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九四二在哪裡拍攝的
電影《一九四二》劇組從2011年11月16日到2012年2月17日共50天的長治拍攝期間,先後在濕地公園、駐市某部隊、平順北社鄉、長子西蕘村和大中漢村等地進行了拍攝。
『貳』 馮小剛電影1942是什麼時候拍的
《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影片於2011年10月19日正式開機,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叄』 急,馮小剛電影《1942》在哪個地方拍攝是在重慶嗎急,還有1942的簡介!!!!!!!!
在渝北龍興一個叫蘇家的地方,距離龍興古鎮車程約半個小時,地方比較偏,現在好像也沒開放 簡介 《一九四二》是由馮小剛執導,根據劉震雲小說改編的電影。該片由華誼兄弟公司出品,投資2億,於2011年10月19日開機,2012年11月29日賀歲檔上映。該片從1993年馮小剛看中劇本,到如今付諸拍攝,歷時18年,《一九四二》也是馮小剛使用膠片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肆』 有哪些在重慶拍的電影
1、《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陽光席捲城市,微風穿越指間」,巴渝流光溢彩的夜景,縱橫交錯的道路,石階鋪就而成的十八梯散著濃濃的人情味兒,輕軌在山城中慵懶地穿行,嘉陵江靜靜流淌……男主和一波兄弟大口大口地喝著江小白,重慶地道的高粱酒,只可惜缺了一頓火鍋。畢竟一口鴨腸,一口江小白,才是正兒八經的重慶味道。
2、《火鍋英雄》
《火鍋英雄》的片名自帶濃濃的重慶味兒,彷彿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毛肚在滾燙的牛油鍋里撈出來的香味。
影片充滿重慶元素,基本涵蓋了重慶的各種地標地兒,諸如文化街、大劇院、白象街、十八中、輕軌車站什麼的都露了個臉。尤其片中高頻出現的「老同學洞子火鍋」,打開了人們對重慶火鍋的全新認知,雪藏在防空洞里的美味有處可尋。
3、《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陽光席捲城市,微風穿越指間」,巴渝流光溢彩的夜景,縱橫交錯的道路,石階鋪就而成的十八梯散著濃濃的人情味兒,輕軌在山城中慵懶地穿行,嘉陵江靜靜流淌……男主和一波兄弟大口大口地喝著江小白,重慶地道的高粱酒,只可惜缺了一頓火鍋。畢竟一口鴨腸,一口江小白,才是正兒八經的重慶味道。
4、《瘋狂的石頭》
有人說,重慶是一座3D的城市。《瘋狂的石頭》就好像重慶本身一樣,無數的伏筆和巧合交織在一起,在一個三維空間中衍生出密密麻麻的諸多故事線,彼此牽連。
影片伊始,易拉罐從纜車上墜落的鏡頭大家可都還記得?重慶的輕軌上,騙人中獎的情景也歷歷在目吧?羅漢寺在熒屏中怒刷了一次存在感,小偷們在寺前智勇斗爭,周邊極具重慶特色的建築、街道忽閃而過,在人們的腦海中揮散不去。
5、《滿城盡帶黃金甲》
她是依山而建的山城,她是無霧繚繞的霧都,她是夏日酷熱的火爐,她是港灣璀璨的小香港,她是自然之景迷人的遊客熱愛之地,她是吃貨口中的美食朝聖之城……
她是重慶,將豪爽的江湖味與現代文明的精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當暮色降臨,萬家燈火點亮,處處一派流光溢彩之景,你站在江邊,迷醉在美景里。
6、《失孤》
《失孤》是一部「打拐」題材的影片,片中的畫面有三分之一的取景源於重慶。劇組走遍重慶渝中區七星崗華一坡、南岸區南濱路、北碚區以及綦江區等地,時空交錯的鏡頭再現了一個繁華與朴實共存的重慶。
