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聽風者的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jPvq_bwvj3lxPzTYcs-s_w
⑵ 聽風者總票房是多少
《聽風者》總票房為2.5億。
《聽風者》是美亞娛樂集團進軍內地市場以來投資最大的一個電影項目,依賴奢華的主創陣容、精良的製作、持續上漲的口碑,以及強勢的宣發取得了近2.5億的票房佳績,令影片打破了《風聲》在2009年創造的2.2億華語諜戰片票房紀錄,也成為麥兆輝和庄文強導演組合的歷史最好票房。
⑶ 《聽風者》是根據什麼時間的歷史改演的
《聽風者》是根據【解放初期】的歷史改演的
《聽風者》是美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於2012年投資拍攝,改編自麥家原著《暗算》的諜戰電影。由麥兆輝、庄文強導演,梁朝偉、周迅、王學兵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解放初期,國民黨殘余敵特人員意圖顛覆新政權,為監聽敵台而設立的神秘部隊701陷入了空前危機。在這場看不見的戰斗中,演繹著一場腥風血雨的諜戰傳奇。
⑷ 周迅的《聽風者》真的如此不堪一擊說說它的另一個故事
2009年,周迅參演了《風聲》,她在劇中的角色叫顧曉夢,真實身份是「老鬼」。
2012年,周迅又參演了《聽風者》,她在劇中的角色叫做張學寧,真實身份還是「老鬼」。
前一部《風聲》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贊譽它為近十年最好的國產「諜戰電影」,但關於《聽風者》,多數人如我一樣,是不怎麼喜歡的。
但不喜歡,不代表它就一無是處。( 關於《聽風者》的另一層故事解讀,可以直接跳到第三個篇章,因為前面相對枯燥。 )
《聽風者》與《風聲》兩部電影的劇情腳本均出自大師級別的「諜戰作家」麥家,其中《聽風者》改編的原著作品名稱叫做《暗算》,而在某種程度上,「暗算」兩個字才更能貼近整部電影的劇情主基調。
2011年麥、庄二人在拍完港版的「聽風者」《竊聽風雲》1/2兩部以後,口碑與人氣直線飆升,於是二人在與麥家幾次會面以後,決定要拍一個大陸版本的「竊聽風雲」,為了貼合「竊聽」這個IP,麥、庄取了原著《暗算》里竊聽人員的代號「聽風者」作為電影名稱。
然後又請來了周迅。
於是當「麥家」+「周迅」+「風」三個字眼聯系在一起的時候 ,便會讓觀眾第一時間把這部電影和3年前的另一部電影《風聲》聯系在了一起。
然而《風聲》中最燒腦的部分:關於老鬼、老槍等人的身份追尋,到了《聽風者》則淪為了輔助,王學兵飾演的初代老鬼,以及周迅飾演的二代老鬼,都在第一時間很直白的告訴了觀眾。
這樣一弄,《聽風者》便徹底不屬於諜戰或者懸疑范疇內的電影,它更像一部劇情片,它只是單純的在交代間諜人員、情報人員的前世今生和內心世界。
而這種改變,很不討好。
張學寧(周迅 飾)是一位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人員,她的主要工作是搜尋和解決國民黨留下的特務人員,受命於701部隊,直接上司為老鬼。
老鬼(王學兵 飾)明面身份是船王的兒子郭興中,暗裡身份則是共產黨情報組織701部隊的最高負責人。
某一日,老鬼召集張學寧,告訴她:701之前截獲的敵方120個電台頻率,已被敵方知曉,在敵方更改了頻率以後,701部隊已經無法再找到敵方用於傳遞信息的電台。
於是老鬼安排張學寧去找羅三耳。
人正常只有兩個耳朵,而這個人叫三耳,原因便是因為他異於常人的聽力,猶如多了一隻耳朵,老鬼希望藉助羅三耳的聽力,來找回被更改了頻率的電台。
張學寧在劇院看到了羅三耳和他的跟班何兵,但張學寧帶回來的卻不是羅三耳,而是何兵。
何兵並不是天生瞎子,是在13歲那年從樹上被日本兵用槍打下,哥哥死了,他活了,但卻也就此瞎了,只是瞎了以後的他,反而耳目變得越來越靈。
同鄉的羅三耳,看中了何兵的耳目,便帶他來了上海,藉助何兵的耳力,二人聯手掙錢。
這也是為何張學寧選擇帶回何兵而不是羅三耳的原因。因為真正可以幫助到701的人,是何兵。
