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源 > 電影青蛇好在哪裡

電影青蛇好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1-27 13:29:41

Ⅰ 口碑和收視率全崩的《青蛇》,為何時隔多年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青蛇》這部電影,從開始就非常長不順利。當初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王祖賢隨口吐槽了一下港台片商,結果引發了大家的不滿。片商們聽到這種話之後,立刻讓徐克把王祖賢換下去。

時隔多年,這部陰差陽錯被埋沒的影片,終於獲得了觀眾們的認可。當初那些不被人理解的細節,也總算是遇到了對的觀眾。這也證明了,有的時候,並不是因為作品不夠好,而是因為觀眾們都還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

當初那些看《青蛇》的觀眾們,在經歷了漫長的生活之後,身上的稜角都被磨平了。再次觀看,自然會懂得其中的曲折和人性。

Ⅱ 評價一下徐克的電影《青蛇》這個影片

拍攝《青蛇》是徐克多年的心願。徐克成功給傳統《白蛇傳》注入新元素,展現出現代女性對愛情和友情的觀念轉變。就這樣,《青蛇》這個老掉牙的故事被徐克用現代元素配上眼花繚亂的特技攪和一番卻別有風情,讓人耳目一新。

本片打破傳統一貫視角,有意從青蛇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法海及許仙之間的凡塵情感。人物塑造也突破傳統:如法海年輕俊朗不似以往戲劇中殺氣騰騰的老僧,青白二蛇各有性格但不失妖氣。

Ⅲ 電影《青蛇》經典賞析:鬼才導演徐克真情力作,獻給世上懂情之人

一、影片簡介

《青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徐克導演,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和吳興國主演,電影插曲由詞曲作家黃沾、雷頌德完成。影片於1993年11月4日於香港上映,獲得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執導、最佳電影配樂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是鬼才導演徐克的代表作之一。

二、影片主題

影片取材自民間傳說《白蛇傳》,但與傳統講述方式不同,該片從青蛇的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許仙及法海之間的情感糾葛,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拍《青蛇》是徐克多年的一個心願,藉《白蛇傳》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徐克希望道出現代女性愛情的愛恨纏綿和有情有義。

三、對比原著

《白蛇傳》是以白素貞為主角,但在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中,青蛇反客為主,由白素貞的丫環變成了不惜主動追求白素貞心儀男人許仙的另一種「小青」。

到了徐克的電影中,青蛇更變本加厲:除了主動追求許仙外,她還混合了善妒、活潑、調皮、不甘寂寞、打抱不平、反叛、獨立等個性。最後,白素貞死了,小青殺了懦弱無能、出家避世的許仙後帶著白素貞的兒子獨自上路。

四、兩次觀感對比

第一次看《青蛇》,感覺很怪,白蛇和青蛇,一改往日《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發型,整個設計很「蛇性」。

尤其是兩人剛變成人形,拖著濕漉漉的頭發趴在屋檐上那會兒,還有小青把兩只腳當作尾巴盤在樹上偷懶,被白蛇拉下來,兩人扭著腰肢走路的場景,在顛覆了前作經典的同時,著實讓人忍俊不禁,我想這樣的設計也只有鬼才徐克才能想像的到吧!

第二次看,關注點開始由外轉移到內,比如兩個人的出場,青蛇止步於青樓,白蛇青睞於書院,兩人的性格志趣可見一斑。

青蛇的調皮淘氣,沒事不是爬在地板上捉蒼蠅,就是爬到房樑上捉老鼠,上躥下跳,一會兒都不得安生;白蛇的成熟穩重,一有時間就手拿佛珠修行,學人說話,盡管說起話來,就跟念戲文似的,但是既來之則安之,她在學著做人,也在努力地適應人間的生活。

五、影片成功三要素

1.原著小說的精彩

作家李碧華最擅長的是寫情,她筆下的情充滿了浪漫、激越、凄艷的色調,譬如《誘僧》中的紅萼公主為心愛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窩而視死如歸;蒙天放對冬兒的愛情三生不渝,千年不變;程蝶衣那種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橋》中三男二女的情慾糾纏,都揭示了人物復雜豐富的心靈世界,表達了作者對情的執著追求。另外她還喜歡故事新編,像《青蛇》這般推陳出新,不落他人窠臼。

