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告訴我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是什麼樣子的
衣服基本上是藍色的海洋,藍灰色的衣服。
這個時期屬於大躍進時期,吃的都是大鍋飯,粗茶淡飯。
住的都是,磚瓦房,土胚房
出行基本上都是步行或者自行車
㈡ 去香港邊度好玩點吖
香港文化和歷史遺跡遍布每個角落,有傳統的祖先宗祠、新界氏族圍村,以至坐落鬧市的廟宇。想感受一下香港建築物中西文化薈萃之特色,也可以參加由香港旅遊發展局主辦的「古今建築漫遊」。 宗教文化景點 香港島上的文武廟、銅鑼灣天後廟、聖約翰大教堂;九龍的黃大仙祠墓、侯王廟、慈雲山觀音廟、九龍清真寺;沙田的萬佛寺、車公廟、蓬瀛仙館、半園春、道風山基督教堂;荃灣的竹林禪院、東普陀 、荃灣天後廟;龍門的青山寺、青松觀、妙法寺;元朗的靈渡寺、雲浮仙觀;西貢的佛堂天後廟、蚝涌車公廟以及大嶼山寶蓮寺、長洲北帝廟、坪州天後廟等。 民俗文化景點 九龍的九龍城寨、宋城、宋王台、李鄭屋古墓;屯門的宋帝岩、紅樓、沙田的曾大屋、五國六村;荃灣的三棟屋、海坎村屋;元朗新田大夫第、錦田吉慶圍、水頭村古跡、聚星樓、廈村鄧氏宗祠;西貢上窯民俗博物館等;港島炮台及大嶼山東涌炮台、東龍島佛堂等舊炮台。 私人開辦的博物館 香港海事博物館、東華三院文物館、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香港醫學博物館等。 政府開辦的博物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屏山鄧族文物館 、三棟屋博物館、上窰民俗文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藝術館、茶具文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羅屋民俗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香港太空館、香港太空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香港文物探知館、孫中山紀念館、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 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 香港有二十三個郊野公園和四個海岸公園,讓市民和遊客欣賞香港的大自然的魅力景色。 香港雖是現代化的都市,但境內的超過一千平方公里土地,約四分之三仍是郊野。香港政府為了保護和發展郊區,開設了郊野公園,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大自然,另一方面向香港市民和遊客提供郊野的康樂和教育設施。海岸公園則是在海邊的離島劃出來的。郊野公園的群山之巔,有草坡茂林。海岸公園的大海之濱,有淺灘岩岸。從海岸公園的海邊遠眺或由郊野公園的山巔下瞰,均可見香港的山水相連,風光如畫。 香港的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都是免費進入。香港的郊野公園之中,八仙嶺郊野公園是其中較著名的一個。八仙嶺因有八個山嶽而冠名八仙,此公園是全香港最具挑戰性的山脊步行徑所在地之一。最佳選擇就是從水塘由北往南走到沙螺洞,那裡有景色如畫、年代久遠的村莊、林木與田野。八仙嶺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1996年,香港一家中學的師生到八仙嶺郊野公園郊遊,當時有學生在燒烤之後沒有處理好火種,釀成山火,兩位老師和一班學生被大火困在一個山崖,兩名帶隊的老師為了拯救學生,不把全部學生撤離險境就決不肯離去,結果不幸身亡。香港政府為了紀念兩位教師,在八仙嶺修建了一個春風亭。春風亭的名字,是緬懷兩位教師春風化雨、捨身救人。春風亭內有這個事件的介紹,還有一幅很感人的對聯。看過春風亭,會感受到香港暖暖的人情味。 海岸公園之中,比較著名的是東平洲海岸公園,該處有多樣化的海洋生態,遍布茂密的珊瑚群落,有超過六十種石珊瑚,同時有超過一百三十種珊瑚魚類及超過一百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在海洋植物方面,東平洲海岸公園有四十多種海藻。在其沿岸地帶,長滿棕色、紅色及綠色的海藻床,是香港海藻床之冠。該公園海水清澈,肉眼可以清晰看到水下的珊瑚和魚類。 【香港八景】 香港的舊八景為:旗山星火、仙橋霧鎖、赤柱朝曦、鴨洲帆影、宋台懷古、扶林曲徑、浪灣水軟、鯉魚夜月。隨著時代的變遷,舊八景的景點已有三處完全改觀,而其它一些景點也漸顯陳舊。現在的香港八景是: (1)「旗山星火」,乃八景中之首景,它與歷代八景中的「香江燈火」、「飛橋夜瞰」均指從太平山頂觀看夜色中的港島如群星滿天的萬家燈火之瑰麗景色。 (2)「赤柱晨曦」,指每當晨曦初上,旭日東升之時,沐浴在萬道霞光中的赤柱半島,殷紅如赤。此景又稱「赤柱朝陽」、「赤柱朝曦」。 (3)「淺水丹花」,指碧水盈盈的淺水灣與萬紫千紅的杜鵑花交相輝映所構成的美麗春景。 (4)「虎塔朗暉」,指虎豹別墅院內六角形的白塔在日出之時,迎著朝陽,披滿彩霞的壯麗景觀。 (5)「快活蹄聲」,指快活谷的賽馬盛況,馬蹄聲聲牽動成千上萬馬迷之心。 (6)「鯉門月夜」,指夜晚在鯉魚門觀賞月光照蛔下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7)「殘堞斜陽」,指九龍城寨的殘垣斷堞、在如血斜陽余暉中的景色,由於近年九龍城寨已徹底清拆,這一景色也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九龍寨城公園(園林整最)。 (8)「宋台懷古」,指在香港啟德國際機場舊址附近的宋王台公園,它記載了宋朝歷史的最後一幕,人們到此懷古之心油然而生。 此外,夕陽西下青洲島的景色「青洲落照」,風聲浪濤交織的「石澳風濤」,汽車在港島盤山公路上賓士的「飛車絕壁」,春雨朦朧的「石排煙雨」等,也是今日香港美麗動人景色的寫照。
㈢ 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導賞
香港電影資料館定期舉辦不同專題的展覽,並安排導賞服務供團體申請。
凡在香港注冊的小學、中學、專上學院、大學、注冊慈善及非牟利團體均可申請此項服務。(慈善及非牟利團體於遞交申請時,請附上有關之證明文件副本以證明其慈善或非牟利性質。)
每組參加導賞服務人士最多為三十人,並請安排最少兩位教師或職員陪同。由於展覽廳面積有限,如參加人數眾多,該館將安排參加者分組及分時段進行導賞。
參觀行程約1小時15分鍾,包括介紹展覽廳的展品及三樓資源中心的設施。展覽導賞服務只適用於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辦展覽期間(逢星期四、日及公眾假期除外),請留意本館網頁上有關展覽的舉行日期及專題。
㈣ 第一部中國電影大片是什麼電影
我來回答中國電影大片是什麼電影?
中國電影大片兒在1907年由法國產的木殼兒攝影機和膠片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叫做定居山,
該片兒是由大觀園戲院上映的,由北京城萬人空巷爭相觀看,這是我國的第—部影片。
㈤ 香港有哪些地方/古跡/景點是因為與歷史人物或事件而著名的
香港文化和歷史遺跡遍布每個角落,有傳統的祖先宗祠、新界氏族圍村,以至坐落鬧市的廟宇。想感受一下香港建築物中西文化薈萃之特色,也可以參加由香港旅遊發展局主辦的「古今建築漫遊」。
宗教文化景點
香港島上的文武廟、銅鑼灣天後廟、聖約翰大教堂;九龍的黃大仙祠墓、侯王廟、慈雲山觀音廟、九龍清真寺;沙田的萬佛寺、車公廟、蓬瀛仙館、半園春、道風山基督教堂;荃灣的竹林禪院、東普陀 、荃灣天後廟;龍門的青山寺、青松觀、妙法寺;元朗的靈渡寺、雲浮仙觀;西貢的佛堂天後廟、蚝涌車公廟以及大嶼山寶蓮寺、長洲北帝廟、坪州天後廟等。
民俗文化景點
九龍的九龍城寨、宋城、宋王台、李鄭屋古墓;屯門的宋帝岩、紅樓、沙田的曾大屋、五國六村;荃灣的三棟屋、海坎村屋;元朗新田大夫第、錦田吉慶圍、水頭村古跡、聚星樓、廈村鄧氏宗祠;西貢上窯民俗博物館等;港島炮台及大嶼山東涌炮台、東龍島佛堂等舊炮台。
私人開辦的博物館
香港海事博物館、東華三院文物館、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香港醫學博物館等。
政府開辦的博物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屏山鄧族文物館 、三棟屋博物館、上窰民俗文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藝術館、茶具文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羅屋民俗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香港太空館、香港太空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香港文物探知館、孫中山紀念館、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
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
香港有二十三個郊野公園和四個海岸公園,讓市民和遊客欣賞香港的大自然的魅力景色。
香港雖是現代化的都市,但境內的超過一千平方公里土地,約四分之三仍是郊野。香港政府為了保護和發展郊區,開設了郊野公園,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大自然,另一方面向香港市民和遊客提供郊野的康樂和教育設施。海岸公園則是在海邊的離島劃出來的。郊野公園的群山之巔,有草坡茂林。海岸公園的大海之濱,有淺灘岩岸。從海岸公園的海邊遠眺或由郊野公園的山巔下瞰,均可見香港的山水相連,風光如畫。
