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寬銀幕電影的系統設置
放映在銀幕上畫面的寬高比大於標准35毫米普通電影畫面寬高比(1.375:1)的電影;它的畫面寬高比一般在1.66:1到 3:1之間,銀幕寬度在10~20米之間。寬銀幕電影有以下幾種系統: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系統拍攝時附加的攝影物鏡將被
攝影像進行橫向壓縮,壓縮比為2:1,放映時用變形放映物鏡將被壓縮的影像復原,這樣就能在35毫米膠片上拍攝比普通影片畫幅寬 1倍的景物。一般變形寬銀幕電影的銀幕寬高比為2.35:1,還音均為光學聲帶。其中非立體聲系統為普通單條光學聲帶;立體聲系統則普遍採用道爾比雙條光學聲帶。1953年問世的西尼瑪斯柯普系統,銀幕寬高比為2.55:1,還音用 4條磁性聲帶構成立體聲,因此這種系統膠片片孔比一般35毫米膠片片孔小,以便在一定寬度內容納4條聲帶。這樣,就必須改變錄音、洗印、放映等一系列設備,並需對每部拷貝塗布磁性聲帶,給實際應用帶來困難,因此從60年代起,這種系統已逐漸停用。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這是一種非變形寬銀幕系統,使用標准35毫米攝影機和常規光學系統進行拍攝,只在攝影機片窗前安裝一個一定畫幅比例的窗框,以減小畫面高度,而不改變寬度。這是改變畫面寬高比的最簡單最經濟的做法。放映時在放映機上加一個與攝影畫面寬高比相同的放映片窗,用短焦距放映物鏡放映,以擴大銀幕上的畫面,從而獲得寬銀幕效果(見圖[])。遮幅寬銀幕系統畫幅寬高比通常為1.66:1或1.85:1。它的缺點是膠片有效利用率低,並由於採用短焦距放映物鏡,增加了放映時的放大倍率,使銀幕畫面清晰度有所降低。但因製作方便,經濟實用,故許多國家都廣泛採用。
70毫米寬片寬銀幕電影70毫米膠片寬銀幕畫幅寬高比為 2.2:1,其膠片上的畫幅面積為35毫米遮幅影片畫幅面積的 4倍以上。因此,放映時放大倍率低,畫面質量好,而且都採用立體還音,能給觀眾較強的臨場感。這種電影的代表是美國托德 -AO系統,該系統的特點是用65毫米底片進行拍攝,印片時印到70毫米的正片上,拷貝上有6路立體聲磁性聲帶,5路供銀幕後揚聲器用,另一路供觀眾廳周圍的環境效果揚聲器用。由於科技的發展彩色膠片的清晰度和顆粒度都大有改善,鏡頭性能有所提高,用35毫米膠片拍攝原底,通過變形光學系統印片而獲得70毫米拷貝的方法也得到應用。
巨幕電影(Huge Screen或IMAX)指放映銀幕比寬銀幕電影的銀幕更寬、縱向高度也大得多,以及銀幕呈環形或穹形等特殊形狀的電影。隨著電視的興起,電影在競爭中迅速發展,寬銀幕電影和巨幕電影都是電影不斷發展的產物。
1主要特徵編輯
顧名思義,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這張類似於把一個籃球場豎起來的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標準的「巨幕電影」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而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巨幕電影」銀幕出現。 除了銀幕巨大的顯著特徵外,「巨幕電影」的核心技術還包括「巨幕電影」放映機和頂級數字環繞音響系統。「巨幕電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電影膠片,有效畫面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三倍。電影畫格越大,所容納的內容就越多,圖像也就越清晰,這也是「巨幕電影」能帶給觀眾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觀影效果的關鍵所在。
