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薦一些經典的藝術電影!
世界藝術電影回顧影史難以磨滅的光芒前言:
《月球旅行記》(法國·1902)
導演:喬治·梅里愛
主演:喬治.梅里愛 夏洛特芭蕾舞團 貝熱爾劇團
類型:科幻·默片
這部電影是科幻電影乃至整個電影史的里程碑,不僅開創了科幻片的先河,也使
「電影」這個第七藝術升華為大眾娛樂和藝術的結晶。盡管故事現在看來有些荒唐甚至可笑,但現在許多電影的手法均可以在這部經典中看到影子。
在早期的電影藝術發展上,本片的舞台劇化效果十分出眾。 《一個國家的誕生》(美國·1915)
導演:大衛·沃克·格里菲斯
主演:約翰·福特 莉蓮·吉什
類型:史詩·默片·戰爭
影片情節因為把三K黨描繪成正面人物所以頗具爭議,但卻發明了特寫和閃回鏡頭,也是因為它對電影的史詩化,使第七藝術逐漸成熟,使得眾多人才被電影的魅力所傾倒。 《戰艦波將金號》(前蘇聯·1925)
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
主演:艾都瓦德.提塞
類型:戰爭·默片
劃時代的驚世之作,愛森斯坦的經典蒙太奇手法開拓了嶄新的電影天地,影片最後一段奧德薩屠殺是影史最經典的場景之一,剪接准確,沖擊力不遜於當今任何一部動作片和戰爭片。 《大都會》(德國·1926)
導演:弗里茨·朗
主演:艾爾弗雷德·埃布爾 弗里茨·拉斯普
類型:科幻·默片
默片時代的末期最經典的影片,藝術價值相當高,思想性、布景極特效均取得當時的最高水準。據說希特勒十分喜歡這部作品,曾要求導演加入納粹黨,但遭到拒絕。影史愛好者絕不能忘記收藏的精品。《摩登時代》(美國·1936)
導演:查理·卓別林
主演:查理·卓別林
類型:喜劇·默片默片時代的封刀之作,卓別林的代表作。卓別林意義上的「摩登」是一種諷刺,這是一個異化的機器工業時代,人與機器彷彿已經混為一體;這是一個抹煞人性的時代,人在上司的壓迫下被逼成了沒有靈魂的生物;這是一個荒唐無法理解的時代,一個善良的人會在不長的時間里入獄五次,又會在監獄中因阻止試圖越獄的囚犯而假釋;這是一個動盪格局的混亂時代,黨派之間的政治斗爭至使主人公稀里糊塗地成為了共和黨「領導人」,並被警察擠進了下水道;這是一個經濟萎縮工作難尋的時代,我們的男女主角夢想著平安逸的生活,無數次尋找工作,卻總是被無情的現實打破。影片最後兩人手牽手走向夕陽,前面的路還很長,可是以後會怎麼樣呢,恐怕看過這部影片的每一位觀眾都會清楚:他們會一直貧窮得過著流浪的生活,在那個時代,並不是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可以改變的。所以說盡管這是一部喜劇,結局卻是完完全全悲劇化的,卓別林對當時社會的敏銳觀察力和天才的想像力,記錄了那個悲哀的時代,是他為觀眾生動演繹了一名處在亂世下的小人物,也是他,為世界無聲片歷史畫上了一個輝煌的句號。《大幻影》(法國·1937)
導演:讓·雷諾阿
主演:讓·迦本 皮埃爾·費斯內
類型:戰爭
本片既是一部歌頌和平的經典反戰片,也是一趟挖掘人性的旅程,「幻影」暗示人類宣揚的一切自由平等雲雲都虛無縹緲,卻在此同時又具備積極的反戰思想,同時這部電影也是雷諾阿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亂世佳人》(美國·1939)
導演:維克多·弗萊明
主演:費雯·麗 克拉克·蓋博
類型:言情·史詩
好萊塢無法逾越的高峰,包括演職員的生活經歷、服裝布景的調用,影片背後的奇聞逸事,幕後花絮,都一一讓影迷們津津樂道,票房位居影史第一(考慮通貨膨脹)這種影響力和號召力都是空前絕後的。 《公民凱恩》(美國·1941)
導演:奧遜·威爾斯
主演:奧遜·威爾斯
類型:傳記
《公民凱恩》一直被全美國影評人譽為「美國電影史最偉大的電影」,這個稱號並
不算過分,《公民凱恩》創造了:縱深鏡頭,音響的蒙太奇,非凡的構圖,新穎的敘事結構和框架,高速剪接,通過影響轉換場景,這些都是《公民凱恩》首創的。 《卡薩布蘭卡》(美國·1943)
導演:邁克爾·柯蒂斯
主演:亨弗萊·鮑嘉 英格麗·褒曼
類型:言情