香港的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都是免費進入。香港的郊野公園之中,八仙嶺郊野公園是其中較著名的一個。八仙嶺因有八個山嶽而冠名八仙,此公園是全香港最具挑戰性的山脊步行徑所在地之一。最佳選擇就是從水塘由北往南走到沙螺洞,那裡有景色如畫、年代久遠的村莊、林木與田野。八仙嶺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1996年,香港一家中學的師生到八仙嶺郊野公園郊遊,當時有學生在燒烤之後沒有處理好火種,釀成山火,兩位老師和一班學生被大火困在一個山崖,兩名帶隊的老師為了拯救學生,不把全部學生撤離險境就決不肯離去,結果不幸身忙。香港政府為了紀念兩位教師,在八仙嶺修建了一個春風亭。春風亭的名字,是緬懷兩位教師春風化雨、捨身救人。春風亭內有這個事件的介紹,還有一幅很感人的對聯。看過春風亭,會感受到香港暖暖的人情味。
海岸公園之中,比較著名的是東平洲海岸公園,該處有多樣化的海洋生態,遍布茂密的珊瑚群落,有超過六十種石珊瑚,同時有超過一百三十種珊瑚魚類及超過一百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在海洋植物方面,東平洲海岸公園有四十多種海藻。在其沿岸地帶,長滿棕色、紅色及綠色的海藻床,是香港海藻床之冠。該公園海水清澈,肉眼可以清晰看到水下的珊瑚和魚類。
㈥ 香港電影資料館的歷史
香港電影資料館2001年1月啟用,但資料館早在1993年由當時的香港市政局籌備興建,開始搜集和保存香港電影拷貝及有關資料,例如海報及雜志等。2000年,資料館轉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
1996年,香港電影資料館已加入成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成員,並與各國資料館交流及分享電影保存和修復經驗。
㈦ 游靜的出版物
游靜 (2005)《性∕別光影:香港電影中的性與性別文化研究》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Yau Ching (2004) Filming Margins: Tang Shu Shuen, a Forgotten Hong Kong Woman Director.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游靜、Chris Berry、Fran Martin等(2002)《好郁:電影劇本及評論獎》香港:青文。
游靜編 (2005)《性政治》香港:天地圖書。
游靜(2000)《不可能的家》香港:青文。
游靜(1999)《裙拉褲甩》香港:珍熊靜。
游靜(1996)《另起爐灶》香港:青文。
期刊論文(中文):
游靜(2005) 〈尋找香港電影中的女性作者:從伍錦霞與唐書璇談起〉。《媒介擬想》第3期,2005年4月。台北:遠流。
游靜(2004,1) 〈抽象的記號:尋找香港電影中的同志身影〉。《電影欣賞季刊》第118期,頁30-37。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游靜〈歡迎大家收看——從《東方不敗》及《金枝玉葉》看女扮男裝的性別政治〉。《今天》第1期,頁153-160。斯德哥爾摩:牛津。
游靜(2003) 〈回頭已是百年身——尋找香港電影中的女性作者〉女性影展國際論壇《回顧與前瞻——女性影像的社會文化與美學》,頁167-176。台北:女性影像學會。
游靜(2001) 〈書寫許鞍華的困難——從《千言萬語》看許鞍華的人文關懷〉。《金馬影展特刊》,頁92-94。
游靜(2000)〈《愈快樂愈墮落》中不同性別、性向的雙重與變異〉。《金馬影展特刊》,頁116-118。
游靜(2000,4)〈如何攣都可以變直:論香港九十年代電影中的攣變直電影類型〉。《中外文學》第28卷11期,頁97-107。台北:台灣大學。
章節:
游靜(2003):〈「男子氣,你知道什麼叫男子氣?… …肌肉不等於男子氣!」——從《游戲人間》看電懋電影的男性情節結〉 《國泰故事》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㈧ 香港拍電影基地在那裡
香港拍電影的基地(香港影城、邵氏影城)位於新界將軍澳工業園(將軍澳市地段第67號),面積佔地為523,000平方呎,總樓面面積為1,100,000平方英尺。
由行政大樓、電影院、後期製作中心、展覽廳及五間錄影廠組成。影城建於2006年7月(當時只開始局部運作),其餘的作內部裝修;於2008年9月全面投入運作。
(8)香港電影資料館在哪裡了擴展閱讀
中國其他影視基地介紹
1、橫店影視城
橫店影視城,位於浙江東陽市,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建成了秦王宮、清明上河圖等28個大型實景基地和10座大型室內攝影棚。
2、上海影視樂園
上海影視樂園,又稱「車墩影視基地」,是上海風情實景,30年代燈紅酒綠的舊上海,黃包車、有軌電車、老爺車穿梭於街道,還有外白渡橋、黃浦江、天主教堂等。
3、長影世紀城
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總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以影視文化為主題,設有 3D 巨幕、4D特效、世界首家的5D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