鏡頭中的南濱路承載了主角們無盡的悲傷,而現實中的南濱路繁華無疑,享有「重慶外灘」的美譽,是看重慶夜景的絕好去處。
7、《1942》
重慶也是電影《1942》的重要外景取景地之一。記者白修德向蔣介石匯報災情的一幕在史迪威將軍博物館上演,影片中蔣介石祈禱的場所取景於榮昌天主教堂,蔣介石、宋美齡接見烈士遺孤的背景牆是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
而夾道歡迎美國大使和日軍轟炸重慶的情節在兩江國際影視城開展。如今的兩江國際影視城歷經修整,面向公眾免費開放,搭人力黃包車、聽評書展言子、品建築逛老街,在細碎的小事中觸摸重慶歷史,感受老重慶的那些歲月。
『伍』 馮小剛的溫故1942 拍攝地點 主要人物 上映時間 開拍時間 都是什麼 告我一下
一九四二 的拍攝地是:山西長治
----------------
一九四二的劇情簡介 · · · · · ·
1942年,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正處於白熱化階段。燎原之火,生靈塗炭,天災人禍,哀鴻遍野。當軍事家和政治家的目光聚焦在一城一郭的征伐劫掠之時,幾乎鮮少有人注意到古老的中原河南正爆發一場慘絕人寰的大旱災。影片的主角老東家(張國立 飾),狡猾、市儈,典型的封建地主,可即便如此也無法對抗這史無前例的災難,他被迫逃荒,親眼見證著兒子、兒媳、老伴等親人的種種死狀。他的遭遇是三百萬災民的縮影,面對這群人的苦難,無論是高高在上的蔣委員長(陳道明 飾),還是深入民間報道災難真相的美國記者白修德(阿德里安•布勞迪 Adrien Brody 飾),以及海內外的每一個人,如何能從這眼前的人間煉獄之景側目。絕望無止的逃生坎土,中華民族多舛命運的苦難一斑……
本片根據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改編。
『陸』 電影1942在哪裡拍攝的
臨汾市汾西縣師家溝
霍州市南杜壁天主教堂
平遙洪堡村戲台
長治市濕地公園
長治市長子縣南漳仙翁廟等
影片中百分之六十的場景,都是在山西晉中、晉城、長治、臨汾四地拍攝完成
http://www.cbda.cn/html/kx/2010/16544.html
『柒』 野火春風斗古城是今天的哪個地方
《野火春風斗古城》中國當代作家李英儒創作長篇小說,於1958年首次出版。
小說以作者自身生活和斗.爭經歷為素材,反映1942年底至1943年初這一抗.戰最艱苦年代,日.軍在冀中平原發動「五一大掃.盪」後,晉察冀根.據地活動迴旋地區相對縮小,為了度過艱苦階段迎接新勝利,黨.號召「向敵.後的敵.後進.軍」,在大量組.織武.工隊同時,派遣一批干.部深入平、津、保、石等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開展地.下工作。
《野火春風斗古城》現代劇,1961年由建德越劇三團首演,章月椿主演。
1963年,《野火春風斗古城》改編為同名電影,王曉棠、王心剛主演。
1995年和2005年,《野火春風斗古城》兩次改編攝製成同名電視連續劇。
《野火春風斗古城》民族歌劇,此劇文學劇本系根據李英儒同名長篇小說改編,孟冰編劇,千曉嶺、孟冰作詞,王詛皆、張卓婭作曲,總.政歌劇團2005年首演於北京,2007年又在北京演出了此劇修改稿。
2019年9月23日,《野火春風斗古城》入選中.共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重點選.題計劃「新中.國70年70部小說集」第12篇。
『捌』 急,馮小剛電影《1942》在哪個地方拍攝是在重慶嗎急,還有1942的簡介!!!!!!!!