二戰期間最賣座的電影,堪稱愛情電影的教科書,故事感人肺腑,結構嚴謹精妙,情節曲折緊張,對白幽默含蓄,經典台詞之多可與莎士比亞的戲劇相比。 《偷自行車的人》(義大利·1947)
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
主演:瑟吉歐·萊昂
類型:文藝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絕頂佳作,影片充滿了對下層社會的關懷,雖然故事情節相當簡單,卻堪稱影史最感人的經典,比後來好萊塢刻意煽情的電影不知強上多少倍。
《羅生門》(日本·1950)
導演:黑澤明
主演:山船敏郎 千秋實 加東大介 京町子
類型:文藝
挖掘人性丑惡的顛峰之作,導演在這部驚世之作展示了他對人類的未知性和不可信賴性所體現出的痛心,同時也表現了其懷疑主義,在影片結尾又重新賦予人們希望,可謂用心良苦。本片敘事方式很出色,通過數次插敘來描寫每個證人的心理活動,張藝謀曾在《英雄》中運用這種敘述手法。
《雨中曲》(美國·1950)
導演:金·凱利 斯坦利·多南
主演:金·凱利 麗塔·莫雷諾 戴比·雷諾茲
類型:歌舞·言情
金·凱利可以視為好萊塢的舞王,這部《雨中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他的顛峰之作。尤其是雨中獨舞那段戲,拍得瀟灑自然,舞姿飄逸流暢,可謂是世界歌舞電影歷史上最經典的影片之一。 《後窗》(美國·1954)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主演:詹姆斯·斯圖爾特 格蕾絲·凱莉
類型:懸疑·驚悚·恐怖
希區柯克電影風格集大成之作,集合了他所有的手法。希區柯克開創了「驚悚文藝類影片」的先河,《後窗》則充分表現了希區柯克影片在娛樂性和藝術性上的完美平衡。這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恐怖片,片子沒有任何妖魔鬼怪,也沒什麼讓人惡心的異形怪物,但卻極具懸念,發人深思。希區柯克喜歡拍攝謀殺題材,在這部片子中,開頭一組偷窺鏡頭絲毫沒有大部分懸念影片的跌宕起伏。接下來的情節卻突然峰迴路轉,觀眾就像一個快睡著的孩子,一下被驚醒了。這種風格被希區柯克廣泛應用於他的各部影片中。影片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鏡頭始終沒有離開男主角的視線,也就是沒離開這個屋子,正因如此才能細致地刻畫描寫探討研究「偷窺」這一人所共有的心理。在一個個細致入微的情節中,我們從後窗所看到的是人性最深處的陰暗。看過這部電影,人們才了解到一個看似正常的人心底卻隱藏這如驚人的心理變態和道德淪喪。
希區柯克是憤世嫉俗的,這在《後窗》中表現地很明顯,女主角深愛著男友,她美麗高雅,楚楚動人,不愛多管閑事。我們的男主角卻「不解風情」地希望她能是一個好奇、勇敢、堅強勇於探求真相的女人,最終她真的改變了,她爬高上低地去搜索情報以至於差點喪命,這恐怕就是希區柯克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但是男主角最後卻因自己的「好奇心」付出了代價:摔斷了另一條腿,這是讓人深思的,也是一種自嘲。
影片的名字「後窗」暗示著人心就像一扇關閉的窗戶,打開後,看到的將是一個被我們忽略的世界。《第七封印》(瑞典·1955)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主演:畢比·安德森 馬克斯·馮·賽多
類型:奇幻
瑞典「國寶」英格瑪·伯格曼最出色的探討型影片,一盤棋彷彿跨越了時空,將眾多深奧復雜的終極問題糅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部永垂不朽的寓言。 《四百下》(法國·1959)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主演:皮埃爾·利奧德
類型:文藝
