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韓寒新電影《飛馳人生》精不精彩
這次,《飛馳人生》的氣質,則和前兩部電影不大一樣了。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韓寒作為導演,相比之前的兩部作品,《飛馳人生》整體的敘事節奏更為市場化。到了第三部作品,「寒式幽默」喜劇風格已逐漸上路。
在進電影院看韓寒的新片《飛馳人生》之前,估計已經有許多人,在這個冬天都被它的預告片廣告洗腦了:開賽車的父親(沈騰)本想為兒子撐腰,結果沒想到兒子朋友的父親卻是個飛行員,不由地喊了句「坑爹」。其實,這是結局之後的彩蛋。
沈騰在《飛馳人生》中飾演的,就是遭遇中年危機的前賽車手張馳。而電影所要講述的,就是這個中年男人追逐夢想的故事。對,不是關於年輕一代的夢想故事,韓寒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年人的熱血」,這是對「堅持自己的夢想」又多一層的詮釋。
從線索看,電影的前半段一直都在圍繞張弛的復出作文章,將這些語匯——熱血、朋友、物是人非、重整旗鼓一個個墜連成句。影片的主人公張馳,已經過了賽車手的黃金年齡,作為過氣車神,為了再次站在巴音布魯克的賽道上,經歷了無比艱難的復出之路。
生活會磨平人的稜角,但也會在某一刻喚醒曾經的自己。
網路網盤免費在線播放:
鏈接: https://pan..com/s/1tlG2nQFqZdwSGIxfaXvxoA
Ⅲ 如何評價電影《飛馳人生》
韓寒,繞不開的一個頭銜,80後的文青代表。
那時候,我家大哥哥非常迷韓寒,把韓寒的每本書都買回來看。可是,我現在再去看《三重門》,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驚艷之處,遠不如錢鍾書老師的文筆。韓寒當時只是學了個皮毛,一腳踏上了時代的紅利。
韓寒跟今何在的作品都挺像的,歸根結底就是――不服氣。
在看這部電影時,我已經完全看不到韓寒身上的特質,那種叛逆,對世俗的對抗,對理想主義的追求都盪然無存。
他筆下的三重門,曾對現時教育體質的抨擊,筆鋒尖利有趣。
從他拍的電影三部曲,就能窺見他的轉變。
屠龍的少年,如今真的變成了惡龍嗎?
顯然不是,他只是對這個世界認識更深了。他清楚知道,他的知識儲備有限,當年走紅,無非靠的是出格和一些小才華。他當年敢像齊天大聖那樣去對抗群儒,更多是無知者勇。
現在的他,更明白人生很多都是隨機的。
正如電影里的張弛,年輕有賽車天賦,名利來的早,對前輩老車手肆意侮辱。
這作派,更像是隱喻韓寒年輕時的自己,他一直都在做不斷推翻自己的事情。
他開始變得溫和起來,已然一副懂得世間疾苦的樣子。
他明白了,原來不是努力有才華,就可以改變命運,這其中,還包含了不可缺失的運氣。
他明白了,一代車神為什麼會如此落魄,在街邊炒飯為生。
他理解了,和他一樣有才華的作家,為什麼沒有他那麼紅。
他開始寬容,明白有和他一樣有志氣的人,為了生存去跳鋼管舞。
活的越久,越會相信宿命論。一個人無論再怎麼努力,只能掌控自己人生的一半,另外一半靠的往往是運氣。
因為我不是韓寒的粉絲,可以理智的看待他。
但那些曾經擁護韓寒的粉絲,卻不這么認為。
韓寒已經融入到商業中,不再具備知識分子尖銳的批判。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藉助《新難兄難弟》的故事脈絡,講述父子關系,少了他自己的個人特色。到《飛馳人生》,已經完全按照大眾的喜好去拍,更多將精力放在特效上,很難再看到韓寒鋒利的個人特質。
不管變與不變的韓寒,都是個人選擇。只要電影好看就行,你不能指望一個人永遠保持對世界持有憤怒吧!
廢話不多說,今天來聊一聊由韓寒導演,沈騰主演的電影《飛馳人生》!
說實話,大年初一晚上10點看的這部電影,看的我有點想睡覺!除了前部分有一些笑點之外,後半部分基本上就是致敬《頭文字D》和《極品飛車》,並且拉力賽部分拍得並不怎麼樣,不過貌似大多數人還是很買賬的,豆瓣評分維持在7.1分左右,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差不多6分就行了。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里很肯定會迫不及待的馬上回復「你小學生懂個P!」、「就憑你這點文采也敢評論韓寒?」、「黑水軍滾X」、「這就是你粉絲這么少原因」……
OK,誠然這些都是事實,但我依然想說說這部電影的不足,最後再分析一下韓寒導演迷失之路!
1、前後劇情脫節!
很多人說《飛馳人生》前半部分 搞笑 ,後半部分有淚點,在微笑中流淚的感覺真好!我呸!這根本是劇情不連貫的表現好吧,如果把片子前後剪輯開來,根本上就是兩種風格的電影,何來笑著流淚?
