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彭於晏和竇驍都拿到自行車手的證了嗎
是的,彭於晏和竇驍、王珞丹為拍攝電影《破風》,要在香港專業的室內比賽場地封館拍攝,為了能在專業賽道騎車及拍攝,需考取特殊執照-自行車賽道使用證書。
所以彭於晏和竇驍、王珞丹等人展開包括指定顏色路線騎行、障礙繞行、隊伍排序變更等各種訓練,果然在充分的准備及練習下,眾人考試並順利獲得自行車賽道使用證書,彭於晏、王珞丹和竇驍3人拿著證書合照,彭於晏笑說:「辛苦這么久,終於有東西可以證明我們有多努力,可以證明我們的能力。」
❷ 電影《破風》有哪些打動你的地方
看電影是一種很奇怪的感受。面對熒幕,明明知道是虛幻被欺騙的,但觀眾都願意相信它的真實,相信它帶給自己的感動。於是,感覺成為評判一部電影好壞最直觀的標准。
看完《破風》,我的感覺就很好。像跑了一次酣暢淋漓的10公里,運動後大腦分泌的嗎啡肽帶來的舒爽的感覺,遊走全身。
怎麼一個爽子了得。
沒錯,我喜歡的那個林超賢又回來了。林超賢自《激戰》後跟彭於晏之後的再度合作,推出的一部優秀體育題材電影。從《翻滾吧阿信》的體操到《激戰》的拳擊到這部《破風》的自行車運動,華語電影中為數不多的體育勵志電影從眾多故事電影中脫穎而出,就猶如竦身一抖的汗水,凌厲中顯得卓爾不群,陽剛氣十足。也驚喜的發現,華語電影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港產電影為代表末落後,這幾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重新復甦,已經邁步走在亞洲電影的前列。
《破風》的電影並非十全十美,感情故事情節較《激戰》而言稍顯單薄,男女兄弟母子之情的處理老套,稍微點水輕浮,人物之間沒有明顯的矛盾性格對立,故事編排變化起伏不大,新鮮感會隨著電影的深入慢慢散失,比賽的緊張感到後期有些重復,但電影還是能打90分的高分。這部體育電影在世界相同自行車題材的電影中質量和影響都能排名第一,附加題做對,加10分。
《破風》老虎影評中今年第一部滿分華語電影。強烈推薦觀影。
推薦的理由有三個:
一是認真。林超賢本身就是一個自行車運動愛好者,所以在電影中觀眾能看到真實表現自行車比賽感覺,演員們接受專業指導訓練,幾位主演每天的職業自行車訓練長達十幾個小時,我們能從演員小麥色的皮膚和有線條的肌肉中看出演員和導演的認真。
《破風》在起拍之前就延長籌備電影時間,在劇組高雄大本營的2000平米庫房中,此次有關自行車及裝備的贊助品牌多達超過20家,有超過四百多部職業比賽單車和1404個專業車手參加拍攝。
電影《破風》為了達到最佳拍攝效果,該片拍攝跨越數地取景於中國大陸、台灣地區、韓國、義大利、內蒙古騰格里沙漠、上海數地。跨越將近20000公里。竇驍在歐洲騎行的畫面,劇組每天都需要開車四個小時到達阿爾卑斯山區拍攝。
二:電影有完美的音樂和畫面。
本片從頭到尾全部是原創的配樂,每首配樂都是為電影情節量身定做。隨著電影比賽的逐步緊張,音樂也波瀾起伏,非常好的烘托電影氣氛同時還不搶戲,影片在配樂上使用了大量的交響樂流行樂,音樂氣勢磅礴,也有接地氣流行元素,聲效部分關鍵時刻助燃了電影的激情沸涌。
電影並沒有採用現在濫用的3d拍攝,但高清晰的攝像和完美的畫面組合讓祖國大地秀美河山盡收眼底,一部好的體育片一定是一部好的風光片,運動後汗水洗虐的心靈讓眼中的景色更加美麗。而自然風光的旖旎讓人更有一種室外鍛煉的沖動。大漠高山,風光田園,碧海藍天,清風祥雲,在天與地的交界線,一眾車手的風馳電掣,狂奔暴騎,達到人與自然,觀眾與電影最好的交融。