法國「新浪潮」的排頭兵之一,也是藝術電影歷史的里程碑。不需要驚天動地的故事,不需要引人入勝的情節,只是一個壞小子的搗亂史,仍然可以傾倒所有的電影人和影迷,《四百下》真正顛覆了電影的世界。《筋疲力盡》(法國·1959)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主演:讓·保羅·貝爾蒙多 珍·茜寶
類型:Cult·言情
《阿拉伯的勞倫斯》(英國·1962)
導演:大衛·里恩
主演:彼得·奧圖爾 亞歷克·吉尼斯 安東尼·奎恩
類型:傳記·史詩
這不僅僅是一個沙漠中的冒險故事,更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史詩。寬銀幕的鏡頭,恢弘的戰爭場面,攝影和剪接極為出色,對沙漠各種自然景象更是拍攝得細致入微,有很多鏡頭已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八部半》(義大利·1963)
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
主演:馬塞洛·馬斯楚安尼 阿努克·艾梅
類型:文藝
熟悉庫布里克的影迷都清楚:這部製作精良、場面宏大的驚世之作是他最具魔力的電影,也是他最高水平的結晶。就像是一座宏偉的金字塔,復雜、神秘、奇妙。導演似乎有意淡化劇情,用特技和音樂來寄託他的困惑和思考。《教父》(美國·1972)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馬龍·白蘭度 艾爾·帕西諾
類型:黑幫·史詩
導演將黑幫之間的打打殺殺升華為一部美妙絕倫的史詩,用大氣的手法將馬里奧·普佐虛構的紐約黑手黨塑造為一個實現美國夢的家族奮斗史,IMDB排名位居首位。 《飛越瘋人院》(美國·1975)
導演:米洛斯·福爾曼
主演:傑克·尼科爾森 路易斯·弗萊徹
類型:文藝
乍一看這似乎是一部瘋人院里的鬧劇,其實卻深刻地譏諷了美國的政治,通過瘋人院中高舉「民主」旗號實則抹煞人性來暗示當時丑惡的社會風氣。尼科爾森在本片中的表演尤其值得稱道,將一個小人物演繹得極具個性與力度。 《計程車司機》(美國·1976)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主演:羅伯特·德尼羅 朱迪·福斯特
類型:驚悚
這是一個偏執狂與丑惡的社會對峙的故事,主人公對感到社會迷惘與厭惡並最終運用極端暴力來與之對抗。影片對人心理異化描寫得相當出彩,朱迪· 福斯特的表演引發了一場精神病患者刺殺里根總統的鬧劇。 《鐵皮鼓》(聯邦德國·1979)
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
主演:戴維·本南特
類型:魔幻·荒誕
影史最著名的反納粹電影之一,同時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寓言,用兒童的視角揭示了成人世界的虛偽和醜陋,同時也對納粹進行了尖刻的諷刺。 《柏林蒼穹下》(聯邦德國·1987)
導演:維姆·文德斯
主演:彼德·福克 布魯諾·岡茨
類型:言情 ·奇幻
一部猶如詩歌般美麗的傑作,文德斯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利用抒情來代替敘
事,仍然如行雲流水。98年好萊塢的《天使之城》完全復制本片情節,但無法與其相提並論。 《十誡》(波蘭·1988)
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類型:文藝
影片分為十部分,每部都是一個小故事。藝術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在這部短片集中對道德、倫理、人性等終極問題做了一番深遠的探討與思考,盡管每個故事情節都不復雜,背後去後暗藏著大型的人生命題,值得每個人去用心推敲。《天堂電影院》(義大利·1988)
導演:朱塞佩·多納托雷
主演:菲利普·諾瓦雷 雅克·佩蘭
類型:喜劇