並且本片在一些劇情設定上非常唐突,有些地方甚至沒做交待就結束了,比如主角張馳的兒子張飛,其實剛開始在看的時候以為這肯定是講關於父子之情故事,畢竟電影名字也叫「飛馳人生」,聰明的兒子幫助父親打破逆境,然後共同成長,最後成功,類似《鐵甲鋼拳》那種。
結果這個兒子居然還不是親生的,看到這里我告訴自己別慌,如果不是親生的還能一起成功,那這種劇情肯定更有看點,結果這小孩兒演到一半就沒戲了……韓寒,你確定這個小演員不是投資方硬塞進來的吧?
2、開放式結局?不存在的!
網上很多討論《飛馳人生》結局的,各種猜測跟討論,鼓吹韓寒牛逼,故意給大家留個開放式結局,就像《盜夢空間》!
我呸!這明顯就是爛尾結局了好吧,粉絲也是腦洞大開,各種找細節證據,還把《盜夢空間》拉過來強行比對了一番。
最後再通過父子一起與戰斗機比加速(戰斗機的突然出現是何用意?),加上一段動畫來收尾,突然讓我想起來他還有個兒子(兒子演到一半就神秘失蹤了)!可能連韓寒都沒想好要怎麼結局,就整這么一出來糊弄糊弄吧!
3、有些情節真的沒用!
那個親子鑒定不是自己兒子的戲碼,請問拿來有何用?其實感覺這個小孩兒的角色可以完全刪了!
還有改裝廠經理來送電板的戲碼,這段戲有何用?說了一些不好笑得包袱,然後就沒了,我以為這個電板會發揮多大的作用,結果拉力賽那裡就說了一句關於這個電板的台詞。
張本煜這個角色其實也是完全多餘,我是說如果這樣安排這個角色就完全多餘。前面就念念台詞,顯得自己改裝車特牛逼,最後才半裸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切割結技術!至於大家想看的那種組裝賽車的過程配合激動的BGM的戲碼完全沒有,這點甚至還比不上鄭伊健的《極速傳說》!
至於突然出現的借錢大哥,更是來的毫無防備,這就是為了客串而客串,為了 搞笑 而 搞笑 的吧!
至於由黃景瑜飾演的男二號,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甚至把他給忘了(這段是我審稿的時候最後加的)!
4、伊正的角色更像是和主角搞基來的!
不得不說,拋開其他的劇情,主角張馳和伊正飾演的領航員的角色真像一對基老,伊正留著飄逸的長發,兩人說著曖昧的台詞,不知道主題的還以為是中國版《斷背山》,加上張本煜最後半裸的身材展示,更給影片增加了一點兄貴元素。
在韓寒的導演之路上,我感覺他現在就是在邯鄲學步,
為什麼我會把這個成語用在韓寒身上呢,先看下面幾個問題。
1、什麼是「韓式幽默」?
其實韓寒的小說我都初中就在看了(我沒有看過他的《三重門》),最早看的叫《長安亂》,說實話,當時就被震撼了,裡面很多辛辣諷刺都相當隱晦,但明眼人一看就會明白,然後會忍不住笑起來。
然後又相繼看了他的《一座城池》和《光榮日》,這兩本書簡直是神作,感覺也是韓寒的創作巔峰,那種對 社會 詬病的諷刺和對人性底線的剖析,都通過他的文字全盤呈現在讀者眼前。所以這兩本書讀起來的時候會感覺非常爽,甚至會顱內高潮!但是,他在《光榮日》之後的一些書我都覺得平淡無奇。
所以,如果要問什麼是「韓式幽默」,那《一座城池》和《光榮日》就是答案(沒看過的人真的可以去拜讀一下)。
2、站在十字路口上的韓寒
好,韓寒出名了,有錢了,也開始走「寫而優則導」的路線了,並結識了全網流量之王「叫獸」。但此時的他彷彿已經站在了會讓人迷路的十字路口上,並開始了他「邯鄲學步」導演之路。
大家都知道,「叫獸」以及「萬合天宜」團隊擅長抓取熱點,並加以腦洞大開的創意來進行創作,以大反轉、大反差、深內涵作為笑點包袱。
而韓寒的導演處女座《後會無期》,雖然整體不失韓寒風格,有《一座城池》和《光榮日》的影子,但其實他的一些甩包袱的手段已經被「叫獸」的風格影響了。
至於韓寒的第二部導演作品《乘風破浪》簡直不想提,這部電影甚至連及格都算不上,這應該是他開始迷失自我的作品。
韓寒正在迷路的時候,他彷彿看到了光,看到了希望。對,這束光就是「開心麻花」!
3、《飛馳人生》,測底迷失!
如果說《乘風破浪》是韓寒迷失的開始,那這部《飛馳人生》就讓他徹底迷失了……
縱觀全片,韓寒的風格除了「賽車」這一個點之外,其餘的基本上都是「開心麻花」的風格。沈騰以及開心麻花的成員,開心麻花式的包袱笑點,沈騰式的淚點渲染……所以讓人覺得:「這就是開心麻花的作品嘛」!
