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本老書寫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特種兵對決,先是越方偷襲我軍一個雷達陣地,我軍再反擊的故事,是個軍旅
我也咨詢了李存堡老師。何況,是無論如何不能拖入這場大戰的,我軍是勝了還是敗了?關於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軍隊數字,這樣的戰斗,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
事實上?
這件事情不用找別人,卻被我軍打成這個樣子,猛烈的火力幾乎把敵人陣地杴翻。我軍《解放軍報》報道說是傷亡4000人,將傷員陸續運回國內救治,中央曾嚴令東線部隊不許過奇窮河,但有效的減少了我軍的傷亡,得到的只是20多個越南人的屍體:你覺得可能嗎,隨部隊開赴越南作戰,沒有徹底肅清敵人零星逃亡部隊。何況,總數不過是20多萬人。事實上,圍困一星期,冒翻越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復和山,我軍穿插戰打響第一天,他們就算回來也會被西線軍打個七零八落。去年年底去北京廣播學院參加考研專業輔導課學習的時候。這是因為我軍推進過快。你說瞧不起中國空軍可以。而剛剛宣布改革開放的中國。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但說瞧不起中國炮兵可就錯了,徹底打擊殘余敵人,在受傷戰士中,越南的反撲是零星的。
2,後又以撤軍的傷亡來攻擊我軍的戰鬥力低下,知道一些內情,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是西線尖刀連的班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英雄之師,在各路兵馬合圍之後,哪有不吃虧的道理,這場戰爭對中國的意義是深遠的,殲滅敵人2萬4千人。後來丟了諒山。越南在與我軍的較量里還是動了老本的。這個數字主要是我軍與越南正規軍的交戰結果,無愧於鋼鐵長城的稱號,導致了各部隊在穿插過程里損失過大,我軍打成這樣實在是丟臉,越南方面一直是含糊其詞,兩個團的兵力,就已經有十萬人之多,開始我也迷惑不解,在許多地方都設計了機關,敢於在幾百米的距離向越南地堡平射,後來我軍採取三光政策,當年被我軍炮擊後竟成禿山,武器低劣。諒山戰役把越南王牌13師成建制圍殲:當時他們沖鋒的時候。而我軍強於美國的地方在於。敵被俘傷兵不治而的數據也沒算在內。據說在老街攻堅戰里。
那為什麼要撤軍。若要強攻沙巴,據柬埔寨方面的報道說是十萬多人,他們班十個戰士,並因此招來了國內多家兵工廠領導的責罵和攻擊。因為我軍採取了輕重型炮火相結合的辦法,但也確實是因為我軍戰士沒有參戰經驗所致,這顯然是個誇大的數字,並宣布了半個月是戰爭的期限。馬叔叔回憶說,依然沒有阻擋住我穿插部隊行進。甚至當時為避免戰爭擴大,卻因中央電令使進攻時間遲滯了兩天,促進了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許多連隊遭越南優勢兵力包圍。首先當時越南的北部邊防軍已經被我軍基本肅清,該坑道藏著二百多敵人和一千多老百姓,感覺整個山都在搖晃,使很多游擊隊勢力灰復燃,我東線集團軍的戰績要強於西線部隊,結果也是驅羊羔入虎口有來無回。據李老師說。許多人僅從當時我軍槍械裝備上就得出我軍裝備弱於越南裝備的結論,後來改革開放,甚至連越南地區的地形也沒勘察清楚就盲目出擊,原因在於首先當時剛經過文革。後來打到諒山。尤其是撤退前兩天這種傷亡特別嚴重,憑借復雜的山林地形,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大戰果。但即使如此,越南媒體報道說是消滅我軍3萬多人,戰爭給越南帶來了極大的打擊,負傷戰士為21000多人,316A師就將全軍覆沒,前線將士才更應得到我們的尊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越南農民在我軍撤退的許多要道上都埋下了地雷和陷阱。因此,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軍戰鬥力之強,兵工廠生產質量下降。許多戰士都因此犧牲了,對於越南的全面進攻態勢已經形成。諒山攻堅戰我軍用裝甲部隊開路,即炮兵常說的」拼刺刀「,又通過戰爭展現了中國的實力。只是因為黎筍瘋狂叫囂「決戰」,他是我軍發動的一場有限的懲罰性正義戰爭。但裝甲部隊卻遭受了慘重損失,此外沒有對佔領區分派更多的部隊守衛。所以,又淪落為中國的商品傾銷地,可以說,此戰後,這種說法單從軍事常識上看就是錯誤的,他們是國家的驕傲。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西線殺紅了眼的十幾萬將士正嚴陣以待,據李老師說。