這是一部獻給全世界電影工作者和影迷的電影禮贊。在浪漫且充滿喜劇色彩的小鎮上,電影的無窮魅力如同一股暖流般連同記憶流進每一位觀眾的心田。對於看電影的人們來講:「天堂電影院是一個奇特的、文化與社會啟蒙的地方。」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1993)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 拉爾夫·費因斯
類型:戰爭·文藝
斯皮爾伯格為該片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最終贏得了藝術和票房的雙重勝利,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藝術電影難以逾越的高峰。《魔戒》三部曲(美國·2001~2003)
導演:彼得·傑克遜
主演:肖恩·奧斯汀 肖恩·賓 布拉德·道里夫 伊恩·霍姆 伊利亞·伍德 麗芙·泰勒 克里斯托弗·李 凱特·布蘭切特
類型:魔幻·史詩
導演用短短的10小時時間營造了一個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虛構時代。在這里,有對人性的思考,有完美的細節,更有著迷倒億萬影迷的戰爭場面。傑克遜糅合了格里菲斯、愛森斯坦、黑澤明等著名導演的招牌拍攝手法,堪稱完美地展現一個完整的史前中土世界。 參考: http://hi..com/%D7%D3%D4%BB%D7%D3%B7%C7%D3%E3/blog/item/392c5ddf00b45a126327983f.html
② 藍風箏為什麼沒放映
《藍風箏》被禁原因: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審查未通過即參賽,導致中國電影代表團退出東京電影節。
影片評價
《藍風箏》是一部看似寫實主義的影片,田壯壯在孩子鐵頭清澈見底的目光中,細膩,緩慢地開始觀看一個家庭最為平常的生活,沒有大人物,沒有戲劇性故事發生,甚至沒有轟轟烈烈大場面,彷彿他們的生活不會受到任何打擾,然而,這個家庭的核心成員「父親」卻在逐個的消失。
在寫實的表象背後,《藍風箏》是一個時代的寓言,田壯壯將小人物,小家庭的命運和國家強權結合為一體,讓這個家庭成為時代的標本,這一家人的命運正是是同時期所有家庭的命運寫照,誰也無法倖免。
③ 藍風箏好看嗎
個人覺得《藍風箏》是田壯壯導演的最佳作品,國內難得一見的具備十分誠意的良心之作,在歷史的洪流中反思人性,片中演員的表演也十分到位和精湛,強烈推薦該片。
④ 田壯壯導演的作品都有什麼
1、《王朝的女人·楊貴妃》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由十慶、田壯壯、張藝謀聯合執導,范冰冰、黎明、吳尊領銜主演的古裝片,影片於2015年7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以楊貴妃和唐明皇的傳奇愛情為核心,講述了愛恨情仇和一系列戰爭與宮廷陰謀的故事。
2、《狼災記》
《狼災記》是一部改編自日本作家井上靖同名小說的動作愛情片。由田壯壯執導,日本演員小田切讓、美國演員Maggie Q、台灣演員庹宗華主演。
影片講述了中國秦代,在長城以北草原上戍邊的秦軍在一次和當地部落的戰役中,捕獲了一個女子,秦軍統帥與她做了七夜夫妻,結果兩人都變成了狼的故事。
3、《吳清源》
《吳清源》是一部由田壯壯執導,張震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是圍棋大師吳清源的首部傳記影片,基於吳清源本人的傳記體回憶錄《中的精神》改編而成。影片描述了吳清源跌宕起伏、歷經磨難與修煉歸於平靜的一生。
4、《藍風箏》
《藍風箏》是由田壯壯執導,呂麗萍、濮存昕、李雪健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953年至1967年的歷次政治運動。
5、《大太監李蓮英》
《大太監李蓮英》是由田壯壯執導,姜文、劉曉慶、徐帆主演的宮廷劇情電影,於1991年4月12日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清朝大太監李蓮英一生在宮中的經歷的故事。
⑤ 〈藍風箏〉的內容
很不錯的電影,建議看看。
⑥ 田壯壯導演的一部經典老片