如果沒有韓寒導演的署名,沒有情懷的聯想和羈絆,我覺得這部電影甚至還不如《李茶的姑媽》。
韓寒先學叫獸,後又學開心麻花,就逐漸失去了一些自己的東西,但現在很多人還把《飛馳人生》冠以「韓式幽默」來作為欣賞和買點,那請回去看看他以前的小說,回過頭再來看這部《飛馳人生》,你會發現這部電影真的非常不韓寒!
第一次看到《飛馳人生》的片名,
Ⅳ 《飛馳人生》這部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
《飛馳人生》這部作品是韓寒的又一經典之作。沈騰把電影里人物演的惟妙惟肖,故事內容既感動,又 搞笑 ,講述了一個車王從巔峰到迷失,再到巔峰的故事。
電影里的人物塑造都是很不錯的,每個人物的心理, 情感 ,都表現的很出眾。
男主沈騰因為不懂事被吊銷駕照,重新考駕照,其中經歷了種種磨難,最後還是獲得了成功。
但是,影片中我唯一覺得比較不好的是故事的跳躍性,一個幾年沒有開車的司機,而且車的配置方面都不如對手,怎麼這么輕松就贏了?我知道作者想表達這種努力,奮斗,積極的 情感 ,但是這未免太容易,太輕描淡寫了吧。
個人覺得如果結尾,沈騰輸了,但是輸得很光彩,畢竟自己努力了,奮鬥了,並不是每個人奮斗,努力都會有好的結果,但是最後,他成為了他兒子,他身邊朋友,還有所有支持他的人,心中的冠軍。我覺得這樣結尾,會更好。
簡單舉幾個例子:
a影片開始張弛給他的兒子張飛灌輸他之前的輝煌,拿著賽車服給他兒子講,而他兒子就說出了和送外賣的差不多;此時,正好來了一個送外賣的,送外賣的送上一句:「都是同行,你什麼態度啊?」
b張弛在「辨證會」上講訴他的「青銅局」那段,講訴自己如何技壓群雄,如何飛檐走壁等等,自以為是個王者,其實就是個青銅;
c張弛和張飛會後感謝萬和平(萬主席)時,張飛對萬主席的稱呼由開始的「哥哥」變為「爺爺」,會讓你感到這小子跟他爹一樣(雖然不是親生的)
d張弛在會面他的領航員孫宇強時,抱著孫宇強的媳婦兒說了一大堆「激情」的話,你看到這段時感覺感人?還是好笑?
e張弛、孫宇強和教練的場景戲,我想看過電影的都會噗呲的笑出聲來
不一一訴說了,整部電影都是「小段子」匯集起來的「大段子」,細看電影,值得玩味。
a不管時金錢方面還是說精力方面,我都付出的比其他人更多,所以我收獲更多,我覺得這很符合邏輯;難道一定要那些各個方面付出都沒有我多的人獲勝,才符合你們這個童話故事的結局嗎?
b如果你想要公平就來參加 體育 比賽,如果你想要絕對公平就不要來參加 體育 比賽;
c人在順境時候的友誼,可能不是那麼堅固的;
d你沒面子都沒面子那麼多年了,你差這一天嗎?
e成年人的崩潰時從借錢開始的
f只有一個人對自己失去信心的那一刻,他才真的過時了。
等等經典台詞。
《飛馳人生》講述一因地下違規賽車而被禁照5年的五連冠車手張弛再次付出奪取冠軍的心酸故事,充斥著人性的險惡,也充斥著人性的善意;整場電影看下來,可能電影中某些場景就觸發到你的某一跟神經,而讓你渾身酥透。
豆瓣評分7.0,我覺得距離8.5分+,只差這兩樣東西:
一個是 整部片子的風格統一性以及連貫性,導演本想打造「讓人看著看著,笑著笑著就流淚「的效果,但本片體現出來的感覺就是前面的 搞笑 片段與後面的精神價值追求不協調。我覺得導演的選角有問題,沈騰作為喜劇演員來說絕對沒問題,自帶 搞笑 細胞,但是就演員的專業素養來說,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就像周星馳在《喜劇之王》里強調,演員自我素養提升的重要性,沈騰在電影的後半段沒有體現出來,看完之後總感覺別別扭扭的。其實現在真正大導演很少用大牌影星,就是想去掉明星光環,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展現影片的精神價值追求;
另一個是 影片核心價值的體現,這部片子的原型也許就是韓寒的好友—徐浪,影片的主題是:追求自己所愛的東西,甚至願意為之付出一切。我相信很多人一開始都沒有看明白結尾,因為沒有這樣追求的人是很難理解張弛的選擇,為什麼不減速呢?為了贏一場比賽值得嗎?就像《海上鋼琴師》一樣,他為什麼就不下船呢?其實也很好理解,就像母親和孩子一樣,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寄託,是她的一切,為了保護孩子,母親都會願意付出一切。在片子里,張弛為了孩子選擇復出,賽車事業就是張弛的精神支柱,孩子和賽車都是他的最愛,為了哪一個他都不想輸掉比賽,所以他不會減速。結尾他沖向了夕陽照射的大海,也沒有交代他的生死,其實在這個時候,生死已經不重要了,影片的精神價值已經得到了升華。