山西長治
《一九四二》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河南,但外景拍攝地卻沒有在河南。馮小剛導演考察後說,河南已經變得既沒有過去也沒有現在。反倒是山西的古村落有著厚重的歷史感。長治的拍攝地主要有濕地公園、駐市某部隊、長治的舊鐵路、平順北社鄉、長子西蕘村和大中漢村等。
重慶
《一九四二》在重慶的拍攝部分主要是國民黨及宗教人士的活動場景。在重慶的拍攝,民國街占足了風頭,此外,拍攝地還有李子壩的史迪威將軍博物館、南坪的慈母山聖母堂、南山植物園、黃桷古道和法國水兵營等。
電影簡介:
《一九四二》是由馮小剛執導,根據劉震雲小說改編的電影。該片由華誼兄弟公司出品,投資2億,於2011年10月19日開機,2012年11月29日賀歲檔上映。該片從1993年馮小剛看中劇本,到如今付諸拍攝,歷時18年,《一九四二》也是馮小剛使用膠片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樣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 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 ... 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為什麼到了陝西,人全沒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麼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老東家:「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別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說,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妮兒,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玖』 在重慶拍的電影有哪些
《蕎麥瘋長》、《幸福馬上來》、《歧途》、《周漁的火車》、《十面埋伏》、《瘋狂的石頭》、《好奇害死貓》、《滿城盡帶黃金甲》、《三峽好人》、《雙食記》、《失孤》等。
1、《幸福馬上來》
《幸福馬上來》是由黃建新監制,馮鞏、崔俊傑執導,馮鞏、岳雲鵬、劉昊然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講述重慶老牌調解超人馬尚來與調解界新秀茅雪旺為分出誰是山城調解第一人,率領各自的調解天團展開一場場奇招盡出爆笑調解大作戰的故事。
主要取景地:影片全程在重慶(先後在江北嘴、力帆中心、中山四路、重慶大劇院、南濱路、榮昌萬靈古鎮、觀音橋步行街、九街等諸多地標)取景,歷時75天完成拍攝。
2、《周漁的火車》
《周漁的火車》是根據青年作家北村的小說《周漁的喊叫》改編,由孫周與北村共同編劇,鞏俐、梁家輝、孫紅雷聯合主演的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故事,影片於2002年8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周漁的火車》
主要取景地:重慶圖書館舊館、長江索道、南濱路等處。
3、《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北京新畫面影業公司於2004年出品的一部武俠電影,由張藝謀執導,金城武、劉德華、章子怡領銜主演。影片講述的是晚唐時期兩個捕快與一個歌妓的愛情故事。原本歌妓喜歡的是劉捕頭,但後來經過一番周折,歌妓發現自己最愛的竟是金捕頭,劉捕頭則因愛生恨,萌發了殺死歌妓的念頭。最後歌妓為了保住金捕頭的性命,與劉捕頭同歸於盡
主要取景地:片中薄霧籠罩中的竹林取景自重慶永川的竹海;爛漫的花海、泛著銀光的白樺林和層層疊疊如畫般的遠山則取景自烏克蘭克索沃國家森林公園
