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典四川方言電視劇有哪些
1、《抓壯丁》
1963年上映的這部《抓壯丁》是四川本土拍攝的本土電視劇,主要描寫在解放前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到四川農村去搶抓壯丁服役,在農村掀起的一波波社會醜陋現象。
此片於2006年首播,由四川本土演員王曾郅、媛鳳等主演,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四川方言生活情景喜劇片。還記得我們四川的一句歇後語我就是在這部劇中知道的:「瀬切包吃豇豆——懸吊吊的」。十幾年過去了,小編依然能夠清晰的記起部分情節及劇中人名,比如:風車車、干豇豆那些什麼的。
2. 王保長是誰歷史原型是
「天下第一保」,是邛崍市水口鎮金山村(解放前稱「彭家營」)當年的保長彭天祿。
為了查清這一史實,水口鎮政府、金山村村委會會同邛崍市有關部門組成的調查小組,進行了多方核實,印證了《王保長》中「王麻子」的故事原型———「天下第一保」就在邛崍。
在邛崍市市委、政協聯合編著的《邛崍文史資料》一書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文字:民國32年(1943年),彭家營分管八保的保長彭天祿因與煙民種分煙(按種植面積與種植戶各得一半)和收煙泥金(稅)以及販賣鴉片生意發了財。在一次成都開會中,國民黨彭煥章師長動員彭天祿捐款購買飛機抗日,彭天祿在宴會中即興表態,把販賣鴉片所賺的價值20萬大洋全部捐給國民黨購買飛機……蔣介石獲悉後,即授予彭天祿為「天下第一保」,並送予金匾題詞為「天下第一保」。彭天祿在邛崍設宴三天慶賀這一殊榮。
彭中良稱,父親彭天祿生於1915年,當時是彭家營山區的大地主,家有良田上千畝,家中光碾磨就有10多座。父親還經營煙草、米庄等生意,並召集上百人組織了地方武裝。1941年,父親調動自己的地方武裝,配合邛崍縣時任縣長任和平成立保安隊前往彭家營山區去剿匪取得勝利,任縣長大喜,於是封彭天祿為彭家營分管8保的保長 。
彭中良回憶,父親被授予為「天下第一保」,並賜予金匾一塊。「當時,這塊上書『天下第一保』的金匾就懸掛在我家大門上!」彭中良說,但1951年父親死後,這塊金匾連同家中的另外10多塊木匾,被拉到水口鄉一並燒掉
3. 電影《抓壯丁》是哪一年拍的
八一廠1963年攝制的喜劇片《抓壯丁》,是根據誕生於抗戰時期的同名諷刺話劇改編而成。追溯《抓壯丁》的由來,不能不提及國民黨的兵役制度。「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以國難日亟為由將原先募兵制改為兵役制,於1933年6月17日正式頒布《兵役法》,次年8月又頒布《兵役法施行條例》,作為戰時兵員動員的主要法規。兵役包括常備兵役和國民兵役兩種,凡中華民國男子年滿18歲至45歲,都有服兵役義務。隨著全面抗戰爆發,國民政府根據《兵役法》於1937年8月30日明令徵集國民兵,同年9月又發布《戰時國民兵義勇壯丁常備隊編成辦法》,令各縣市依照規定編成義勇壯丁常備隊,以備前線兵員補充。
4. 王保長的來歷
6旬老人:「王保長」的原型是我爹電視劇《王保長》中,「天下第一保」「王麻子」讓人啼笑皆非。近日,有讀者打進本報熱線,稱歷史上確有個「天下第一保」,但他不是「王麻子」,而是邛崍市水口鎮金山村(解放前稱「彭家營」)當年的保長彭天祿。打來電話的不是別人,是彭天祿68歲的兒子彭中良,他肯定地說:「我父親才是『天下第一保』1彭保長PK王保長,誰才是「天下第一保」?近日,水口鎮政府、金山村村委會會同 邛崍市有關部門組成調查小組,查閱了大量文史資料和對數位老年人進行了走訪,印證了「天下第一保」就在邛崍市水口鎮。兒子講述家中曾掛「天下第一保」金匾據彭中良稱,父親彭天祿生於1915年,當時是彭家營山區的大地主,家有良田上千畝,家中光碾磨就有10多座。父親還經營煙草、米庄等生意,並召集上百人組織了地方武裝。1941年,父親調動自己的地方武裝,配合邛崍縣時任縣長任和平成立保安隊前往彭家營山區去剿匪取得勝利,任縣長大喜,於是封彭天祿為彭家營分管8保的保長。彭中良回憶,父親被授予為「天下第一保」,並賜予金匾一塊。「當時,這塊上書『天下第一保』的金匾就懸掛在我家大門上1彭中良說,但1951年父親死後,這塊金匾連同家中的另外10多塊木匾,被拉到水口鄉一並燒掉。