和觀看體育比賽不同,一部體育片電影需要導演以強大的電影視覺效果和劇情安排來展現體育比賽緊張驚險不可預知結果的獨特魅力,導演調度畫面優秀剪輯讓觀眾在運動員和旁觀者視角中來回從容切換,帶給觀眾完美觀影體驗。這需要這類電影比一般故事片更高超的動作表現能力和視聽張力,一般導演不願意嘗試體育片,不是不想還是不能。
在《破風》電影中,電影背後的製作者們用高速拍攝,航拍,跟拍,慢鏡頭,頭部攝像機,第一視角等拍攝手法,與特效技術的完美融合,兩個小時電影的整體節奏始終快速而緊湊,亦保證了觀影全程的持續無尿點
三:感覺。
《破風》電影的整個觀看過程中,一直能帶給觀眾耳旁呼嘯的風聲,一種血液噴張追求速度的感覺就麻酥酥的從大腿傳導到腦部,讓人血壓升高,不由自主的戰栗起來,這就是極限運動帶給我們的快感,一如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感覺。
我有一個機長朋友也是自行車狂熱愛好者,和他聊起自行車運動,極限爬坡,通宵騎行,他對自己的體重控制在公斤,對速度的要求精確到分鍾米,對心率呼吸把握到個位數。他看這部電影,一定會比我們感觸更深。我們大部分觀眾雖然不了解自行車運動,但一樣會在觀看《破風》這部電影中受到感染,而這種體育電影帶來的感動更是與其他電影不同,這是人對積極事物嚮往的一種本能。體育也是人類遺傳基因中和生存息息相關本能。人類的祖先,跑過追他的老虎逃生後在大樹上看著遠方的風景,心跳加速後的興奮會讓他下次跑得更快。
這是勇敢的感覺,這是生存的感覺。
而開過飛機的朋友能體會,大地撲面而來或仰頭飛離。跑步的人知道,最後筋疲力盡的沖刺,風聲在耳後刮過,心臟已經要奪胸而出;在滑雪中看著地面的參照物飛速的從眼旁劃過;打羽毛球扣殺,球與球拍接觸時超音速的嘶叫。這就是我們追求的速度感。在電影中,自行車騎行的速度超越了一般人的20邁30邁,而達到70邁80邁,速度感在熒幕中撲面而來,緊張感中拍出了汗水,熱血、激情與氣勢,更拍出了體育電影獨特的現場感、競技感、運動感,讓每一個觀眾觀看完電影都有一種投身自行車運動的沖動。
這是速度的感覺,這也是超越的感覺。
《破風》雖只是一部電影,但這部電影帶給觀眾飛一般的感覺,電影帶著我們破風騎行,追求勇敢自由的心與電影主人公一起跳動。這也是我給這部電影打滿分的最重要的原因。
❸ 騎行117900公里、橫跨10個城市取景——重溫電影《破風》
這是破風手的名言,也是《破風》上映前的宣傳口號。
這是一部講述單車公路賽角逐的電影,
一部全程讓你腎上腺素狂飆、強烈釋放著青春荷爾蒙激情的電影。
所謂破風,是自行車比賽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沖線是關鍵,破風是前提。
單車比賽中,「破風手」負責為車隊主將「沖線手」擋風阻、卡車位,為沖線手在沖刺前保存體力、創造最有利的沖線環境。
仇銘(彭於晏飾)和邱田(竇驍飾),原本都是炫光隊鄭知元(崔始源飾)的破風手。三人的完美配合下,戰勝對手無數,尤其是勁敵幽靈隊。
然而,當鄭知元以勝利者姿態站到領獎台上時,仇銘和邱田意識到王者只有一人,破風手難有出頭機會。
於是,他們開始爭奪沖刺手位置,為了贏,卻搞亂了自己。