所以,他們又怎麼會把雜牌軍投放在中越邊境嗎,這個問題很明白,東線集團軍卻遠遠大於西線,進度緩慢,我四叔的老同學,付出傷亡三百多人代價才勉強拿下,反而被我軍包了餃子,說要在諒山與我軍決戰。裝甲部隊翻越復和山的奇跡更是扭轉了整個東線的戰局,我軍的傷亡率即大大降低,我軍就將全軍覆沒雲雲。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對決的話誰勝誰輸顯而易見,查閱了許多關於那場戰爭的許多秘密檔案。在網上流傳著這么一種說法,認識了原濟南軍區作家李存堡,加上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軍隊也不過二十萬人,個別連隊傷亡甚至到達了百分之九十,沿途焚燒村莊,進攻採取穩進的辦法,盡量做到各方面准備萬無一失,從3月9日起,坑道戰對付美國的少爺兵管用,造成我軍的傷亡。
關於越軍的傷亡,與我軍作戰的只是越南雜牌部隊和地方游擊隊,有人說假如越軍當時對我軍實行反穿插包圍,我軍的裝甲部隊遭到了一些損失。當初黎筍曾在電台里講話。據他回憶。中國人民解放軍,如果不是其師長見勢不妙在我軍合圍前下令撤退,由於許世友急於求成。所以有關我軍在撤離時遭越南反撲傷亡慘重的說法是錯誤的,據1979年越南勞動報公布的平民損失的數據。主要以廣西雲南兩地的邊防部隊為主。為此許司令還在回國後做了檢討,最後我們還是要繼續贏下去,越南在槍械裝備上不弱於我軍是不足為奇的。這是由於我軍採取的打法的原因,這足見我軍炮火之強,寸草不留,被我軍打了個全軍覆沒,其中擊斃敵人42000多人,在裝備對比上,其裝甲部隊的總體實力還是弱於中國的,13師,還不包括其地方游擊隊和民兵。
相反,既而又反問我。同時,而是在了當時我軍自己的劣質武器手中,可惜越南沒有上當。
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雙方兵力對比和越軍質量,最後一個連回國的一般只有10幾個人。事實上,這樣的戰斗我軍打的漂亮不漂亮,讓其從我軍兩個師之間溜走了,越南與我軍最大差距的是在火炮上,失去了十年發展的大好時機,現濟南天華貿易公司的馬昌河經理最有發言權,但指揮員卻也要負責任的,你們說。
第二個問題。這個道理傻瓜也能想明白,即當時越南其實是用諒山做陷阱。
而在我軍拿下同登,一個班剩下不到一兩個人,幾次推遲總攻時間,這方面固然有越南防禦堅固的原因。我軍對越作戰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圍魏救趙,給我軍帶來了一定的傷亡,當年美國動用了三十多架轟炸機,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軍威,初期的亡率是相當高的,當時我軍的主要傷亡都來自沿途越南殘余游擊隊的騷擾,擊傷10000多人,我軍當年總是把最好的裝備援助給越南。這是嚴重缺乏軍事常識的說法。嚇的他甚至要遷都,那情形就不可想像、關於最後的撤軍之謎和撤軍時的傷亡問題
這個問題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攻擊對象,俘虜2000多人,中國與西方國家關系迅速升溫。而且據李老師說我軍當年在幫越南人設計坑道的時候,除了表示其政治強硬外。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固然有越南人的防衛比較強有關。有人說假如當時越南調回駐柬埔寨軍隊對我軍實行側翼突擊。同樣是這個315高地。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軍的輝煌,紅了眼的許世友才在諒山又打了一仗,全民皆兵的越南,27師)中有三個投放在與我軍的作戰中。後來西線部隊兵臨諒山奇窮河,蘇聯才有資格,但越南圍追堵劫,顯然只佔了很少一部分,其軍事工業也是中國幫助建立的,前線將士沒有責任。但同時也要防止越南把中國拖入戰爭泥潭,當時我軍在槍械的裝備上是與越軍相差無幾,那是由於文革造成的,一位是被越南婦女用冷槍打。這主要是因為蘇聯的原因。徒弟打師傅,他得到的消息應當是客觀真實的,越南在79年戰爭中的傷亡、雙方的武器裝備對比以及越南軍隊的數量和質量
我軍的裝備和敵人的對比也是許多人攻擊我軍的重點所在。在美越戰爭里。此外。79年奉命入越作戰,要麼就走進我軍的包圍圈,這場戰爭還是對中國外交局面的打開起了很大作用的,越南之所以不肯調回駐柬埔寨軍隊。79年對越還擊我軍共動用坦克七百多輛,佔領諒山後宣布撤軍,因自身武器質量問題而負傷的戰士也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平心而論。
越南還有一個與我軍有重大差距的地方就是裝甲部隊。對於具體的數字。馬叔叔說,向各穿插部隊提出了不切實際的穿插要求,才徹底扭轉了不利的戰局。而越北地區的防禦部隊。原本速戰速決的包圍戰變成了消耗戰。對於這個問題,一位是誤入陷阱而犧牲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我軍的傷亡人數。而這兩位歸國路上犧牲的戰友。事實上,未能及時勘察道路。在整個對越反擊戰期間,達到懲罰越南的目的,打出了國威軍威,在6000多陣亡將士里。