史料查證彭天祿設宴3天慶賀殊榮為了查清這一史實,水口鎮政府、金山村村委會會同邛崍市有關部門組成的調查小組,進行了多方核實,印證了《王保長》中「王麻子」的故事原型———「天下第一保」就在邛崍。在邛崍市市委、政協聯合編著的《邛崍文史資料》一書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文字:民國32年(1943年),彭家營分管八保的保長彭天祿因與煙民種分煙(按種植面積與種植戶各得一半)和收煙泥金(稅)以及販賣鴉片生意發了財。在一次成都開會中,國民黨彭煥章師長動員彭天祿捐款購買飛機抗日,彭天祿在宴會中即興表態,把販賣鴉片所賺的價值20萬大洋全部捐給國民黨購買飛機……蔣介石獲悉後,即授予彭天祿為「天下第一保」,並送予金匾題詞為「天下第一保」。彭天祿在邛崍設宴三天慶賀這一殊榮……昨日下午,記者在水口鎮金山村找到了兩位當年熟識彭天祿的老人:89歲的湯金章和80歲的王連剛。兩位老人清晰地記得彭天祿被封為「天下第一保」前前後後的故事。王連剛老人告訴記者:「我小時候也看見過那塊金匾,就掛在彭天祿住的房子的門上方。」
5. 抓壯丁的實景劇
成都歡樂谷除了眾多的游樂項目之外,還有許多精彩的表演,其中最有特色的表演之一就是《抓壯丁》。成都歡樂谷門票為通票,包含了游樂項目和表演,遊客可以免費觀看這些精彩表演。
《抓壯丁》用四川方言表演的實景劇,融合了四川方言、四川建築、四川故事、民國服飾等原生態本地元素,同時遊客還可以親身參與表演,幽默詼諧的巴蜀語風和強烈的參與互動性是該演出的最大特色。
《抓壯丁》反映的是民國年間國民黨為擴充軍隊,到處抓青壯男丁充軍,由此產生一系列的鬧劇笑話。服裝、道具、化妝都是川味十足,背景環境真實,表演形象逼真,結合煙火、空中摩托特效、爆破、打鬥、槍戰、聲效、遊客參與性等實景表演。遊客可以真實的看到爆炸、房屋炸毀等真實場景,將影視特效和川式幽默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大家眼前,是遊客遊玩歡樂谷必推薦的項目。
6. 歷史上王保長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沒有這樣的人,是後人杜撰的人物。歷史原型據推測可能是民國時期成都市現龍鎮鄉(原名龍塘)第十一保的保長名叫王志鵬。他與《抓壯丁》中的王保長一樣,滿臉麻子,好色,貪財。
王志鵬生於1924年,長大後身材高大,但因少年出過天花,臉上不幸留下了幾顆麻子,所以人稱「王麻子」。這與《抓壯丁》中的王保長形象極為相似。王麻子經常調戲過路婦女,連他的老婆也是其從雲南搶回來的。1942年,龍塘正式建鄉,王麻子便到鄉公所當上了鄉丁;1944年初,他當上第十一保的保長。
解放後,王志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到朝鮮作戰。三年退役回家後不久,王遭到批鬥。「上世紀六十年代龍鎮街上掛出『深入揭露壞分子王志鵬充當偽保長抓壯丁迫害人民的萬惡罪行』標語。」王志鵬的女兒王正連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王志鵬才恢復正常人的生活,直到1993年去世,其生活一直清苦。
電影《抓壯丁》,在四川幾乎無人不知。這是一部諷刺喜劇,寫舊社會的王保長一心想在徵兵中撈一把,他得意忘形時,被省城歸來的李老栓的大兒子率全家打了一頓,打完後雙方共商抓壯丁大計。不料華鎣山游擊隊下山,被抓的壯丁們趁機暴動……
《抓壯丁》原型——華西都市報
7. 電視劇《王保長新篇》是在哪裡拍攝的
電視劇《王保長新篇》是在四川綿陽龍隱鎮拍攝。
《王保長新篇》是根據「抓壯丁」改編。內戰期間,國民黨在全國各地大規模抓壯丁以擴充兵源。在四川龍隱鎮一幕幕由抓壯丁引發的故事接連上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天深夜,小鎮傳來巨響,火光沖天濃煙滾滾。一架美軍B-29重型轟炸機撞毀在龍隱山上,飛機上裝載的3.5億元關金券遍撒落,一時間,王保長、潘駝背、李老栓、盧隊長等人勾心鬥角,欺詐算計,爭搶這巨額鈔票。
(7)抓壯丁電影是在四川哪裡拍擴展閱讀:
《王保長新篇》人物介紹
1、王保長(李保田飾演)
內戰期間,國民黨反動派在全國各地大規模抓壯丁以擴充兵源。「天下第一保」王保長(李保田飾)欺上瞞下、中飽私襄,
2、潘駝背(劉亞津飾演)流氓無產者,為虎作倀。
8. 瀘州天星影視藝術學院拍攝了哪些電影
一、天星影視藝術學院投資800萬聯合香港打造的功夫勵志電影《截拳道》已通過國家廣電總局的審核,近期將全球上映,敬請期待!