當仇銘和邱田重新意識到團隊之價值、不再為沖線手之位而爭奪時,他們終於超越極限、找回自我與初心,劃破逆風,同夥伴以及自己,握手何言。
影片開頭,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龜兔賽跑,為何第二次兔子依然輸了。
接近結尾處,給了答案——兔子之所以沒有贏是因為它想通了,兔子的強項本來與烏龜不一樣,與其跟烏龜爭,倒不如把自己的強項發揮到極致。
兔子和烏龜,各有各的使命和任務,沒有必要,在同一方向和領域競爭。
電影中最後一場比賽,仇銘(彭於晏飾)在最後100米,讓邱田(竇驍飾)做沖線手,角色互換,自己甘願做破風手。
仇銘本身,就具備極佳的沖線手能力。而邱田,最大的優勢在於耐力而非爆發力。一個車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劣勢。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才是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
自行車賽事中,基於團隊整體考慮,破風手,註定只能用作鋪墊的。車隊的破風手,彷彿註定為沖線手而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正如不是所有事,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收獲自己想要的一切。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在自己根本不擅長的領域去和別人爭,卻選擇性忽視自己本身得天獨厚的優勢。
成功的模式並非只有一種,破風手的默默付出和無懼前行,誰能說不是成功的一種呢。
每個人的能力都有邊界和上限,取是能力,舍是境界。我們都必須誠實的面對自我,學會取捨。
這是電影《破風》中,我最喜歡的一句台詞。
這是鄭知元提醒仇銘的話,在我看來,用在邱田身上,才是最好的寫照。
影片中的邱田,或許,最貼近大多數追夢者的形象。
他雖有一定的實力,卻沒有仇銘過人的天賦;
他苦練無果於是鋌而走險,被勝利的渴望沖昏了頭腦,
他為了贏,開始注射利於突破心率的葯物,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擇手段,
風光一時,卻在一次賽後被檢測出來並曝光,
於是,丟掉了尊嚴,榮譽不再;甚至,一度迷失了自己。
幾次大起大落之後,他終於想清楚了,自己該走怎樣的路,
他犯錯之後,選擇重新站出來面對世界、直面自己,最終找回初心和騎車之樂趣。
他走錯了路,開始誠實的面對自己,於是選擇用時間去沉澱、磨練自己,
用兩年的時光,訓練十萬公里來突破心率極限,默默積累著,不再急功近利。
關於夢想,關於成長,很多人都曾跑著跑著,就忘了自己當初為何而出發;
有時,因為太想贏,而亂了陣腳,忘了初衷,丟掉了曾經那份誠摯的熱愛和初心。
電影行業中,少有人敢碰競速題材。
前有《激戰》,後有《破風》,再到《湄公河行動》,導演林超賢近年來的每一部影片,都在挑戰自己。他的作品,著力於人性與故事。他敢於挑戰冷門題材,總能使觀眾眼前一亮。
他是一個,「對自己狠,對劇組狠,對演員更狠,逼到絕境,為的就是拍出比預想中更好效果」的導演。
網易娛樂曾評價他,「一年一部賣座佳片,以一個破風手的姿態接連捧出張家輝、謝霆鋒等一眾影帝」。