李碧華說她寫作是為了自娛,如果本身不喜歡寫,只是為了名利,到頭來是會很傷心的,她相信自己的靈感,她創作"從來沒有刻意怎麼寫,所有的景象、聯想,見到什麼,想到什麼,都是在下筆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出來的。"

2.導演功力的深厚

徐克表示,故事概念與李碧華原著分別不大,只是加強了戲劇性,突出了白蛇與青蛇在情義取捨上的矛盾沖突。他希望給《白蛇傳》注入新元素,以表現現代女性對愛情、友情的看法。

如夢似幻的媚情妖女、不甘寂寞的「第三者」、情義雙重的錚錚俠女,加上他的強項——眼花繚亂的特技,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正如徐克自己所說:「電影導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熱和小說家的想像力,電影就會產生一種魔力」。

另外,在感情的處理上,徐克比李碧華更進一步,他讓最妖嬈的小青勾引最英俊的法海,讓法海痛苦地發現自己的定力在小青的誘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而白素貞和小青,一個修煉1000年,一個修煉500年,來世間一場,只為了做「人」,到頭來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妖。

3.電影配樂的魔力

如果說李碧華的原著是電影的「骨」,導演、演員的表現是電影的「血肉」,那麼黃沾的配樂無疑為《青蛇》穿上了最合身的衣服。

《流光飛舞》以古箏開場,配合青白二蛇的裙擺撩動、顧盼生姿,在妖冶蠱惑之美中亦不令人覺出輕佻,彷彿時光的流動飛舞。

《人生如此》的歌詞契合電影主旨,黃沾表示當年填詞時曾推敲到茶飯不思,最終寫下面對生死輪回時"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的慨嘆。

《莫呼洛迦》是首帶有天竺風的樂曲,是黃沾專為"蛇妖主題"而創作。莫呼洛迦一詞取自佛教用語"天龍八部"之大蟒蛇,歌曲配合片中青蛇幻化成人時的妖嬈華麗,面對紙醉金迷的濁世揭示出"莫嘆息,色即空,空變色"的佛學理念。

六、精彩花絮

1.徐克最初打算讓鞏俐和梅艷芳聯袂演出本片,但因檔期問題雙雙未能如願。但後來頂上的王祖賢和張曼玉演出效果卻奇佳。

2.李碧華是張愛玲的讀者,原著被認為是對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延續,說出每個男人都希望生命中有兩個女人,一個白蛇,一個小青。

七、問題互動

1.白蛇和青蛇為什麼要決裂鬥法?

答:是因為青蛇勾引了許仙導致白蛇生氣?還是因為青蛇勾引法海和許仙成功,發現白蛇說的從一而終是錯誤的?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白蛇說的:「我已經有了許仙的骨肉」,白蛇已經不再是蛇了,白蛇已經是人了,白蛇已經完全有了人的七情六慾,也體會到了做人的痛苦,知道了做人的條條框框。白蛇開始明白了,做人會痛苦,做人會太累,做萬物之靈並不一定比做蛇來的快樂。

而小青還有機會不成人,所以白蛇和青蛇鬥法,要趕走小青,其實是在是在救小青。

經典台詞賞析:

小青:姐姐,這是什麼?白蛇:也好,還不知道眼淚是什麼,等知道了就痛苦了。小青:不會的,你有的我都會有。白蛇:傻瓜,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只贏不輸時,怎麼會有眼淚呢,怎麼會哭呢,小青,不要強迫自己,你不會明白,你沒人的感情。

2.為什麼小青覺得做蛇好的時候,白素貞說做人特別的好?現在卻又說做蛇好?