另外,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強的放映機,使畫面的穩定性大大超過了常規標准。而「巨幕電影」六聲道超級音響系統和銀幕上成千上萬個小孔,使得影院內每個地方的音量和音質完全相同,觀眾無論坐在哪兒都能享受到同樣質量的音響效果。
2主要類型編輯
巨幕電影的共同特點是採用70毫米的寬膠片或多條35毫米膠片、大銀幕,故影像大而清晰,同時伴以立體聲,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巨幕電影正處在發展中,種類較多,變化也較大,較為穩定、使用較多的有以下幾種:
IMAX
IMAX為了大幅增加圖像的解析度,採用了特別的70毫米底片。傳統65毫米底片的圖像尺寸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圖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為了以標准電影的每秒24格來曝光,IMAX底片的進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此外還有JAPAX系統,這種系統的畫幅面積約為35毫米標准畫幅的5倍多,可在寬23米,高17米的銀幕上放映。另有SHOWSCAN系統,將拍攝和放映的頻率提高到60幅/秒,以消除閃爍現象,使動態景物更加清晰。
環幕電影
環幕電影 亦稱圓周電影。1955年美國用11台16毫米攝影機拍攝環幕電影。攝影機安裝在圓台上,拍成11條影片﹔分別在11台放映機上進行同步放映。影院呈圓形,牆上裝有11塊幕,幕高2.4米、總長38米,構成360°圓周。此後,環幕電影又發展為6塊、9塊銀幕。中國試制的是用9塊銀幕。
穹幕電影
穹幕電影 亦稱球幕電影。具有代表性的是奧姆尼麥克斯 (OMNIMAX),它和埃麥克斯一樣,也是用65毫米底片橫向輸片拍攝,用70毫米拷貝橫向輸片放映。影片畫幅面積比標准35毫米的大10倍。由於攝影和放映都採用魚眼鏡頭,故放映出的影像呈半球形,有如蒼穹﹔影院類似天文館,半球形銀幕由觀眾前面伸向身後,並伴有立體聲效果,特別是奧姆尼麥克斯的立體電影,觀眾猶如身臨其境,不僅眼前物體似伸手可取,而且有些物體有移至身後的感覺。
除上述各類巨幕電影外,50年代曾出現過CINERAMA全景電影。用 3台35毫米攝影機分開同步拍攝,用6台放映機,3台一組輪換放映,當3台放映機同步放映時,畫面彼此相接組成大幕全景電影。因設備龐大,尤其是3台放映機放映時影像的接縫難以消除,故60年代後此種電影逐漸被淘汰。
巨幕電影的觀看,決定觀影視效的因素主要是亮度、清晰度、屏幕尺寸和放映設備。
觀看巨幕電影,如何選擇座位?
在選擇座位的問題上,觀看「巨幕電影」,觀眾的仰視角度不宜大於12度,如果座位太靠前,不但脖子會疼,也會容易覺得暈。中間靠前一點的位置最好,例如30排的影院,10排到15排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如果座位太靠後,「巨幕電影」屏幕有可能不能完全充滿視野,也對觀影效果有影響。
3發展歷程編輯
電影自誕生至今,回顧百年來電影所走過的歷程,人們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大銀幕電影的探索和嘗試。在1900年電影誕生初期,盧米埃爾兄弟就在巴黎首次試驗放映了他們研製的75mm膠片巨幕放映。但由於3台攝影機的體積龐大以及放映同步技術及畫面拼接技術的局限,此種形式很快就消失了;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項通過光學變形的寬銀幕技術經過了十幾年的試驗又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今天仍然應用的變形寬銀幕電影放映,業內人稱Cinemascope。這是一種更實用的寬銀幕處理技術。在單機35mm的拍攝中,用特殊的變形鏡頭將2.35∶1的全景式畫面光學橫向壓縮到1.33∶1的35mm底片上,同樣的鏡頭安裝在放映機上使放映畫面得以橫向展開。