《破風》從前期的劇本,到後期的拍攝、製作,難度高、風險大,對演員的挑戰也額外高。
電影開始的城市比賽拍攝了三天,山地比賽拍攝四天,最難的沙漠戲則拍了六天。
輾轉全球6個地區(內地、台灣、上海、韓國、義大利、騰格里沙漠),主創騎行117900公里,劇組工作人員達200至400人,動用400多台單車,出動17台攝影機,橫跨10個城市取景。
陽光、輕松、熱血、激動。
片尾的那行字,「獻給所有為夢想不斷打拚的你」,看完,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追夢過程中,我們都有過收獲的喜悅以及落敗的失落,
但,請你,不忘初心,別忘記當初自己究竟為何而出發。
正如影片中所說,
真正的強者不是從不失敗,而是從不妥協。
夢想永遠不會逃走,逃走的永遠只會是你自己。
❹ 破風那部電影在台灣哪裡拍的,風景好好啊
《破風》橫穿騰格里沙漠 彭於晏最愛沙漠騎行
電影《破風》講述了彭於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等幾個懷抱熱血夢想的年輕人加入單車隊參加公路自行車賽,並將面對愛情、友情、親情、兄弟情等情感問題的故事。影片《破風》轉戰台北高雄、香港中環、義大利雪山、韓國釜山、騰格里沙漠、上海外灘等風光旖旎的風景聖地,眾主創談及歐亞10城的拍攝都記憶猶新,尤其是彭於晏直呼最愛騰格里沙漠。
騰格里沙漠是中國第四大沙漠,處處沙丘起伏,沙濤滾滾,景象奇偉壯觀。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天鵝湖、月亮湖等綠洲和植被零星點綴,遠遠望去如一片金燦燦的海洋,彭於晏領銜一眾單車手帥氣穿行在沙漠環繞的公路上。據悉,劇組的拍攝設備都是靠人力橫穿沙漠扛過去的,而且拍攝沙漠戲時,天氣已經很涼了,工作人員都裹著羽絨服了,但彭於晏、竇驍崔始源等演員都要穿著單薄的賽車服。談及這段戲的拍攝,彭於晏絲毫沒有叫苦,反而一直說:「我最難忘的就是騰格里沙漠,當你到了沙漠,你會覺得非常好玩,而且沙漠真的好美。這一輩子,可以演一個在沙漠騎單車的角色,辛苦什麼都是值得的,真的感到非常幸運,可能以後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竇驍為拍彩虹映雪山不懼重騎雪山上坡路 韓國拍攝力求比肩國家賽 義大利是一個充滿單車運動氛圍和精神的國度,很多世界級車手都是來自義大利。此次《破風》的拍攝轉戰義大利阿爾皮斯山腳下雪山綠樹環繞的環形公路,義大利的山地騎行與在台灣的山地騎行非常類似,而且都是高海拔、稀氧的自然環境下完成,拍攝雖然辛苦,但景色十分美麗。談及此段拍攝,竇驍十分興奮地透露「《破風》捕捉到了很多自然奇觀,比如那場900米上坡騎行的戲,我差不多快騎過的時候,背後突然出現了兩條full size的彩虹,彩虹映雪山的奇觀啊,構景真的太漂亮了,為了拍到這一奇觀,我就大概重新騎了6條,雖然山地上坡騎行非常累,但是能拍到百年難遇的彩虹映雪山真的非常開心。」
而韓國是東南亞地區,單車比賽最完善的地方之一,此次電影《破風》劇組透過釜山旅遊局聯絡了韓國的單車賽國家隊,獲准進入亞洲首屈一指的韓國釜山「SPO1 PARK」競輪場進行拍攝,並獲得韓方鼎力支持多位教練與專業級車手,甚至還借調培訓中的好幾位國手,力圖接近韓國單車國家賽。導演林超賢為了將《破風》拍到極致,還特意為彭於晏、竇驍等演員找了韓國當地的教練,要求他們跟當地的運動員一起訓練,竇驍感嘆韓國車手完全把訓練當吃飯一樣簡單,「每天一早的暖身就是十圈、二十圈起„„。」連來自韓國的崔始源都贊嘆「當得知《破風》能來韓國拍攝的消息時我非常開心。令人欣慰的是此次韓國之行也給到來的劇組所有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也希望通過《破風》這部電影,令中國更多的影片