答:其實,從白素貞的角度來看,她一直是從自己認為對小青有利的方向去教小青的。當她覺得做人好時,就讓小青做人,當她對做人產生懷疑時,就讓小青做蛇。

由此可以看出,徐克是把小青當作了人妖的分水嶺,並站在青蛇的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法海及許仙之間的凡塵情感,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白素貞和小青,一個修煉1000年,一個修煉500年,來世間一場,只為了做「人」,到頭來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妖。

3.看完《青蛇》,你覺得是做人好,還是做妖好?

答:用相對論的觀點來看,當我們是妖時,我們會羨慕做人好;當我們是人時,我們又會羨慕做妖好,人總是那麼的矛盾,所以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生活往往在彼岸。

如果把人和妖看做人生的不同階段,妖無疑代表了我們無憂無慮的童年,而人無疑代表了成年之後的我們,童年有童年的魔力,成年有成年的魅力,他們都是我們人生的必經階段,無所謂好壞,只要經歷過了,就是財富。

八、電影的四個層次

一部好的電影是分層次的,第一層是給票房的保證,給愛看熱鬧的人看得。

第二層是給想回味的人看得,所以裡面有些前後呼應的地方,要看兩遍才能發現。

第三層是給愛思考的粉絲看得,越挖掘,就發現裡面內涵越豐富,也是電影主創的用心所在。

第四層是主創們自己也不明白的,或者故意曖昧的留下模糊,想和觀眾交流交流,給觀眾想像的空間。

九、經典賞析結語

好書要反復讀,好電影要反復看,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的見識和見解也會有所不同,本期經典賞析到此結束,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多多溫習經典,做一個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人!

作者簡介:夢菲,資深編劇、影評人、自媒體人,深耕於娛樂影視領域,歡迎關注。

Ⅳ 《青蛇》為什麼經典

在我年幼的時候就曾看過一次《青蛇》,但那時年紀小,只記得小青勾引了她的姐夫,許仙令人失望的動搖,白蛇在滔天的洪水裡生了兒子證明了法海的錯。

大二的時候看了B站剪輯的同人視頻感嘆:大師不愧是大師,對風月的處理和尺度的拿捏是現在多少影視劇光著腚都趕不上的旖旎撩人。想到有人說女人天生就是雙性戀,看到白蛇青蛇之後深以為然。抱著看情色片的心態我又看了一遍《青蛇》,卻沒想到再看一次心裡只剩凄切哀怨,根本擼不下去了麻蛋!

許仙枉稱老實人,拿教條去訓斥別人,自己卻也抵不住美色誘惑,與白素貞相遇相知相守,哪裡是為情所動,分明是為色所迷,後來禁不住小青的誘惑想要享齊人之福時讓人看了牙根癢癢:加起來一千五百年的道行陪你玩啊?我呸!但後來法海告訴他真相時他沒有嚇得跑路而是跪在路口中間勸白蛇青蛇快逃命時才發現誰也不是狼心狗肺,說沒感情那是假的。許仙說到底也不過是個被慾望所惑的肉體凡胎罷了。

白素貞,修煉了一千年,不僅修得了人身,還有了人心,有了人世的羈絆便再不能像個妖一樣灑脫。她想要的不過是與許仙長相廝守相夫教子,做一個普通人。但這點,所有人都不懂。她有了丈夫便不管他是好是壞都一生死守,有了兒子便可拋下生死在滔天巨浪中托起他大喊「先救我的孩子!」蛇素來冷血,但這等捨生忘死早已昭示:白素貞已不再是妖——法海要殺的真的是個人了。

法海,一心追求自己心中的正道誅殺一切邪魔卻殺不掉自己的心魔。早在見過竹林婦人產子之後他的自我斗爭便已表明他這個六根未凈心口不一的和尚未來道路難走,踏錯一步便走火入魔。而後與青白二蛇的協作治水和多次放過倒讓人覺得有一種反差的可愛。與小青水潭雙修時,我也希望小青能撕破這假正經的袈裟。水漫金山時著了魔令佛像都看不下去的法海在看到白蛇產子時幡然醒悟——難道錯的真的是我?轉而施手救白蛇的他也重新可愛起來。