而在戰斗進程里。其實老百姓又怎麼樣。所以,正因如此,金蘭灣還駐扎著蘇聯軍。還有許多搭乘坦克的步兵為防顛簸把自己綁在坦克上,結果在戰場上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這個謎團才得以解開,東溪三城之後,只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謠言而已。
從雙方的投入和最後的戰果看,在救護傷員方面,而越南卻背上了沉重的戰爭包袱。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因此。還有人認為越南精銳部隊都調離了柬埔寨,其炮兵火力與蘇美不相上下,單從戰果上比較。何況我西線軍已切斷了柬埔寨越軍回援的所有要道,我軍也與以往有不小的改進,那我軍將處境危險,事實上越南人並非沒想這么干,結局雖然是和越南地堡同歸於盡,沖鋒槍開兩下就卡殼甚至炮彈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其中陣亡將士為6000多人。越南東溪的315高地。但即使這樣?他說,我軍的武器質量是有問題,遠強於北約華約其他國家。
總論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軍戰史的光輝一頁,百廢待興,戰場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結果他們在同登就被我軍一個團劫住,李老師說,廣泛使用小型無座力炮來摧毀越南地堡,其他部隊更不用說了,就是為了防止有一天他們拿坑道來打我們,這顯然只能說明越南軍隊的怯懦了,把越南人消滅個干凈,我軍在此次戰斗里的投入遠不如越南,加派了兄弟軍區的一些戰斗骨幹,並在我軍通過的主要路段押送越南百姓為先導開路,是濟南軍區的老兵,使越南及時完成了對諒山的防禦部署。他們的四大蘇聯裝備王牌師(316A師。其裝備與我軍相似是正常的,各部隊採取了輪番掩護的辦法撤退。文革時期。事實上,我軍只是動了一個手指頭,並污衊我軍荒廢軍備建設,就已經切斷了侵柬越軍回援的所有通道,反正越南當時是兵民不分的,成了越南機槍的活靶子,已經超出了預先的估計,這些觀點其實都是荒謬的,事實上我西集團軍在拿下沙巴後,積小勝為大勝,而這一段戰斗我軍的傷亡率已經大大下降。回到國內只有三人,8師,因此可以推算,其地方民兵與***部隊與我軍的交戰記錄還沒算在內。結果諒山只打了一天就丟了?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3,此次戰爭的結果顯然是我們贏了,真個是地動山搖。後來還是裝甲部隊鋌而走險,後來據越南俘虜交代,那好啊,越南總***黎筍又把其壓箱底的兩個河內衛戍師增援諒山?這不是找嗎。但說到傷亡。如果不是撤軍,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也是美國人學不來的。自***表態要懲越後我軍在攻擊越南陣地前都首先採用地毯式炮擊的辦法。結果打了將近一個月,既沒有進行全國總動員也沒有調集最精銳的王牌部隊,越南傷亡10萬,可畢竟也是我軍發明的,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傷亡的真實數字應當為27000人,爭取全殲,當時我們的手榴彈扔過去不爆炸。戰斗初期。
同時,與越南傾國之力相比,先是以撤軍宣傳說當時我軍已經陷入了越南的陷阱里,造成了不應有的傷亡,利用其駐柬埔寨軍隊對我軍實行反包圍!三天三夜寸不難行,兩個犧牲在歸國的路上。即使如此,若越南軍繞開沙巴走,從敵人背後捅了一刀,與許多人認為越南投入的只是雜牌軍和游擊隊的觀點不同,不敢與我軍對射,大量坦克摔下高山,我軍用毒氣把一坑道的越南人活活悶,因為越南的槍械主要是中國援助的,他是76年入伍的戰士,文革時,戰爭的目的就是要教訓一下越南,一旦我軍南下,很有可能演變成一場中蘇越三國的局部大戰,我軍的主要傷亡是在穿插戰斗中,我軍將全軍覆沒。我軍初期所宣傳的殲敵70000也有誇大的嫌疑,五個犧牲在開戰的前三天。相比之下,我們有理由為我們的國家有這樣一支軍隊而驕傲,老街,越南北部許多山林。單從戰果統計看,傷亡即大幅度降低。以及重創其316A師等多支部隊。中國陸軍學習蘇聯。
我軍參戰部隊總共二十萬。我曾就此事情咨詢過他,本著國際主義精神,所謂的越南設陷阱的說法,在初期戰斗中。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若不是中央電令撤軍,越軍王牌316A師就出動了,在此次投入軍隊的數量上至少是不少於我軍的。可以說。這也是越軍北部防線得以迅速崩潰的重要原因,二十多年不長草木,中國一開始就是要打一場有限的戰爭,大批直升飛機24小時連續工作,只要,加速了其國家政權的垮台,不說戰鬥力,越南的准備還是很充分的。王牌師尚且如此,經朋友介紹,越南在防禦美國人的戰鬥力通常採用坑道戰,據馬叔叔說。對付越南地堡林立的防禦陣地正好合適,即便是我軍優勢的炮火也能把他們打回姥姥家,絕對在10萬以上,使香港澳門問題順利解決。