❺ 破風演員表
演職人員表如下圖所示
講述各人被勝敗心魔所困,三人默契十足卻同時被利益薰心,漸漸喪失團隊精神,成績一落千丈。其後三人各散東西,各自有著不同經歷。再重遇,到底能否劃破逆風,創造奇跡,誰會是最終的王者。
❻ 洛詩怎麼出現在破風里
1.這也可能與社會生活有著淵源的關系
2.破風》是由恆大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由林超賢執導、梁鳳英監制,彭於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等聯合主演的青春熱血片[1]。
3.該片講述了四個年輕人加入單車隊頂級賽事,在殘酷激烈的競爭中,每個人都需要面對來自友情與愛情、名利與犧牲、個人與團隊等方面的抉擇與考驗的故事。
4.影片於2015年8月6日18點以2D、IMAX格式在中國內地上映[2]
5.炫光隊因得到韓籍天才車手鄭知元(崔始源飾)為主攻手,成為其他車隊的假想敵。新人王仇銘(彭於晏飾)與邱田(竇驍飾)在一次練習中,被鄭知元的驚人爆發力所懾服,甘心當他的破風手,為他沖鋒開路,製造沖線機會。三人的完美配合,終戰勝強敵幽靈隊。然而,當鄭知元以勝利者姿態領獎時,仇銘與邱田明白到王者只能有一人,破風手是沒有出頭機會的。一年後,仇銘與邱田離隊,各自以主攻手身份與鄭知元正面決斗。然而,仇銘與邱田的破風手並不盡如人意,兩人被戰敗心魔所困,漸漸走向歪路,最終成績一蹶不起。與此同時,仇銘、邱田與黃詩瑤(王珞丹飾)三人間的情感也漸趨土崩瓦解,因誤會黃詩瑤與仇銘分手,而一直默默喜歡詩瑤的邱田,也在友情與愛情中迷失自己,從此下落不明。 數年後,仇銘獲悉邱田所在,兄弟二人再次重逢,攜手炫光隊退役班主重組車隊,從頭再戰。兩人不再執著爭奪沖線手之位,重拾昔日斗車樂趣。鄭知元得悉仇銘與邱田參賽,決意率領自己的二級車隊參與業余賽事。炫光隊前三人完美組合,再次同場比拼。仇銘與邱田這對兼備沖線與破風能力的作戰拍檔,能否劃破逆風,超越鄭知元這位天才車手,一場超越友情的終極比拼,就此拉開序幕[3]。
6.仇銘、專業自行車運動員,一個浪漫有趣的男生,追求女生的手法花樣百出,因性格弱點從人生高峰跌入事業谷底,遭遇事業和愛情的雙打擊,後與邱田、鄭知元等隊員一起克服自己的弱點,重新回到人生高點。
7.邱田、公路賽中的「破風手」,性格內斂又不乏豐滿的個性,不論是夢想起航時的奮力拚搏,還是失意後,失敗過,也犯過錯,流落到韓國成為地下黑車手,最後,在鄭知元的促使下,三人再度合作,在自我救贖中朝著夢想前進。
8.一個在中國發展的韓國車手,屬於冷靜的全能型車手,被人稱為「沖線王」。他表面上冷酷寡言,實則為人有情有義。
9.黃詩瑤、堅強有勇敢,技術超贊的VLRGO三級場地賽女車手,同時被邱田、仇銘追求,產生了剪不斷理不亂的三角戀愛。
10.Simon、賽車手,陽光大男孩擁有不怕吃虧的心情,在事業上執著堅持自己的夢想。
11.陳意蕎、天生聰明可愛的小女孩,炫光車隊大管家、一名14歲天才機械師兼任車隊的副領隊。
12.