觀眾在大銀幕中得到了快感和歡愉。到1957年,85%的美國電影院都安裝了Cinemascope的放映片門和變形鏡頭。但很快人們就發現光學變形,盡管可以把畫面放大,但35mm 的底片狹小和變形鏡頭的球面誤差帶來的降低解析度、放映機光源小、銀幕弧度深、銀鹽顆粒等原因始終影響著畫面的質量。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影人追求大銀幕放映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加大電影拍攝底片和拷貝的影像面積,已成為實現高質量巨幕放映的關鍵所在。[1]
真正的「巨幕電影」技術第一次面世,是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上,由加拿大製作的電影「老虎的孩子」在富士館展出放映。[2] 然而由於製作和放映成本較高以及運輸困難,「巨幕電影」一直未能普及。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股「巨幕電影」娛樂的風潮,《霸王龍:重返白堊紀》等「巨幕電影」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巨幕電影」的發展。經過近4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了公認的最具震撼效果的電影體驗。
中國最早的「巨幕電影」影院出現在上海,和平影院則是第一家商業「巨幕電影」影院,中國電影博物館、廣東省東莞科技館等也建設了「巨幕電影」影院。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已經是「巨幕電影」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截止2010年,現共有22家「巨幕電影」影院,另有27家已簽約,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據藝恩咨詢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2月底,中國內地共有「巨幕電影」銀幕22塊,其中13塊(數字8塊,膠片5塊)用於商業放映,9塊用於科技館等公益放映。
2009年6月,IMAX公司和華誼兄弟正式建立合作夥伴關系,聯手推出3部「巨幕電影」華語影片,《唐山大地震》正是其中之一。這部國內首部使用數字原底翻版技術的中國主流電影的成功上映,在為觀眾帶來極具震撼的「巨幕電影」影音體驗、迎來票房豐收的同時,也將作為第一部國產「巨幕電影」影片,將會極大地帶動國產「巨幕電影」的發展。
「巨幕電影」分為膠片「巨幕電影」和數字「巨幕電影」兩種,國內早期影院大多是膠片「巨幕電影」,如東莞萬達影城,而當下建設的新「巨幕電影」多為數字「巨幕電影」。「巨幕電影」膠片的優點在於色彩更好,畫面更穩定,而數字「巨幕電影」優點則是放映成本更低。至於如何選擇上述兩種格式,中國電影博物館辦公室的牛朴寧建議道:「如果電影由`巨幕電影'膠片拍攝,觀影首選應該是膠片版。」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博物館放映了《博物館奇妙夜2》、《愛麗絲夢遊仙境》、《怪物史瑞克4》等「巨幕電影」影片,第一輪放映521場,平均上座率85%,觀影17萬人次。
43D電影編輯
3D和「巨幕電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通常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3D技術是基於人類視覺的立體電影技術,當人觀看物體時,兩眼看到的東西稍有不同,通過所謂「立體視覺」的過程,大腦將這兩個東西合成為單一的三維圖像。