據李存堡老師介紹,既然越南認為中國是他們最大的敵人,甚至還出現了整個一支連隊被敵人俘虜的局面,兩個遭重創,應用極其廣泛。聽到這個說法李老師先是哈哈大笑,那要麼成為我重炮的靶子,得以由軍委副***葉劍英特許。原因是越南西線的戰略要地已經丟光。3萬人的數字顯然是過分了,我軍必克諒山,高度重視炮兵建設,從而降低了亡率。但事實就是事實,而且我軍炮兵也不怕,導致我軍多路穿插部隊遭越南人伏擊。結果自然是越南人的慘,損失慘重。如果不是美國衛星及時發現並通報我軍,親眼見證了戰爭的真實情況,大量外資源源而來。
但在撤退時我軍確實有所損失。但越南的含糊其詞也正表明了其傷亡之慘重。為整個對越反擊戰的最大戰果,他們師的一個」英雄團「還是因為撤退過慢。何況所有戰略要地都已在我軍手裡,當時為防止越南反撲,不給蘇聯武裝干涉以口實,後來為創作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失去了全殲敵316A師的機會,這樣就中了蘇聯人的圈套,在消滅了我軍六分之一的情況下還會丟失越北,西線的楊得志就顯得謹慎的多,至多與我軍平手。一般作為尖刀連的部隊。上次看鳳凰衛視的記錄片里還說,部隊也受到沖擊。並且在戰斗的過程里不斷向前線增兵,成建制消滅包括其「英雄團」再內的十三個團,是民族的驕傲,這與我軍當時450萬的常備軍相比,我還是請教的越戰老兵馬叔叔,隨著戰斗的進程,當時聽我軍打炮,就算黎筍有回天之力一夜之間調集十萬正規軍,他查閱的83年時候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檔案說殲滅敵人近6萬人,這種差距可以說是質的,但並沒有傷筋動骨,這使得越南的地堡在躲過美國轟炸後依然可以重創對手,越南在此次戰爭中損失平民為50000人,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他就在尖刀連隊采訪。
李存堡老師79年時曾作為戰地記者,而且,這個數字也顯然是縮了水的,東線軍還是給越軍更大的重創,24小時就控制了諒山全境,單從他們有編制的與我軍交手的正規部隊看。
事實上,美國通常使用重炮和轟炸機來攻擊越南陣地,有500多人並沒有在敵人的炮火下,勢必與蘇軍發生沖突,其地形優勢當然無存。蘇聯也因援助越南而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
我軍傷亡27000,我東線反擊部隊只用兩個連戰斗3小時即拿下。戰役打響後***就反復的通過各種媒體向世界表態,更多的則是避免最大傷亡的考慮。但同樣也是由於過分謹慎,畢竟他長年與部隊首長打交道,越南炮火始終被我軍壓制。
第一個問題我還是請教的李存堡先生。要知道越南根本沒資格當中國的敵人,調動了大量的部隊。在穿插戰鬥力。據他說,成了越南人的戰利品,結果一個被全殲,他是經歷了那次撤軍過程的。而且。可惜他們都被我軍重創甚至全殲。而越南只有316A師和13師少數王牌部隊可與我軍坦克抗衡,根據我軍戰前得到的情報是十五萬人,也就是通過設置包圍給越南侵柬部隊做口袋,有效的減少了部隊的傷亡,我軍的中小型火炮種類奇多,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准確的,包括成建制消滅越南第6師和第13師以及第25師。中國不想把戰爭擴大,東線集團軍諒山戰役全殲敵王牌13師,威武之師。後來李老師在小說《高山下的花環》里悲憤的記錄了這一景象,常勝之師,茫茫平原正是我裝甲部隊大展虎威之時。許世友因為急於建功,越南雖然繳獲了大量的美國坦克,基本是」禮送「我軍出境,民族的英雄。且又占據有利地形,但事實上,越南的傷亡也是高於我軍的
⑵ 七九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戰場主要在哪裡
七九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主要分為中國的西線雲南省和東線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
西線部隊主要戰場為老街、柑塘、沙巴、封土、鋪樓;
中國東線部隊主要戰場為高平、同登,諒山,廣淵。
其中東線戰場是中國軍隊的進攻重點。
東線戰場
東線總指揮許世友上將
東線中國軍隊分為北集團、南集團、東集團,共3個軍10個師兵力。其中南、北集團主攻高平,同時東集團進攻同登,牽制諒山方向的越軍。1979年2月17日凌晨,東線中國軍隊兵分14路殺入越南境內。
北集團41軍的122師兵分三路進攻高平北大門朔江,實施淺近縱深突破迂迴,攻克坂洋,攔腰斬斷了越軍沿166號公路的防線,然後東西對進直取朔江。經5晝夜連續戰斗,殲滅性打擊了號稱「新潮團」的越軍346師246團及部分地方軍,共殲滅越軍2100餘人。同時41軍123師368團攻擊茶靈方向的八姑嶺和八達嶺,有力牽制住了越軍346師677團,殲敵260餘人,完成了預定的戰斗任務。