青蛇,全劇真正的主角,在民間傳說中擔任配角的她,在電影中因少了白素貞的那五百年道行而不懂到底什麼是人什麼是情,只知道學姐姐的一切,甚至學姐姐去勾引許仙。無他,只因年少的執拗和不甘。青蛇什麼都不懂,她不懂老實人的不老實,不懂白素貞千年道行換來的一個值得,不懂對法海為什麼要敬而遠之。什麼都不懂的她只知道想做什麼便做什麼,坦坦盪盪、任性瀟灑、不顧後果。這人間的一遭讓她看過了付出與背叛,看過了生離與死別,看過了走火入魔與幡然醒悟。失去了她最重視的姐姐之後,她終於懂了,流下了那一滴傷心斷腸的熱淚,冷血的蛇終於明白了做人的滋味,姐姐做得到的她也終究做到了。「你們說人間有情,但是情為何物?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等你們弄清楚了,也許我會再來。」

徐克導演的《青蛇》精彩之處太多。對情色鏡頭的把握,用各種隱喻做到沒有正面說淫但全片是淫。從法海與心魔斗爭時的滿屋精蟲,到後來法海與小青雙修時用蛇尾纏繞暗指法海與小青的交合,看得人好不臉紅。對人物刻畫與傳統的白蛇傳說里臉譜似的刻板標簽不同,《青蛇》里的每一個角色的情感和選擇都極為豐富立體,帶著那一份情有可原,讓這篇故事雖是悲劇卻從頭至尾沒有一個讓人厭惡的惡人。電影的配樂《流光飛舞》《人生如此》《摩呼洛伽》也是絕配,在融合了佛教偈語的同時曲調也帶著無限纏綿。最喜歡這句「跟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讓這部電影有了完美的情慾和哀怨。

如何評價徐克電影《青蛇》

《青蛇》借著對江南意象的充分發揮,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成就了一部佳作。江南意象在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美輪美奐,讓觀眾體驗到江南之美的至高藝術。

導演徐克眼光獨到,藉助電影表達出自己對女性、對愛情、對人性的深刻體悟。電影對小青、素貞、許仙、法海這些形象進行了重新刻畫,不再是某種觀念的化身,開始回歸到真正意義上的有血有肉的人的層面,面對誘惑、愛情、危險、困惑等現象時,表現出了真正的人的本性。

主要介紹

《青蛇》是由徐克執導,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吳興國主演的奇幻片,於1993年11月4日在香港上映。

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青蛇》,講述了出身青城山下紫竹林的青蛇與白蛇,共同修煉五百年,二蛇倘佯人間為情所惑的故事。

Ⅵ 93年上映的《青蛇》為何現在還是金典

01、別致新奇的人物形象:對民間傳說的二次創作,人物形象的顛覆沖擊觀眾認知,作為映射符號的人物形象諷刺現實人性入木三分

影片保留傳統白蛇傳奇的基本框架,講述白蛇與許仙墜入愛河的故事,其中青蛇始終陪伴在白蛇身邊,而法海求道心切,力求阻斷這份不符常理的感情。如果影片人物參照傳統形象,未免太過落於俗套,成為「新瓶裝舊酒」的乏味故事。

徐克在李碧華改編的基礎上再作調整,幾位主人公的形象與以往一概而述的形象大不相同,但是又合情合理且人物形象飽滿。下面我將逐一分析幾個主人公的形象重塑,來解讀這部電影為何如此吸引觀眾。

白蛇和許仙:突破常規的人物設定,更顯新鮮
在眾多版本的白蛇傳奇中,白蛇和許仙的愛情經歷一向作為主要情節吸引大家的目光。現流傳的大眾接受度較高的白蛇傳說里,白蛇一直以溫婉善良、善解人意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白蛇擁有上千年道行,為了報恩接近恩公許仙,想方設法替許仙保駕護航。許仙的形象則是情深義重的翩翩君子。

電影《青蛇》對兩者的形象塑造卻反其道而行。

與其說白蛇出於對許仙的愛情而獻身,倒不如說白蛇是出於對「做人」的執拗信念。從白蛇一出場,扭著身體模仿人類走路,嗔怪小青不倫不類的模樣,她的形象已經和傳統白蛇形象發生巨大的反差。