所以,我覺得導演的初衷純粹一些就好了,要麼走向真正的佳作,要麼走向嘻哈的商業,魚和熊掌都想要,結果往往什麼都得不到。我還是喜歡用心通過電影來展現精神價值觀念的好導演,在我心裡,那樣才是真正的導演。
從《乘風破浪》里韓寒給男主取名叫徐太浪,到《飛馳人生》中片頭里出現的徐浪照片,我就開始感動,為韓寒對徐浪的那份情誼,為他對賽車的這份熱情。
作為一個職業賽車手出身的導演,沒錯,雖然我是個看韓寒書長大的人,但在這部 體育 電影、賽車電影中,我更願意稱呼他是賽車手出身的導演,韓寒在這部電影中把賽車和 體育 的很多讓人熱血沸騰、義無反顧的感情都表達了出來,同時笑點不斷,包袱和梗的節奏也把握的非常好,讓人在春節檔這個闔家歡樂的氛圍中既歡樂又有思考。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電影中那些關於 體育 的表述,想要公平就來參加 體育 比賽,想要絕對的公平就不要來參加 體育 比賽。
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 體育 電影。
《飛馳人生》,我認為它是一部既有現實又有理想的喜劇勵志片,用幽默 搞笑 的片段放映著成年人生活中的艱辛。
生活對每一個人來說都不容易,我們都是在努力的活著。
只因有人可以為張弛的兒子上個戶口,張弛便鋌而走險,用職業生涯去冒險,答應賭局。最後必然是失敗被捕,身敗名裂。
而當初所有討好他的人全都因為與他相關的利益鏈斷裂而離他而去,後面去借錢的片段也能夠看出來,從風頭無量到風光不再,現實生活就是這么具有劇情化。
但張弛並沒有被生活所擊倒,仍然努力生活,即使現實殘酷,但張弛仍然懷有夢想,靠賣蛋炒飯而維持生活,努力工作存錢,五年沒辦法碰車,便每天在腦海中模擬在巴音布魯克賽道上征戰的場景,只為有朝一日能夠重返賽場。
影片中強如林臻東,也是在為證明自己而不斷努力生活。即使他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外界總會有人去質疑他的成績,認為他的成績並沒有付出什麼努力就能夠獲得。
所以林臻東迫切需要找到強而有力的對手來證明自己,打破質疑。
生活其實是公平的,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其不容易的地方,但我們都在努力的活著,都在創造自己的價值。
生活總是充滿荊棘的,童話式的結局只能活在理想中。
一部勵志片,總要有幾個能夠觸動人心的片段。在《飛馳人生》中,我認為最有感觸的片段,莫過於張弛和孫宇強去找大哥借錢的那一個片段了。
之前張弛向他認為的「仗義朋友」借錢,要不就出國要不就不接電話,上節目賣慘卻因為失誤而泡湯。最後迫不得已才向一位大哥借錢,幸好,通過表演鋼管舞以及答應其廣告的要求而籌集到資金。
但現實生活中有這么容易嗎,創過業的朋友都知道,在創業途中,為了融資疲於奔命,不是在投資人飯局上敬酒就是在項目路演中演講,資金斷裂也是常事,倒下的初創公司也已經成千上萬了。電影里有句台詞也是說的很對,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
還有最後開始比賽前的片段,孫宇強因為運送路上出事情了,導致賽車最後被毀了。張弛也沒有賽車而被迫退賽。但這時候他最大的競爭對手林臻東卻出來幫助他了,所以最後張弛能夠取得勝利林臻東這個對手功不可沒啊。
但在現實生活中,當你失敗你的競爭對手會對你施予援手嗎?他們不幸災樂禍就已經是莫大的施捨了,還渴望可以雪中送炭?
生活中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風順,總會有時遇到挫折。而我們周圍也有很多各種各樣的人,你倒下了,有的人會幸災樂禍,有的人會不以為然,有的會滿懷關切,但會施予援手,雪中送碳的,卻是寥寥無幾,而最終能夠站起來的,只能依靠你自己。你拼盡全力的樣子,才是最為接近理想的方式。
最後的結局,不知道張弛會不會死去。但如果按照現實的發展來看的話,張弛應是必死無疑。
但這是一個開放式結局,努力過後必有回報,張弛拿了第一名,重新證明了自己,也讓他5年來的堅持值得肯定,所以我比較偏向於張弛是在嚮往理想的路上不斷馳騁,仍在以後的拉力賽中發光發熱。
這部電影,是值得推薦的,過年期間在電影院看了《流浪地球》跟《飛馳人生》剛看完的時候,就跟身邊的朋友說飛馳人生拍的不錯,可以去看看,不過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的哈姆雷特,能get到共鳴點的,才能真正尿到一個壺里!