立哥|演員連凱
陳意蕎的老爸、經營炫光車隊、領隊兼教練、帶領隊友非常嚴格,儼然一副「魔鬼教練」的做派。
13.為了在體型和技術演員們每天11個小時的魔鬼式訓練。
彭於晏訓練期間把香港所有的山騎遍了,每天要騎120公里。[9]。
導演有時會不自覺地手拿「教鞭」跟彭於晏講戲,嚴肅認真堪比「魔鬼教官」。
王珞丹每天要練習50次沖刺訓練,20秒沖刺40秒休息,練到30次的時候就特別想哭,練到50次的時候就想吐了[10]。
陳家樂在拍攝影片時發生摔車意外,被確診為鎖骨骨折[11]。
竇驍說到自己的摔車的歷史在影片中統計自己已經摔了11次,最嚴重的兩次把頭盔都摔碎了[12]。
在上海拍攝的艱辛,發生爆胎與連環車禍事件,最慘烈當屬韓國男演員崔始源,在陸家嘴圓環騎第一趟就慘遭灑水車夾擊而摔車見紅。另一位遭遇意外的是香港男演員陳家樂,這是他繼台灣車禍送醫後再度發生摔車意外[13]。
《破風》劇組為了在義大利雪山取景拍攝每次要經過4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達[14]。
電影《破風》為了達到最佳拍攝效果,該片拍攝跨越數地取景於中國大陸、台灣地區、韓國、義大利、內蒙古騰格里沙漠、上海等地拍攝。跨越117900公里,動用大量航拍,共邀請了1404個專業車手[16],騎行拍攝過程中摔傷多達80多人,從2014年6月台灣開機到10月上海殺青,拍攝期間正值炎熱酷暑,而且很多都是在戶外拍
2014年12月16日影片《破風》首發啟程版海報,宣傳口號「2015風在前無懼」[19]。12月18日片方在北京舉行啟程定檔發布會上,宣布影片於2015年暑期檔上映[18]。2015年4月8日片方發布驕陽版海報及終極版預告,影片宣布內地定檔8月7日。[20]5月16日《破風》導演林超賢攜主演陳家樂等人開啟全國8城「騎行進校園」活動。[21]6月4日影片發布了「沖線版」海報[6]。6月14日電影《破風》在上海舉辦「青春賽場」發布會。[22]7月15日片方公布一支《破風大數據全宇宙版》視頻和一款「榮譽版」海報。[23]7月23日發布了一款為IMAX版本定製的海報[24]。7月29日《破風》重磅曝光終極預告和終極海報,同時宣布上映時間由原來的8月7日0點提前至8月6日18點[2]。8月2日電影《破風》在北京舉行全球首映禮,成龍、謝霆鋒助陣[25]
。
影片《破風》不僅題材內容新穎、故事情節、節奏也是讓人腎上腺飆升,演員們用自己的血與肉演這部運動片,影片中在42度的騰格里沙漠,還是峰迴路轉的梅山36彎,緊張刺激令車陣布局獨特,節奏感特別強,,將大家熟悉的單車騎行拍出了極限運動的感,高速攝影、近距離拍攝的鏡頭非常棒,速度感拿捏得特別到位,是電影藝術與電影工業的結合,建立了華語電影工業新標桿[29](騰訊娛樂評)
《破風》電影的整體節奏始終快速而緊湊,亦保證了觀影全程的持續緊張感。隨著賽程的逐漸推進,情節流也水到渠成地完成了通向高潮的一步步跨越。而對人物情感的鋪陳,則穿插於各次比賽的進程中間,兩條線索相映生輝交替前進。中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其實包羅著純真美好的戀愛、惺惺相惜又彼此較勁兒的兄弟情、對父母伴隨著叛逆的依戀,以及師生間的給予與報答等非常豐富的感情元素。但電影對每一種情愫的表達,又都相當節制和精煉。由於故事中每一個情感點都具備很高的濃度和必要性,所以相比於時下一些因過分強調、反而使情感泛化的青春電影,《破風》不矯飾、不做作的敘述風格更為清新自然,也更有讓人充滿力量、熱血沸騰的青春感覺。[30](北京日報評)
《破風》很巧妙的選擇了自行車比賽中「破風」這樣一個關鍵詞進行切入,在一場比賽中便將破風手、沖線手這樣的隊員責任區分呈現出來,而之後的情節里,也並沒有過多拓展比賽其他規則講述,而是將注意力引導在賽事本身和車手的形象搭建之上,算是一個巧妙之舉[31]。(《專稿》1905電影網評)
反面評價
《破風》整片糟糕的地方很耀眼,單論比賽場面,影片在及格線之上,緊張感十足。而這是體育片的基本修養,緊張、刺激是競技體育天然的魅力,如果一部體育片的競技場面沒有讓人感到什麼緊張,那就丟了本分。全片的畫面風格,尤其是比賽場面,極像高清電視,讓人感覺像是在電影院看體育賽事。這或許是導演刻意營造的視覺風格,而調色失當、花花綠綠的缺少電影感的畫面,根本原因其實是在於專業和審美上的不達標
望採納點贊!