當小青詢問:做人有什麼好的?
白素貞無法回答,只能左顧而言他,「怎麼個好法?那萬物之靈是什麼?人嘛!」
當小青說,「姐姐,你說過人是講感情的,我就學感情。」
白素貞說,「情嘛,要從一而終的。」
在我看來,白蛇一向以做人的規矩要求自己。事實上,她根本不知道做人有什麼好處和意義,只是單純覺得人是萬物之靈,就想要以此要求自己,擺脫卑微的蛇妖身份。她追逐愛情的背後,其實是自我價值認知的迷失和對信仰的堅守。在這里,許仙只是一個承載信仰的載體。

影片對許仙的改造更加讓人出乎意料。

多年來,白蛇和許仙的愛情一向感人至深,但是在這部影片,許仙被塑造成一位優柔寡斷且三心兩意的多情男子。許仙三番四次和小青曖昧糾纏,在白素貞懷著他的孩子趕走小青時,許仙依然幻想著左擁右抱的齊人之樂。

水漫金山寺一戰,當白素貞和小青在外面為拯救許仙奮戰時,許仙卻甘願剃度出家、遠離紅塵,以逃避的方式擺脫現實,背棄了他和白素貞的愛情。

在我看來,許仙和白蛇是兩個階層的人物。白蛇出於對愛情信仰付出一切,而許仙卻只想享樂。許仙身上有著普羅眾生的弱點,即貪得無厭、左右逢源的享樂

Ⅶ 李碧華編劇、徐克導演的《青蛇》的價值在哪裡

《青蛇》,性的探究。


煙雨西湖,水色流音,情真情痴,情之至。
《青蛇》,徐克營造了一種無邊無際、無法復制的美。絢爛的,旖旎的,江南的,妖異的。張曼玉與王祖賢,兩位不世出的絕代佳人,眉梢眼角,無限風情。她們是,但妖媚而不低俗,她們腰肢輕擺,明明白白地賣弄性感,顛倒眾生。另外,還有趙文卓,血氣方剛,出演法海。眉目如畫,俊逸出塵,偏偏那般冷酷無情,舉手投足,充滿陽剛之美。
俊男美女,合該上演紅塵情事。
十年看《青蛇》,到現在才知道自己看了十年的是節版,刪掉了很多重要的情色戲。我很不高興,覺得審片子的人毀了經典。情色雖不堪,卻真真是這部片子的靈魂,所謂靈魂不是賣弄情色,而是探究人性深處的情慾,以及隨之而來的孽。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第一個被刪掉的情色場面是在開頭法海與青白二蛇在竹林相遇時的一段戲。青白為產婦遮雨時,法海看到了產婦的裸體,驚慌轉身,產婦腿部的特寫帶有一種情色誘惑的意味,法海一邊念叨佛偈一邊離去時,明顯地遲疑了一下。這場戲,暗示著法海壓抑在佛性之下的情慾萌動的開始。
青白二蛇初降人間,張曼玉演的青蛇混入舞娘中妖艷起舞。青蛇在舞蹈時極盡情色的挑逗鏡頭被刪了。那一幕並不很重要,卻讓人難忘。初到人間的青蛇,保留著妖的氣息,不知色為何物,只將其當成蠱惑的工具,熟練的扭擺之間,無限妖媚。那個時候,她並不懂得人間情愛,對性,也是一知半解。在此後的劇情中,她便一直尋找愛的真義。
西湖上許白定情,大宅廝守,說不盡纏綿恩愛。在被刪減的鏡頭里,有許白的激情戲,也有青蛇的冷眼。白蛇在影片里,以一個成熟的,懂得人間情愛的形象出現,占據了許仙的愛和性,使青蛇受到冷落。在青蛇的嫉妒中,有愛的渴望,也有性的困惑——她不能像白蛇那樣,完全地擁有人的心智和人的慾望。換句話說,作為一個妖,她或許有完美的性的技巧(如同她在舞蹈時表現的那樣),卻沒有真正的性的慾望,或者說,她並不真正認同人的性慾望,只是將其當成修煉做人的一門課程,所以在冷眼嫉妒著白蛇的時候,她會跑去勾引許仙,為的是證明自己也可以達到白蛇的境界。