電影有:1981年《紅象》;1983年《九月》;1984年《獵場札撒》;
1985年《盜馬賊》(獲1988年瑞士第三世界電影節弗里堡市大獎--幫助發行獎);
1986年《鼓書藝人》;1987年《搖滾青年》;
1988年《特別手術室》;1990年《大太監李蓮英》(獲1991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鼓勵獎);
1991年《藍風箏》(獲1992年日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獎」;
1993年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93年美國芝加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93年瑞士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93年新加坡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小城之春》。
1994-1997年擔任監制的有:《長大成人》、《扁擔姑娘》、《巫山雲雨》、《桃花滿天紅》。
2001年籌拍影片《世界圍棋泰斗--吳清源》。
⑦ 求 藍風箏 田壯壯的那個,主要講述了什麼,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片段,經典的台詞……不要網上的,簡短一些
本片透過小孩鐵頭的眼光,反映了自1953年至1967年的大陸歷次政治運動。女主人公是鐵頭的母親陳樹娟,一生際遇坎坷。第一任丈夫被錯劃為右派,在北方勞改時被倒下來的大樹壓死。好友李國棟為照顧鐵頭母子,成了第二任丈夫,但在大躍進後期的大荒積勞成疾致死。第三任丈夫是老幹部,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批鬥致死,她也被劃成反革命分子。本片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
背景《藍風箏》是第五代導演執導的電影當中最直面政治歷史的一部作品,但由於影片有香港及日本資金,故能夠以日本影片名義參加國際電影節。本片曾獲日本第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獎。但由於中國電影代表團為此憤而退出東京電影節,因此該片與導演所受到的處罰最為嚴厲。
⑧ 藍風箏為什麼沒放映
《藍風箏》被禁原因: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審查未通過即參賽,導致中國電影代表團退出東京電影節。
⑨ 求一篇《藍風箏》觀後感!
如此兒戲——《藍風箏》觀後感
看完了《藍風箏》,出了一身冷汗。覺得這部片子是比恐怖片更恐怖的。恐怖片知道那些鬼啊神的都是假的,而《藍風箏》鎖講述的都是真實的時代,真實的發生在身邊的故事。這種人折磨人的行為更讓我們發指,讓人覺得毛骨悚然,在那個年代,說不定下一個被批鬥,被折磨致死的就是你!
故事描述的是從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到1966年文革爆發,北京一個小胡同的一個普通四合院里的一戶人家的生死沉浮。在慘烈的一個故事裡,卻用一個小孩子平穩的,淡定的口氣緩緩講出,就像是小孩子的把戲。這種強烈的對比一下子激發了我濃濃的同情之情和對那段歷史的恐懼。從1953年斯大林逝世使鐵頭的父母林少龍和陳樹娟的婚禮推遲了10天開始,一場又一場的悲劇拉開了序幕。幸福的日子從鐵頭出生後幾年就戛然而止,父親林少龍被打成右派,去改造的時候死去,李叔叔當了新爸爸後沒多久也病發身亡。樹生的女友朱英因為不願陪領導跳舞,就被打為反動分子,關入監牢。母親陳樹娟在李叔叔死後又嫁了一個老幹部,好日子還沒過幾天,文革開始,吳雷生被迫害致死,母親也被抓走了。一個又一個災難在小小的鐵生眼前展開,直到帶走他的母親。那種一點點的蠶食,一點點的折磨在鐵頭的心靈上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看完了覺得這故事挺玄妙的。《藍風箏》整個故事有種宿命的感覺,體現在它整個故事的線索很多很雜。