然後何兵來到了701駐地,也找到了全部的120個電台,而在不斷的接觸過程中何兵愛上了張學寧,但這種愛在張學寧淡淡卻又堅硬的拒絕以後,何兵選擇了與另一位情報破譯員沈靜結婚。
婚後的日子,幸福而又恬靜,張學寧接替了郭興中成為新的老鬼,不斷往返於各地,安排並完成任務。
在張學寧請來的醫生幫助下,何兵治好了眼睛。
他睜開眼睛的那一天,張學寧和沈靜都在,他望著沈靜說:「你比我想的還要好看」,但他對張學寧說的卻是:「你比春嬌好看多了」。
春嬌是誰?她好比「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她是每一個男孩生命里第一個萌生愛意的對象,是讓男孩子第一次懂得什麼叫做異性相吸的分界點,所以這句「你比春嬌好看」,張學寧懂,何兵也懂。
再然後,有了雙眼的何兵,錯誤的把「老鬼」聽成了「重慶」,然後給出了錯誤的情報,於是張學寧便因為情報的錯誤,加上羅三耳的突然出現,而失去了生命。
悔恨不已的何兵,又戳瞎了自己的雙眼,他將用一雙耳朵去為逝去的「春嬌」復仇……
上面第二段便是《聽風者》明面上我們能夠看到的故事情節,它不懸疑、不燒腦,但它的畫面很美,在2013年金像獎提名上,入圍了8項的《聽風者》最終只拿回了一個最佳攝影,也佐證了《聽風者》的畫面美到了極致。
但如果這只是一個唯美的故事,它又如何可稱燒腦呢?
所以下面我要說的故事框架,是猜測、是暢想,並不是真實。
在前作《風聲》中周迅是老鬼,這次周迅又是老鬼,但這次的老鬼,卻是假的,是國民黨派過來的雙重間諜。
張學寧受雇於國民黨情報機關,建國以後留在了上海,明面身份是共產黨地下情報組織情報專員,實則是一位雙重間諜。
此時劇情會有兩種走向:
(1):她將堅守心中的錯誤信念,為國民黨黨繼續服務;
(2):她逐漸動搖,想拋棄雙重間諜里的另一重身份,只做共產黨人。
電影中有一幕:張學寧在回到701駐地,第一次知道郭興中是老鬼以後,走出門的張學寧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這是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還未被識破。
接下來她去找羅三耳,然而第二日的早上,她便對何兵說了上面第二段中的那段話,她知道真正懂得「聽風」的人是何兵,而不是羅三胖。
但這個消息,僅僅一夜,張學寧便全部得知,而在此之前作為701負責人的老鬼卻並不知曉,這里的原因除了因為張學寧近距離的看過一次羅三耳與何兵調琴的現場表現,繼而有所猜測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於她的雙重身份所擁有的更龐大的情報收集系統。
當她選擇帶回何兵,而不是暗中殺害時,她的答案便是選擇了第二個,她想要重新做人。
但國民黨並不容許,於是在後面那場張學寧與「重慶」的較量中,「重慶」的幾個人多次暗示「收入送到葉府」,卻都被張學寧拒絕。
這段話的意思是「重慶」在告誡張學寧「你是我們的人,你背後的一切都在我們掌控之中」,而張學寧說:「這里的事情就在這里解決」,她在告訴幾位「重慶」,她不會再任由擺布。
於是重慶在確認了張學寧已經變節後,選擇了殺害張學寧。
其後的劇情中,張學寧再未露面,哪怕一個回憶、一句旁白,原因便是因為,她是國民黨,屬於他們的時代早已退出 歷史 舞台,不會再留下任何痕跡。
(文/影評菌)
⑸ 張譯攜《風聲》作者及導演出演《刀尖》,麥家還有哪些作品被翻拍成了電影
零九年所上演的電影《風聲》,在當年可以說口碑與票房雙豐收,扎實的表演,優秀的劇情和功底深厚的導演。可以說給大家帶來了一部優秀的諜戰影片。而這一次,麥家的作品《刀尖》將又要迎來影視化,影片由張譯沙溢等眾多實力演員出演,由拍出《風聲》和《征服》的實力導演高群書執導,製作班底強大,相信將會又是一部優秀的諜戰片,而作為原著作者麥家,他的很多作品都被拍成了影片,如前面所提及的《風聲》,令小編印象深刻的還有《聽風者》等。
有關麥家作品改編的電影很多,小編認為,大家其實也可以看一看麥家的原著作品,相信也會有更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