3D正是運用這一原理,通過兩台攝影機進行不同角度的攝制,然後放映機通過兩個放映透鏡,將左右眼圖像疊加在巨幕上。觀眾配戴的偏振眼鏡,准確地與放映機雙鏡頭的偏振濾光片相配,形成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呈現逼真的立體圖像,使觀眾大有身臨其境之感。此外,3D技術也運用在游戲、空間定位等其他領域。
形象地說,3D是立體電影,讓觀眾體驗電影的三維空間效果,而「巨幕電影」則是讓觀眾體驗高色彩、高保真和高清晰度的視覺沖擊。兩者通過不同的技術領域,目的都是為觀眾打造更具震撼力的觀影效果。
當然,兩種技術也可以進行結合。「巨幕電影」就分為三種,矩形巨幕、3D巨幕和球形巨幕。其中「巨幕電影」3D就是運用3D特效+虛擬影像+「巨幕電影」觀影效果組合而成。
C. 8月30號寬銀幕上映什麼電影
你好
太原市寬銀幕電影院
太原市解放路41號
8月30日上映8部 - 共30場
具體的文件如下
如有疑問 請追問
滿意的話 望採納
謝謝
D. 寬銀幕電影的詳介
寬銀幕電影是採用比標准銀幕寬的銀幕。
可以使觀眾看到更廣闊的景像。最普遍的方法是採用橫向壓縮畫面的變形鏡頭來拍攝和放映寬銀幕影片,稱之為變形寬銀幕電影。用這種特殊鏡頭拍攝的景物都發生了變形。比如,一位胖子演員拍攝放映後就變成了瘦子,為保護原樣的真實性,放映時採用同樣原理的變形鏡頭把影片放映到銀幕上,就可以把景物正常地還原,瘦子又變成胖子了。隨著電聲技術的發展,寬銀幕電影在擴展畫面范圍的同時,又和多路還音立體聲相結合,使得影片中各種不同的聲音從觀眾的前後、左右、上下各個方向立體地傳播出來,這就更加增強了電影的真實感和表現力,立體聲加強了寬畫幅的臨場感。所以,也有人稱這種電影為寬銀幕立體聲電影。
E. 電影院有不同的觀影廳,巨幕電影跟IMAX是一回事么
嚴格講IMAX是巨幕電影的一種。
巨幕電影(Huge Screen)指放映銀幕比寬銀幕電影的銀幕更寬、縱向高度也大得多的電影,以及銀幕呈環形或穹形等特殊形狀的電影。隨著電視的興起,電影在競爭中迅速發展,寬銀幕電影和巨幕電影都是電影不斷發展的產物。巨幕電影的共同特點是採用70毫米的寬膠片或多條35毫米膠片、大銀幕,故影像大而清晰,同時伴以立體聲,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巨幕電影正處在發展中,種類較多,變化也較大。
而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IMAX就是其中一種,其屬於70毫米寬片大幕系統。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縮寫,意為「最大影像」,漢語發音可讀作「愛麥克斯」)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整套系統包括以IMAX規格攝制的影片拷貝、放映機、音響系統、銀幕等。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
F. 在廣州看電影,有哪些影院可推薦
這邊的話,有太多選擇了。
(一)中華廣場電影城
廣州中華廣場電影城是廣州五星級影城,中華廣場電影城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擁有八個豪華影廳,座位數約1300個。中華廣場電影城匯集了寬銀幕膠片電影廳、世界先進的2樞字高清晰數字影廳、3D多維立體影廳,大大滿足了觀眾對各式影片的需求。廣州中華廣場電影城超享受式豪華影廳給觀眾呈現最佳的視、音、感全方位的觀映新感受。所有影廳配備舒適的「飛機式」座椅及全方位大坡度無遮擋式最佳觀映視野設計,可以讓觀眾觀看長達3小時的進口大片也不會覺得累。影廳均使用德國進口高清晰度放映鏡頭及較先進的放映設備。
(二)廣東科學中心巨幕影院