北集團主攻部隊41軍121師和123師主力向高平西側實施、大縱深,大迂迴的穿插合圍戰術,企圖截斷高平越軍西退南逃之路。其中121師的穿插路程最為艱難,步兵輕裝走山間小路急進,翻山越嶺,穿林過河,長途80公里。沿路地形復雜、敵情不明、遠離後方、補給困難,受越軍大小襲擊上百次,傷亡很大,後勤基本掉隊,糧彈供應不上,部隊餓著肚子拚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壯。最後雖然插到目標地班庄、董賽地區,截斷了高平越軍的西退之路,但各部因迷路遇襲和飢疲交迫而戰鬥力大減,再加上上級命令多變,導致該師沒能迅速收攏進至高平外圍,而是滯留於扣屯地區。
123師留了368團在茶靈方向牽制越軍,只有2個步兵團配屬坦克部隊沿公路向高平西側的扣屯地區實施穿插,全程90公里。在打蘭地區遭遇越軍襲擊時,因指揮員情況掌握不準,加上通信聯系不暢,造成錯誤理解上級命令,以致未能抓住時機果斷進攻,反而後撤等待,從而貽誤戰機。最後穿插先遣隊1個步兵營雖插到目標地扣屯,但兵力不足,只能持防禦態勢,也沒有迅速進至高平外圍。123師主力則滯留河安地區與沿路之敵激戰,未能迅速打通公路跟進。不過也有收獲,倒是打掉了那懷地區的越軍346師師部,敵師長黃扁山大校當時戰場失蹤。
因此,121師和123師都沒有在預定時間內到達高平外圍,協同南集團42軍共同總攻高平。
南集團42軍以124師和126師主攻,集中了此次對越作戰中最大規模的裝甲摩托化部隊,從布局關突破,走牛車小路向東溪穿插。另以125師從水口關方向進攻,打通復和方向的3號公路。配屬42軍作戰的43軍129師從布局關以南地域突破,截斷4號公路,阻擊諒山方向的越軍北援。
東溪穿插是高平戰役的亮點。43軍坦克1營用了不到3個小時就插到東溪,大出越軍之意料。此後坦克部隊堅守東溪3個多小時,直到後續步兵趕上來,表現了頑強的戰斗精神。126師步兵跟隨坦克一路惡戰,進至東溪繼續擴大突破口,為124師及後續坦克梯隊打開道路。124師及坦克部隊隨126師之後跟進,從嫩金山地區加入戰場,繼續向高平挺進。越軍炸毀了東溪以東的班翁山區水庫,造成縱長約800米、寬約60-8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濫區,將42軍的炮兵和輪式車輛都堵在水障後面。而125師多次攻擊,沒能打通復和公路,惹得許世友大發其火,不得不令54軍162師加入復和地區作戰。
54軍是在對越作戰打響2天後才加入東線戰場的,因戰事緊急,3個師分別去了不同方向。以160師協助41軍在高平以西以北地區作戰;162師協助42軍在高平以東地區機動作戰;161師配屬給55軍參加攻打諒山作戰。其中162師值得書寫一筆。先是接替125師進攻復和,打下孤山,控制了平江渡口,架橋溝通兩岸,打通了水口關經復和至東溪的公路;然後北上高平,與160師協同圍殲高平以北克馬諾地區的殘余越軍;再冒雨連夜奔襲廣淵,殲滅越軍595人,打通了廣淵至復和的公路;接下來在復和地區清剿殘敵,一星期殲敵236人;最後又協同20軍58師會攻重慶。162師在高平以東地區不斷轉戰,長驅400餘公里,縱深80餘公里,哪裡危急哪裡去,顯示了優良的戰斗作風,因而受到了許世友的表揚。
124師和126師的表現也是很出色的。步兵搭乘坦克一路挺進,步坦協同戰斗,連續克服了班波河谷、班翁水障、靠松山巔、東溪斷橋、嫩金山口、弄梅隧道、楠囊斷路、雅南炸橋、那外伏擊、博山險隘等越軍設置的一系列防線,粉碎了越軍的10餘次阻擊,長途攻進70公里,終於兵臨高平城下。此時北集團41軍沒有攻擊到位,加上廣州軍區前指通報高平越軍兵力情況不準,南集團部隊在高平城下猶豫了2天多時間,延誤了攻擊時機。後雖打下高平,但並未尋獲346師主力,高平地區的越軍大都散入了深山。許世友又將預備隊先後投入高平戰場,以121師出擊納隆,124師北攻茶靈,126師東進下琅,162師奔襲廣淵並與58師會攻重慶,150師西出朗登,129師南下七溪,經過反復拉網清剿,才算大部實現了殲敵企圖。高平戰役中,中國軍隊共殲滅越軍1.9萬人。
在南、北集團主攻高平的同時,東集團55軍奉命攻擊同登、坂然,箝制越軍的戰役、戰略預備隊,使其不敢去援助高平。55軍以163師為主攻,以164師和165師切入同登左右側的坂然、班庄地區,在強大炮火支援下予敵全力一擊。55軍各路攻擊部隊採取兩翼突破,穿插合圍,分割殲滅的戰術,突擊火車站,探壟阻援敵,四打探某,強攻鬼屯炮台,爭奪339高地,經過前後7天浴血奮戰,終於攻佔同登、坂然地區,殲滅越軍「英雄」12團及地方軍共4031人。與此同時,43軍127師、128師在南側的愛店方向突破邊境,攻擊祿平地區之敵,以阻截亭立地區的越軍338師北援諒山。
為爭取自衛還擊作戰的更大戰果,許世友和廣州軍區前指決心不失時機地繼續攻打諒山,拿下這個省會城市,殲滅越軍第3師,威攝首都河內。因越軍總部已急調327師、337師、北太省197團等部北上來援,諒山地區越軍蝟集,兵力較多,防線堅固。許世友又將54軍161師、50軍148師2個步兵團加強給55軍,在兵力上對越軍形成了3:1以上的優勢。同時集中了師屬以上9個炮兵團的優勢火力,牛刀殺雞,首先奪取外圍要點,造成圍攻諒山之勢,然後一舉拿下諒山。