❼ 電影《破風》哪能看到
演的是幾個懷抱熱血夢想的年輕人加入單車隊參加
公路自行車賽
的故事,在這過程中面臨愛情、友情、親情等問題,兄弟之間該如何克服情感解決困難,繼續朝夢想邁進。
❽ 破風什麼時候上映時間
破風於2015年8月6日18點在中國內地上映,一般電影發行公司會和電影院線簽電影發行合同,電影上映時間基本是一個月。
❾ 電影《破風》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我覺得林超賢執導的《破風》把華語體育電影的逼格給提高了,一部講述單車公路賽的電影,居然拍出了磅礴的氣勢,多場比賽的氛圍被渲染的極為熱血,整部電影的精彩激烈程度完全不輸於《激戰》,林超賢與彭於晏這個組合,讓華語體育電影又一次展現了活力。
林超賢用電影打破這個窠臼,因為《破風》展現了單車公路賽激烈的角逐過程,影片先後到台北、上海、騰格里沙漠等多地取景,觀眾可以看到單車大賽在城市公路、環山公路、沙漠公路中激烈進行。導演利用航拍、跟拍與車載攝像等多種方式拍下大賽過程,以往在電視上看不到的比賽過程,這回能在電影大銀幕上看的仔細。但這並不是紀錄片,而是一部實實在在的電影,比賽過程中仍然有豐富的劇情發生,比賽中會體現出選手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有的選手會使用陰招等等,《破風》讓人領略到單車大賽中的未知世界。
把單車大賽的過程拍的異常精彩還不夠,一部電影最主要的仍然是劇情,有了劇情沖突和發展才能算是一部合格的電影。《破風》牛逼的地方在於故事做得很滿,彭於晏、竇驍、王珞丹、崔始源四個人的故事在片中敘述的都很出色,編導控制好了人物故事線的長度,在不喧賓奪主的前提下,盡量展現四個單車職業選手的運動生涯,包括了他們的人生起落,每個人都遭遇著比賽和生活的考驗,每個人都在轉變,這樣緊湊的電影敘事,在華語片中能控制好的並不多。
《破風》這部電影的好,以及它給人帶來的驚喜,也是由於體育電影和單車大賽的電影較為罕見,看了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導演林超賢在片中選擇的配樂很激昂,往往一開始比賽,充滿激情的配樂就及時響起,一路伴隨著選手們的對決到最終的比賽結束,這部影片的配樂也是一大亮點。
❿ 電影《破風》在線觀看地址哪有《破風》高清bd未刪減版迅雷下載
《破風》將講述了4個年輕人加入單車隊參加公路自行車賽的故事,而所謂破風,指的是在高速騎行下,自行車手需要通過前面一位領騎自行車手的配合下,減小空氣阻力,節省後面自行車手的體力,是比賽中團隊精神的體現 。電影將會在台灣、法國、義大利等不同的國家地區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