就說一個點吧,也是整部劇的主線,由巔峰到低谷的人生,你願意付出多少去翻盤?沈騰在劇中雖然詼諧幽默,但所作所為上真是堅決到可以拋棄一切的,不管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首先物質上,沈騰脫離了賽車領域,靠擺攤買炒飯謀生,這種營生也是非常脆弱的,放棄了,苟且的生活只會雪上加霜!以前聽到說什麼人走出傷痛,走出低谷重新取得成績是多麼多麼不容易,值得稱贊,會懷疑有那麼難么,現如今也慢慢理解了,真正現實中一個人跌倒了低谷,別說翻盤,連這種可能性的希望都不一定能看得到!即使給你一絲機會,你還有舍我其誰的勇氣么!
最讓人動容的是精神上的變通,態度上的豁達,為了一個目標,什麼昔日的榮耀,尊嚴,統統滾一邊去,不管你讓我做什麼,只要能幫到我,我都做,我都感謝,如果你們是騰格爾大哥,出於戲謔的心態讓曾經的冠軍唱歌跳舞,他真這么做了,痛痛快快做了,你心裡對他會不會產生一絲的欽佩,從大哥的眼淚里似乎也看到了這一點。我成全你們!
最後沖向大海的畫面就是最好的詮釋,我不是非要贏,我只是不想輸!
《飛馳人生》韓寒執導,沈騰、黃景瑜、尹正等主演的一部輕喜劇電影,剛開始張馳在兒子面前說連續得5年賽車冠軍,讓人有種吹牛忽悠小孩的感覺,真沒想到他的落魄是為不是親生兒子能夠讀書造成的,這份父子情倒是挺感動人的!但他從沒放棄過自已對賽車的摯愛。他要復出但一無所有,隊員、車、錢甚至駕照都要重考,真是困難重重!當領航員、修車達人,葉經理等的到來時感覺有點像《少林足球》師兄弟的聚集,感覺親切無比!還有種無厘頭的歡喜。
曾經的風采、光環讓張馳有點傲但在 社會 現實當中不得不又低下頭來籌錢組裝賽車,以前車隊對他的放棄、上電台拉贊助、求大哥大為大哥大唱歌跳舞等。這也映射出 社會 現實的殘酷和不容易。當組裝車被撞破時那種氣餒和他們絕望的眼神深深地擊痛人的心靈!競爭對手林臻東即以前張弛的假想敵對他心心相惜、公平的幫助是整個電影最大的亮點!也可算是對 社會 的希望!(我個人認為他倆的賽車硬體是同水平的)
最後贏得了比賽,但人車沖向了懸崖,沖向了一幕陽光,讓人可以無限遐想。整部電影在笑聲中反應了現實的同時也在激情中展現希望和正能量。
真的好喜歡沈騰。無論是演小品,電影還是話劇都很棒。他總能演繹出小人物平凡人真實的內心,總能讓我想到 有趣的靈魂。真·長在笑點上的人。但也是讓我笑之後會心疼的那種。卓別林說過: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聽他接受央視采訪講自己十幾年前的經歷很有感觸。雖然他總說自己懶(也真的懶吧 畢竟能躺就不坐著...但是無論當初導演話劇 還是後來演電影,拼搏努力的時候一直都很認真,真的是把自己奉獻給舞台的人 。
這部片子不管是從情節立意上看,還是從攝影畫面上看,個人都很想給它打上個十分。印象最深刻的是結尾比賽的時候,看得揪心又緊張,我既希望張弛能贏(捨不得讓一個努力的,對未來對自己對生活有信心的人失望),但我又不希望他贏(畢竟五年沒碰車了,車的裝備也沒別人好,這樣都贏的話就顯得贏的結局太過童話)...
乍一看是一部喜劇,看到最後卻是悲劇結尾。就好比我穿著褲衩去三亞 旅遊 曬太陽,到了三亞卻是大雪滿天飛(讓三亞下雪是難度有點大,這里只是單純打個比方,不要認真)心裡哇哇涼。我就是這樣滿懷愉悅的親情進的影院,其中也貢獻了我的歡聲笑語,然而最後一臉沉重的走出影院。怪不舒服的,只想說,早知道我就不進去看了,這不是折磨人嘛!
春節檔票房前三的電影,有兩部都是沈騰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和《飛馳人生》。
從春晚的舞台上走出來,到《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再加上今年春節檔的這兩部作品,沈騰基本上已經奠定了他「新喜劇之王」的業界地位和江湖影響力。
或許有人不服,在沈騰之前,還有黃渤、王寶強、徐崢這些喜劇界巨星,他們也都算是沈騰的前輩,怎麼就輪得著沈騰稱王了?