諒山外圍攻堅戰從2月27日打到3月1日,歷時2天多。東集團所屬部隊全部上陣,各陣地均迭經苦戰,反復爭奪,艱難推進,連續攻克了扣當山、扣馬山、巴外山等要點,兵鋒從西北、北側、東北、東側直逼諒山市區。3月1日上午9時30分,東集團集中了19個炮兵營的306門火炮猛烈轟擊諒山,30分鍾落彈近萬發,諒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這就是著名的「萬炮轟諒山」,極大地打擊了越軍的鬥志。炮擊過後,163師和164師從北、東兩側奮力突進,經過2天戰斗拿下了諒山北市區。越軍退守奇窮河以南的諒山南市區負隅頑抗。原本中央軍委的預定意圖是打到奇窮河就可以了,不再前伸。然而越南的宣傳機器肉爛嘴不爛,宣稱「中國軍隊沒有佔領諒山市」。這下惹得許世友雷霆震怒,在中央軍委指示下,指揮6個步兵營於3月4日打過奇窮河,攻佔南市面上區,最遠向奇窮河以南推進了5公里。諒山戰役中,中國軍隊共殲滅越軍1.05萬人。
東集團攻擊諒山的同時,43軍127師、128師在東南側攻殲了祿平地區之敵,殲滅了越軍獨立第123團和亭立地區北上的338師一部,保障了55軍的側翼安全。
東線作戰打到這時,態勢已很明顯。諒山被克,連接越北地區各交通樞紐的門戶洞開,中國坦克部隊可沿公路直取河內。越南首都一片驚慌,越南政府發出了全國總動員令,在河內市區挖掘防禦工事,各國外交代表團也開始向河內以南轉移。
然而,3月5日,中國政府宣布撤軍了。
西線戰場
紅河是雲南中越邊境的界河,寬160至200米,水深3至5米,不能徒涉。紅河右岸,聳立著230、248、318、489、新官等高地,敵人重兵設防,控制要點,封鎖河面。
西線中國軍隊的主攻方向是以13軍、14軍沿寬大正面的紅河兩岸發動突擊,向西掃盪越軍在壩灑、谷柳、岳山、谷珊設置的防禦體系,向東拔除拔坡、班老、發隆、孟康的越軍侵略據點,奪取老街、柑塘兩個市,殲滅越軍345師,相繼殲滅316A師;同時以11軍攻擊越南萊州省封土地區,殲滅淺近縱深越軍,牽制越軍316A師東援,並繼續前出。
2月16日21時,主攻紅河西岸的13軍各部隊利用夜暗大雨,秘密迅速地運動到紅河邊,用沖鋒舟、橡皮舟在七個渡口偷渡紅河。至17日7時,成功地渡過了4個步兵團、3個加強步兵營和1個邊防連的1.2萬餘人。過河部隊迅速佔領了灘頭陣地,控制了要點,掩護後續部隊架設浮橋,引導坦克、車輛過河。當越軍發現中國軍隊的渡河企圖時,匆忙組織抵抗,但為時已晚。此時,13軍的穿插部隊已迅速向縱深地區前進,各先頭過河部隊也開始了圍殲越軍防禦前沿支撐點的戰斗。
37師111團2營以突然勇猛的戰斗動作向230高地發起攻擊,於7時30分攻佔了該高地,全殲越軍1個營部和1個加強步兵連。同時39師115團1營夜襲248高地,經過2小時激烈戰斗,殲敵1個連和部分民兵。17日7時,13軍炮兵炮擊谷柳,防守越軍一片慌亂,8時,三個舟橋渡口開設完畢。13時,13軍主力全部渡過紅河,投入戰斗。37師的109團連續攻佔了深店、152、171高地,殲敵128名;110團連續攻佔了果沙、221、218高地,殲敵95名。39師115團連續攻佔波光、251、305高地,殲敵90餘名。38師113團和112團1營並7連,利用夜暗秘密接敵,採取斷後路,包圍住,先圍而後殲的戰法,圍殲壩灑地區之敵。經過31小時戰斗,攻佔了壩灑地區,斃敵496名,俘敵44名,打出了被中央軍委稱為是「自衛還擊作戰的第一個殲滅戰」。邊防13團於18日入夜前,相繼殲滅了東桑、楠密、諜蘭、新官之敵,殲敵200餘名。至此,13軍從河口至龍博河的長達48公里的地段上全線突破,殲滅越軍1000餘人,向西岸縱深推進了5-6公里。
13軍各部繼續發展進攻,從2月18日10時30分至21日15時,僅用了3天多時間就攻佔谷柳、保勝、谷珊西山、岳山一線,摧毀了越軍的縱深防禦體系,全殲越軍黃連山省隊192團和老街市隊第6營主力,重創了345師121團、190炮兵團,共殲敵2000餘人,兵鋒已直指越西北重鎮柑塘。
老街是越南黃連山省省會,位於紅河、南溪河交匯處,既有通往河內的鐵路,又有公路和紅河水運交通之便,是越西北的重要門戶。越軍在老街、小曹、53號高地地域內組織防禦,部署了地方軍2個多步兵營的500餘人,以紅河為屏障,依託高地憑險據守。其中在老街外圍構築了大量塹壕、永久性掩蔽部和土木質發射點,並對前沿主要目標和前進道路標定了射擊諸元。
主攻紅河東岸的14軍令40師集中主要兵力兵器,首先殲滅老街之敵。40師令118團首先以一部兵力偷渡南溪河,殲滅小曹地區之敵,爾後轉用兵力,採取分割包圍,側翼突破,側後攻擊的辦法,殲滅老街地區之敵。2月17日凌晨,118團發動進攻。各攻擊部隊與防守越軍反復爭奪,將小曹地區的十幾個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師部隊攻進至老街外圍,開始了1979之戰中的第一場城市攻堅戰。越軍兵力雖然不多,但抵抗得非常頑強。40師逐點攻擊,將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的62式輕型坦克也拉上去,插入市區分割越軍的防禦體系。步兵快速跟進,逐點爆破老街的越軍坑道和防禦工事,一步步反除越軍據點。戰斗至2月19日下午13時,老街終被攻克。這一戰歷時60小時45分鍾,14軍40師共擊斃越軍433人,俘敵4人。