二、天星開創國內影視藝術院校獨資拍片之先河
天天有實踐 月月有演出 年年拍電影
以下影片均由我校自編、自導並獨立投資拍攝,各專業在校學生傾情出演(篇幅有限,僅列部分)。影片音像光碟現已全國發行,各大音像商店有售,同時在各大「視頻網站」上均可付費收看(各電影片段在我院網站的「天星電影」視頻欄目上也均可免費收看)。
與眾不同的實力保障
學院擁有全套進口的數字化「攝、錄、編、剪」影視前後期製作設備和精良的影視創作團隊,確保每年至少2-4部優秀影視作品飧慰觀眾。永不停息的拍攝新片是我院給在校學生提供學習實踐的執著創舉… …
瀘州天星影視藝術學校獨立投資拍攝電視、電影、話劇(部分)
1.電視欄目《每周一招》
2.武術教學片《李小龍截拳道功夫搏擊教學片》
1998年與瀘州江陽電視台合作推出武術教學片《每周一招》,並在瀘州電視台連續滾動播出兩年。
1998年陳天星校長斥資與瀘州江陽電視台合作拍攝了《李小龍截拳道功夫搏擊教學片》,深受廣大武術愛好者的追捧。該片由陳天星先生自編、自導、自演,且全校師生均傾力出演。
編劇:陳天星 導演:陳天星、東升 主演:陳天星 攝影:溫海(瀘州電視台)
《每周一招》及《李小龍功夫搏擊系列片》播出後,當即震驚整個西南武術界,不僅傳播和發揚光大了中國的傳統武術,還為瀘州的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同時也提升了瀘州在全省、全國的知名度。
3.電影《二郎鎮分鹽》
2000年,陳天星先生斥資拍攝了抗日戰爭題材的故事片《二郎鎮分鹽》,由瀘州市曲藝家協會主席,曾榮獲全國「群英」獎的賴鐵軍老師(已故)和陳天星校長聯合執導,全校師生傾情出演,在瀘州電視台播出並全國發行後,社會反響良好,為提升瀘州及川南地區的藝術形象做出了貢獻。
4.大型四幕方言話劇《抓壯丁》
2001年,陳天星校長,親自指導排演大型四幕方言話劇《抓壯丁》,由99級影視表演中專班學生和部分教師傾力出演。多次應邀在瀘州江陽藝術宮和瀘州四縣三區巡迴演出,社會反響空前良好。
5.電影《功夫驕子》
2001年,成功獨資拍攝了抗日戰爭題材影片《功夫驕子》。
製片人: 陳天星 導 演:王新民(代表作品《燕子李三》、《俠客行》、《連城訣》)動作指導:陳天星 主 演:陳天星、含笑、范艷、朱丹及全校師生傾力出演。
該片已成功完成海內外版權的發行工作,其中國內VCD、DVD版權由廣州俏佳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權買斷並已全國出版發行。這讓瀘州人的影視作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國,做出了嘗試,同時引進外部藝術資源,讓瀘州本土藝術有了進一步了解、學習和進步的機會。
該片全部在瀘州境內拍攝完成,不僅向全國宣傳了瀘州的人文地理,美化了瀘州的風土人情,藝術化了瀘州的秀麗山河,還頌揚了瀘州人民的愛國氣節。
《功夫驕子》的成功拍攝、發行,開創了國內影視藝術學校獨資拍片之先河。
6. 電影《英雄無界》2002年,成功獨資拍攝完成了電視電影故事片
製片人: 陳天星 導 演:陳詠歌(香港)(代表作《獅王爭霸》、《水滸傳》等)動作導演:陳天星 編劇:陳春雷(我校表演系教師,北京電影學院編導方向研究生)。
主演:陳天星、曹修峰、潘耀武、范艷及全校師生傾力出演。
該片已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CCTV—6全權買斷,並於2004年6月5日首播,2005年2月19日重播。
該片同《功夫驕子》一樣,全部在瀘州拍攝完成,在香港完成後期製作,成功進入央視電影頻道,這不僅再次開創了影視藝術學校獨資拍攝電影之先河,同時還開創了瀘州人的影視作品進入中央電視台之先河。
《英雄無界》的播出,不僅提高了瀘州在全國的知名度,四川在全國的知名度,讓全國人民更了解瀘州,關注瀘州,支持瀘州,讓瀘州人更熱愛瀘州,還為瀘州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著名導演謝晉的封山作品《江湖祭》選景瀘州拍攝;著名導演郭寶昌(代表作《大宅門》)作品23集電視連續劇《酒巷深深》選景瀘州拍攝;著名導演舒崇福(代表作《突出重圍》、《國家公訴》)作品《紅色記憶》22集,投資2600萬元)選景瀘州拍攝。