不可否認,上述幾位的確都是喜劇電影界的大咖,也自帶票房和流量,但說到真正地扛票房,沈叔叔的功力一點也不弱於幾位前輩。
單是看到「沈騰」這個名字,就有不少觀眾想買電影票。不論電影具體在講什麼故事,可能就會有好幾億的票房了,這就是名人的「帶貨能力」。
對於觀眾而言,「沈騰」這個名字意味著「笑果」,而對於發行方而言,這兩個字則意味著「效果」。
沈騰的票房號召力,大概也是韓寒選擇他當主演的原因。
提起韓寒,我們最先想到他的個人標簽是「作家」和「賽車手」,至於導演,只能算是業余吧,畢竟不是班科出身,不是一條道走下來的,也沒有特別多的作品。
然而他為數不多的三部電影作品,卻都在票房和口碑上有著不錯的表現。
《後會無期》豆瓣評分7.1,票房6萬多;《乘風破浪》豆瓣評分6.7,票房超過了10萬;最新的《飛馳人生》豆瓣評分7.0,票房直奔著15萬去了。
寫書,韓寒是成功的作家;玩賽車,韓寒是成功的賽車手;拍電影,韓寒也是成功的導演。
他的成功不止體現在節節攀升的票房,而是半路出家依然能拍出讓市場滿意、讓觀眾滿意的電影。
從《後會無期》到《飛馳人生》,他的拍攝手法越來越嫻熟和自如,也越來越懂得如何去迎合觀眾的品味。
當然這種迎合並不帶有什麼貶義,能讓觀眾在電影院開懷大笑,能讓觀眾覺得這電影票花得值,這種迎合就沒什麼不好。
沈騰在《飛馳人生》中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曾經功成名就後來又名聲掃地的賽車手——張弛。
他在巴音布魯克的賽場上拿過五連冠,是最「炙手可熱」的賽車手。有他在,其他人別想奪冠軍。
後來,為了幫「從天而降」的兒子解決上學和戶口問題,他私自比賽違背規則,被罰禁賽五年,昔日的榮譽盡數被奪走。
為了解決生計問題,在上海最繁華地帶…的對面角落裡賣了五年的炒飯,攢了30多萬塊錢。
雖然不能碰車,但也不妨礙他每天在腦海中將開車的各種細節過20遍,對賽場上的每一個彎道,每一段路況都了熟於胸。
五年時間過去了,他立馬就開始籌劃復出的事,一早叫上了他的好搭檔——由尹正飾演的領航員孫宇強。
由此兩人就開始了艱難坎坷又啼笑皆非的復出之路。
東山再起並不容易。要人脈沒人脈,要資源沒資源,要贊助沒贊助,總而言之,要啥沒啥,反觀張弛的主要對手——林臻東,要啥有啥。
在張弛空缺的那五年裡,林臻東蟬聯冠軍,更重要的是,人家又年輕又有顏,往那一站,就讓人挪不開眼。
說實話,這才是我們心目中賽車手的樣子~
沒有一般競爭對手那樣的明爭暗鬥互相殘殺,林臻東對張弛更是多了一份惺惺相惜。沒有張弛的賽場,他這個冠軍,當得不夠有底氣。
張馳要想報名參加比賽,得先拿到駕照。
你敢想像嗎,他這個昔日的賽車冠軍,居然掛在了科目二的測試上,林臻東聽聞此消息後,愣了一下,說 「科二挺難的,我也掛過」。
這句話是用來安慰我們廣大觀眾的吧,想起那些被科目二考試慘虐的日子,誰還沒有個過去咋的。
故事的情節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跌落神壇的loser想要重振旗鼓,贏回屬於自己的體面和尊嚴的故事。
在勵志的故事外核當中,包裹著的是喜劇的內核,這才是真正吸引觀眾的點。
去電影院看《飛馳人生》,是基於什麼理由呢?
去看沈騰的表演算一個,畢竟他只需要站在那裡,隨便做個頹喪的表情,就能把我們逗樂了。
契合節日氛圍,想讓自己和家人在這個歡慶的日子裡開環大笑當然也算,這也是喜劇類電影為什麼在春節檔格外受歡迎的原因……
然而,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沒幾個人會說,是奔著去看沈騰(張弛)的個人成長勵志故事去的吧?
我很慶幸的一點,就是韓寒並沒有故作煽情,用一些矯揉造作的詞句去毀掉整部電影的基調,最後勵志故事也沒講好,喜劇也沒演繹到位。
張弛的人生在那次變故後跌到了谷底,禁賽五年後他想要復出,重回賽場也四處受阻碰壁。
但是在這些時刻,我們並沒有看到這個人物身上的悲戚,而是以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去應對各種挫折,這種樂觀主義的精神就是喜劇傳達出來的態度。
不過,「意義」只是喜劇的衍生層面,是附加值,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在乎的還是劇情好不好看,搞不 搞笑 。
能讓電影院充盈著歡樂的氛圍,那這部喜劇就算是達成了它的使命。
在看《飛馳人生》時,除了斷斷續續的一些笑點,還有幾段非常密集的笑點……觀眾們的感情是共通的,在「逗樂觀眾」這件事上,《飛馳人生》交上了令觀眾滿意的答卷。
Ⅳ 《飛馳人生》已經上線,但都要付費觀看,有什麼方法可以免費觀看
春節大檔飛馳人生近日已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線,但大多還要付費才可以觀看,那麼有沒有可以免費觀看的平台或者是公眾號之類的呢?