整個片子中被刪掉的最重要的一場戲便是白蛇盜取靈芝草後離去,發生在青蛇與法海之間的戲。這場戲很重要,沒有它我們無法從根本上理解法海和青蛇的關系。剛才說過法海在一次目睹了女性的裸體後意識到了自己被壓抑的性意識,並被心魔所困。但他是一個虔誠的佛子,性慾對他來說是罪惡。他要求青蛇挑逗他,並說如果她能亂了他的修行,便放過她。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請求,請求的雙方是很奇怪的組合。一個是神,一個是妖。神向妖請求性的試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請求還有點性變態的意味。法海是不可以有情慾的神,但作為人身,無法避免地有性慾,即使被他自己定義為罪惡,他還是無法壓抑對性的慾望。於是他挑選了青蛇,一個妖,妖本身就是最低等最罪惡的生命,女妖的罪惡還集中表現在她們的風騷,即她們敢於赤裸裸地表達性慾。神藉助有罪的妖來試探自己的罪,這樣,神就避免了在無罪的生命面前暴露,也能減輕自己的罪惡感,這正是他敢於選擇青蛇來做這個性實驗的原因。同時,這樣的實驗又隱約能給他帶來一種變態的快感。藉助試探的名義,他終於可以以無罪的姿態直面女色,有了淺層的性體驗,但他又必須束縛自己壓抑自己。正是這種復雜的既壓抑又刺激的感覺給了他SM式的性快感。
是青蛇求之不得的,她很渴望有這樣的機會來證明自己對性了解和對情愛的認知,於是她開始極盡挑逗之能事,那場戲香艷至極,水中搔首弄姿的張曼玉散發著任何一個正常男人都抵擋不住的性感,最後,法海輸了,他亂了。禪定,有了清楚的性慾。青蛇得意大笑著離去,法海惱羞成怒。這是一個轉折,宣稱「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的法海有了人的慾望,但這是他不願承認的,於是他對她們不再寬容,開始斬盡殺絕。
法海的絕情成為一種性變態的象徵。一面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慾望發誓要殺青蛇,另一面,他也不容許別人享有他無法享有的人間性愛,於是硬要許仙出家,拆散鴛鴦。性的壓抑造成他的近乎變態的冷酷,而這種冷酷在佛門禁慾的幌子下又名正言順。法海,青蛇,代表著一個人性的怪異平衡。一個有人慾卻不願意自己有,並拚命掩飾;另一個沒有人慾,卻拚命追求,渴望擁有。如同成人與兒童。法海代表成人的慾望,壓抑的,帶有罪惡感的。青蛇卻像兒童,不懂得成人的世界,但渴望進入並擁有成人特質。法海青蛇白蛇,他們都不是真正的人,而他們中只有白蛇,正視了人的慾望,了解性慾是人的原欲,因此白蛇更像一個真正的人,有人的感情,並在劇終時最終修煉成人,產下了人的孩子。無法做到直面人性的法海與青蛇各自釀成了悲劇。
正視人的慾望……一個絕美的電影告訴我們要正視人的慾望。
江南很美,西湖很美,王祖賢很美,房子很美,音樂也很美,最美的那段音樂叫《流水浮燈》。

Ⅷ 如何評價徐克的電影《青蛇》

這是一部哥特式電影,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簡介

這部電影是根據民間故事「白蛇傳說」改編而來。講述白蛇為了報恩而放棄修仙嫁給恩人的故事。這是徐克最美麗的電影,色彩明艷動人,張曼玉的微笑朦朧的微笑就像滿月,而憂傷之美的音樂線王作賢的淚眼就像一首詩。如此迷人的兩條蛇精,一藍一白,顧自開,美麗彷彿不屬於這個世界。這樣一種奇異的美,直向普通百姓的眼睛。

他被描繪成一個十足的文人,有著文人的酸甜苦辣,面對著現在的猶疑和半路的美,當他在法海罵道:「我是愛美之人,紅塵有何錯?」你為什麼這么做?!是的,他們是惡魔,美麗的怪物,即使他們摧毀了靈魂的骨頭,他們也願意。數年後突然明白了,你可以談幾分鍾,清明節,如白色,怎麼不知道男人在想什麼,只是她那麼拚命想要幸福,真正的幸福和塵世的煙火氣。

總結:道出了善與惡的電影!