首先是鐵頭的風箏。片名既為藍風箏,風箏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風箏第一次出現,是四合院中的孩子衛軍站在高高的屋頂上去夠一隻掛在樹杈上的風箏。鐵頭的生父下班回來說:「別夠了,我再給你們糊個新的。」於是鐵頭的手裡就有了一隻漂亮的長尾巴風箏。最後一個風箏是鐵生帶著繼父的親孫女在外面放風箏,妞妞的父親把風箏掛在了樹上,鐵頭安慰妞妞說:「沒事兒,窩再給你糊一個。」可是最後,鐵頭沒能在糊起一個風箏,在母親被抓走以後,他躺在地上,看著樹上千瘡百孔的風箏一直飄盪飄盪,默默無語。豆瓣上有人說風箏代表的是脆弱的生命 ,但是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風箏是愛。鐵頭有父親的時候,父親會給他糊風箏,他手裡能握住自己的幸福。但是在一次次風箏掛在樹上,鐵頭拿不下來代表他無力守護自己的幸福,只能看著一個又一個親人,一次又一次的幸福離他而去。
其次是陶馬彩和禮單。陶馬彩的頭在結婚儀式唱歌的時候突然掉下來,這不是一個好兆頭,預示了後面的悲劇,不管林少龍怎麼用心去補,最終的結果,陶馬彩的頭還是掉了下來。而當樹娟在講禮單上的人名全逝去且李叔叔也因營養不良去世的時候,免不了覺得有點宿命的感覺。似乎這是冥冥之中都安排好了的,無法排斥與抗拒。
第三個是鐵頭的燈籠和老頭樂。燈籠象徵喜慶,同樣的在年三十的時候燈籠被燒了,這是一個預兆。而老頭樂是鐵頭的樂子,李叔叔答應幫鐵頭買老頭樂,可是最後也沒能實現。導演似乎很樂衷於用那些有些神乎的預兆來表現悲劇,我覺得其根本還是想表現對這場浩劫的無奈,不甘的屈服和憤怒。
還有的是外婆家的桌子。外婆家的桌子似乎承載了片中的人物。從開片樹娟結婚全家人坐在桌子邊到小舅舅去勞動,林少龍逝去,朱英被拖去坐牢,李叔叔也死了等等,最後一個又一個的離開這張桌子,離開這個家。
最後是那首兒歌。「烏鴉烏鴉在樹上 ,烏鴉真能飛 ,烏鴉老了不能飛 ,圍著小鳥叫 ,小鳥每天打食回 ,打食回來先喂母 ,自己不吃忍耐著 ,母親曾經喂過我」……這首歌在片中一共出現四次,每一次都見證了鐵頭的成長,從咿呀學語的毛頭小娃長成一個青少年,但是這首歌也暗示了鐵頭的母親,最後鐵頭躺在地上抬眼看到晃悠悠的藍風箏,平靜的說出繼父死了,母親被打成反革命送去改造,響起了小孩子的咿呀的烏鴉歌,和片中的主題融為一體,除了感嘆就是悲涼。
《藍風箏》除了大量的線索,很多對比與諷刺也是片中的亮點。
房東藍太太是個老實的好人。為了整風運動,很自覺的合並了鋪子,減了租金,整風的人員左右稱贊她,但是就是不把地主的帽子給她摘下。為了小兒子回來,藍太太一點一點的省下面蒸饅頭,最後被一鍋端走,還得到了諷刺的一句:你放心,爛了我們也不會吃,就是要教育別人。何等諷刺!那個年代的一些人已經分不清道德的標准,他們沒有了人性沒有了道德的約束,真正的禽獸不如。不僅是藍太太,鐵頭的生父就因為上了一下洗手間而被打為右派,這又是何等荒唐!反復看了幾遍,覺得片中最大的荒唐對比可以說是結婚的那段。結婚的時候先拜的是毛主席,可是毛主席貌似卻沒能給他們這個面子去保護這家人的虔誠。一個又一個人被無辜的帶走,被殘忍的折磨,甚至鐵頭的父親要靠緊緊擁抱鐵頭去獲得生存下去的信念。再來,結婚上大家高唱的歌詞是說社會主義多麼美好,人民生活多麼幸福,可是在片中,一切都是悲劇,這讓人不忍心再面對,不忍心不去同情和反思這場浩劫帶給人們的到底是什麼!
影片講述的年代跨度不長,卻讓人看完從心底里感到恐懼與寒冷。也許我們現在看到的真相並不是真的,那麼我們究竟被蒙蔽了多少?還有什麼是值得信任的?還有多少歷史是被權貴所掩蓋的?《藍風箏》中最後鐵頭那純凈卻哀傷的眼神讓我久久不能忘記,我想,那是一個孩子對上天的發問,對命運的發問,一個孩子心底最深的話語。
字數自己適當,望採納~
⑩ 藍風箏完整多長時間
120分鍾。
《藍風箏》是一部國語電影,由呂麗萍 、濮存昕、 李雪健等人主演的,本片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