廣東科學中心有四個特種科技影院,位於G區。分別是IMAX 3D巨幕影院、數字球幕影院、4D影院和虛擬航行動感影院。IMAX 3D巨幕影院屏幕寬29米、高22米,是目前亞洲地區最大的巨幕影院,可容納610名觀眾同時體驗。其放映設備採用當今世界上技術含量最高、畫格最大的70毫米15齒孔IMAX立體放映系統,它使用的70毫米15齒孔膠片有效畫幅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10倍,它獨特的「波形環狀」輸片設計,把每一個畫格牢牢地吸附在片門之上,使畫面清晰穩定。在這里,巨大的銀幕、高保真立體音響結合觀眾觀看時佩戴的偏振光眼鏡可以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聽震撼。
(三)青宮電影城
廣州華影青宮電影城是北京路一家五星級豪華影城,是全國著名的模範影院之一。青宮電影城重新裝修多個影廳並更換設備,超大銀幕影廳配置4K高配3D數字放映機,亮度提高30%,色彩、層次、立體效果更佳。超大的高清金屬銀幕圖象更清晰。11聲道立體聲與傳統影廳6聲道的效果相比,讓觀眾享受最精良的「聽覺盛宴」。這三種設備的強強結合為觀眾帶來真正意義上的3D視聽體驗。新裝修的影廳環境溫馨,更換天花板、隔音棉、地毯,加裝LED燈,在任何一個座位的感覺都很舒適,達到最佳觀影效果。
(四)飛揚電影城
飛揚影城是廣州集3大超級電影技術於一身(膠片電影、3D立體電影、高清晰數碼電影),擁有3000個五星級座位的五星級國際電影城。影院擁有6個影廳,14個超級豪華大廳,擁有夜都市浪漫色彩及國際名師設計的電影文化沙龍水吧和電影禮品專賣店,為觀眾帶來視覺、味覺、聽覺三者合一的終極電影享受。
(五)百麗宮影城
百麗宮影城位於igc商場四層,設有8個超豪華影廳,座位達1100個。以星幕為主題的整體裝修使人一走進影院就如進入夢幻世界,影廳更將成為廣州CBD珠江新城區域的巨幕標桿。而IMAX影廳作為全球頂尖影音體驗的倡導者,引進觀影口碑極高的IMAX巨幕以及採用杜比CP750-EX的7.1聲道解碼器,配以美國QSC專業電影功放及音箱音響還原細膩豐滿且極具震撼力。弧形銀幕打造環抱式身臨其境的觀影感受、影廳任何角度都同質化的聲源均衡喇叭系統、更大更亮的畫面呈現,394個高檔舒適座椅讓觀眾無論坐在哪裡都能享受同樣高質量的影音體驗。
(六)廣州UA花城匯影院
UA院線全名稱為UNITED ARTISTS,中文名稱為娛藝,是香港的主要戲院院線之一,在1985年成立,並率先將美式的綜合影院引入香港,於一間影院內設多間迷你影院,為香港觀眾帶來嶄新及多元化的電影體驗。2011年,香港UA院線正式登陸內地市場,先後在深圳、上海、武漢、重慶等地開設影城,而UA花城匯影院則是廣州首家UA影城。UA花城匯影院共13個影廳近1800個座位,其中還有廣州市區內最大的IMAX影廳及2個功能多變的貴賓廳,是廣州最大的五星級豪華影城,帶給廣州的觀眾「世界上最身歷其境的觀影震撼」以及「與眾不同」的電影體驗。
(七)萬達電影院
影城空間宏大,設計時尚。影廳採用「wall to wall」整面牆式超視野巨幅銀幕,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觀影效果。除此之外,雙機3D、RealD3D設備、TMS系統、殘疾人座椅、自動售票機、網路購票等等,是影城服務大眾標准配備。影廳放映全部採用數字化設備,完全按照國際標准設計和配置:擁有4個數字3D影廳,以最新的美國2K數字放映機,美國「皇冠」功率放大器,美國杜比Dolby-CP750數字解碼器,美國JB2三分頻電影還音器,英國Harkness無縫高亮度銀幕等原裝進口設備,讓觀眾感受最新科技帶來的視聽沖擊,締造羊城頂級娛樂享受。
(八)中影國際影城
中影國際影城地處珠江新城東面核心區,位於廣州珠江新城最大的單體購物中心--太陽新天地購物中心8樓,影院擁有影廳6個,其中VIP廳1個,支持數字3D放映。該中心集購物、餐飲、娛樂等功能於一體,入駐商戶定位高端,周邊交通便利,能在觀影同時輕松滿足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一站式需求。
(九)金逸影城