4、《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石頭》是寧浩導演的黑色喜劇片,由郭濤、劉樺、黃渤、連晉和徐崢等出演,該片講述了重慶某瀕臨倒閉的工藝品廠在推翻舊廠房時發現了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不料國際大盜麥克與本地以道哥為首的小偷三人幫都盯上了翡翠,他們與工藝品廠保衛科的科長包世宏長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主要取景地:影片開拍之前,寧浩的選擇包括重慶、廣州、武漢等幾個城市,但是在重慶取景之後,寧浩立刻決定了下來。包括長江索道、輕軌2號線、重慶江北機場T1航站樓、渝中區小什字-羅漢寺-道門口一帶、渝北區龍興寺、彈子石碼頭、渝中區鑫龍花園樓間天橋等等。
5、《滿城盡帶黃金甲》
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故事根據曹禺的話劇《雷雨》改編,電影講述大王征戰之後大勝回朝,暗暗發覺宮廷內部已發生微妙的變化,原來王後與大王子發生不倫之戀,而王後、大王子、宮女之間的三角戀更是復雜。各方為權力、情慾展開明爭暗鬥,最後矛盾不可避免地總爆發,所有爭斗的人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主要取景地:外景在重慶武隆的天生三橋拍攝。
『拾』 電影1942
電影是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老百姓在災難面前的無助和苦難。
從馮小剛1993年醞釀拍《1942》,到2011年正式啟動開拍,這個過程足足准備了18年,足見馮小剛對這部影片的慎重。
事實上,開拍時,馮小剛也投入了極大的成本。
因為是逃難題材的電影,所以光群眾演員就有幾百人,每場戲最多時達到六百多人,最少時也有三百多人,連主演張國立都說,現場人太多了。
這么一個龐大的團隊,光是調動起來都會付出極大精力。有一個難民扒火車的情節,短短6分鍾的鏡頭,就前前後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最後才呈現出在零下20多度的雪地里,行駛的火車頂上擠坐著幾百個難民的震憾場景。
而且,因為《1942》,在重慶兩江新區,還多了一座4A級旅遊景區——兩江國際影視城。
那是當年在拍攝電影時,臨時打造的一條國民時期重慶的街道,這座影視城是按照永久性建築來修建的,幾乎對當年山城重慶的一些特殊建築按照1:1的比例進行了復制還原。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的情懷之作,他試圖借一場70年前的人間災難來反思人性與救贖。
從另一個角度看,《1942》同樣也反應出的幾個深刻寓意,同樣耐人尋味。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1942》中,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是個讓人唏噓不已的角色。他腰纏萬貫,是村裡的首富。
當村莊里的窮人們都因為災荒餓肚子時,他家的糧倉里囤著滿滿的糧食,手裡有數量可觀的硬通貨——銀元。他衣食無憂,完全不用考慮天災會給自家帶來什麼影響。
可是,當周圍的人們飢餓的走投無路時,老東家自然就被當做了活命的門路。這就跟溺水的人,為了求生,出於本能會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東西是同一道理。
飢民們擁入老東家家裡「吃大戶」,他的兒子在混戰中被打死,家中的糧倉也在一夜之間幾乎被搬空。
為保家人平安,老東家趕著馬車,帶著家眷,拉著糧食,帶上銀元,加入了飢民們逃荒的隊伍當中。
臨出發時,女兒執意不走,要回學校上學,老東家安慰女兒說,我們和那些災民不一樣,不是去逃荒,就當是去旅遊。
逃荒的難民是沒有糧食吃,才背井離鄉,去尋找活路,而老東家因為有錢、有糧、有槍,還有馬車,他確實把逃荒當做了旅遊。
然而,就算是老東家幾十年的人生閱歷,他也沒有想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道理。當幾乎所有人都陷入苦難的洪流,他又豈能獨善其身?
他的馬車、糧食、槍支、銀元,在逃荒途中全都搶走,他一家人落得跟佃戶一樣,成為真正的逃荒者,之前每天吃包子餃子的胃,現在也不得不跟其他人一樣,吃起了柴禾。
在災難面前,所有的逃荒者都是平等的。
2
餓肚子之後,人會做一些絕望的事情
張國立在拍完這部電影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餓肚子之後,人會做一些絕望的事情,一些對他們來說沒尊嚴的事情,這是最恐怖的。」
