁波齊》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的方式獲得了廣泛肯定。有影迷在看完片後說,虔誠而淳樸的藏民,為朝聖而生,亦為朝聖而死,是一種對自然及信仰的絕對尊重與膜拜。電影里的朝聖之路是打消心中疑惑雜念的旅途,讓很多海外影迷起了去西藏的念想,甚至有一些曾經去過的人也打算以行走的方式再去一次西藏,去拉薩、去岡仁波齊進行一次朝聖。」

在獲得國外不俗口碑之後,《岡仁波齊》在中國的反饋無疑值得期待。在此前幾站路演的映後沙龍中,《岡仁波齊》已經收到了越來越多的好評。影評人史航稱贊影片說,「這部電影沒有任何套路,就是這么走著。盡管沒有推特寫鏡頭,卻能夠讓人記住里邊的每一個朝聖者,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地方」。著名編劇蘆葦表示,中國電影目前面臨著娛樂至死的困境,觀眾到電影院里不再是尋求心靈的交流,不再是尋求一種對人性和對社會生活的了解,「因此《岡仁波齊》這樣的電影,在目前的中國影壇中非常罕見,還有人在堅持這樣去做,把這它作為反映社會真實的一個影片,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尊重。」著名學者尹鴻認為,市場的成熟和觀眾的成熟是同步的,市場慢慢變大,觀眾也會越來越成熟,觀眾選擇電影的能力也會越來越高,「我相信《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一定會打動觀眾,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喜歡,而且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去電影院去看」。

猜你感興趣:

1. 鏘鏘三人行怎麼不播了

2. 岡仁波齊電影楊培死了是真的嗎

3. 岡仁波齊電影網路雲1080p資源鏈接

4. 原諒他77次電影主題曲

5. 《藍色天堂》讀書筆記

6. 藍色天堂讀書筆記

閱讀全文

與朝聖之路電影哪裡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把srt文件加入電影 瀏覽:694
鼠患電影那個好看 瀏覽:699
韓國電影成人用品免費觀看 瀏覽:62
電影里的片段如何發上抖音 瀏覽:638
李奎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565
好看的免費電影推薦美國 瀏覽:288
什麼是拍微電影 瀏覽:808
有哪些電影是女人為了錢 瀏覽:691
星語心願原聲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175
電影艋舺怎麼看 瀏覽:229
6月17日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241
盲俠電影在線免費播放 瀏覽:263
好看的動畫微電影2013 瀏覽:382
玩客雲如何下載最新電影 瀏覽:535
日照好人免費電影原版 瀏覽:776
19年新出的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194
地久天長電影什麼上映 瀏覽:1
廣西網紅許華升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46
香港免費國語完整版電影 瀏覽:538
怎麼看電影院座點陣圖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