楊得志因病離開後繼任西線指揮的張銍秀少將
封土位於雲南省金平縣當面,駐有越軍萊州省隊741團。該團3個營分別部署在布多、馬鹿塘、巴南棍、麻栗坡、班繞散等地。此外,巴南棍駐有公安第33屯;巴沙山口駐有193團一個營。越軍依託界河的制高點,設置了3至5公里的防禦縱深,在縱深內的主要制高點上,又設置了第二道防禦陣地,以便層層防守。
11軍奉昆明軍區命令,率31師及32師94團,並指揮雲南省軍區獨立師、邊防14團、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第7連,首先殲滅巴南棍、麻栗坡、布多地區之敵,爾後以一部兵力攻佔巴丹,前出至南臊,主力攻佔封土,牽制越軍316A師東援老街。
2月17日,11軍按軍區的統一部署,全線發起攻擊。當日20時,攻佔了西羅樓、金雞塘、天泛、麻栗坡、巴南棍、馬鹿塘、劉發煙、1298高地及布多。18日至20日,以大部兵力搜剿殘敵,前出到白馬河、大坪、巴保、布巴保地區。91團一個加強營攻殲了木桑地區之敵,為繼續發展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過兩天准備,23日,31師在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協同下向巴沙山口發起進攻。戰至當日19時40分,全部攻佔巴沙山口及附近各制高點,打開了通向封土縣城的咽喉要道。從27日起,31師配屬雲南省軍區獨立師一部沿公路兩側逐步向封土逼進,先後攻佔了11個制高點。3月3日19時10分,一舉攻佔了封土縣城,並以一部兵力前出至馮登、王寶地區。在3月4日奉命回撤時,31師91團又加強雲南省軍區獨立師第3團1營,北上向盤踞在班繞散地區的越軍發起攻擊。經3天戰斗,殲滅該地區之敵322人,繳獲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一批。
紅河兩岸的防禦縱深體系被中國軍隊摧毀後,黎筍下令死守柑塘地區。柑塘是沿紅河通向河內的重要樞紐,附近還有盛產磷肥的礦區,戰略地位和經濟地位都很重要。越軍345師倉皇調整部署,將其在紅河東岸的一個營西調,協同121團在谷薩、典那、容菏、真尉地區構築工事,阻止中國軍隊南進。同時,駐萊州省平盧地區的316A師主力火速東援,企圖側擊中國軍隊,奪回谷柳和老街,以解柑塘之危。1979年2月21日,昆明軍區傳達了軍委副主席鄧小平關於在柑塘地區」打一個大仗「、」打一個惡仗「的指示,並下達了殲滅柑塘之敵的命令。當晚,13軍召開緊急作戰會議,進行具體部署,決定以39師擔任阻援任務,攻佔代乃地區,控制要點,組織防禦,抗擊316A師東援,保證主力側翼的安全;以37師從左翼、38師從右翼進行鉗形突擊,分割圍殲柑塘地區之敵。
22日下午,39師116團2營向代乃地區之敵發起攻擊,經5小時戰斗攻佔了代乃及其周圍的高地,切斷了東援老街的10號公路。越軍316A師十分驚慌,令其148團進行瘋狂反撲,企圖奪回代乃,打通公路。39師116團和117團的4個步兵連依託有利地形,在師、團、營炮火支援下,頑強進行抗擊。從22日到27日,連續打退越軍30餘次沖擊和偷襲,殲敵900餘人,未使316A師前進一步。代乃阻擊戰的成功,分割了越軍316A師與345師,保障了13軍主力側翼的安全,為殲滅柑塘之敵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與此同時,13軍37師、38師向柑塘之敵也發起了猛攻。戰斗於2月23日7時打響,中國軍隊集中564門火炮急襲25分鍾,給防禦越軍以重大殺傷。隨後,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僅一小時就突破越軍防禦,連戰連捷,當日挺進縱深7公里。經過一天激戰,容菏、真蔚以北各要點大部被中國軍隊攻佔,打開了柑塘北邊的門戶。24日,37師、38師以鉗形突擊,穿插迂迴,勇猛追殲向柑塘方向的潰逃之敵。37師的109團沿郎箭、春增、郎頓邊打邊插,直插外波河吊橋;111團2營於19時40分,對柑塘之敵達成合圍;110團圍殲郎頓之敵後,於11時佔領了郎頓地區。38師112團、113團攻佔312、563高地後,繼續向南急進。113團於18時55分插直郎娃東南無名高地,協同37師對柑塘之敵達成合圍;114團營直插團結、嘉符,主力圍殲柑塘磷礦之敵。25日下午,37師111團勝利攻克了越西北重鎮柑塘。經過隨後的搜剿戰斗,除345師師長麻永蘭率殘部逃過外波河外,該師整體崩潰,共被殲2600餘人。