為了免費看電影,這幾天都在努力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個叫扒扒吐槽的號,不僅可以免費看電影,還可以追劇,裡面看視頻是還沒有廣告,爽的一批
Ⅵ 電影飛馳人生在哪可以免費看
用電影名字+在線觀看搜索,找那些小型電影網站(大型的都是正規的,要收費),然後點進去看,只要有資源的,基本都是免費的。
Ⅶ 一部賽車文化科普片,韓寒式電影《飛馳人生》有哪些看點
這次,《飛馳人生》的氣質,則和前兩部電影不大一樣了。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韓寒作為導演,相比之前的兩部作品,《飛馳人生》整體的敘事節奏更為市場化。到了第三部作品,「寒式幽默」喜劇風格已逐漸上路。
在進電影院看韓寒的新片《飛馳人生》之前,估計已經有許多人,在這個冬天都被它的預告片廣告洗腦了:開賽車的父親(沈騰)本想為兒子撐腰,結果沒想到兒子朋友的父親卻是個飛行員,不由地喊了句「坑爹」。其實,這是結局之後的彩蛋。
沈騰在《飛馳人生》中飾演的,就是遭遇中年危機的前賽車手張馳。而電影所要講述的,就是這個中年男人追逐夢想的故事。對,不是關於年輕一代的夢想故事,韓寒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年人的熱血」,這是對「堅持自己的夢想」又多一層的詮釋。
從線索看,電影的前半段一直都在圍繞張弛的復出作文章,將這些語匯——熱血、朋友、物是人非、重整旗鼓一個個墜連成句。影片的主人公張馳,已經過了賽車手的黃金年齡,作為過氣車神,為了再次站在巴音布魯克的賽道上,經歷了無比艱難的復出之路。
生活會磨平人的稜角,但也會在某一刻喚醒曾經的自己。
Ⅷ 飛馳人生講的什麼哪裡可以深度解析
《飛馳人生》講述了賽車手張馳的復出之路,既有速度與激情,也有心酸和無奈。作為導演身份的韓寒,這是他的第三部電影,他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書寫著自己,把個人的成長印記嵌入其中。從結尾可以進行深度解析,張弛奉獻了他的生命,實現了他的賽車夢想,對此,他無怨無悔。因為對理想的追求是執著的,為此,生命是可以拋卻的。
影片的後半段則收起了搞笑,正經八百的來了場比賽。賽車在巴音布魯克的賽道上飛馳,揚起塵土,呼嘯而過,讓人血脈噴張。而對於張馳來說,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比賽,他為之傾注全力,為了東山再起,實現逆風翻盤。
Ⅸ 飛馳人生的劇情,結局是怎樣的怎麼評價這部片子
由沈騰主演的電影基本都相當搞笑,《飛馳人生》自然也不例外,好笑之餘卻也有些熱血與感動。
向左轉|向右轉
Ⅹ 韓寒《飛馳人生》:一生熱愛,到底有多難
01
繼《後會無期》、《乘風破浪》之後,韓寒又一全新力作《飛馳人生》於春節期間上映。
《飛馳人生》定位為賀歲喜劇,卻讓人看得想哭。在網路評分中,該片的豆瓣評分僅為7.0分。
有網友表示:「韓寒作為導演,格局有限,能力平庸,不論是故事情節、邏輯結構還是人物情感都不倫不類……」
難道,電影《飛馳人生》真的有這么爛嗎?
事實上未必。
《飛馳人生》講述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追逐夢想的故事。
它無關風花雪月、無關忠孝仁義,有的盡是中年男人不忘初心、排除萬難,為熱愛的賽車事業,不斷地挑戰自我極限。
男主角張弛(沈騰飾)5屆賽車拉力賽全國冠軍。因孩子戶口的事,參與非法賽車,被禁賽5年。
被禁賽的張弛,榮譽被收回、被廣告商和車隊拋棄,傾家盪產背了一身債。最後,輪落到在街頭賣炒飯。
被禁賽的5年,張弛由一位瀟灑張狂的風雲人物,淪落到被兒子取笑為送外賣的。
隨著光陰的飛逝,生活的一地雞毛,將張弛的銳氣消磨殆盡。然而,張弛依舊對賽車充滿熱愛。
謝霆鋒唱道:「因為愛,所以愛。」
在禁賽的5年裡,沒能摸車的張弛拿蒸飯的蒸屜當方向盤,用馬桶刷掛擋。巴音布魯克的魔鬼賽道,他每天在腦海里開20遍。
為了重返賽場,改裝不起賽車的張弛,厚著臉皮四處拉贊助。給黑社會大哥拍馬屁、點煙、唱歌跳舞……
韓寒說:「一生所愛,回頭太難。」張弛是鮮活的,起碼人到中年的他,還能執念地為熱愛而活。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成年人,走著走著就丟了夢想。
人們常說: 夢想是小孩子才有的東西,而夢想對於成年人,只能是睡覺做夢。
沉下心來,問問自己:我們的熱愛是什麼?我們還有夢想么?