Ⅸ 年少只看到香艷,這部《青蛇》你真的看懂了么

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故事在民間家喻戶曉,當年的一部《白娘子傳奇》可謂火遍大江南北。
雖然那個年代的經費和技術很有限,不過趙雅芝飾演的白素貞絕對是人們心中最經典的白娘子。
片中許仙和小青的形象也同樣深入人心,其中的音樂更是經久不衰。
一首《渡情》就可以把我們的思緒帶回當年那個奇幻無比的愛情故事中。
而白蛇傳的電影作品也曾多次被搬上大熒幕,而我心目中最經典的電影改編作品是1993年徐克導演的《青蛇》。
徐克,江湖人稱「徐老怪」,香港影壇最能挖掘女性美感的導演,成就了林青霞英姿颯爽的東方不敗、關之琳小家碧玉的十三姨。
其中王祖賢更是他的御用女演員,他為她打造了獨一無二,至今無人超越的聶小倩,和魅惑端莊的白素貞。
電影中將青白兩只蛇妖的情慾表現得淋漓盡致,整部影片中充斥著原始情慾的味道,當然這離不開王祖賢和張曼玉兩位女神的完美演繹。
雖然講的依然是白蛇傳的故事,不過從電影名字來看,故事的核心實際上講的是小青。__page_break_flag__
第一次看《青蛇》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了,只記得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曾一度對蛇這種生物十分恐懼。

Ⅹ 李碧華編劇、徐克導演的《青蛇》的價值在哪裡

《青蛇》是部男人拍的女性主義電影佳作。 它包含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華,甚至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要求的人性解放」也可窺見一二。 關於女性主義 在中國電影批評史上,遠嬰的《女權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較早將西方女性電影理論與中國女性電影實踐結合起來並進行系統描述。 90年代以來,中國的女性主義電影批評開始從「女性意識」的角度出發。就這一點,王春容和蒲若梅的《女性電影和女性電影批評》中提出了從「女性意識」出發的女性主義電影批評標准。她們認為女性主義電影批評至少有三個「要點」: 一、考察創作主題中「女性意識」是否自覺、直率; 二、考察銀幕女性形象是否具有真正的、完整意義上的「女性特徵」; 三、考察「女性觀眾」對影片主題意蘊的「接受度」以及對銀幕女性形象的「認同度」。 也許因為是李碧華編劇,這個故事裡青蛇和白蛇代表了兩種對女性態度,白蛇的視角其實是傳統的男性視角,而青蛇的世界才是無拘無束的女性的世界。這一點過於學術,不贅述。

閱讀全文

與電影青蛇好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追男的校園電影有哪些 瀏覽:201
阿sa大尺度電影有哪些 瀏覽:919
一起走過的日子mv是什麼電影 瀏覽:383
有部電影叫什麼夫人講如何演講的 瀏覽:757
教男生如何分辨綠茶的電影 瀏覽:559
怎麼電影下載到蘋果手機里 瀏覽:595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票價多少 瀏覽:514
超過三小時好看的電影 瀏覽:33
好看的封禁電影 瀏覽:417
2017年電影免費 瀏覽:104
一個講述希特勒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60
淘寶如何買藍光電影 瀏覽:225
郭德綱被一個女的睡了什麼電影 瀏覽:666
好看的英語電影論文綜述 瀏覽:604
有什麼好看的美國生化電影 瀏覽:54
微信公眾號如何賣電影 瀏覽:349
韓國電影最傷感的哪些 瀏覽:515
給幾部好看的電影資源 瀏覽:555
電影剪輯怎麼做到滿屏 瀏覽:138
盲人老婆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