影院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江南西商圈,江南西與江南大道中交界的富力海珠城7樓。海珠城店是金逸影視部署在廣州市場的第十一家分店,是金逸在廣州傾力打造的航母級一站式觀影新地標。影城建築面積為4400多平方米,設置了8個時尚放映廳,1200多個人性化座席,其中擁有:震撼IMAX廳、動感MX4D廳和杜比CP850全景聲廳、豪華VIP廳和舒適床廳等。影城採用全數字化放映設備,「全明星」配置:採用比利時巴可激光數字放映機,韓國進口銀幕SPECTRO,美國進口QSC音箱等。
(十)廣州泛洋國際影城
泛洋IMAX國際電影院位於匯瓏商業中心的泛洋國際影城是廣州市四家擁有IMAX巨幕電影院之一的番禺IMAX巨幕電影城。影城內共設有七個播映廳,其中包括5個高配置大影廳。1個超豪華VIP影廳,配置頭等艙座椅,廳外設有獨立的等待區。1個真正擁有IMAX放映技術與IMAX放映設備的廣州大型IMAX數字銀幕廳。全球優質放映技術,五星級觀影體驗。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G. 全劇得是怎麼播放電影的
全劇得,是你想看什麼電影點進去,播放就可以了,如果這個頻道卡,你可以切換線路。找到其中一個不卡的線路就能播放視頻。然後找到你想看的電影,慢慢的刷,就能刷到你想看的電影,點進去,點擊播放就可以了,也可以投屏,整個投影儀就能放大觀看。
H. 西安最好的電影院是哪個,票價一般多少
西安市幾家主要電影院之比較
# 西北影城
西北影城應該是西安最有名的電影院了,地處東大街上的繁華地
段,門面非常氣派,檔次較高,故票價也總比其它影院高5元左右。
西北影城的觀影環境應該是西安市影院中最好的。97年裝修完畢後,
現在的影院規模比原先大了很多。放映大廳前後設計均呈弧線形,座
椅感覺舒適,且逐層升高,視線不易被擋。銀幕是各影院中最大的一
塊,有一定弧度,給人一種內凹的感覺,照顧到了坐在兩邊的觀眾。
銀幕前有一舞台,適合搞首映式和其他活動。總體說來,在西北影城
看電影基本處於平視狀態,感覺舒適,不易疲倦。但是其較大的缺點
是音像水平較低,仍然是老式的杜比3聲道邏輯環繞聲,所以聲音效果
一般,高頻和環繞效果較差,這也是我後來較少光顧的原因。不過,
聽說最近西北正在調試新的杜比數碼立體聲音像系統,估計改造之後
應該會不錯。另外一個遺憾的地方就是在放映寬銀幕電影時總是沒有
滿屏,銀幕上下總有很寬的黑條,讓人不是很爽。
評價:
觀影環境:★★★★☆
畫面效果:★★★★
音響效果:★★★
# 和平特級電影院
西安市歷史最悠久的電影院之一,小時候我曾在那裡看過《西安
事變》。和平電影院地處北大街,離城牆北門不遠,但距離我們這里
就不近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記得當時在那裡看成龍的《義
膽廚星》時,那裡的環繞聲就非常出色。在99年時和平進行了設備改
造,成為了西安第一家杜比數碼立體聲電影院。由於沒有進行翻新,
和平的放映大廳還是比較傳統的電影院結構。兩端較窄,前後距離較
長,坡度不太大,銀幕較高,座椅和裝修已顯陳舊,環境一般。和平
的銀幕大小一般,但自更新後畫質不錯,只要影片拷貝比較新,就可
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我在那裡看《恐龍》時感覺色彩、亮度、對比
度、清晰度都非常高。銀幕的缺點是位置有些高,靠前的數排觀眾須
仰視才行,看久了會有一些疲倦。當然和平最大的長處就是它的音響
了,我個人認為和平是目前西安音響效果最為出色的影院了。由於采
用杜比Digital5.1聲道數碼立體聲系統,所以對白清晰、音質清澈、
音效配樂極為震撼,這也是我原先很多影片去那裡看的原因。我在和
平看的電影中畫面最為出色的是《恐龍》,音質最出色的是《垂直極
限》,整體最出色的是《角鬥士》。另外,和平的學生票較便宜,拿
學生證去即可。
評價:
觀影環境:★★★☆
畫面效果:★★★☆
音響效果:★★★★☆
# 阿房宮藝術電影院
阿房宮藝術電影院在西大街的竹笆市裡,在鼓樓的對面,位置稍