老東家的17歲的女兒星星,長的如花似玉,從小優渥的生活,讓女孩嬌生慣養,不知「生活的艱辛」為何物。
逃荒時,是父親極力粉飾,說他們的出行算是旅遊,星星才不情不願地坐上馬車,跟著家人一起走。
即使是周圍如洪水一樣的逃荒人流,也沒能讓星星真正體會到一絲危險。她反而一直抱著懷里的貓,充當它的保護神。當嫂子擠兌她拿小米粥喂貓:「人還吃不飽,卻拿糧食喂貓」,星星立即說,就當貓吃的是她那份,她晚上不吃了。
即使是日本人的飛機轟炸難民,死里難生的星星還無所畏懼地跑出去找貓。
那時的她,內心有著初生牛犢的勇氣和力量。
直到家裡的糧食財物全都搶走後,一家人不得不跟真正的難民一樣將柴禾磨成粉吃時,星星內心才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飢餓讓她的自尊、信念全都變得不堪一擊。在她嫂生下孩子後,父親為怎樣給兒媳婦找一些吃的補身體,而愁眉不展時,星星主動獻出自己保護了一路的貓。
貓被宰了燉湯,老東家坐在女兒身邊,哭著說:「星星,爹對不起你啊!」此時,星星卻面無表情地看了眼被扒掉的貓皮,站起來說了句:「我也要喝貓湯」,並且把書本撕碎,親自來燉貓湯。
不是星星不想再看書,而是當時,燉湯的柴禾也是食物,比書本金貴多了。
電影的這個情節,讓人看了無比痛心,隨著那一鍋貓湯燉熟,星星內心堅守的東西,也一點點坍塌了。
同樣因為飢餓,星星將自己賣給了假冒被服廠招工的妓院,換了五升小米。
知道被騙後的星星並沒有反抗,而是吃飯吃到撐得蹲不下身去,然後默認了自己的命運。
3
人最大的善良是有同情心
在電影中,有一個外國記者白修德,為了了解災民的真實情況,親自去河南當地考察。他一路上歷經千辛萬苦,拍了很多珍貴的照片。
先開始,白修德的功利性很強,他去災區,就是出於記者的本能和為了獲新聞的國際大獎。
然而,隨著親眼目睹災民的苦難,他越來越感覺到心情沉重。
在白修德牽著教會給他好不容易提供的毛驢,在難民中拍攝時,他的毛驢自然成了飢民們覬覦的財物。
老東家帶領著兩個同伴,自己的長工和曾經的佃戶,便趁著白修德在野地里休息時,來偷毛驢。
毛驢剛被偷走,白修德便醒了。此時,長工已經把白修德的相機和僅有的餅干拿在了手裡。
白修德立即哀求長工,餅乾和毛驢你們可以拿走,相機不能吃,請還給我。
毛驢和餅干對白修德同樣重要,沒有食物跟交通工具,他很難挺過去,安全回到重慶。而此時,白修德明明隨身帶著手槍,他完全可以用手槍拿回自己的所有東西,但他沒有,因為他太知道飢民的可憐。
人最大的善良是,明明有能力報復傷害自己的人,卻能看到對方承受的苦難,選擇忍氣吞聲。
4
責任也是動力
老東家帶著一大家人逃荒,目的是讓家裡人能活下去,但是,家裡人卻在逃荒路上走的走,死的死,最後只剩下了他和襁褓中的孫子。
他懷抱著孫子,靠著賣女兒的五升小米,拼了命往陝西走,尋找活路。在洶涌的人流中,他以老邁之軀,扒上開往陝西的火車,並不是他力大無窮,而靠得是活下去的信念。
但在陝西城郊,老東家卻為了躲避敵人的炮彈,將孫子壓在身下,將孩子悶死了。
看著死去的孫子,老東家老淚縱橫,然後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
路人的對他說:「現在回去就是個死」,他默然地說:「我就是想死得離家近些。」
顛沛流離的疲憊,加上失去所人親人的痛心,讓老東家所有生的希望都破滅了,他只求死的時候,能離家近一點。
然而,就在他失魂落魄准備自生自滅時,碰到了一個在死去的親人屍體旁哭泣的小女孩,小女孩哭著對他說,認識的人都死了。
眼前這個跟自己同樣境遇的小女孩,讓老東家滿是憐惜和辛酸。他對小女孩說:「叫我一聲爺,咱倆就算認識了。」
小女孩含著淚,喊了一聲「爺」,老東家拉起小女孩的手,向前走去,最終兩人都活了下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小女孩救了老東家。如果沒有小女孩的出現,也許一心求死的老東家不會再有生的勇氣,而有了小女孩,他便有了責任,也就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在沒有經歷苦難之前,很難說誰更堅強,誰又能一直善良。
在《1942》里,人們看到的只是在苦難面前,生命的無助和悲傷。
回顧影片,突然想到,也許《1942》想表達的情感是:
願山河無恙,歲月無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