7.《恐懼深寒》2004年底,成功獨資自編、自導、自演、自拍攝了校園青春偶像驚悚片。
製片人:陳天星 導 演:陳天星 攝 影:陳天星
編 劇:陳春雷 全部由我校師生擔綱主演
該片已由北京天星兄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北京紅螞蟻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向海內外發行。
8. 《明星背後》2005年,我校2005年第二部自編、自導、自演青春動作懸念片。
製片人:陳天星 導 演:陳天星 攝 影:陳天星
編 劇:陳春雷 全校師生擔綱演出
9.電影《李小龍外傳》,2006年國內近千家媒體競相報道的動作電影。
製片人:陳天星 導 演:陳天星 執行導演:喬和平()
攝 影:陳天星 編 劇:陳春雷 全校師生擔綱演出
10.電影《驚悚情人節》,2006年青春恐怖暴力片
製片人:陳天星 導 演:陳天星 攝 影:陳天星
編 劇:陳春雷 全校師生擔綱演出
10. 電影《追星家庭》,2007年4月曾轟動國內外媒體的追星警世電影。
製片人:陳天星 導 演:陳天星 攝 影:陳天星
編 劇:陳春雷 全校師生擔綱演出
11.電影《陳真新傳》,2008年再推全新「暴力美學」電影。
製片人:陳天星 導 演:陳天星 攝 影:劉殿軍
編 劇:陳春雷 全校師生擔綱演出
12. 電影《截拳道》2008年,斥資800萬全球院線功夫勵志電影。
製片人:陳天星 監制:陳會毅(香港) 總導演:陳會毅(香港)
導演:周振榮(香港)、陳天星 攝 影:關志勤(香港) 編 劇:陳春雷
動作導演:韓春(香港) 製片主任:高偉強(香港) 副導演:陳春雷、盧丹
領銜主演:陳天星 劉梓妍 梁小龍(香港) 午 馬(香港) 林 威(香港)
全校師生擔綱演出
電影《截拳道》的拍攝被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道」、吉林電視台、新浪網、千龍網等國內外眾多媒體連續追蹤報道。現正在香港、北京後期製作中。
13.電影《槍聲》2009年,新媒體電影
製片人:陳天星 監制:陳春雷
導演:朱林森 攝 影:劉殿軍 編 劇:初旭
動作導演:韓春(香港) 製片主任:高偉強(香港) 副導演:陳春雷、盧丹
領銜主演:陳天星 劉梓妍 梁小龍(香港) 午 馬(香港) 林 威(香港)
全校師生擔綱演出
13.新片《截拳道Ⅱ武道》、《雙截棍》、《偶像先鋒》,2009年籌拍電影新作!
9. 抓壯丁的介紹
《抓壯丁》是由吳雪、丁洪、陳戈、戴碧湘等人集體創作的反映民國時期四川華鎣山地區搶抓壯丁參軍的故事。原是四川旅外劇人抗敵演劇隊1938年創作演出的幕表戲,1943年吳雪等人在延安對原作進行改寫,曾在青年藝術劇院演出近百場,後改編成電影。抓壯丁還有另一種意思是戰爭時期強徵兵役的一種通俗說法,這種行為不僅僅在以前的中國有,在國外也很常見,尤其是亞洲國家和非洲國家。
10. 一群由業余演員演的抓壯丁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抓壯丁》
中國3幕話劇。吳雪、丁洪、陳戈、戴碧湘等人集體創作。原是四川旅外劇人抗敵演劇隊1938年創作演出的幕表戲,1943年吳雪等人在延安對原作進行改寫,由青年藝術劇院演出近百場。這是一部諷刺喜劇,寫王保長為了在徵兵中撈一把,一方面威脅、敲詐地主李老栓,要他的兒子當兵;一方面迫害佃農姜國富。姜出錢托李向王求情,李則用這筆錢為自己的兒子行賄。王保長正在得意忘形時,被省城歸來的李老拴的大兒子率全家打了一頓,打完之後才知道雙方都是蔣委員長手下的徵兵官員,於是握手言和,共商抓壯丁大計。不料華鎣山游擊隊下山,被抓的壯丁們趁機暴動,徵兵計劃宣告失敗。這部劇以四川方言演出,生活氣息濃厚、詼諧生動,很受觀眾歡迎。