偏。阿房宮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電影院了,據說當年張、楊二將軍都
在這里看過電影。阿房宮一直是一間效果不錯的電影院,我所看的第
一部大片《勇敢者的游戲》就是在那裡看的。那部電影徹底改變了我
對去影院看電影的效果差、環境差的老印象,從那時起有比較好的電
影我就一定會去影院看了。從98年起影院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徹底改
造,於去年完工。改造後的阿房宮電影院新開設了立體震撼廳等一些
特色影廳,其大廳已經渙然一新。新的大廳環境優雅,左右徑較寬,
前後徑較短,座位不多,坡度適當。現在的座椅是紅色軟椅,據說是
從韓國進口的,扶手前端可以放飲料杯,坐上去感覺也比較舒適。但
是每排座椅之間的距離有些近,象我這樣海拔較高的人坐著就不太爽
了,而且感覺靠背也稍稍有些低。阿房宮由於是新裝修的,銀幕感覺
和西北差不多大,亮度不錯,音響也採用了杜比數碼立體聲系統,效
果相當震撼逼真,比和平稍差一點點。綜合考慮影音效果,阿房宮目
前是西安最好的,所以自《指環王》以後的大片我基本上都是在那裡
觀看的。另外周六周日早場的第一場一般都是半價,看《天脈傳奇》
只用了五元錢,還是比較劃算的。阿房宮放映大廳最大的缺點就是前
後徑太短,座椅與銀幕的距離過近,那麼大的銀幕,前幾排根本就無
法坐人觀看。
評價:
觀影環境:★★★★☆
畫面效果:★★★★
音響效果:★★★★
# 紅光電影院
紅光電影院位於小東門外,算是目前離我們學校最近的電影院了。
紅光電影院的整體特色並不如以上幾家影院鮮明,其大廳我感覺只比
一般影院的中廳大一些,座位較少,銀幕也不大。音響系統影院也聲
稱是杜比數碼立體聲,但是音質和環繞聲並不出色,感覺難以達到Dolby
SRD的標准。
評價:
觀影環境:★★★☆
畫面效果:★★★☆
音響效果:★★★☆
以上是對西安幾家主要影院的一些看法,還有一些電影院如:鍾
樓電影院、小寨工人文化宮、兒童電影院等我都沒有去過,所以不敢
妄加評論。希望大家加以補充。
I. 峨影1958電影院國慶節放映的電影有哪些
《色戒》、《青蛇劫起》、《長津湖》。
一、簡介
峨影1958電影院,享有「遠東第一影院」的盛名,它始建於1958年,由中國商人高永清與美國人亞伯特·華納(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公司華納兄弟的創始人)合資成立。
京劇大師梅蘭芳親自為大光明電影院的開張剪綵;1978年,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重建。
峨影1958電影院是亞洲第一座寬銀幕電影院和亞洲第一座立體聲電影院。
二、上映影片
《長津湖》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該片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嚴酷環境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扭轉戰場態勢,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
J. 電影為什麼要分寬銀幕和非寬銀幕為什麼老電影好多都不採用寬銀幕,寬銀幕好處在哪
比傳統標准銀幕更寬的一種銀幕規格。把放映畫面予以展寬,使觀眾擴大視野,增加臨場真實感。
寬銀幕電影
寬銀幕電影使用的銀幕比普通銀幕寬的電影的統稱。寬銀幕電影把放映畫面展寬,適合人的兩眼水平視角大於垂直視角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景物並無限界的特點,使觀眾擴大視野,增加臨場真實感。寬銀幕上的影像畫面造成了廣闊的印象,利於增強藝術表現力,尤其適合表現大自然景色、群眾場面和戰爭鏡頭。國內外的寬銀幕電影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