02
或許,人到中年,就是一個失去的過程。浮誇、張揚和不可一世隨著光陰的洗滌,變得單薄、嚴謹甚至是懦弱不堪。
對中年人來說,夢想就像奢侈品,不是我們不想去追逐,而是夢想太貴了。漸漸地,我們把夢想給遺忘了,如出一轍地苟且著。
影片中,張弛是幸運的,在重返賽車場的過程中,一直有兄弟孫宇強(尹正飾)不離不棄。
孫宇強為張弛出謀劃策,為了替張弛拉到贊助的費用,不惜犧牲色相,大跳鋼管舞。
意外受傷的孫宇強最終沒能成為張弛比賽時的領航員,卻通過連線的方式,不斷地提醒和鼓勵張弛。
擁有同一個夢想的兄弟,是幸運的;有一起為夢想而戰斗的兄弟,人生是圓滿的。
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幾個人能因為同一種夢想,同一種信仰,而為兄弟披荊斬棘?
影片中特別讓人感慨的是,一直想要挑戰張弛的新生代冠軍車手—林臻東(黃景瑜飾)。
張弛的賽車因意外報廢,當張弛絕望地准備在退賽書上簽字時,作為張弛的比賽對手林臻東,不僅出資為張弛改裝賽車,還為張弛打氣。
現實生活中,特別是爾虞我詐的社會里,若是自己遭遇不幸,指望對手能雪中送炭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大多時候只要對方不落井下石就已經不錯了。
影片中張弛說:「 有的人活的是造型,有的人活的是人設,有的人活的是本事…… 」
無論張弛活的是哪一種,他的執念、他的熱愛、他的經歷讓人熱血沸騰,卻又讓人望塵莫及。
影片最後,張弛開足馬力,飛出賽道,下面是滾滾洪流。張弛以零點幾秒的優勢,贏得了冠軍。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張弛是死是活,我們無從知曉。然而,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真的有人願意為了一生熱愛,而拼盡全力,甚至博上性命。
而我們呢?真的有為自己的熱愛而竭盡全力嗎?
03
隨著影片的完結,讓人情不自禁的熱淚盈眶。與其說《飛馳人生》是部搞笑賀歲片,還不如說是導演韓寒的紀實自傳。
了解韓寒的人就知道,作為文風犀利的知名作家,韓寒還是位職業車手。不難發現,韓寒以往的影片作品都含有車的元素。
據悉,韓寒為了呈現最真實的拉力賽賽道,光勘景就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最終在新疆巴音布魯克找到了一條未經開發的魔鬼賽道。為了到達拍攝要求,劇組直接雇了工程隊現修路。
在四千米的高原拍飆車,懸崖隨處可見,為了拍賽車,整個劇組考賽照。現場一直有一駕救援直升機隨時待命。
為了確保安全,每一輛賽車在使用之前,韓寒都會親自測試車的性能,更是攬下所有危險的車戲。
電影中,前後動用了200輛賽車,每一輛賽車的改裝費用高達兩三百萬,光是張弛座駕的外觀設計,就改了80餘版。
其中的5號賽車,更是韓寒真實使用的賽車,而賽車服全部是在義大利定製的專業防火賽車服。每一套都可以直接參加比賽。
數字6對於韓寒,意義十分特別,它伴隨著韓寒收獲2012年的年度車手總冠軍。電影中,伴隨張弛從巔峰到谷底再到復出的賽車,也是6號賽車。
在電影的決戰中,有一位選手直接撞在了樹上,而事實上,在2010年的CRC薛城站,韓寒就開著賽車直接撞在了樹上。
韓寒說:「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賽車如同韓寒的第二生命。他用中國電影史上最高級別的拉力賽鏡頭,詮釋了什麼叫真正的熱愛。
唯有真的熱愛,才會竭盡全力;唯有真的熱愛,才會不顧性命。而敢於為熱愛而熱愛的,才是真正的勇士。
那些說影片撲街的,只能說你不懂韓寒,或者說,你只是行屍走肉的活著,根本不懂熱愛的含義。
04
這個世界什麼都在飛快地變,而我們所謂的熱愛,不過是唱著響亮的口號,堅持了一陣子。
我們羨慕那些為夢想、為熱愛一直奮不顧身的人,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長期主義。
我們開始重塑自己,尋找屬於自己的熱愛基因。你會發現, 不是我們沒有夢想,而是我們不夠熱愛。
當一個人真正有自己熱愛的事物時,你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寸肌膚都會跟著熱愛的血液而飛馳。
這種feel,會讓你執拗,讓你瘋狂,甚至讓你不顧性命。這樣的人生是奔騰的、是鮮活的、更是值得的。
人這一生活著不難,難的是擁有自己真正熱愛的,並為之瘋狂。韓寒的《飛馳人生》讓我明白「人生熱愛,回頭太難」的真正含義。
它像一束光,在漆黑的夜晚,照亮整個心房。人到中年又怎樣,只要心中一直有光,照樣能抵達。
熱愛,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是無所畏懼,無法阻擋。
願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真正所熱愛的,像韓寒般少年啦飛馳。
願你我都能瀟瀟灑灑活一回,愛我所愛,人生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