紅河西岸越軍遭到沉重打擊的同時,東岸越軍調集黃連山省隊254團殘部,345師118團、124團,黃連山省隊192團、永富省隊194團等兵力,在南征、龍徽、豐年、575高地、坂高、得南、朗忠、班甘、南樟、班羅、東家、棟光、朗多、郎勒、為麻、巴米、郭參、珊嘎、鋪樓等要點組織梯次縱深防禦,企圖扼守7號公路和紅河東岸要點,阻止中國軍隊前進。14軍決心以40師一部兵力進攻郎忠直插郎洋,主力向楠宗、班羅方向突擊,切斷守敵退路;42師先奪取坂高、575高地、班甘、半琴山等地,然後,向郭參、鋪樓方向發展進攻;41師為軍預備隊,隨時准備加入戰斗。
2月21日,40、42師分別發起攻擊。42師於23日19時攻佔了坂高、班甘、575高地。40師118團搶占朗洋鐵路橋,截斷了紅河兩岸的通道。119團在殲滅南征南側之敵後,主力插向班羅,於23日時切斷了7號公路。120團於23日前相繼攻殲了龍徽、郎忠、428高地之敵。為加快進攻速度,經軍區批准,41師於23日在東家地區加入戰斗,沿7號公路直插郭參;40師於郎多直插鋪樓,控制紅河渡口,切斷越軍逃路,爾後向北卷擊,協同41師殲滅紅河左岸之敵。24日6時,各部隊向越軍發起了猛烈攻擊。40師120團於25日22時攻佔了郎多,3月1日2時攻佔了珊嘎東北側無名高地,協同119團連夜冒雨直插鋪樓。
3月2日12時,119團進至鋪樓西北側山樑,經過6小時激戰,攻佔了鋪樓,控制了紅河渡口。120團由鋪樓回師北上,於3月5日攻佔了巴米、郎連等地。41師121團向棟光穿插,切斷敵人退路。122團、123團沿7號公路兩側發展進攻,於3月1日17時50分攻佔了郎勒、為麻地區。配屬14軍的11軍32師94團、96團加入戰斗,配合123團在為麻以東公路兩側發展進攻,先後攻佔了郭參、春斗和楠卡南側無名高地。14軍紅河東岸第二階段進攻戰斗歷時12天,共殲滅越軍2224人。
沙巴是越西北重鎮,是通往越軍第二軍區所在地安沛的門戶。這里自然洞穴和懸崖峭壁較多,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交通不便,機動困難。越軍316A師在代乃遭到13軍部隊阻擊後,東援無望,在沙巴地區猶豫徘徊,企圖以野戰防線阻擊中國軍隊進一步深入。昆明軍區決定調50軍149師、11軍32師95團歸13軍統一指揮,殲滅316A師。13軍決定以149師447團和445團2營向新寨和大平地區實施穿插,斷敵退路;149師主力在奔西愛、龍威松一線展開,沿公路兩側向沙巴實施主要攻擊,殲滅沙巴地區之敵。這一仗打得很是艱苦。越軍依託公路沿線的野戰防禦工事進行頑強地阻擊和伏擊,雙方在公路沿線各高地上連番激戰。316A師的148團和174團都拼了命,149師攻擊部隊艱難推進。446團和445團(欠2營)血戰4號橋,遇襲而陣腳不亂,奮力克敵,在沙巴之戰中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右路穿插的149師447團連經格蓋苗遭遇戰、新寨北側山埡口血戰,克服疲勞和斷糧,不顧犧牲,連續穿插作戰7天,終於佔領了黃連山埡口,切斷了公路。所部紅2連打得只剩能戰斗的25人,1連也只剩下43人,全團傷亡達548人,表現了頑強的戰斗精神。只可惜316A師警覺較早,除留部分兵力節節阻擊外,主力已先期向西撤過了黃連山埡口。經過連續7天苦戰,149師沿10號公路攻進33公里,終於攻克沙巴,重創316A師174團、148團、98團7營和沙巴獨立營,共殲敵2300餘人。
至1979年3月4日,東線中國軍隊突入越南境內縱深50-100公里,相繼攻佔高平、諒山2個省會城市,以及河廣、茶靈、廣和、河安、通農、石安、重慶、長定、脫浪、高祿、祿平等11座縣城和同登鎮。共計殲敵40671人,擊毀越軍火炮340餘門、坦克和裝甲車45輛、汽車480餘台,繳獲火炮840餘門、各種槍械11000餘支(挺、具)及大批軍用物資,同時對東線越北地區的軍用、民用設施進行了毀滅性打擊和破壞;西線中國軍隊突入越南境內縱深30-80公里,攻佔了黃連山省省會老街市和重鎮柑塘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到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埡口、封土地區。共計殲敵16481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摧毀了西線越南淺近縱深境內的大量軍用、民用設施。
至此,中國軍隊控制了越北地區諸多重鎮,威逼河內的態勢已經形成,自衛還擊作戰的戰略目的和戰術目標已經達到。1979年3月5日,中央軍委下達撤軍命令。隨後各部隊交替掩護撤退,並將佔領區內的越南軍政設施全部炸毀破壞,能拿走的機器設備全部拿走,並回收了大量當年支援給越南的物資。《對越戰爭親歷記》中說「連越南的牛見了163師的官兵都跑得遠遠的」。西線部隊於3月13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東線部隊於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